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4-11-14 08:35:22 炜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8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

  一、多元复习、 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我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复习单位

  师:这个是一份上海市的地图册,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同学们观察一下,想一想这张地图册的厚度是多少呢? 生:3毫米

  师:那它的宽度有多长? 生:7厘米

  师:现在我把这张地图册展开,现在它的宽度变成了多少呢? 生:1米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三个长度单位,你能给这三个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生:毫米、厘米、米(老师板书)

  它们用字母如何表示? 生:mm、cm、m(板书)

  (2)生活中的'mm、cm、m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生:蚂蚁,硬币的厚度

  你觉得1毫米是长还是短? 生:很短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指甲盖的宽度、回形针

  你觉得1厘米是长还是短? 生:短

  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生:红领巾

  你觉得1米是长还是短? 生:有点长

  1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 10米

  10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 100米

  1000个红领巾连起来是多长? 1000米(板书:1000米)

  (3)引入

  这是哪里? 上海迪士尼乐园在今年开园了。

  我们康城学校距离上海迪斯尼乐园大约有5( )千米

  以前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太小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那1千米有多长呢?

  这个1千米和我们1000条红领巾连起来的1000米有什么关系?一样长

  生活中的1千米有多长呢?

  (1)操场绕的1千米

  你们去操场上跑步过吗?100米跑过吗?操场上的这一段直线跑到就是100米,整个一圈跑道是400米,想一想。1千米要跑几圈呢? 2圈半

  (2)直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走出校门,沿着康新公路往南走1千米能走到哪里呢?

  11号线康新公路站

  (3)竖着的1千米

  想一想:如果把1千米竖起来,它有多高呢?陆家嘴金融中心聚集了很多高楼大厦,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千米比这些高楼都要高很多,要2幢上海环球中心大厦叠起来那么高。大概需要300层楼那么高。

  你觉得1千米长不长? 长所以:千米通常用来表示较长的路程或者长度。

  3、认知千米的练习

  (1)填合适的单位

  (2)请你改一改(练习纸)

  小胖的爸爸妈妈在迪士尼开园不久,就带他去游玩了,小胖还特点写了一篇日记来介绍迪士尼。但是同学们看了这篇日记之后都偷偷的笑了,为什么呢? 有错误 请你帮助小胖改一改,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

  (3)请你填一填(练习纸)

  这是什么?中国地图,下面的这条线代表的是我国最长的河长江,上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他们的起源地是同一个地方就是时间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有世界是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你能填一填他们各自的长度和高度吗?(同桌讨论一下)完成练习纸第二大题

  4、单位转换

  (1)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里会运用到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小胖说:我去迪士尼的路上看到过2次,第一次是这。

  但是没有千米啊,原来公里就是千米,是千米的另一种说法。

  小胖说:第二次是高速公路上就看到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你看。

  这个指示牌上没有千米啊?Km就是千米的字母表达式。

  距离我们可以用路牌表示,还可以用数射线表示。

  看到路牌的地方就是0,那下一个出口在哪里?A出口呢?B出口呢?

  上海工业区呢?

  1000米就是1千米,观察数射线1千米里有几个100米?

  我们学校出发去迪士尼需要5千米?

  5千米里有()个1千米,几个这样的1000米。所以,5千米=5000米

  (2)一起练

  8千米=8000米(8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7000米=7千米(7000米里有几个1000米)

  2千米=20xx米(2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6000米=6千米(6千米里有几个1000米)

  (3)自己练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5、总结

  今天你学到哪些关于千米的知识?

  评价

  对比这张课堂评价表的要求,你觉得你这节课,上课表现得怎么样?能给自己打几颗星?请你说说看。

  你的同桌呢?也请你来说一说。

  板书:

  千米的认识

  很长

  毫米mm(很短) 厘米cm(短) 米m(长)

  1千米(公里)=1000米

  1km=1000m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认识,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认识千米

  (课件出示二年级小朋友的数学日记)

  20xx年9月1日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学校报到。我很高兴,因为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长2分米,宽6厘米,高3厘米的铅笔盒,但是我也累了,那是因为我们来回一共走了2米的'路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二年级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我们大家来读一读。(齐读)

  师:他们来回只走这么长的路程会累吗?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千米?(高速路牌、表盘等)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看!

  (出示课件:千米 km 公里的图标)

  师;这是同学们说的高速路牌,说说什么意思?

  指着“限速”标志 你认识吗?说说什么意思?(学生说不出,老师解释)

  师: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千米可以用km表示,又叫公里)(板书:km 公里)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千米用字母km表示,又时还把它叫做公里。

  二、 感受千米

  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我们就从100米来研究。(出示千米) 师:你熟悉这个地方吗?猜一猜从新西巷路口到学校的什么位置大约100米?(学生讨论 交流)

  师:想知道100米到底在哪吗?看!(播放录像:老师做适当的解释)

  师:哦,原来从新西巷口出发,经过操场,还要路过校门口,一直走到体育器材那大约100米

  师:想知道走100米大约花多长时间吗?大约花1分半,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体会一下100米有多长。(闭眼睛体会)

  师:如果走10个这样的长度,你知道走了多少米吗?(1000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大约多长时间?(十几分钟)

  师:原来我们步行1000米要用十几分钟。现在你们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你估一估:从天龙到迎泽桥东走,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讨论)

  师:老师也做了调查,发现从天龙到迎泽桥东加油站大约1千米,你想说什么?

  (1千米很远,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师:如果老师站在天龙,你在加油站,我大声喊你的名字,你能听见吗?

  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了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步行1千米大约花十几分钟,而且还发现千米是比米大的单位。

  师:我们感受了生活中的1千米,现在回到学校里。(出示课件:操场)

  师:一圈200米,几圈是1000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写?(板书:1千米=1000米)

  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单位不同,数字也不同)

  师:虽然单位、数字不同,但他们表示的距离?(出示课件:操场250米、400米)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4个250米是1000米,也是1千米)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1000米,你能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出示课件:想想做做1题)

  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读一读,找找关键字

  三、 巩固练习

  师:小花参加跑步比赛,体育老师让他绕400米的操场跑5圈,小花一听,5圈?是多少米,多少千米?你知道吗?打开课本45页,你来写写。(汇报)

  师:20xx米=2千米,那么(出示课件)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师:现在我们对千米和米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考考大家的判断力,认为对的站起来,认为不对坐着不动。(出示课件) 汽车每小时行60米

  1千米又叫1公里

  跑道长400千米

  5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

  师:你们真了不起,那老师到想问问你们,什么时候用千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

  师:说得好,(老师做手势)

  师:你会填吗?追问:为什么?

  师:你们太聪明了。(老师表情)

  师:这又是什么图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师:第二个问题你要怎么解决?(同桌讨论)

  师:你们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四、 欣赏

  (鸟类飞行速度、长江长度、地球半径等自然界有关千米这一单位的知识)

  五、 小结

  今天我们有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它是?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千米 (km)

  1千米=1000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4

  教学目的: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课件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4.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的第1、2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

  课前活动: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宜兴到到无锡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宜兴到到无锡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宜兴到无锡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C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D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店门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课件出示,相机板书)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xx米)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想想做做第3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

  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秒时间。

  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6: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2:我认为不对,因为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

  生2: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

  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3: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

  生1: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

  生3: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生4: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5: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6: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决?

  生7: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

  生7: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7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练习以米为单位的路程相加,认识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复习组合问题。

  2、在问题解决中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有序地设计出所有的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地图练习纸、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导入

  2、播放视频

  (二)探究新知

  任务卡1:说出从雷峰塔出发到博物馆,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1、出示任务卡

  1)找出数学信息

  2)学生绘图

  3)交流反馈

  2、探讨方案

  1)学生讨论

  2)交流反馈

  3)方案的比较

  4)讨论更简便的方法

  板书:3×2。

  板书:2+2+2

  5)延伸:再添上一条D路线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任务卡2:请你搭乘出租车,快速到达博物馆,取得宝箱钥匙。车费共11元。

  1.起步价够不够

  1)出示出租车

  2)找出数学信息

  3)集体讨论

  4)师示范解答a1(板书)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这种方案坐出租车起步价不够。

  5)学生分组完成1条路线

  6)交流反馈

  7)小结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思维延伸

  出示任务卡3:

  1、请你设计一条最佳路线。

  2、计算出租车费,越便宜越好。

  3、两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运!

  1、同桌合作

  2、集体交流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8

  教学内容:教材第82页例2。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准备: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周登玉,你们可以叫我周老师,很高兴来到你们班,这节课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完成,你们愿意吗?(愿意)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已经认识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认识?

  (让学生简单说一说:生,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公顷可用符号“ha”表示。师:1公顷有多大?生: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这么大,1公顷=10000平方米。非常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题你能完成吗?)

  2、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投影出示例2图片)

  3、学生看图,并读一读其中的数据和文字。

  同学们,图中计量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积单位啊?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

  二、认识平方千米

  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积都非常大(可稍微介绍一下)

  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介绍:大约是1054万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节课,我们认识的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那请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

  揭示: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绕1个篮球场跑一圈是56米,大约跑18圈。)

  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吗?(学生计算)

  4、交流反馈。

  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5、试一试

  学生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单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积单位是什么?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学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结果。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计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换算成平方千米。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一读,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换算成公顷。

  3、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4、练习十四第5题学生理解题意,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学生讨论并交流。

  5、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6、练习十四第7题

  想象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公顷与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9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理

  (二)教学策略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环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交流导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

  (二)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温州到杭州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引出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xx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引导(播放录像):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从学校门口出发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

  3、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我们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经过十字路口,再向北经过建设银行,又经过小卖部门口,一直向北就来到了瓯海第三人民医院门口。这段路程大约是1千米。

  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从学校门口出发一直向西至蟠凤路口。

  方案二:从学校门口出发向西经一幼门口,再向北至经梧田高中。

  方案三: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东经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温州中学门口。

  三、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一)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理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电脑出示指路标志)瓯海实验小学距温州世纪广场约7000米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7000米=7千米)

  2、(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3、(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4、(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5、(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

  6、(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三)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应用练习

  1、孙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二)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过课前活动,即为学生课中研究1000米,认识千米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维的现实背景基础,又解决了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制约而不便操作的实践体悟问题,为千米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认知阶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间观念的构建过程中,引导学生把1千米与课前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参照物,增强了学生对1千米距离的感性认识。

  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交流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有关千米的应用知识,拓展了数学知识视野,而且在实际中进行换算,丰富了学生对原本枯燥的概念"千米"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感受了"千米"的数学和生活价值。

  课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价值,教师在落实了教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学习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估计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真不错,想出那么多好办法来描述1千米的距离。现在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呢

  生1:从学校门口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家住在梧田街54号,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钟,所以我想1千米肯定比我家还要远。

  师:恩,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从学校门口经梧田街再直到美能达照相馆那里还不到1000米,大约800米左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考虑到锦江小学校园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

  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

  (3)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学习汇报单

  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

  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

  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写一篇数学日记———《感受1千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长。

  2、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

  3、你所熟悉的哪段路的长度大约是1千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1

  设计说明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的“可视性”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千米”。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2.注重交流,概括换算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和米的进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引出“千米”

  1.在数学王国里,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教师伸出四根手指),猜一猜,这里住着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

  3.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吗?(学生动手比划)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回想了长度单位中的四兄弟,那么拇指峰上住着谁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建立1千米的表象。

  (1)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1千米有多长。

  预设生1:用米尺要量1000次。

  生2:100米的路,要走10次。

  生3: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20xx步。

  生4:绕200米的操场走5圈。

  生5: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2.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的.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学校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3)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感知,逐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1.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符号km表示。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摩托车的表盘上等)

  2.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出示课件)

  (1)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全长约6671千米。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约是884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引导学生小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三、教学难点:

  千米慨念的建立。

  四、教具学具: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五、课前活动:

  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1)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2)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3)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4、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

  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

  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万丰商厦到丹凤银楼、方塔商场、新华书店、华联、商业大楼再过十字路口到娱乐中心,约1千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万丰商厦一一丹凤银楼一一方塔商场—一新华书店一一华联一一商业大楼一一十字路口——娱乐中心

  小结:1千米=1000米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常熟到苏州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汽车每小时行40米。

  (2)电线杆高6千米。

  (3)小李身高135厘米。

  (4)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5)教室黑板长3分米。

  (6)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千米)

  (2)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3)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

  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

  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总评: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徐老师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

  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让学生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让学生试着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4

  【教学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千米的认识

  1、(出示高速公路的路程指示牌)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出示数射线)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小结: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0个100米。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km作单位。

  3、运动场的标准环行跑道是400m,1km有几圈?

  4、学校环行跑道一圈是几米?1km有几圈?估一估走1km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下课后在跑道上走上1千米,说说走完之后你的感受。

  5、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估一估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km?

  6、千米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二、千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1、(出示出租车和放大的红色贴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出租车上看到一张红色的贴纸,你能读懂上面的`意思吗?

  2、1公里也就是1千米。3公里就是--3千米;

  师:上海市的出租车,3公里以内的起步价为11元,超过3公里,10公里以内的路程,每1公里单价2.10元,可是我们平时付车费却从没有遇到过的几角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出租车里的计价器会根据实际车费进行四舍五入计算,所以我们平时付的车费实际上都是以“元”为单位的。

  3、练一练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

  (3)重点讲解:(方法)11km=( )m

  28000m=( )km

  50000m-2km=( )m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8000m=()km 12km-6km=( )m

  1km5m=( )m=()km重点讲解6540m=( )km( )m

  2、判断:

  小轿车每小时行驶80米()小丁丁身高135厘米()

  电线杆高6千米()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出示课题

  五、板书:

  千米、米--用小数表示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20千克的水1桶,一捆10千克的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练习:填合适的单位。

  师: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呢?(蓝鲸)

  出示蓝鲸资料,学生阅读。

  师:课件中蓝鲸的重量用吨作单质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又用蓝鲸的资料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师: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出示集装箱和一节火节的载质量。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1吨。

  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③一只东北虎250千克,()只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小组活动

  (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4)分组汇报结果。

  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学生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连线。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先让学生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最后一题要告诉同学们要填长度单位千米。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解决问题。

  锻练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5、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倍的认识》优秀教案

  “倍”的认识是后面继续学习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好。本节复习课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教材112页9题时,通过分析题意、立解决、集体反馈几个步骤,让学生经历知识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倍”的认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乘法认知结构的优化。

  2.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时,经常会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相混淆,主要是因为对题意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在本节复习课中,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理解,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从而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1题(5):飞机从北京飞往西安大约需要2小时,飞往乌鲁木齐的时间是飞往西安的2倍。北京飞往乌鲁木齐大约需要几小时?

  (1)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倍的知识。

  ①“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意义:一个数中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复习有关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倍的知识的回顾和问题解决,使学生对“倍”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及解题方法,为后面的练习作铺垫。

  2.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倍的认识的解题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112页9题。

  4元16元 ()元 ()元

  ①笔袋的价钱是三角尺的几倍?

  ②一盒彩笔的价钱是三角尺的9倍。一盒彩笔多少钱?

  ③笔袋的价钱是钢笔的2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2)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分析三个问题各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一个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第三个问题是已知一个数和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学生先立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第一个问题:16÷4=4;第二个问题:4×9=36(元);第三个问题:16÷2=8(元)]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的问题:①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问题不用写单位名称;②两个数相比较时,把标准数看作1份,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另一个数就是它的几倍)

  (5)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解答。

  (6)引导学生讨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什么不同?

  (①意义不同;②计算方法不同;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和二者的区别,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17题:兴华村前年只有16户使用天然气,去年使用天然气的户数是前年的4倍,今年使用天然气的又比去年增加了20户。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多少户?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寻找解题方法。

  (3)列式解答。

  16×4=(户) +20=84(户)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4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区别:

  (1)意义不同;

  (2)计算方法不同;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有单位名称,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没有单位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6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千米,建立千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千米观念的建立。

  课前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一走100米长的一段路,感知100米的长度。

  教学过程

  复习引新,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师:你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这几个长度单位排排队吗?(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能跟我们说说这“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各有多少长吗?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好!请你填一填

  出示:练习纸第一题——10毫米=( )厘米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600厘米=( )米

  说说最后一题你是怎样想的?(指名说、同桌说)

  创设情境

  师:胡老师前几天骑车回家,过了楼岩桥头,在山岭处看到一块很高的路牌,上面写着“距离尚田还有3km”。同学们,这“km”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千米!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

  揭题:我们今天就要来具体认识“千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

  板书:千米的认识

  简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测量较长路程时,我们就需要用到这个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联系生活,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师:看到“千米”这两个字,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

  (千米有多少长、千米和米之间有关系吗……)

  请生猜测一下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引出:1千米=1000米

  师:课前老师带大家走了100米长的一段路,大家现在脑子里有100米长度了吗?

  四人小组讨论:那么估计一下从我们校门口出发到楼岩初中这段路程大约有多少;(约300米)再从楼岩初中出发到春光食品厂大约有多少路程?(约300米)现在距离1000米还差多少米?(400米)

  师: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到飞扬特钢)

  师:你还知道从我们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也是1千米左右?(到上楼岩、到项岙……)

  师:现在你的脑子里有1千米的长度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km”的意思就是“千米”,那么这个“3km”就可以写成(3千米)

  板书:3千米

  还可以怎么写?引出:3千米=3000米

  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说)

  师:好,从校门口到飞扬特钢是1千米,从山岭到尚田是3千米,那么请你算算:从校门口到尚田有多少千米呢?(先要估计从飞扬特钢到山岭还有多少路程)

  生:4千米多。

  师:多多少呢?

  生:500米左右。

  师:4千米多,多了500米,该怎么写呢?(引出:4千米500米)

  板书:4千米500米

  师:那么它还有其他写法吗?引出板书:4千米500米=4500米

  (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再同桌说说)

  这样也会写了,那这几题根本就难不住大家了,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出示:练习纸第二题——9千米=( )米

  6千米720米=( )米

  2千米5米=( )米

  4000米=( )千米

  师:说说最后两题的思考过程。

  师:你的脑子可真灵活,还会反过来思考!老师这儿还有一道更难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答完整!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7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方法:

  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从温县到郑州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 千米和1000 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 km = 1000 m)

  4、(1)课间到操场上走一走、测一测,实际感受一下1千米的长度。

  (2)引出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3)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出手指操,让学生做一做,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同桌户说,增加记忆)

  5、估一估

  1千米的距离

  同桌互说:

  (1)从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2)你家到校门口大约是几千米?

  6、做一做

  (1)( )个100米是1千米。

  (2)( )个200米是1千米。

  (3)( )个50米是1千米。

  (4)( )个500米是1千米。

  (5)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沿跑道走( )圈就是1千米。

  三、巩固拓展

  1、出示小常识(你知道吗?)

  2、练一练(连线)

  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4、判断正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多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000米=1千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18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练习以米为单位的路程相加,认识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复习组合问题。

  2、在问题解决中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解决,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米和千米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有序地设计出所有的方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地图练习纸、彩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导入

  2、播放视频

  (二)探究新知

  任务卡1:说出从雷峰塔出发到博物馆,有多少种不同走法?

  1、出示任务卡

  1)找出数学信息

  2)学生绘图

  3)交流反馈

  2、探讨方案

  1)学生讨论

  2)交流反馈

  3)方案的比较

  4)讨论更简便的方法

  板书:3×2。

  板书:2+2+2

  5)延伸:再添上一条D路线

  6)小结

  (三)巩固练习

  任务卡2:请你搭乘出租车,快速到达博物馆,取得宝箱钥匙。车费共11元。

  1.起步价够不够

  1)出示出租车

  2)找出数学信息

  3)集体讨论

  4)师示范解答a1(板书)

  a1:810+700+660+500+790=3460(m) 或810+700+660+500+790=3460(m)

  3460m=3km460m,3km=3000m

  3km460m>3km ,3460m〉3000m

  答:这种方案坐出租车起步价不够。

  5)学生分组完成1条路线

  6)交流反馈

  7)小结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思维延伸

  出示任务卡3:

  1、请你设计一条最佳路线。

  2、计算出租车费,越便宜越好。

  3、两人合作完成。

  祝你好运!

  1、同桌合作

  2、集体交流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千米的认识教案02-09

《千米的认识》教案02-02

千米的认识教案07-11

认识千米教案07-07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02-02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02-17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20篇)03-28

《千米的认识》教案15篇02-21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18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