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2、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瓶子艺术魅力,掌握瓶子对称造型的剪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40张小白纸、课件、剪刀、图画纸。花瓶。
学生:剪刀、水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笔袋、彩笔、绘画本、美术书、彩纸摆放整齐。
二、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走进这整洁漂亮的美术教室上课来了,看,今天老师讲台上多了一样什么呢?(花瓶)漂亮的花瓶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2、师:这是一楼陶艺教室的陶泥花瓶,上面还画着漂亮的荷花纹样。那你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指名说说。
3、师:从古至今呀,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如今,瓶子不光可以用来陈放物品,还用来欣赏。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瓶。
长颈瓶、圆桶形、宽肩花瓶、瘦长形、葫芦形、矮胖形、带柄花瓶。
4、说说你最喜欢的花瓶。找找花瓶的共同点:对称形。出示虚线。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形。蝴蝶、动物、图形、树叶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花瓶的造型特点及制作过程,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
三、学习制作。
1、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彩纸来制作一个花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剪出一个左右对称的花瓶呢?
2、指名学生讲讲、画画。师投影仪上示范画一画,剪一剪,指导绘画时要画的大些。画两种。再展示其它造型的花瓶。指导:如果要制作一个矮胖形的花瓶,我们可以怎么做:将纸横着对折。
3、指导添加花纹。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来装饰。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逐步认识花瓶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造型带来的不同的外形美,并且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提高审美能力。)
4、看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制作的花瓶造型。可以创作一个特殊造型的花瓶。
5、出示要求:剪一个有创意的花瓶外形,画一画贴一贴。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业(机动)
1、比一比谁设计的瓶子最美、最新奇、富有创意。
2、请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评互评:A、造型美的瓶子B、有创意的瓶子。
3、欣赏现代的漂亮花瓶。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大家一起画、绕绕涂涂、田野的色彩、大眼睛、我的太阳、我跟月亮做朋友、七彩飞虹、奇妙的撕纸、撕纸添画、我的拼音卡片、数字变变变、变脸、请跟我来、营养早餐、我长高了、手拉手好朋友、简笔画人、画画火柴人、蚂蚁搬家、漂亮的铅笔头、鸟语花香、小小食品店。
二、教学分析
本册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开始,课程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关注与欣赏,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比如,有画画,有拓印,有制作卡片等;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手拉手好朋友、我跟月亮做朋友、鸟语花香、我长高了等;同时在课目设计中注意到将观察力、想像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为依据,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与成长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义,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
培养学生大胆想像,画出或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自己动手去美化生活。
五、德育渗透
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美化环境等。
六、教法学法
示范模仿、动手实践、作品赏析及名作欣赏等
第一课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
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教学重难点: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卷纸上进行装饰,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2、向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知道废物也能变成宝贝。
3、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卷纸芯若干、剪刀、糨糊、纸、范例等
重点:装饰动物的脸
难点:卷纸芯的包装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狸猫、花猫、狮子、大象、老虎、小狗)
二、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卷纸芯)你们想不想做呢?
三、老师示范包卷纸芯
1、 先用糨糊在卷纸芯上抹一层,要从卷纸芯的一端向另一端抹去,然后将纸对着糨糊贴上,再绕着卷纸芯包上去,最后在卷纸芯的另一端抹上糨糊。
2、将卷纸芯两端多余的纸塞入卷纸芯内。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将纸屑放指定地点,保持桌面整洁。
2、 幼儿自己选择制作动物,五官位置可以参照范例进行探索。
3、 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除了这些小动物外,还可以做那些动物?以后在游戏的时候再做。
美术教案 篇4
单元总目标:
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教案’初二美术教案1。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
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去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创设气氛,触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是一些中外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凝聚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新课学习。
师:艺术是否包括美术?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艺术,还是先有生命?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了解艺术是否有生命,就得从远古时代的艺术作品去欣赏。在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教师展示课件《野牛》,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健壮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健壮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进行艺术活动有着更为严肃的目的,这种活动是一种祈求狩猎串收的"仪式",他们相信画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会变成活的猎获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猎的时候会取得成功。
教师展示课件《稷神崇拜图》,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人要在岩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
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教案《‘教案’初二美术教案1》。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精神,再让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者描绘的
"亚当"是人还是神?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于对基督教传说的题材--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描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获得生命力的渴望。
教师又用课件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请学生谈谈作品表现的内容,理解维纳斯的象征性,即维纳斯同样也具有生命活力。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教师用课件展示:
原始社会美术-表现对象:动物植物-思想内涵:对动、植物的信仰。
中世纪的美术-表现对象:人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价值的赞美。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
大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三、发展阶段。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
生:不可以,离开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然有什么关系?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依次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红蓼白鹅图》、《溪山行旅图》、《擒兔图》,教师围绕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内容、特色、意境进行描述。
再用课件,让学生依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孟特方丹的回忆》、《神奈窜川浪图》、《运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风景画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让学生比较各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课本所举的美术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
2.哪些形象是与生命有关的自然形象?
3.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
4.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哪里?
5.物种的生命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教师展示课件:
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
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教师小结:自然与人的生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慰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自然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深化阶段。
师: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是有生命的,又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相融的。那么生命与自然是如何相融的呢?让我们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体会。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炼丹台》,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作品采用什么形式表现?作者登上黄山炼丹台有什么感受?"人疑世外仙"是什么意思?
通过欣赏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画面中的情景交融,即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意境。
2、展示课件,欣赏风景画《岩石的静观》,从作品的主要景物、特色、意境等方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把顽强的生命力、坚毅的性格与岩石联系在一起。
3、展示课件,欣赏外国风景画《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自然景物有什么区别?体现出画家的什么情趣?风景画与山水画在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山水画--寄物抒情,物我合一;风景画--借助色彩揭示主观世界。
4、展示课件,依次欣赏中国花鸟画《玉兰黄鹂》、《群虾》、《雨点》,看看作者如何通过花鸟画作品,把生命与自然融合起来。教师简单介绍花鸟画和"工笔"、"写意"两种绘画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讨论:花鸟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有生命?是否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花鸟画的特点是什么?画家通过什么方法
使自然与生命和谐交融?
5、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6、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人到自然中,把自己的感受与自然联系起来,就会使生命与自然和谐相融。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作品的欣赏,大家明白了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的审美对象,生命与自然通过审美创造和欣赏达到和谐统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艺术家永恒关注的主题。
五、课后拓展。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从网上查找资料,
谈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如何保护生命?为什么说生命与自然和谐
交融,是艺术家普遍关注的主题?
教学反思
本课需要教师在理论上的引导和讲解比较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点进行高度的概括,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为了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这些复杂的理论,我首先以多媒体课件播放世界名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接着以人类童年时代和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进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原始人从事艺术活动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学生对原始艺术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进行审美体验。中世纪的艺术是借神话题材赞美人的生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在讲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深入讨论,从而明白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进行艺术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的道理。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与自然在美术作品里是怎样和谐相融的,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围绕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领悟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文森特·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让幼儿从色彩这方面来感受作品的美。
2.让幼儿在创作活动中运用色彩感受表示向日葵,激发幼儿内在的艺术潜能。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创作活动中运用色彩感受表示向日葵,激发幼儿内在的艺术潜能。
活动准备: 老师: 向日葵绢花 多媒体向日葵课件 葵瓜子
幼儿: 油画棒 画纸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向幼儿展示向日葵绢花,让幼儿观察并展开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那么你们能够通过观察,告诉老师向日葵是怎么样的吗?
花芯是什么形状的? (又大又圆的……)
里面有什么颜色呢? (黑、棕、灰、蓝、红、黄……)
那么花瓣的形状呢? (椭圆形的、长长的……)
花瓣有什么颜色呢? (黄色的、橙色的……)
向日葵的花芯里还有很多的小果实,你们知道这些小果实是什么吗?
对了,向日葵的花芯里的小果实就是葵瓜子。
小结: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可你们知道为什么它叫向日葵吗?原来啊,向日葵的花朵是向着太阳开放的。当太阳下山了、天黑了,向日葵就会低下了它的'头了。所以我们在英语里叫向日葵sunfower。
Sun就是指什么啊?fower呢? 那向日葵呢?
对了,好聪明的小朋友!
2. 欣赏课件
展示凡高的《向日葵》
向日葵这么漂亮。现在,赵老师让小朋友看一幅画,看看里面画了什么?
对了,是刚才我们看到的sunfower 向日葵。
你们能给老师讲一讲这幅画里的向日葵是怎样的吗?
只有一朵向日葵吗?
它们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的吗?
小结:对了,它们有的抬着头,有的侧着脸,有的低头,朝着不同的方向。
证明了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到处都充溢了阳光。
所以整幅画都是金黄、金黄的,给人感觉很温暖、充溢了生命力。
以前我们学过这种属于什么色调?
那么,小朋友想认识画这幅画的人吗?
这个叔叔就是文森特·凡高,这幅《向日葵》就是他画的。
凡高叔叔出生于荷兰。在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好穷,但凡高叔叔克服了很多困难,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不时的练习,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画家。
赵老师还悄悄地告诉你们一个凡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欢的花就是向日葵了,因为他说向日葵就象一个不怕困难的小朋友,遇到困难也会抬起头,克服困难。
凡高叔叔向向日葵学习了不怕困难、勤奋好学的好品质。你们也要学习吗?
3. 展示范画和步骤图
刚才我们看过凡高叔叔的作品,知道他画的向日葵非常漂亮。
现在希望小朋友也能够通过观察画出更漂亮的向日葵,好吗?
4. 介绍绘画要求:
通过观察,用油画棒在画纸上画向日葵。
5. 幼儿创作,老师指导。
6. 评价幼儿作品.
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画得好认真,现在请一位小朋友给我们讲一下他画的是什么?
7. 美术欣赏活动结束。
美术教案 篇6
爸爸和妈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肖像画爸爸和妈妈。(了解、练习)
(二)进一提高观察、概括、表现爸爸和妈妈能力。(练习)
(三)通过画爸爸、妈妈,激发学生的爱心。(初步肯有)
二、课时安排爸爸和妈妈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爸爸和妈妈
仔细观察爸爸、妈妈头型和五官的特征,并画出简易草图。
爸爸、妈妈的照片。
四、教学步骤
(1)揭示课题,(2)引入谈话。
教师问:怎样把人画好?
教师小结:如何表现人的面貌特征,抓住其特点。
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及表现内心情感的人物画。
(2)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爸爸、妈妈的头型和五官的特征,(3)并出示照片。
(三)让学生画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的头像或胸像。
(四)课堂练习。
(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画。
(六)作业讲评。
先对能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的作业进行讲评。讲评可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课后录:培养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7
年级:三年级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
2、初步体验画笔墨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练习、示范、巡视辅导、评析等
教学目标:
1、搜集、欣赏有关猴子题材的艺术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所产生的文化蕴涵。
2、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初步体验画笔墨的特点,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猴戏,模仿在“急急风”锣鼓经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猴子的资料图片及玩具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图片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艺作品。
3、彩色纸、包装盒、生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展示一组猴子题材的图片(课件)
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猴子的性格、脾气
学生回答:……
板书:淘气的猴子
2、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图片里猴子进行观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猴子的看法,说出猴子的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加以说明。
3、观看猴子野外生活的片段,了解猴子的一些动态、表情。
4、学生结合图片的欣赏以及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创造猴子的多种姿态造型。
5、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来表达猴子的.姿态造型及生活方式、特点。
6、安排学生进行选猴王,学习猴戏动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创新表演。
7、进行国画尝试性练习和学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方法及不足,给予适当是示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2、及时提醒学生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以鼓励性的言语鼓励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学
1、采用师生、学生相互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
2、特别是对制作、绘画、集体和个人表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里的宣传活动多出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8-31
[精选]美术教案09-03
美术教案【精选】07-28
美术教案(精选)09-07
美术教案(精选)07-31
美术教案[经典]09-17
(经典)美术教案09-20
美术教案[精选]09-24
美术教案(经典)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