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时间:2023-05-17 11:52: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

  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六、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第一组:讲关于小蝌蚪的故事;

  第二组:给小

  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来排队;

  第三组:画蝌蚪;

  第四组:观察小蝌蚪。

  附件(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

  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

  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⑴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⑵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提出来。

  2、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当然,低年级学生自学活动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范读。

  3、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4、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况。(见课件)

  (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2)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5、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五)、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检测题

  1、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2、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1、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1、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设计意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1、指名说。出示句子: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3、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设计意图: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

  4、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5、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6、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1、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2、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2)师生分角色朗读。

  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2)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3)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设计意图: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2)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五)、演一演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2、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3、学生与老师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

  (六)、说话练习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1)指名说。

  (2)评议。

  课堂检测: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游戏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注: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注: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注: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相关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辨别声音的方向,朝着指定方向跑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为此本次活动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这样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

  2.3.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根据提示记住课文内容。交流并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课后的生字、词语。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认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交流:“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一散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朋友。

  5.指导书写。眼、睛、肚、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精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28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1-16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9-0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30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1-17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10-24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03-05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09-12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11-08

小蝌蚪找妈妈美术教案11-08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合集五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

  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六、活动结束,幼儿自由分组活动。

  第一组:讲关于小蝌蚪的故事;

  第二组:给小

  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来排队;

  第三组:画蝌蚪;

  第四组:观察小蝌蚪。

  附件(儿歌):

  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

  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

  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成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

  ⑴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⑵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

  (这样精心设计导言,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交叉参与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充满激情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笔画结构、试着给生字编码,若不会的作记号提出来。

  2、你认识画面上哪些动物?哪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3、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上述学生通过观察、朗读、动手操作,自学和理解的过程中,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探索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相应培养。当然,低年级学生自学活动中会有一定难度,可采取由扶到放的方法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范读。

  3、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4、出示词语,检查识字情况。(见课件)

  (1)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2)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5、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其他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四)、图文结合,读中感悟

  1、 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找出与插图对应的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读课文。

  3、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给学生自主选择读内容的权力,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读书。)

  4、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而且身体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大声地读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小蝌蚪的身体变化的句子。

  5、小蝌蚪在找青蛙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6、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介绍一下吗?

  (让学生在反复读文中搞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身体变化,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介绍,既训练了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扎实而有效地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五)、拓展学习(作业)

  1、课后进一步了解有关青蛙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保护青蛙的小卫士。

  2、通过查找资料或网络资源,了解一种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以后在班上交流。

  (六)、课堂检测题

  1、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2、填空。   (  )里有(  )小蝌蚪,大(  ),(  )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此题设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渗透了一些仿写的方法。)

  第二课时

  (在阅读中理解动词“迎”、“追”,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的意思和构词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愉快的学习中知道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思维有所开拓,口语有所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文的生字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愿意吗?他们一个个躲到句子里了,看小朋友还能不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1、今天,阿姨给我讲了《灰姑娘》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清早,我们一家人披着晨露,迎着朝霞去爬山。一开始,我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但我使劲追赶,终于爬上了山顶。爸爸妈妈都为我鼓掌,连连说:“你真行!”

  (设计意图:生字的巩固努力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之中复习本课的生字,从而提高阅读水平,于自然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浸染。)

  (二)、学习“小蝌蚪样子”的部分

  池塘里,水草边,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小蝌蚪长什么样?

  1、小朋友能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吗?

  2、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根据你的体会来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设计意图:虽然是一年级的`孩子,可他们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所以在阅读时,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知,再以这种体会与感知去指导自己的朗读。)

  (三)、学习“青蛙妈妈样子”的部分

  多么可爱、快乐的小蝌蚪啊!可是小朋友知道吗?小蝌蚪常常会不快乐,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你知道他们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请小朋友到文中去找到有关的句子来告诉小蝌蚪。

  1、指名说。出示句子:

  (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2、教师贴出青蛙的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青蛙妈妈的照片。如果你们是小蝌蚪,妈妈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呀?圈出“碧绿”、“雪白”、“大”。

  3、你见过“碧绿”的什么?“雪白”是怎样的白?那么,像金子一样的黄?像火一样的红?像天一样的蓝呢?

  (设计意图:语文重在点点滴滴地积累,在这里,教师就很浅显地使学生掌握了颜色词的构词特点,并能灵活地迁移。)

  4、青蛙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多美呀!你能通过朗读把她的美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5、青蛙还会捉虫呢!小朋友知道吗?课前我们已经去收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6、听了青蛙捉虫的有关资料,你对青蛙妈妈一定有了更深的了解。带着这份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学生深入了解青蛙,保护青蛙是十分有益的。)

  (四)、研读“找妈妈”的经过

  看了妈妈漂亮的照片,知道妈妈那么能干,小蝌蚪更加急切地想见到妈妈了。然而妈妈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小蝌蚪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经历。请小朋友去读读课文的2——6自然段,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1、学生自由读2——6自然段。

  2、问: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在谁的帮助下找到妈妈的?

  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中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迎”。谁能给它扩词?“迎”的偏旁是什么?“走之”与什么有关?看图片,“迎”是怎样走?

  (2)师生分角色朗读。

  第三自然段:

  (1)这一段中,也有一个表示动作的生字“追”。你追过别人吗?找个小伙伴追给大家看看?现在,你觉得“追”是怎样走呢?

  (2)引读。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以为是自己的妈妈,连忙追上去,叫着——乌龟笑着说——

  (3)在人物、动物的语言前面或后面,一般有一些表示动作、心情、神态、语气的词,这些词叫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语言。看,小蝌蚪的话前有“叫着”,你能像他们那样叫叫吗?乌龟的话前是“笑着说”,你能笑着说说这番话吗?

  (设计意图:朗读与理解都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鼓励学生用看插图、做动作等直观的方法来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迎”、“追”。提示学生在朗读角色的对话时,留意角色语言前后的提示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第五自然段:

  (1)小蝌蚪在鲤鱼阿姨、乌龟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妈妈。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一读?

  (2)妈妈见到自己的心肝宝贝,心情又是如何呢?谁来读一读?

  (3)就近找伙伴分角色读。

  (五)、演一演

  现在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来演一演。在演之前,老师有两个建议:1、尽量把小蝌蚪身体的变化表现出来。2、在扮演角色时,好好地想象一下角色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1、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试演。

  2、指定一小组在班上展示。

  3、学生与老师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如何在文学性中凸现其科学性,是相当重要也是相当不易的。运用演童话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又不露痕迹。)

  (六)、说话练习

  小青蛙长大后也结婚生子了,可庄稼一天也缺少不了她,所以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孩子。青蛙忘不了小时候寻找妈妈的经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地找到自己,她决定在临走前给孩子写下一张留言条。请你帮她想想,她该写些什么?

  (1)指名说。

  (2)评议。

  课堂检测: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青蛙的品种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1900多种,我国就有150种左右。著名的弹琴蛙,是我国的特产,它鸣声婉转,仿佛古代仕女于花前月下操琴。而生活在北美洲的牛蛙,则鸣声低沉粗犷,好像男低音在歌唱。

  蛙声除了给人以“音乐”的欣赏外,它还能预报天气。唐诗中有“水旱卜蛙声”的诗句,元代的《田家五行》一书中也有“三月初三听蛙声,卜水旱”的记载。近代,我国有不少农谚也是反映蛙鸣与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八月青蛙叫,干得犁头翘”,等等。

  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于幼虫(蝌蚪)时,它一天就能吃掉100多只孑孓;而到成蛙时,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70只左右的害虫。

  青蛙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我国特有的中华大蟾蜍,经处理晒干成干蟾,可治疗小儿疳积。从它的耳后腺、皮肤腺中提取的分泌物,经处理后制成的六神丸、蟾酥丸以及消化解毒丸等药品,具有强心、镇痛、止血和治疗疔疮等作用。青蛙是益虫,所以必须加以保护,不准捕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游戏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游戏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来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注: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注: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1、(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注:这里表现小蝌蚪爱妈妈的情感同时又加大了幼儿腿步肌肉的活动强度]

  2、青蛙妈妈:孩子们,田里的害虫可多了,练好本领跟妈妈一起去捉害虫吧!

  3、青蛙们捉到害虫后,高兴地和妈妈一起听着音乐自由舞蹈。

  相关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活动反思:

  在体育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有辨别声音的方向,朝着指定方向跑的教学目标,原来的活动方法是先念一段儿歌然后向指定方向跑,教学中幼儿常出现机械应付的现象,易失去活动的耐心和兴趣,为此本次活动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贯穿活动的始终,把故事作为一种隐蔽性的环境,掩盖教学目标,这样增加了幼儿活动的乐趣,调动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使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样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满足了一定的活动量。而且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让幼儿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节。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知识。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2个。认识部首“目”字旁。

  2.3.能根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根据提示记住课文内容。交流并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课后的生字、词语。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认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交流:“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一散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朋友。

  5.指导书写。眼、睛、肚、胆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幼儿观察。

  2.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幼儿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幼儿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幼儿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幼儿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 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 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 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 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幼儿作业后要求用肥皂洗净手。

  4.活动延伸: 幼儿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