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 篇1
一、朗读感受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出示文章第一句话: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你会怎样朗读这句话?
(兴奋,激动,平静,轻松。)
3、朗读妈妈的评价:
出示:
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4、朗读父亲的评价:
出示: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二、讨论评价
1、这首诗到底怎么样?
出示: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
2、母亲不会看诗吗?真的.认为这首诗好吗?她为什么如此赞赏?
出示: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3、那么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他为什么如此严厉地批评?
出示: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你如何理解父亲的这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出示: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如果父亲不爱我,或我真是不是写诗的料,父亲会怎么说?
三、深层感悟
1、我当时是如何看待父亲和母亲的评价的?其实我更看重谁的评价?
几年以后,我又是如何看待父亲和母亲的评价的?
2、出示: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到段尾。”
3、讨论:
如果只有母亲的鼓励赞美,结果会怎么样?
(被宠坏,骄傲自在,成为糟糕的诗人,写一堆糟糕的诗。)
4、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的批评,会怎么样?
(丧失兴趣,天才可能就此被扼杀。)
5、如果有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但父亲不是作家,又会怎么样?
(光有批评是不够的,更多重要的是指导。鼓励加上指导更多好。)
6、我最后成为一个作家,是否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是说我是否真有成为作家的天赋或才华?
(七岁写了第一首诗,十二岁写了短篇小说,遗传。)
四、升华体验
1、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只有赏识或只有批评,你愿意选择哪一种?
如果我们心灵脆弱,那么应该选择赞赏,多多得到鼓励。如果我们足够的坚强,那么不妨接受风雨的洗礼。每个人都爱听赞美的话,能从批评的声音中得到收益,是很不容易的。
2、赠言:
对于我们的成长,阳光和风雨同等重要。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你完成一份自认为不错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优异成绩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他的妈妈给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合作中自学。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重点指导。
(1)读准字音:誊写:(téng) 皱眉:(zhòu) 分歧:(qí) 谨慎:(jǐn)
(2)记住字形:誊、歧、版。
(3)理解词义
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糟糕:指事物、情况坏得很。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的事。
引入歧途:歧途,指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顶点。
三、自由读文,理清脉络。
按照不同内容的分段依据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14自然段)主要讲述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第二段(15—16自然段)主要讲了几年后正是由于妈妈的鼓励,我一直在写作。由于爸爸的批评使我学会了修改。在他们的教育下我才成为了一个作家。我为自己有这样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而感到幸运。
第三段(17自然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声音一直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自对我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体会深意。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文说说“这两种声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精彩极了”这样的赞扬声和“糟糕透了”这样的批评声。)
2.这两种声音对作者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标画语句,找出听到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批评后,我的表现和心理活动。
2.在小组间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给同伴听一听,再谈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随机进行点拨和指导。
(1)“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腼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写诗,不知好坏,有些不好意思。“得意洋洋”是一个孩子听到对自己夸奖和肯定所表现出的骄傲。
(2)“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和“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了一圈花边。”
“我”“迫不及待”是因为听到母亲的赞扬后便自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想马上把这首诗给父亲看,也想得到父亲的夸奖。)
(3)“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
这里将“诗只有十行”与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做了对比,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的严肃态度,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通过认真读诗再下定论,可以看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另一方面体现了“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既想听到父亲的赞扬,又害怕听到父亲的批评。
(4)“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和“我再也受不了了,……扑到床上痛器起来。”
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
4.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我”的作品得到父母亲一致的称赞会怎么样?(有可能会很骄傲,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无法加以改正,长大后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作家。)
三、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对我有什么作用呢?请读第二段。
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
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母亲的表扬是对“我”的鼓励,是她给“我”带来了写作的力量,成为“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批评是在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不断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这两者的.结合,成就了“我”,使我成为一名作家。
四、再读课文最后一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迷失方向,没有因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沉浸于赞扬声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没有被批评声而吓倒,丧失信心,一蹶而不振。
2.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赞扬声,批评声都代表着两种表现形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宽容的爱。这两种爱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关心。
3.再次朗读这段,读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在能力和德育方面的目标是:1、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2、课堂上培养学生动笔墨读书,培养积极思维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3、使学生明白批评也是一种爱,“良药苦口利于病”。批评的言词和鼓励的话语一样是促人进取的。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美德。学生上课要当学习的主人,要认真思考每一个疑难问题。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题目能够大胆发言,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的重点是在读懂每段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面对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是完全相反的。还要解决一个疑问: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通过问题悬念导学,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针对重点段落,教师进行“学路指法”,最后“引导自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在学生的总结评议过程当中,理清思路,解决重点、难点、疑点。
探究活动
哑巴救人
有一天,一个老人挑了一担西瓜上街卖,走累了,就在路边一间危房里休息。有个哑巴看见老人进来,他也跟着进去了。他进去的目的是想告诉老人,这房子危险,要赶快离开。可是哑巴不会讲话,他打了不少手势,老人不知什么意思。这时,狂风四起,屋子立刻有倒塌的危险,一定要叫老人立即出去才行。哑巴急了,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使老人主动地跟着他出去了。老人刚走出屋子,那间危房就倒塌了,好险呀!那么,哑巴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提示:
哑巴抱起一个西瓜就往屋外跑,老人当然不饶他,就立即追了出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懂得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两个极端断言,是我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股力量,只有正确把握才能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
【教学关键】
体会父母对巴迪的爱。
【教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文章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文,正音。
3、初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文章主要内容,写作顺序,题目加引号等。)
4、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三、再读课文,重点认知
1、速读课文,想一想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生江报。
3、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4、默读勾画: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这样说你赞成吗?让我们细细读课文,想一想,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
5、小组交流。
6、全班汇报。
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
(师引导: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理解,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7、小结:
师:几年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
生:因为我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师:我努力地向前驶去,也是因为爱。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
(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父母的爱多么伟大呀!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遍课文好吗?
(配乐朗读,生读自己喜欢自然段。)
四、总结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五、拓展阅读
课后收集这样的文章读一读,体会父母的爱。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精彩极了(鼓励)
爱的方式
父亲:糟糕透了(激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优秀教案03-0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6-2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03-05
精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20篇06-27
精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四篇04-1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五篇04-2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范文六篇05-0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合集5篇05-1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范文7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