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的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爬山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爬山的教案 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3、激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2-10自然段;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5、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似懂非懂)
7、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8、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9、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学习第三段(8、9)
1、指名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下山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
2、反馈思考情况。
3、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
4、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学生质疑。
(1)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
3、反馈学习情况。
4、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
5、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21、爬山
上山-----尽力
爬山
下山-----留心
自然----用眼、用心、用脑
爬山的教案 2
活动目标:
认识5以内的序数。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卡片5个,火车图一幅,数字卡5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特别好,森林里幸福村的小动物们特别高兴,因为他们要到草地上去玩了。我们看看都有谁?(教师依次出示五只小动物图片)
(二)知道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我们数一数总共有几只小动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2、小兔从前往后数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3、这两个数字“5”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三)知道序数的表示方法
数字宝宝的本领真多,不仅可以表示总共有多少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刚才小朋友说小兔从前往后数排在第几位?(第五位)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启发引导,让幼儿知道按顺序数到几就在这个数字前加“第”就表示它所在的位置。
(四)知道序数的方向性
1、师:小乌龟排在第几位?(2)
师以小乌龟口气说:不,我排在第四位。
2、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小乌龟”讲话的道理。
3、小结:原来要看一个物体排在那个位置,得先看从那个方向数。方向不同,它所在的位置不同。
(五)小动物爬山比赛,练习1—5序数
1、小动物爬山比赛,幼儿说出各个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2、小动物下山比赛,幼儿再次说出各个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注意强调方向性)
(六)幼儿操作,巩固5以内的序数
天不早了,小动物们也累了,它们想坐上火车回家,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送上车好吗?
1、请把小马送上从前往后数第一个车厢(集体送)
2、请把小兔送上从后往前数第一个车厢(个别送)
3、剩余的动物请个别幼儿送上指定车厢。
(七)结束
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他们说:“谢谢你们。”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开火车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吧!(咔嚓,咔嚓…)
《爬山比赛》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所执教的活动是中班数学活动《爬山比赛》。我的活动目标是围绕“认识五以内的序数”这一环节设计,主要围绕让幼儿从前往后,从上往下,知道序数和方位联系紧密。活动一开始我们创设小动物去草地上玩,幼儿按照“从前往后,数到几就是第几位”的方法,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在小动物爬山情境中,幼儿按照“从上往下,数到几就是第几位”的方法,了解序数的含义,通过听口令找位置,巩固孩子对序数的认识。在最后爬的比赛中,幼儿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运用,从前往后,知道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能从前往后进行正确认读序数,知道第几位是谁?谁排在第几位?做课活动中,只关注了从前往后,有个别孩子从后往前数,没有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方向不一样,动物排列位置都不一样,幼儿能有不同的想法,教师应该及时的做出反应,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第二环节,在动物爬山的过程中,幼儿由上往下正确点数,正确认读动物的位置。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孩子对序数基本上已经了解,知道正确认读序数的方法。在数学活动中,孩子对自己的操作要自我订正,幼儿通过观看小动物正确的排列,能自我订正。如果在这个时候遇到一些孩子不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我们要观察一下这些孩子的整体情绪,是只在学校才这样的表现还是在家里也是这样的表现。是不是这些孩子还不能适应这样的群体生活,还有就是看看孩子是否害羞,看看孩子是否对多人的活动都不积极参与。我们可以尝试多幼儿去人多的地方玩耍,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同龄人,让幼儿试着去走进他人的生活。
爬的游戏是为了巩固幼儿对序数的认识,能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老师对环节设计不够准确,先到终点就是第一名,可孩子还没有到终点老师就吹哨子了,环节设计不够准确。在备课中,我们不能拿着教案就备,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再次的设计和加工,挖掘教案中的教育契机。我们班的孩子刚升入中班不久。孩子对方位词前后、上下比较了解,但对方向词左右不太理解,对数字1-10孩子能正确的点数,结合方向词幼儿能了解序数的含义。在引导孩子正确认读中,老师的语言不够严谨,方向的描述错误,导致孩子按方向认读序数不够理解。在环节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孩子理解水平在那个层面上,这样设计孩子能完成多少,环节设计是否围绕目标,重难点在整个教学中能否突破,在实际的教学中,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对授课活动,再次设计,不能按照教案一股脑的完成。要学会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的加大或放低难度,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程的重点和侧重点,该如何解决?这样孩子能理解吗?侧重点也要围绕重点,为重点服务,为重点做铺垫。从前往后的正确认读序数,为从下往后认读序数做铺垫。前面教学能深入的、准确的引导,孩子在后面的认读中,难度就会下降,理解起来更轻松。
在选课、备课、做课中,学会了如何提升孩子的语言,幼儿的语言不像成人那样完整、有序,老师要把孩子的语言进行整合,把他们的语言引导到教学之中,运用课程的语言把语言提升。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我们了解孩子、对课程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对课程的把握。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纯粹的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做孩子的朋友,一起学习、探索、融入孩子之中快乐教学。
爬山的教案 3
一、教案目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提供关于爬山安全知识的培训,增强爬山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确保他们在爬山过程中享受乐趣的同时,能够做到安全无忧。
二、教案内容:
1、山岳安全知识:
(1)路线选择:了解爬山路线的难易程度、海拔高度、时间限制、气候条件等,合理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爬山路线。
(2)装备准备:讲解适合爬山活动的装备,包括鞋子、衣物、背包、绳索、抓钉等,确保装备符合安全要求。
(3)气象预报:了解地区的天气状况和预报,避开恶劣天气或根据天气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4)食物与水源:提醒爬山者携带足够的'食物和水源,以应对长时间的爬山活动和突发状况。
2、安全技巧:
(1)步行技巧:教授正确的行走姿势、脚步稳定技巧,防止滑倒、摔伤等意外。
(2)攀爬技巧:介绍正确的攀爬方法,包括抓手、抓脚的使用姿势,避免摔落或失手。
(3)转移技巧:指导爬山者在狭窄或危险的地方进行转移,如正确使用绳索、抓钉等装备。
3、应急处理:
(1)受伤处理:培训基本的急救知识,包括止血、包扎伤口、处理骨折等应对受伤情况的方法。
(2)被困处理:指导爬山者在不可抗力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如寻找安全避难点、发送求救信号等。
(3)紧急救援:介绍如何与外界建立联系并请求救援,以及如何配合救援人员的指示进行行动。
三、教学方法:
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模拟等,结合实际爬山活动进行训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
1、考核方式:通过设立笔试、实操和应急演练等多种考核方式,评估学员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考核标准:根据安全知识的正确性和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设定合理的评分标准。
五、教学资源:
1、教材和课件:提供相关的教材和课件,包括爬山技巧、装备选择、急救知识等。
2、模拟设备:提供模拟山岳环境和急救设备,实际演练急救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教学计划:
1、第一阶段:了解基本的山岳安全知识,认识装备和其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实操练习和模拟训练。
2、第二阶段:深入学习攀爬技巧和转移技巧,在不同地形上进行实操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
3、第三阶段: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进行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估:
定期对学员进行考核和训练评估,评估他们在安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升情况。同时,收集学员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此份爬山安全教案,希望能够提高爬山者的安全意识,增强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并在实际爬山活动中享受到乐趣的同时,能够做到安全无忧。
爬山的教案 4
一、教案背景:
爬山是一项受欢迎的户外运动活动,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也能够欣赏自然风景,增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但是,爬山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地形险峻、气候恶劣、意外伤害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爬山活动的安全性,有必要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高爬山者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的基本知识,包括装备选择、路线规划等。
2、掌握爬山安全的基本技能,包括跌倒时的正确姿势、气象变化的判断等。
3、增强爬山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教学内容:
1、爬山基本知识
(1)爬山装备的选择与携带:鞋子、服装、护目镜、冲锋衣等。
(2)爬山路线的选择与规划:根据体力、经验、气候等因素进行选择。
(3)天气变化对爬山活动的影响:了解气象知识,判断天气变化。
2、爬山安全技能
(1)爬山时的正确姿势:下山时弯腰、膝盖微屈,上山时保持平衡。
(2)摔倒时的正确反应:向一侧滑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3)越过溪流和悬崖的方法:寻找安全过渡点,注意脚下的稳定性。
(4)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包括急救知识、求救方法等。
3、增强安全意识
(1)注意珍惜生命:提醒爬山者尊重自然、遵守规则,研究和熟悉目的地的情况。
(2)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参加爬山活动。
(3)防范意外:避免单独行动、注意距离伙伴、保持联系。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案例分析:介绍实际发生的爬山事故,让学生学习到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2、视听教学:通过视频资料和图片展示,展示不同情况下的安全技能。
3、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模拟演练,练习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
1、课后作业:让学生整理爬山安全知识的笔记,并回答几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
2、实操考核: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爬山活动,检验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资源:
1、课堂教具:投影仪、电脑、实物爬山装备等。
2、教材资料:爬山安全知识PPT、相关视频资料、实际爬山案例。
七、教学安全措施:
1、爬山活动需由专业教练或者有丰富爬山经验的人员指导。
2、确保学生身体状况良好,具备参加爬山活动的基本条件。
3、严格遵循安全规范,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教案的实施,能够让爬山爱好者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为爬山活动的安全保驾护航。
爬山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本课会认的生字12个,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写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3、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教学重点:
1、通过随文识字,会认12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教学难点:
1、指导写好新笔画及带有这个新笔画的生字。
2、课文较长,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山吗?高高的山峰什么样子?爬过山吗?(请爬过山的小朋友谈一谈爬上山顶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爬山。板书课题:爬山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要认真听清老师读的每个字的字音。感受爬山的经历。
2、自读
让学生自由地读全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标出自然段,用笔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记住它们。根据拼音,自己拼读生字,把自己拼读不出来的字点上点儿。
三、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文中学字。
1、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2、随文识字,积累词语
要认识的字可以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学习,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生字,并想办法解决字音。
3、分段读课文,认识每段中的生字如:第一段“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1)自读句子(或齐读)。
(2)指名学生读,找到第一段中的字宝宝“星期”讲解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天。正音,带音节读。指名读字,读词,齐读生字读句子。
(3)其他自然段也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指名读第二段内容,随文识字“(到欢路鸟叫加、油、花”)
(4)老师拿生字卡片,找学生带音节读字,开火车读,齐读,
(5)到文中去找这些字带出来的.词语
拿出笔,把刚才学过的生字带的词语画上横线、自己练习读词。(指名读词语,来到、欢迎、山路、小鸟、欢叫、加油、野花)从读词中进一步熟记生字(师拿词语卡片)
4、再回读第二段文字
5、读第三段文字,学习生字“顶”词语“山顶”
6、把生字放到文中再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准确。
7、读第四段文字,学习生字“心”词语“心里”
8、回读第四段。
四、学生拿手里的卡片问同桌,同桌互查,强化字音。
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当小老师,你指我认,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五、律动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真棒!可是,这些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现在都藏到句子里去了,你能准确地把他们读出来吗?(生字用彩笔写)
(1)星期三,我去公园玩。
(2)放学的路上,我听到小鸟在欢叫。
(3)我为妈妈加油。
(4)山顶上的野花开了。
谁会读了?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还有一组扩词(课件)
七、指导写字
1、心:新笔画卧钩,与“飞”字中的横斜钩比较,强调第一点的走向和后面两点的位置。
2、鸟:知道里面的点是鸟的眼睛,不能丢掉。
3、在:第三笔是竖,不能丢掉
4、花:上下结构的形声字,上面的草字头表示与草本植物有关,下面的“化”字表示读音。
看着老师写一个,提醒学生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反复书空练习笔顺。在本上写一个字头。
练习书写,教师纠正,注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范字,对比发现自己的字哪写得好,哪还需要改进。
写字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八、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字,会写了4个字,通过读文,我们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爬山的教案 6
一、引言
作为一项受欢迎的户外活动,爬山能够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确保爬山活动的安全性,保护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必要制定一份爬山安全教案,以提高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爬山前的准备工作
1、健康状况检查:爬山属于体力活动,参与者需要经受一定的身体负荷,因此在参与之前,应前往医院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心血管、呼吸系统等严重疾病。对于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尤为谨慎。参与者需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难度和距离。
2、装备准备:爬山时需要佩戴负重合适、舒适的登山鞋和适合天气情况的服装。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水,准备好防晒霜、渔夫帽、太阳眼镜、防雨装备、照明设备、急救药品等,以及必要的导航工具,如指南针和地图。
3、健康饮食:爬山前应适当进食,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水果、面包、牛奶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应避免过量饮水,以免山间缺水情况。
4、天气状况检查:爬山前应仔细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活动。不要急于行动,尤其是恶劣天气下,如大雨、大风、雷电等,应及时调整计划或取消活动。
三、爬山过程中的安全
1、了解山区环境:在爬山前,要对准备攀登的山峰进行充分了解,了解山区地形、气候、植被、水源等情况。可以参考地图、导游手册、旅行社提供的信息等,以便制定合理安全计划。
2、建立良好沟通:在登山队伍中,建立起良好的团队沟通和合作,确保队员之间能够保持互相关照。“一人有难,队员伸手”,在困难情况下,要及时向其他队员和组织者求助。
3、注意安全距离:在行进中,保持在安全距离内,不要单独行动或离开队伍。如有遗落,应找一个安全的.地点等待救援,避免错过争取的救援时间。
4、谨慎选择路线和攀登方式:根据个人能力选择符合自己实力的线路,并合理安排攀登计划。不要盲目追求刺激和超越个人极限,在攀登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状况作出调整。如果发现不适应、疲劳过度或者不适,应立即停止攀登。
5、遵循安全规定:遵守山区的规定和标志,不要随意进入封闭区、禁行区以及其他危险区域。严禁损坏山体植被,不乱扔垃圾,保持山区的环境整洁。
6、注意气象变化:随时留意天气变化,并且对于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所了解。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应立即停止行进,寻找避雨、避雪、避雷的地方,待天气好转后再行动。
四、突发事件处理
1、迷路与失踪:若发生迷路、失踪等情况,应尽快向队友或相关机构报告,提供详细的地理位置、外貌特征等,尽量保持镇定,等待救援。
2、自然灾害:如遭遇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首先要迅速判断危险程度,寻找安全的避难处。在灾害发生后,要保持冷静,遵从救援人员的指示,协助救援工作。
3、突发疾病:如果队员在行进中突发疾病,如中暑、高山反应等,应立即停止活动,予以紧急救治。
4、急救处理:每位爬山者应具备基本的急救常识和能力,学习相关的急救知识,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创可贴、绷带、止血药等。遇到伤者时要保持冷静,稳定伤员的情绪,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救援机构。
五、结语
通过制定爬山安全教案,可以增强参与者在爬山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参与者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深入学习户外安全知识,并结伴而行,享受爬山所带来的乐趣,健康安全地爬山。
爬山的教案 7
活动目的:
1、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增加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学习折纸:猴子爬山。
活动准备:
1、猴子爬山的.折纸范例一份。
2、手工材料人手一份,剪刀一把。
活动过程:
1、教师边念儿歌,边操作折纸范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猴子,真可爱,花果山下来爬山,爬爬爬,爬上山后笑哈哈。
教师:小猴子爬山好玩吗?你们想不想要一个这样的玩具?那小朋友想一想这个小猴子爬山是怎样做的?
2、引导幼儿分析制作方法。
3、教师讲解示范折纸步骤:
(1)正方形纸,对边折。
(2)一角向下折,一角向面折。
(3)将手插进中间层撑开成锥形,两腰向内压,成正方形。
(4)剪下上面一角,画上猴头。两面下角沿虚线折,露出中间层。
(5)将画有猴头的小三角形夹在中层上。
(6)用双手各拉住中层下角,上下两角贴紧轻轻拉动,猴子即可爬山了
4、发下材料,让幼儿自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完后,互相欣赏作业。
爬山的教案 8
活动目标:
1、巩固双正方折法。
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
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
活动过程:
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看小猴爬到山顶的`有趣游戏,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
2、出示折叠图,看看谁能照图样折成双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头。
4、组织幼儿玩小猴爬山比赛。(将小猴顺“山”下两个角插进去,搓动两个角,小猴会从山顶出来)
活动反思:
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楚,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开展活动。
爬山的教案 9
一、课文说明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小短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会更加接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说说爬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一幅小朋友爬山的画。
3、课文朗读带。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山吗?爬过山吗?(请爬过山的小朋友谈一谈爬上山顶时的感受)我们来看一幅爬山的画,看完后跟同学讲讲你看到了什么?
从引导学生想象我们登上山顶时的快乐开始,结合插图说出山峰、小路、小鸟、小草、野花的样子,以及会对小朋友们说些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想象后,再发表不同的意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让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读生字,把自己拼读不出来的字点上点儿,教师范读时注意听。
2、师范读。
(三)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文中学字。
1、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师范读、领读、学生指读、分小组互相读、个人读等)
2、随文学词。
如:(投影出示)“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1)自读句子。
(2)师在“星期天、爬山”下面画上横线,指名学生读,正音,范读。
(3)把“我和同学们”去掉,剩下“星期天、爬山”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读得好的学生带读。
其他自然段也用这种方法学习词语。
山脚下微笑欢迎对点头
加油勇敢山顶心里
(4)打开书,把刚才学过的词语画上横线、读词。(配乐、强调读写姿势)
3、把要求认读的字圈出来,再读。
星期天爬山山脚下微笑欢迎对
点头加油勇敢女生山顶心里
(1)出示卡片,指名读、领读。
如:期、期、星期天的期
(2)分小组互读、互听。
4、去掉其他部分,只读生字。(出示卡片)
期爬脚欢对点和
油勇敢女顶心
(1)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2)游戏:找朋友。
方法:把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一生手拿“星期天”卡片起立,问:“星期天的'期在哪里?”另一个手拿卡片“期”的学生起立,答:“星期天的期在这里。”
5、说一说:登上山顶后我们心里为什么美滋滋的?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四)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1、指名朗读句子。
2、分组读自然段,小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全文。
(二)游戏活动,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小朋友们朗读得很有感情,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录音机里小朋友的朗读,在脑海里把这篇短文编一套课间操。
2、同座相互讨论。
3、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做课间操。(认为自己编得好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编的动作表演)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一起去爬山,高高的山峰、弯弯的山路欢迎我们,快活的小鸟为我们加油,青青的小草、美丽的野花鼓励我们。登上山顶后,我们的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们勇敢坚强,克服了困难。小朋友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这样,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三)写字。
1、复习笔画名称。
(1)出示投影:一丨丿丶
(2)指名认读、集体复习认读
2、学习新笔画。
(1)出示投影:wògōu
(2)范读、指名读、齐读
(3)写法:向右下一路下笔,再向上钩出
3、找出有“”的字:心。
4、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强调读写姿势)。
生字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讲一个,写一个;看准一个,练一个。(注意每个字的笔顺)
(五)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
爬山的教案 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爬山给你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谈谈你的父亲说过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对父子,听听他们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对话。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字词。
1、圈画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按预习笔记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画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齐读
(2)说说“我们”爬山与别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斯、凝、煮、燃、慧”。
三、检测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继续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在课文中找到父亲第二字说的话,并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思考。
(2)学生带问题思考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3)你能举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吗?
2、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1)齐读本段课文。
(2)小组讨论
A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B说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3)把父亲三次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说说学到了怎么样的智慧,并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检测反馈
1、巩固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拓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听一听有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用心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板书设计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顶
重要是否尽了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爬山的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在爬山中要注意的多方面安全问题;
2、了解常用的爬山装备使用方法;
3、学会在爬山中遭遇危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讲解在爬山中的安全问题;
2、讲解常用的爬山装备的使用方法;
3、讲解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在爬山前的'准备
爬山是一项需要仔细准备的户外活动。在开始爬山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1)了解山的情况:山的高度、坡度、气候、风速等。
(2)制定详细的计划:确定爬山的路线和时间,将计划告诉家人和朋友。
(3)准备好装备:带好防雨衣、登山鞋、手套、氧气罐、水袋等。
2、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独自行动:如果只有一人,一定要告诉朋友或家人行程和回去的时间。
(2)保持稳定:如果你步行时感到不安,回头!
(3)注意饮食:爬山中要注意适当的饮食,不要在爬山中吃生冷食物。
(4)注意气候变化:山里天气很难预测,天气变化迅速。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防止骤然降温或下雨。
(5)防晒:在爬山中较长时间的阳光暴晒下,防晒是必须的。
(6)安全绳:爬危险山峰时一定要系上安全绳。
3、常用爬山装备的使用
(1)登山鞋:登山鞋应保证防滑,既能适应各种山路的变化,还要保持稳定。
(2)手套:在爬山时,手套是必要的,它可以保护双手免受摩擦磨损,而且可以防止手冻伤。
(3)水袋:爬山时要饮用大量水分,所以一定要带足够的水。
(4)防雨衣:爬山时,山上的气候变化很快,所以一定要准备好防雨衣。
(5)登山杖:登山杖可以支撑单脚行走的重量,并且有助于攀爬难度较大的陡坡。
4、在遇到危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1)摔倒了:当你脚下失去了平衡而摔倒时,不要慌张,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落脚点,将脚稳稳地放在位置上。
(2)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常见的山中危险之一,遇上此种情况要慢慢行走,避免激发更大的危险。
(3)心脏病:如果爬山旅途途中出现心脏病,应先停止活动,安排人员送患者到最近的医院。
四、教学总结
在爬山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既充分体验自然的美妙,又真正享受爬山的乐趣。
爬山的教案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默读课文,体会父亲说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四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九个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慢条斯理、一五一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爬山吗?能谈谈自己爬山的感受吗?
生:谈感受。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今天我们来学习《爬山》这篇文章,看看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生字词能读准吗?
生:试读——同桌互读——指生读(强调崎岖)
师:老师发现,凝视的“凝”不好写,我们一块来写一写。
生:写两个
师:认识了生词,我们再来想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生:26年前一个夏日的清晨,一对父子爬山的经过。
师:谁来补充一下,从爬山这件事作者学到了什么?
生: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师:这里有个词“沉静”你怎么理解?
生:沉着冷静不动摇。
师:理解了这个词,再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生:“智慧”是什么意思?
生:学到了什么智慧?
师:我们把问题整理一下,“学到了什么智慧?”
师:在爬山过程中,父亲的话或许对我们解决问题有所帮助,默读课文,请随笔画出父亲的话语。
生:认真读,认真画。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老师都被同学们感染了。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谁来读读画出的句子?
生:我找到的是在山顶的句子——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爬山的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纸、剪刀。
2、幼儿用书画面“猴子爬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表演猴子爬山: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好玩吗?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折一个?
二、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
下面我们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先看图示学折双三角。
图1正方形纸,对角折。图2将两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图3手插进中间层向两边拉开就成了双三角。图4剪下上面一个角,在剪下的角上简单画上猴脸,夹在双三角中间,两只手在中间层的两边抽动,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顶上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巡回指导边提醒幼儿:要先看画面上的图示,看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又是怎么做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折好后要轻轻地拉成双三角。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过程。
2、集体玩“猴子爬山”的游戏,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爬山的教案 1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尝试用踮脚尖及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大灰狼头饰。
教学过程:
一、感受乐曲,用身体动作、语音表现节奏。
1、T:山脚下住着两只羊,一只老羊,一只小羊(图片),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老羊和小羊要和我们玩个游戏“听音乐爬山”(听音乐,手指腿上爬行)
提问:
1)、刚才爬山的两段音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2)、你觉得快的音乐像谁在走路,慢的呢?
2、T:原来老羊、小羊爬山的速度不一样,我们再来爬一次(手指爬行,加语音:(小羊)的笃、(大羊)踢托。)
二、尝试用踮脚尖走,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
1、T:山坡上长满了绿绿的、嫩嫩的'青草,我们和老羊小羊一起去玩吧。(师带幼儿听音乐踮脚尖走、弓箭步走)。
2、T:刚才我看到有只小羊走得可神气了,我们请他表演一下。
点评:看!这只小羊走路时身体直直的,踮起脚尖轻轻、快快地走的,真棒!你会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3、T:谁来学学老羊走,请两名幼儿示范,你喜欢哪只羊走路的样子?
师示范:老羊走路可有力了,跨一步,再跨一步,前面的腿弯弯的,后面的腿直直的。我们也来学学老羊走吧。
4、T:现在老羊小羊要来找好朋友,谁会听音乐走,走得对,老羊和小羊就和他做好朋友。
三、游戏,进一步巩固步伐。
T:两只羊每天都上山下山去吃草,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大灰狼,老羊小羊会怎样保护自己呢?如果你们听到大灰狼的声音,可要逃回家,千万别让大灰狼抓到哦。老羊小羊上山吃草吧!
提示语:小羊上山啦,山上那么多草,吃个饱吧!
老羊上山啦,快来一起吃草,真呀真高兴!
(提醒幼儿找一个空地方玩游戏。)
四、结束:时间不早了,老羊小羊快下山吧!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通过幼儿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充分突出以幼儿为主体,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注重多观察、少干预,让他们在游戏、体验、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
爬山的教案 15
作品分析:
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看这本书的封面,我们大家都以为故事讲的应该是描述兔子去爬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后看,才发现他是一本描述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温馨的情感的书。活动的开展希望孩子们能够领悟到与妈妈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大胆的猜测:故事里的山是高高耸立的,看书后才知道原来是宝宝的后背;草是绿绿的,看后才知道原来是宝宝的头发等等。一张一张形象逼真的图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的能力,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最后游戏部分邀请妈妈跟孩子们互动,让孩子知道故事中的游戏的具体玩法,妈妈们的参与这种感情就很间接,孩子们也不仅在意识上理解妈妈和宝宝的感情,更丰富了肢体的具体感觉。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2.体验绘本故事带来的乐趣,愿意共同讲述画面内容。
3.感受和妈妈一起游戏带来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2.兔子手偶每人一个
3.《兔子兔子爬上喽》
4.邀请妈妈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欢快的音乐)
教师和幼儿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随音乐跳舞,感受快乐。
师:今天天气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宝宝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指导策略:音乐是最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现不仅更孩子一个更直观形象的刺激,更活跃了气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跟着音乐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这愉快的气氛中。)
二、集体阅读:
今天小兔子和我们跳舞感到非常开心,他要给小朋友分享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绘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观看兴趣。
(1)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看一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字、兔子)?绿绿的是什么呢?封面上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呢?(幼儿猜猜)(指导策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带着悬念进入活动。)小结:原来这只兔子正沿着绿绒绒的小山坡往上爬呢,嘿哟嘿哟,这是什么山呢?还和小兔子差不多高呢,这本书的名字叫《兔子兔子爬上喽》
三、播放PPT,理解绘本内容。
(1)出示PPT2,提问:兔子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山。(逐页阅读)幼儿:长满小草的山,绿色的山等(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绿色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开放性的提问,留给孩子的是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师:你来学一学兔子爬山的样子,他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指导策略:动静结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动作,让幼儿自己感受一下“嘿哟嘿哟“的感觉,充分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
(2)出示PPT3,提问:原来小兔子在哪里爬山呀,绿绿的是什么呢?小兔子见到宝宝他会说什么呢?(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打招呼,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你好小兔子!你好宝宝!短短的几句话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教育都具有很大的作用。)小结:原来小兔子是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
(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喽,咦,草为什么是黑色的呀?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宝宝头发的颜色,让幼儿大胆说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宝宝的头发。引导幼儿模仿兔子吃草的动作和声音,很有趣,让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
(4)出示PPT5,师:小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幼儿:好香呀,一定是宝宝很讲卫生,经常洗头。(指导策略:这是宝宝的答案,好香呀,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卫生教育,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喽,他是怎样下山的?
幼儿:像滑滑梯一样,(指导策略:引导幼儿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觉鼓励幼儿学会关心别人“下山要小心哦,慢点。”)
(6)出示PPT7,跳跳跳,真软,小兔子为什么觉得这座山很软呀?(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间相互摸摸,感受软软的感觉,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
(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喽,怎么有块大石头,大石头会是什么呢?
(8)出示PPT9,哈哈,原来是宝宝的小脚丫啊,(鼓励幼儿互动)
(9)出示PPT10,宝宝再见,再见,小兔子别走,别走,原来小兔子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呢,宝宝和小兔子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0)出示PPT11,画面中出现了谁?宝宝在哪里?小兔子呢?引导幼儿发现小兔子是套在妈妈手山的玩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宝宝、妈妈、兔子的表情,感受他们之间的相亲相爱,温馨和快乐。
(指导策略:第二环节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们猜测的欲望,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三、完整欣赏1.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每人一本绘本)(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翻阅,手指着画面边看边讲,爱护图书。)2。邀请妈妈上台和宝宝一起表演请妈妈戴上手偶小兔子,宝宝坐在妈妈身上一起边表演边讲述故事。
【爬山的教案】相关文章:
爬山教案模板爬山教案反思05-25
爬山的教案11-04
关于爬山教案01-09
爬山教案范文02-09
爬山虎教案07-07
《爬山虎的脚》的教案03-09
《爬山虎的脚》教案03-10
《爬山虎的脚》教案03-26
关于爬山教案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