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

时间:2024-08-27 16:36:43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峡》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峡》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峡》教案范文锦集九篇

《三峡》教案 篇1

  执教: 秀中分校 马玉琴

  开课时间: 20xx年11月25日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体味文章意境。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三峡》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点是“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设想: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①查找有关三峡的知识、图片等。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③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资料:

  ①《话说长江》中关于三峡的影片剪辑。

  ②“告别三峡”文化专题的图片、绘画等。

  ③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启发讨论、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多媒体屏幕:一幅两岸高山,中间流水的三峡图)

  1、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两山夹水的地方)

  2、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呢?(山、水)

  (二)观看《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的一段录像,请学生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特别是画出或写出山和水的特点。

  (三)同学分组讨论评价,选出最佳“三峡小画家”和“三峡小作家”。用多媒体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请获奖者和小评委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特别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突出了三峡山水的什么特点。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基础学习。(多媒体内容随具体情况而定)

  1、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看他是怎样写三峡的。

  2、学生看注释,主动获取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阙嶂曦襄溯湍……并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同桌之间可交流讨论,共同解决。

  4、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可单个读,可分男女生读,可整体朗读)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课后练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点拨引导,集体解决疑难字句。

  (二)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1、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

  (三)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达到背诵目的。(多媒体板书)

  1、请学生朗读有关山的语句,找出关键字词说明山的特点。

  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2、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山的语句。

  3、请学生朗读有关水的语句,说出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顺序:

  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

  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4、请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1)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

  (2)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

  (3)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

  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5、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水的语句。

  6、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温习背诵全文,最后齐背。

  (四)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然后试着模仿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材料安排、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却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语言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三峡的千姿百态尽在眼前。

  ③描写顺序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④选取极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使读者身临其境。

  ⑤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⑥笔法多变,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工笔刻画,有全景鸟瞰、特写镜头等等。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有理有据,都值得鼓励。如学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师补充讲述。

  学生模仿、修改后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关注、指正、鼓励。

  (五)拓展思路,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有关三峡的古今诗词、歌谣以及三峡工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2、补充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

《三峡》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氛围,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三峡的奇丽风光、新建的三峡工程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的配乐朗读。

  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了诗的美妙,也领略了景的秀美。面对三峡,你想说些什么吗?

  2、介绍作者,导入课题

  导语:我国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亲自考察全国的水系后,写下了《水经注》,《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感受一下这位见多识广的地理学家为我描述的1400多年前的三峡景观。(板书:27、三峡 郦道元)

  ①通过展现三峡美景和雄伟的三峡工程,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知识,调动学生情感。

  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把握结构美

  1、学生听朗读,看风景,领略山水之美。

  课件: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屏幕上显示与课文各段内容同步的三峡风景。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想一想:课文介绍了三峡的哪些情况?各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

  ①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看风景和听录音,创设与课文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这篇较难懂的文言文有了感性的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②学生已有了前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的基础,所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及相关资料,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③领悟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的结构特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

  (二)推敲字词,体会语言美

  1、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①再读课文,想想:《三峡》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自然景观的?

  明确: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隐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上涨,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还用对比烘托出水流湍急;春冬之时,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怪柏悬泉,还以“素”“绿”“清”“影”等表现色彩的美;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等表现悲凉情感的文字。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②把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抄下来,同时写上鉴赏性的文字。(体会用词简洁精当。)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质疑,教师组织点拔、引导。

  ①以上教学环节,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索其艺术特色,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这些过程既是阅读积累文言词语,也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四-八年级语文教案

  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③在新课标中,教师只是个解难释疑者,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阅读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这个程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三)美读,感受情感美

  1、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四个自然段的语调、语速情感的变化。(第二自然段速度要快,突出水流湍急;第四自然段则是悲凉的情调;其余是欣赏性的读。)

  2、配乐朗诵。

  3、把自己当作郦道元,感受他面对三峡时的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①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的形式多样化,使学生想读、乐读,从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的.共鸣。

  三、虚拟剧场,试做导游

  1、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长江三峡雄伟壮丽景观。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介绍春、夏、秋、冬中风格迥异的三峡四季风光。

  2、各组交流课前收集的三峡风光、三峡工程或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等资料,并设计好本组的导游词。

  3、学生讲述,屏幕上播放相应的三峡景观。

  让学生以导游身份介绍三峡四季的景观,既能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课外拓展

  1、从网上查阅有关三峡旅游及大坝资料,对长江三峡有个全面的了解。

  2、将本文与刘大杰的《巴东三峡》相对照,体会记叙文与游记的区别。

  ①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

  ②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课外延伸。

《三峡》教案 篇4

  课题 三峡

  课型 研究课

  课时 1课

  教材学情分析

  《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壮丽的景色。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来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此文文质兼美,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生学习此文,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对文言词的理解掌握,而是能否做到涵咏文字的内在实质,投入情感地体会出三峡的美;其次在于对景象的意韵把握;第三在于对文言词语的准确理解。目前,初二六班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内在之美却少有同学舍得花时间作一点品味。不少同学只局限于“考试”,把对古文的学习当成一项为了完成考试而不得不学的任务。对古文的美少有感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联词成句,创造新意

  2、感悟三峡之美

  教育目标

  1、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

  2、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

  3、热爱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

  重点 朗读、背诵、感受、审美

  难点 联词成句的文字组合能力

  教学研究及创新策略

  1、注重朗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4、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5、利用与学生一起对“对联”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接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美感陶冶。

  课前准备 预习指导

  1、制作识字图片,不同部首不同色彩,注重字词掌握

  2、熟读课文,力争成诵。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整理学过的对偶句,试自作对联。

  教与学活动过程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以聊天的形式进入课堂)请问,哪一位同学到过三峡?请举手示意一下。没有到过三峡的同学能不能就课本中的插图来想象着描述一下三峡的风光?……大家描写的都不错。下面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的描写:“两岸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江面,碎光荡漾;近处江面,绿如翡翠;远方群山,如红宝石闪光;有时,碧波雪浪,海鸥翩飞;有时水天柔和,江船宁静……”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意境,是当代散文名家刘白羽先生对三峡的描写。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激情的片断。

  板书课题 三峡郦道元

  组织学生看注释 主动获取知识 节省时间又培养自学能力

  读注释后回答

  三峡指的是什么?郦道元是谁?

  检查预习情况 阙嶂曦襄溯湍出示小黑板:组织同学讨论完成学习任务 领读两遍。

  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 小任务莫草率。同桌之间交流,体现合作学习与研究学习

  小结与导入:同学们,“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我们对本文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大家看小黑板。 出示小黑板

  出示目标

  能悟三峡之美,树爱国之情;能准确理解文言词汇的古今含义。能当堂背诵课文; 领会目标要求 1目标语言表述宜简明2德育目标放首位3给学生时间领会,便于明确任务,集中注意力,使学习有的放矢

  新授 导入新授:三峡美在哪里呢?还是让我们先听一下录音朗读,初步感受一下吧。思考:文章如果分作两部分的话,那么作者先写三峡的什么,后写的是什么。 录音机 组织学生听朗读 任务已明,赶快入课充分利用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语言设计问题宜简易,不致分散注意力

  落实目标 知识落实:先写三峡地貌,再按不同季节写三峡迷人风光 组织学生回答 大纲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导入新学:让我们所折服的是三峡的“雄”与“险”。我们设想一下:在山的恰当地方凿一副对联于其上,让后来者其同欣赏会怎样?场现在就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就文中的内容进行新的组合,组成一句你喜爱的对联。学习第一段:*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朗读并背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与自学齐读 讨论与自学(改写成对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兴趣点,适当点拨或示范) 扣大纲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能在讨论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略无阙处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背诵第一段 小黑板 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 当堂巩固

  学习第二段:导课:三峡四季景色各有其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请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完成下列问题*讨论文中文言词义,并找出不明白的词语**结合注释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试把文中描写的重点景物用联词组名的方式成一句“对联”[对联示范: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 组织学朗读,作好点拨 三个同学就不同季节朗读学生自学与互学结合齐读 学生可能不积极,教师语言激发:如果学生积极举手,就请两名朗读不错的同学和一名朗读一般的同学来读,前者起示范作用,后者就存在的共性问题作一纠正扣教学大纲:“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扣教学大纲:“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小反馈测试:1、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白话: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飞漱其间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2、彩图识字:阙嶂曦襄溯湍3、背诵这三段 同桌讨论,个别回答同桌间试背识字拼音

  全课总结:1、请学生总结学习的重点与自我落实情况2、就四句对联,请你再用一字概括每句的意思再次读一下对联。 提示,如第一句可以用“隐”字,其它几句…… 学生回顾 大纲:“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定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测试 口头作文:你最喜欢哪里的景色?说说看做课本第四大题。 小黑板 学生口头作文

  作业 写一篇家乡景物风情或校园一角的文章,写出美感,用上四字句。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三峡郦道元地貌:山岩连叠隐天蔽日七百里地不见月隐四季壮景:襄陵阻绝,朝发暮至,千二百里不为远绝湍潭素绿,柏怪瀑飞,三峡处处多生趣趣林寒涧肃,猿啸渔歌,三声悲鸣泪沾裳悲作

《三峡》教案 篇5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测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学习重点】

  课文诵读,文意疏通,语言品味,感受体验。

  【学习时间】

  二课时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优秀教案】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丽的三峡吸引了多少人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和作者)

  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 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⑵ 学生学读古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中停顿:

  ⑶ 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⑴ 略无阙处(毫无)

  ⑵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⑶ 夏水襄陵(漫上)

  ⑷ 不见曦月(阳光)

  ⑸ 或王命急宣(有时)

  ⑹ 虽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⑺ 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⑻ 绝周谳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⑽ 飞漱其间(冲刷)

  ⑾ 良多趣味(很)

  ⑿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⒀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⒁ 林寒涧肃(寂静)

  3、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4、说一说: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1、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奇险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凉

  2、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体验,比较拓展

  1、联想体验: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展开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峡美景,并用我们自身的话来描述一下。

  2、比较拓展:

  ⑴ 同学们,小学里我们一定学过《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示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时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⑵ 同学们,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身的看法。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示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豪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课外延伸:

  ⑴ 背诵翻译课文。

  ⑵ 做好《语文作业本相关练习》

  ⑶ 尝试写一篇游记散文。

《三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 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 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 “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习: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50字左右)

《三峡》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用简洁语言描绘景物特征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自修阶段)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

  嶂隐蔽晨曦襄上溯御湍揣喘潭漱口峻竣浚骏茂盛元旦山涧属引凄凉衣裳巫峡重叠疾风鸣叫朝

  [2]查找资料,解释词句。

  略无阙处叠嶂:重叠的山峰。自非:假如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阳光。襄:上。

  陵:山丘。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阻隔不通(断)。哀转久绝:消失。或:有时。

  宣:宣布君主的诏谕。朝zhao:早晨。暮:晚上。虽:即使。奔:代快马。御:驾。疾:快。

  回清倒影: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飞漱:飞流冲刷。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清澈;欣欣向荣;峻峭,山高而陡;茂盛。)良多:很多。旦:早晨。林寒涧肃:寒静,

  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肃穆。(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啸:拉长声音叫。属引:连续不断。

  [3]试直译全文。

  参考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山,简直没有空缺中断的地方。层层重叠的岩石和山峰,遮天蔽日,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丘,顺流逆流都阻隔不通。有时帝王的命令紧急宣布,早晨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达江陵,两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这样快。

  春冬季节,就是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高峻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特的柏树,悬泉和瀑布,飞流冲刷在山岩之间,山高水清,树木繁茂,确有很多趣味。

  每当初晴时分,霜后清晨,林间寒峭,山涧肃穆,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叫,连续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最长,猿叫三声使人泪湿衣裳。”

  [4]或许你还不能自己把文章字字句句翻译准确,但相信你一定已经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想象到了各段文字所描述的三峡风光,不妨把你头脑中的三峡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也可完成课后练习一。

  课上导学(自助、自新阶段)

  [1]简介作品,导入课文

  《三峡》选自《》,作者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家。

  《水经》是记述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课文节选的部分着重写了三峡的山势及四时的景色,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2]学生问答,教师解惑,了解内容。

  1、齐声朗读,师生问答,检查有注释和学过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逐段朗读,学生提问,学生答疑,对学生有疑惑之处进行引导明确。

  3、指名逐句直译全文。(看谁译得正确而且流畅)

  4、自选段落,速背比赛,(看谁背得多)

  [3]梳理层次,想象情境;

  1、 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各段所写的主要内容。A地形地势B夏景C春冬景色D秋景

  2、作者选取了哪一景物写三峡的地形地势的?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表现出三峡的雄伟气势。明确:山;连,高。

  3、 完成下表。说说你想象中的三峡是什么样的?(可参照课前预习[4]和课后练习一)

  季节 所选时间 所选景物 景物特点 给人的____________感觉

  夏季 水涨之时 长江行舟 汹涌湍急日千里快 奔腾壮观水势磅礴

  春冬季节 风平浪静之时 急流深潭清波物影山峦柏树泉水瀑布 洁白素湍碧绿绿潭回旋回清倒映倒影极高绝献奇特怪柏高悬悬泉飞泻飞漱 水清清澈树荣繁茂山峻峻峭草茂茂盛如诗如画清幽宜人明朗闲静良多趣味

  秋季 初晴下霜的早晨 树林山涧高猿山谷 寒静肃穆长啸凄异空寂传响 悲凉凄清哀凉气氛令人感伤三声泪下

  [4]讨论交流,概括特点

  1、 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讨论交流。

  2、请概括文章描写景物的特点,写成一段话。

  [参考]作者构思精心,描写生动。

  本文主要写的是三峡的形势和景色。先写高山重叠,表现山势雄伟,这是全景;后分写四季景色。作者不循时序,先写夏季,浓墨于江水暴涨时的湍急,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再写春季和冬季,重彩于风平浪静时水清、树荣、山峻、草茂的画境,展现三峡清幽闲静的山光水色;最后写秋季,落笔于晴初霜旦之时的林寒涧肃、水少谷空,更添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渲染出峡区寒静肃穆,哀凉凄清、令人伤感的气氛。不难看出作者匠心独运,四时之景,各具特色,循环变幻,奇景迭出,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奇丽多彩的三峡山水图。

  具体描写手法多样,形象生动。开头大笔勾勒全景:山连,高到“略无缺处”;山高,高到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不见曦月”。这是三峡独有的自然景观,描写十分形象。写夏季江水之奔腾咆哮,放弃直接描写,而是虚拟一叶扁舟,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写路远、时短、行速衬托水流的汹涌与湍急。写春冬之清幽宜人、良多趣味,一连排出八个极富特色的.山水景象,烘托出清荣峻茂的优美境界,让人应接不暇,如临其境。写秋景,作者先概括一般特征:林寒涧肃;然后紧紧抓住最具特色的“猿啸”极力加以渲染: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不仅让人看到三峡凄清的景色,还让人听到凄异哀转的猿叫,勾起人们的悲秋之感。最后引用渔歌衬托三峡深秋的清幽寂静。

  郦道元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因此,他笔下的山川草木不只有美的形色,而且带着几分灵气。他笔下的三峡就像一位魁伟的男子,有盛夏的热情奔放,春冬的俊逸和闲远,秋日的忧伤和啸叹,整个形象丰满而多情。

  [5]积累描绘山光水色的词语

  1、 本文语言极为精致洗练,请将下列词语积累到自己的资料本上。

  重岩叠嶂回清倒影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空谷传响

  2、 简单说说它们的意思和使用环境。(看谁释得准、好)

  课后巩固(自立、自给)

  [1]课后作业:自由写作训练,可任选一题来做。

  1、 选一个季节描写三峡风光,整理到作业本上。

  2、 近不用上课,你一定常出去游玩,请将你看到的自然美景描写出来。

  [2]反馈练习:

  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10分)。良多趣味晴初霜旦

  略无缺处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沿溯阻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屠自后断其股

  2、翻译句子(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 回答下面的问题。(13分)

  (1)《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和“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分别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4)《三峡》一文引用渔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三峡》一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6)本文语言精致、洗练,用语俏丽、贴切。请选取文中一处做简要分析。(3分)

  示例:描写三峡春冬一段中,因为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饰“潭”。

《三峡》教案 篇8

  【教学设想】

  这是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古文,教学本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废止“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大体弄懂文句,了解课文内容)、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学习文言文的门径。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语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明显的语言、思维的训练的特征。

  【媒体运用】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这是一组“长江三峡”邮票(幻灯2),三峡风光能上邮票,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幻灯3出示课题),领略三峡独特的美。

  请同学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4)

  师:请同学们把目标齐读一下:

  1、抓住景物特征,领略三峡的美。

  2、背诵课文。

  重点:在解疑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峡的山、水之美。

  三、关于作者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对照注释1,完成下列填空。

  生举手回答

  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他是____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幻灯5)

  四、教学过程

  ㈠朗读课文

  师:伴着音乐,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说说看,在我们班谁朗读得最好?

  生:推荐。

  师: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朗读。其它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等下请你发言。

  学生对朗读同学作评价。

  师:刚才大家评价的很好,朗读的同学也读得不错,在古文的朗读中特别不能把停顿停错。举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示范朗读。

  ㈡师:看着这图画,老师要考大家一个字的解释:(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

  师:峡是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义

  生:两山夹水的地方(幻灯6)

  师:那郦道元要写三峡,必然抓住什么景物来写呢?

  生:山、水

  师:对,那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幻灯7)

  ㈢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幻灯7)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

  ㈣分析课文

  1、师: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山的语句朗读一下。思考:从句中找出关键的字词来说明山的特点。

  幻灯显示一邮票作背景,请同学看一下邮票中的山与所说的特点是否吻合?

  投影打上关键字词:连、高、陡、险、窄,根据那些特点来背诵山的语句。请一个学生来背

  2、师: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作者又按什么顺序来写水的呢?

  请学生先来看一幅描写三峡水的动画,说说那画面中的水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用书中的语言评述一下画面中的水。(抓住“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作文章,指导学法。)(——齐背)

  3、如果说这是三峡水迅疾、凶险的一面的话,那三峡水也有其恬静、温柔的一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描述画面景物(素、绿、清、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值得细嚼)。

  4、师:秋天水枯谷空,这时的三峡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从那些景中传达了这种情呢?

  生:凄异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

  ㈤在感受了三峡的美后,我们边欣赏录像,边试背课文。

  ㈥布置作业:完成文后练习题。

《三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并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三峡资料,开阔视野。 查找作者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教师: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三峡风景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感受三峡之美。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语

  播放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是一 首歌唱长江三峡的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二、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2、学生默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三峡》中作者描写了三峡哪几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学合作交流,说说理由。明确《三峡》中主要写了三峡的山、水两个方面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对三峡之美无尽赞叹。

  三、研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加点词语的读音、含义。

  ⑴略无阙处 :quē ,通缺。

  ⑵沿溯阻绝:sù 逆流而上

  ⑶重岩叠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⑷虽乘奔御风:bèn,这里指飞奔的马。

  ⑸不见曦月: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⑹素湍绿潭:tuān,急流的水。

  ⑺夏水襄陵:xiāng,上。

  ⑻绝谳多生怪柏: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飞漱其间shù,冲刷。

  ⑽清荣峻茂:jùn,高而陡峭。

  ⑾属引凄异:zhǔ,连续。

  ⑿沿溯阻绝:yǎn ,sù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齐读课文,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

  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教师在同学的表述中,抓住重点词语,完成板书。(幻灯展示)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壮

  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奔放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清秀

  林寒涧肃,哀转久绝(秋)凄婉

  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质疑。

  可能涉及到的问题有:

  ⑴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⑶为什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还会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呢?

  明确: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能见到一线天。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为盛,所以先写夏水。

  虽然沿溯阻绝,但王命不可违,因此冒者生命危险,也要冒险行船。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同: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指导诵读:限时背诵比赛。小组推选一人为代表,背对大屏幕,大屏幕以滚动条的形式展示文章内容,可以反复几次,

  四、体验与反思

  本文记叙了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明确: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思考:三峡工程正在实施中,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将你的看法整理在作业本上。

【《三峡》教案】相关文章:

《三峡》教案11-25

《三峡》教案05-22

(荐)《三峡》教案07-05

三峡之秋教案02-08

三峡优秀教案09-08

三峡鲁教案01-23

《三峡》教案(精选15篇)09-02

《三峡之秋》优秀的教案02-14

《三峡》教学教案(精选16篇)09-30

关于《三峡》教案20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