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时间:2024-09-24 01:12:5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范文合集8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二)教学设想:(第一课时)

  1、学习重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2、教学方法、手段:利用幻灯等直观式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掌握总分式结构进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力求讲练结合。

  3、预习要求:

  (1)粗读课文,给预习提示中加点的字注音,标注小节。

  (2)思考问题:《故宫博物院》一课介绍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由此可见苏州园林地位如何?(从文中找答案)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过《故宫博物院》,其中介绍皇家御花园时称“进入苏州园林”,为什么皇家园林要和小小苏州城的园林相仿?今天我们学习的.《苏州园林》会给大家一个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集体朗读预习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介绍:叶圣陶,苏州人,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体会。

  2、苏州园林的特点:富有诗情画意,是艺术品。

  3、学习重点:说明语言严密生动,运用总分式的结构。

  展标:总分式的结构,严密生动的语言(分行板书教学目标)。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补充的当堂注音)

  轩榭、重峦叠嶂、丘壑、嶙峋、镂空、蔷薇。

  补充:相间、斟酌、模样、对称、庸俗、阑干。

  2、回答思考问题,导入课文学习:(预习布置粗读课文)

  请学生回答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上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三、分析总体结构

  1、上面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就是课文第一小节听这句话

  板书:各地园林的标本。这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这一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开头总领全文。结尾留有余地,给人回味。

  板书:不止这些。

  2、那么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之外,可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我们学过说明一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请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二节,找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务必使……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板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向个方面说明:(四个“讲究”)。

  板书: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映衬近景远景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样力求完美,目的是什么?愿游览者“如在图画中”。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7节:图画美8节:图案美9节:色彩美(板书)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总说--分说

  四、精读4、5两节: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节为主)。

  (1)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1句、2-3句、4-11句,总分式。

  (3)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还写了桥、石岸、花草、鱼。处处写“画”。

  (4)“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概念层次高下不同文章重点突出的是前者。

  (5)“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不能替换,感情色彩不同。

  小结:总分式结构(中心句—支撑句),说明语言的严密性(板书在教学目标上)

  2、自读第五节回答问题(不讨论,根据第四节为例做)

  (1)结构形式?(怎么找出来的?)总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说了栽种和修剪两部分)。

  (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说明。

  这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生动性。

  五、总结:(回应教学目标,时间允许完成练习)

  1、根据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结构。

  2、说明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以说明为主兼顾其他表现形式;运用概括和描述性的句子;用准确、周密、精确。

  练习:课后练习三、四。

  六、作业:抄写字词注音,完成课后练习一。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结构。

  2、难点:文章语言的特点。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 导入

  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朗读课文

  要求:掌握字的注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三、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

  学生提问,共同探究。

  提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提问:作者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的结构呢?

  由同学讨论,教师归纳。

  文章开头:结合重点词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全文的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总体)。

  提问:第2段课文,作者围绕苏州园林共同特征,写了几层内容?

  讨论归纳:

  第一、撇开不同点,专说共同点。

  第二、苏州园林共同点具体在四个讲究。

  第三,再一次强调共同点(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

  第四,用游览者的话证实作者的评价突出本文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描写的。

  提问: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

  第2段是总说,其他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以上四方面是重点,作者作详细说明。

  提问:课文第7、8、9段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文章收尾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思考: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是怎样的?讨论归纳:

  从全文看,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从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顺序。

  提示: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段中也有体现。以第3段为例作分析。

  提问:为了能说明事物特征,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作者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试找出第3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

  运用作比较、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园林是美术画,讲求自然之趣。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本文语言的多样性

  提示:本文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提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提问:还能找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例子吗?

  如第7段中描写,第1段中的议论,既增强文章生动性、趣味性,又对苏州园林作了画龙点晴的评价。

  提问: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体描述的句子,其实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说明的句子,同学们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苏州园林特点的作用。

  三、语言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找找本文运用词语的特点。

  1、准确

  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玩赏、欣赏、观赏)

  2、周密

  请说出以下各句划线词的作用。

  ①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精练

  请读第7段,说说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

  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

  提问: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种修辞方法吗?

  排比:第2段。 设问:第3段。 比喻:第3段。

  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为作者通过说明描绘,自然、真切的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题目所写,使人有种眷恋之情,你能从文中找出例子吗?

  如第4、5、7、8、9段的结尾及全文的结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对对子

  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总结: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第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基本情况。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其中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6分钟。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

  (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

  (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这个部分的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小问题: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让学生明确:本文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

  (2)文章哪一段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的艺术特征的?(第2段)

  (3)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

  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幻灯片板书:完美的图画。)

  (4)为了达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从哪些方面下了功夫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大声朗读。

  学生找出“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句子并朗读。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 激趣以导入

  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 披文以感悟

  1. 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 合作以探究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附: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5

  

  总2课时

  课型

  写作课

  备课时间

  10-12

  第2课时

  使用时间

  10-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3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学准备

  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板书设计

  总说特征----分说(具体说明)

  

  教学修改、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字音字形字义掌握情况(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检查,师抽查)。

  二,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品读一些语段

  1,对比欣赏对称性的建筑和苏州园林的布局,明确苏州园林布局的自然之趣。

  2,假山和池沼,抓住“艺术而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复制的,而艺术是不可复制的,是更个性化的,“忘却”“只觉得身在山间”,是以假乱真;池沼的安排也是首先在顺其自然。

  3,对比欣赏宝塔式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足取”,说的还是自然。

  4,图片欣赏,让学生理解”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行成的层次感。

  可以多举一些现实中的例子,让学生领会。比如杜甫诗云,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三,小结课文。总之,无论是布局,还是配合、映衬、层次,还是小到角落门窗色彩,虽然是人工,但巧夺天工,而它的美,简而言之,就是美在自然。所以在上节课的板书后面我们还要加上”巧夺天工,美在自然。”本文写作条理清晰,语言朴素。

  四,布置作业:比较阅读读本上的《苏州园林》

  本册有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本单元的要求是“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学习这个单元的文章,看看它们分别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征,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进行说明的。”可见,编排者旨在通过一定量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这种文体的写作。而说明文的写作也包括阅读,最首要的是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条理清晰的说明。对于这一点,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可采用点拨法、讨论法加以落实。建筑是凝固的诗,中国园林又是极富传统文化意蕴的诗,要让学生学会用鉴赏者的眼光来看园林,扩而大之是看传统艺术,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可采用图片欣赏法、比较法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性的体悟。

  作业批改记录

  已经完成

  批改时间:10月12日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2、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是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们的国家曾经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但这掩盖不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古典园林的流光溢彩。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那别样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鉴赏园林美。

  1、同学们初读课文,能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的特征码?

  2、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3、请同学们速读3—6节,看看依次写了什么?和我们刚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6节依次照应第2节中的四个“讲究”。

  4、仅从大处讲究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图画吗?不能,还要从小处注意处处体现画的完美。速读7—9节看看要注意什么?

  5、从3—9节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

  6、板书全文结构。

  四、精读课文,品析语言美。

  合作探究:

  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生动性和准确性)来体现“苏州园林”的美?

  五、总结:诗歌(听听她的声音)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鉴赏我国园林的标本。

  她,是一扇大门,一扇开启艺术宝库的大门。

  她的亭台轩榭,布局精美,

  她的假山池沼,配合绝伦。

  她的花草树木,彼此映衬,

  她的近景远景,层次甚蕃。

  她,是一个标本,一个充满画意的标本,

  她,是一扇大门,一扇通向自然的大门。

  六、作业:请以”校园一景“为题,写一篇100左右的小练笔。

  要求:

  1、运用总分的说明顺序;

  2、运用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3、语言准确生动。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得计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

  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单元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张zhuo 饮涧桥墩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

  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单元二: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单元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桥

  (2)8、9段分别写了()()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 打比方 外

  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 内

  二、(3--9)赵州桥 特点 历史 结构外形、设计者 整体-局部

  卢沟桥 特点 外形 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列数字3、作比较打比方4、作引用

  三、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用词准确严密

  例:(1)桥拱桥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1、第1、2、3段(导学、导练第12页“精讲名题”)

  2 第5自然段(名师教案第13页“阅读理解赏析”)

  3、配套练习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 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2、 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教学设想:

  1、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2、 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图画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3、 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4、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评弹,导入新课

  由欣赏苏州评弹,联系到苏州的园林,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欣赏短片

  叶圣陶(1894~1984),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读准下列词语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重峦叠嶂(zhàng)斟酌(zhēn zhuó)

  2、读了课文后,苏州园林给留下印象最深是什么?请试用简短的文字概括。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 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设计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中四个“讲究”的次序能不能调换次序?为什么?

  3、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让游客有“如在画图中”的感受

  ?(适时播放《苏州园林》风光片)

  4、苏州园林追求完美的图画,除了上面讨论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

  明确

  1、为了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具体表现在“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

  2、不能。因为这四“讲究”是总写,后面的3、4、5、6四个自然段就是按这四句话的顺序来安排的,在内容是前后一一对应。

  3、可结合课文中的“亭台轩榭的不对称”、“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花草树木的映衬性”、“景色的层次性”等方面,畅谈自己的设计思路,自由发挥,不拘一格。

  4、苏州园林追求图画美,除了上文的四个“讲究”外,还注意了苏州园林中“各个角落的图画美”、“门和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五、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02-15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02-24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12-10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07-24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02-15

【精选】《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11篇04-11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精选12篇)07-20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13篇08-17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15篇02-15

关于《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精选11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