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汇编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将5以内的蔬菜分在两个箩筐里(红色、黄色箩筐),知道可以有多种分法。
2.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的结果。
3.体验数量分合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绘本故事《箩筐》。
物质准备:
1.课件:5的分法。
2.5以内各种蔬菜图片(萝卜、茄子、土豆、芹菜)等人手一份。
3.箩筐记录表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引发幼儿的回忆
师:“箩筐有时会很满,有时会很空。”爸爸的箩筐里盛满了很多萝卜,装都装不下了,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帮爸爸把萝卜分在两个篮子里,一个是红色箩筐,一个是黄色箩筐,该怎么分?
二、幼儿自由探索分蔬菜
(一)把5个萝卜分别装在红色箩筐、黄色箩筐里,幼儿自由操作。
(二)了解5分成两份的多种分法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分法。
如:红色箩筐2个,黄色箩筐3个。
提问:谁和他分得一样?是怎么分的?
幼儿描述自己的分法,提示用“我把5个萝卜分别分给红色箩筐2个,黄色箩筐3个”句式描述。老师把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提问:谁与他们分得不一样?
幼儿说出不同的分法并记录,直至所有分合式完成。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复习分合号,进一步理解5的分合
1.复习理解分合号的意义。
提问:这些分合式里边都有一个符号,像什么?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呢?(复习分合号,用手势动作摆出分合号等方法,熟悉分合号)
2.用逐渐增加的方式重复5的分合。
提问:给红色箩筐分了1个土豆,那黄色箩筐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图片)
如果再分给红色箩筐1个土豆,那黄色箩筐的土豆是多还是少了?为什么?
依次完成5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的.分法。
提问:5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提问:看看这些分合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红色的箩筐多分了一个,黄色的箩筐就要少一个。这是数量分合中递增、递减的关系。
3.游戏“你问我答”,复习5的分合式。
4.幼儿动手操作,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分的结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把这些蔬菜分别装在两个箩筐里,该怎么分?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分合式。
师:今天你们帮助爸爸分了蔬菜,爸爸很开心,谢谢小朋友们。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2,培养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内容】
一、自主探索,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1,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分组操作。
2,摆积木,提供两种颜色的积木,让孩子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3,摆餐具,提供若干一次性的勺子,让孩子按勺子把朝上朝下的变化规律排序。
二、探索活动的交流。
1,提问,你是怎么排的?
2,引导孩子想出不同的排法,并排一排,强调排列的规律性。
3,讨论和小结,练习表述:XX和XX是按照XX顺序排列的。
提示:排序的方法有很多种,出了按形状,颜色,数量等特称排序外,还可以按照方位,类别等特征进行。
三、小小设计师
1,运用自己有排序知识,给毛巾,床单,手绢等设计花边或者图案。
2,请孩子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说明图案的排列规律。
提示:鼓励孩子大胆发挥想象,进行“设计”,成人只需提示要按照规律排列图案。
活动要点:
1,观察大自然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是这一部分知识学习的真正意义。
2,带着问题观察事物,将所学到的知识渗透并运用到生活中,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六种不同的答案。
2、能够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象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记录。
3、会用比较清楚的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并关注和学习同伴的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放大的记录单,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3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分铅笔--学习7的分合。
把铅笔分给两个幼儿,试试可以分几次,要求每次分的答案不一样,进行记录。
二、师幼交流讨论"分铅笔"的结果。
师幼共同检查结果是否有重复或遗漏,确认分成两份的6中答案:如有错误进行改正。
三、尝试用标记表示两组相象的.分法。
1、幼儿观察6组答案,找找哪两组相似。
2、师幼讨论:谁能有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清楚地看出记录单上的6组答案中,那两组是相像的?
3、启发幼儿大胆地说出各自的办法。
4、教师引导幼儿关注记录单上最后一列空格,针对"可以给这两组相像的分合式做什么样的标记?在什么位置做标记合适"等问题,鼓励幼儿发表格子的意见和理由。
5、请一名幼儿在放大记录单的最后一列空格中,尝试用标记表示相像的两组答案。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翻片子。
2、剪贴格子。
3、分蜡笔。
五、交流与分享。
活动反思:
《分铅笔》是让幼儿"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能在6种不同答案中找出相像的两组,并想办法做出标记"。在上一次幼儿学习6的组成时,已做过"找出相像的两组作上标记",因此,幼儿结合7的分合,很快地就完成了作标记的任务,但有部分幼儿给三组相像的数做的都是同一个标记,经过引导幼儿马上明白并进行了修改。在第二环节分铅笔并记录时,我强调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记得又快又准",并让幼儿完成后进行交流。我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从相像的二组数字中受到启发,能从一组分合数字中推导出另一组,这样的话,7的分合共有6种分法,只要分三次,就能得出6种结果了。从幼儿交流的情况来看,所有幼儿都运用了数字变大变小的规律进行有序记录的方式,说明幼儿已很好地掌握了数字渐变的规律,这和前几次活动一直在强调"有序"记录,发现记录中的秘密分不开的。在幼儿交流结束后,我展示了一组运用交换数字的方式进行快速记录的方法,给下次活动留下了伏笔。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能根据图意正确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
2、能清楚、正确的讲述三幅图的含义,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能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回答问题。
活动重点:
学习4的加减法,能根据图意正确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
活动难点:
能清楚、正确的讲述三幅图的含义,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3的加法。
2、物质准备:教具:表示加减法的三幅图。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游戏。
"碰球"师幼共同玩"碰球"游戏:先确定游戏的总数(如4)。然后教师边拍手边说:嗨,嗨,我的`2球碰几球?幼儿:嗨嗨,我的1球碰3球……(教师再提问,幼儿回答),复习巩固4以内各数的组成。
2、飞机飞来了。
-出示表示加法的三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楚三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用一句简单的话,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清楚。
-鼓励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教师:你觉得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来表示三幅图说的这件事?为什么?引导幼儿列出加法算式:1+3=4,并解释1、+3、=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飞机飞来飞去真忙呀?我们怎样才能看清楚飞机是飞来?还是飞走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飞来头朝什么方向?了解飞机是飞来还是飞走。引导幼儿思考:飞机飞来应该用什么算式?飞走应该用什么算式?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加法算式。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用"又"、"一共""还剩下"等词语讲述三幅图的意义,再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
-看算式进行4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活动评价。
-出示表示减法的三幅图,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图意,并列出减法算式。
-请幼儿看图列加减法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说从哪儿看出来是"来的",还是"去掉的",引导幼儿看图时,仔细观察第二幅图的变化。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学习二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培养幼儿的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灵活性。
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材料:苹果、绳子、纸(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吸管、杯中的水、等分练习册、若干图形、笔。
四、设计思路
尽管幼儿在生活中已接触过许多等分的实例、但要他们亲自实践对物体的等分、尤其是理解等分的方法,还是有’—定难度的。因此,活动前首先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积累感性经验,然后再组织讨论,使幼儿‘对等分的方法知其所以然。
在操作探索,讨论归纳后,幼儿对等分有了进一步认识后,可以在思维方面提高要求,即设计练习纸及游戏活动以有利于促使幼儿采用变通思维,培养幼的判断和思维能力。
五、活动流程
讲解演示一探索操作一讨论理解一巩固提高
六、活动过程
(一)讲解演示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如果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苹果,苹果怎么分着吃?
2、组织讨论等幼儿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一个苹果如何分成为相等的两份,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二)探索操作
1、提供操作材料,指导等分方法。
材料、绳子、正方形、三角形、吸管、杯子中的水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三)讨论理解
1、组织幼儿讨论各材料的等分方法。
2、教师总结:一个物体(图形)被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就是物体(图形)二等分。
3、讨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①请幼儿把等分部分与原来的材料作比较,看它们的有什么不同。
②总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二个部分合起来是原来的一份。
(四)巩固提高
1.每人一套等分练习纸.请功儿把二等分的图找出来,并画上圈。
2、幼儿动手,老师巡回。
3、玩游戏;找朋友
方法:教师把各种几何图形等分成二份,一份在参加的游戏幼儿手中,另—份贴在磁性黑板上.游戏前,幼儿在活动室周围边走边念儿歌:勤锻炼,身体好,找个朋友来赛跑。念到最后—字。幼儿分别到黑板上取下一个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样的图形,并把两份图形拼成一个整体,看谁拼得又对又快:
七;活动延伸:感知将图形三等分,扩大范围感知等分现象。2.欣赏故事《两只狗熊》,感受二等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10-06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9-1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9-23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20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