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07 00:1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锦集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我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时刻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学习的愿望也就随之增强,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片断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听一支歌,大家可以随歌曲做喜欢的动作,同时想这支歌的名字是什么?

  生:健康歌。

  师:那么要想身体健康,应该怎样做呢?

  师: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得很好,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调查,统计我们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要统计同学们的睡眠情况,应先知道什么呢?

  生:睡眠时间。

  师:老师每天晚上9:00睡觉,早晨5:00起床,那么老师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多长呢?你能算出来吗?

  (以教师的睡眠时间为例,小组讨论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

  师: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自己每天睡眠的时间,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二)统计分析二(3)班同学的睡眠情况

  师:每个人的睡眠时间知道了,那么,要统计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怎样统计呢?请你们帮老师出个主意好吗?

  生:先在小组内统计本组成员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分时间段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分时间段统计,并进行记录。

  生:用画的方法统计4个大组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再在全班汇总。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每天睡眠时间的数据,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合理的方案,那谁的方法最好呢?

  经过讨论,选用全班同学到前面画正字记号的方法进行统计。

  师:(出示二(3)班同学睡眠时间统计表)在开始统计前,请同学们看统计表,假如你睡眠时间是11时,你认为它是在10~11时这个时段,还是在11时这个时间段?那么,按照这种算法9~10时里含不含9时呢?(对时间段做统一规定。)

  全班同学到前面在睡眠统计表空格的下面(用正字记录)每人写一画,然后汇总,把统计结果填入统计表。

  〖教学反思

  由于班级有学生70多人,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又好又快的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睡眠的时间呢?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我发现学生想出的办法很多,最后从学生提出的方法中,选出大家一致认为最好的画正字的方法,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加强了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案例点评

  《标准》中指出,学生在本学段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本案例中,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时,首先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的谈话要想身体好,必须有充足的睡眠,说出了统计的必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其次是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统计的过程,从中学会收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学具中找出直角三角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直角三角形的?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独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出示准备题.

  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8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习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明确:表示1个8,列式口诀:一八得八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口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②填书.

  2.反馈练习.

  (1)读背诵8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三、全课小结.

  略

  四、随堂练习.

  1.做一做3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2.练习二十二2题

  (1)6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4题

  83488678

  58823888

  板书设计8的乘法口诀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1个82个83个84个85个86个87个88个8

  探究活动

  数台阶

  假如你家住的是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阶,每阶楼梯都是8级.你家住八楼,那么你从一楼到八楼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

  活动一、说一说,算一算.

  1.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吗?如果可以,又有几种方法?

  2.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及计算结果.

  3.全班评选出最佳计算方法.

  活动二、走一走,数一数.

  学生在课后找一座高层楼房(要求与题中一致),从一楼走到八楼.数一数一共要上多少级台阶,看是否与活动一中的计算结果相符.

  8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7页第6题。

  (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

  (3)师生共同归纳。

  2.完成第107页第7题。

  (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

  (2)集体校对。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5)。

  3.完成第107页第8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

  (3)独立试着往下写。

  (4)集体反馈并。

  4.完成第107页第9题。

  (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

  (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

  (3)全班交流反馈。

  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

  (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

  (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

  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

  (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7.作业(小黑板出示)

  (1)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当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16页的内容及第17页练一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中掌握3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与掌握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小棒。

  学具准备

  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帮助小熊一起解决“需要几个轮子”这一数学问题,大家打开课本16页,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个小朋友在给三轮车安装轮子。

  师:大家发现图中的数学问题了吗?

  生: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9辆车需要几个轮子?

  二、探讨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师:一辆车3个轮子,2辆车几个轮子?

  生:2辆车6个轮子。

  师: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圆片代替轮子摆一摆、数一数,看看3辆、4辆……9辆车分别需要几个轮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独立摆、数、填,老师个别辅导。)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师:好办法,就是每多一辆就多了3个轮子。用连续加3的办法可以算出9辆车需要27个轮子。

  2、合作学习,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教师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问: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师:一个三角形是几个3?能列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1个3,1×3=3或3×1=3。

  师:很好,同学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大家能编句口诀记住1×3=3吗?

  生:一三得三。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自己编出乘法口诀。接下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两人一边摆三角形,一边说算式,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编写情况。)

  3、集体交流反馈。

  师: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间合作得非常认真。相信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呢?

  (引导学生说了算式和相对应的乘法口诀,老师可以多让一些孩子反馈,加深他们对乘法口诀的印象。)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自己编出了有关3的乘法口诀。下面,每个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诀读一读。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4、找规律,记忆口诀。

  (1)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中交流。

  (2)全班反馈。

  师: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想,如果忘记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师: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转化成加法算式来记的。其他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发现上下两句口诀得数相差3,我背诵的时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发现这个规律了吗?大家试试,用××同学的方法是不是能较快地记住3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再次用规律记忆口诀的时间)

  师: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都要善于观察、思考。这样,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三、巩固练习

  1、口诀接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诀接龙比赛,接得又对又快的小组获胜。

  2、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用口诀的情况和认真观察题目的习惯。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学习形式进行反馈)

  3、练一练的第2题。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后填数,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规律。

  四、总结

  师:最后我们用今天学的3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3的表内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诀求积最棒。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计算并说出所用的口诀。)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咱们刚刚开了运动会,喜欢看运动会吗?咱们今天再去看一场特殊的运动会,好吗?(出示动物运动会的场景图)仔细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谈话: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如: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运动会,它们各有几只?有哪些比赛项目?

  【说明:创设学生喜爱的动物运动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本课教学目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 尝试统计,发现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数一数,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这样的统计表里(拿出课前发给学生的空白表格)。

  反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统计表,如:

  狗

  猴

  长跑

  5只

  6只

  8只

  狗

  兔

  猴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2只

  6只

  5只

  8只

  13只

  反馈:先请完成第一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统计了哪些动物的数量?是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动物的数量对吗?这张表格有问题吗?(动物的数量是对的,但从他的统计结果中看不清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反馈:我们再请完成第二张统计表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统计的,怎样想的?

  提问:他统计的结果对吗?你认为他的这张表格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学生可能认为这样统计是对的)

  激疑:我们来看这里(指表中的一共13只),一共是有13只动物吗?不对吧,我怎么觉得是26只呢?咱们一起算一算,好吗?(把统计表里的几个数都加起来,算出结果是26只)

  学生会提出算动物一共有多少只,不能把狗、兔、猴的只数与跳高、长跑的动物只数相加,因为参加跳高和长跑比赛的动物中就有狗、兔、猴,这样加就加重了。

  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才比较合适呢?(把它们分开)

  引导:是的。可以把它们分开统计,按什么标准来分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明确:可以按动物的种类分,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也可以按比赛项目分,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

  【说明:这节课研究的问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类整理,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统计。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把具体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原有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新方法的过程中来。】

  2. 再次统计,解决问题。

  谈话: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先统计各种动物有多少只,再统计参加各种比赛的动物有多少只,好吗?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列表统计呢?

  根据学生提出的'列表方案,出示相应的统计表。

  要求:请小朋友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反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统计表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格)

  狗

  兔

  猴

  长跑

  5只

  2只

  6只

  13只

  跳高

  长跑

  一共

  5只

  8只

  13只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调整统计表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问:观察两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是的,第一张表是按动物种类统计的,第二张表是按运动项目统计的。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看清楚每张表格是按什么标准进行统计的呢?

  学生交流后,小结:为了使统计表所表达的信息更清楚,要在表格的前面加上一栏,注明表中每个项目的意思(课件演示修改统计表的过程)。像这张表格,是按动物的种类进行统计的,第一行表示各种动物的名称,就写上动物种类,第二行是每种动物的只数,就写上只数,后面的每个数就不要再写单位了。这里的一共是指一共有多少只动物,习惯上放在数据的前面,用合计表示。

  师生共同修改第二张表格。

  3. 观察统计表。

  提问:通过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动物运动会的统计任务。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明: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而是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从尝试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探索并完善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分类统计的必要性和实际作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既能增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又能从整体上体会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 拓展应用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个统计表,并组织交流。

  【说明:教材安排了丰富的统计活动,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四、 全课总结(略)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4-2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2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3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8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1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2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