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3-01-30 09:09:1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余晖、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朗读课文,预习字词,疏通文意。

  2.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阅读、感悟、模仿来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世界的奇妙,懂得留心观察身边的世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余晖、翩翩起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世界的奇妙。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我们住在这样一个奇妙的世界里:这里的温度和空气正好适合生命的需要;这里四季循环,生命周而复始;这里,每一天都有不计其数的美向我们展示出来;这里的事物尽情释放自己的美丽,然后消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们奇妙的世界》,去用心体会世界的美好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烛”,前鼻音“幻、剑”,后鼻音“呈、乘、芒、型”,多音字“鲜、模”。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呈、蜡、诱、润、剑、通、模”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幻、普”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型”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同音字歌示例:

  型:老板本姓邢,想要当刑警,努力改形象,变得很有型。

  形近字歌示例:

  呈:吴兄呆头呆脑,整日形影相吊,面容呈现菜色,街头日夜呼号。

  蜡:腊月天地白,猎人借蜡台,忙中走错路,懊丧走回来。

  字谜示例:

  撇折撇折点,残刀立右边,要问是何意,不实或奇变。(谜底:幻)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呈”“口”宜扁,“王”三横间距均匀,下横宜长。

  “幻”“幺”略偏上,““稍向左倾斜。

  “蜡”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

  “烛”左右基本平齐,“虫”的“口”呈扁形。

  “诱”左部偏窄,右部最后一笔伸到言字旁下。

  “润”“门”写得宽大一些。

  “乘”“北”字拆分在两边,宜写小些。

  “芒”上小下大,“亡”上横要写长。

  “剑”横短提短,撇展捺收,立刀旁垂直端正。

  “普”上部宽扁,“日”与上部对正。

  “通”“甬”字起笔稍高,大小适当。

  “模”右部的“曰”要扁,“大”的撇捺要舒展。

  “型”上部略扁,“土”两横间距紧凑。

  易错提示:

  “幻”右部是““,不是”力“,与”幼“区分开。

  “乘”第四笔是竖,第五笔是横,第七笔是撇。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昔-蜡(蜡烛)-错(错误)-腊(腊月)

  虫-烛(烛台)-蚀(腐蚀)-浊(浑浊)

  秀-诱(诱人)-绣(刺绣)-透(透支)

  亡-芒(芒果)-忙(忙乱)-盲(盲目)

  甬-通(沟通)-涌(涌现)-桶(木桶)

  莫-模(模型)-漠(沙漠)-寞(寂寞)

  (4)多音字。

  种

  zhǒng:种子种类

  zhòng:种地种瓜得瓜

  (5)重点词语释义。

  奇妙:稀奇巧妙(多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雕饰:雕刻并装饰。

  映射:照射。

  余晖:傍晚的阳光。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圆润:(多义词)

  ①指饱满而润泽。

  ②书、画技法圆熟流利。

  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光芒: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闪耀:闪烁;光彩耀眼。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卵石:岩石经自然风化、水流冲击和摩擦所形成的卵形或接近卵形的石块,表面光滑。是天然建筑材料,用于铺路、制混凝土等。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课前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

  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写的。

  (2)全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第二部分(2~8):展示“天空”的宝藏。

  第三部分(9~16):展示“大地”的财富。

  第四部分(17、18):写这个世界有无尽的奇妙的事,我们要仔细观察、寻找。

  (3)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分别按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明确: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

  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天空:从早到晚的顺序大地: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

  (4)找出文中概括写世界奇妙的句子。

  明确: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5)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

  开头和结尾呼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作者笔下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课后,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呈现幻影蜡烛诱人圆润

  乘凉光芒普通模型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笔下的世界是奇妙的,那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细细去品味这世界到底奇妙在哪儿。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问题。

  (1)作者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明确:

  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奇妙的,看上去是有生命的。

  2.学习第2~8自然段,思考问题。

  (1)这部分哪句话是总起句?

  明确:

  “你看天空--”

  (2)天空展示了它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确:

  日出、云彩、雨、落日、群星。

  (3)为什么说水洼像镜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因为水洼的形状和镜子的形状相似,又可以如镜子一样“映射”“我们的脸”,所以说水洼像镜子。

  把水洼比作镜子,突出世界的奇妙和神奇。

  (4)试着模仿第6自然段的描写,写出水洼的奇妙。

  明确: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透明的玻璃,映射着我们的脸。

  (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是怎样把事物写生动、具体的?

  明确:

  从清晨的景色、云彩的颜色和形状、雨点的声音、雨后的美景、傍晚的落日余晖、黑夜里群星闪烁等方面写出了天空的奇妙。

  抓住了事物的颜色、形状来写,让描写更生动、具体。

  3.学习第9~16段自然段,思考问题。

  (1)这部分的总起句是哪句?

  明确:

  “再看大地--”

  (2)大地展示了它的哪些财富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呢?

  明确:

  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绿荫;秋天的风、落叶、蝴蝶和鸟;冬天的冰雪。

  (3)这部分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奇妙有趣?

  明确:

  我觉得“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部分十分奇妙有趣,因为这一段让我想到了秋天仿佛有五彩缤纷的颜料,所到之处,层林尽染,美不胜收,一片片飘落的叶子仿佛是张开翅膀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4)“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品味加点的字。

  明确:

  这两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冰柱”的形状和“锋利的刀剑”相似;“小水滴”晶莹剔透,仿佛是“一颗颗珍珠”,描写形象、贴切。

  4.学习第17、18自然段,思考问题。

  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

  第17、18自然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点出了世界的奇妙。

  这两个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互相照应。

  5.回顾整篇课文,思考问题。

  (1)在你的眼中,这个世界还有哪些奇妙的事情?

  明确:

  柔弱的蒲公英种子,能乘风飘浮几公里的路程。

  (2)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明确: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作;围绕总起句把内容写具体,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形态等方面把事物写形象、生动,这样的写作手法值得学习。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气温下降,绿色的树叶会变成金黄色的,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出现彩虹;水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有不同的颜色;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可以散射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颜色。其实,只要我们多注意周围的环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么美妙,多么奇妙。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英国作家彼得西摩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通过具体描写天空的缤纷色彩,奇妙形状和大地上丰富的财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篇幅不长,但文质兼美,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描写的细致生动,语言生动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感情真挚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搜集自然界的图片,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段落、词句、感悟世界的奇妙。比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依据作者描述的云彩形状展开相像,学生说的很多,而且相像丰富,有的说像凶恶的老虎,有的说像一对深情相拥的母子......在这样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而且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的较好,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课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去品味,感受世界的奇妙进行了拓展练习,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发现的奇妙事物,努力创设愉悦轻松的学校氛围,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去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除了亲自去观察、去发现,更方便的途径是阅读别人写下的`书籍去获得经验知识。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的成功之处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用观看大自然的画面将学生带入意境,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再采用学生自读添空,教师引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的同时指导背诵积累词汇,进行语言积累。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配乐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三、不足之处

  上这节课时,由于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很可能思考的少,没有真正读出作者所写的美,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容。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不足:朗读时体验感情不足:所显示的美图与学生朗读配合不上。学生探索自然、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奇妙、美妙的事物激情不足。今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说、听的能力。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激发兴趣,指导预习:

  (1)让学生提前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并且和家长进行交流观察体会。

  (2)提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搜集一些世界奇妙的图片和相关文字。

  2、谈话导入,展示成果。首先和同学平等对话,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表示信任和期待,请他们谈谈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发现,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结合展示资料加以说明。

  3、指导朗读、初步感知。和学生探讨以怎样的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白不同的文章可以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有不同的语气,这一环节,教师须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放而有度,有层次的读,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合作探究、了解写法。学生经认真听——自读——自悟——讨论,完全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从两个方面天空和大地分别展示了哪些财富,是怎样抓住事物或景色特点来把事物写生动、写具体的。通过给课文中的“……”补白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学会和别人分享快乐。

  5、练习巩固课外延伸。关于作业设计,立足以读到写,以写到用,首先组织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默读到背诵最后到积累下来,引导学生继续探寻生活中的发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关键句的作用和如何用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并学会表达。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4.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重点:

  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和删除符号。

  教学难点:

  理解《滁州西涧》的含义,能够背诵并正确默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如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写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写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有的则发现了小虾的习性。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二、交流平台

  1.关键句的概述

  关键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小虾》中的“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3自然段的大意。

  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键句,需要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才能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

  2.练习找关键句

  请同学们找出这段话每段的关键句。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三、词句段运用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1.你平时有没有观察后的思考?都提出了那些问题?

  2.试着把你观察后的`疑问记录下来。

  四、修改符号

  1.对调符的画法和使用方法:表示前后相邻两个词语或短语位置的对调。

  2.移动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移动的内容,分叉号放在想移动到的位置。

  3.删除符号的画法和使用方法:圆圈内表示想要删除的内容。

  4.将习作时写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同桌互相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五、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写景诗,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滁州①西涧 ②

  唐·韦应物

  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④深树⑤鸣。

  春潮⑥带雨晚来急,野渡⑦无人舟自横⑧。

  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1]

  译文: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达到背诵默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五、课堂训练

  1、辩字组词:

  崇()芦()豚()蒿()

  崇()庐()逐()篙()

  2、这首诗中写咏画面景物的诗句是:

  作者展开想象的诗句是:

  3、古诗赏析:

  ①这是一首诗,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②这首诗描写了时节的景象,体现了诗人。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

  六、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从古诗的内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从诗人描给的图画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启发?

  板书设计:

  桃花鸭子

  画中

  蒌蒿芦芽

  知识点

  一、会认字注音及组词

  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减jiǎn(减少)

  二、会写字及组词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窝)

  鸳(鸳鸯)(海鸳)(鸳凤)

  鸯(鸳鸯)(鸯锦)(鸯龟)

  惠(恩惠)(实惠)(优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芦(芦苇)(芦柑)(芦荟)

  芽(发芽)(豆芽)(麦芽)

  梅(梅花)(杨梅)(腊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广泛)(泛滥)(泛应)

  减(减少)(加减)(减肥)

  三、易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

  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齿)

  六、近义词

  融—溶暖—热满—遍

  欲—想尽—完添—增

  七、反义词

  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

  短—长晴—阴减—加晚—早

  八、考点提示

  1、背诵《古诗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忆江南》

  2、默写《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

  ⑴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⑵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⑴ ( )太阳离我们很远,(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⑵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⑶ (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⑴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⑵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⑶ 归纳,集体解答。

  7、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练习:

  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太阳(大火球)

  远

  特点 大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5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

  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用时:20分钟)

  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

  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

  1、读拼音,写词语。

  lǐfàdǎnxiǎo

  ()()

  chóurénduóménértáo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

  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四、课堂小节。(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

  4、听写词语。

  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

  央求→()→()→()→大叫一声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用时: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

  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

  1、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乐。(教学重点)

  师: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

  生1: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

  生2: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

  师: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可是“我”不会理发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那么“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

  生1:“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生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

  生3:“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

  师: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生: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

  师: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

  生2: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天真。

  生3: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

  ……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教学难点:

  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1、(CAI:青蛙捉害虫的情景。)师: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谁在干什么?看谁说的准确、可爱。

  2、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说话。

  二情境启思,例文引路

  1、让学生观察图画(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他们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着)师:同学们,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正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只被捉住的小蜻蜓怎样了?

  2、引导学生想象:蜻蜓会说什么?

  提供提示语:蜻蜓有的绝望地说:

  有的愤怒地说:

  有的不解地说:

  有的痛苦地说: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们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说给小组里的同伴听。

  (2)指名发表看法。

  4、读例文,再交流。

  (1)学生自由读。

  (2)指明朗读。

  (3)师生交流:夏志成同学发表了怎样的看法,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还想在他的基础上补充或修改什么?(引导学生辨证地读例文。)

  三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1、CAI:一个老头叫卖青蛙。

  2、请学生就这幅图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构思,形成观点。

  (2)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个人的看法。(或谴责或倡议)

  3、将话题拓展:除了例文和图上的这两件事,在我们身边,你还想对什么现象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呢?(学生交流、评议:是否说清了观点,是否有凭有据,能不能被大家认同。)

  4、师:如果把刚才你们谈的看法整理一下,写出来,就是一篇你的小评论文章了。大家快试试吧,争取让你的看法被大家接受,为社会新风做一份努力。

  5、学生再次整理思路,准备成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7

  《燕子专列》: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流程】

  一、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

  1、创设情景:

  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2、质疑: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略停)相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过设问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让我们边读边想,比比谁的答案最正确。

  (学生快速扫瞄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反之亦可。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作好认知与情感上的铺垫。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较好的语言训练。

  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轻轻响起,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

  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师大段的独白,目的在于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催生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在第二个“创生”环节中,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情意达到__,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8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 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 ( )

  飘飘悠悠 ( ) (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5、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 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 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氵( )( )( )

  辶( )( )( )

  艹( )( )( )

  纟( )( )( )

  土( )( )( )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在提供的材料中选取自己所需的内容,能用提供的材料编童话故事,并能把它写下来。

  2.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不仅学会写作,更陶冶情操。

  3.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并能比较流畅具体地记叙想象内容,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5.在创作童话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6.引导学生在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促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展语言。

  7.与同学互相修改或自己修改习作,并与同学一起分享编故事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合理安排故事情节,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通过童话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给人以启迪。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扩展思路。

  1.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文章多数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来编写一些奇异、特别的故事情节。我们经常阅读的童话基本上都是属于拟人体童话,也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我们这次所要写的童话也是属于这样的童话形式。(学生阅读了解。)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屋,看看里面住着那些童话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童话图片——《丑小鸭》《幸福是什么》《巨人的花园》《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小木偶》……)。

  3.你都读过哪些童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一篇童话?简单的说说理由。(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中充满了奇妙的幻想,难怪大家说起来津津乐道、滔滔不绝,那你们研究过童话故事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大胆的想象,恰当的拟人、夸张,给人启迪)板书:给人启迪

  5.评议鼓励: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连童话创作的奥秘都能发现!童话就是作者通过大胆地幻想,采用拟人、夸张等手法编织出的一个个奇异有趣,并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的故事。在童话的世界里,云儿能说话,风儿会唱歌,花儿中会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要是我们也能创编出美丽动人的童话故事,那该多好啊!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中国的安徒生吗?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始创编我们自己的童话吧。(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

  二、欣赏童话,掌握技法。

  1.欣赏童话故事。

  丑 小 鸭

  夏天的阳光照耀着溪旁的村庄,一群初生的小鸭跟着妈妈到小溪里去游泳。它们拍打着翅膀,扑通扑通跳下水。那只最迟出世的灰小鸭灵活地摆动着双腿,游得最出色!可是,它老是被咬,被打,被排挤。是因为太顽皮,大家惩罚它吗?不是。是因为太能干,大家嫉妒它吗?也不是。原来是因为它长得又大又有难看!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灰小鸭越来越孤独。兄弟姊妹讨厌它,连妈妈也冷漠地表示:“我不愿再看到你了,你走远些吧!”可怜的灰小鸭伤心极了,只好离开了自己的家,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他到了一块沼泽地,遇上了猎人,差点儿被猎犬咬死。他忍着饥饿,穿过田野,越过牧场,终于来到一个农家门口。农家老婆婆当它是会下蛋的母鸭,便收养了它。但是,过了几个月,它一个蛋也没有生下来。农家的母鸡和猫不断嘲笑它说:“哟,原来你是来混饭吃的!”小鸭难过极了,只好伤心地离去。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美丽的天鹅跟着妈妈,向着南方飞去。孤独的小鸭多么羡慕它们哪!冬天来了,雪花飘了,河面的冰块一天天变大、变厚了。无家可归的小鸭生怕水面被冰封了,便整天待在水中,不停地划动,终于累得昏迷过去了。第二天,一个农夫看见了它,赶紧把它带回家。可是,由于它不小心碰翻了主人的奶油,孩子们追赶它,吓得它又逃进了丛林里。

  春天回到了大地,鸟儿在枝头唱,太阳在天空笑。一天早晨,小鸭从梦中醒来,发觉自己特别有力气。它飞起来,轻快地飞到湖面上。三只美丽的天鹅向它游过来,小鸭想起了自己的丑陋,自卑地低下了头。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现了它的倒影。它睁大了眼睛看着。突然,它吃惊地抬起头,注视着迎面游来的一大群天鹅,眨了眨眼,又低下头去。“天哪!”它惊叫着,“原来我不是灰色的丑小鸭,我是一只白天鹅!”这时,它感到天空从来没有这样蓝,世界从来没有这样美。

  2.全班交流,归纳童话的特点。

  (1)展开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我们要能根据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思想展开丰富、大胆甚至夸张的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故事来,而能让别人读了这个故事也能感悟到你想表达的这个愿望或思想。(板书:想象大胆)

  (2)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写之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想法,确定好一个主题思想,并构思好一个完整的故事,且力求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在描写过程中要倾注作者自己的感情,通过童话故事的描述,启迪人们的思维,对大伙进行思想教育。(板书:曲折动人)

  (3)想象丰富、真实、神奇、合理。我们可以赋予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或“超人”的特征。展开大胆想象,使作文内容更神奇,更具吸引力,也才能更好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想象丰富 神奇合理)

  三、由导到放,鼓励创编。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从图中选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想象它们特征的变化,大胆想象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多媒体出示书上的图画,学生仔细观察,认识这四幅图上的几种动物,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3.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

  4. 全班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5.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指名四位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6.教师小结:

  每个小组的思路都很清晰,内容各异,表演也很精彩。在这里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你们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自由表达。想让你的故事更丰满、让更多的人都来欣赏我们的童话吗?那就把它写出来吧!先别忙着动笔,童话屋里还藏着一个教我们写好童话的锦囊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出示:

  (1)忘我地写:此时,你就是你自己笔下的童话人物,你要以他们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驰骋想象,落笔成文。

  (2)动情地写:在你的童话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板书:情感真挚)

  (3)大胆地写:要让想象尽可能丰富,情节尽可能生动有趣,形象尽可能丰满。(板书:故事有趣 语言生动)

  有了这个锦囊,相信你的创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作文写完后可不要忘了再给它加上一个引人注目的题目。

  四、动笔写作,个别指导。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大胆、自由地想象,独立进行习作。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

  2.导言:上节课小组同学围绕童话故事及例文探究交流,在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后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我们来交流已经完成的习作,并根据交流情况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互相交流,认真修改,展示习作。

  1.自读修改。

  让学生先自己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自己先进行修改,做到语句流畅,标点正确。(教师询问修改的地方,及时给予评价表扬,重在激励学生学会自改的方法。)

  2.小组交流:把自己修改好的故事说给组内的同学听,组内同学提出修改意见或相互帮助补充修改。

  3.品读欣赏,师生互评。

  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交流,由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修改,在交流中学会欣赏。)

  4. 誊抄习作。

  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也可以一边誊抄一边修改。

  5.佳作展示。

  把修改好的作品,让学生自己贴在展示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引导激励,课外延伸。

  引导激励,吐露心声。

  今天这节课,老师看到了同学们智慧的火花,想得新、说得好、写得也棒。最后,看看安徒生爷爷还有什么话要说?

  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安徒生:“看到同学们这一节课的表现,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看来我这位 ‘童话大师’该好好歇歇了,不过我还有两个小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做到。”

  (1)想一想:除了可能发生上面的故事外,也可能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呢?

  (2)编一编:课后同学之间可以随便找几样自然界中的事物(风霜雨雪、日月星辰,花木草石、鸟兽鱼虫,)大胆想象,编一编童话故事。

  好了,我该走了,等同学们个个都成为“童话大师”的时候,我再来和大家见面,一起分享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

  2.拓展阅读,情感共鸣。

  同学们,美好的童话,它能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发人深省,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欢迎你们经常走进童话世界,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写一写,让你们五彩的梦在童话中尽情展现,让你们美丽的童年在童话中更加绚烂。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这样想象真有趣

  想象大胆 曲折动人

  想象丰富 神奇合理

  故事有趣 语言生动

  情感丰富 给人启迪

  教学反思

  这样想象真有趣

  编写童话故事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作文训练主题。在作文备课时,我查阅了诸多的相关的资料,应该说深受启发,几经推敲后,反复斟酌,形成了本单元的习作教学设计。上完这堂课,感觉有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

  在习作指导中重视评价的作用,通过对话、评价、指导,将习作要求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也就是说借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这样对学生更有影响力,更令学生信服。

  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激趣的形式要实用又巧妙,不能纷繁而复杂。课前我采用激趣导入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氛围,给学生一种情境,后面的几个环节也是以对话式的形式进行学习,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让学生惧怕习作。让他们对自己写出好的童话有兴趣。

  借助例文学习写法。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分析,总结出童话写作的几个要点,让大家在交流中认识到童话最基本的三个特征。即展开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想象丰富、真实、神奇、合理。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重轻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首先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其次,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重点、目的。另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及时捕捉新鲜的有意义的目标,小学生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细,看得全面,才能积累素材。

  每一次的学生充分地思考后都有交流展示,既有小组交流,又有全班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一次的交流,学生都会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尤其是在小组内交流中同学之间提意见,全班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学会倾听,从同学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互相评价的环节,还是及时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倾听的手段,也让学生学会评价,让老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的过程。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还很欠缺,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浅层面的比如改标点、改错字。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字10个“筝、衫、翱、徘、徊、瞬、逝、翼、移、纯”。积累词语9个“风筝、诗情画意、水灵、翱翔、徘徊、瞬间、消逝、小心翼翼、纯洁”。

  2、按要求预习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四个词语“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3、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学习生字“衫”,注意是“衣字旁”。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放风筝。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按要求预习:

  (1)读通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生字注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视野翱翔徘徊小心翼翼

  三、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

  2、学生质疑。

  四、联系课文释疑,理解句子含义。

  1、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边理解边指导朗读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2、朗读指导: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体会孩子纯洁美好的心灵。

  (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

  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

  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高兴吗?要把我们的喜悦欢乐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回家绘声绘色地把课文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或者弟弟妹妹听,好吗?

  3、大家学习的本领真强,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让我们连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齐读课文。

  五、了解写作特点,指导说话。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特点,包括品质特点,外貌特点等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六、全文总结。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1

  教 学

  目 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 学

  过 程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 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教学设计

  习作

  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我的发现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

  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

  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

  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

  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

  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

  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a.自主阅读。

  b.小组合作,练习讲故事。□教学设计

  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

  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

  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

  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

  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b.组组织比赛: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

  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

  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3、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4、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发学生回忆和想象力,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教学难点:

  感受梦的色彩情感,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10个生字,会写“彩、梦”等10个新字。会写“彩色、脚尖、森林、雪松、歌声、苹果、精灵、季节”等词语。

  2、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多彩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梦境

  1、师:小朋友们好,你们昨晚睡得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

  2、学生讲自己做的梦。

  3、师:我昨晚想着今天要给孩子们上课,也兴奋得睡不着,感觉自己也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到自己仿佛有了魔力,我用脚尖轻轻一滑,大片的草坪绿了,到处的野花都红了,天空也蓝了,蓝得可爱,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手拉着手唱着歌、跳着舞。在一座小屋的烟囱上,结出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般的太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师: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生:神奇、甜美。

  师:看来大家都做过梦,今天我们也要学学《彩色的梦》。

  4、揭示课题《彩色的梦》。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完成以下要求:

  (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实在不认识的请圈出来。

  (3)找出文中的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4)说说课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班读一个小节,看看哪个小组读得。

  (2)认生字。同桌互相认生字,看谁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同桌教教他。

  (3)强调存在困难的生字。A后鼻音:坪、囱、精、叮、咛B边音:聊

  (4)将生字的拼音帽子去掉,再开火车读一读。

  (5)将生字宝宝藏到词语中读一读。

  铅笔盒烟囱森林聊天精灵雪松草坪

  叮咛歌声葱郁彩色苹果拉手脚尖季节

  (6)有不理解的词语吗?联系上下文思考。

  葱郁:森林里的雪松长得很好,很茂盛。

  叮咛:本文指紫葡萄叮嘱、交待。

  3、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1)学生再读课文。

  (2)请学生概括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3)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我用画笔描绘了一个彩色的梦。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10个要求书写的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

  3、老师指导容易出错的生字。

  (1)彩字的左上面的部分的写法。

  (2)蓝字的上中下部分。

  (3)森字三个不同的木字的写法。

  (4)“般”字与“船”字的区别。

  (5)“灵”字的“彐”部分没有出头。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童谣,读熟悉,读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梦的色彩情感,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2、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彩色的梦》里面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再读课文,了解各小节的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有多少个小节。

  2、说说每个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1)第一小节讲了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

  (2)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我编织的彩色的梦境。

  (3)第四小节主要讲了我的彩色铅笔编织的彩色梦境。

  三、品读课文,想象彩色的梦。

  1、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一小组的同学领读第一小节,其他小组的同学跟读。

  (2)想象一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想象一下这一大把彩色的梦是什么?

  (3)学生汇报: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4)长的可能是什么?圆的可能是什么?硬的呢?

  (5)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是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的。

  (6)生汇报。一是从“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二是从“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7)师: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他们在白纸上怎样跳蹦?你能想象出来吗?

  (8)学生汇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2、学习第二小节。

  (1)全班齐读第二小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

  (2)学生汇报。

  (3)师小结: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你还能照这样说吗?

  (4)学生仿照着说一说。如:天上的云朵,白了。

  (5)出示句子“蓝—得—透—明!”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6)指导学生读一读。

  3、学习第三小节。

  (1)请女生读第三小节,注意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2)雪松们拉手,烟囱上结苹果,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请孩子们读出惊讶的语气。

  (3)“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引导学生认识拟人,就是把动植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他们人物的特点,比如这里雪松拉手,小鸟唱歌。

  (5)请学生照样子说一个拟人句。

  (6)“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这一句是比喻句,把烟囱上结的太阳比喻成苹果。

  (7)请孩子们也说一个比喻句。

  (8)“又大—又红!”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的是声音的停顿。

  (9)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惊讶、惊奇、惊喜的语气。

  4、学习第四小节。

  (1)请男同学读一遍第四小节。

  (2)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它描绘了大森林的哪些美景。除了第三小节讲的雪松拉手和烟囱上结太阳,你还知道哪些呢?

  (3)请同学汇报。

  (4)我的彩色梦境是什么样的?

  (5)还有紫葡萄的叮咛,紫葡萄叮咛了些什么?联系上下文让孩子们说一说紫葡萄说了些什么?

  (6)请同学们汇报。

  (7)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说一说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

  2、仿照课文的第2小节和第3小节写一写。

  3、全班交流。

  4、老师评比表扬。

  五、老师总结。

  每个人都有一个彩色的梦,让我们为编织这个美丽的彩色梦境而努力吧!

  六、作业。

  1、写出自己用彩色铅笔描绘的彩色梦境。

  2、读读课文,试着背一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积累并运用词语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小珊迪的品格

  3、认识“馆、纠”等3个生字和多音字“当”,会写“馆、旅、薄”等1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丰富语言,感受小珊迪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写话卡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确定基调。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德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我这样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

  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

  生:因为德国是个排外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用中国人。

  生:可能那些公司的经理认为他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生:也许是那个留学生高分低能。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个留学生就愤怒地问那个老板:“我一个博士难道在你这个小公司干还不够格吗?你们凭什么这样对待我?”,那个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资料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连蝇头小利也不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让人信任呢?”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老板对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生:那个经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呢?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小珊迪,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师:请同学们用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边读边在脑海里过电影,你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珊迪。(生自由读课文)

  师:看到同学们谈得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你看到小珊迪了吗?你看到怎样的小珊迪?

  生:我看到的小珊迪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师:哦,你看到了小珊迪的外貌。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可怜,这么冷的天还在卖火柴。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生:我看到了小珊迪很善良,他要死了,还想着弟弟。

  师:你是用自己善良的心去看善良的人

  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

  师:刚才同学说的这么多,与其说是看到的,不如说是感受到的。读课文不能光有感受,还要通过读把感受读出来。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怎么读,才能把你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倾听)

  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有一种感动,我知道,这些同学对小珊迪有一种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读课文,读小珊迪这样的课文就应该有这种感受。谁来读课文?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①,读到“先生,请买盒火柴吧!”(老师:当时的天气非常寒冷,请你感受一下寒冷,再读一句。

  ②读到“孩子可怜地请求着:“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

  师:请求地说,谁来再读读,“请求”前面有一个词是(可怜),试试,把可怜的请求读出来。(一小组开火车读)

  ③读到“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买给你们两盒。’”

  师:你琢磨琢磨,小珊迪为什么要想,要想一会儿,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你感受一下他当时的心情。

  ④读到:“啊!请你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

  师:你早饭吃得饱饱的,可没有感受到他的饿的感觉哟!你再感受一下他乞求的语气。生再读——师范读——生读。

  ⑤读到:“想到他那种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四、文字画像、写中释情

  师:小珊迪就那样死了,为了那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小便士,除了“我“,除了他的.弟弟,谁也不知道他死了。但是小珊迪的品格却深深感动了作者,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双可怜的眼睛,永远忘不了那又感激的眼睛,他想为小珊迪画一张像,画一张画像,永远地放在桌前。

  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眼想像,故事中的“我”,可能为小珊迪画一张怎样的像?用心听,用心感受,等会儿用语言把小珊迪的像画下来

  学生动笔把自己感受到的小珊迪的画像写下来。

  师:刚才我们带着一种感动,看到了小珊迪不幸的命运。现在你能不能把你看到读给大家听。

  学生交流(略),有的学生看到的是小珊迪的外貌的全身像;有的学生是小珊迪乞求时的神态的半身像;有的学生看到的是珊迪被车撞了的情景;有的学生写的是小珊迪临死前的特写。

  师:是啊,多么让人感动的一个孩子啊!我把他的像放在“我”的桌前,我要想想他曾经做过的事,想想他那让人肃然起敬的品格。

  第二课时:

  1、读一段话。(课件)

  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猜想可能上当了。但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2、自己轻声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想:我的猜想有根据吗?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不是哪种人?从课文中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3、交流:当我们想到——————,我猜想我可能上当了。(能不能用上两个想到说说,同桌说,指名说)

  师:是啊,猜想得合情合理,小珊迪需要钱吗?是啊,她非常需要用钱来买食物;他需要用钱来御寒;他需要用钱来照顾弟弟,他需要用钱来做更大的生意。他非常需要钱!而那个社会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事很多很多,所以我一想到这些,我感觉我上当了。可是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他不是哪种人?请你把你想到的词语嵌进那句话中,再有感情地读读。

  4、指名学生读这段把词语补进之后的整段话。

  真好。把你补充进去的词语写到黑板上。(无信无义、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还想说吗?同桌之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5、同学们,当我想到,小珊迪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贪习的人,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不是见钱眼开的人,不是不守信用的人……(根据学生的板书,师一边说一边在这些字上打X)

  6、一个多么令人崇敬的人。他为了坚守自己的品格,坚守自己的情操,最后他离开了人世,想想将要离开人世的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你将带来怎样的一种心情(齐读这段)。

  7、同学们,那么好的孩子死了,我的心颤抖了,我的心激动着。带着这种感情,再读最后一节。

  8、从小珊迪目不转睛的眼神,除了感激,你还看出了什么?(诚恳、善良、渴望)

  9、师:目不转睛的眼神包含着诚恳,包含着善良,包含着信任……,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死了。假如你就在小珊迪身边,你目睹了此时此刻感人的情景,你最想对小珊迪说什么?

  10、相机评点:多么善良的心,你想说好人一生平安,对吗?

  一想到这些,我们不禁对小珊迪肃然起敬。

  ……

  11、小珊迪的诚实,小珊迪的信用。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金钱是有价的,信用是无价的。一个生命是可贵,但信用更是珍贵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那诚恳的面容,永远记信他那使人信任的眼睛。

  12、学到这儿,我们再回到课开始的那个故事。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很想对那位留生说些什么。把你想的话写下来。

  13、想对中国留学生说的,就站起来(生交流)

  14、师总结:金钱固然可贵,但别人对你的信任更可贵,为什么?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信任!

  板书设计

  小珊迪

  可怜可敬

  饥饿诚实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4

  教 学

  目 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知识点梳 理

  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顺序: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课 后

  反 思

  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5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二、初读课文体会1、明确自学要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5、我们从“唧”

  8、师:“”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师:“小圆晕”

  ”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

  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

  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3、学习第三句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4)什么叫“赶集”?

  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5)齐读第三句。4、学习第四句。

  (2)“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

  1燕子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观察细致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

  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

  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二、检查预习

  123.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

  4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13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下册教案12-1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精选11篇)03-26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29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1-07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