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总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相应的动作。
2、运用做动作和念儿歌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运动的快乐。
3、让幼儿通过学儿歌掌握相应词语。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 儿歌《大家来运动》及相应字卡
2、 学生课本《一起来运动》(一)及相应静电贴
活动过程:
1、导入:
(1)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是什么?如:教师手指着膝盖,请幼儿说出名称。
(2)身体该部位可以做些什么动作?(如果幼儿能说出儿歌内容之外的动作,教师也应予以肯定)
2、欣赏儿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念儿歌中的句子,并学习关键词。
3、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应地方贴上静电贴 儿歌:大家来运动手腕摇一摇,颈部转一转;肩膀耸一耸,手臂来伸展;手肘抬一抬,臀部撅一撅;小腿踢一踢,腰部扭一扭;膝盖弯一弯,脚踝转一转;脚趾动一动,再来个大跳跃。大家来运动,宝宝更健康!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理解画面中孩子和老人的关系。
感知歌曲中老人和孩子的亲情。
用不同的音高唱出歌曲中的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儿歌《爷爷和我》。
挂图《爷爷和我》。
CD《爷爷和我》,录音机。
爷爷和孩子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以谈话导入:和幼儿谈一谈散步时的感受:
——什么时候、和什么人一起到哪里散过步?
——说一说和家人一起散步时的感受。
引导幼儿讨论走路时要注意什么,拓展相应的安全知识。
——散步(走路)时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
——要知道怎么做才不会有危险。
(不要在马路上乱跑、不要东张西望、注意路面是否有洞、走行人专用道、注意交通标志等)——什么地方可以跑,什么地方不可以跑?
出示挂图:《爷爷和我》,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着念念儿歌,并想一想:
——为什么爷爷让孩子"小心!小心!"——为什么孩子让爷爷"小心!小心!"尝试扮演小孩和老人走路。
——学一学小孩和老人是怎样走路的.。
——播放音乐,跟着音乐模仿孩子和老人走路。
学习经验延伸区域活动角色活动区音乐游戏《爷爷和我》:将CD《爷爷和我》投放到区域,请幼儿根据音乐进行扮演游戏。熟悉游戏玩法后,可引导幼儿改编歌词,扮演其他角色。
附儿歌:爷爷和我我走得快,爷爷说:
"小心!小心!"爷爷走得慢,我说:
"小心!小心!"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课后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是学习儿歌《爷爷和我》。儿歌的内容是:我走的快,爷爷说:“小心、小心。”爷爷走的慢,我说:“小心、小心。”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首儿歌在我念了第二遍之后,就已经能复述出来了。我当时就觉得:“哎呀,好简单的课,怎么办?5分钟孩子们就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下面那么长时间怎么办?于是我想起了接龙游戏,孩子们顿时产生了兴趣,立刻积极的参与其中。接完龙后,还有时间,于是我们继续完了创编儿歌活动,把爷爷改成奶奶、婆婆、公公,发现孩子们立刻笑了起来一遍又一遍的念出儿歌。也许这就是活动中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思考才带来了有趣的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梦不可捉摸的特点。
2、学习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事先与幼儿交谈有关梦的话题。
活动过程:
一、说梦。
1、在长长的黑夜里。老师和你们一起也慢慢地睡着啦,有时候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梦。你们想知道吗?
2、教师讲述自己作过的梦。
3、你们做过梦吗?做的是什么梦?
二、找梦
1、有首诗歌就是讲关于梦的事,题目叫《找梦》。
2、教师完整的朗读诗歌两遍,幼儿欣赏。
3、梦是什么时候来得?又是什么时候走的?
4、有位小朋友想找梦,他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
5、到了什么时候梦又来了?
三、想梦
1、我们一边听诗歌,一边假装做梦,看着梦是不是真得留不住、找不到。
2、教师与幼儿进行模拟游戏活动;互道晚安,教师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幼儿双手合掌放到脸颊旁,闭上眼睛,此时可想象某些情景。老师朗诵结束后稍作停顿,再念“我一醒来,梦就去了”,幼儿睁开眼睛。
四、我也来找梦。
1、梦来过了吗?现在走了吗?
2、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找梦。
3、引导幼儿讨论:朗诵关于梦的诗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语气?
4、幼儿再次完整跟念诗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验作品的语言美和乐趣。
2、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大胆游戏,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肥皂水、吹泡工具、录制配乐诗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吹泡泡,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幼儿自由吹泡,观察发现,互动交流。
师:我们大家一起吹一吹、看一看,你吹出的泡泡是怎样的?你可以用各种各样好听的话来形容一下。
3、欣赏、感受、理解诗歌,体验诗歌的语言美和乐趣。
(1) 完整欣赏、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师:“诗歌里说:小朋友吹出了怎样的泡泡?”
(2)分段欣赏,体验、理解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游戏乐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情景再现、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理解和体验。
(3) 完整欣赏,有表情地朗诵、表演。
师:“你们听了这首诗歌,感觉怎样?”
师生共同朗诵、表演。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到操场上再次吹泡,拓展想象,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还能吹出更有趣、更美丽的泡泡吗?”
引导幼儿吹一吹、想一想、说一说,创编诗歌。
附:散文诗《吹泡泡》
清晨,小朋友迎者金色的阳光,
玩起了吹泡泡的游戏。
瞧,小朋友玩得多有趣――
一会儿吹出双泡泡,
一会儿吹出连环泡;
有的'连成一串,
有的叠成一堆;
有的晃晃悠悠,
有的飘飘扬扬……小朋友对着太阳吹啊吹,
哈,满天的泡泡圆溜溜,亮晶晶,
五颜六色……美极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折叠房子,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2、大胆地走在折的房子上动手添画,粘贴,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发展。
3、掌握房子的基本折法,并用完整的语言向伙伴介绍自己的房子。
活动准备:
房子的折叠步骤图、手工纸、彩笔、胶水、范例、教师作品。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后直接导入今天的主题。
师:小朋友好!
幼:老师好!
师:小朋友请看这里(同时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欣赏)
师:老师手上的'有许多的什么呢?幼:房子
师:漂亮吗?你们也想拥有这么不一样的房子吗?
幼:漂亮!想!
师:好!那就请你们看向这里(出示房子的折叠步骤图)。这是折房子的步骤图,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卡纸和老师一起来折叠房子。
师:首先请小朋友们拿出我们手中的卡纸,并沿虚线对折,再把两边沿虚线对齐,沿中间的折痕折起来,接着两对角沿虚线向下翻折,再把手指伸进去,将右折角打开翻平,同样把我们的手进左角打开翻平,接着沿虚线折好,这样我们的房子就折叠好了!(巡视幼儿并指导幼儿)。
师:现在我们的房子都折好了,但是每个的房子都是一样的!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图案画在房子上,来美化我们的房子!
2、幼儿自己动手添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3、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师:小朋友都很棒,已经把我们的房子都美化好了,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上来来介绍自己的房子!
幼:我的房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都画出多样的房子,那请你们有序的收自己的画画工具以及今天画的房子,带回家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培养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恰当运用各种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听、说、演培养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受动、植物间相互关爱的人情味。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表演游戏,大胆想象。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谈话导入,迁移体验经验。
1、听音乐进场。
T:瞧!这里有一片森林。我们的袄森林里去玩吧!(大范围的森林背景)听到雨声。
T:听,是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了?下雨了,我们没带伞,大家赶紧在森林里找个地方躲雨吧!!来自教案。!(提醒幼儿可以三三两两躲雨,可以相互帮助躲雨,教师可示范)雨停,音乐起。
T:雨停了,一道彩虹通向森林外面,我们跨上彩虹,各自回到座位上吧。
2、讲述游戏经验:
T:刚才我们到森林里玩,下雨的时候,你是怎样躲雨的`?躲在哪里了?(提示幼儿讲出可以两个好朋友一起躲雨,还可以帮助别人一起躲雨。可以动作体验一下相互关爱。)
3、小结:
T:刚才下雨的时候,我们小朋友都在森林里找到了躲雨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还会相互帮助呢。
二、欣赏理解散文
1、欣赏完整清诵。
T:就在刚才下雨的时候,有一群小动物也到森林里躲雨了,他们是谁呢?又是谁帮助了他们呢?我们来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名字就叫《雨中的森林》。(教师清诵)
提问:谁到雨中的森林里来躲雨了?(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动物于一边)
是谁帮助了这群小动物呢?(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边朗诵这句边放芭蕉叶)
小结:看!芭蕉树送给每位客人一片叶子,小动物们再也不怕淋倒雨了,他们可开心了,猜猜看,他们会对芭蕉树说什么呀?(感谢之类的话)
(出示动物与一边的话,芭蕉叶边贴双面胶。方便下面环节将图片移入背景。)
2、欣赏完整的配乐朗诵
设问导入欣赏。那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开心的事呢?(不用幼儿答)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散文。(听配乐,教师指图)
提问:小动物们在雨中的森林里做了什么呢?(变换提问方式:xx小动物在雨中的森林里做了什么呢?)
它心里觉得怎样?它是怎样想的呢?(幼儿说到某个动物的时候,说出在干什么后追问)
(青蛙、瓢虫——开心、松鼠——关心朋友、蜘蛛——爱美)
T:看他们玩得这么高兴,小雨点也来和他们做游戏了!它变成了是什么?小动物们一看可高兴了,(引导幼儿一起说出都来采蘑菇)
小结:虽然下雨给小动物带来了一点点麻烦,可是芭蕉树帮助了他们,他们在这片雨中的森林里玩起了游戏:有的跳舞,有的在树叶帐篷里玩,有的在关心其他的小动物。他们可在很开心,雨中的森林也更热闹了!
3、欣赏散文重点段落(含动画)
T:你喜欢雨中的森林吗?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边听边想,为什么喜欢雨中的森林。可以学一学里面的小动物。
4、过渡至完整欣赏提问:你最喜欢雨中的森林吗?为什么?(那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物?)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特性。
T:这雨中的森林可真好玩,真有趣,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你们可以轻轻地跟着说,也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完整欣赏含动画散文)
5、由创想进入欣赏表演
T:小动物在森林里躲雨时做了许多开心的事,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小结:原来下雨可以给森林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啊,可以……(幼儿讲述的内容)可以做这么多开心的事情啊!
放音乐。
T:听!又下雨了!让我们变成散文中的小动物,一起到森林里去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传统的故事教学大多欣赏在前,分析在后,比较容易限制幼儿思维。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中断法”,通过电脑课件,引导幼儿在猜测中不断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分析前置法,引导幼儿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能够用清楚、连贯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战胜黑夜,战胜困难,增强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及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接过电话吗?接过谁的电话?(开放性提问,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2.小结:有个名叫卡秋莎的外国小姑娘,她也在等一个电话,而且是个重要电话,那会是谁的重要电话呢?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挂图并讲述故事前三段后提问:卡秋莎是个怎么样的小姑娘?妈妈向卡秋莎交代了什么任务?
2.如果你是她,你今晚会怎么做?(让幼儿进入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
3.继续讲述故事提问:第一次电话铃响了,卡秋莎会怎么做?
4.幼儿学卡秋莎着急接电话的样子。
5.提问:小朋友猜,第一次电话是谁打来的?
6.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7.提问:为什么她好像听见老鼠跳动的声音,仔细听听又不像了呢?她心里是什么感觉?
8.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9.师生跳舞,感受卡秋莎听到音乐时的心情。
10.突然出现一声响声,幼儿模仿卡秋莎又一次被吓坏了的样子。
11.幼儿再次猜测卡秋莎会怎么做,教师小结。
12.提问:卡秋莎怎么做来让自己勇敢一点?为什么想那些勇敢的人?
13.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14.天亮了,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出示卡秋莎泪眼汪汪的画面)提问:她为什么会这样?这是重要电话吗?又会是谁的电话呢?
15.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16.教师讲述最后部分故事提问: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说了些什么?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卡秋莎以后会怎么样?
三、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人物
1.师幼共同阅读,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2.你觉得卡秋莎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3.如果你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你要怎样度过这样的夜晚?
《重要电话》实践预创方法的效果及反思
活动过程中挂图引起幼儿的反应和效果:
1.本次活动中,挂图最主要的创新在于最后卡秋莎接了电话泪眼汪汪的画面,一开始的挂图都是根据故事的情节,直接展示在幼儿的面前,让幼儿观察挂图来理解这个故事。故事很顺利的进行中,突然出现哭泣的画面,幼儿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孩子们开始会问:为什么她哭了?是开心的哭了还是伤心的哭了?这个电话谁打来的?朋友、老师还是爸爸妈妈等等。对于这一画面,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出现了许多别出心载的答案。整个课堂的氛围也被调动了起来,孩子们讨论、猜测的热情高涨。
2.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请幼儿自己来揭开最后的谜底时,孩子们都安静的盯着被隐藏起来的图片。当出现妈妈的身影时,猜对的孩子们欢呼雀跃,猜错的孩子呢则又发问:原来是妈妈打来的,但是为什么她要哭呢?妈妈对她说了什么?这样孩子们的猜测、讨论又一次开始了。
3.因为最后意外部分的挂图,使得孩子们对故事的猜测和讨论一下子激烈了起来,大班的孩子们已经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也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知道,并且都觉得自己的想法肯定更接近答案,就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踊跃的参与到猜测与讨论的过程中去,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就连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幼儿都能插上几句自己的观点。
活动反思:
1. 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猜测法。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前者的使用要注意:
(1)故事本身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2)故事情节要环环相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后者的使用要注意:
(1)不要处处猜测,根据活动目标,重点处引导幼儿猜测关键问题,否则如同流水帐,幼儿会失去兴趣。
(2)所猜问题要有递进性,由易到难,做到全体与个别幼儿相结合。
(3)猜测的方式不只是语言,也可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绘画等方式来表现,如“试着表现卡秋莎害怕的样子”等。
2. 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表达不清,有的答案不符,可能是提的问题过多,幼儿容易混淆,以后只提问重点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此次活动还可做下一步的延伸,如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如果你一个人在家会怎么办?”等等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对公共场所的`一些行为规范只是一知半解。故事《鼠娃娃点灯》里的动物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能更好的帮助幼儿理解“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学会在公共场所提醒家长或他人不吸烟。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有些公共场所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是禁止吸烟的,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
2、认识“请勿吸烟”标志图。
3、知道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对周围不吸烟的人同样有害,提醒人们不吸烟。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标志图(纸偶),《鼠娃娃点灯》图书若干本。
2、相关图片及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纸偶:标志图,以第一人称口吻,引导幼儿认识“请勿吸烟”标志。
2、听故事《鼠娃娃点灯》,让幼儿了解吸烟不仅对吸烟的人有害处,而且对在吸烟人的周围不吸烟的人同样在害处。重点: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3、分组活动:讲故事、画标志图、自编儿歌等。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围绕吸烟有害健康,积极联想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编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适时地给予幼儿引导和鼓励,使他们能在支持性环境中自主地探讨和发挥。作为一个引导者,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扩展他们的思维,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活动设计新颖,具有创新特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语言活动有趣的“木”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画面的实物,初步认读汉字“床、树、桌、椅、林、森”等。
2、探索并认识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知道“木”字偏旁的汉字与“木”有关。
3、积极参与用身体变汉字的活动,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字卡、图片。
2、含有“木”字旁的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3、木头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出示木头)这是什么?你们知道“木”字应该怎么写呢?(出示字卡)这就是木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我们知道“扌”旁和手的动作有关,“口”字旁和口有关。那么“木”字旁和什么有关系呢?
幼儿讲述。
二、认识汉字“树”、“林”、“森”。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土上有什么?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认识“树”、“林”、“森”,并和幼儿一起认一认,读一读。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着三个字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都有木字)
小结:树字里面有一个“木”字,林字里面有两个“木”字,森字里面有三个“木”字,原来“木”还会藏在别的字里面。
三、通过游戏,感受“木”字旁。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图片,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有什么?再猜猜旁边的汉字应该怎么读?
教师和幼儿逐一认识图片和字卡。
这些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哪里是一样的呢?
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木”字呢?这些“木”字在字的什么地方?
教师小结。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请小朋友找一找这些字中哪些字里面有“木”字,用笔把它圈出来,然后和你的好朋友说说“木”在字的什么地方?
幼儿操作。
你找到哪些字有“木”字的?“木”在字的什么地方?
四、拓展经验。
你还见过哪些木制品?还有哪些字会有“木”字旁呢?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写。
我们一起来说说“木”字在这个字的什么地方?
五、游戏活动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些字不光我们可以写出来,有的字还可以用身体表现出来,你想试试吗?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用身体表现“树”、“林”、“森”。
游戏重复2"3次。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入“木”字旁的操作卡,引导幼儿再去找找“木”字旁的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8-0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23
大班语言活动冬至教案11-23
春天语言活动教案大班02-28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11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大班优秀语言活动教案01-21
大班语言古诗活动教案03-0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0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品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