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看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看海》教案1
1、知识目标:把握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1)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分析问题的角度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
1、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把握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设计理念
1、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采用“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教学结构。
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最优化。
教学策略
创境激趣—视听感悟—朗诵感知—活动探究—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导入:
先请大家欣赏海景(播放壮观海景)
欣赏完影片,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所看景物的特点。
交流。
大家说的这么棒,不愧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你都喜欢什么时候去看海?(学生回答)春天的海生机盎然,夏天的海热烈奔放,秋天的海鱼虾满舱。那冬天的海呢?(学生回答)但有这么一位教师偏偏选择冬天去看海?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冬日看海人。(展示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请带着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冬天去看海,欣赏课文录音,找到答案并标注好生字读音,体会朗诵者是如何表现作者感情的。
(轻柔的配乐和优美的背景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入了文章所设的意境中,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冬日看海人的钦佩、赞叹之情。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2、强调生字词后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回答导语中的问题——为什么冬天去看海。冬日看海是一个不平常的举动,我相信这不平常的举动一定打动了你,让我们阅读课文,用心感悟,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经小组讨论后,用这样的句式来交流,大家分享。(课件出示句式:“___________这句(段)话打动了我,因为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交流最感动的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从细节上来品评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
3、打动我们的是这看海的事,更是这看海的人。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访谈节目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假如这位教师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记者将如何采访他?他又会如何回答?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依据课文内容,做好采访或被采访的准备。
(为了使活动能围绕课文内容,展示课件,给学生的访谈指明方向。)课件展示
(1)看海人的外貌描写体现了他什么特点?
(2)看海人还有什么故事?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 3 )看海人为什么去看海?又为什么选择在冬日?( 4 )他看到海了吗?感受如何?
(5)别人是如何看待看海人的?他自己又是如何评价自己这一举动的?
5、进行活动,然后讨论人物特点。(板书:)
乐观坚强
执著认真
敬业
(开放、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访谈,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人物,完成了教学目标
1、2。
V是胜利的手势,板书设计成V字型,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5、这个人物有这么多的特点,那作者抓住了哪一点来突出呢?(学生回答)(展示课件)
他是敬业的人
6、敬业的'意义,文章用一句很精练的话表达了出来,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读出)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著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请大家把这句闪光的话语轻声再读一遍,感悟其中的内涵。(学生交流感悟,教师归纳)(展示课件)平凡但不平庸
(反复诵读这一句子,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深刻的认识。)
三、拓展延伸关于敬业,出示几个话题,让学生任选一个谈谈见解,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具体而生动,不要空讲大道理。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也可以讨论一下。(展示课件)A、联系课文谈谈什么是敬业精神? B、你还知道哪些有敬业精神的人?你怎样看待这些人?C、个人的敬业会给社会带来什么?
D、由冬日看海人的敬业精神,反思自己,有怎样的联想或启发?(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自己讲述身边这些具有敬业精神的例子,激发对敬业精神的深层认识。联系自己,感悟生活,突破教学难点。)
四、谈收获:
请学生来谈谈这一节课上有怎样的收获?可在小组内作简单的文字整理,后全班交流。
(畅所欲言,不拘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能从中有所收获即可。)
五、教师小结:
(连续展示课件:播放表现生命美好、勇于追求的图片,配以文字和优美的音乐)
敬业精神就像太阳的光芒,明亮而温暖;敬业精神就像搏击的海浪,执著而充满力量。一个敬业的人,不管环境如何,必有所收获;一个敬业的民族,不论基础如何,总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人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保卫了美丽的家园。敬业精神是一种爱,对事业执著的爱,对他人无私的爱,对祖国深沉的爱。如果人人都献出这种爱,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
六、作业:
任选其一,从你的视角来谈敬业精神。(展示课件)
1、续写冬日看海人回到学校后的故事。
2、以“平凡与伟大”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七、板书:
冬日看海人
刘心武
乐观坚强
执著认真
敬业
《看海》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青蛙登上山顶的经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一、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入课文。
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三、教学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四、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都对。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可师生,或生生)
《看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11小节,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哪些人曾经看到过大海?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生:
师:老师可没有看过大海,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跟着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一起去看海去,好不好?
师:老师在今天会请一些表现好的同学扮演我们书中的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并且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根据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来招聘课本剧的小演员。刚刚这个同学表现就很好,我们就可以先把他作为小青蛙这个角色的后备演员,我们先请他在课堂中扮演一下小青蛙。(亲热的和该同学站在一起)我们整天生活在湖里的小青蛙,看到的东西十分有限,别人会叫我们井底之蛙,看样子,要想看到大海,还得请求别人的.帮助呢?课本中有几个朋友帮助了我们?(面向同学)
【在上课之始,教师就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比赛激励的形式,这样做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快地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到文本中去。不过教师要注意保持情境创设的一致性。】
生:
你们谁愿意先扮演苍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先请同学们看课文。
二、学习1-3小节。
1、自由读1-3节,思考:苍鹰告诉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
2、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A、师:课文的第一句既不是苍鹰说的,也不是青蛙和松鼠说的,而是作者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介绍的,我们叫它旁白。旁白也很重要的,而且内容也很多,谁想读?(学生纷纷举手)不过,不是谁想读,就能读的,要能够读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呢!(指名读)(教师引导学生读出青蛙十分渴望见到大海的心情。)
B、苍鹰告诉小青蛙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指名读苍鹰的话。
3、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A、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呢?播放画有高山的课件或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座高山?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山的高?(高耸入云、高不可攀)
B、青蛙知道要爬这座高山时,是怎么说的?怎样的一个表现呢?请这个小青蛙给我们表演一下。指名朗读,评读,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吃惊和不自信。
C、必须要爬过这座高山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读出苍鹰的坚定的语气,读好反问句。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读得好的同学作为课本剧的后备演员,教师给他戴上小动物的头饰。
5、如果我们就是那只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师:你这只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你是怎么想的?(生:)
书中哪个词是来说他的这种心情的?(失望)
三、学习4-11小节。
师: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小伙伴帮助了他,是谁呢?(小松鼠)
1、分小节朗读4-10节,思考:青蛙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心里有了什么变化?
(小松鼠一开始很失望,后来在松鼠的鼓励下渐渐地有了一些信心)
2、有感情朗读。
A、自由朗读。读出小青蛙由失望到逐步树立信心,读出松鼠对青蛙的鼓励。
B、分角色朗读。评读。
【4-11小节内容很多,但都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值得进行训练的点,我们的教师要充分的相信学生,通过让学生充分的读,读出松鼠对青蛙的鼓励和青蛙的逐渐自信就可以了。】
师:跳一两级台阶很容易,跳十级,跳一百级台阶呢?昨天,老师叫同学们在家练习蛙跳100次,你能说说跳完后的感受吗?
生:
师:这样的高山,说不定连一万级台阶都不止呢?这时,小青蛙会是怎样跳的呢?
3、学习第11小节。
出示课文11小节,指名读。
A、为什么青蛙只是歇一会儿?累了,歇着不走行不行?
B、我们班同学有没有爬山成功的?你能说说,爬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C、有感情朗读11节,读出爬山的艰辛和青蛙的坚持不懈。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青蛙爬山的辛苦和坚持不懈,要比单纯从语言文字入手,更能使学生容易理解。】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教师引读。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1、课件展示大海的景象。
2、我们和小青蛙一起看到了大海,这时小青蛙会说些什么?
五、拓展,揭示主题。
青蛙看完大海回来后,小蚂蚁也想去看大海,可是也觉得这山太高了,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直接让学生说,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远远没有这种通过在情境中编一编主人公的对话,揭示主题来得更为巧妙了。】
六、布置作业。(二选一)
四人小组进行课本剧表演。
《看海》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看海
从山上望
轻柔
在沙滩上看
汹涌
看潮水
在石块间
有趣
《看海》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看图片。(放大海的图片欣赏)说说你感觉大海怎么样?是啊,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师板画高山),那么它是怎样登上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师带小朋友走进《青蛙看海》这个童话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苍”;读平舌音。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三、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四、初步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五、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撒,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并描红。
4、反馈检查。
5、指导写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你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很想看到大海。板书:很想
3、是啊,一开始青蛙认为要想看到海难。过渡:为什么青蛙觉得要看到海很难呢?
二、学习13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
2、交流:
(1)山高:
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读13自然段。
(山很高)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想象:山会有多高?你能读出山的高吗?
指名读,评议。
我们一起像他这样试试!齐读。
青蛙吸了口凉气,动作体会吸凉气,学青蛙先吸口凉气,再说一说山的高。
过渡:除了山高,还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没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
认真听老师读这句话,思考: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指导读:读好没有、也没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难。练读、指名读。
连起来读青蛙的话,突出青蛙登山之难。
指名读(提醒学生注意吸凉气动作)、齐读
这个时候,苍鹰又是怎么说的呢?
谁能读读苍鹰的话?指明读。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青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所以青蛙失望了。(板书:失望)
过渡: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确很难,小青蛙面对困难,放弃了没有?我们知道青蛙最后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书:看到大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书:?)
三、学习411自然段:
1、读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顶的?
青蛙是怎样登上山的?(跳上山的)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什么叫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谁来做青蛙,谁来做小松鼠,来演一演?(动作体会跟着跳)
演得不错,下面咱们来看看青蛙是怎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跳上山顶的。播放动画。
孩子们,想一想,青蛙和松鼠在跳上山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什么困难?
你们登山的时候有什么感受?累,腿酸。
2、指导表演:
下面就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注意:从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达了山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哪位同学能把登山的过程表演出来?
(1)(学生演至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有点累时)小青蛙,你觉得怎么样啊?既然累了,就在草丛中休息一会儿吧!
(2)同学们,你们看,小青蛙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台阶,当然很累。突然,草丛中窜出来一条毒蛇,好危险,差点把小青蛙吃掉。突然,天气又下起了大雨,把小青蛙全身淋湿了。
(3)上山很累,还会遇到困难,小青蛙,你会放弃吗?为什么?
(4)是啊,正因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你们看,小青蛙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样的!你们想不想也来鼓励鼓励他呀!让我们也来鼓励他!小青蛙,小青蛙。
(5)看,听了大家的鼓励,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让我们再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终于到达山顶了!
四、学习12自然段。
1、小青蛙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了。
(出示大海图)咱们和青蛙一起欢呼吧!
2、是啊,经过努力,青蛙终于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同学们,咱们和青蛙一起来看看美丽的大海吧!(欣赏图片)
3、大海美吗?如果青蛙不付出那么多努力,它能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吗?这个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整体感悟。
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共同体会青蛙看到大海的快乐吧!(齐读)
《看海》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几种不同的说话格式。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苍鹰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蓝蓝的大海一望无边,不光我们喜欢,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齐读:青蛙看海
二、初读课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边看书边听录音。
2、自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课文有几个小节?做记号。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机指导重点段落和句子。
(1)“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A、认识这种提示语在中间的说话格式。
B、青蛙说的话较长,指名多人读。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认识这种提示语在后面的说话格式。
(3)知道第5小节、第8小节的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
(4)出示第11小节,指名多人练习读。
三、学习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真不简单啊,瞧,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间飘荡。白云姐姐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呢?想看吗?
指名学生翻开白云图片,认读上面的词语,齐读。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们能吗?这些生字离开了拼音你还能认识吗?师逐个翻开“高山”上的词语卡片,齐读。
3、如果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识字方法。
(1)“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级、极、吸”比较,组词语。
(4)登:学习“登字头”,书空。
(5)展:分部件识记,出示苍鹰的图片:多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啊!看图在桌上练习写写这个字。
5、巩固练习:找朋友的游戏。
级极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每位学生都要准备卡片“级极”)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2、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冲出包围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图画(山、白云、青蛙、苍鹰)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看海》这个故事。
二、学习1-3小节。
1、(贴青蛙图片)看,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这时一只苍鹰飞来,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认真读一读(1、2、3)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的样儿。
学生自由练习读。
3、他们说了些什么?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谁来读苍鹰的话?青蛙的话谁想读?其余的小朋友边听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呢?
学生读。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那会是一座怎样的山?师随机在黑板上简笔画。
现在老师就是青蛙,你是苍鹰,请你将那座山指给我看看。指导、评议。
5、青蛙看了看这座山,忍不住——引说:吸了口凉气。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节: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用红色显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儿?学生表演,请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做给大家看看。
(2)青蛙为什么吸了口凉气啊?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高山、白云”:小朋友看,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几十倍呢。瞧,这座山已经冲入了云层,就连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师不由得想到了首诗----引说: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这么高的山,对于青蛙来说,实在是太难了,难怪它要——(引说)吸了口凉气呢!
(3)那青蛙是怎么说这句话的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我们来听听,苍鹰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三、学习4-12小节。
1、过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没有一双——(引说)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伤心、难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出来(贴小松鼠的图片),帮助、鼓励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顶,看(播放课件)。
3、青蛙登上山顶的过程,课文的4-11小节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我们刚才看到的情景,你会读得更好。
学生自由练习读。
4、指名分角色读: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的呢?这次我想请三个小朋友来读给大家听。
(1)读“你想看海吗?”时,师:呀,这只松鼠真热情,你再说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师:青蛙,你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心情?再试试。
(3)“这有什么难的!”师:青蛙,你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现在怎么样?学生一起来说说。
5、还有谁想来试一试吗?同桌练习读。
6、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出示句子: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①指名读。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为什么呀?
8、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让我们一起来开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学生读):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同时黑板画大海)
9、小青蛙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指导书写剩下的生字,要写得正确、美观。
2、复习巩固生字词,学会正确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听写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
看拼音写词语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复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卡片,组词语。
2、指名书空“登、善、展”。
三、书写生字。
1、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吸、级----右边都是先写横折折撇
双----双胞胎差不多,左边是点右边是捺
喝----右下竖折的竖要伸展到框外
2、指导学生观察“苍、失”的字形特点,自由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苍()夫()喝()极()
枪()失()渴()级()
2、看拼音写词语。
苍天
苍老
白发苍苍
登山
登高远望
一双手
善良
善于
双目失明
消失
大吃大喝
开展
展现
呼吸
能歌善舞
伸展
一级台阶
阶级
草丛
凉气
不知不觉
失望
举世无双
善跑
与人为善
一步登天
到达
《看海》教案7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童话故事《青蛙看海》,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如何。
2、(多媒体出示新词)复习新词: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这上面的都是课文里的生词,没有拼音,红色的是生字,你会读吗?(会)那我们开开小火车读读吧,读的同学看仔细了,听的同学听认真了,字音要准。全班齐读。
2、谈话:生字的字音大家读得可真准,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前三段,知道了苍鹰对青蛙说想要看到大海必须怎么样?(登上高山)青蛙听了非常失望,因为(学生答:它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来了一只(小松鼠),它来干什么呀?小朋友们,快去读读课文4到11段吧!
二、精读课文4——11自然段
(一)、自读课文4——11自然段
小朋友,把头抬起来,读书前,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出示要求:
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想,出示问题:
1、你觉得小松鼠是来干什么的?
2、你能找到小松鼠和青蛙的话吗?找到以后读一读,想想小松鼠的话该怎么读?青蛙的话呢?
(二)、读悟4——9自然段
1、你觉得小松鼠是来干什么的呀?
2、让我们一起做小松鼠来关心一下青蛙吧!出示:你想看海吗?哪只小松鼠来表示你的关心?你真是只有礼貌的小松鼠,一只亲切的小松鼠。
3、师引读:青蛙回答说:……出示话,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4、青蛙一点信心也没有,小松鼠该怎么办呢?它又说了些什么呢…
5、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哪只小松鼠也来告诉它?
6、青蛙觉得怎样?出示:这有什么难的?谁来做青蛙?谁还想做青蛙?大家站起来,一起来做小青蛙。
7、师引读:小松鼠接着说:再跳一下!听了小松鼠的话,青蛙又……
8、小青蛙连续跳上两个台阶,它会怎么想?(原来登山也不难,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你说得好极了,现在青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板书:信心(要多请几个学生说说)
9、小松鼠也认为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的,所以它又一次鼓励青蛙:好,你一定能……(出示),哪只小松鼠来鼓励青蛙?请这组的同学当小松鼠来鼓励青蛙!
10、下面,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在小组内用分角色的方式读再现小松鼠鼓励青蛙过程,读读4到10段课文。(请组长分好工,认真练习)
11、小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导。(哪个小组推荐小朋友上来汇报一下)
12、我请女同学做小松鼠,男同学做青蛙,跟老师合作,读读这组对话好吗?注意你可加上些动作,师生分角色读第四到第十段。
(三)、学习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除了累和渴,表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
9、生接读“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10、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板书:成功),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1、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2、观察一下大海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大海吗?(说得好极了)
13、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三、总结全文,积累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个故事,学学这只勇敢的青蛙吧!
2、师: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齐读一遍。
四、指导写字
出示“吸、级、双”
1、认读
2、你发现什么(学生说),学生组词
3、老师写,请你们认真看。
4、学生描红,书写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6、同桌互相交换一下,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在这个字上送它个笑脸。
《看海》教案8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诗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仿编。
活动准备:
配乐诗歌《出海》、大海背景图、大海里的各种东西、幼儿人手一张长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感受诗歌的'意境
1、出示图片(大海背景图)
(1)师: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2)师:看到这么美的大海,你想干什么?
(3)师:我呀,想出海,想到海面上去看看、玩玩,你们帮我想想,坐什么去呢?
(4)师:有这么多的海上交通工具,我可以划着小船去,可以坐飞机去看海,可以坐大轮船去;那好吧,我就坐大船去,海上有什么呢?
2、欣赏诗歌《出海》
二、理解学习诗歌
1、提问:
(1)我出海时,看到了什么?
(2)在听的时候,你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2、再次欣赏,跟念诗歌。
师:大海真美啊!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看,玩玩?好,我们一起《出海》
三、学习仿编诗歌
1、师:我们看到了浪花、白云、海鸟、帆船,你还会看到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仿编。如:幼儿:海龟。师:海龟有多少呀?幼儿:海龟一只只。
3、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师:真棒!把你们看到的东西,都编到诗歌里去吧!
四、一边折船,一边欣赏诗歌
1、师:(出示船)你们看,这是什么?(船)你们谁知道我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折艘船出海吧!
2、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纸折船。(自由想象折船)
师:比比谁折的船漂亮?
五、带领幼儿拿着纸船在诗歌的意境中边念边开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开着小船出海去了。(随着音乐律动做动作)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看海》教案9
一、交流导入
1、播放大海的声音,请学生听听,在大海声中畅谈自己对海的印象和去看海的经历
2、师:看了,大海议案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在冬天里看海的人——
教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文大家都提前预习了,生字词都认识了吗?文中有些词语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狭隘揣上萦绕电熨斗
惭愧抵达羡慕警悟
有劲的光芒
异样的光
闪亮的眸子
(1)指学生读
(2)交流自己没有弄懂的词语,明白其意思后,用这个词语说句话
(3)请学生再读读三个词组,联系课文想想,它们都写到了——?
生:都是写眼睛的……
(4)齐读词、词组
2、师:会读书的人,能把一句话组成几句话,把薄书读厚;会读书的人,还能把厚书读薄,把几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或几句话这是非常重要的本来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下这段话
出示:课文讲了“我”偶然遇到一位( ),他向“我”讲述了他( )和( )的经历,分别后,他那( ),长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1)一生口头填写
(2)课件出示答案,学生齐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已经掌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体验
1、师:为什么这么一位来自大西北的普通、平凡的小镇教师,让作者长久地萦绕在心头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看海人(出示文字)请大家读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
我偶然遇到一位来自大西北小镇里的小学教师,猛看上去他似乎已然年过半百,因为他脸上有那么几条很长也很深的纹路,并且头发也花白了可是,跟他交谈时,他那双眼睛却闪烁出很有劲的光芒,使我又觉得他实在还很年轻
我只是偶然见了他一回,他走后,我甚至已不大能形容出他的相貌了唯有他那闪亮的眸子,还有那一身大海的气息,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
学生读书
生:第一段写了这位老师的模样,第二段也有写并且第一段和第二段有联系
师:这是一种写法,叫首尾呼应
师:再读读,看看这两段同时写到了什么?
生:眼睛
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
生:闪烁出很有劲光芒的眼睛
师:“有劲”我们一般来形容什么?
生:力气大
师:那你认为眼睛里闪烁出有劲的光芒,这还是什么样的.?
生:炯炯有神的眼睛
2、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里流露出的这股劲应该来自于他心灵的深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股——心劲板书:劲
3、师:那么,这股心劲是什么呢?从文中哪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他讲述的第一件事请同学们自由读2—4自然段,看看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股劲?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
生:“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从这个下定决心中,我能感觉到
师:这个决心是——看电灯这是一股劲,一种追求
生:“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揣上干粮往100多里外的县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达县里”
师:我听着你读的很有滋味,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你对哪个词有感触?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股心劲?
生:……“天还没亮”……
生:从“ 100多里外的县城走去”这个数字中……
生:“足足”……
师:他足足做了什么?(足足从早晨走到深夜,足足走了100多里)
学生再谈感受的时候,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带入朗读中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这股心劲是什么?
生:坚持
生:执着
……
4、凭着心中的这股劲、这份坚持执着,他实现了看电灯的愿望那么在“看大海”这件事中,又让你从哪里感受到了那股劲儿呢?请大家默读58自然段看看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那股心劲
学生读书
汇报:
生:“这两年常有学生问他:“老师,大海究竟什么样啊?”他总是耐心地向学生们形容然而,他的经验并不超过学生……于是他决心亲自来看看大海这回寒假一放,他便启程了”……
师:这寒假一放,便启程这寒假本是教师休闲娱乐的时间,在这里他“放”下了,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他这一“放”,放下了什么?
生:……(引导:平时的寒假中,他都做什么?)
师:是啊,位了心中的大海,为了这份追求,他放下了亲人,放下了家务,放下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放下了许许多多……
5、师:可是,这位小学教师为什么要选择冬日看海呢?
生: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的!
师:他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呢?
生:……
6、师:为了这种追求,他冒着严寒来看海在这十来天里,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生接读: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
师:他在怎样的看海?
学生汇报,请生做动作
师:采访你这位“小学教师”,在这各个角度看大海,大海一样吗?你还想怎样看大海?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对大海说什么?
生:……
师:这位小学教师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从各个角度看大海,他发现冬日的大海——生:别有一番雄奇的景象
师:他觉得大海美极了,他觉得生活美极了来,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
出示:
这十来天里,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
他两眼闪着异样的光,对我自豪地宣布:冬日的大海,别有一番雄奇的景象
7、师:同学们他不光用眼睛看,他还会用耳朵(教师做动作)——听
他听到了什么?
生:……
师:他看大海,他听大海,他还会深深地吸一口气——
生:……
师:他还会俯下身子,——
生:……
师:他还会怎样感受大海?
生:……
师:他在用他的整个身心来看海、感受海、享受海啊他发现,冬日的大海——
8、师:读着读着,我们明白了,选择冬日来看海,还有这样的一层原因:在冬季,整个大海都是属于他的,他可以尽情地去拥抱大海,享受大海
9、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多角度、全方位、投入地看大海、感受大海呢?
生:为了学生的愿望
师:他想让学生认识一个什么样的大海?
生:……完整的……
师:对学生负责,对工作尊重
四、拓展升华
师:凭着这股执着、追求的心劲,这位小学教师看到了电灯、看到了大海,实现了心中的愿望,丰富了人生经历我想请同学们想想,产生这股心劲的真正动力是什么?请大家再次回顾这两件事,找一找
生:学生
师:说说你的理由
请学生读读有关的句子,师出示:有一天,……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
这两年常有学生问他:“老师,大海究竟什么样啊?” ……于是他决心亲自来看看大海
师:读到这儿,我们就明白了,这份心劲、这份执着、追求,都来源于学生,来自于对学生的爱,来自于那份身为人师的责任,来源于对这份平凡工作的敬重与尊重这就是——敬业精神板书:敬业
师:所以,作者说,这位冬日看海人离去后,他的身影还长久的萦绕在脑海中,使他警悟到——学生接读: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师:今天,我们从刘心武写的这个故事中,从这位平凡的小学教师身上,同样也使我们明白了——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师:同学们,无论现在我们做什么事情,还是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我们平凡还是辉煌我们都要记住——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师:我们可以平凡,但决不可平庸,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信念、执着,点亮生活的色彩
作业:
1、看海归来后,那位小学教师会怎样向他的学生们描述他看到的大海?请你写一写
2、推荐阅读:刘心武的《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以及获得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钟鼓楼》
《看海》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 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评议、想象,使学生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
刻苦努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 直接导入 释题激趣
1、板书课题:9、青蛙看海。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边说,教师边在课题旁边做上记号。归纳成: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要到哪里去看海?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青蛙看到的海是什么样的?
3、过渡:让我们一起认真读书,边读边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号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指名带读下列词语。正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苍鹰 登山 吸气 双手 善于 展翅 失望 一级 喝水石阶去拼音后再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问:课文有几个小节?(12个)教师示范读课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课文的自然段数。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集体评议。
(4)交流:你可以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呢?
3、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每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4、检查:依次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好能用上课文里的话。
5、学生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教给方法:用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
(2)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分析结构。
左右结构——吸、双、阶、级、喝。
上下结构——苍、登。
半包围结构——展。
1、 学习新偏旁:“登字头”。集体书空。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
6、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
7、课堂上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 出示图片 引入课文
1、看,这是哪儿?大海怎么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教师板画大海,简短的几条线。)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教师板画山)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
2、学生自由发言。
二、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
(1)(投影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
(2)这座山可高了,教师顺手在山腰间画几朵白云,如果让你去爬,你心里有什么想法?
2、 青蛙的想法和你们一样。
(1)(投影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谁来读?
(2)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吗?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难呢?(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狗、马)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1) 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4-1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鼠)
小松鼠怎么说的呢?
(1) 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2) 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
(1) 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自然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 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1、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2、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3、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吗?发最佳表演奖。
4、问: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归纳: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2自然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1)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情朗读。
(2) 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
(3) 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放一段音乐,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着手,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小松鼠帮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一级一级爬上来的。)
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巩固 回忆课文
1、抽读本课的生字词。
2、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3、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
二、总结课文 深化主旨
1、请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帮助?
2、教师总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那么,有一天,我们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让我们一起从现在、从自己做起吧!
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苍鹰 松鼠
只要……就能…… 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不过,你不……怎么能…… 再试一下
展翅飞走了 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课堂作业设计:
一、 比一比。
从 ( ) 吸 ( ) 已 ( ) 喝 ( )
丛 ( ) 级 ( ) 己 ( ) 渴 ( )
二、一字开花。
展 ( ) ( ) ( ) 登 ( ) ( ) ( )
善 ( ) ( ) ( ) 苍 ( ) ( ) ( )
三、造句。
失望——
《看海》教案11
学习目标
1.我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我能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自学提示
(四个明确)1.学习《看海》2.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点拨3.能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会拼读会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4.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预设1.“隙”“澎”易写错2.“卷”“号”易读错3.文章的结构方式
解决办法预设1.“兵教兵”的方法,反复教读,或者教师适当引导2.借用工具书
3.读课文,找关键语句,小组交流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出示学习目标:小黑板(见上)
生默记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读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勾画生字,有不认识的字词借用工具书或请教同学。
(二)同桌互读,把语句读通顺,比谁读得流利。
(三)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什么地方看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情又是怎样的?
(12分钟后比谁会写、会读、会说,抓住机会哟,看谁最棒)
四先学
1.学生自学,读书思考问题
教学流程集体备课流程个人二次备课
2.教师巡视,监督每位学生都投入学习。
五后教
(一)比读生字词语。师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后进生)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1.不会认读的兵教兵2.齐读
(二)比写生字
1.交流怎样记住它们
2.随机抽取易错字词进行听写,如有错在组长处再听写
(三)比读课文
小组赛读,生评价读的情况
(四)比谁能说
1.指明反馈,其他可补充
2.齐读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写小字,比谁写得又准确又规范
2.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1.看海
奔赴间隙澎湃潮汐遐想前仆后继
山上
山下(沙滩上)
高潮
教学反思
备课组成员签字
组长签字
分管领导签字
《看海》教案12
《六月,我们看海去》被理论界称为八十年代校园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是《六月,我们看海去》苏教版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二、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2、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哪些语句借助“听觉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象”,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外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3)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3、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
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五、作业:
(1)专家伴读
(2)预习下课
《看海》教案13
上这一课时,最终上成这样的。
一、简说八十年代青年特点。改革开放以后了,理想主义年代,青年人有浪漫情怀。等等。再简介作者。
二、朗读。注意节奏稍会快一些,读出青春活力。
三、分析。我分为两层。以“看海去看海去”为界。在黑板上写两个问题,让学生自读,思考,交流,回答。
1、我们为什么要去看海?(读第一层思考回答。)
2、作者想像我们在海边会有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我们”怎样的情怀?(读第二层思考回答,表达的情怀兼顾第一层回答。)
1、题答案(要从文本本身体会):因为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成熟,可以出外闯荡世界了。(针对2345句回答)。因为我们精力旺盛,风风火火,活力四射,向往远方的世界,向往大海(针对67句回答)。因为我们不安于太平淡的生活,希望青春的生活丰富多彩。(针对89句回答)。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青春坚信自己的'脚步。(10、----13句)
2、题答案:我们到了海边,能得到海的抚慰,得到心灵的共鸣。(或在海边放松,在海水中洗礼,在海滩上玩耍。)我们能放飞我们的激情,我们能探索未知世界。我们自信我们乐观,我们在风雨中磨练成长。
总的,表达了八十年代青年人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勇于闯荡未知世界的渴望。表达他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向往。
四、体会语言特点。注意朗诵节奏。
《看海》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在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之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组织学生“理解”和“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感情倾向。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和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内在的情感旋律,把握诗作的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感情的声音形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独有的诗风格外的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尘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里看到诗人及那个
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二、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1、哪些语句能借助“听觉的想像”体会出青春的活力?
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响的响亮的歌唱,仿佛真的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雀跃着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经历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像,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的情不自禁的赞美,“五颜六色”“风风火火”“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处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在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仍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2、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哥伦布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觉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3、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
“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压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和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语言组合巧妙。本诗组合巧妙的.语言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乐曲组接在一起,等等;将“看海去”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
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
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五、作业:
(1)评价手册。
(2)预习下课。
《看海》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受。
2、组织学生“理解”与“朗诵”作品,使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
教学重点
1、教学的重点是意义的构建与呈现,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把文本与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并用自认为恰当的声音形式来呈现这种理解。
2、《六月,我们看海去》的内在情感旋律,把握诗作内容,加深理解,寻找传达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音形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和背景
潘洗尘是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注目。《六月,我们看海去》是潘洗臣的代表作,我们能在其鲜明的诗歌节奏里看到诗人及那个时代一代青年的内心世界。
二、体味诗的思想内容
哪些语句借助“听觉想象”体会出青春的活力?诗歌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下我们仿佛听到了一群年青人喧闹的声响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真地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他们的身上和脸上。接着读下去,“我们一群群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械迂回于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同样借助“听觉想象”,我们感到了强烈的生命活力,诗歌的节奏把我们引向了对青春情不自禁的赞美,“风风火火”、“五颜六色”、“匆匆忙忙”、“欢欢乐乐”“教室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是典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活力在全诗中无外不在,在诵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再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到年轻人的自信?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等等,在这些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群青春男孩女孩的强烈自信。
哪些语句能强烈地感觉青春所富有的探索精神?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
三、体味诗的艺术技巧
这首诗歌有一种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声调,全诗多是省略标点的长句,但读之并不费力,原因就是诗句中有自然而成的韵律感。另一种节奏主要是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六月是我们的季节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
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发”的飘荡与《蓝色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在一起,将“看海去
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组接到一起,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意。年轻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风火火的神态、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从透明的语言中感受到。
四、小结
这些体现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对自己力量的确信和无限探索精神的诗句都是在一种鲜明的节奏里表现了出来,让我们在诵读之余似乎看到了一群欢呼雀跃的青年向遥远的大海跑去,去探险,去接受惊涛骇浪的洗礼,让青春的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青春的情感在风浪中成熟。在这里“六月”就不单纯是一个季节而成了生命的青春驿站,“看海去”也就是一种探索的时代意义。诗人没有静止地刻画,而是在一种节奏里,在流动的生活画面中向我们表达了青春激情背后还承载着一代青年人的灵魂写照。
【《看海》教案】相关文章:
青蛙看海教案03-03
青蛙看海教案01-13
《看海去》教案09-19
青蛙看海教案14篇03-05
青蛙看海教案15篇11-13
《六月,我们看海去》教案12-27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11-24
小学二年级上册《青蛙看海》教案03-13
二年级语文教案《青蛙看海》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