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5-15 07:4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本人选择大班歌唱活动《三只猴子》,旨在通过这首幽默、诙谐的歌曲,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本内容以故事形式串联整首歌曲,但篇幅较长,不利于记忆,因此确定“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儿较难掌握,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活动借助图谱,图词结合,引导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并以游戏的形式始终贯穿教学,引导幼儿在自然、轻松的情况下学唱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2、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3、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乱跳。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幼儿较难掌握,为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三只猴子手偶;2、歌曲图谱;3、歌曲节奏谱;4、医院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结合猴妈妈图片设疑引入:

  它是谁?为什么猴妈妈的表情是生气的.呀?我们一起用自然好听的歌声来问问猴妈妈吧!

  2、幼儿练声“小猴妈妈呀 为什么生气”。

  二、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范唱歌曲,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猴妈妈对小猴说了什么?

  2、尝试用倾听和拍手的方式重点练习节奏型。

  ①感受节奏(用倾听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节奏)。

  ②学习节奏(用拍手的方式进一步巩固歌曲节奏)。

  三、初步学唱歌曲《三只猴子》

  (一)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前三段

  1、借助指偶表演,感受音乐的诙谐、幽默的情趣。

  2、结合图谱,自然完整跟唱,学习十六分音符的乐句。

  3、结合安全常识,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第四段

  1、理解、记忆第四段歌词。

  2、学习自然完整跟唱。

  四、游戏:三只猴子

  1、个别幼儿示范表演歌曲。

  2、集体游戏,以“开救护车送猴子们去动物医院”的口吻,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三只猴子》这首歌曲是由台湾著名歌星张帝演唱的曲调进行改编的,歌曲幽默诙谐,曲调活泼,趣味性强,叙述着猴子在床上跳,妈妈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爱。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XXXX XXXX∣ 的节奏与部分歌词的演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并通过图谱、肢体动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点练习,让幼儿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情绪,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进而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通过教学,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方面:

  1、深入分析教材和幼儿是组织好歌唱活动的前提。

  我从歌星张帝的演唱风格入手,分析《三只猴子》的歌唱风格,认真处理歌曲前、后两部分的因果关系,加以引导。本歌曲前半部分变化少,重复多,便于幼儿记忆,但幼儿对旋律中十六分音符与歌词的配唱较难。因此,我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加以练习,采用设疑的方式把歌唱活动和练声融为一体,并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借助简单的图谱、动作练习节奏,以达到熟悉歌曲旋律的目的,进而轻松地学习歌曲前半部分,这一环节我安排了20分钟;后半部分虽然只有一个自然段,但歌词风格与前半段截然不同,可视为独立歌曲来学习,但由于前半部分的学习,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已熟悉,后半部分只需对歌词的处理,我注重借助图片,分析后半部分的住院结果,所以幼儿对学习此段也就不存在很大困难,这一环节我安排了10分钟,最后安排游戏,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可长可短。

  2、采用有趣的教育手段是幼儿唱好歌曲的保证

  对《三只猴子》歌曲的学习,我始终贯穿着幽默、诙谐的这条主线,为了达到其效果,我从引入开始,采用出示图片设疑→分段重点学习所采用的图谱及教师肢体动作 →最后的游戏,“红色创可贴”的画龙点睛,以至于开着救护车送受伤的猴子到动物医院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无不体现出“趣”的引导,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唱,玩中来表现。

  3、教师的情绪渲染是幼儿学习歌曲的动力。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为了让幼儿达到乐学状态,我利用老师自身的优势,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身体等肢体语言感染幼儿,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大胆、风趣的表现带动孩子学习,使孩子的学习始终在一个兴奋点上,从而能较轻松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快乐地学唱歌曲。

  不足与调整:

  1、前后两部分的时间安排上,预计较合理。但在实际操作时,后半部分幼儿比较不能完全地掌握,可作为延伸活动将材料放在音乐区角进行延伸,巩固加强练习。

  2、在练习唱好十六分音符的时候,大部分幼儿比较无法控制住自己的速度,要使幼儿速度快而不乱,可增加几次边拍节奏边有节奏地念歌词,感知歌词的节奏,也可以把十六分音符独立提供,配合歌词边拍手边念或边拍手边唱歌曲来重点练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歌曲〈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拉(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小二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评析: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授方法,让孩子在初步学会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也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显的不足,例如对于某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的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还有待下次活动的注意。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区分不同乐曲的性质(活泼和抒情)。

  2、尝试听不同乐曲进行游戏,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根据乐曲的不同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木偶小兔一个,音乐录音《小白兔捉迷藏》。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我是小白兔,我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欣赏a段乐曲:

  —“小兔在干什么?”

  教师示范小兔跳,鼓励幼儿学做小兔跳。

  教师随着乐曲有节奏地做小兔跳。

  幼儿学习随着乐曲有节奏的兔跳动作。

  3、欣赏b段乐曲:

  —“两段乐曲有什么不同?”

  “这段音乐里,小兔在干什么呀?”

  请幼儿用动作表现b段乐曲。

  4、完整欣赏a段、b段乐曲。

  5、音乐游戏:小白兔捉迷藏:

  玩法:当a段乐曲响起时,幼儿随着欢快的`乐曲做小兔跳;当b段乐曲响起时,兔妈妈来寻小兔,而此时小兔马上变成一个静止的造型,让兔妈妈找不到小兔,兔妈妈找不到小兔离开时游戏结束。

  规则:当b段乐曲响起时,小兔马上变成一个静止的造型,在兔妈妈寻找小兔时,小兔不能动。

  活动二:

  活动名称:小兔跳彩圈

  活动目标:

  1、能听口令按照顺(逆)时针方向走。

  2、根据色彩的变化跳到相同颜色的圈内。

  活动重点:

  能向前连续的跳。

  活动准备:

  小白兔头饰,红、黄、蓝绿彩色板,红、黄、蓝绿彩色圈20个,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圆圈,沿着圆圈边放上红、黄、蓝、绿的彩色圈。

  2、教师示范活动方法,幼儿随着音乐在大圆圈内顺(逆)时针方向走,看到圈要跳进去再跳出来。

  3、教师轮流举红、黄、蓝、绿彩色板,幼儿根据色彩的变化,迅速跳到与板相同颜色的圈内,每个圈内只能跳进一只“小兔”。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目的: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训练。

  3、感知不同的音乐节奏,并自己用手拍出来。

  准备:龟兔赛的音乐磁带,铃鼓、串铃、乌龟和兔子的手偶

  过程:

  一、教师引出: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1、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情境操作乌龟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龟兔赛跑)

  2、哪一段音乐是乌龟,哪一段音乐是兔子来了,最后谁赢了。(放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一段是谁)

  3、请小朋友将其节奏拍出来,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乌龟,什么样的节奏适合兔子。

  4、请一部分小朋友当乌龟、一部分当兔子,听音乐表演。

  二、引出小乐器(不光是我们小朋友喜欢表演,还有人想来参加,你们猜一猜是谁呀?)

  1、请小朋友来判定一下,哪一种作乌龟,哪一种作兔子,较适合。

  2、如:乌龟适合用铃鼓,那请你们用手把乌龟的节奏拍出来;兔子也一样,也请小朋友用手拍出来。

  3、请小朋友自选乐器: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让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

  4、听音乐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看着老师的手偶:乌龟来了就用铃鼓敲,兔子来了就用串铃。

  5、交换乐器,饰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请几个小朋友来分别饰演小乌龟和兔子,其余的人来为他们伴奏。最后交换。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听辩音乐的上行和下行,感受乐曲表现的愉快的情境。

  2、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纸盒子,七个搭成楼梯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出示大大小小的盒子,搭成楼梯状。引导幼儿数数有几个?看上去象什么?

  师:今天我们小五班来了许多盒子朋友,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

  师:看上去像什么?

  2、师在最高的盒子上搭一根长的板,再引导幼儿说说象什么?

  师:这样看上去又像什么?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师出示小兔子,来玩滑滑梯。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看小兔子玩滑梯的时候是听着音乐的节奏玩的。

  (师演示一遍小兔子玩滑滑梯,无音乐)

  师:太好玩了,它还想玩一次,这次要听着音乐玩。

  (师再演示一遍小兔子玩滑滑梯,配上音乐)

  2、师出示小狗,演示玩滑滑梯。

  (师演示一遍小狗玩滑滑梯,配上音乐)

  3、出示小猴子,演示翻着跟斗玩滑梯。

  三、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1、听听音乐分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做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小狗,跟小狗一起来玩滑梯。

  四、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1、除了用纸盒做滑梯,老师还能用身体做滑梯,请小朋友看老师的示范。

  2、请幼儿也来做滑梯,听着音乐,一只手做小狗玩滑梯。

  3、除了用手做滑梯,还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滑梯呢?

  4、师示范全身徒手动作表示玩滑梯,请幼儿看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一段,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二段?(老师来到一座很大的滑梯下面,小朋友能不能看到老师上去和下来)

  5、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去玩滑梯。(上去的时候要走稳,下来的时候要滑稳,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连续找空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滑梯的造型。提醒幼儿在做小狗玩滑梯的时候要听着音乐,有节奏地玩。

  6、师:我要去玩一个很特别的滑梯,师哼音乐做动作,问幼儿特别在哪?(从弯来弯去的滑梯上下来的。)

  7、幼儿创编各种滑下来的动作。

  五、延伸活动。

  老师的腿做一个滑梯,抱幼儿从自己的腿上滑下去。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和结构,并理解歌词内容,能根据音乐快乐地表演。。

  2、喜欢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树、枫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扇子)

  (2)那扇子一扇感觉有什么吹在脸上?(风)

  (3)请小朋友想一想,风儿一吹,会有什么飘下来呢?(···)

  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风儿到底带来了什么?

  2、播放音乐,教师徒手表演音乐。

  3、教师清唱结合枫叶分段表演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是什么飘下来啦?(树叶)(出示树)那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几片树叶飘下来?何老师也不记得了,让我们一起来问一下风儿!(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从树上拿一片树叶,问:“几片树叶”)一片树叶飘下来,叮!再问这边,(唱)风儿你带什么来,叮、叮,两片树叶飘下来···风儿你带什么来,树叶全都掉下来!

  4、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用身体当做音符进行表演。

  5、播放音乐,幼儿随老师徒手表演一次。

  6、教师完整随音乐结合枫叶道具进行表演。

  引导语: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何老师啊,现在做一棵大树妈妈,身上啊藏着好多树叶,风儿一吹,树叶呢就从大树妈妈身上飘下来,小朋友仔细看好啦,看看这些树叶是怎么从大树妈妈身上落下来的。

  7、分组表演:

  (1)先请2-3名幼儿上台表演,幼儿一起欣赏。

  (2)6人一组,分组表演。

  小结: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小朋友和小树叶玩得开心吗?小树叶也很开心,现在啊,小树叶要回家了,那请小朋友把小树叶捡起来把它送回家,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曲。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边唱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兔、大象、小鸭手偶;立体草丛。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三只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捉谜藏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猜一猜,是谁来了。

  (二)结合手偶,熟悉理解歌词

  1.分别出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引导幼儿猜一猜。

  (1)露出小兔的长耳朵,念歌词:长长的耳朵,长长的耳朵,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小兔口吻回答:我是小兔,我是小兔,你好呀,你好呀。

  (2)露出小鸭的'扁嘴巴,念歌词:扁扁的嘴巴,扁扁的嘴巴,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小鸭口吻回答:我是小鸭,我是小鸭,你好呀,你好呀。

  (3)露出大象的长鼻子,念歌词:长长的鼻子,长长的鼻子,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大象口吻回答:我是大象,我是大象,你好呀,你好呀。

  2.引导幼儿学念歌词,并创编简单的动作

  (1)小兔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小兔的长耳朵,我们可以做个什么动作来表示长耳朵?小兔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2)小鸭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扁扁的嘴巴可以怎么表示,小鸭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3)大象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大象的长鼻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大象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唱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配上手的动作)

  3.在游戏中学习唱歌曲

  引导幼儿扮演动物躲在椅子后面,一边唱一边表演。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名字叫《谁来了》,小朋友们表现都非常棒,回家后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玩捉迷藏,把它们唱出来,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02-21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6-12

小班音乐教案11-07

小班音乐教案08-07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02-14

小班音乐教案手指11-29

小班音乐《哈巴狗》教案12-26

小班音乐春教案12-16

小班音乐教案最新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