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3-10 18:45:17 松涛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7~10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学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寻找规律,并利用图形来解决有关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数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板书课题:数与形)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向。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一)教师与学生比赛算题

  1.教师:你知道等于多少吗?(学生:)

  教师:那等于多少呢?(学生计算需要时间)教师紧接着说:我已经算好了,是,不信你算算。

  2.只要按照这个分子是1,分母依次扩大2倍的规律写下去,不管有多少个分数相加,我都能立马算出结果。有的同学不相信是吗?我们试试就知道。为了方便,我请我们班计算最快的同学跟我一起算,看看结果是否相同。谁来出题?

  在学生出题后,老师都能立刻算出结果,并且是正确的,学生感到很惊奇。

  3.知道我为什么算得那么快吗?因为我有一件神秘的法宝,你们也想知道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比赛计算速度,且每次老师胜利,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再通过教师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学习例题做好铺垫。

  (二)借助正方形探究计算方法

  1.这件法宝就是(师边说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我们来把它变一变,聪明的同学们一定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2.进行演示讲解。

  (1)演示: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红),再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正方形的(涂黄)。

  想一想:正方形中表示的涂色部分与空白部分和整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涂色部分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空白部分占正方形的几分之几?()那么涂色部分还可以怎么算呢?(),也就是说。

  (2)继续演示,谁知道除了通分,还可以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演示:那么计算就可以得到?()。

  3.看到这儿,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按照这样的规律往下加,不管加到几分之一,只要用1减去这个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5.这个法宝怎么样?谁来说说它好在哪里?你学会了吗?

  6.尝试练习

  【设计意图】将复杂的数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转繁为简,转难为易,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图形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知识提升,探索发现

  1.感受极限。

  (1)刚才我们已经从一直加到了,如果我继续加,加到,得数等于?()再接着加,一直加到,得数等于?()随着不断继续加,你发现得数越来越?(大)无数个这样的数相加,和会是多少呢?

  (2)这时候你心中有没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学生猜想:这样一直加下去,得数会不会就等于1了。)

  (3)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刚才加的过程中在正方形上不断涂色,那空白部分的面积就越来越?(小)而涂色部分的面积越来越接近?(1)也就是求和的得数越来越接近?(1)最终得数是1吗?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得数就是1?

  (学情预设:学生提出书本的圆形图和线段图,若没有学生提出,教师自己提出。)

  2.利用线段图直观感受相加之和等于“1”。

  (1)书本上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一幅是圆形图,一幅是线段图,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吗?请你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2)学生看书思考。

  (3)全班交流,课件演示,得出结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设计意图】利用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极限数学思想,并让学生经历猜想得数等于“1”,到数形结合证明得数等于“1”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精神。

  3.课堂小结。

  对于这种借用图形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是的,“数”与“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你会发现许多难题的解决变得很简单。

  4.举一反三。

  其实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也常用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我们解题,你能想到些例子吗?(如学生有困难,教师举例:一年级加法,分数的认识,复杂的路程问题线段图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基础练习。

  (1)学生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回顾新知,巩固新知,使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更扎实。

  2.小林、小强、小芳、小兵和小刚5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之间都要下一盘。小林已经下了4盘,小强下了3盘,小芳下了2盘,小兵下了1盘。请问:小刚一共下了几盘?分别和谁下的?

  解决问题

  (1)全班读题,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连线(课件演示)。

  (4)结合连线图得出: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变难为易的特点。

  四、课堂总结

  快下课了,请你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图形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决定了化数为形往往能达到以简驭繁的目的,例2中,用举例的方法求出等比数列的有限和,都不能证明无限多项相加结果为1,但是接近 1,但这个无限接近于1的数是多少呢?电子白板呈现出圆形模型和线段模型来表示“1”,使学生结合分数意义,在圆上和线段上分别有规律地表示这些加数,当这个过程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时,所有的扇形和线段就会把整个圆和整条线段占满,即和为“1”,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计算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叫无限接近,什么叫直观形象,同时,一个极其抽象的极限问题,变得十分直观和便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索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及几何图形间的相关联系,掌握基本的识图、作图技能。

  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丰富对平行、垂直及角等有关内容的认识并熟悉其几何语言的表述。

  过程与方法:

  在七巧板的制作及图形的性质、变换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七巧板拼图活动中,对所作图形做出合理的推断或猜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结合自己的图形发现其中的平行线、垂线、直角、锐角、钝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认识七巧板是我国人民发明的世界优秀文化,是我国人民对数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在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能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尊重与理解他人。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生活的空间中存在着丰富的图形,图形的直观性是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界及社会的绝妙工具。在这种真切的感知下,经历探究七巧板的制作过程从而体会几何图形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在七巧板的制作和拼图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与相互评价中,体会不同图形的奇幻,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

  教学重点:探究七巧板的制作方法并制作一副七巧板。

  教学难点:通过拼图时所表现的几何图形,把握已经学过的平行、垂直及角度等有关内容的有机联系和几何语言的表达。

  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是微机班,从进校摸底考试来看,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有些甚至就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五班整体水平好于六班,六班两极分化严重。在与学生接触后,逐渐了解到大多数孩子成长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家长素质又普遍较差,孩子承受了很多家庭带给他们的压力。面对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提高在数学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主观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找回那份自信心,从而愉快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模型,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习。

  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活动说明:唤起学生对七巧板的记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七巧板的起源:

  活动说明:让学生在丰富的史料中感受七巧板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3)七巧板的制作:

  活动说明:通过七巧板中所蕴藏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线段、点、平行线、垂线、锐角、直角、钝角等有关几何概念的认识,强化几何语言的正确表达,丰富学生的数学意识。

  (4)七巧板的拼图:

  活动说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符合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5)课后思考

  活动说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组成七巧板的各个几何图形间的相互联系。

  (6)课后探索

  活动说明:给学生一个表现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各自的特别得到充分的体现。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 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 问题3:

  1, 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 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 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

  1, 数轴的三个要素;

  2, 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 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 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 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等立体图形;能举出类似长方体、正方体、球、圆锥、棱锥、棱柱的物体实体、

  2、过程与方法

  (1)过程: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过程中,对具体图形进行概括,发展几何直觉、

  (2)方法: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几何体的识别

  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我们生活的周围,如果你认真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引导学生观察08年奥运村模型图,你能从中找到一些你熟悉的图形吗?

  (2)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实物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从城市宏伟的建筑到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从高科技产品到日常小玩意,从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到街头巷尾的交通标志,从古老的剪纸艺术到现代的雕塑,从自然界形态各异的动物到北京的申奥标志……图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2、直观感知,识别图形

  (1)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是它们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展示一个长方体教具,让学生分别从整体和局部抽象出几何图形、观察长方体教具的外形,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的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重点难点】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1.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 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如果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度,那么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6x+6(x-2 000)=150 000

  B.6x+6(x+2 000)=150 000

  C.6x+6(x-2 000)=15

  D.6x+6(x+2 000)=15

  2.李红买了8个莲蓬,付50元,找回38元.设每个莲蓬的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________.

  3.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增加2 m,所得新正方形花圃的周长是28 m,则原正方形花圃的边长是多少?(只列方程)

  《3.1.等式的性质》同步四维训练含答案

  知识点一:等式的性质1

  1.下列变形错误的是(D )

  A.若a=b,则a+c=b+c

  B.若a+2=b+2,则a=b

  C.若4=x-1,则x=4+1

  D.若2+x=3,则x=3+2

  2.已知m+a=n+b,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为m=n,那么a,b必须符合的条件是(C )

  A.a=-b

  B.-a=b

  C.a=b

  D.a,b可以是任意有理

  《3.1从算式到方程》同步练习含解析

  7.解:把x=3代入方程,得:15-a=3,

  解得:a=12.

  故选B.

  根据方程解的定义,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就可得一个关于字母a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求出a的值.

  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将x=3代入,从而转化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

  8.解:A、7x-4=3x是方程;

  B、4x-6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C、4+3=7没有未知数,不是方程;

  D、2x<5不是等式,不是方程;

  故选:A.

  根据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解答即可.数或整式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及乘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对前面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小结,同时也为后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3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按照有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前认真审题,观察题目已知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列出代数式,并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如何利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普适性美。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有理数列式解决实际问题及正确而

  合理地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采用了问题性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

  三:说学法指导

  本例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动手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仪出示例题,学生用抢答等多种形式完成最终的解题。

  五:说教学程序

  (课本36页)例9: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

  师生共析:认真审题,观察、分析本题的问题共同回答以下问题:

  1全年哪几个月是亏损的?哪几个月是的盈利的?

  2各月亏损与盈利情况又如何?

  3如果盈利记为“ ”,亏损记为“—”,那么全年亏损多少?

  盈利多少?

  6你能将亏损情况与盈利情况用算式列出来吗?

  (5)通过算式你能说出这个公司去年盈亏情况如何吗?

  【师生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指出运算顺序(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再由学生自主完成运算。

  【教法说明】:此题一方面可以复习加法运算,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特别注意运算顺序。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题目的能力。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三):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例9的学习懂得了遇到实际问题应把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的.过程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直观准确的解决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少而精,直观性要强。能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本节课的重点,模仿示范例题熟练而准确的完成练习。也能体现出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7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或计算器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教师出示下列问题1,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由学生直接给出结果.

  问题1求出下列各数的平方.

  1,0,(-1),-1/3,3,1/2.

  问题2下列各数分别是某实数的平方,请求出某实数.

  25,0,4,4/25,1/144,-1/4,1.69.

  对学生进行提问,针对学生可能会得出的一个值,由学生互相交流指正,再由教师指明正确的考虑方式.

  由于52=25,(-5)2=25,故平方为25的数为5或-5.02=0,故平方为0的数为0.

  22=4,(-2) =4,故平方为4的数为2或-2.

  问题3学校要举行美术比赛,小壮想裁一块面积为25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一幅画,这块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分析:本题实质是要求一个平方后得25的数,由上面的讨论可知这个数为±5,但考虑正方形的边长不能为负数,所以正方形边长应取5dm.

  《6.1.2平方根》课堂练习题

  2.(绵阳中考)±2是4的(A)

  A.平方根B.相反数

  C.绝对值D.算术平方根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6是36的平方根B.-6是36的平方根

  C.36的平方根是±6 D.36的平方根是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任何非负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B.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仍然是正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负数没有平方根

  《6.1平方根》课时练习含答案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4是2的.平方根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

  C.0的算术平方根不存在

  D.-1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是-1

  答案:B

  知识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解析:

  解答:A、4不是2的平方根,故本选项错误;

  B、2是4的算术平方根,故本选项正确;

  C、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本选项错误;

  D、-1的平方为1,1的算术平方根为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正和负)开平方的值,算术平方根为正的这个数的开平方的值,由此判断各选项可得出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3、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学会检验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前面学过有关方程的一些知识,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是方程吗?

  答: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复习

  注意:我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既要学会按部就班(严格按步骤)地解方程,又要善于认真观察方程的结构特征,灵活采用解方程的一些技巧,随机应变(灵活打乱步骤)解方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般解题步骤与解题技巧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机智,只有真正掌握了一般步骤,才能熟能生巧.

  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技巧有:

  (1)有多重括号,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可交替进行

  (2)当括号内含有分数时,常由外向内先去括号,再去分母

  (3)当分母中含有小数时,可根据xx分数的基本性质xx把分母化成整数

  (4)运用整体思想,即把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看作整体进行变形

  (三)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搞清已知量和待求量,分析数量关系. (审题,寻找等量关系)

  (2)根据数量关系与解题需要设出未知数,建立方程;

  (3)解方程;

  (4)检查和反思解题过程,检验答案的`正确性以及是否符合题意,并作答.

  2.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典型类型

  (1)数字问题:①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xx100a+10b+cxx(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a≤9,0≤b≤9,0≤c≤9).

  ②用一个字母表示连续的自然数、奇数、偶数等规律数.

  (2)和、差、倍、分问题:关键词是“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哪个量比哪个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精编导学

  3.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找到并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1.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能够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 (1)3+b=2b+1 (2)4+x=7

  (3) 0.7x=1400 (4)2x-2=6

  请大家观察上面4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从而得到:xxx的等式叫做方程。

  2.阅读课本78页问题,你能用算术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若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则从A地到B地,卡车用了小时,客车用了小时。根据题意,可列出等式吗?

  还有其他的解法吗?试着改变一种设法。

  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①用一根长为48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③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

  小结:像上面①、②、③中列出的方程,它们都含有xxx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xxx,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即方程的一边或两边含有未知数)

  【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1.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②某数的30%比它的2倍少34:

  ③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xx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应是多少?

  (2)小芳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厘米,栽种后每周升高约15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米?

  【总结提炼,知识升华】

  1、学习收获

  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巩固拓展】

  1、必做题:教科书80页练习1,2,3,4题;

  2、悬赏题(2个优)

  鸡兔同笼,上有20头,下有52足,请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2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

  1. P3第1,2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13,?2,3.14,+3065,0,-239; 54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

  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课后作业】P5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代表展示结果。

  教师指导、评论。

  师:除了问卷调查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收集到数据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师:收集数据的直接方法有访问、调查、观察、测量、试验等,间接方法有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就以下统计的数据,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适?

  (1)你班中的同学是如何安排周末时间的?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4)学校门口十字路口每天7:00~7:10时的车流量。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平行线的特征,能灵活地利用平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2.继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叙述平行线的特征,并能用初步的数学语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3.使学生理解平移的思想,知道图形经过平移以后的位置,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通过利用“几何画板”所做的数学实验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即在图形的运动变化中抓住图形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设疑,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6.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并操作确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会用.

  二、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三个特征.

  三、教学难点

  灵活地利用平行线的三个特征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如图所示,是我们大连的马栏河,河上有两座桥:新华桥和光明桥.河的两岸是两条平行的公路:黄河路与高尔基路,某测量员在A点测得.如果你不通过测量,能否猜出的度数是多少?

  王亮:.

  老师:他到底猜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要先做一个实验,拿出尺子,画两条平行的直线a、b,第三条直线l和这两条直线相交,标出所得到的角,用量角器量出各个角的度数,观察当两直线平行时,各种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动手按要求做实验.

  老师:将你发现的规律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研究.

  老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得到的规律写到黑板上,并结合你画的图讲解你们组的结论.

  第1组学生代表: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就相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五分钟练习):

  (5)-252; (6)(-2)3;(7)-7+3-6; (8)(-3)×(-8)×25;

  (13)(-616)÷(-28); (14)-100-27; (15)(-1)101; (16)021;

  (17)(-2)4; (18)(-4)2; (19)-32; (20)-23;

  (24)3.4×104÷(-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讲授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

  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

  (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讨论了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像的基础上对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和性质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配方将y=ax2+bx+c(a≠0)向y=a(x-h)2+k(a≠0)转化,体会知识之间在内的联系。在具体探究过程中,从特殊的例子出发,分别研究a>0和a<0的情况,再从特殊到一般得出y=ax2+bx+c(a≠0)的图像和性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探究过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像和性质,面对一般式向顶点式的转化,让学上体会化归思想,分析这两个式子的区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

  2. 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y=ax2+bx+c(a≠0)化成y=a(x-h)2+k(a≠0)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探究、化归、尝试等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探索新知的方式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经历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渗透配方和化归的思想方法;

  2. 在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配方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难点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的性质。

  五、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渗透类比、化归数学思想。对比一般式和顶点式的区别和联系;体会式子的恒等变形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一)提出问题(约1分钟)

  教师活动:形如y=a(x-h)2+k(a≠0)的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那么对于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又怎样呢?图像又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快速回答出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目的:由旧有的知识引出新内容,体现复习与求新的关系,暗示了探究新知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探索二次函数y=0.5x2-6x+21的函数图像(约2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思考问题。这里教师适当引导能否将次一般式化成顶点式?然后结合顶点式确定其顶点和对称轴。

  学生活动:讨论解决

  目的:激发兴趣

  2.配方求解顶点坐标和对称轴(约5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配方过程:y=0.5x2-6x+21=0.5(x2-12x+42)

  =0.5(x2-12x+36-36+42)

  =0.5(x-6)2+3

  教师还应强调这里的配方法比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稍复杂,注意其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关注黑板上的讲解内容,注意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

  目的:即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有增强了配方法的应用意识。

  3.画出该二次函数图像(约5分钟)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里要引导学生是否可以通过y=0.5x2的图像的平移来说明该函数图像。关注学生在连线时是否用平滑的曲线,对称性如何。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结合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完成作图。

  目的:强化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即确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结合图像的对称性完成图像。

  4.探究y=-2x2-4x+1的函数图像特点(约3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找学生板演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和对称轴内容,教师巡视,学生互相查找问题。这里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配方法的步骤及含义。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

  目的:研究a<0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会研究二次函数图像的一般方法。

  5.结合该二次函数图像小结y=ax2+bx+c(a≠0)的性质(约14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将y=ax2+bx+c(a≠0)通过配方化成y=a(x-h)2+k(a≠0)的形式。确定函数顶点、对称轴和开口方向并着重讨论分析a>0和a<0时,y随x的变化情况、抛物线与y的交点以及函数的最值如何。

  学生活动:仔细理解记忆一般式中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理解y随x的变化情况。

  目的: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观察、分析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

  6.简单应用(约11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已知抛物线y=0.5x2-2x+1.5,求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图像和y轴的交点坐标并确定y随x的变化情况和最值。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在这里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该问题:i)用配方法如例题所示;ii)我们可以先求出对称轴,然后将对称轴代入到原函数解析式求其函数值,此时对称轴数值和所求出的函数值即为顶点的横、纵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约3分钟后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结论。

  目的: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2分钟)

  1. 本节课研究的内容是什么?研究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知识上的问题?

  2. 你对本节课有什么感想或疑惑?

  布置作业(1分钟)

  1. 教科书习题22.1第6,7两题;

  2. 《课时练》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画函数图像 学生板演练习

  例题配方过程

  到顶点式的配方过程 一般式相关知识点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回顾;第二部分是学习探究;第三部分是课堂练习。从当堂的反馈和第二天的作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学习目标中的要求。

  我认为优点主要包括:

  1.教态自然,能注重身体语言的作用,声音洪亮,提问具有启发性。

  2.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自己学习培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

  3.板书字体端正,格式清晰明了,突出重点、难点。

  4.我觉的精彩之处是求一般式的顶点坐标时的第二种方法,给学生减轻了一些负担,不一定非得配方或运用公式求顶点坐标。

  所以我对于本节课基本上是满意的。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知识的生成过程体现的不够具体,有些急于求成。在学生活动中自己引导的较少,时间较短,讨论的不够积极;

  2.一般式图像的性质自己总结的较多,学生发言较少,有些知识完全可以有学生提出并生成,这样的结论学生理解起来会更深刻;

  3.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老是打断学生。提问一个问题,学生说了一半,我就迫不及待地引导他说出下一半,有的时候是我替学生说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就被我打断了。破坏学生的思路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毛病,此顽疾不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够。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真正把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公民。

  重新去解读这节课的话我会注意以上一些问题,再多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去体验,探究而后形成自己的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函数的概念;

  2.反函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

  教具装备

  幻灯片2张

  第一张: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记作A);

  第二张:本课时作业中的预习内容及提纲。

  教学过程

  (I)讲授新课

  (检查预习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反函数(板书课题)§2.4.1 反函数的概念。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对反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复述一下反函数的定义、记法、习惯记法?

  生:(略)

  (学生回答之后,打出幻灯片A)。

  师:反函数的定义着重强调两点:

  (1)根据y= f(x)中x与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φ(y);

  (2)对于y在c中的任一个值,通过x=φ(y),x在A中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对应。

  师:应该注意习惯记法是由记法改写过来的。

  师:由反函数的定义,同学们考虑一下,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呢?

  生: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学生作答后,教师板书,若学生答不来,教师再予以必要的启示)。

  师:在y= f(x)中与y= f -1(y)中的x、y,所表示的.量相同。(前者中的x与后者中的x都属于同一个集合,y也是如此),但地位不同(前者x是自变量,y是函数值;后者y是自变量,x是函数值。)

  在y= f(x)中与y= f –1(x)中的x都是自变量,y都是函数值,即x、y在两式中所处的地位相同,但表示的量不同(前者中的x是后者中的y,前者中的y是后者中的x。)

  由此,请同学们谈一下,函数y= f(x)与它的反函数y= f –1(x)两者之间,定义域、值域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学生作答,教师板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师:从反函数的概念可知:函数y= f (x)与y= f –1(x)互为反函数。

  从反函数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知道,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为:

  (1)由y= f (x)解出x= f –1(y),即把x用y表示出;

  (2)将x= f –1(y)改写成y= f –1(x),即对调x= f –1(y)中的x、y。

  (3)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下面请同学自看例1

  (II)课堂练习 课本P68练习1、2、3、4。

  (III)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函数的概念,从中知道了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并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大家要熟练掌握。

  (IV)课后作业

  一、课本P69习题2.4 1、2。

  二、预习: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亲自动手作题中要求作的图象。

  板书设计

  课题: 求反函数的方法步骤:

  定义:(幻灯片)

  注意: 小结

  一一映射确定的

  函数才有反函数

  函数与它的反函

  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概念及性质,掌握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作为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指数函数既是函数近代定义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方法和模式,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指数函数在知识体系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它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

  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高中对函数、指数的运算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用“描点法”描绘出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已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学生对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正确作出其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并能自觉、灵活地应用其性质(单调性、中介值)比较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并掌握探求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2) 从数和形两方面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直观、严谨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感悟数学的统一美、和谐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概念的引入及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法研究:

  本节课准备由实际问题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指数函数的概念来源于客观实际,便于学生接受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是函数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本节课将是利用特殊的指数函数图象归纳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这样便于学生研究其变化规律,理解其性质并掌握一般地探求函数性质的'方法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4个分裂成8个,以此类推,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问题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它物质,每经过一年剩余质量约是原来的 ,设该物质的初始质量为1,经过 年后的剩余质量为 ,你能写出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分析可知,函数的关系式分别是 与

  问题3:在问题1和2中,两个函数的自变量都是正整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不一定都是正整数,比如在问题2中,我们除了关心1年、2年、3年后该物质的剩余量外,还想知道3个月、一年半后该物质的剩余量,怎么办?

  这就需要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扩充,结合指数概念的的扩充,我们也可以将函数的定义域扩充至全体实数,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指数函数.

  二、数学建构 :

  1]定义:

  一般地,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

  问题4:为什么规定 ?

  问题5:你能举出指数函数的例子吗?

  阅读材料(“放射性碳法”测定古物的年代):

  在动植物体内均含有微量的放射性 ,动植物死亡后,停止了新陈代谢, 不在产生,且原有的 会自动衰变.经过5740年( 的半衰期),它的残余量为原来的一半.经过科学测定,若 的原始含量为1,则经过x年后的残留量为 = .

  这种方法经常用来推算古物的年代.

  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 (2)

  (3) (4)

  说明:指数函数的解析式y= 中, 的系数是1.

  有些函数貌似指数函数,实际上却不是,如y= +k (a>0且a 1,k Z);

  有些函数看起来不像指数函数,实际上却是,如y= (a>0,且a 1),因为它可以化为y= ,其中 >0,且 1

  2]通过图象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利用几何画板及其他多媒体软件和学生一起完成

  问题6: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通常都研究哪些性质?一般如何去研究?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问题7: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列表,描点,作图

  探究活动1:用列表描点法作出 , 的图像(借助几何画板演示),观察、比较这两个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得到这两个函数哪些共同的性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图象并总结此时指数函数的性质(底数大于1):

  (1)定义域?R

  (2)值域?函数的值域为

  (3)过哪个定点?恒过 点,即

  (4)单调性? 时, 为 上的增函数

  (5)何时函数值大于1?小于1? 当 时, ;当 时,

  问题8::是否所有的指数函数都是这样的性质?你能找出与刚才的函数性质不一样的指数函数吗?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发现,再总结当底数小于1时指数函数的相关性质并作比较.

  问题9:到现在,你能自制一份表格,比较 及 两种不同情况下 的图象和性质吗?

  (学生完成表格的设计,教师适当引导)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6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回顾

  1.一次函数的定义。

  2.一次函数的图象。

  3.直线y=kx+b与方程的联系。

  那么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怎样的关系呢?本节课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概念以及一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作好新知识的衔接。

  二、导探激励

  问题1:我们来看下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不等式5x+6>3x+1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这两个问题的关系,归纳出一般形式结论。由上面两个问题的关系,我们能得到“解不等式ax+b>0”与“求自变量x?在什么范围内,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0”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的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问题2: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x取何值时,2x—5=0?

  (2)x取哪些值时,2x—5>0?

  (3)x取哪些值时,2x—5<0?

  (4)x取哪些值时,2x—5>3?

  教师活动:展示问题1,适当时间后请学生解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借助课件作结论性评判。

  设计意图:问题2可以直接解不等式(或方程)求解,但这里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图

  象得到。引导学生体会既可以运用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也可以运用解不等式帮助研究函数问题,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作用。

  学生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教师意图是尽量用图象求解。

  问题3: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熟悉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问题间关系,并寻求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灵活运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寻求答案,并能通过两种不同解法,得到同一答案,探索思考总结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点.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作图,观察求出答案,并能归纳总结出其特点.活动过程及结论:

  方法一:原不等式可以化为3x—6<0,画出直线y=3x—6的图象,可以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y=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方法二:将原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y=2x+10可以看出,它们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对于同一个x,直线y=5x+4?上的点在直线y=2x+10上的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以上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把解不等式转化为比较直线上点的位置的高低.从上面两种解法可以看出,虽然像上面那样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不等式未必简单,但是从函数角度看问题,能发现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看出怎样用图形来表示不等式的解.这

  种函数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继续学习数学很重要.

  三、巩固练习

  1.当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足下列条件?①y=—7.②y<2.

  2.利用图象解出x:

  6x—4<3x+2.

  [解]1.(1)方法一:作直线y=3x+8的图象.从图象上看出:y=—7?时对应的自变量x取值为—5,即当x=—5时,y=—7.

  方法二:要使y=—7即3x+8=—7,它可变形为3x+15=0.作直线y=3x+15的图象,?从图上可看出它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5,即x=—5时,3x+15=0.所以x=—5时,y=—7.

  (2)方法一:画出y=3x+8的.图象,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都小于2.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

  方法二:要使y<2即3x+8<2,它可变形为3x+6<0,作出直线y=3x+6?的图象可以看出它与x轴交点横坐标为—2,只有当x<—2时对应的函数值才小于0.?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

  2.方法一:6x—4<3x+2可变形为:3x—6<0.作出直线y=3x—6的图象.?从图象上可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都在x轴下方,即y<0,3x—6<0.所以,6x—?4<3x+2的解为x<2.

  方法二:作出直线y=6x—4与直线y=3x+2,它们的交点横坐标为2,?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x<2时,直线y=6x—4在直线y=3x+2的下方,即6x+4<3x+2.所以,6x—4<3x+2的解为x<2.

  四.随堂练习

  1.求当自变量x取值范围为什么时,函数y=2x+6的值满足以下条件?①y=0;②y>0.

  2.利用图象解不等式5x—1>2x+5.

  五.课时小结

  本节我们学会了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虽说方法未必简单,但我们从函数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不等式,发现了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看到怎样用图形来表示不等式的解,对我们以后学习很重要.

  六.课后作业

  习题14.3─3、4、7题.

  七.活动与探究

  a、b两个商场平时以同样价格出售相同的商品,在春节期间让利酬宾.a商场所有商品8折出售,b商场消费金额超过200元后,可在这家商场7折购物.?试问如何选择商场来购物更经济

  教学反思:

  本堂课在设计上可以跳出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问题1中可设计一

  个简单一点的不等式,待学生会将不等式转化为一次函数分析并用图像解决时在增加难度,放在问题3中一并解决,这样学生在接受上不会太难,也不会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以至设计的内容无法完成。另外,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及操作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及用一次函数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难点一次函数知识的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法教具准备弹簧一根、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简单复习函数的概念(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演示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现象,提出问题:在弹簧长度发生变化过程中,弹簧的长度是哪个变量的函数?为什么?

  3、汽车匀速行驶途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与什么有关系?这其中有函数吗?

  二、新课学习

  1、做一做。让学生做书上157页上面两个题目,使学生在探索一般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学习讨论:刚才写出的两个关系式y=3+0.5x、y=100—0.18x在形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让学生分析出他们的共同点:

  ①左边都是因变量,右边都是含自变量的代数式;

  ②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次数都是1;

  ③从形式上看,形式都为y=kx+b,K,b为常数。

  问:从自变量的次数上看,这样的函数大家认为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引导学生归纳出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问:一次函数y=kx+b中,k可以为0吗?b可以为0吗?引导学生得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并接着引导学生比较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用集合的方法比较):一次函包括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

  3、例题学习

  例题1是考察学生对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学生直接进行口答。

  例题2是培养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简单一次函数关系式及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第三问严格地讲应先判断出工资的范围是800

  三、随堂练习

  1、找出下面的一次函数,并指出其中K、b的值。若不是一次函数,请说明理由。

  A、y= +x B、y=—0。8x C、y=0。3+2x2 D、y=6—

  2、已知函数y=(m+1)x+(m2—1),当m,y是x的一次函数;当m,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四、拓展应用

  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去井岗山体验革命历史。出行方面准备从甲、乙两家旅行社中选择一家代办,已知两家旅行社报价相同,都是每人200元。不过,甲旅行社开出的团体(15人以上)优惠办法是返还现金500元作为门票费,乙旅行社的团体优惠是,所有人员费用均打9折。设学生人数为x人,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分别为y甲、y乙,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两家旅行社收费y(元)与学生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该关系式是什么函数?(y甲=200x—500,y乙=180x)

  (2)如果学生为20人,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收费。到哪家合算?(y甲=200×20—500=3500(元);y乙=180×20=3600(元);

  y甲< y乙,所以到甲旅行社合算。)

  (3)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乙旅行社?(依题意得,y甲— y乙>0,即(200x—500)—180x>0,解不等式得,x>25,所以当学生多于25人时,到乙旅行社合算。)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内容: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六、作业读一读:

  中国古代漏刻必做题:161页习题6.2第1、2、3题选

  做题:161页试一试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函数的概念,弄清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函数概念的过程,感受函数的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交流、分析的思想意识,体会函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认识函数的概念。

  2、难点:对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3、关键:从实际出发,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函数的模型。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升函数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聚焦问题

  1、变量(P94)中5个思考题。

  教师提问

  同学们通过学习“变量”这一节内容,对常量和变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先归纳出5个思考题的关系式,再举例)

  教师活动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联想,

  2、在地球某地,温度T(℃)与高度d(m)的'关系可以挖地用T=10—来表示(如图),请你根据这个关系式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个关系式中的变量和常量。

  (2)填写下表。

  高度d/m 0,200,400,600,800,1000

  温度T/℃

  (3)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______。

  3、课本P7“观察”。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互动交流,踊跃发言

  二、讨论交流,形成概念

  函数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教师活动归纳出函数的定义。强调在上述活动中的关系式是函数关系式。提问学生,两个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呢?哪个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学生活动辨析理解,如:T=10—这个函数关系式中,d是自变量,T是d的函数等。弄清函数定义中的问题。

  三、继续探究,感知轻重

  课本P8探究题。

  学生活动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索活动,回答问题,理解函数概念。(1)y=2x+5,y是x的函数;(2)y=2x+1,y是x的函数。

  四、范例点击,提高认知

  例1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单位:L)随行驶里程x(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km。

  (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教师活动讲例,启发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上述例1。

  五、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99练习。

  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表达式法(解析式法),它只是函数表示法的一种。

  2、求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

  (1)要使函数的表达式有意义;(2)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把所给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表达式中,就可以求出相应的函数值。

  七、布置作业,专题突

  课本P106习题14。1第1,2,3,4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9

  学习目标:

  1、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在条件和结论上的区别,体会互逆的思维过程;

  2、能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及定理。

  一、试一试

  自学指导:平行线性质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思考下列各题,你能利用平行线性质公理解决它们吗?

  2、 充分思考后自学教材P229-231,学完后合上课本完成下列各题,注意逻辑和书写。

  (1)已知,如图,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请根据平行线性质公理证明∠1=∠2

  由此得平行线性质定理1:

  (2) 已知,如图,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请根据平行线性质公理或上题已证的定理证明∠1+∠2=180°

  由此得平行线性质定理2:

  二、练一练

  1、已知:如图,直线a,b,c被直线d所截,且a∥b,c∥b

  (1)求证:a∥c

  (2)请将(1)题证得的结论用一句话总结出来

  2、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四、记一记

  1、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及两个性质定理;

  2、平行线的性质补充结论

  (1)垂直于两平行线之一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2)夹在两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B组:请在补充结论中选择你感兴趣的进行证明: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x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x的图象。

  2、x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x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x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x在x和x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x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x,x等都不是。

  (2)对底数x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

  教学目标

  1。x理解的定义,初步掌握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x通过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x通过对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研究式

  教学过程

  一、x引入新课

  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运算,在此基础上,今天我们要来研究一类新的常见函数。

  1、6、(板书)

  这类函数之所以重点介绍的原因就是它是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需要。比如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x与x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x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由学生回答:x与x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的一半,……剪了x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x米,试写出x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学生回答:x。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x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

  x的概念(板书)

  1、定义:形如x的函数称为。(板书)

  教师在给出定义之后再对定义作几点说明。

  2、几点说明x(板书)

  (1)x关于对x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x会有什么问题?如x,此时x,x等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x对于x都无意义,若x则x无论x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x且x。

  (2)关于的定义域x(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当指数为无理数时,x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的定义域为x。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的判断(板书)

  刚才分别认识了中底数,指数的要求,下面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一下,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函数是,请看下面函数是否是。

  (4)x,x

  (5)x。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情况作点评,指出只有(1)和(3)是,其中(3)x可以写成x,也是指数图象。

  最后提醒学生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就必须在形式上一摸一样才行,然后把问题引向深入,有了定义域和初步研究的函数的性质,此时研究的关键在于画出它的图象,再细致归纳性质。

  3、归纳性质

  作图的用什么方法。用列表描点发现,教师准备明确性质,再由学生回答。

  函数

  1、定义域x:

  2、值域:

  3、奇偶性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4、截距:在x轴上没有,在x轴上为1。

  对于性质1和2可以两条合在一起说,并追问起什么作用。(确定图象存在的大致位置)对第3条还应会证明。对于单调性,我建议找一些特殊点。,先看一看,再下定论。对最后一条也是指导函数图象画图的依据。(图象位于x轴上方,且与x轴不相交。)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列表,描点了。取点时还要提醒学生由于不具备对称性,故x的值应有正有负,且由于单调性不清,所取点的个数不能太少。

  此处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列表描点,给出十组数据,而学生自己列表描点,至少六组数据。连点成线时,一定提醒学生图象的变化趋势(当x越小,图象越靠近x轴,x越大,图象上升的越快),并连出光滑曲线。

  二、图象与性质(板书)

  1、图象的画法:性质指导下的列表描点法。

  2、草图:

  当画完第一个图象之后,可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第二个?它是否具有代表性?(教师可提示底数的条件是且x,取值可分为两段)让学生明白需再画第二个,不妨取x为例。

  此时画它的图象的方法应让学生来选择,应让学生意识到列表描点不是唯一的方法,而图象变换的方法更为简单。即x=x与x图象之间关于x轴对称,而此时x的图象已经有了,具备了变换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对称,教师借助计算机画图,在同一坐标系下得到x的图象。

  最后问学生是否需要再画。(可能有两种可能性,若学生认为无需再画,则追问其原因并要求其说出性质,若认为还需画,则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再画出如x的图象一起比较,再找共性)

  由于图象是形的特征,所以先从几何角度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教师可列一个表,如下: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齐的,教师可适当提出观察角度让学生去描述,然后再让学生将几何的特征,翻译为函数的性质,即从代数角度的描述,将表中另一部分填满。

  填好后,让学生仿照此例再列一个x的表,将相应的内容填好。为进一步整理性质,教师可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分类,整理函数的性质。

  3、性质。

  (1)无论x为何值,x都有定义域为x,值域为x,都过点x。

  (2)x时,x在定义域内为增函数,x时,x为减函数。

  (3)x时,x,x x时,x。

  总结之后,特别提醒学生记住函数的图象,有了图,从图中就可以能读出性质。

  三、简单应用x (板书)

  1、利用单调性比大小。x(板书)

  一类函数研究完它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后,最重要的是利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例1、x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x与x;x(2)x与x;

  (3)x与1x。(板书)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数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由学生指出它们底数相同,指数不同。再追问根据这个特点,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让学生联想,提出构造函数的方法,即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然后以第(1)题为例,给出解答过程。

  解:x在x上是增函数,且<x。(板书)

  教师最后再强调过程必须写清三句话:

  (1)x构造函数并指明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相应的单调性。

  (2)x自变量的大小比较。

  (3)x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后两个题的过程略。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叙述过程。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x与x;x(2)x与x ;

  (3)x与x。(板书)

  先让学生观察例2中各组数与例1中的区别,再思考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对(1)来说x可以写成x,这样就可以转化成同底的问题,再用例1的方法解决,对(2)来说x可以写成x,也可转化成同底的,而(3)前面的方法就不适用了,考虑新的转化方法,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可提示学生的函数值与1有关,可以用1来起桥梁作用)

  最后由学生说出x>1,<1。

  解决后由教师小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1)x构造函数的方法:x数的特征是同底不同指(包括可转化为同底的)

  (2)x搭桥比较法:x用特殊的数1或0。

  四、巩固练习

  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板书)

  (1)x与x x(2)x与x;

  (3)x与x;x(4)x与x。解答过程略

  五、小结

  1、的概念

  2、的图象和性质

  3、简单应用

  六、板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31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7-20

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02-13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01-31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10-15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01

认识几何图形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11-05

五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11-25

苏教版五数学上册教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