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筷子的传说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筷子的传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筷子的传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文所给的内容知道筷子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发明使用的,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
2、通过自学会正确拼读生字词。
3、学生学会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与筷子相关的各种资料,培养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课外知识。努力做到离开课本。
教学准备:
1、提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要求学会文中的生字,词,读懂课文的故事,了解大意。
2、让学生提前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看书,问亲朋好友等等寻找关于筷子的各种资料。资料可以很广泛如筷子的`其他传说,民间有关筷子的一些风俗,以及历史上与筷子有关的趣事或筷子的作用或有哪些国家也使用筷子亦或是筷子给自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等等等。只要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
1、我们平时吃饭要用哪些餐具?让学生说一说。引出筷子。
2、今天就来学习〈筷子的传说〉这篇课文。
(二)通读课文(8”)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自音,自学生字。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读后检查:
a:烫 赛 搅 嫌 鲜 嫌
(1)注意鲜这个多音字 (2) 各别字哪里应该注意,容易写错让学生自己说
(2)开火车组词。
b:提问: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复述课文(因为这篇课文要求预习的非常充分,所以希望学生可以把课文的故事说给大家听)(10”)
全班一齐朗读课文,然后用一直两分钟的时间将课文里的故事说给同桌听
请2~3位学生把故事说给大家听。
(四)交流资料(15)
请学生上台把自己找到的有关筷子的故事以及各种内容说给同伴们听。四组比赛,上台最多的组课后每人奖励一朵小红花。(这部分是整堂课的重点)
为了避免学生所找资料较少,教师自己准备相关资料接下的时间主要由教师介绍与筷子有关的各种资料。
作业:课后同学们把筷子的传说说给同学,家人以及朋友听。(也可以是自己事先找的资料)
(五)总结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筷子的各种知识。同学们知道餐具除了筷子外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勺子,刀叉等等,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期间也来找找这些餐具的来历和它们的作用。
筷子的传说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给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学会本课生字13个,区别“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理解新词19个。
2、会按“谁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句式写句子;知道顿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我们祖先发明筷子的时间,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了解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人数及其生活的主要区域。
4、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汉字部首的确定;顿号的用法。培养民族自豪感。
2、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筷子的由来。
三、教学准备
筷子、磁带、录音机、字典、生字卡片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五、板书设计
△筷子的传说
快子:树枝
筷子:细竹
种类繁多:玉石筷
筷
金筷
银筷
六、教学后记
作为一种伟大的发明,作为祖国荣誉的介绍,4、5两个在情感教育上有惊人的相似,但他们又是不同的,一个是史实,一个是传说。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通过抓住对“传说”一词的理解,让学生明白筷子发明的过程,并学会复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为指定的生字确定部首,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学会本课分“鱼”与“渔”,“两”与“俩”的用法。。
2、知道并能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传说”,教学“筷”。
筷为什么是竹字头?由此可见——
二、初读课文
1、自读,思考:传说中第一双筷子究竟是什么做的?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2、反馈
三、再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划出新词。
2、四人小组完成填空。
筷,()结构,查()部,部首在()。
烫,()结构,查()部,部首在()。
嫌,()结构,查()部,部首在()。
印,()结构,查()部,部首在()。
3、小结
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上,有时在下;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有时在右,有时在左。
四、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1、回顾部首查字法步骤。
2、在字典中查到“嫌”,看看这个字有几种意思。
3、独立查“印”,说说你是怎样分步查到的。
4、比赛:课作1
四、巩固部首查字法,区分形近字。
1、区分“鱼”与“渔”
A、第一双被称为快子的.筷子是谁发明的?
B、渔夫的渔是什么意思?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来。
C、以捕鱼为生的人叫——。“鱼”与“渔”意思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查鱼,该查什么部?
D、小结:大多数独体字,本身就是部首,就查这个字,如“骨”“弓”等。
2、区分“两”与“俩”的不同用法。
A、用部首查字法查“俩”,说说他的意思。
B、“两”和“俩”谁的使用范围大?为什么?
C、课文中“两个渔夫”明明指人,为什么不用“俩”?
五、课堂作业
课作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2、学习课文,了解筷子种类之多,使用之广;学习顿号的用法。
3、复述关于筷子由来的传说,达成情感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1段
1、自读,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想法?
三、学习第2段。
1、指名读,说说筷子最初为什么叫“快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快子”的由来。
四、学习第3段,体会顿号的用法
1、帮助渔夫很快喝完稀饭的快子,后来怎么被叫做筷子了?
2、皇帝不用筷子,这说明什么?
3、课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见
过吗?除了课文中讲到的筷子,你还知道有什么筷子?
4、读最后一句,体会顿号的用法。
五、学习第4段
1、读第一句,说说这一句写什么?
2、读第二句,进一步体会顿号的用法。
A、他们是谁?
B、这句话为什么要用上这么多顿号?
C、课作5
3、学习第三句。
A、为什么要特别点一点“西方人”?
B、这句话后面为什么要用感叹号?
C、你知道使用筷子有什么好处吗?
D、朗读练习(!)
六、课堂练习
1、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段的意思。
2、填空:课作3、5
3、用“谁生活在什么地方”造句,完成课作4
4、理解句子意思
A、皇帝也学着用筷子吃饭。
皇帝很谦虚。
这句话说明
筷子是老百姓先会使用。
皇帝很愚蠢。
2、全世界有14亿人使用筷子。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不多。
这句话说明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占大多数。
筷子的流传很广。
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
快俩印洲鱼导周稀
筷两映州渔异绸希
二、造句
1、自豪
2、了不起
筷子的传说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知道筷子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发明使用的,知道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喜欢用筷子吃饭,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会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能理解“传说、比赛、搅动”等词语的意思。
3.能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默读方法边读边思考,自己读懂课文,并知道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找出有顿号的句子,初步了解顿号的用法,并试着将传说复述给家长听。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筷子的由来和传说。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难点:用自己的话说说筷子的由来。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平时吃饭要用哪些餐具?板书:筷子
“筷子”可以说是我们吃饭时常用的一种餐具。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呢!同学们一定想了解吧。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理解“传说”的意思。(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筷子是什么时候、什么国家的人发明的?
(3)传说中“筷子”是怎么来的?
(4)课文中说到的筷子有哪些种类?
(5)全世界使用筷子的人数有多少?他们大多生活在什么地方?
2.讨论交流。
(1)检查字词。重点:烫tang 皇huang 俩lia 嫌xian
(2)分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学习第1、2段
1.朗读第1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a.用上“三千年前”“传说”“中国人”“发明”“筷子”这几个词说一句话,要求不同于课文句式。
例:传说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中国人是在三千年前发明筷子的。
传说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
传说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
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的,这是一个传说。
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发明了筷子,这是一个传说。
b.知道了筷子是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发明了,你有什么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2.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请你用上“先...接着...最后...”说说“快子”名称的由来。
再用上“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还因为...所以...”说说“快子”名称的由来。
(3)给“顺手”找近义词。
(4)朗读第2段。
3.感情朗读1、2两段。
四.作业练习
(1)渔夫喝稀饭不快,是因为( )。
(2)一个渔夫得胜了,是因为()。
(3)渔夫把两根树枝起名叫“快子”,是因为()。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知道顿号的作用;熟读课文,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快子”的由来,那“快子”是如何成了“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筷子的传说》。
二.学习第3段
1.读通读熟第3段。
2.说说“快子”为什么成了“筷子”,想一想跟它的字形有什么关系。
3.填一填:筷子的种类很多,有()、()、()、()、()等。
4.课文中提到的.筷子你见过吗?除了课文中讲到的筷子,你还知道有什么筷子?
5.讲解顿号的用法。(表示句中并列词或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想一想课文中“象牙筷”后面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6.“嫌”是什么意思?想象皇帝会怎么嫌?
三.学习第4段
1.默读第4段。
2.朗读第1句话,说说明白了什么。指导读出自豪的感情。
3.找出课文中有“顿号”的句子,读一读。
4.出示以下词语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使用筷子的人主要东方国家我国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运用多种句式说话,并试着加上标点,说说为什么这样加。
5.朗读第4段。
四.回顾全文,指导复述。
1.说说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请在课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讲讲筷子的传说.
3.大声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练习
1.句子练习。
例:使用筷子的人大多生活在东方国家。
动物们喜欢生活在( )。
( )生活在海洋里。
( )生活在( )。
2.把筷子的传说讲给爸爸妈妈听。
【筷子的传说教案】相关文章:
《神奇的筷子》教案12-18
《玩筷子》教案09-14
幼儿筷子教案11-04
使用筷子大班教案11-14
《筷子舞》大班教案08-15
筷子舞大班教案10-31
《使用筷子》大班教案11-07
大班《使用筷子》教案04-02
小班教案玩筷子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