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了解人的.哪些部位怕痒,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
3、尝试在玩“找痒痒”游戏中学会简单的统计。
二、活动准备:
知道准备:幼儿对身体的部位有一定认识。
1、民间儿歌《挠痒痒》
2、学具:羽毛、毛笔、草、玩具、瓶子、勺子等操作材料每两人一份。
3、统计表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湘西民间游戏《挠痒痒》儿歌导入。
儿歌:磨子磨,铲子铲,蚂蚁子抠手板,砍三刀,伸手杆,噶哩哩。
(1)请一位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游戏,并请幼儿说说其感觉。
(2)衣所有幼儿玩游戏,重点:自己挠自己痒痒不觉得痒,别人挠了才会痒。
(3)根据上一发现,请幼儿相互配合玩游戏。
2、哪些物品挠会痒。
(1)讨论:除了用手挠会痒,还有什么会让你觉得痒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材料。
(2)随意取身边的物品进行痒痒尝试。
并小结柔软的物品最能引起痒的感觉。
(3)操作活动、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内容分析:
《观察我们的身体》是小学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时。当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观察身边事物的时候,他们观察和研究的对象在逐渐增多,他们也能够自觉地把这些事物纳入到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去。“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七个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观察活动构成。观察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身体外部的组成部分,二是感知身体内部构造。身体外部的观察活动希望学生围绕“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展开思考。身体内部的观察活动由“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可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句话引出。活动中,学生要根据观察内部进行分析,思考使用怎样的观察方法才能观察到看不到的身体内部。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对象,而当我引导学生对身体关注的时候,熟悉的身体活动与陌生的身体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非常熟悉的身体一下子变得陌生了,平时习以为常的现象变成了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对于自己身体的研究可能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了。“观察我们的身体”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引出深入的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希望学生能从盲目的“看”状态过渡到初步学会按照一定的次序观察身体的外部特征,从而获得更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至于身体内部的构造,重在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体内部的构造,并不在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学生只要是自己动了脑筋,真正学会去观察就达到目的。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也很强,但缺乏合作意识和倾听习惯,这节课强调小组的分工合作。
设计思想: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的结构,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而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这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2)、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2)、能用看、摸、听等不同手段进行观察,有意识地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3)、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多种方法亲自观察。
2、观察中要做记录,并且学习整理和总结观察材料。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看、听、闻、摸各种方法结合进行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体基本结构模型、空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谜语:有一种动物,会走、会跑、会说话,能学习、能思考、能劳动。猜猜看,这种动物是什么?(人)
2、对,同学们多聪明。刚才说的这些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板书课题:观察我们的身体)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课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1、请一位学生上台让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由上而下认真观察这位同学,说说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展示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板书: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3、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这几个部分组成。(教师边说边在自己身上做演示)请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这些部位,然后请上同学上台演示一下。
4、游戏放松。请同学们跟老师边念口令边做动作。(摇摇头,伸伸脖子,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拍拍手吧)
5、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多媒体课件),你们发现人身体的这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左右对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身体,从而获得系统的有关身体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身体是由头、颈、躯干、上肢、下肢组成的。〕
三、体验身体对称的好处及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1、请同学们观看这些画面。(多媒体出示杨威体操、郭晶晶跳水、舞蹈等照片,简单介绍)
2、我们人能做出这么优美的动作,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对称,才能保持平衡,我们才能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如果身体有所缺陷,生活将会怎样呢?我们现场来体验一下。
(1)、请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单腿跑步,一位双腿跑步,并说说亲身体验的感受。
(2)、进行单、双手系红领巾比赛,并说说体验感受。
3、课件出示残奥会的运动员,简单介绍。
4、教育学生爱护生命,关心弱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活动,从中感受人体这种对称结构的好处,从而教育学生自觉爱护自己的身体,并体会到身体有某些方面缺陷的残疾人的种种不方便,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四、初步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
1、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你们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观察吗?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随时做好记录(填课本第64页的记录本表)
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1)、可以通过看、听、闻、摸等方法来感觉人体的内部构造。
(2)、个别同学提出可以到医院拍X光或B超等方法,教师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对身体内部的观察,其重点并不在于学生对身体内部知道多少,而在于学生自
己想办法感知内部各器官的存在。〕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探究拓展
展示并简要介绍人体内部结构模型和骨骼模型,激发学生课外继续探究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特点:对称)
精巧和谐之美
感知——身体的内部构造(看、听、闻、摸 )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平时,我们常常提到空气。那空气到底在哪儿呢?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幼儿动手反复地实践,通过捕捉空气、手帕不会湿、吹泡泡、捏鼻子等游戏,把抽象的空气概念具体化,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作用很大,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它。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到处 都有空气,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兴趣。
2、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和动植物都需要空 气。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准备:
1、教师操作用品:
(1)方形金鱼缸一个,透明水杯一个,手帕两条。
(2)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两个,蜡烛两支。
2、幼儿实验用品: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一个装有水的杯子, 一只吸管。
步骤:
一、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感知空气无处不在。
1、捕捉空气游戏。
(1)给每个幼儿一个塑料袋,让幼儿想办法让塑料袋鼓起来。 感知教室里面有空气。
刘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个塑料袋变得大大的、胖胖的,好吗?(幼儿动手操作,在教是室里找空气。)
提问:刚才小朋友是怎样让袋子变胖的呢?(袋子里面装满了空气)反复实验,让幼儿感知教是室里到处是空气。
(2)老师和幼儿再到室外找空气。让幼儿感知到处都有空气。
教室里面有空气,那走廊上有没有空气呢?(幼儿回答)请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空气放掉,到走廊上找一找,看看走廊上到底有没有空气。以此类推,带幼儿到操场上、大型玩具里、树下找空气。
提问:刚才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空气的?(幼儿回答)让幼儿充分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提问:看一看,空气看得见吗?摸一摸,空气摸得着吗?尝一尝,空气有味道吗?
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颜色没味道,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躲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做游戏。
2、教师演示小魔术——手帕为什么不会湿?进一步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无处不在。
(1)教师演示手帕不会湿的实验。教师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让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2)教师演示手帕会湿的实验。教师再将手帕塞入玻璃杯底,倒扣杯子,压入玻璃缸的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让空气跑出来。请幼儿猜一猜手帕湿了吗?取出杯子,看一看,摸一摸,手帕湿了没有?
(3)提问:为什么第一次手帕没有湿,第二次手帕又湿了?让幼儿带着疑问再看教师做实验,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直至都能看清前后两次实验的不同:知道第一次手帕没有湿,是因为杯子有空气,空气挡住了水,水不能进入杯子,所以手帕没有湿。而第二次是因为杯子的.空气跑出来了,水进入了杯子,所以手帕湿了。
3、幼儿操作实践,感知人体内也有空气。
空气到处都是,那我们的身体里有没有空气呢?给每个幼儿一杯水,一只吸管,让幼儿用吸管插入水中吹气,观察气泡冒出的现象,感知人体中有空气。
二、了解空气的作用。
1、人、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
捏鼻子游戏。 让幼儿捏住鼻子不呼吸,有什么感觉,想一想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了解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就不能生存,那除了人以外,还有谁离开空气也不能生存的呢?让幼儿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也离不开空气。
2、教师演示实验——燃烧也需要空气。
(1)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透明玻璃杯,内装蜡烛,先让幼儿观察杯子,引导幼儿说出杯子里除了蜡烛以外,还有空气。
(2)点燃蜡烛,幼儿观察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
(3)提问:刚才是哪个杯子的蜡烛先熄灭的?为什么?让幼儿感知燃烧也需要空气。
三、活动延伸——游戏:火箭飞上天。
火箭上天
材料:大塑料瓶(矿泉水瓶最佳)、纸。
制作:在大塑料瓶上卷一纸筒,做成火箭状,套在瓶口上。
玩法:猛地拍压塑料瓶,火箭被推上天。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二、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三、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四、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五、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育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进一步学习根据教师的提问,表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3、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6、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做小鸡“叽叽叽叽”的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
二、新授部分。
1、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教师:你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在孵蛋呢?(母鸡妈妈)
教师:鸡蛋有什么变化?(裂开了、破裂了)
教师:鸡蛋怎么会破呢?谁在里面?(鸡蛋里面有小鸡)
教师:小鸡是用什么啄破蛋壳的呢?(小鸡是用嘴巴啄破蛋壳的)
教师:你看到小鸡了吗?蛋壳裂开了,它的身体是在蛋壳里还是蛋壳外呢?
教师:哇!小鸡推开蛋壳,出来了,我们仔细看看它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鸡站起来了,羽毛怎么样了呀?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叫。
2、引导幼儿了解小鸡长大后的样子,知道它与公鸡、母鸡的区别。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
教师小结:小鸡还小的.时候分不清楚有什么不同,等小鸡长大以后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公鸡的鸡冠更大,尾巴更长,母鸡的鸡冠更小,尾巴更短。
教师:小鸡和公鸡有什么不一样?公鸡是怎么叫的呢?
教师:小鸡和母鸡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母鸡怎么叫的?
三、游戏;小鸡长大了。
游戏玩法;
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鸡生长的过程,教师用语言进行提醒。最后,
当教师说:“小鸡变、变、变”时,幼儿用动作或用声音变成公鸡或母鸡。
效果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能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害。
2、学会将垃圾分成玻璃、电池、纸张、金属、塑料等几大类,培养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3、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窗外的垃圾堆》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使幼儿懂得垃圾会无污染环境,对身体的健康有害。
2、让幼儿了解我们在幼儿园里产生的垃圾,如用过的废纸、吃点心时扔掉的包装袋等。在家里产生的垃圾,如废弃的牙膏皮、旧牙刷,装味精、盐、糖的袋子,盛洗涤剂的瓶子,吃剩下的饭菜,丢弃的果皮,果核等。
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该怎么办?教育幼儿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无论在家、在幼儿园、还是在公共场所,有了垃圾要扔到垃圾箱中,不要污染环境。
3、教师和幼儿一起倒出被放置一个月的塑料杯里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根本没有变。使幼儿知道不能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垃圾分类箱,并画上回收标志。
幼儿讨论:怎样进行垃圾分类?教师可示范一些组合型垃圾的分类,如香烟盒最外层的包装属塑料类,中间的香烟盒属废纸类,最内层的'锡箔属金属类;啤酒瓶的瓶盖大多为金属类,瓶身为玻璃类,包装纸属废纸类。
请幼儿操作,将塑料杯里的东西进行分类。按照废纸、废塑料类、废金属、废玻璃、不可回收的废品分别放入自己制作的贴有回收标志的纸箱内。这样将垃圾分类,即可以减少污染,又能节约能源,一举两得。
4、教师请幼儿观看《垃圾分类与再生利用》的录像,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利用这种方式是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
教学反思
虽然孩子们对本次活动中设置的实物分类游戏也是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较单一,造成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没没困难,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级分类的标志时孩子的思维很活跃,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标志,但是本次活动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学习,来改正和提升自己。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陈鹤琴老先生说:教师的设计始终要以幼儿为核心,所设计的活动本身,要充足给予幼儿放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所寻找的玩具一定是“活”的,是能有多重针对性,并且源于幼儿鲜活的生活实际的,是具有相当趣味性的。
瓶子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各类瓶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还给幼儿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创意的空间。在我们小班的角色游戏中的‘超市’里,摆放着许多由孩子们自己收集而来的瓶瓶罐罐(沐浴露、洗头膏、矿泉水、洗手液、饮料瓶等等),超市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退贴近生活的一个去处,日常生活中经常跟随成人来往超市,超市中的物品和买卖规则也基本熟知。同样的小班孩子在游戏中也很喜欢去超市买东西,无论需不需要、无论有没有钱……可是在游戏结束整理玩具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瓶子没有盖子、罐子没有盖子、瓶子罐子的按嘴找不到了等等,每天,给我们的‘营业员’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麻烦!面对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和这些散了家的“瓶子和盖子”,老师却发现其中许多教育契机和可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于是诞生了这个‘瓶子和盖子’的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同时考虑到瓶子盖子对幼儿小肌肉、一一对应等能力的发展,制定了以上目标。尝试用掀、拔、旋、按等动作打开和盖住瓶子,发展小肌肉动作;初步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材料就是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盖子。在流程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帮娃娃家整理物品的游戏形式,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原则,不断让幼儿自然地练习掀、拔、旋、按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
活动目标:
1. 知道瓶盖子的作用,在寻找瓶子特征的过程中,尝试选择合适的盖子与瓶子进行匹配。
2. 乐意探索拧、按等不同方法,尝试盖紧瓶盖,发展手部动作;
重点:通过自己动手给瓶子盖盖子,发现不同的盖子适合不同瓶子。
难点:发展孩子的手部动作,给各种瓶子盖盖子,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知道瓶子都是有盖子的,如果生活中少了盖子会带来很多方便;
环境准备:
一、幼儿收集各种不同形状、功用的瓶子;
二、泡沫板若干(和幼儿人数相当);
三、橡皮筋(细而长,便于孩子操作);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讨论盖子的作用
老师:我们的超市里有许多有用的瓶子,有饮料瓶、食品瓶、化妆品瓶、洗涤用品瓶等大大小小式样不一的瓶子,老师想在这些瓶子里装东西,可是一不小心把瓶盖子全弄乱了,这下该怎么办呢?
重点提问:老师心里真着急,没有了盖子,瓶子还能用吗?为什么?
【这一问题帮助幼儿了解盖子对瓶子的重要性,旨在和孩子们共同讨论缺少了盖子会发生哪些问题。孩子们纷纷表示没有瓶盖子是绝对不行的,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脏东西会跑到瓶子里面去的。”;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流出来了,都浪费了。”;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里面的东西不卫生了”;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小虫子会飞进去,东西就不能吃了”……】
老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小结:引导幼儿讨论瓶盖子的作用――没有瓶盖子里面的东西会跑出来,会被弄脏,用时不方便,吃的东西就会变得不卫生。
二、“找盖子”
1、 教师鼓励幼儿动手为瓶子找合适的盖子,将配好盖子的瓶子放在自己的泡沫板上。
这一环节中,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少为3个瓶子找到盖子,能力较强的孩子最多为6个瓶子找到了盖子,他们高高兴兴地将配好盖子的瓶子捧到了自己的“家”里(泡沫板上),还和旁边的同伴互相介绍自己的瓶子和盖子呢!
【老师观察到,孩子在帮瓶子找盖子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方法,有的孩子通过观察瓶子和盖子的'颜色来配对;有的孩子通过瓶子和盖子的大小来配对,老师仔细观察,记住孩子们的这些方法,小班的孩子语言能力还比较弱,可能自己使用的方法说不清楚,老师观察入微,稍后可以帮助孩子梳理经验。】
2、你给几个瓶子找到了盖子?
【一笔带过的一个环节,巩固小班孩子点数的能力,寻找到数量多的孩子老师可以在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
3、为什么还多出来几个盖子呢?它们到底是哪些瓶子的呢?
【孩子们大多找的都是大的、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瓶子,例如饮料、洗发水、沐浴露、面油等,而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例如香水瓶、保健品都没有人帮着找盖子,还有就是一些盖子特别难盖的,盖的方法和平时使用的不太一样的,孩子们就采取放弃的办法了。】
4、是怎么找到最合适的盖子的?怎么帮它盖盖子的呢?
【根据孩子寻找过程中的方法,以及剩余瓶子大家共同找出的方法,帮助孩子共同梳理瓶子找盖子的各种方法:有的孩子根据瓶口大小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瓶子和盖子的颜色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盖盖子的方式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拧、按的不同方式找到盖子的(老师重点介绍盖子的不同盖法)……】
5、每个瓶子都有不同的盖子,那么瓶子里的东西是怎么出来的呢?
【通过老师和孩子的演示,总结出了各种瓶子出东西的方法:按、挤、倒……】
三、“找朋友”
1、每个孩子去找两个“好朋友”瓶子,这两个好朋友要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比如说它们都是饮料瓶子……;
【旨在鼓励孩子发现瓶子之间的共同点,例如颜色、功用、按取方式或者是一摸一样的瓶子,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辨别事物的能力。】
2、将找到的两个“好朋友”瓶子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送到自己的泡沫板上;
3、向大家介绍自己找到的两个“好朋友”瓶子一样的地方;
【因为老师介绍演示的是饮料瓶子找朋友,所以找饮料瓶的孩子特别多,还有的孩子找到洗发水的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将颜色相同的两个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两个都是玻璃瓶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两个都是用按德方法将东西弄出来的瓶子做朋友……】
四、活动小结
小结瓶子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激发幼儿继续寻找、探究的兴趣。】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瓶子和盖子、把玩弄瓶子和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常见到幼儿对瓶盖的拧、开等动作很感兴趣,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多见, 活动很容易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动手尝试,在反复的操作中能找出瓶盖和瓶口匹配才能盖上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我将活动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游戏中,一来让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得到巩固练习,二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操作欲望,三来鼓励幼儿留意观察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瓶子和盖子,发现了奇特的瓶子和盖子,可以带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让幼儿初步产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盐水》老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常见、熟悉的现象沉浮入手,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学习,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每一个幼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一、材料选择合理有效
科学活动中的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兴趣有着相互的密切作用。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能促进幼儿的思考。此活动我们尝试了多种材料,如小番茄、山芋、莴苣这些材料在盐水中很容易浮起来,对盐越多浮力越大,很难让孩子感知,而土豆块虽实验现象也是比较明显的,但由于是切开的很容易吸收盐份,浮起来的土豆块吸收盐后又会沉下去,这里面的知识很多,对孩子来说不易理解,反而会让孩子混肴。最后我们选择了葡萄,葡萄的色、形对幼儿更具诱惑力,更重要的是实验操作结果明显。能帮助幼儿发现实验现象,了解科学知识。其次提供水的多少、勺子的大小都不能随意,这样才能体现科学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材料的准备不容忽视,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材料的投放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巧妙的投放安全、适量和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那么科学活动一定会让幼儿感到更精彩。
二、活动过程自主开放
老师创设了宽松的环境氛围,积极为幼儿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操作材料,多途径的引发幼儿投入到活动中与材料积极互动,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首先让幼儿知道葡萄在水中是沉的,然后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说说让葡萄浮起来的方法,让幼儿大胆想象之后,老师又故弄玄虚的.施以魔法让葡萄在另一只杯子中浮起来,将幼儿的注意力拉到杯中的水上,这不仅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而且大大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接着进行了两次实验,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尝试中发现现象,然后再揭示其隐含的科学知识。一次次的实验让孩子获得了一次次的惊喜,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究精神。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知识探究的欲望。
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两次实验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孩子们自主组合、合作默契。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老师运用了一些启发性、开放式和递进式的提问。所有的实验结果及其隐含的科学知识都是和幼儿一起归纳得出的。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经验迁移激发兴趣
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相应的科学经验后,将话题延伸到自然界的现象中(死海之谜),让幼儿了解更多与此活动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满足幼儿对知识的渴求。活动结束时,教师又将幼儿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一是材料的迁移(葡萄—土豆),其次是大、小土豆块在同一盐水中的不同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活动终而不止。整个活动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的爱好、情感和态度,重在激发幼儿的发现兴趣和探究欲望。最后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之中,充当四种角色:
①组织者: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组织学生实验;
②探究者:做一名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
③发现者:仔细观察实验情况,并认真倾听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
④指导者:当学生探究感到困惑时,要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最大的成功是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若一味地牵引,则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因此教学中,我给予学生极大地探究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在开放中组织,在参与中指导,让探究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活动目标】
使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①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组会下沉,这就要让学生把瓶子拿出来,再做实验,然后观察,会发现有的瓶子没有盖,水进去了,就沉下去了……
②思考总结:
让学生认真观察上浮和下沉的物体,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
上浮的:轻,是用木头、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
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属、石头等材料做的。
设计意图:材料是活动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时间提供材料是大有学问的。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既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探究之路;又要丰富,让孩有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路子去探索;还要有结构,能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独创性
【活动准备】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
⑵橡皮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有兴趣的可以探究两个问题。
2、制定探究计划
首先由小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让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装石子,把小瓶绑在石块上……
然后小组汇报交流,完善探究方案。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方案既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孩子们设计的实验也许是稚嫩的,站在科学的高度上讲也许是不太科学的,但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时,初步的学会了科学的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有利于实验方案更趋于科学可行。
3、分组探究
在学生分组探究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探究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出出主意,还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实验方法。
4、表达与交流
汇报实验情况要注意以下三点:
⑴要让学生边演示边汇报;
⑵让学生说清实验步骤和方法,尤其是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⑶在学生交流时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创意的方法。
我预设的交流情景:
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让橡皮泥浮上来。我们是这样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点儿(下沉)——捏 得更薄(沉、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状或船形(浮)——放入曲别针(仍然上浮)
师:通过捏你们发现橡皮泥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泥的形状变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状。
师“形状变了,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坐过船吗?钢铁做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
生:改变了钢铁的形状。里面是空心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让橡皮泥上浮吗?
生:我们把橡皮泥粘在木块上,也会上浮。
生:粘在乒乓球上也上浮。
师:借助比橡皮泥轻的物体也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会在交流中产生,教师不应该满足于“沙+黄豆”的交流层面,而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小苏打+白醋”生成新物质的研讨层面,这样才能使不成熟的想法更成熟起来,在相互交流中,会使学生的想法更科学,认识更完善。
三、拓展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揭秘:通过以上的两次实验探究,让学生揭开 课始 两个塑料球一浮一沉的秘密。
2、潜水艇实验;出示自制的潜水艇模型,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潜水艇自由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并说明道理。
3、设计打捞沉船方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要体现STS目标,即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这个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为生活服务,让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实验设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师出示沉浮子:“水中的小瓶能停留在水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这太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小瓶有什么秘密,还是水有什么特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探究继续下去。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弹性”这一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探索有弹性的物体,初步认识物体的弹性,并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改变物体的弹性,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1)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搜集若干有弹性的物体,如弹簧及带弹簧的物品(弹簧秤、拉力器等)、松紧带、橡皮球、海绵等,投放在科学区中,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操作。
(2)搜集有关物体弹性的图画或文字资料。
2、记录纸、笔、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探索,感知物体的弹性。
(1)认识材料。
“小朋友,桌子上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许多东西,快看看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一一说出桌子上的材料)
(2)自由探索弹性物体,并进行记录。
“请小朋友们都来玩玩这些东西,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请把你的发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下来,可以画,也可以用文字表示。”
(3)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纸张贴在展示板上。
2、分享交流,了解物体的弹性特征。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与记录。
“谁来介绍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有针对性地请记录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到前面来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汇总记录,将幼儿的发现及时记在大记录表中。
(2)讨论幼儿的发现,了解物体有弹性。
“小朋友们的发现我们都记了下来。大家仔细看看,从结果里你发现了什么?” 请幼儿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3)小结弹性经验,提升所有幼儿经验。
3、扩展幼儿经验,了解弹性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弹性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用来干什么?它有什么好处?”引导幼儿联系实际,回忆生活中弹性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方便等。
4、发散幼儿思维,将幼儿弹性经验提升。
“弹性有这么多好处,如果让你来当设计师,你想用弹性的东西做些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舒服更方便?”
5、尝试将铁丝变成弹性物体,引发新经验。
(1)观察铁丝,提出挑战。
“铁丝有没有弹性?我们能不能把它变得有弹性?大家一起来试试。”幼儿自由探索。
(2)小结:铁丝弯了几圈后就有弹性了。弹簧就是这么做成的。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用弹簧、松紧带、海绵等进行一些小制作。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6-30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怎么写04-14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16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08
【热】科学活动教案01-20
科学活动教案【荐】02-02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