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鸡教案

时间:2023-02-26 17:42: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公鸡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公鸡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公鸡教案

大公鸡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辛勤劳动种出来的。

  2、教育学生爱异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

  2、吃饭时掉饭粒,乱扔乱甩食品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三、教具准备:

  祖国版图、大米、玉米、胡豆、麦子等各种粮食标本。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让你们认识几种东西。(展示实物:谷子、玉米、麦子)这些都是粮食。粮食还包括大豆、葫豆、碗豆、高粱……等等。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一顿不吃饭,会感到怎样?

  生:饿。

  师:一天不吃饭呢?几天不吃饭呢?

  生:一天不吃饭饿极了,几天不吃饭会饿死人的。

  师:如果工人不吃饱饭会怎么样?

  生:做不好工。

  师:农民不吃饱呢?

  生:种不好地。

  师:解放军不吃饱呢?

  生:打不好仗。

  师:教师不吃饱呢?

  生:教不好书。

  师:学生不吃饱呢?

  生:读不好书。

  师:如此看来粮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一时一刻也离不了它。下面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对等粮食的。这个故事名叫(指课题、齐读)《大公鸡和“漏嘴巴”》。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故事中的“漏嘴巴”指谁?为什么叫她“漏嘴巴?”

  二、放录相、听故事(略)

  三、理解故事(先默看课文)

  师:故事中的“漏嘴巴”指准?为什么叫她“漏嘴巴”?

  生:故事中的“漏嘴巴”指的是小英。因为她吃饭不专心,东张西望,边吃边掉饭,就好象嘴巴有个漏洞一样,所以叫她“漏嘴巴”。

  师:小英边吃饭边漏饭这个习惯好不好?为什么?

  生:这个习惯不好,是浪费粮食的行为。

  生:小英边吃边玩,不专心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师:正好,学校里在搞节约粮食的调查活动。老师了解到小英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于是组织同学们和小英走访了江北县两路公社的张伯伯。请她给我们讲讲粮食是怎样来的,请大家边听边想张伯伯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放灵音听张伯伯的讲述。(同时放幻灯)

  师:你从张伯伯的话中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种粮食很辛苦。

  生:我明白了粮食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师:通过张伯伯的讲述,通过老师和妈妈的帮助教育,小英也明白了种粮食辛苦,

  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小英吃饭时会怎样做呢?

  生:吃饭专心不掉饭。板书:吃饭要专心

  师:以前小英吃饭常剩饭,现在该怎么办?

  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饭。板书:吃多少、盛多少

  师:小英在学校加餐时糕点没吃完怎么办?

  生:不甩,不仍带回家下顿再吃。板书:食物不乱扔

  师:小朋友,我问你,小英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罗老师,告诉你,小英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

  师:小朋友,小英要怎样做才叫爱惜粮食?

  生:食物不乱扔,吃多少,盛多少,这样做才叫爱惜粮食。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啊,一粒米,十滴汗,爱惜粮食理应当。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象小英过去那样的“漏嘴巴”。请看录相。

  五、录相(在学校搭伙同学浪费粮食的几组镜头。)

  师:这些浪费粮食的行为在我们班上有没有呢?

  生:有。

  师:是的,我们班上也有。据统计,在这次节约粮食的调查活动中,我们班上经常掉饭的'有8人,有时掉饭的有28人,经常剩饭的有2人,有时剩饭的有19人,乱扔乱甩的有5人。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这白花花的大米饭,香喷喷的糕点到处乱扔乱甩,多可惜啊,农民伯伯看见了多心疼啊!同学们之所以有这些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六、了解国情。

  师:我们节约粮食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请小朋友了解一下我国的国情。(出示祖国版图)

  师:这是一幅什么地图?

  生:中国地图。

  师:在我们祖国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种粮食?

  生:不是。

  师:哪些地方不能种粮食?

  生:高山、沙漠、河流、森林、城市等等。

  师:那么,我们剩下的能种粮食的耕地面积就显得怎样了?

  生:越来越少。

  师:而在这有限的耕种面积中,种出来的粮食却要供我国11亿5千万人的口粮。我国人口众多,吃粮本来就困难,有时还要从国外进口粮食呢,如果我们再不注意节约粮食,粮食就会更加紧张。

  七、算账。

  师: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笔账,看看节约一粒米有多大的作用。

  师:拿出一粒米给学生看,有什么感觉?

  生:很少,很小,看不清楚,不起眼……

  师:我们班上多少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多少?

  生:我们班上52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是52粒米。(展示52粒米)

  师:我们全校1500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多少?

  生: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是1500粒米。(展示1500粒米)

  师:我们1500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个月是多少呢?

  (展示大口袋米)请学生上台来抱抱有多重。

  师:我们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国人民如果每天节约一粒米又有多少呢?就有这样无数口袋米。积少成多,堆积起来就有上千上万斤粮食。据统计,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每天可以节约5400斤粮食,一年就可以节约1900万斤粮食。这些粮食可以供我们全校师生吃50年。你们今年8岁,就可以吃到你们58岁啊!

  师:通过刚才的国情了解和算账,小朋友们有什么体会呢?

  生:我十分惊讶,没想到每天节约一粒米会有这么大的作用。

  生:我明白了小小一粒米,算算了不起的道理后,要更加爱惜粮食了。

  生:通过算账,使我明白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以后我再也不当漏嘴巴了。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师:是啊,节约粮食是我们全国人民每个人的事,所以现在节约粮食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所以国际上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我国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为节约粮食宣传周。今年10月14日──10月20日是我国第一个节约粮食周。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同学改了浪费粮食的缺点,做到了节约粮食。

  八、放录相,看看几组吃饭、吃糕点专心、不掉一粒饭的镜头。

  九、表扬。

  师: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在节约粮食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学。表扬几个典型事例。请受表扬的同学上台戴红花。

  齐:鼓掌,念儿歌:“小红花,红又红,节约粮食真光荣。”

  十、导行。

  师:下面我要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仔细听,认真想,答对了,奖励!

  师:1、一天,小芳放学回家高兴地对爸爸说:“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爱惜粮食的古诗”。你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名字?能背诵吗?《锄禾》

  师:2、小芳背完诗后,爸爸也笑着说:“既然你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今天吃饭,我要检查你两点,如果你做到了,我们全家人都会夸奖你的”。结果小芳做得很好,请问,小芳做到了哪两点?

  生:①吃饭专心不掉饭。②碗内没有剩饭。

  师:3、爸爸、妈妈是怎样夸奖小芳的?夸奖的话不能重复。

  生:扮演角色夸小芳。

  师:下面我讲一个小故事,故事里面有几个错误,请你指出来。

  明天,学校要组织同学们春游,小红回家叫妈妈为她准备干粮。妈妈说:“宝贝,明天我准保你满意!”第二天午餐时,小红打开包一看,哇,好多呀!面包3个,蛋糕4个,饼干两盒,凉面一碗,还有许多其他的食物。小红吃不完这么多东西,她说这可怎么办呢?旁边的小冬看见了,就劝她说:“包好带回家吧!”可小红说:“谁还要这吃剩下的东西啊!”说完向四处看看,就将这些剩下的食物都扔进了草丛中。

  生:①妈妈有错,不该给小红准备那么多的干粮,造成浪费。

  ②小红乱扔食物,这是浪费粮食。

  ③小红不该拒绝小冬的帮助。

  十一、舞蹈《我是一粒米》,结束全文。

大公鸡教案2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够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跟着歌曲节奏来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歌曲的相关图片。钢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 教师通过谈话“衣服脏了,怎么办呢?”(洗一洗),

  2、 “用什么洗呢?”(水来洗)。

  3、 “除了用水来洗,还需要其他东西吗?”(肥皂、洗衣粉)

  4、 教师总结:小朋友真聪明,衣服脏了可以用水,涂点肥皂或洗衣粉来洗衣服,那你知道大公鸡的衣服脏了,会怎么办呢?

  二、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大公鸡》

  1、 教师出示公鸡图片,“你在哪里见过大公鸡?(菜场)”“谁会学大公鸡叫?”(喔喔喔)

  2、 “看,大公鸡的衣服漂亮吗?”“对呀,大公鸡,穿花衣。”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3、 出示图片“衣服脏了,大公鸡会怎么办呢?”(它会洗个澡),“是啊,它会自己洗。”“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会用什么来洗呢?”(沙子),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 教师引导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教师:“大公鸡是怎么用沙子来洗澡的`?”“扑棱扑棱用翅膀来洗澡的。”

  5、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大公鸡》”,听两遍。第二遍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唱一唱。

  6、 教师弹钢琴,幼儿学唱歌曲。1~2遍。

  三、总结,结束活动。

  1、 教师:“除了大公鸡用沙子来洗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是用沙子来洗澡的,我们过后可以用其他小动物来代替,放在歌曲里。

  2、 结束活动。

大公鸡教案3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 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歌曲录音。

  2。 钢琴。

  活动过程:

  一。 复习部分。

  1。 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 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 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 学习歌曲《大公鸡》。

  1。 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 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 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 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 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 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附:小鸟穿花衣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画出鸟儿的外形特征。

  2、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初步学习前后空间画法。

  二、活动准备: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

  三、活动过程:

  1、了解鸟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

  师:“请小朋友看黑板上谁来了?师边画边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大圆形的是它的头,小圆形是它的眼睛,加上尖尖的嘴巴。椭圆形的是它的身体,身体上有两个翅膀,一个上一个下,加上象梯形一样的尾巴,这个动物就变出来了,看看是谁呀?”(小鸟),“小鸟也需要朋友的,看一个鸟朋友从这里飞来了,”(师再示范一个不同方向的小鸟),

  2、初步学习空间画法。

  师:“看这只小鸟,先画头,它的身体躲在这只鸟的后面了,怎么画呢?”请幼儿先说说再画出来。“原来碰到前面小鸟的地方,只要跳过去后再画就画出来了。

  3、进一步装饰小鸟。

  师:“小鸟看见小朋友穿了这么漂亮的衣服,它也吵着妈妈要穿花衣,可是鸟妈妈忙着捉虫没空,我们来给小鸟穿花衣好吗?”

  师:“想一想用一些什么图案来把小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幼儿自由说,根据幼儿说到的,师随即把这些图案画在黑板上。

  师:“你可以选择一种喜欢的图案,然后密集地装饰在小鸟的身上。”

  4、幼儿作画,师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画出躲在后面的小鸟和装饰时图案有规律,不凌乱。

  5、互享幼儿作品。

  师:“请你们找找谁画出了躲在后面的小鸟了,谁把小鸟打扮的最漂亮。”

大公鸡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大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一摇一摆多神气,每天催我早早起。”孩子们一听这首儿歌,就能想到威武的公鸡形象。

  公鸡是常见的家禽之一,形体较大,有肉冠和肉髯,颈上有尖狭长羽,体羽多为黑色,有金属光泽,尾羽长。每日早晨喜欢啼叫,喜好争斗。公鸡与人的关系密切,因为形体美丽而惹人喜爱。早在幼儿园里,学生就已经画过公鸡,所以,在头脑里对公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本课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公鸡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创作出特征明显的神气的公鸡形象。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公鸡的基本形和变化形的结构画法,一旦心领神会,就可以举一反三画出各种变化动作:回头的、抬头的、低头的,向左的、向右的,还可以画出大的、小的以及不同颜色的公鸡。

  在创作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公鸡的真实面貌,只要抓住公鸡的特点就行。把公鸡的大形画好后可以分别添加细节,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把感受突出的部分适当夸张地表现出来,如鸡冠、尾巴、脚爪等。

  古往今来,公鸡备受人们的喜爱。古时认为,鸡头部有冠为文;足有距为武;敢于敌斗为勇;见到食物相呼为仁;夜间按时报晓为信,具有五德,所以认为是德禽。“鸡”同“吉”又是谐音,含有吉祥之意,故认为是吉祥之物。在传统国画中,常见画家将鸡和柿子画在一起,取名——百事多吉;又如将鸡和荔枝画在一起,曰“大吉大利”。

  有画家借公鸡来抒发自己的愤慨之情,以此来唤醒广大群众,指出光明在前莫失信心,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

  2.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

  (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猜谜揭题。

  (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

  (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

  2.欣赏提问。

  (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

  (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小组分类研究。

  (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

  (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

  (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

  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

  (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

  (2)请学生表演。

  (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

  5.欣赏比较。

  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

  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

  7.课后研究、拓展。

  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

大公鸡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的美感。

  2. 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课件、 图片、油画棒 、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公鸡图片。课件

  师:大公鸡漂亮吗?你喜欢大公鸡吗?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

  1、颜色看着漂亮,供人观赏。

  2、早上叫人起床。

  3、能斗鸡给人乐趣等。

  师:同学们真棒!说出了大公鸡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大公鸡,了解大公鸡。板书:大公鸡

  二、教授新课

  1、师:刚才我们看了生活中的公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画家作品中的大公鸡。出示课件(艳丽的.大公鸡图片)1-3幅作品

  2、师:这张大公鸡画得真好看,为什么画得这么漂亮啊?生:色彩艳丽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表现艳丽的大公鸡。(板书课题)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个小游戏,找朋友。(教师做好色块,学生摆出对比色,谈感觉)

  4、师:下面我们欣赏这幅作品,这是农民画家画的《金鸡展翅》,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生:有冷色也有暖色。

  5、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作品,作品中哪些颜色为暖色,哪些颜色为冷色?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看哪幅画面颜色用的精彩?

  6、师:(课件展示)出示多幅大公鸡的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学生作品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观察分析和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的渐变,公鸡展示脖子的美丽,造型奇特,勇敢活泼, S造型,颜色艳丽,(提倡学生个性发挥,教师正确引导)。

  7、师:这些大公鸡这么漂亮,看看老师怎样画大公鸡的。首先设计构思画一幅奔跑中的大公鸡,起稿画出大公鸡的基本形状,强调大公鸡的几个特点部位(头部大红的鸡冠,粗壮的爪子,翘起的尾巴)涂上艳丽的色彩。注意色彩的对比,过度,渐变。(然后出示已画好的艳丽的大公鸡画面)。

  师:(启发学生用真实,想象,幻想,抽象多种手段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艳丽的大公鸡,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冷暖色对比的知识)。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就运用冷暖色对比方法,用真实,想象,幻想,抽象手法画一只或多只艳丽的大公鸡。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公鸡的创作画。

  五.展示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生之间就如何运用冷暖色使画面更好看进行相互交流,拓展思路。

  六、拓展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领域用到了冷暖色。

大公鸡教案6

  活动目标:

  1、观察和了解鸡的整体、局部、细节、花纹、颜色等外型特征。

  2、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选用绳子大胆创想创作各种动态的鸡,体验创作的快乐。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连贯地表达描述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绳子。

  2、动物眼睛若干,画框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创设谜语,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头戴红红帽,身穿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叫人早早起”。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请幼儿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公鸡形象。

  师:你们见过的大公鸡吗?在哪儿见过的?大公鸡长什么样的?

  二、了解大公鸡的结构

  1、出示图片,情境导入。

  师:那我们一起来把它请出来吧!这只大公鸡长得怎么样?

  三、神气的大公鸡展示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讲得很好,把大公鸡的基本特征都讲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大公鸡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你觉得这些大公鸡哪只最神气??为什么?

  四、教师简单讲解毛线的玩法并示范制作神气的公鸡

  师:现在这些大公鸡都很想让我们小朋友把它们神气的样子展示出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毛线,看,这里有一片的毛线,看起来像鸡的什么地方?

  这根毛线打个结看起来像鸡的哪里?

  团一团,揉一揉,卷一卷,等方法!

  师:最后再添上眼睛,看看我的这只鸡漂亮吗?神气吗?

  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师:孩子们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做一只神气的大公鸡?不要着急,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都有什么?

  作画规则:开始作画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1、等会我们4个人一组,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绳子,每人做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完成作品的小朋友可以向客人老师说说你的大公鸡什么地方最神气。3、垃圾请放在白色的盒子里。

  六、作品展示幼儿作品展评,

  1、自评、幼儿互评

  师:好,接下来我们来比一比,那只公鸡最神气?幼儿解说自己的作品,互评!

  2、互动:客人老师点评

  师:后面的客人老师,你觉得今天的这些大公鸡能评上神气的公鸡吗?用掌声告诉我们的孩子吧!孩子们恭喜你们。你们的公鸡全部被评为“神气的`大公鸡”!谢谢客人老师!

  活动反思与意见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原本特色“绳艺”活动,我园邀请了温州市鹿城区教师培训和科研中心的陈碧宵老师来园对我们申报的课题《幼儿园意象绳艺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指导培训,在随后的培训教研活动中,陈碧霄老师的互动环节解开了一直以来困惑着我们的问题“怎样更好地利用绳子特性开展美术活动”。通过几次的培训和指导,老师们对绳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纷纷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绳艺教学活动!接下来老师们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总结反思,让孩子们在绳艺活动中体验意象美术的乐趣。

  这次选择的活动是与小朋友的生活相贴切的,是小朋友所熟悉的,他们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述出自己在园的一日生活。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完整讲述自己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在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的时候,也能够很完整的将事件描绘下来。整个活动孩子都能够有序、有效的完成作品。但是,我在引导的过程中,缺乏对有意义的事件的渲染,在下一次的活动中可以将重点放在有意义的事件上,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会更好!

大公鸡教案7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按儿歌的内容作画,培养记忆力和想象力,要求突出主题,注意色彩的深浅搭配。

  2。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画公鸡;挂历纸做公鸡帽一顶。

  2。范画一张,幼儿用纸。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头戴公鸡帽,学做公鸡抬头挺胸走路状,并念儿歌:

  教师念儿歌两遍,请幼儿说出儿歌名称及内容。

  教师以故事形式具体地描绘大公鸡出来时的`时间。地点。气候。环境及做什么的等等。亦可请讲述能力强的幼儿编讲故事。

  请幼儿把儿歌中的情景及大公鸡喔喔啼的姿势画出来,并添画有关的内容。

  2。幼儿作画。

  出示范画,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学了儿歌以后作的画,强调画面要突出主题——公鸡;注意画好鸡冠与尾巴,要求幼儿画得与老师不同。

  教师全面辅导,启发幼儿记忆儿歌内容,具体指点画面的安排。

  3。作业评价。

  教师评价一个幼儿作品。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公鸡画得突出,再请两位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幼儿幼儿边学公鸡走路状边学公鸡叫离开教室。

大公鸡教案8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进餐时不随便讲话,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2、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嘴巴是坏习惯。

  活动准备:

  手偶:大鸡、小弟弟、老奶奶

  活动建议:

  1、教师出示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手偶,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对,这是大公鸡,这是小弟弟。今天,老师要讲个大公鸡和小弟弟的故事给他们听,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公鸡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是谁呀?小弟弟的嘴巴是不是漏的?你们听了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师用手偶讲述故事

  讲到大公鸡说"好运气,好运气,我找到了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时,提问:

  (1)大公鸡找到的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是谁?

  (2)为什么说小弟弟是漏嘴巴?

  讲到奶奶说"你的嘴巴是不漏的,因为你吃饭不专心,东看西瞧,饭粒就掉了下来,提问:

  (1)小弟弟的嘴巴漏吗?那么,饭粒怎么会掉下来呢?

  (2)小弟弟应该怎么吃饭,饭粒才不会掉下来。

  故事讲完后提问:

  小弟弟现在不做漏嘴巴了,做好弟弟了,你们也是好弟弟、好妹妹,对吗?好弟弟、好妹妹应该怎样吃饭?

  现在,你们都做给我看(全班幼儿做专心吃饭的样子)

  3、教师手拿大公鸡,在全体幼儿面前走一圈,边走边说:"咯咯咯,这儿找不到饭粒,咯咯咯,这儿真干净,让我们到别的地方去找虫吃吧!"然后,教师放下大公鸡带领全班幼儿齐声说:"大公鸡,告诉你,我要做个好弟弟,再也不掉一粒米。

  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一只大公鸡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虫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叫。

  小弟弟捧着饭碗,坐在院子里吃饭。他一边吃,一边瞧着花蝴蝶飞来飞去,饭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鸡看见了,可高兴啦!它连忙跑了过去,嘴里嚷道:"好运气,好运气,!今天找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大公鸡跑到小弟弟身边,啄起地上的饭粒来,"哆哆哆"啄得可真快呢。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兴,连吃饭也忘了。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地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来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裤子上也有饭粒,我来啄小弟弟的.裤子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裤子上的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衣服上还有饭粒,就来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说:"大公鸡,大公鸡,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谁啄你了,我是啄饭粒呢?"

  一会儿,大公鸡把撒在衣服上的饿饭粒吃光了,它还没吃饱呢。大公鸡抬起头开看了看。好咧,小弟弟嘴巴旁边有一饭粒,就开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饭碗来就跑:"大公鸡,大公鸡,别啄我,别啄我!"

  大公鸡说:"小弟弟,小弟弟,别跑,别跑,我不啄你,你嘴巴旁边有饭粒,让我吃了它!"

  大公鸡张开金翅膀,一跳,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着他嘴巴上的饭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来:"奶奶来呀,奶奶来呀!"

  大公鸡可高兴呢。他说:"小弟弟是漏嘴巴,掉下饭来让我吃得乐哈哈,"

  奶奶来了,小弟弟问奶奶,"奶奶,我的嘴巴漏吗?"

  奶奶说:"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饭的时候,东看看,西瞧瞧,把饭粒撒了。"

  奶奶又给小弟弟盛了半碗饭。"快吃,快吃,可别再撒了。"

  小弟弟,端着饭碗吃饭。大公鸡又来了,它说"我还没吃饱呢,漏嘴巴,漏嘴巴,撒点饭粒让我吃呀!"

  大公鸡等呀,等呀,怎么了,一个饭粒也没吃到。哦,小弟弟这回吃饭,可不东看看西瞧瞧了!

  小弟弟把饭吃得干干净净,拿着空碗让大公鸡瞧了瞧,对它说:"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鸡没办法,耷拉着脑袋,只好去找虫子吃了。

大公鸡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2.尝试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和洗澡方式。

  重点难点:

  反复感受、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教学电子资源:《大公鸡》。

  2.歌曲:《大公鸡》

  3.钢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清唱歌曲两遍,请幼儿仔细倾听,并说一说歌曲的主要内容。

  歌曲里面唱了谁在洗澡?它是怎么洗澡的.?

  三、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歌曲,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公鸡的形象及洗澡方式。

  1.请幼儿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如果有个别幼儿创编的动作很好,可以请个别幼儿示范;如果幼儿没有更好的想法,教师可以示范。)

  2.请幼儿尝试伴随歌曲做动作。(提醒幼儿关注歌曲的节奏,要随音乐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四、教师钢琴伴奏,请幼儿学唱歌曲。

  五、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边唱边表演。

  六、分组表演。

  七、小结。

大公鸡教案10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儿歌的情趣。

  2、认识公鸡,能说出公鸡的外貌特征。

  3、丰富“花外衣”“油亮”等词汇。

  活动准备

  公鸡打鸣声音片段、有色彩和没有色彩的公鸡图片各1张(其中彩色图片将鸡冠、鸡身、鸡脚剪开)、公鸡图片1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体验。

  ——(播放公鸡打鸣片段)师:“这是谁的声音?”(公鸡)

  ——请幼儿学公鸡打鸣,看看谁学得像。

  二、欣赏儿歌。

  1、感知欣赏。

  ——(出示公鸡图片)请幼儿说说公鸡的特征。(大红鸡冠、金黄脚)

  2、教师一边指公鸡对应的部分,一边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3、启发幼儿理解儿歌以及“美丽”“漂亮”“花外衣”“油亮”等词的含义。

  ——师:你们觉得公鸡好看吗?

  ——师:“好看”我们可以说美丽,也可以说漂亮。所以公鸡很好看,我们可以说“公鸡公鸡真美丽”。

  ——师:公鸡头上红红的是什么?(大鸡冠)

  ——师:公鸡身上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师:公鸡身上有好多种美丽的颜色,所以我们可以说公鸡穿了一件花外衣。“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

  ——师:公鸡的脖子是什么样的呢?

  ——师:公鸡的脖子看起来光滑明亮,我们可以说它有一个油亮的脖子。

  ——师:公鸡认为自己最漂亮,所以它说:“要数漂亮我第一”。

  4、引导幼儿看图与教师一起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公鸡认为自己最漂亮,所以它的心情是很自信、骄傲的。所以,小朋友念儿歌的时候,也要把这份自信、骄傲的感觉念出来。

  ——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提醒幼儿注意表现出公鸡的心情。

  ——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三、游戏:“彩色公鸡”。

  ——教师将没有色彩的'公鸡图案贴在黑板上,请幼儿来一起回忆刚才儿歌中公鸡的样子。

  ——教师将剪好的彩色公鸡的各个部位出示,请幼儿念一句儿歌贴一个部位。

  活动应变

  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比较母鸡与公鸡的区别,进一步感知公鸡的美丽。

  活动延伸

  学习歌曲《大公鸡》等。

大公鸡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音乐旋律。

  2.在理解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幼儿创造性的创编动作。

  3.合作创编,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初步用动作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石头”的情景。

  活动难点

  通过创编,尝试用身体部位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石头造型。

  活动准备

  1.外国歌曲音乐

  2.毛毛虫、大公鸡、各种不同形状大石头的幻灯片。

  活动时间:25分钟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

  1.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你们肯定没有听过,想不想听呀?

  (2)教师讲述故事《大公鸡与毛毛虫》

  春天到了,有一群可爱的毛毛虫在草地上游戏,它们一边散步,一边唱歌,它们走一走,不时做个鬼脸,还扭扭屁股,玩的可高兴了。“突然”,一只大公鸡昂首挺胸的,咯咯咯的走来了,“呀!”大公鸡来了,可把毛毛虫们吓坏了,怎么才能不被大公鸡发现,不被它吃掉呢?咦,有了:“我们变成一块块大石头,就不会被大公鸡吃掉了。”于是聪明的毛毛虫们,相互做了个鬼脸,赶紧变成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大石头,大公鸡大摇大摆的走来了,看看着、瞅瞅那,原来都是一块块大石头呀!一点也不好玩,一条毛毛虫也没有吃到,就咯咯咯的.走开了,聪明的毛毛虫们又开始游戏了。

  2.出示幻灯片(大公鸡、毛毛虫、各种形状的石头),幼儿体会故事内容。

  3.总结谈话:

  毛毛虫真聪明,想出的办法太好了!它们为了保护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石头,那么我们今天就把这个故事跟着音乐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吧!

  第二环节:基本部分学习音乐游戏

  1.幼儿感知音乐,体会音乐旋律所表达的内容。

  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边听音乐老师边讲解,毛毛虫散步,做鬼脸,扭扭屁股都用什么动作,让幼儿对故事更深的了解。

  2.幼儿学习游戏,听音乐随着音乐创编动作。

  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动作,在变成石头的时候,要提醒幼儿“不能说话、不能动、等”重点强调“大公鸡最喜欢吃毛毛虫”。

  3.创编:老师和幼儿一起创编不同形状的大石头

  让幼儿进行创编,编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石头,分别让幼儿说说自己变得是什么石头。

  4.幼儿合作做音乐游戏。

  两个孩子合作变石头,每组幼儿要变出和别的组不同的大石头造型,找出每组幼儿,说说自己变得是什么石头,再跟随音乐做游戏。

  5.幼儿创作性表演游戏。

  第三环节

  结束部分:安全教育

  谈话:

  对幼儿进行自我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安全处处都在,处处都要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在音乐区投放音乐等,幼儿继续创造性表演游戏。

大公鸡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大公鸡喔喔叫的游戏中练习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

  2、喜欢参加平衡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走平衡时勇敢、沉着的品质。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平衡木做成独木桥,小虫子图片若干(可用积木等替代)大公鸡头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情境创设。

  ——师带上公鸡头饰: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跟着我一起去散步吧。

  ——念儿歌:大公鸡喔喔叫,走到草地上,扑扑翅膀伸伸懒腰,天亮啦,喔~~~。(老师带着幼儿做动作,一遍模仿大公鸡走,一遍伸伸手,伸懒腰,喔的时候单脚站立。)

  ——大公鸡肚子饿了,要出去找食物,哪里有食物呀?(河对面)

  ——原来河对面有许多许多小虫子,大公鸡要过河怎么办?一起走过独木桥。

  2.大公鸡找食物,走过独木桥,练习了平衡力。

  ——那我们要过独木桥啦,注意不要掉到水里去哦。

  ——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走过独木桥,走的时候可以伸开双手保持身体的平衡。

  ——来到河对面我们一起吃小虫子。吃饱了,我们要回家睡觉啦。

  3.创设情境,出示大灰狼,提高速度再次走平衡木。

  ——天亮了,我们一起出去找食物吧。

  ——念儿歌出门念到喔的时候要求幼儿单脚站立不倒下。老师在这个时候说道:听说附近来了一只大灰狼,他准备要吃掉我们,所以我们出去找虫子要轻一点,而且要在他发现我们之前回家,我们该怎么办?(加快动作,比之前要走的快一些)

  ——幼儿分成组进行游戏,老师扮演大灰狼,在附近徘徊,督促孩子动作加快。

  ——等到幼儿都回到家里了,大灰狼出来说:“这些公鸡跑的可真快,我一只也没有抓住,哎。”

  4.游戏结束,整理游戏材料。

  ——下次我们再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的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大公鸡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应会: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美感。 教学难点:冷暖对比和冷暖搭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材、优秀学生作品、图片资料、刮画纸、各种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提问:有谁能够说说我们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在遇到矛盾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答:互相谦让、互帮互助等。

  老师认识的两个兄弟却不是这样的(看视频,斗鸡水墨动画)。 让同学们把打架后的大公鸡变成艳丽的大公鸡,选择需要用的颜色引出色相环中的颜色

  3、新课教学

  (1)再现回忆三原色与三间色:

  ①三原色: 红色:热烈、喜庆

  黄色:明亮、高贵

  蓝色:凉爽、辽阔

  ② 三间色:绿色:平静、清凉

  橙色:温暖、热烈

  紫色:高雅、神秘

  ③按照对色彩的不同感受,划分两大类,并说出划分的原因。

  (2)、感受探讨冷色与暖色:

  ①冷色给人的感觉:凉爽、寒冷、清新

  ②暖色给人的感觉:温暖、热情、舒适

  ③冷暖色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鲜艳、热烈、欢快、兴奋??

  (3)、分析研究“艳丽”的含义:

  ①“艳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色彩、形状、姿态??

  ②欣赏书中作品,看看艳丽体现在什么地方?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4)、探究活动

  ①、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

  ②、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

  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5)、学生创作创作要求:

  ①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②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课堂小结:

  欣赏评述艳丽的大公鸡:组织学生欣赏、交流、评述。

  5、拓展:

  冷暖对比色适合运用到那些地方?

大公鸡教案14

  【设计思路】

  素材分析:

  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情节简单,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一个很经典的生活教育素材。主要讲了小弟弟因为吃饭喜欢东张西望而掉米粒,被大公鸡叫他漏嘴巴,还去啄他身上的米粒而被吓哭了,最后他学会了专心吃饭,大公鸡只好去找虫子吃了。为了让故事更适合本次活动的重点,我对原著稍作了修改,把奶奶的角色删除了,插入了小弟弟的录音与幼儿互动,激发了幼儿用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来帮助小弟弟,一使故事更加生动了,二使幼儿参与性更强了。

  幼儿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是日积月累的,并具有反复的特点,生活活动是一种养成性教育。小班幼儿由于手眼脑的不协调,注意力又容易分散,再加上独生子女的优越感,缺少独自吃饭锻炼的机会,挑食偏食十分严重,致使每天都有很多饭菜浪费了。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对于小班而言是一个关键期,我班幼儿吃饭时也有很多不良习惯,如掉米粒严重、还东张西望爱说话,小碗没扶住而打翻饭菜,再加上本月我们的生活关注重点是进餐环节,结合我班幼儿喜欢听故事,因此我选择了《大公鸡和漏嘴巴》这一文学作品,借助于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中,了解吃饭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环节分析: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抛出问题的方法引出故事的主角小弟弟,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重点环节就是欣赏理解部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故事制作成ppt,插入了生动的小弟弟录音,让幼儿更直观的理解故事内容。幼儿运用已有的零散经验在帮助小弟弟不做漏嘴巴,通过老师的梳理和儿歌总结帮助幼儿积累吃饭时更多不掉米粒的好方法,促进幼儿养成更好地进餐习惯。最后为了使整个活动保持连贯性再次引出大公鸡,使大公鸡走出文学作品,走进幼儿生活。延伸环节是本次生活活动后的.实践验证环节,借助“大公鸡”这一角色,督促幼儿养成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习惯。

  【内容与要求】

  在听听、看看、说说中,了解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逐步养成良好地进餐习惯。

  【材料与环境准备】ppt、录音、大公鸡头饰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价值: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引出故事主角,通过图片认识小弟弟)

  出示课件,介绍名字,为什么叫它漏嘴巴呢?

  二、欣赏理解(分段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价值:知道小弟弟掉米饭是因为吃饭时东张西望,通过小弟弟的录音提问,激发幼儿要去帮助小弟弟的愿望)

  1) 为什么说小弟弟是漏嘴巴?米粒都掉在哪里?

  他是怎样吃饭的?(辅问:他一边吃饭一边在看什么?)

  小弟弟为什么哭了?

  师:原来大公鸡在告诉小弟弟,米粒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你们听小弟弟在说什么?(录音哭着说:你们来帮帮我,我不想做漏嘴巴,不想被大公鸡啄)

  我们一起来帮帮小弟弟吧,告诉小弟弟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做漏嘴巴的好方法有哪些?(价值:重点问题,在帮助小弟弟的情境中,积累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出示相应的图片,给幼儿直观的引导,最后以简短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小结。)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总结:扶住碗,拿起勺;看小碗,不说话;身体、下巴靠靠好;吃得干净身体棒。

  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的小弟

  弟有没有让大公鸡找到米粒呢?

  2、欣赏故事第二段(价值:将上一环节中总结的好方法编进小弟弟第二次吃饭的故事内容中,同时也是在帮助幼儿巩固和验证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现在的小弟弟是怎样吃饭的呢?

  2)他对大公鸡说了什么?

  师:现在的小弟弟听了我们的好方法后,吃饭时再也不掉米粒了,变成了好弟弟。

  三、回归生活(价值:大公鸡走出文学作品,走进幼儿生活。)

  师:“喔喔喔,喔喔喔”咦,是谁来了?

  大公鸡(出示大公鸡图片和声音):前几天,我去其他班级找米粒吃了,找到了好多漏嘴巴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漏嘴巴呀?(不想)一会儿吃中饭的时候我也要来你们这里找找有没有漏嘴巴,看看谁把饭菜撒在地上了。

  延伸:(价值:这是本次生活活动后的实践验证环节,借助“大公鸡”这一角色,督促幼儿积累吃饭时不掉米粒的好方法。)

  1、午餐环节,“大公鸡”到班级里来寻找掉米粒的漏嘴巴。

  2、活动后两天,拍摄我班幼儿午餐时的视频,和孩子们一起玩《大公鸡找漏嘴巴》的游戏,找找漏嘴巴的小朋友,讨论交流更多地进餐好习惯和好方法。

大公鸡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演唱歌曲。

  2.激发幼儿爱护、喜欢大公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复习部分。

  1.复习歌曲《丁冬小门铃》。

  2.引导幼儿唱出迎接客人和做客愉快地心情。

  3.进行简单地歌表演,重点提醒幼儿左手动作。

  二、学习歌曲《大公鸡》。

  1.欣赏歌曲第一遍,听听歌曲的旋律怎样?

  2.学习按歌曲的`节奏用左手打拍子。

  3.学唱歌曲《大公鸡》,边唱边拍手。

  4.分小组继续学习对唱歌曲,如一组唱“大公鸡”。另一组唱“穿花衣”。

  5.启发幼儿把每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处理为默唱,并用拍手表现。

  6.启发幼儿把每一乐句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处理为默唱。

【大公鸡教案】相关文章:

大公鸡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大公鸡教案03-21

大公鸡小班音乐教案11-06

大公鸡小班音乐活动教案11-12

大班教案版画美术大公鸡06-17

大公鸡和漏嘴巴小班教案04-27

小班歌曲大公鸡穿花衣教案09-1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大公鸡》10-16

大公鸡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06-30

幼儿折纸大公鸡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