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案

时间:2023-05-10 16:52:13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打电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电话》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打电话》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打电话》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P132—P133)

  教材简析:

  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模拟、推理等多种数学的方式探究事物隐含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对比,感悟数学思维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多种方案及发现最优方案的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并理解最省时方案的.内在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直接点题:老师直接板书课题——打电话

  谈话:同学们打过电话吗?有没有想过打电话中会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没想过,现在就想一想,可能会是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略微思考一下,而后请两三名同学回答。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刚好有学生说到了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老师顺势接上;如果没人说到,老师就自己提出。)

  2、提出问题:

  1)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么老师打电话给2名同学需要几分钟?给3名同学呢?如果要打给1023名同学呢?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都会顺势答出要2分钟、3分钟和1023分钟,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当然,对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会有人说的不是1023分钟,没关系,只要有人说出1000多分钟,哪怕是说出几百分钟也没关系。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人说是1023分钟,老师也一定要让那个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打给1023名同学,要1023分钟,60分钟等于1小时,1023除以60,大约等于17个小时,要差不多打整整一天的电话呀!有没有想过时间会更少的可能?

  (此处无需学生多想,稍事停顿即可。)

  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要打给1023名同学,究竟最少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二、探究方案

  1、策略分析

  启发回顾:1023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数据,我们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些呢?

  (此处最多找2个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答出可以“化繁为简”或相近的意思,老师要好好表扬;如果没有人答出,老师要自己点明并板书“化繁为简”)

  2、引导过渡

  “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简到什么程度好呢?2个人、3个人,数据又太小,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聪明智慧,()课本上刚好有个问题,数据不大也不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或者说唤醒他们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的策略意识,千万不要让学生真的去说化简到哪个数合适。)

  3、出示课本上的问题情境

  一个合唱队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4、出示自主学习提纲

  1)请为老师设计几种不同的打电话方案。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商量)。

  2)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

  4)从用时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5、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此处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老师巡视指导和参与讨论等要以不打断学生思绪为前提。时间约5到8分钟或更长些)

  三、分析方案

  1、最费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时间最长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如果要用15分钟,电话具体是怎样打得呢?

  学生回答预案:

  生1: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接着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用了2分钟;如此下去,打给第15个学生,一共用时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用图式把刚才的方案表示出来。

  (估计学生大都会先说出这种打电话的方案。老师肯定表扬后一定要再启发出另外一种用时15分钟的方案。)

  生2: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老师就不打电话了。然后由第一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再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三个学生,如此下去,通知到最后一个学生,一共用时也是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也用图式把这种方案表示出来。

  2)比较方案

  把两种方案放在一起对比:

  刚才两种方案,用时都是15分钟,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估计有的学生会选择A方案,也有的学生会选择B方案。两种方案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处理问题的风格不同,老师适度点评引导即可,不必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非常突出不可。但此处问和不问,体现着课堂教学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3)拓展方案

  同样是15分钟解决问题,难道打电话的方法仅此两种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把A方案和B方案结合起来或者说交叉起来使用,比如:老师打给一名同学,而后由这名同学分别打给其余的14名同学,或者老师分别打给2名同学,而后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同学再依次打给其余的13名同学等等,具体的打法可以有很多种。充分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结果一致时,具体策略的多样和丰富性。)

  2、比较省时的方案。

  1)引导交流

  刚才有的小组说时间会有更少的可能,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设计打电话的方案的?

  (此处让学生尽可能地表述,老师要注意倾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取关键词“分工或分组”等并板书。)

  2)有序思考

  既然同学们谈到了“分工和分组”,那我们就按照顺序,从最少的分组情况入手,分析分析时间是否真的少了?

  ①出示分2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两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此处学生可能会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同学,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同学。如果这样,要引导学生明白,两组是同时工作的,2号组长通知的人多一些,所以通知到后一个人要27=9分钟。如果两组人数对调一下,则刚好可以17=26=8分钟同时结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是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学生,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学生,也要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分组后人数调配不当,也会造成浪费时间的情况。)

  ②出示分3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三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3=12,12÷3=4,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4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一定也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的一组34=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5、4、3是最佳选择,这样15=24=33=6,刚好在6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③出示分5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五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5=10,10÷5=2,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2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同样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一组52=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4、3、2、1、0是最佳选择,这样14=23=32=41=50=5,刚好在5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3)小结反思

  分两组时,最少用时有9分钟可能;分三组时,最少用时有6分钟的可能;分五组时,用时最少有5分钟的可能。照这样下去,请问是否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呢?

  (此处让同桌的同学稍事讨论一下,时间不必过长,更不必再去动手分组检验。如果有学生回答:如果分成15组,每组1名同学,通知到最后一个人要15分钟,显然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老师要好好表扬这种“极限思维”的方式。如果没有人提到,老师不妨自己说出,引导学生感悟即可。其实,如果有学生顺着分5组的情况往下想:假如分成6组,不管每组接下来如何调配人数,仅老师通知到第6位组长就要6分钟了,显然也并非分得组越多用时就越少,也是很好的思想。总之,无论怎样,此处学生明白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的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的。)

  3、最佳方案

  1)提出问题

  刚才分五组,用时最少是5分钟,如果分6组,显然时间又多了,难道5分钟就是最少的时间吗?有没有时间再少的可能呢?谁发现了?请上台展示展示。

  (如果一开始自主学习的时候,有人研究出最少用时4分钟,老师就不必再像上面一样提问了,直接请4分钟的发现者上台展示就行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时需要让学生再静静地想一想,实在想不出,老师再点明。)

  2)学生表述

  请学生用图式展示并用语言表达。

  (估计让学生用图式表达,可能由于学生不清楚要用颜色或其他方式区分不同时段通知到的人而使整个图式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上来也可能只画图而忘了解释或者说解释不清。老师要关注的是:图画不清楚没关系,但一定要画;解释不清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表达。老师要引导其他学生从发言学生的表述中提取关键词“同时”并显要板书。)

  3)展示方案

  (说明用正方形和圆表示老师和学生及用颜色 区分开的好处。)

  4)引导填表

《打电话》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农村的变化,体会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

  2.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自主积累词语。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书写4个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读准难读难认字:奶、村、兴。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学生自带玩具电话。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老师出示电话,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板书:电话)

  2.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板书:打)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感受课文内容。

  2.再听录音,小朋友一边认真看课文一边仔细听。

  3.(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小朋友给谁打电话。(板书:爷爷奶奶农村)

  (三)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谁能读读课文?(读完后学生评议)

  2.学生自由读,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

  5.学生评议。

  6.(出示生字卡片)你们瞧,课文中的生字娃娃正望着同学们笑呢!你认识它们吗?

  7.学生自由读生字。

  8.你觉得哪个生字娃娃最容易读错?小老师带读:

  nǎi cūn xìng

  奶 村兴

  9.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组织学生分小组交流。

  10.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识字游戏:找朋友。(老师将字卡张贴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听音找字,再用这个生字组词,带同学们读一读)

  11.我的词语库。

  (1)学生自由读:电话 爷爷 奶奶 农村 高兴

  (2)你还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请带大家读一读。

  (3)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创设情境,巩固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2)我们班上有哪位小朋友的爷爷奶奶住在农村?你想念他们吗?你能读出想念的感情吗?

  (3)老师范读。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小朋友们真的很想念爷爷奶奶!

  那就快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把!请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6)出示句子:“爷爷家装电话了!”

  爸爸是怎样对我说这句话的`?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样高兴吗?谁能带着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7)电话接通后爷爷奶奶高兴吗?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读第二段。

  (8)齐读全文。

  2.创设情境,交际互动。

  (1)小朋友平时给谁打过电话?现在最想给谁打电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学生拿出玩具电话)学生分组进行打电话的练习。

  (2)说说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练习设计:

  (1)回家后用家里的电话给你最想念的人打个电话。

  (2)请你设计一种最新颖的电话机,并画下来。

  板书设计:

  10打电话

  高兴

  我爷爷奶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词语。

  2.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二)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电 下 书 包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学生自由说,分小组想办法。

  3.汇报交流:

  电:扁“日”字加上竖弯钩就是电话的“电”。

  下:与“上”字比较。

  书:“书”像两层书架,上面还要摆有一本书(、)。

  包:数笔画记忆。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同桌之间说说每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3.老师重点指导:

  电: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五笔竖弯钩从竖中线上起笔,穿过扁“日”字,弯钩要写得圆润一些。

  包:第三笔横折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折在竖中线上,竖弯钩要封口,只有写成全封闭的“巳”,才能把东西包住,要不然会漏掉。

  4.学生在书上练习,描两个,写一个。

  5.老师巡视,注意纠错。

  6.优秀作业欣赏、展览。

  (四)课堂作业

  完成生字练习。

  板书设计:

  diàn xiàshū bāo

  电 下书包

《打电话》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打电话》是一年级下册第三次口语交际课。本课源于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由文字、插图、“小贴士”三部分内容组成。

  文字表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位于课题之下,目的是链接学生生活,引发学生思考,并提示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第二部分位于插图之下,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进行言语实践,给教学提供典型、生动,由易到难的交际语境。插图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打电话的情景。图旁配有画外音,呈现李中与张阳妈妈打电话时的两组对话。对话内容清楚明白、文明有礼,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和依据。“小贴士”部分提醒学生在打电话这一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示了本课的目标指向,指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认真听明白、把话说清楚,学习说简短的话。

  4.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重难点】

  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打电话》、录像、纸杯自制电话机多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王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老师打电话,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4456936(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

  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

  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

  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

  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

  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四、环境创设,巩固运用

  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

  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3.有一个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任选一种场面,小组分别练习表演。

  4.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打电话

  听明白 说清楚

《打电话》教案 篇4

  游戏目的:

  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规则:

  老师与幼儿或幼儿与幼儿分别拿着话筒进行对话,一方问,另一方答,内容不限,回答对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

  游戏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游戏程序与模式: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李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李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打电话》教案 篇5

  活动设计理念:

  《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

  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附歌曲: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指导教师评语:

  教师能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在活动总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认识,较好地综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寓教于乐,适时地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打电话》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第10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投影等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猜谜语(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得真稀奇, 耳朵嘴巴在一起, 两人远隔千里外, 声音传递一线牵)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自由猜测)

  (二)、探究比较

  1、4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你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并尝试将方案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来。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小组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表一:)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学生汇报,选择图例上黑板。

  分析方案

  各组分别汇报有哪些方案。

  1、分析4分钟方案。分析典型图例它的优势在哪里呢?谁最忙?师:请你具体说说打电话的过程,并由你们小组另7名组员配合。各组员要听清自己是在第几分钟知道的?你接到消息后做了什么?(学生具体解说方案)

  师:这个方案中有没有人闲着的,请举手。

  师:可见,这个方案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

  师:可以怎样调整方案?

  2、分析3分钟方案。

  师:组长没闲着,组员没闲着,值班领导也没闲着,即:人人都没闲着,这种打电话方法大家认为好吗?好在哪里?

  三、发现规律

  1、填表、发现规律。(完成表二)

  师:3分钟方案是不是最短的呢?有人质疑了。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演绎一下,看是否还能调动“闲置资源”。

  (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磁扣摆一摆,小组合作,填表,思考规律)

  时间 1 2 3 4 5 6 7 8

  比前一分钟多几人知道 ??

  知道通知的总人数(含首数1) ??

  与2有缘 ??

  师:请小组来汇报分析,每一分钟的人数变化。

  生:(边演示边说)第一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2,首发1,新接1);第二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4,首发1,新接3);第三分钟后总共有几个人知道通知?(8,首发1,新接7);师:猜一猜第四分钟又有多少人新接到电话呢?这8人分别是谁通知的,请你在刚才画的图上补画出来。

  师:同学汇报从第二行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第三行数据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接下来,我们来探究这种打电话的方法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

  六、总结反思

《打电话》教案 篇7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和任务。”学生只有在各种各样的言语情境中进行言语活动,才能从模拟的角色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水平,激发他们交际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想说、爱说、敢说。

  打电话是一种十分便洁的通信方式,两个人在电话的两方交流着信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练习3中的口语交际课就是《打电话》,对于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我还是在课前找来了两部电话机,并在课末设计了三个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师:一天,你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想打个电话问问你的好朋友。谁来扮忘记作业的同学?谁来演他的好朋友?

  宋振佳(忘记作业的学生):喂,你是我的好朋友顾志新吗?

  顾志新(忘作业学生的好朋友):我是顾志新,请问你是谁呀?

  宋振佳:我是你的好朋友宋振佳,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忘记了,你知道吗?

  顾志新:今天的语文作业是朗读第8课,还要抄写生字;数学是做练习册第33页。你知道了吗?

  宋振佳:知道了。谢谢你!

  顾志新:不用谢,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宋振佳:再见!

  顾志新:再见!

  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得怎么样?

  生:他们打电话时很有礼貌。

  师:是的,他们成功了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打电话任务。接下来,我们再来玩电话的游戏。这次是,爸爸出差了好几天了,你很想念爸爸,想给爸爸打个电话。这次,老师做爸爸,谁来给爸爸打电话?

  一些学生笑过之后,纷纷举手。

  生(孩子):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师(爸爸):快了,大概还要两天吧。

  生:爸爸,别忘了给我买故事书,你答应好几次了。

  师:好的,这次决对不会再忘了。孩子,快要期中考试了吧?

  生:是的,下星期五。

  师:爸爸不在家,可要用功学习啊!今天的作业完成了吗?

  生:早就完成了,今天考试,我还得了98分呢。

  师:不错!不错!

  师:跟老师爸爸说得这么亲,相信你一定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可是,奶奶身体一直不好,你又和奶奶住得比较远,怎么办呢?

  生:打个电话问候奶奶。

  师:这次,沈老师做孩子,谁来演奶奶?

  师(孩子):喂,是奶奶吗?

  生(奶奶):是呀,你是冬冬吧?

  师:是的,奶奶。您现在身体好些了吗?

  生:好些了。

  师:奶奶,注意身体,别忘了吃药。

  生:谢谢你关心。

  师:对了,奶奶,今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家来,到时就可以看到您了。

  生:真的吗?那太好了。

  师:真的`,奶奶,我是听爸爸说的。到时候再说吧。再见,奶奶!

  生:再见,孩子。

  至此,作为教师,应从管理者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名合作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人,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想说、爱说、敢说。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我们孩子的言语一定也会更加精彩。

《打电话》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模拟打电话的情境中与家人分享幼儿园里的开心事。

  2.尝试用点、线、圆圈等有控制地将一份点与另一个点连接起来。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粘有爸爸妈妈和宝宝头像的色纸、抹布、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家的电话装好了,老师想给好朋友打电话,给谁打呢,给毛老师还是朱阿姨打呢?

  二、教师示范

  1.出示毛老师和朱阿姨的头像,选择一个给她装电话。(以毛老师为例)

  2.先给毛老师家装电话,把毛老师的头像贴到纸上,然后画个圈表示电话装好了。

  3.模拟打电话,为什么没有声音呢?(哦!原来是电话线没有连接好。)教师示范添画电话线的.过程。(小小电话线,走呀走呀,转个圈,走呀走呀,转个圈……走到谁的家门前?……对!走到毛老师家门前!)

  4.喂喂喂,电话打通啦!毛老师正在教她的小宝宝怎么做一个好宝宝呢。老师要和毛老师说说在幼儿园过得真开心。

  三、幼儿操作

  1.宝贝们,你们想给谁打电话啊?想不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在幼儿园的开心事?

  2.教师指导操作要点,画圈和电话线。

  四、分享交流

  让幼儿回到座位,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画电话线的过程(徒手,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出画电话线的动作)并结束活动。(小朋友们,喜欢和爸爸妈妈打电话吗?幼儿园里面开心吗?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这么多开心事,我们还有很多开心事没有说完对不对?那就和身边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师说一说好吗?)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开设电话亭的游戏满足幼儿打电话的兴趣,克提供人物头饰或动物头饰,扮演角色进行通话。

《打电话》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练习,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知道通电话时做到讲话内容集中,语言简明,口齿清楚。

  3、学会打电话并懂得打电话中的'礼貌用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打电话的一般步骤。

  2、难点:打电话内容集中,语气简洁。

  三、教学过程:

  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小朋友,三(1)班王小红同学因为学校组织看电影,要迟点回家,又怕妈妈在家等她。你们能帮她想个办法,怎样让她妈妈在家里知道这个事儿?(引导学生明白打电话比较快、方便)

  2、读一读。

  (1)读12自然段,想想打电话首先要做什么?

  (2)你知道怎么样拨号码吗?

  (3)怎样知道号码已经拨通了?

  3、听示范电话,思考问题。

  (1)听录音电话对话。

  (2)思考讨论:

  A、录音是谁与谁的电话对话?

  B、王小红想告诉妈妈什么?

  C、改:你觉得打电话中应注意什么?

  (3)师小结:A、通话时,做到内容集中,语言要简明扼要。

  B、通知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4、试一试(分角色)

  同桌之间学生上台表演师检查(选2名中下生演)

  5、练一练。

  (1)阅读课文第3部分,思考:

  A、王林要打电话给谁?怎样称呼?

  B、告诉王林妈妈什么事?

  C、这个电话你该怎么打?

  (2)检查

  (3)在说C的基础上,各自设计对话。

  (4)自愿上台表演,共同评议。

  (5)师小结。

  (6)同桌练习。

  6、作业

  (选择一题)

  (1)给班主任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给远方的亲戚打个电话,告诉自己学会了打电话。

  (3)给本地少年宫打个电话,问问有关事项。

《打电话》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熊和小兔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啦(小动物),对!小熊。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对,小兔)。今天,小熊和小兔来到了我们班,看看它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在家里,小熊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小兔,然后它就给小兔打了个电话。

  小熊:喂喂喂,你是小兔吗?

  小兔:哎哎哎,我是小兔啊。

  小熊:小兔,小兔,你在干什么呢?

  小兔:小熊,小熊,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熊和小兔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小熊在哪里呢?小兔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打电话》教案】相关文章:

打电话教案01-07

《打电话》教案11-07

《打电话》教案09-19

小班教案:打电话07-16

《打电话》小班教案06-17

中班打电话教案09-03

《打电话》中班教案10-30

小老鼠打电话教案08-14

《打电话》教案(精选12篇)10-27

《打电话》教案(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