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跳跃能力和下肢力量,培养幼儿反映的灵敏性。
引导幼儿经历和大家一起跳和自主探索羊角球的多种玩法的活动过程,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骑在羊角球上蹦跳,并按规则完成游戏。
活动准备
教具:活动场地、羊角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羊角球,念儿歌引入,激发孩子兴趣:
羊角球,蹦蹦跳,
蹦得远来,跳得高,
快快蹦来快快跳。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解羊角球的玩法:双手抓住两个羊角,两腿夹住球,轻轻地蹦跳。
2、请幼儿分组试一试。幼儿边玩,教师边讲解注意事项,教幼儿骑球时把重心放在两腿上,防止摔倒。
3、教师把幼儿分成四组,每组出一名幼儿参加比赛,比一比哪一组跳得快。
4、运送羊角球比赛,体验羊角球的多种玩法。
三、结束部分:
教师整理队形,简单小结,表扬遵守纪律和在游戏中表现得特别好或者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幼儿。
四、延伸部分
幼儿自由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多种玩法。
教学反思
1、.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教师之前不能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但是通过这节课,让教师充分的了解了幼儿。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让教师充分的认识了孩子。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
(1)幼儿通过老师组织和引导的游戏活动,学会了羊角球的玩法,进一步锻炼了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有效地训练了幼儿反映的灵敏度。
(2)在后来的自主的探索活动中,幼儿找到了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玩法,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探索精神,也让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3)我还注意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能力,让两个孩子玩一个羊角球,体会了合作的快乐。
3、存在不足:我想准备的羊角球过少,会造成了性格内向的孩子除了老师要求的游戏,根本就没有接触到羊角球。让两个孩子玩一个羊角球也许会好一些,目的就是让孩子体会和别人分享的快乐和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4、改进措施:通过本次学习,让我知道备课居然还有这么多以前根本没有愿意去思考过的备课方式。如怎样备好课,备学生等等。我们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再学习和再思考,才能够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实幼儿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是不以言表的,我们只有融入到他们当中去,用自己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的!幼儿教师们,加油吧!
小百科:羊角球因跳跳球身上长两个手柄而得名,用高挡进口PVC设计的一种最新型、集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运动器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性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激发积极性)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1、你好,蚕宝宝。(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
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教师小结。
(2)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答案(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
1、采桑叶
(1)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
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课后反思:
我班从4月中旬开始养蚕宝宝了,到现在蚕宝宝已经生长进入产卵阶段。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观察、饲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今天的活动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边谈话边看ppt图片,回忆蚕宝宝的一生。在看图片时,同时丰富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如:“蚁蚕”、“蚕蛹”、“休眠”、“蚕龄”、“昆虫”等。有了图片的帮助,幼儿能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此基础上,幼儿给蚕宝宝的一生排序。给他们蚕宝宝的各生长阶段的图片和照片,幼儿将它们按照顺序排序,5组幼儿排出5中形式,有长条形的,有圆形的,一组幼儿合作完成,很快都顺利完成了,其中有两组稍微有些错误,其他组完全正确。从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儿最喜欢了。通过观察,幼儿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画标记的含义:前进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点。其中,幼儿又一次丰富了养蚕知识,如:蚕宝宝不喝水、不晒太阳等。幼儿分成男孩、女孩组,各派代表参与走棋、甩骰子,几个回合下来女孩组胜利,她们欢呼雀跃,男孩失利,他们很不甘心。
幼儿对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盘,请他们下次自己来画标记,设计规则,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排序和下棋,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排排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与同伴集体操作材料。
2、 初步了解磁铁具有磁性,能吸住铁质物品。
3、 能学习运用表格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对物品的材质有初步的了解。
2、教师自制记录单,每人1份记录单(见幼儿用书《磁铁能吸什么》,或见附表)
3、 操作材料:磁铁、铁制品、塑料制品、木制品、玻璃制品、布制品等。
4、 活动室里提供一些铁质的物品、玩具。
活动过程:
1、创设悬念,导入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并出示磁铁,请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操作磁铁吸回形针,幼儿初步了解磁铁的特性。
2、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出示记录表及材料,帮助幼儿理解记录符号及要求。
(1)教师边操作并讲述记录单的方法并出示操作材料了解:磁铁、铁钉……等物品。
(2)出示幼儿用书:每人1张表格,表头上画的是哪些东西的图标?
(3)教师交代记录符号及要求:表格左栏里有个问号,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就在这个物品的图标下面、问号里的一栏里做上记号“!”
3、 幼儿实验并在表格里做记录。
(1)引导幼儿猜测,你认为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操作做记号。
(2)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小手。
4、帮助幼儿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1)教师介绍幼儿操作的记录表?并一一论证做实验得出结论。
(2)对于有争议的地方让幼儿再次实验并小结。
(3)教师小结:用磁铁可以帮助我们分辨哪些物体是铁做的,哪些东西不是铁做的。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时间,请幼儿发现在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用铁做的?(注意:避免幼儿去吸钟、表等容易被磁化的物品,以及插座、开关等物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2.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立体奶牛图片四张,小图片一套
2.各种蔬菜图片,围裙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奶牛场”情境,激发兴趣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变”的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这些奶牛神奇在什么地方?
2.结合画面,讲述故事第二段
(1)提问:小白兔怎么会变成小黄兔的?
(2)让幼儿一起说说这件神奇的事(讲述第二段)。
3.理解、讲述故事第三、四、五段(灰狐狸变红狐狸、小黑猫变小绿猫、小花鹿变小紫鹿)
(1)第三段:“灰狐狸变红狐狸”
出示灰狐狸、西红柿、红牛奶,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讲述灰狐狸变成红狐狸的过程。
(2)第四段:“小花鹿变小紫鹿”
出示小花鹿和茄子,引导幼儿看图、猜测讲述小花鹿变成小紫鹿的过程
(3)第五段:“小黑猫变小绿猫”
出示小黑猫和小绿猫,引导幼儿猜测、讲述小黑猫变成小绿猫的过程。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一起讲述
2.进一步感受“变”的神奇与有趣
(四)游戏“喂奶牛吃蔬菜”,尝试仿编
1.幼儿选择蔬菜图片,学习描述蔬菜的颜色特征。
2.幼儿尝试用故事中的句式结构仿编讲述
附:故事“彩色牛奶”
奶牛场里养了几头神奇的.奶牛,喂它们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
小白兔给奶牛吃黄黄的胡萝卜,就挤出黄黄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小黄兔。
灰狐狸给奶牛吃红红的西红柿,就挤出红红的牛奶,灰狐狸喝了变成了一只红狐狸。
小花鹿给奶牛吃紫紫的茄子,就挤出紫紫的牛奶,小花鹿喝了变成了一只小紫鹿。
小黑猫给奶牛吃绿绿的青菜,就挤出绿绿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一只小绿猫。
从此,小动物们想变什么颜色的样子,就给奶牛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动物世界变得五彩缤纷,更加美丽了!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感知6-10数量的多少,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排列数量。
3、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写有6-10数字的三种颜色的“酷儿”饮料瓶15个。
2、红、黄、蓝三色图形的图形各5个。
3、玻璃球若干,篓子2个。
4、红、黄、蓝三色图形的即时贴15个。
5、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在地毯上找一个和自己身上一样的图形坐下来。
“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和自己身上一样的`图形坐下来。”
“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找的对吗?”(幼儿回答“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没有找对得大家帮助她)
2、出示一个瓶宝宝。
(1)师:“今天,图形宝宝向我们介绍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啊?”
“你们想不想和瓶宝宝一起作游戏呀?”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瓶宝宝,小朋友可以到前面的篓子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瓶宝宝。”(幼儿人手一个饮料瓶)
(2)师:“谁来介绍你的新朋友?”
(3)师:“我们看看瓶宝宝身上少了什么?”
(4)师:“我们去帮瓶宝宝把帽子找回来吧。”
3、幼儿寻找饮料瓶盖,并拧紧。
(1)师:“你们看看自己找到的帽子和别人的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帽子上有字、帽子上的有颜色)
(2)瓶宝宝和我们一起玩,怎么玩呢?
(3)师:“瓶宝宝夸我们的宝宝真能干。现在,它想和我们的小朋友来开一个舞会呢!”
“我们先来帮它找一个小伙伴吧!”
4、出示玻璃球,并提出要求。
“刚才我们找出了各自瓶宝宝的帽子都有一个数字,现在我们就按瓶宝宝帽子上的数字来放玻璃球”
“瓶宝宝帽子上的数字是几,就放几个。”(感知6-10数量的多少)
幼儿自己操作。
提问:“放好小朋友就坐到自己的点子上。”
5、按要求分组排队。
师:“瓶宝宝戴黄帽子就站在黄线上,戴红帽子就站在红线上,戴蓝帽子就站在蓝线上。”
“并按帽子上数字的顺序站”
“按从少到多的顺序站,6站在最前面,10站在最后。”
(每队检查)
6、跳舞走出教室。
“现在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
【活动评析】
这是一节数学活动,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本节活动以幼儿游戏活动为主,幼儿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活动,与老师很好的互动,活动气氛活跃,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思考。但是在幼儿按序排队时,教师要求局限性太大,幼儿不能更好的发挥。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精选]09-15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9-26
【精选】中班教案10-04
(经典)中班教案10-07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