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桥教案范文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和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
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
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当时的背景如何?
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当时的背景如何?(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交流板书:北上抗日
师补充材料: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曾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所以,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那么红军是如何和敌人抢时间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在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
交流:困难 解决办法
沿路阻击敌人——击溃
饥饿和疲劳——忘记
雨大、泥泞——继续前进
增援敌人——点起火把赛跑
天黑、瓢泼大雨——摸黑冒雨前进
填空:无论遇到 ,红军都 。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总结:正是因为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才使得他们夜行二百四十里,克服重重困难,像飞一样在29日早晨到达泸定桥,把敌人两个旅的援兵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二)围绕“夺”字,体会红军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过渡:红军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5、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四团在夺取泸定桥的时候遇到什么了困难?他们又是如何战胜困难夺取泸定桥的?在课文中做简单批注。
交流: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了夺桥困难?夺桥有哪些困难?
分层学习夺桥困难的句子,体会桥的险,水的急和敌人的`疯狂,并指导朗读。体会敌人疯狂的原因和“飞”字的妙用。
2、那么,面对如此困难,红军又是怎么做的呢?
①播放视频(这段视频再现了红四团当年夺取泸定桥的真实经过)。
②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分析红四团夺桥胜利的原因。
a、红军有坚强的领导。(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b、红军上下团结一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圈画出动词,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精神。)
c、红军的英勇无畏。(这一点文中的那个地方可以告诉我们?并指导朗读。)
总结:红军与敌人激战了两个小时,这是多么激烈、艰难、漫长和残酷啊,又是多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彪柄千古的战斗啊!此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战胜一切敌人,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全体起立,深鞠躬,表示敬意。)
五、学习夺桥的结果,体会夺桥胜利的意义。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浩浩荡荡”。
完成板书:奔赴前线。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提示:从课文内容上和作者的写法上。)
2、你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些什么?请用“红军战士,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北上抗日——飞 夺 泸定桥——奔赴前线
桥教案 篇2
1.教学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几种打招呼的'不同说法
复习和学习一些外国小朋友的英文名
掌握有关学习用品的英文名称和句子
2.交际用语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
Hello,yourname,please?
Thisismynewbook.
Hi!I’mPat.
HisnameisBill.
Billismyfriend.
Nicetomeetyou.
Showmeyoupen.
3.重点朗读词汇Keywordsandexpressions:
apen,apencil,apencil-case,aruler,abook,abag,aneraser,my,you,his.男孩名字;Sam,Bill,Alex,Tom,Ben,Fan,Dan.
女孩名字;Pat,Lucy,Ann,Sue,May,Jill,Lan,Kim
桥教案 篇3
目的在于扩大学生有关天气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此部分时,一定要以朗读和理解为主,没有必要让学生记住文章中的`所有单词,特别是没有必要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如有些意思不好用英语解释时,可以适当给出该短语的中文意思。
桥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最近我们接触了不少对联,快谈谈你对对联的了解吧。(对联,雅称“楹联”是一种对偶句。。。。)(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语言艺术。。。)
师:谈到春联,你家门上新换的春联是什么?谁注意了?(你真是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
(播放图片)过年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结婚,祝寿,搬迁,开业等向人表示庆贺而赠送的对联叫贺联。而哀悼死者时专用的对联我们把它叫挽联
可以说,在生活中,对联随处可见,关于对联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李老师就带你们穿越时空,去清代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郑板桥。
二、简介郑板桥
师:关于郑板桥,你们了解多少?(找三名学生)(课件显示)
师:你们预习得很有深度,值得大家学习。今天我们要走进的就是他为官期间题联赠渔民的故事。齐读课题。
学习“题”字:
师:“题”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它有两个意思,谁来说说?
生:(1)它的第一个意思是写作或演讲的名目。
师:比如说哪个词?(标题 主题 例题 正题 专题 题目 题材 问题)
生:(2)它的第二个意思是写上或签字
师:表示这个意思的词语有(题名 题诗 题字 题词 题签 题辞 题壁 题额)
题词:为纪念而写的词 题辞 :晚辈对长辈的赞美 题壁:在壁上写字或诗文
题字:为留纪念而写的字 题额:题写匾额
师:孩子们,学贵有疑,我们在预习生字时,不仅要弄清字义,还要弄清词义,不论是预习生字,还是预习课文,都要做到,不懂就问,不懂就查,做一个好学好问的孩子,记住了吗?好,请大声再读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 渔民们看到对联会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郑板桥的故事。找三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2.这三个同学读得字正腔圆,声音响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掌声鼓励。故事中有几个字音值得大家注意,谁有信心读准确?(指名读):一艘傍晚、中堡湖,袅袅、狂风骤起、稻麦果蔬 、菱藕、斛
师:你读得很准确,请你领大家大声读一遍。在这些生字中,我们要注意那个字的字音?
艘:它是平舌音,是个量词,专门指什么?(船只)比如说“一艘轮船”它有半部分的笔顺也值得注意。学生书空。
袅:它念“niao”而不念“miao”文中词是 “轻烟袅袅”,袅是什么意思呢?
骤:骤是翘舌音,狂风骤起谁来解释一下? “骤“是什么意思呢?(急突然)天气骤冷,骤然,暴风骤雨。”另外“骤”的第十二笔很重要是什么?(撇)这笔撇不能丢。
堡:它是个多音字。
3.现在我们已经扫除了朗读上的所有障碍,刚才大家就课题提出了很多疑问,现在就请大家放声朗读,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讲述了郑板桥一次乘船到兴化北乡途中观赏湖光山色触景生情吟一上联后到渔民家中做客,与渔民交谈后又想出一个绝妙下联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师:你真是一个概括能力很强的孩子。文章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默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都有哪些?“夕阳西下” “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一弯新月” “映照湖面”“细浪如银”“ 触景生情”“ 脱口吟道”
师:短短的几行文字中竟有如此多的四字词语,真是佩服作者的文采,那位小老师愿意领读一遍?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师:通过这些词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默默的读一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那个词让你想到了这些?
生:我仿佛看到了夕阳西下时,渔家在船上静立的身影,就像一幅水墨画。
生:我看到了垂柳边袅袅的炊烟,仿佛在召唤晚归的渔夫。
生:我仿佛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来,就像一个晶莹的玉盘
生:夕阳下的湖水漾起粼粼的波纹,看起来格外温柔。
生:我听到了那嘹亮又轻快地渔歌,满含着收获的喜悦
师:此时郑板桥心情会怎样呢?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心情?(触景生情)
什么是“触景生情”呢(受到眼前景物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师:是啊,眼前多么美丽的景色啊,夜色朦胧,新月如钩,水面如银,微波荡漾,好一幅“湖光月色图”啊!郑板桥随即脱口吟道:“半湾活水千江月。。。。。”
师:谁来美美的读一读。我觉得还不够美,声音再柔美一些。声音再拉长一些(指名读)大家齐读
师:这“半湾活水千江月”对应着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呢?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师:是的,正是观赏如此美景才有感而发,脱口而出齐读。
生:半湾活水指的就是中堡湖
生:千江月指的就是傍晚时分的一弯新月。
师:此刻,你想怎样评价一下郑板桥?(有才)
师:那个词最能体现他的才华?(脱口吟道)什么意思?
师:这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表示语句未完,意思未尽)
师:是啊正当郑板桥陶醉其中,沉思下联之时,又发生了什么意外的状况呢?
生:狂风骤起,湖水波澜,他落水了。
师:有补充的吗?继续说
生:幸亏周围又好心的渔民,他又很快得救了。
师:正是因为这样的际遇,才使得他有机会和渔民走得很近,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快乐。他了解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师:郑板桥从渔民的口中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这里盛产鱼虾菱藕,稻麦果蔬。
师:菱藕谁来介绍一下?图片
师:这两个词让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是什么?(美),什么美?山美水美人美物美
师:在这特有的情境里,郑板桥完全沉浸在渔家的欢乐之中,于是又脱口吟道:“一粒沉沙万斛珠。”真是有才啊。
师:这个“斛”字谁来讲一讲。(斛是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师:那这里的万斛珠说明了什么?那“一粒尘沙万斛珠”你怎么理解?(指这里盛产珍珠)正好与文中的哪些语句的描写相对应。(湖中还产一种大蚌,蚌中还有绿豆大的珍珠呢?这里的一滴水,一粒沙都是宝啊)
师:这里盛产珍珠,每一粒沙子都有可能变成绿豆大的珍珠。作者在这里要赞美的仅仅是珍珠吗?
生:作者是以珍珠为例,赞美这里丰富的水产资源。
师:此时,在郑板桥的眼里,中堡湖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师:是啊,渔民的热情更让郑板桥觉得这里真是人间仙境。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笔就写了:“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尘沙万斛珠“后来,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念。
师:此刻,我们真的要为郑板桥竖起大拇指了,现在我们来一起朗读这幅对联。要读出你内心中那份情不自禁的赞叹的语气。
三、拓展
1、《郑板桥吟诗送贼》
师:郑板桥的才华真是令人佩服啊,听说过郑板桥吟诗送贼的故事吗?想听吗?
郑板桥吟诗送贼
一个细雨蒙蒙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想,如果高声呼喊,恐怕不是小偷对手,假装熟睡,任他拿取。心又不甘,思来想去,: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一首打油诗: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后,心想,这么倒霉,偷个穷家,也罢。正想转身出门,又听里面说:
出门休惊黄尾犬,
小偷想,既有恶犬,何不翻墙而出。正欲上墙,又听到: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此刻低头一看,墙头果有一盆兰花,于是小心避开,屋里又传出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郑板桥就这样客客气气地把小偷打发走了。
师:郑板桥真是太有才了
关于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上网继续查阅。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桥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学生自由答)
2.课件(出示不同桥的图片)边播放边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
(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
(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
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
(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
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
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
“坐”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
1.找朋友(圆圈里的字和方框里的哪些是好朋友)
2.照样子,我会说。
又平又稳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回忆、背诵古诗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试背,教师适时点拨)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板书课题)
二、故事导入,初步感知
1、教师导入: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的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美。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会流传千古的名篇,《枫桥夜泊》。(播放课件,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为学生讲述故事)
2、教师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美吗?
生:太美了。
师: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在下面读一读吧!
3、学生自由读:
师: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会千古流传。那好,就请同学们在下面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
4、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学生读)正音。
师:大家读的可真起劲!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有感情读)。
师:你读的可真美。
生:老师,我想把这首歌唱出来。
师:(很惊讶)好,我们很想听。
生:(唱)
师:哦,现在你是这样演绎这首诗的。我希望一会学完之后请你再揣摩一下,应该为这首诗配上什么样的曲调。
师:这么美的诗,想进一步了解诗中的内容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也非常的聪明,所以,我想请你们自学这首诗。行吗?
生:行!
师:老师相信你们借助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一定会学懂这首诗的,对自己有信心吗?
师:好,谁愿意读一读自学提示?
生:指名读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书中标写出来。
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自学这首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教师巡视.
2、交流自学情况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学习的特别认真,相信你们都有好多收获,交流一下彼此自学的情况。你们想更多地了解这首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理解的内容,在小组里说一说。我们一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1)生在小组里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2)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师:我看到了,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那么,通过自学,在小组里交流,关于《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知道了姑苏这个词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半夜停船靠岸在枫桥边。
生:我知道了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生:我还知道了作者的心情很忧愁,睡不着觉。
生:……
师:(点拨、评价、指导)
(3)质疑并解疑.
师: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不理解客船的意思。
师:谁愿意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半夜敲钟?
生:为什么说霜满天呢?天上也没有霜啊?……
师: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师:好,学贵有疑,能动脑思考找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4)教师小结:
师:这是一首写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谁愿意说一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渔火,江枫;听到了乌啼,钟声。
师: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迷人的江南水乡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你现在能体会到作者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感受吗?现在,谁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指导朗读、背诵、默写
师:是呀,通过这首诗,我们真的能体会到科考落榜、孤身在外的诗人的心事,他的失眠,他的忧愁,他的孤单:月亮落下去了,寒霜满天,枫桥边的树郁郁葱葱,只有对面的点点渔火让人感到一丝温暖,那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叫人难以入睡,正在这时,从寒山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钟声显得是那么悠远、绵长,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那时的感受呢?
生:应该低沉。
生:还应该慢一点。
师:对,应该用低沉、舒缓的语气来读。(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要是在注意一下句中的停顿、重音就更好了。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的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
师:听老师再读一遍好吗?看谁悟性最强,感觉最好。在下面试着再练一练。
师:谁愿意读?
师:真不错。
四、歌曲激情:
师: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涛声依旧》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一千二百多年前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变的,下面请同学们听歌曲的录音,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找一找歌中所唱的哪些与这首诗的内容有关系,并拿出笔来画一画,比一比,谁找得准,谁找得多。
(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
师:我已经看出来了同学们都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了。谁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化用的诗句?
生:老师,我知道我刚才编的歌问题在哪里了——有点太活泼了!
师∶(赞许地点头)是呀,你很有悟性!
生:这首歌曲调优美,但我觉得化用的诗句更感人贴切、意境深远。
五、试背古诗:
师:现在我想调查一下,有多少同学能背诵下来这首诗?
生:(纷纷举手)你们太出色了.好,请会背的同学起立,不会背的同学看书,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试背)
师:真好,能看出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愿意接受我的最后一项挑战吗?
生:能!
师:能默写吗?好,请你们拿出纸,能默写的默写,实在默写不下来的可以看黑板上的提示,实在记不住的同学,就请你抄写一遍。可以吗?
六、留研究性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回家之后请你们完成这样一项作业:结合这首诗的内容,为《枫桥夜泊》这首古诗配一幅画,再涂上颜色,好吗?
七、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像千年好酒,醇厚绵长,像散发着芳香的清茶,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所以,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诗是跳跃的音符,诗是无声的图画,诗是感人的故事,诗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让我们喜欢并热爱诗歌吧.
八、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听到:乌啼、钟声
看到:月落、枫桥、渔火 愁
感到:寒霜满天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2-25
《桥》教案09-09
桥教案大班教案10-25
北京的桥教案11-08
奇怪的桥教案09-02
《桥》教学教案12-09
有关桥的教案01-15
桥教案范文01-15
《友谊桥》教案09-07
有关桥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