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时间:2024-07-05 08:52:24 秀雯 教案 我要投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通用10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1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从叶老批改的作文及教导中体会他认真、平和、亲切、质朴的作品和人品。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中体会叶圣陶老先生的人格美,学会做人。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导入新课

  1、读课题,质疑。

  2、检查预习,生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1、划出生字新词。

  2、想一想: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用小问号标出来。

  三、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师评价。

  2、会读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师生共同评价。

  3、填空,整体感知课文。

  四、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学生质疑。

  2、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指名读,说说分别是描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它们有什么不同,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指导感情朗读:

  这确实是一种美的景色,一幅幅美的画面,也可以说,作者在这儿营造着一种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是不是单单由自然景色的美、爬山虎那绿绿的美构成的呢?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什么?那么,叶老美的人格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读课文,找出具体事例,划记出直接写叶老人格之美的句子。针对这些句子,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变成问题考考别人。把自己不懂的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共同解答。在合作中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我们来一个小组PK赛,看哪个学习小组找的问题最多,理解课文的能力最强。提出一个问题或回答一个问题老师将在你们那个小组粘上一个爬山虎的叶片,添上一片绿。哪个小组的爬山虎的绿最多,将得到老师的特别的奖励──叶圣陶爷爷写的书哦!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4、小组PK赛,相机指导朗读。

  5、评价总结。

  6、美丽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了更深的含义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生齐读。

  理解: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五、课后作业

  1、和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写作文和改作文的体会。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桌交换一起改一改。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1)引导:同学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你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吗?

  (2)引导: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地交谈?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3、引导质疑: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3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你知道这个人吗?师板书:肖复兴 简介肖复兴,(出示课件)学生读简介后谈谈读懂了什么?(他是《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当代著名作家。)

  2、肖复兴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谈到这样一句话,出示: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学生质疑, 自由读,读准并理解“堪称、楷模”,师筛选问题:一位指谁?从哪里看出叶老先生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都是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3、肖复兴为什么会发出这次的感慨呢?他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读书时间5分钟)

  2、检查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说说难写的字)

  3、课文中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通过你的努力,读好了,读给大家听。(随机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刚才的读课文,肖复兴回忆了哪两件事?( 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三、学习课文

  1、学习修改作文这件事,自由读1到5自然段。划出让肖复兴感动的句子,并做做批注。

  2、交流(随机出示,课件链接)

  ①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研读 “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抓“密密麻麻”(体会叶老先生修改的多)

  看看叶圣陶修改的作文稿,师:这时你又感觉到了什么?

  再齐读这句话。

  师:我一下子愣住了,当时我想不到的是什么?请读一、二自然段。

  预设:

  a. 我自认为不错,但还存在着很多毛病。

  b. 大名鼎鼎的作家竟然亲自修改一个初中生的作文,而且改得那么认真,那么细致。

  ②句子: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理解“春风拂面”是种怎样的感觉?

  生齐读

  ③第五自然段: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读这则短短的评语,你品味到了什么?(当学生品味不出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还读不出,教师点拨。)

  预设:

  a. 叶老先生对我的鼓励。

  b. 叶老先生的评语使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c. 叶老先生的评语告诉我们写好作文的两个方面:要写具体和写出真情实感。

  3、总结:同学们,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还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脑海中,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课文中另一件事“叶老先生邀请我到他家做客”,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4、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删”,生再找个自认为难写的写一写。(机动,有时间写写,没时间不写)。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4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叶老先生的认识。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叶老对作者的影响。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对叶老先生的认识

  学习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板书课题,强调“片”和“虎”两个字的写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阅读,批注,交流:

  1、体会作者对叶老先生的认识。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叶老对作者的影响。

  师:围绕目标如何具体学习这篇课文呢,回忆文章分为那两部分,按部分来学。

  生回忆文章的两大部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一:

  默读课文,叶老先生是怎么批改“我”的作文的?用直线画出。

  批改得怎么样?用语句在旁边批注。

  “我”的感受呢?用曲线画出。

  从中看出叶老是个什么样的人?

  1、学生自学。

  2、四人小组交流。

  3、汇报。

  4、叶老先生做事一丝不苟、关心下一代,写文章写真话、抒真情。

  相机讲述“春风拂面”(多媒体出示)

  师:未见其人,叶老先生就给“我”留下了这样亲切、温和的`印象,那么见了面呢?叶老先生有何举动,又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下面学习第二部分。

  四、学习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二

  走进叶老先生的家,叶老先生有何举动?从中看出叶老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交谈怎么样?

  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用直线画出,并大声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写一墙的爬山虎有何用意?

  1、学生自学。

  2、汇报,相机板书“平易近人”。

  3、猜猜当时叶老和“我”谈了什么?

  四人小组交流

  师出示资料一

  4、两处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爬山虎的美丽,“我”心情愉快,出示课件,指导有感情朗读,用意是景美,人更美。

  师:叶老与我的交谈,使我受益匪浅,所以对肖复兴来说,15岁那个夏天对他意义非凡,他庆幸什么?

  五、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自学提示三

  在作者肖复兴的人生中,15岁的那个夏天对他意义非凡,他非常庆幸的是什么?在文中用双横线画出。与此相关的语句是那句话?

  文章结尾说“在我的眼前,那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含义深刻,谈谈你的体会。

  1、生自学

  2、汇报

  3、同桌交流体会,出示资料三和四

  4、 小结

  这句话是借景抒情,作者抒发了对叶老先生的敬佩、感激、难忘之情。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题。

  六、作业

  以肖复兴给叶老写一封信

  教学反思

  随着二三六教学模式的推进,今天由我执教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此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进行编排。课文记叙了肖复兴回忆少年时代叶圣陶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去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课文借景抒情,感人至深,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及我校开展的二三六模式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自主阅读、批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了课堂教学。

  首先,从二三六模式上来看,在出示目标的时候我注意键入了学习方法,使学生学起来更清晰明了,接下来引导生分部分学习课文,分别出示了自学提示,在对自学提示的表述上,我明确了学习方法,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在课件处理上,我采用了醒目的黑红两色,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通过画一画,做批注,读一读,想一想,学生的自学真正落到了实处。为小组合作做了良好的铺垫,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索,探究之中。

  其次,从本课的特点来看,本课内容较多,不易理解,在被选入课本时,内容又有删减,使其更难理解。比如:“我”去叶老家做客,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他们都谈了什么,文中没有,我适时补充了资料一,轻松化解一个难题,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用意何在,我引导简洁、明了,生一下捕捉到了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心灵美,思想美,自觉这个难点,处理十分得当;在对文章结尾那句含义深刻的话学习时,我组织学生同桌交流,阅读资料二和三,升华了中心,理解了题目。

  第三,作业的布置,我认为也很成功,以肖复兴同学的身份给叶老先生写一封信,其实是对文章内容的再回顾,深化了思想,理解了文意,复习了书信。

  总之,这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语文教学应该以读文本,这节课我自觉读的很不到位,是由于当时考虑到本课内容多,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情朗读,指导的功力也很不到位,另外,在交流展示的时候,指名说时较多,形式单一,可以在考虑,把这些时间挤出来让给朗读。

  通过本节课,我进一步认识到:二三六教学模式贵在坚持,经常运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必然提高,即便眼下看不出学生的进步,从终身学习来谈,它是很有用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 教授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学生读题《那片绿绿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

  A、读课文,读准字音。

  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5、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气象情况;比喻动向或情势;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①读后谈收获。

  ②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

  ③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3.默读课文,要求:

  ①划出生字新新。

  ②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学习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5.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6.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

  3.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的训练。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6.人物评价:

  ①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

  ②说话练习:叶圣陶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结合课文说出所填词语的原因)

  7.语文活动:

  肖复兴同学作文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中获奖,后来文章又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假如你是少年广播电台的记者,你去采访肖复兴同学,会问他一些什么问题呢?(可以从获奖前后经过及原因等方面来设计提问。)

  ①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然后分学习小组交流。

  ②小组模拟采访活动。

  ③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模拟采访活动。

  8.教学总结。

  9.作业布置:

  ①仿照课文肖复兴说的不下苦功夫,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这句话定一句励志的话,署名为:未来**家。

  ②以肖复兴同学的名义给叶圣陶先生写一封信,感谢他帮助自己修改作文并邀请自己到他家作客。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圣陶)

  修改文章一丝不苟(改、断、删、增)作品

  请我做客平易近人人品

  给我印象堪称楷模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演练、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初步感知叶圣陶先生认真、平和的人格。(删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难点:

  理解文本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走进校园突然发现校园中的绿色明显减少了,原来是冬天来了!但是有那么一片绿色却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

  出示: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师生感情朗读)

  这是我们前不久学过的《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的那抹绿意。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叶圣陶)

  师:是啊,就是我们的叶圣陶爷爷,那请你说说你对叶圣陶老爷爷的了解吧!

  这就是叶圣陶的生平简介。(出示课件:叶圣陶简介)

  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学生大声读)

  请你来说说此刻叶圣陶爷爷在你心里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个著名的人;是个文学家……

  师: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在文坛上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了纪念叶圣陶而写的(齐读课题)。来,抬起头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再读课题。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生命力十分旺盛的爬山虎,看着这一墙绿色,我们该怎么读?生再读课题。

  师:同学们,一看这课题,你觉得文章应该写的是什么?那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打开书本,带着自己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朗读前先看清朗读提示:

  出示朗读提示:

  1、圈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已经删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说你有什么想法,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生字教学

  真了不起呀,我想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就更不在话下了吧!谁愿意来读一读

  出示、推荐、修改、愣住、燥热、眼帘、删掉、融洽、黄昏、蕴含、摇曳、意义非凡、春风拂面、堪称楷模

  学生读。

  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生回答)

  看老师来写写这个词,(荐昏 )

  大家拿出生字抄写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每个字写两个。

  写字时,头放正,背挺直,脚并拢。

  齐读词语。

  3、了解课文梗概。

  师:好,同学们学的真不错,学习词语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下面老师有个填空题,你能用这些词语完成这些填空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我上初三的时候,写了一篇叫《一张画像》的作文,经我的语文老师

  ( )在北京市少儿征文比赛中获了奖。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了叶圣陶爷爷给我( )的作文后我( )了。(在此处插入对“愣住”的理解)

  在他的批改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犹如( )。

  更让我激动的事,那年暑假他还邀请我去他家做客。一进门扑入( )的是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它使我消去了夏天的( )。

  通过和叶圣陶爷爷十分( )的交谈(插入对“融洽”的理解)

  我才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位( )的大作家。这真是一个( )的夏天。(按照这样的顺序逐段出示)

  三、结合文本,理解词语

  读文,理解“愣住”

  过渡:不过。老师这里有个疑问。作者看到修改稿后为什么会愣住呢?

  让我们大家也来看看那篇修改稿。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你看了以后有什么什么想说的呢?

  生:我也愣住了,修改了那么多地方,叶老先生太认真了。

  师:那我们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为什么愣住的句子。(板书愣住)

  出示句一: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1)请你来读读这个句子

  (2)理解“愣住”:什么是“愣住”?(吃惊,惊讶)那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个词呢?(学生读)恩,真是一群被愣住了的孩子。那我们把它放进句子里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请你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作者为什么会愣住啊?

  生:因为有很多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你觉得这两个词应该怎么来读呢?请你来读一读。

  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请你来读一读。

  你是真的感受到了叶老爷爷修改稿子的那份心血。真了不起!

  出示句二: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出示句三: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请这一小组的同学来读一读。你们的朗读也使我愣住了,怎么读得这么深情并貌呀!请这一小组也来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作者所愣住的画面吧。出示三个句子

  读文,理解“融洽”

  叶老先生见了我,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请你来读一读。读得十分自然。你来读,读得十分亲切,你再来读,读得真融洽呀!我们一起来读!

  四、再现“爬山虎”,质疑课题

  过渡:当作者沉浸在和叶老先生融洽的交谈中时,他的眼前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出示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请你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就是(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师:作者一直没有忘怀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作者会对这片绿绿的爬山虎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不是蕴含着特别的含义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8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

  黄昏客厅余晖蕴含摇曳莫名其妙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读词语和生字卡片。

  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课件演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9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叶圣陶先生有篇文章叫《爬山虎的脚》吗?叶老对爬山虎进行了这样的描写:那些叶子绿得那样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的很。这美妙的景象同学们一定留有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

  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3、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刚才的问题。

  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

  板书:改作文 做客

  4、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引导学生分段)

  1——5写叶老帮“我”修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4自然段。把叶圣陶先生修改“我”的作文的句子划下来,认真读一读。

  指名读!

  5、请大家翻到130面,我们来看看修改稿的部分,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6、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

  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那么叶老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原名叶绍钧,笔名叶、圣陶、斯提等。江苏苏州人。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国文月刊》、《笔阵》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46年后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7、那么叶老为作者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学生说!老师板书:

  ① 把用得不准确的词改准确。

  ②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③ 把长句断成短句。

  ④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

  ⑤ 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

  ⑥ 改正错别字和用错的标点。

  的确,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

  8、“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看到了作家对待写作一丝不苟的态度,明白自己以后写作文要认真对待,多修改。所以作者说:“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指导朗读这句话。

  9、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请同学画出叶老的评语,读一读,请全班一起朗读。

  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10、你可以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想写什么?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1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学习的这么多内容和爬山虎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不是文章的内容和题目不相符合呢?

  做客的时候看见了爬山虎。

  12、小作者到叶圣陶先生家做客时,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注意到叶老先生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把相关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找出来,画一画,读一读。

  读读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分析第一句写爬山虎的句子:

  把“阳光”照在绿叶上“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比作“小精灵”,表面上写有了阳光,爬山虎才能生机勃勃,熠熠生辉,实际上表现出“我”受到叶老鼓励,充满了从事文学事业的信心——已“拥有”那份“心思”。

  分析第二次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要指导学生理解时间的推移,懂得叶老“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我”开始意识到:“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预示“我”将在叶老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影响下积极从事文学事业。

  13、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作者每当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所以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一丝不苟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14、为什么说“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写文章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课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

  最后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意思就是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自己前进。最后的这句话点明了题目。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平易近人”、“融洽”、“期待”等词语。

  2、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并积累有关句子。

  3、感受叶老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为人,对待文学事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对祖国下一代的热切关怀和希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初步掌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故事。有些事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与成长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15岁的肖复兴和大作家叶圣陶之间,还有那。(出示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读题: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文章,所以读题目时应该慢一点,意味深长点。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简单交流预习方法:

  师:为了学好这篇课文,老师课前让大家根据预习目标学习了课文,大家完成得怎样?

  出示预习目标:

  ⑴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⑵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⑶ 查找资料,了解人物有关的信息。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好,下面老师就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

  推荐 亲切平和 平易近人 融洽 黄昏

  余晖 蕴含 摇曳 真诚质朴 堪称楷模

  3、抽查个别词语的意思,并引导用词说话。

  对于上面的词语你有什么问题吗?谁来帮助他?

  4、让我们带着这些生字字词仔细读读课文,好好想一想课文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

  5、交流讨论、理清文章内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板书:

  修改作文 邀请做客

  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在小组内交流喜欢的原因。

  3、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叶子的句子,进行比较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那么不同?

  请大家再仔细读第6~9自然段,你能找出原因吗?

  (预设2:我们再来读读6~9自然段,看一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接待作者的?)

  4、出示:

  ⑴ 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我感到意外。

  ⑵ 像见大人一样同我握手。

  ⑶ 把我当作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5、交流自已对叶圣陶了解情况:

  (课件再出示叶圣陶的简介。)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大文学家,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的你,还像见大人一样同你握手,把你当成老朋友,你有什么感受呀?

  请你大胆地想像一下,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6、是呀,对于只是一名初中生的小作者来说怎能不意外,怎能不欣喜,读──(刚进里院──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齐读。)

  7、(出示节选自作者原作中片段)让学生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朗读“他亲切中──以至不知黄昏到来。”

  8、学到这里你觉得叶圣陶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9、小结: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那小小的心能不感动吗?能不融化吗?能不像在落日余辉温暖下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样充满了生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吗?

  指导再读“落日的余──生气”。

  四、总结

  体会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请你谈谈作者该怎么做?

  五、质疑问难,设置悬念

  1、“修改作文”与爬山虎有怎样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学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四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案02-21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03-07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04-17

四年级《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语文教案04-13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02-06

绿绿的柳条教案(精选7篇)08-26

《爬山虎的脚》教案03-26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03-09

《爬山虎的脚》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