- 《谈礼貌》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谈礼貌》教案(精选1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谈礼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谈礼貌》教案 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一个故事: 《三拐杖》
2.导入课题:谈礼貌(谈:议论文体;貌的书写)
3.简介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二、整体感知——概括
1.自由读,要求: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段落(理由)
(1)结构上:总分总
(2)议论文特点: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
2.再读,思考:用一个词语概括三个小故事(问路+踩裙+刮脸。要点:结构相同,体现结构的严谨,动宾结构)
(1)概括
(2)比较:
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三个的不同点(古代、现代)
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的不同点(普通人和伟人)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事例?(典型性)
3.对照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开头和结尾提出了什么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2)用四字词语概括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3)第一段用古训的目的何在?(读古训+理解古训(原话)+明白意图)
(4)对比思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提出了论点,哪个是中心论点?理由呢?(礼貌的意义更重要,为中心论点)
第二课时
一、 聚焦重点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用朗读表现人物特点(说特点+朗读表现特点+评价)
(2)表演读,一个牛皋,一个岳飞,一个表演老者,一个做导演(导演说戏,要点是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特点,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和表情)其他同学当观众参与评价。(分两轮进行)
(3)合作读。
(4)默读,思考:如果要给这段分层,你分几层,理由是什么?(叙述+议论;正反事例+结论。也许有牛皋反面的例子一层,岳飞正面的例子一层,引导同学比较哪种更合理。)
(5)合作读:男同学读第一层,女同学读第二层。(体会叙述+议论的构段方式)
迁移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1)思考:三、四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叙述+议论),尝试给这两点分层。
(2)朗读三、四自然段。
归纳写法
(1)课文中间三个自然段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呢?(证明论点的道理或者事例叫论据)
(2) 三个事例的详略处理。
二、 写法迁移
1. 把第二个例子换掉,换成一个身边的事情。(内部迁移)
2. 把谈礼貌换成谈勤奋,思考怎么写。(外部迁移)
交流小结基本结构:提出中心论点+举例子(正反+古今+中外。例子可叠加)+总结全文
三、布置作业:谈勤奋(400字)
《谈礼貌》教案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设计理念:
语文课,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形成技能。本课设计,我侧重让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彰显自我个性的平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内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2.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方法:
教师“先扶后放”,授生以法,学生自学合作,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景:老师喊上课,学生起立,问老师好,但老师仅仅做手势让学生坐下。).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问候的有没有礼貌?大家满意吗?为什么?
2.那么我们再来互相问候一次。(师生互相问好,老师做请坐的手势。)
3.这次老师有礼貌吗?大家满意吗?
4.我们都知道有礼貌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谈礼貌》。(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复习旧知
我们在四年级上学期曾经学过一篇文章《说勤奋》,《说勤奋》这篇文章和《谈礼貌》在表达方法上是一样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说勤奋》。
课件出示:
1.课文开头先推出道理: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然后举例论证:
司马光“警枕”自勉;童第周勤能补拙。
3.最后归纳总结:
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温故而知新
1.完成《谈礼貌》这篇课文的练习。
(课件出示)
提出道理:
举例论证:
归纳总结:
2.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四、解读古训,明白观点
1.课文第一自然段推出了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是哪句?
2.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五、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了三个故事。(板书:问路道歉安慰)
(一)精读故事一
1.(过渡: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个故事,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并思考:
牛皋、岳飞同向一位老者问路,结果却完全不同。怎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改编成一个课本剧,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同学们的导演和扮演能力,小组配合,表演岳飞、牛皋问路,注意神态、动作以及说话时的语气。
3.哪一个小组上来表演,请同学们做评委,评价一下他们的表演。
4.接下来,是让他们再表演一次,还是换一组,如果换一组,要吸取他们的经验,表演得要更好。(再次评价。)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6.说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礼貌待人会使人心得到温暖,没有礼貌会遭到别人的嫌弃。)
(二)合作学习后两个故事
1.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合作探究能力,请同学们合作学习第二、三个故事。
(课件出示)
这两个故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两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合作学习方式:(任选一种)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讲故事;谈感受。
2.汇报交流。
(1)说说第二个故事的内容。
(2)哪两位同学读读他们的对话?
(3)想象一下,假如小学生和女青年都是没有礼貌的人,有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4)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5)第三个故事是说什么?周总理为什么事安慰朱师傅?怎么安慰?
(6)大家一起读读周总理的话,读出和气宽容的语气。
(7)朱师傅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8)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回归全文,感知写法
1.课文三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礼貌待人)
2.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写法简洁明了,作者就是通过三件不同的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道理。这样的结构方式叫总—分—总。
《谈礼貌》教案 3
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同学们,上课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我吗?你还知道有哪些礼貌用语?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有怎样的好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谈礼貌)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同桌相互交流。
2、出示五个生字,指生带读,你已经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的?会记还要会写,观察田字格,描红,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范写,学生写。
3、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节读课文。
5、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通过读课文,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这些都是作者的观点,为了说明这些观点,作者举了三个事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三个故事,最后作者又总结了观点,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结构,你想到了我们以前说过的哪篇文章,这些就是说理文
三、精读故事,感悟礼貌
1、课文用3个小故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2、牛皋、岳飞分别是怎样问路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动笔画一画,画好之后读一读,思考:通过朗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牛皋和一个怎样的岳飞?
3、感悟牛皋的粗暴无礼
(1)指名读牛皋问路的内容。
(2)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3)你能通过朗读表现牛皋的无礼吗?(指导学生抓住“吼”读好牛皋的语言)
4、体会岳飞的彬彬有礼
(1)指名读岳飞问路部分的内容。
(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岳飞?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动作谦逊,言语文雅)
(3)指导朗读:带着感受,加上动作读一读,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5、找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分别扮演牛皋、岳飞和老人。
6、小结:同样是问路,牛皋和岳飞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正如俗语所说——(板书)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用这样一个事例说明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应该讲礼貌,因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还给我们举了哪两个事例呢?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看板书总结
2、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礼貌?
礼貌到底是什么呢?礼貌其实很简单,
礼貌是在课堂上,当一个同学发言时,你能够专心倾听。
礼貌是当别人的发言不尽人意的时候,你能够不嘲笑别人或拿别人的发言开玩笑。
礼貌是当你赢了,你能够不炫耀;当你输了,你仍然能够微笑着为赢者送去掌声。
礼貌是当老师在批评一名同学时,你装作视而不见,而不是盯着那个同学看。
礼貌是有人掉了东西,你帮助他捡起来。也许他们距离物品比你近,但出于礼貌,你还是要做出弯腰去捡的姿势。
礼貌通过你的一言一行来表现,
礼貌在一个个细节中得以彰显,
它是这样简单,
就在你我他的不经意间……
这节课通过学习这篇议论文,懂得了礼貌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都要做到讲礼貌,让别人都喜欢你,愿你拥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和别人友好和谐的相处。
板书设计:
19 谈礼貌
话题: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
(1)问路(古人) 和气 得到帮助
例证
(2)踩裙(今人) 道歉 减少矛盾
(3)刮脸(伟人) 宽容 提高修养
《谈礼貌》教案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0《谈礼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矛盾咳嗽粗暴纠纷
安慰情操修养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谈礼貌》教案 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0《谈礼貌》》。(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
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
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B、指导朗读
(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三、作业
1、课后练习4
2、熟读课文,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
《谈礼貌》教案 6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齐读。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礼貌矛盾咳嗽思想情操粗暴纠纷安慰文化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貌、嫌、咳、嗽、鬼
(四)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练读,交流读,评点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板书:贴切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五)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谈礼貌》教案 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开头作者由古训引出这样一个话题,齐读1。也就是提出论点。
2、课文的结尾总结全文,即总结论点,照应开篇,点明中心。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齐读5。
3、为了论证自己的这一观点,作者选取了三个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的。哪三个事例呢?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好这三件事,从而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二、精读24小节
1、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说岳全传》上问路的故事。牛皋是怎样问路的,结果如何。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批注。
A、牛皋是怎样问路的,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读了这句话,你觉得牛皋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动作、语言)
谁能把他的傲慢无礼和粗俗读出来。指名读。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我们从牛皋的动作、语言体会到了牛皋是一个傲慢无礼、语言粗俗的人。如果你是老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是的老者和同学们所想的一样:生读老人不但没有冒失鬼
B岳飞问到路了吗?为什么?从哪里看出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岳飞和牛皋同样是问路,为什么结果却不相同呢?
2、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岳飞的有礼,使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人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好第一个事例的。
{先举例,后议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写}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4小节,看看他们的写法是不是和第一个故事一样?
(先举例,后议论。)
5、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34小节乘车和理发这两个故事,也像刚才一样,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各自有什么态度,结果怎样,体会到了什么?
6、交流:发生了什么事?
a.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小朋友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说没关系,结果:一场纷争避免了。
b.你从中体会以了什么?
c.
7、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8、现在我们来看理发这件事中,两个人的表现,朱:为什么会从原来的深感不安到后来的深爱感动?自谈周总理的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理由。(尊重、安慰)宽容
9、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修改。{生读}
三、总结写法。
1、请同学把画出的每个事例的议论部分读一读,思考这些议论部分能不能任意跟随在每个事例之后。(有针对性地议论)
2、所选事例有什么代表性:(打扰别人时要有礼貌自己做错了事要有礼貌别人做错了事要有礼貌)(古人今人伟人凡人)
四、课文差不多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的呢?文章一开始由古训引出观点齐读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谁了自己的观点生读,最后总结了自己的观点生读
(板书:观点举例总结)
2、整篇文章,作者的观点鲜明,所造的事例富有代表性,很恰当,很充分。
3、今天,我们也要来学着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一段话。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观点,也用一个典型的整合来说明它。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了解、收集了一些、使用礼貌语言的人物,请你们选择一个人物的事例写下来,写例子要注意语言要简洁
4、学生写,老师巡回指导。
5、交流。
6、最后,让我们再来谈谈作者的观点,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铭记于心。
板书:
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优良传统
举例问路先举例、后议论
乘车有针对性地议论
理发所造事例有代表性
《谈礼貌》教案 8
教学目标:
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一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懂得说理性文章的一般的一般特点,能初步尝试用“引子”到自己的“话题”,结合实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③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研读、感悟三个事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知道礼貌待人的重要性,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关注聚焦生活中的话题,找出适当的“引子”,结合实例支持自己的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直击礼貌话题
(1)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举行了成长仪式,除了这个仪式,还有哪些?
指名背诵“八礼四仪”:
7岁入学,12岁成长,14岁青春,18岁成人
(2)还有哪些“八礼”呢?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3)出示课题,你们觉得课文谈论的是哪一礼?
理解礼貌的字面意思:言行谦恭、文明的表现。
出示话题: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设计意图】以学生比较关注的“八礼四仪”作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礼仪”的内涵。从“八礼四仪”中找出“谈礼貌”的“言谈之礼”。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知道言谈时礼貌的重要性,真可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二)通读全文,感知礼貌事例
(1)同学们,这是一篇说理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说勤奋》相似,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寻找自己话题的支撑点,事例;最后归纳总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举了哪些事例呢?
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2)指导书写。
岳嫌
纠傅谐
岳:上下结构,上面的“丘”的横要稍长一点。
“嫌
纠傅谐
”这四个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笔画较多的“嫌”的“女”字旁的点和“兼”的一撇要注意避让。“纠”的左边的绞丝旁的.“折”笔间距要均衡。“傅”的右边的“横画”比较多,要注意各个横画之间的间距均衡,“寸”是长横,支撑起上面的“甫”。
【设计意图】在指导汉子的书写时,指导学生要讲究“避让”——“避让”也是人与人相处的礼貌。
(3)三个事例,谁能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
指名说一说,板书:
问路
踩裙刮脸
【设计意图】提纲挈领,指导学生学会找关键词,提纲挈领。
(4)讨论: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谈的都是“礼貌待人”
不同的地方:牛皋和岳飞是古代的人;小学生和女青年是现代人,普通人;周总理是伟人。
板书:人心暖少矛盾显修养
【设计意图】粗略找出三件事例的大同小异,体会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三)精读事例,感受合理选材
(1)默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在问路时牛皋和岳飞的不同之处?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的?试着填表格。
人物
动作
语言
牛皋
在马上吼
呔,老头
爷问你
岳飞
离蹬下马
请问老丈
方才可曾见
(2)四人小组表演“问路”
三人分饰牛皋、岳飞、老丈,一人为旁观者,可加入“画外音”,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设计意图】在这种应用文中,尽量能挖掘学生的潜能,生发出老丈的语言,动作,以及旁观者的评论,产生现场感。“画外音”的及时品评,体会礼貌的重要性,真是“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3)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小学生和女青年有什么矛盾?
小学生是怎么说的?女青年是怎么反应的?板书:沟通
如果女青年不买账,怎么办?小学生又该怎么办?引导理解“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讨论交流。再次理解“失色”,脸色上表现出或发怒,或生气,或埋怨、责怪;“失口”就是“失言”,口无遮拦,出言不逊。
【设计意图】这个“踩裙”事例,引导学生畅言所欲,知道书中的例子在生活中是普遍现象。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了很多矛盾。如果少了礼貌用语,不及时沟通,不理解,矛盾就会累积。
《谈礼貌》教案 9
一、授课时间:
一节课
二、课型:
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君子不失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并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文中所举事例上明白礼貌的重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
3、学习说理文的写作方法:提出观点——举出事例——总结观点,了解文中三则事例在在构段上的相似之处,都是先举出事例,最后点明道理,三则事例在选择上具有典型和代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从文中所举事例上明白礼貌的重要,让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并做到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学习说理文的写作方法:提出观点——举出事例——总结观点,了解文中三则事例在在构段上的相似之处,都是先举出事例,最后点明道理,三则事例在选择上具有典型和代表。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说理文呢?(《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类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板书:提出观点、列举事例、总结观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结构相似的说理文,拿出手跟老师写课题(提示礼貌二字的写法)。
3、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分别找出作者提出观点,列举事例,总结观点的自然段。
(二)、新授部分
1、学习“观点部分”
(1)作者针对礼貌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相比,作者在提出自己观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渗透写法的指导:可以从一种自然景观上引入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一件事例上引入观点;可以引用名言、古训上引入自己的观点……)
(3)理解“君子不失与人,不失口与人”,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出示:礼貌待人,使用……优良传统。齐读)
(4)文中最后一段又再次明确了自己的观点(出示并齐读),向这样开头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尾重申自己的'观点,在布局谋篇上叫(首尾呼应)
2、学习“事例部分”
(1)过渡:一篇说理文就这样写出观点、不举事例好不好,为什么?(没有举出事例,就难以让人置信,难以说服别人。)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至4自然段,思考: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列举了哪些事例,每则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横线划出来。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3)学生汇报
(4)学习“问路”部分:
a、默读第二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礼到人心暖”?哪些地方看出“无礼讨人嫌”呢?圈划出有关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b、评议、朗读、分角朗读。
c、小结:同学们,从岳飞、牛皋两位问路方式上,我们明显感受到——(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学习“乘车”部分
a、文中的阿姨和小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假如小朋友和阿姨都是不礼貌的人,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同座位的可以演一演)(生1:(饰演阿姨)哎,你这个小孩子,怎么踩我的裙子?
生2:(饰演小朋友)呦,我没看见,这也不能怪我,你坐公交车,穿这么长的裙子干什么?
生1:你这个小孩,不讲理呀,我穿裙子管你什么事儿,你是不是不长眼呢!
生2:你更不讲理,你才不长眼。睬了你,倒霉!
生1:你是哪个学校的,我找你们老师去!要不然,你给我洗!
生2:没门!
c、从你们的笑声中看出他们演得太精了!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真要碰上了,可就笑不出来了。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文中的女青年和小朋友那样谦让,事情就简单多了。那哪些词句看出他们俩都很有礼貌呢?(交流)
师:一句对不起,一声没关系,就会让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所以说(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矛盾,齐读)
(6)学习“理发”部分
a、指名读
b、指向深受感动,朱师傅为什么会感动?
c、抓周总理的话体会他的礼貌待人、平易近人、幽默风趣。
d、同学们,当别人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有这样几种处理方法:一是开脱型,二是原谅别人型,三是沉默不语型,四是怒气冲天型。你认为周总理是哪一类型?
d、是啊,这就是一个人的胸怀,老师希望你们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能替别人开脱就开脱,做不到就原谅人家说声“没关系”,实在不行表示沉默,但是一定不要做第四种类型,因为:(文雅、和气……文化修养。)
(7)小结写法:
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了作者举的三个事例,大家思考一下,作者选择这些事例写作时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相似之处:所举事例都是为了说明讲礼貌的好处;在构段上都是先摆事实后说道理。)
4、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运用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你搜集的是什么事呢?先简要地告诉大家。(指导学生从自己、别人的角度去选材),那写下这个事例时,你可以仿照课文2、3、4自然段的方法,先摆事实后讲道理,同时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活动等,把这个礼貌待人的故事写地更丰满些。(学生动笔,交流)
六、作业设计:
必做题:
1、默写书后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课堂练笔,誊抄到家作本上。
选做题:
1、搜集与礼貌有关的名言并背出来。
《谈礼貌》教案 10
教学要求:
1、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2、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好三件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好三件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个性化处理教材:
从“写”的角度学习课文,体会如何写好事情,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学写一件事,注意表达方法 。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
有关“礼貌”的名言
二、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开头作者由古训引出话题,即提出论点。齐读§1。
2、课文的结尾总结全文,即总结论点,照应开篇,点明中心。齐读§5。
3、课文的中间部分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说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这三个事例,既有(古人),又有(今人),既有(大人),
又有(小孩),既有(普通人)又有(伟人),富有代表性;同时,所举事例又紧紧围绕“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这一中心,注意从不同侧面说明问题,当(自己有求于人时),(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别人无意中伤害自己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课文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如何礼貌待人提供了范例。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好这三件事,从而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三、学习课文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中的三个事例。
2、学习第1个事例。
(1)分角色朗读。
(2)默读,思考:作者如何写好第一个事例的?
(课文列举了正反两个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的表现导致相反的结果,可见礼貌的重要。对牛皋、岳飞的语言、动作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分别表现了牛皋的傲慢无礼、语言粗俗,岳飞的诚恳、彬彬有礼。)
(3)圈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重点词,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4)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
3、学习第2个事例
(1)自由地读一读。
(2)思考:作者如何写好这个事例的?
(3)圈划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重点词,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4、学习第3个事例
(1)默读、思考:作者如何写好这个事例的?
(2)指名读周总理的话,圈划出重点词,体会周总理是如何待人的。
5、默读这三个事例,体会这三个事例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都是先讲事例,然后进行说理,这样更好地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
(2)这三段的最后说理能否调换?为什么?
6、总结
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在写说理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取合适的事例,并进行恰当的说理,从而很好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四、读写结合
课堂小练笔
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要紧密结合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
(1)生写。
(2)交流、评议。
五、总结课文
中国是礼仪之邦,《三字经》中讲到:“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到处盛开着文明之花、礼仪之花。同时,也希望你们学了这一课,能从中悟出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六、课外作业
上网点击
你想知道更多有关“礼貌”的故事、谚语、格言吗?请点击关键词:讲礼貌
课外阅读
读一读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说勤奋》,再次感悟一下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试着写一篇小小的议论文,如:《谈诚信》等。
《谈礼貌》教案 11
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
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安排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文章。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谈礼貌》则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的说理性文章。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简单明了的说理性文章,为后面的议论文学习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四年级上册学生曾接触到一篇类似的课文《说勤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到人心暖,无力讨人嫌”“出言不逊”等词句。
3、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4、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辩题入文
1、齐读课题:
从“谈”字了解文章类型。(板书:说理文)
理解“礼貌”就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副板书:言语、动作)
2、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看看说理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二、再读课文,关注表达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礼貌”谈了什么?
(可以用“先······然后······最后······”的句式)
(相机板书,梳理脉络)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第三学段的目标之一,通过文章脉络的梳理,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说理性文章的结构特点。
三、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1、学习第1自然段,找准论点。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3)小结: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观点。
(4)对于作者提出的观点,你持什么态度?
【设计意图】 《课标》对第三学段提出了这样的目标要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一设计,提醒学生在阅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主认识。
2、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1)用总分的方式来回答。(相机板书)
(2)用关联词“既······又······”来回答
(3)作者为什么不举一个外国人的例子?
【设计意图】对于这样一篇文体特点鲜明的文章,应注重引导学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关注各例子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三个事例从多个角度表现出了他们的不同,丰富的呈现出他们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学习第一个事例,了解表达方式。
(1)勾画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对比朗读,体会“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
(2)在进行表达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牛皋是,而岳飞是。
牛皋(岳飞)不是,而是。
比起的,的更。
(3)这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简略学习第二三个事例,进一步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1)问:其他事例也是这样写的吗?作者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设计意图】课文中三个事例都采用了“叙述+议论”的结构,相同结构的不断重复,使得文章脉络清晰明了。此处提问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说理文叙、议结合的表达特点。
(2)请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可以仿照文中的方法,在事例后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观点。
5、学习第五自然段,明确结论。
(1)为什么作者强调“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你能举例说说吗?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礼貌的名言警句。
2、对照今天学的方法,再读《说勤奋》。
3、查找荀子的《劝学》,读读第一、二段。
《谈礼貌》教案 12
教学要求: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题,检查生字词。(矛盾、咳嗽、纠纷、安慰)
2、出示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导入:关于礼貌问题的讨论,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则是由来已久。老师这儿有一条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大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回答)
2、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表扬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出示文中的解释(生读)
3、“出言不逊”是什么意思?(说话不客气)句中那个词语表示的是“出言不逊”?(失口)
4、对照这句话的解释,你能找出句中对应的词语吗?
君子:有道德的人;失色:态度粗暴;不失色:彬彬有礼。
5、教师小结: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注意自己待人时的态度和语言。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学习二到四自然段。
1、那究竟应该怎样讲礼貌?讲礼貌都有哪些好处呢?课文中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首先就让我们来看一段《说岳全传》中的一个小故事。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牛皋和岳飞向一位老者问路的事)
(2)牛皋是怎样问路的?他的态度和语言各是怎样的?(态度:在马上吼道;语言:“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3)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听了牛皋的话,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4)可想而知,牛皋问路的结果是?(没问到路,反而被骂)
(5)那岳飞问到路了吗?为什么?
(6)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归并到态度和语言)
(7)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而岳飞非常有礼貌,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个人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8)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先进行练习,然后上台表演,学生评价)
(9)教师小结过渡:确实“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古人如此,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这样的故事。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故事,思考: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②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指名回答:
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小朋友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
说:“没关系。”结果: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齐读)
(3)其实在前天的语文课上就发生了一起纠纷:马啸天同学的胶带忘带了,没有征求畅磊同学的同意,就把他的胶带拿过来用,后来畅磊发现后,便抢了回来,在争夺中,将马啸天的本子给撕坏了,就这样一场矛盾就产生了。下面就请大家来给他们出出主意,这样一场纠纷怎样才能避免呢?(学生讨论回答)
(4)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①这一自然段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②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③作者从中体会到什么?(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画出答案。
(2)讨论:发生的`事情:一次刮脸时,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
两人的表现: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并说:“这不能怪您……躲的快哩!”结果:朱师傅很感动。
从这件事中作者体会到:礼貌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3)齐读后教师小结: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礼貌语言的使用。第二到四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古代的人、现代的普通人和伟大的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给我们讲了什么?(讲礼貌的好处)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3、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在上课之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和谚语,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共勉。
六、作业:
1、以《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纠纷》为题,将课堂上所举的事例和你的建议,以及你所感受到的礼貌待人的好处写下来。
2、搜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或谚语。
3、最后让我们共同来唱一唱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一起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
《谈礼貌》教案 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凭借语言材料,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礼貌”。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谈礼貌》这篇文章,现在老师就来看看同学们上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
出示:彬彬有礼 纠纷 宽容
出言不逊 师傅 和谐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指名读,齐读。
2、说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3、师: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管是态度上还是言语上都应该礼貌待人。因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引说: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板书: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4、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谈礼貌”。板书课题:谈礼貌
二、精读课文品“礼貌”
(一)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1、为了讲清礼貌待人的好处,课文举了三个事例,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自学要求学习文章第2~4自然段,感受三个礼貌小故事。
出示: 自学要求: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概括每一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括号标出每个自然段中直接写故事内容的句子。每个故事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横线划出相关句子。
生自学,师巡视。
2、文章写了哪三个事例,谁来告诉我?
(二)精读三个事例。
1、你们想先来谈谈哪个事例?(生示意谈“周总理理发”的事)
(1)、指名读“理发”这一故事的内容。
(2)、提问:周总理理发时怎么了?周总理怎么做的?
(3)、周总理怎么安慰朱师傅的?(指导朗读,读出周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语气)
(4)、周总理为什么要安慰朱师傅?理解“深感不安”。
(5)、在这件事中,周总理表现出了他的(引说:文雅、和气、宽容)。
齐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
2、面对别人的无心之过,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用他的文雅和气宽容,展现了他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也为我们做好了表率。还有谁想谈谈哪个事例?(生示意“乘车”事例)
(1)、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事例?指名读。
(2)、读了这个事例,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看出了小男孩的礼貌?哪看出了女青年的宽容?
指导朗读。
(3)、作者想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齐读该自然段最后一句。
(4)、圈划句中“理解”一词,结合这一例子,谈谈对“理解”一词的理解。在这件事中,谁理解了谁?一方为什么能得到另一方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
(5)、联系实际,当我们遇到像小男孩一样不小心冒犯了别人时,或像女青年那样受到了别人的无心冒犯时,我们该怎么做?
生自由发言,齐读最后一句。
3、刚才的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极为普通的一件事,让我们把时间快速倒流,来到南宋时代,看看那里发生了件什么小事?
(1)、指名读“问路”这一故事。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读出描写牛皋、岳飞的语句。 指导有感情读。
(2)、同样是将军,同样是问路,为何结果却截然不同?
生自由发言。
(3)、这正是那句俗语:(引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谁能结合这个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俗语的?
(三)指导习作。
1、为了告诉大家礼貌待人的好处,作者举了三个事例,(板书:举例)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三个事例能不能删掉一个?为什么?
生回答。(三个事例各具代表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现在再请大家看看这三个事例,作者在写这三个事例时,都是先写(故事)再写(道理),那么,以后,我们在写到说理性的文章时,我们也可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三、回归中心悟“礼貌”。
1、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知道,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伟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说:礼貌待人,学会使用礼貌语言)
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2、指名说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板书: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
四、联系生活写“礼貌”
谈了这么长时间的礼貌,对于礼貌的好处和意义,我想同学们一定都深有感触。现在请大家想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同桌交流交流再写下来,写的时候,学着使用上课前搜集到的关于礼貌的名言,以及这篇文章使用的先举例后讲道理的表达方式。
生交流写话。(课后练笔)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举 例
更加和谐 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谈礼貌》这是篇说理性的文章,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应该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明白礼貌待人的意义,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另外就是让他们初识议论文,初步掌握这类文章的表达方式。围绕这两个重点,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特别是三个事例最后揭示的三句道理,再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第一个事例中,我重点围绕“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让学生在反复读了这个故事后,结合这个事例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了思想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围绕重点句子来整体感悟段落,乃至整体感悟文章的能力。同样,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我又重点抓住“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一句中的“理解”这个词,结合女青年的裙子被小男孩踩脏后的例子,让学生说说对“理解”这个词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在这件事中,女青年理解了小男孩的什么以及小男孩为什么能得到女青年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白女青年不但没有责怪小男孩踩脏她的裙子,反而也以礼相待,这是小男孩主动地道谦,使用礼貌用语的结果。
但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只想到了整体感悟对学生今后读书的重要,却忽视了细节处理,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入研究。这篇文章是一篇说理文,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也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它们各有侧重,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对待礼貌的态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仅仅是这样,这三个事例的选取还分别侧重了这三方面: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当我们有了错时我们该怎样做、面对别人的无心之过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而我,尽管教学中也结合事例交待了这三方面,但仍缺少一个整合,缺少一个归纳,缺少一个让学生立体、纵观看课文的机会。议论文“事例的典型化”在学生心里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在这节课中,围绕着三个事例,我和学生们对礼貌谈了不少,让学生说说有礼貌者怎么有礼貌,没有礼貌者又是如何没有礼貌的,以及从他们的故事我们又该怎么做。在教学中,我抓住文章的语言特色,通过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性认识“有礼貌”“没礼貌”,因为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而且我们也要通过朗读,把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把书本的言语落实到言语交际中去,让学生在体悟文本的思想的同时实现“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但失误的是,我让学生读了、感悟了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却没能够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之关键词,让学生在这些关键词的朗读中、对比中去品读,去感悟。
名言俗语积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特点,它的好处自不必言说。但这节课,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却因自己没把握好时间而没能与学生交流成。小练笔是对文本的一个拓展,是学生思维的延续。光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还不够,我们还得学着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一写生活中的礼貌事件,这不论从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是着眼于礼貌教育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样因为自己没把握好时间,对整节课缺少整体规划,课前没备足课而没能在课堂上落实。
经过这节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新课程需要的是能有着丰富的知识、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的教育实践的高素质教师,作为一名在新课改下的青年教师,我想我们惟有学习,惟有钻研!
《谈礼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3.引导学生多途径获取有关文明礼貌的广博知识,走向社会,宣传文明礼仪常识,促进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追“礼”溯源,“谈”字入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文字,看看怎么写——师板书小篆“ ”。有认识的吗?
2.师讲解:左边的表示神圣,右边上面代表酒,下面代表高脚器皿。连起来表示神圣地将酒倒进高脚盘子里。这是古人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幸福的。现在一般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这就是礼貌的“礼”字——板书“礼”。
3.(板全:礼貌)你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学生说:请问、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4.哦,都知道啊,那我们就(板全课题)一起来——谈礼貌。读课题。
二、畅谈礼貌内容,1.如果让你来谈礼貌,你会谈关于礼貌的什么呢?
2.生交流:(礼貌的种类、起源、趣闻、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名人轶事,关于礼貌的生活小事,礼貌的故事、好处等等。)
三、读课文,说内容。
1.看来同学们都是谈话高手,那作者是怎样谈的呢?请大家打开书到108页,自由、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大家读得很投入。你发现作者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了吗?
生1:文章谈到了礼貌的古训格言。
生2:礼貌的故事。
生3:谈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四、谈古训,明观点。
1.理解古训。
作者和我们谈礼貌用上了古训,列举了事例,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古训,请刚才那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出示古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张贴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指名读。(2到3人回答)
3.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谁来谈谈。(出示: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4.理解“君子”“失色”“失口”的意思。
此处的“君子”就是——有道德的人;失色就是——态度粗暴,失口就是——出言不逊。
5.连起来读读它的意思。
6.由此可见——(引读: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读故事,提炼故事。
1.谁来读读与礼貌有关的三个故事。
2.指名读2—4节。每读完一节就引导学生说说主要内容。
(铺垫:读熟课文,能说出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聚焦故事,说事明理。
(过渡: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故事一:
1.请大家轻声地读读第二小节,读后想想:牛皋与岳飞的问路有什么不同呢?
2.反馈。
生1:他们问路的动作(行为)不同。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如果学生没能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出来,教师引导:关于动作方面,还有补充吗?
生1:牛皋是在马上“吼道”,岳飞是“离镫下马、上前施礼”。
生2:语气不同。牛皋用的是“呔,老头儿、爷”等称呼词,一点也不讲礼貌;岳飞用的是“请问、老丈”等表示尊称的词。(如果学生没能将表示语气的词全找出来,教师引导:关于语言,还有要补充的吗?)
师启发引导:像牛皋这样的表现就叫——态度粗暴(出言不逊)。
(如果学生说不出结果不同,教师这样引导:他们的语气、行为不同,结果呢?)
生3:结果不同。(老人没给牛皋指路,还骂他是冒失鬼;老人看到岳飞彬彬有礼的,就耐心地给他指路了。)
3.(顺着结果的不同),这就叫——“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齐读)
正所谓——(师说)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4.现在你能说说谁是君子吗?
学生说到岳飞彬彬有礼时,我说:英国艺术家温特说过“彬彬有礼是高贵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5.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个小故事。齐读第二节。
故事二:
1.第二个故事,我想请你们推荐班上最擅长朗读的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当时的画面。
2.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文字读出人物的内心。我相信当你们再次细细品读时,会不知不觉走进女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
3.想象补白。
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心想:,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想:,便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理答:礼貌就是不小心伤害别人后的真诚道歉;礼貌能增进理解,化解矛盾;礼貌还是对不起之后的没关系;礼貌就是体谅他人、理解他人。
(学生的想象如果说不到“礼貌”上,教师一定追问,引导学生说到“礼貌”这一关键点上。)
4.对于女青年和小朋友,你认为谁是君子呢?
生1:女青年是君子。她的裙子被踩脏了,没有发火,小朋友道歉后还微笑着说对不起。
师评:微笑、谦让是君子的名片。
生2:女青年裙子被踩脏后没有“失色于人、失口于人”。
师: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君子的道德修养。
生3:小朋友也是君子。他能真诚地向人道歉。
师:真诚是君子的美德,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生4:我认为他们都是君子。女青年谦让、沉稳,没有失色于人、失口于人,小朋友及时真诚地道歉。
师:他们都是谦谦君子,有道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5.看来,礼貌待人实在是太重要了,引读——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故事三:
1.让我们聚焦第三个故事。请大家默读第四小节,读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2.同桌交流。(先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3.指名交流。(学生会说:我很受感动或我感到太不可思议了。师追问:为什么会深受感动或哪里让你没想到呢?)
出示总理的话:
周总理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
生1:周总理受到伤害,不但没生气,反而安慰朱师傅,看出他很宽容。
(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引导:还有哪些同学也关注了这句话?如果学生语气词关注的不全面,教师这样引导:句子中还有什么词也让你有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没关注到语气词,教师也这样引导:句子中还有什么词也让你有自己的感受?)
师:宽容是一种美德。你来读好这句话。生感情读。
生2:总理自己身居高位却称呼身边的师傅为“您”,而且一直用了三个“您”,看出他是一个文雅之人,很有修养。
师:文雅、和气是一种文化素养,是一种思想情操。我们一起来读读总理的话语。
4.(我们就这样说着说着就说出了我们的共同心声,也说到了作者的心坎里。)由此可见——(引读: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5.受到伤害依然心怀他人,这是何等宽广的胸怀啊!读了总理的话,你对“君子”这个词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师:“君子”就像总理这样文雅、和气、宽容;“君子”就是“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五、生成观点、丰富“礼貌”。
1.三个故事,从古到今,有来自历史故事的,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源自伟人故事的。从他们的故事中,你们一定体会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
生:
生:
2.你们说的意思与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谋而合啊。(点击出示)齐读观点。)
(板书:和谐美好)
3.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铺垫:准备一到两个看到过的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与礼貌有关的故事。)
4.写下对礼貌的理解。
礼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中。
难怪有人在读过这篇文章后说——(礼貌是躬身行礼的问路;礼貌架起了人与人理解的桥梁),通过今天的交谈,你对礼貌又有怎样的认识呢?就让我们拿起笔写写吧!
句式:礼貌是躬身行礼的问路;
礼貌架起了人与人理解的桥梁;
礼貌;
礼貌;
(礼貌是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礼貌架起人们理解的桥梁;礼貌沟通了人们的心灵;礼貌能反映人的情操和文化修养;礼貌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礼貌使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礼貌是道德人生的开始;礼貌是创建文明社会的天使。)
3.连句成诗。
(教师巡视,在好的同学旁边打上五角星,汇报时次第朗读。)
六、拓展应用,建构礼貌课程。
1.搜集与礼貌有关的图片、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
2.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貌知识。
3.“道德讲堂”进社区宣讲活动。
具体内容:文明礼仪图片文字展览;儿歌故事连播;礼仪教育短片展播。
实践反思:
在此次“道德讲堂”进社区宣讲活动中,孩子们的热情高涨:他们纷纷上网查阅古今中外文明礼仪小故事,寻找相关图片。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些孩子为了取得较好的宣讲效果,别出心裁地将有关礼仪常识、道德格言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儿童,擅长讲故事的同学则将一些经典的故事录制成光盘,家长在电视台的孩子借助家长资源找来了一些文明礼仪的教育短片。
一切准备就绪时,我们联系了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利用休息日,和孩子一起组成“道德讲堂”宣讲团。他们乐此不疲地将准备好的资源带入社区,进行现场宣讲。
整整一天的时间,孩子们非但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充实。正如一位同学在活动感言中所说:“平时我们的课堂在学校,主要由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关于文明礼仪的文章。今天我们自己成了文明礼仪的宣讲者,真是过瘾!特别是当看到我们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男女老少时,我们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将文明礼仪带入了社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能成为文明礼仪的典范。”
还有些同学从创建和谐家园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收获:“此次宣讲意义重大,我们小学生也能为创建文明城市出一份力了。但愿我们此次的‘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能为常州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虽然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绵长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学语文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地与人交流。《谈礼貌》能在课堂上呈现的也许只有一课时,但由教材延伸出去的“礼貌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许会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我们在设计“礼貌课程”时,没有囿于教材,而是将课程的视野引向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试图开发出以学生为主角,以学生的潜能为“二度开发”文化课程。不仅将视野停留在课堂,更引向学生鲜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并与全市上下轰轰烈烈开展的“创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结合起来,开发出儿童化的“道德讲堂”,从而将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嵌入学生的生命。
《谈礼貌》教案 1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 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附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1、(起立,师生问好)师:刚才上课时,我们互相问好,这叫什么? (生答)
师:对!人与人之间讲礼貌可以使关系更加融洽,心情更加愉快,还可以使老师和学生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有没有信心上好这节课?
2、板书课题:谈礼貌(生齐读)
这是一篇讲道理的文章。
二、学习新课
过渡:在课文的第一节,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默读第一节,找一找这一就话。(生默读第一节)
1、指名回答那一句话。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与人。(告诉写字态度)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出言不逊”的“逊”。“君子”是指什么样的人?反义词是什么?
3、齐背这一句话。(指名背,说说意思)
过渡:在中国的古代,也有许多讲礼貌的果实,它们告诉了我们讲礼貌的重要性。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说岳全传》里看看。
1、自由朗读第二节。思考:是哪里的故事?
2、这个故事中是讲谁向老者问路?(指名读第二节)强调说完整。
3、在岳飞和牛皋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说理由,板书。
4、指名读岳飞的句字,找出哪个词、哪个字能看出岳飞很懂礼貌?(体会)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岳飞说的话。
5、指名读写牛皋的句字,找出哪个词、哪个字能看出岳飞很不懂礼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牛皋说的话。
6、把岳飞和牛皋作对比!板书: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联系实际,说说那一句话的意思。(谁来形容谁?)
小结过渡:从这一段的学习,老师发现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岳飞,老师也知道大家喜欢他的理由。那你想当岳飞呢,还是牛皋?在现在,生活中有很多小事与礼貌有关,想看平常故事的同学读第三节;想领略伟人风度的同学读第四节。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四节。
1、生自由朗读第三、四节。师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画有礼貌的地方。
2、指明读一读有礼貌的句子。(小朋友和女青年、周总理)有感情朗读周总理说的话,体会、感悟周总理的宽容、风度、有礼貌。
3、指名读“不但……而且……”。体会有礼貌的重要性。
4、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你要和同学如何相处?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总结:正如俗话说的“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大家都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它可以使你与人关系和谐、融洽,使你有风度,人人都喜欢和你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班级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三、迁移运用
过渡:在生活之中,有许多小事要与礼貌有联系,想想你平常学习之中,有哪些小事给你印象最深。(出示小黑板)
说演:说说与礼貌有关的小事情,四人一组演一个与礼貌有关的生活小片段。
板书设计: 谈礼貌
君子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与人。
岳飞 礼到人心暖
牛皋 无礼讨人嫌
《谈礼貌》教案 16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4、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写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字入手,营造学习气氛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谈礼貌》
2、指名读题。
3、谁为用“谈”字组词:“谈话”、“谈论”“闲谈”
4、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谈课文,你可以与老师谈,与同桌谈,与大家谈。谈出你的观点,谈出你的精彩,行吗?
二、学习第一小节,理解古训明观点。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谈论礼貌的?
2、自读第一小节,找出古人谈论礼貌的观点。(指名读。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师:谁来说说“君子、失色、失口”的意思。
(“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失色”是态度粗暴,“失口”是出言不逊。)
师:说得对,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师:你真聪明,联系上下文自己弄懂这几个词的意思,值得我们学习。这是理解词句的一个最常用的方法。
3、谁来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实际上,这句古训就是要求我们?——讲礼貌。)
4、齐读古训。
5、所以说: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板书:礼貌待人
优良传统
三、精读第2—4小节,领悟礼貌待人的好处。
(一)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1、浏览课文2—4小节,看看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谈礼貌?
2、自读交流。 问路 乘车 理发
板书:
问路(历史)
乘车(身边)
理发(名人)
(二)精读故事,感悟礼貌
1、故事一
(1)课文用3个小故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2)谁来读读描写牛皋问路的.语句。
(3)指名读
(4)在你眼前出现的是怎样的牛皋?你从哪里体会到?(动作、神态 抓住关键词语来谈)
(5)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6)引读:大家的感受与老者一样,所以老人……
(7)演一演,再现当时的情景。
(8)那么,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是如何做的呢?指名读
(9)岳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谈谈理由。(相机指导朗读)引读:所以老人……
(10)表演:指名三人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情
(11)在老人面前,牛皋、岳飞得到了不同的待遇,正如俗话说的:“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12)(简要说说语意。)
(13)小结,课文的说理方式。
(文章先讲故事,再说道理。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
2、举一反三(自读自悟故事二、三)
(1)快速浏览课文的3、4小节,看看它们的写法是不是和第一个故事一样?
(2)合作自读故事二、三。
a、选择一个故事和同桌或四人小组谈论谈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文中人物讲礼貌的?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可以一个说故事,一个讲道理。
b、完在上述任务后,你们觉得不过瘾的话可以演一演。
(3)交流
△故事二
a、在这个故事中你从哪里体会到人物讲礼貌的?(同桌一个说一个补充)
b、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正因为二位礼貌待人,使用了礼貌语言,所以……,可见……。)(课件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c、分角色读一读。
d、设想一下,如果二人都不讲礼貌那么情景会怎样?哪两位同学来即兴表演一下。
(你们合作的真精彩,希望同学们接下来也能谈出你们的精彩,好吗?)
△故事三
a、谁来讲一讲下一个故事?(指名读)
b、朱师傅为何深感不安?
c、周总理是如何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理由。
d、朱师傅从原来的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你从这个故事中又明白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讲吗?
e、引读:可见……(课件出示: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在我们合作谈论中学完了。他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整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其实作者就是要我们做到(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和谐,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板书:和谐 美好
五、自创名言,升华主题
1、除了书上这些古训、俗语外,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人对礼貌有着经典的谈论,他们的精妙的语言成了名言,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谁来交流一下?
2、谈论到现在,你肯定对礼貌有着很深的感悟,你心中肯定也有精妙的一句话,请你写出来,让它成为你的名言。
3、写名言交流。
六、总结写法
1、依据板书,小结整篇文章的写作方式。
(三个故事,先是讲故事,后说道理;整篇文章总说道理,故事举例,最后再强调讲礼貌的重要性,这就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七、作业
在我们身边肯定有不少讲礼貌的故事,希本周五我们就来举行一个“讲礼貌好处多”的主题队会,请大家在会上交流交流身边的讲礼貌故事,在班中形成一股讲礼貌的风气。我希望到时能成为你们的嘉宾。
《谈礼貌》教案 17
教材简介:
本文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得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在生活中做一个懂礼貌的人。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写作格式,积累写作经验。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0、“谈礼貌”(齐读课题)
二、解读古训,明白观点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她有句古训:(出示古训)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
请同学们把这句古训读一读,指名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请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书中就有它的解释, 看谁先找到。 (出示解释)(齐读)
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2、那么,作者引用这句古训,是想表明什么观点呢?
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一起读一读。(出示观点)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板书:提出观点: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3、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还列举了几个例子。生说, (相机板书:举例论证 问路 乘车 理发 )
三、研读事例, 懂得道理
1、过渡:下面, 请同学轻声读第2自然段,学习指导:
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圈画出表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关键词句,朗读体会。
(1)你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
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
(体会他的动作、语言)是啊,下马表示对人尊敬。想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多地时就下马步行了。
(2)谁想来做一回彬彬有礼的岳飞呢?指导读。
(3)当老者看到岳飞礼貌待人,使用了礼貌语言,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就是所谓的“礼到人心暖”。)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牛皋这个人物呢?
(牛皋特别无理,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说明礼貌的重要性。)
(1)牛皋的无理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谁能把牛皋的无理表现出来?
(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2)如果我是这位老者,一定不告诉你,事实证明,他问到路了吗?
3、是啊,他们的态度不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我们有求于人时,应该有礼貌,因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出示)
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了?(生说)说的真好,礼貌待人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一起读一读。
作者将故事与道理紧密结合,很有说服力。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 学习指导
1、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 圈画出表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关键词句,朗读体会。
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学法, 自学第二、三两个小故事。
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过渡:许多同学很会学习, 既能绘声绘色地读书, 又作了认真的批注。下面我们先交流第二个故事:乘车
请一、二组同学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我想评价:女青年和小学生的态度如何?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的礼貌表现出来)
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
设想一下,如果两人不讲礼貌,那情景会怎样?可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多么重要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是啊,当我们无意犯错时,要主动道歉,因为——(男同学读)
当我们被无意冒犯时,要懂得原谅,因为——(女同学读)
5、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周总理对于礼貌又有怎样的诠释呢?
(1)请同学读。
(2)周总理是谁? 故事中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抓住“安慰”“幸亏”和三个" 您" 体会) 周总理不愧是国家总理,他真是一个有礼貌,又有修养的人。
(3)那么朱师傅在这前后又有什么反应呢?(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
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朱师傅的心理变化吗?
(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周总理的道德修养)
你看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作用可真大呀,它把这次的意外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4)难怪作者说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四、回归全文,感知写法
1、学了这三个故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谈的都是礼貌待人 不同:举出的人物有古代的、现代的、伟人、平凡的人) 作者选取事例的时候考虑真周到,选择了典型事例,这样就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如果我们以后写这类文章的'话,就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
2、过渡:中国是文明古国, 礼仪之邦。 礼貌待人意义重大啊!(出示填一填) 这个练习你会吗?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可以( ),可以( ),可以( )
3、说的真好,难怪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师板书:总结归纳:和谐 美好)
4、你看,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多么重要。其实作者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做到“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五、拓展延伸,掌握写法
1、 除了书上的这一句古训,古今中外,其实, 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和经典故事, 相信大家收集了不少,谁来交流一下?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 《三字经》
爱人者, 人恒爱之; 敬人者, 人恒敬之。 《孟子》
好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一句六月寒。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故事:程门立雪 孔融让梨 举案齐眉
2、。老师相信,在我们的身边像这样礼貌待人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谁来跟我们分享一下。
3、多么生动的故事,我们都是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因为我们知道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六、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作者一开头提出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后举出三个事例,证明了谈礼貌的重要性,最后总结观点。像这样讲故事明道理的文章叫说理文,也叫作议论文。
我们之前学过这样的文章吗?(可以谈谈《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
七、作业布置
1、善积累的你———摘抄你喜欢的有关礼貌的格言,名句。
2、善创新的你———创作一句有关礼貌的格言。
【《谈礼貌》教案】相关文章:
《谈礼貌》教案03-27
谈礼貌的教学反思12-03
谈礼貌教学反思04-02
《谈礼貌》教学反思15篇03-31
宝妈谈如何培养的孩子礼貌礼仪?06-09
讲礼貌教案11-27
《礼貌歌》教案03-07
《谈读书》教案03-17
《谈生命》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