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
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的图片与青葱临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个和他有关的奇迹。
(三)预习探究
1 检查预习
(1)检查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2)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2)师: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仅说出老人 创造绿洲,就完整了吗?还缺点儿什么吗?看来把主要内容概括清楚、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啊。”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4)交流批注。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出什么情况?什么奇迹?概括出板书: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艰苦 造福于人。
(5)看,我们深入阅读后,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桌两个人再相互说说主要内容。指名说。
(6)阅读记叙文时尽管我们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内容,但我们还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3 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1)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读过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写感受 。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出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个角度去写感受。
(3)是呀,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板书红字:精神永存]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画下来,再读一读吧。指名朗读。
(4)师小结:“作者的感受写得含蓄,富有哲理,让我们学到了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还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特别是他在结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练的话,概括出了他结识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 拓展延伸
1. 简介课文中的真实人物,以情感人,引起师生共鸣。
五 课后小练笔
请以“我的拯救行动”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写一写自己做过的或想做的在环保方面的有意义的事情。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阅读提示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根据提示,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 初读 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然后默读自悟 。我请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解决问题。 接着请学生先来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都找到 有关的自然段:“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为什么说这是个奇迹呢?”把学生引入“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的交流。通过一个个的数字的列举,学生不难理解这是个奇迹。 最后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本文的中心, 先请学生说说老汉改造山林的作用 ,理解“另一种东西”,通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体会到这“另一种东西”是——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自然便理解“青山是不会老去”的含义了。
本课教学再结尾又加入了故事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不禁能够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本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
语文教案 篇2
1. 、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
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2、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现在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3、师:是啊,你们评价的真好。你们把画师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显示画师的.话: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4、反问句的改写。
5、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生: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生用“原来——”说话)。
6、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7、齐读课文
下面,把你们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
①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的“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画了几只蝴蝶绕着马蹄翻飞。显然是马儿踏花归来,马蹄上花香犹存,才招引来了蝴蝶。主考官见了十分欣喜,当众表扬了他。
②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鲁班造锯)
(五)、考考你
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的创新能力,我们也来“画花”,比比谁画得花多。
启发:课文中,小徒弟大胆的创新赢得了画师称赞,希望同学们多动脑筋,用最巧妙的方法画出最多的花。
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
3、总结: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六)作业:配套练习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像力,在叙述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几个旅游景点玩玩,如果你觉得景色优美,还能介绍给别人呢!
二、朗读、体验情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看看我们都要去哪几个景点参观?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正音,记字形的.方法有哪些?
4、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5、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6、生汇报,师板书:海滩农村公园学校
三、学习课文
(一)请各位参观者跟紧我,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海滩”。
1、(出示图)海滩上有什么呀?
2、翻开课本,把这几样东西用“□”框出来;形容它们的词用“〇”圈出来。
3、出示词语卡片,读一读。
4、观察图,用上这几个词说一段话。
(二)参观了美丽的海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农村”的乡土气息吧!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2、根据汇报出示词语,跟读,正音。
3、课文是怎么来形容它们的?自己读一读吧!
4、齐读,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想自己是怎么学懂前两段的?
1、小结方法:读、标、想
2、接下去的两站“自由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四个人一起去参观,过十分钟集合。
3、汇报:我参观了(),看到了(),觉得()。
4、根据汇报出示词语卡片,齐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翠竹”、“红领巾”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文
1、看着图说一说。
2、巩固练习: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秧苗一()鱼塘一()果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
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五、指导书写
六、延伸:
1、画一画:把这些美丽的景点用画笔画出来,好吗?
2、找一找常见的数量词,举几个例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 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爱情是什么》音乐,并纳入多媒体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调集各方面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语文教学活动,教材致女儿的信内容共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四十五分钟完成。
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责任。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歌曲《爱情是什么》,教师导入,爱情的歌被无数人吟唱过,爱情的故事经无数人传诵过,但爱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在涉世未深的你头脑中翻腾过好多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他女儿解答这个问题时写的一封信,你们肯定会从其中获得很多教益。(教师板书课题)
(说明: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情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教学氛围与课文的内容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境界,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
第二环节: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1.出示教学目标。
2.整体感知课文,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课文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先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哪三种不同东西?前两次他的反映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一次上帝的表现是又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2)作者认为的爱情又是什么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必须速记并能够复述,以明确学习任务。带问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做,教师只作点拨指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探究质疑:
1.作为著名教育家的苏霍林姆斯基,再给十四岁的女儿写这封信时,用语通俗易懂,但又有许多的语句充满了哲理,蕴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样的句子,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作者为什么把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放在一起解释爱情,这三者有什么联系,可不可去掉其中一个?
3.作者为什么用一个童话故事给女儿解释:什么是爱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
(说明: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讲述一至两个有代表性的语段,做到突出重点、解除难点,消除难点、把握特点,授学生以知识,同时在课文的讲述中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学习思路、练习的方式,使之奠定基本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求异创新思维的能力。)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现在部分中学生存在的早恋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说明:这一环节,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指导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练习,进而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进一步认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是需要慎重对待的。)
第五环节:梳理小结:
1.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2.只有人才能爱,只有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这份爱。
(说明:梳理小结主要是引导学生紧扣板书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中心,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从而训练学生的概括、综合分析能力。)
1.把读一读,释一释写两遍。(p48页)
2.以善待自己的感情为题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短文 。
六:教学反思
(一)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重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弘扬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西湖》教学设计。本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安排自我评价、调节补救环节。这样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后让学生思考:从题目看,本文会写什么内容?(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让学生简单说一说。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整体感知,让学生说出文中写了西湖哪几处景物。
3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西湖》教学设计》。
2精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各自然段精读设计:
第二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找出两个比喻句并口头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你能把“心旷神怡”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第五自然段:先让学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通过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三、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同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学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试背课文。
做“词语汇展”游戏,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四、自我评价,调节补救
评价题:1看拼音,写词语;2比一比,再组词;3写近义词;4学生打比方(如: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一个洁白的挂天空);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具体内容略)
学生评价后,根据自己薄弱环节作补偿性学习。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
2、通过朗读和感悟,了解丹顶鹤美在哪里,并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背诵课文。
[设计理念]
《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语言简约凝练,形象而传神,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本教学设计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并结合画面的体验,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很好地实现“三维”的统一。
[设计特色]
本课设计紧紧扣住“美丽”,植根于文本,透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同时不拘泥于文本,或引导想象,或联系实际,使语言、画面、情感相互交融,激发学生热爱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放丹顶鹤的录相片)认真观察,说说丹鹤的样子。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丹顶鹤的图片、小知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
3、栓查自读情况,正音。
(1)生字。(2)儿话音。(3)长句。
4、再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5、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它同学打分。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读书情况。
相机解释:一群群、嘹亮、遥远的北方
3、指导朗读。
四、指导书写:却、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复习生字词。
2、读懂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丹顶鹤的哪些知识,能不能用上这里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自己读懂的给“丹顶鹤”上色。
3、学生作品展示、点评,品读重点词句。
(1)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抓住“边儿”、读准“边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它的头顶就像嵌着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比较: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它的头顶鲜红。你认为会怎么样,为什么?
体会用比喻和叠词的好处,并相机引导理解“丹”的`意思。
指导朗读:这句话写得这么美,你能够把它读得美美的吗?
教你一个小秘决:一边读一边想象丹顶鹤红宝石一般的头顶。(自由练习,指名读。)
试背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好好地读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
(1)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读好三长)。
(2)丹顶鹤不论是在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动作演示展翅飞翔。课件播放,帮助理解“引吭高歌”、“高雅”。
同桌合作,读好这句话,突出表现丹顶鹤姿态高雅。
推荐读、齐读。
3、这样高雅动人的丹顶鹤,传说连神仙都喜欢,把它当作,所以人们又叫它。在中国丹顶鹤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常和松树画在一起,称为(松鹤延年)。
交流课前搜集的带“鹤”的词语。
4、师生合作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么美的丹顶鹤,它们生活在哪儿呢?(理解“第二故乡”)
2、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呢?(课件播放丹顶鹤活动时的图片)引导说话。
3、丹顶鹤为什么能够生活得这样无忧无虑?
4、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六、指导写字(虑、遥)
1、观察、发现。
2、认识“虎字头”。
3、师范写、生练写。
4、展示、欣赏、评议。
板书设计
19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美丽
体形修长
} 逗人喜爱
姿态高雅
传说动人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洗碗》,了解小作者是怎样根据画面内容写出洗碗的整个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1教案设计
2、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看单幅图作文的要领:除了善于观察,还要适当展开想象。
3、能仿照例文的方法看单幅图《浇花》,想象浇花的过程,先说一说,再写一段话。要写清时间,地点和浇花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顺序,连贯讲述。
难点:想象经过。
三、教学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四幅。
2、指导学生参加浇花活动。
四、拟定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启发学生交流“当好小帮手,爱做家务事”的情况。
二、学文明法:
1、指导看图,口述图意。
什么时间?/sjbwz/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指名读例文。(边读边点评)
第1句:收拾碗筷,做好准备。
第2句:洗碗的顺序。
第3句:小芳认真的`洗碗,洗的很干净。
第4句:洗好后收拾好碗筷。
3、小结;这篇短文具体写了小芳是怎样洗碗的,内容具体。
4、自由读“习作要点讨论”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小芳洗碗这件事写清楚的?
5、引导归纳:小作者看图时,看清楚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出整个过程,把观察和想象到的内容写下来,就比较具体,生动了。
6、指名表演在家里做事的经过。
7、表演后学生说说。
8、指名读作业要求。
9、指导看四幅图,说说图意。
10、小结:小朋友在做些事时,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书上没有全部画出来,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加进去。
三、快速成文:
1、任选一幅图,自由练说。(师生点评)
2、同位互相说。
3、投影出示:
语文教案 篇8
上海浦东杨园中心小学 张利军
一、 说教材
我今天说的课件是市编教材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大鹿》。本课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1、复习以前学过的d,r,m,s认识f(fa)2、节奏训练3、学习演唱《大鹿》。在教学中,要重点学习f,唱准音阶中的半音关系。在教学中,我以听音连线,听音打靶等游戏,为突破口,认识并唱准唱名fa。同时让学生来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音乐的特点。并学会用情景方式进行歌表演。
2、认识唱名fa (f)。并通过连线游戏等来掌握其音高。
3、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二、 说教法、学法
1、 运用于“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
2、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
本课件的运行程序是flash 5。下面,结合我的.课件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第一部分:基础部分
1、 律动
听音乐飞入教室后,进行律动练习1,2,让学生跟着音乐动动手,动动腿。同学们可以跟着节奏做转手腕、等动作,同时注意学生的动作是否协调,是否做得轻松活泼。
2、fa(f)的学习
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的音d, r, m, s , 然后出示多媒体,提示大家,现在我们中又来了一个新朋友。听老师的琴弹奏后,大家唱一唱。这个环节可以让大家初步认识f。
3、听音连线
(请学生来移动鼠标,指向音符,弹奏后让大家一起唱)
4、射击练习
(请学生来射击,教师范唱,弹奏后让大家一起唱)
(3)(4)两环节主要让学生训练后加强对刚才学习的知识的巩固。
5、节奏训练
先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习过那些节奏后,逐步引入三种后面要接触到的节奏
(1) 学生创编节奏,并做练习,边拍边唱。
(2) 同时,让学生上来拖曳操作,并拍一拍。
第二部分 新授部分
在整个课程中,新授部分是最主要的环节,我运用flash 课件,使学生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使他们在具体情景的启发下,有效地学习。同时,指导学生注意三种节奏。让学生第一乐段 唱得短促,跳跃。力度控制适当速度慢。第二乐段 力度稍强,情绪饱满紧张。
1、导入谈话,创设情境。
2、揭示课题,多媒体范唱。这里我把整首歌曲放完,大家可以看到范唱的效果。
3、在老师带领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拍一拍。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乐园》语文教案11-20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教案02-23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2-24
语文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