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压强》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压强》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压强》教案优秀1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
(2)通过观察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验,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
(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一、液体压强的大小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演示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回忆并回答液体压强的特点。
强调:得到的这个规律是定性的,我们能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内部一点上的压强是多大呢?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案?对于定量测量,开始时,学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师提醒下大胆猜想,慢慢接近主题:
提出方案环节衔接不上时,教师适当分解问题,如:
(1)橡皮膜凹进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橡皮膜受到液体给它向上的压力被压进玻璃管中去。
(3)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
(4)可以给膜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与压力平衡。测量这个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5)压强怎么计算?
(6)压强=压力/膜的受力面积;往管内加一定的水或沙,它们的重力等于压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方案。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形成设计方案,写在设计卡片上。
请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改进。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F水柱=G水柱=水gh水柱S。
由受力分析得:P=F水柱/S=水gh水柱。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进行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平衡时管内水面与烧杯水面的关系。
提示:加入水时,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离,即对应位置的深度。
这也和我们以前得到的结论“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是一致的。注意到最终管内水柱与液面相平。
最终明确公式中常用的h即为液体该处的深度。
3.推广结论推广得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gh
意识到公式中的h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指出推广公式的物理意义,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结合公式,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几个因素。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该处深度和重力加速度。
二、帕斯卡实验一定量的水改变深度将会得到不同的压强值。帕斯卡实验刚好验证了这个结论。
演示以下实验:观察现象,关注实验现象及结论。
用输液软管连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气球。把连接气球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漏斗置于较低位置时加水。让学生观察现象。气球变大变薄,但没有破(将破未破)。问学生:改变漏斗位置会发生什么?
缓慢提高漏斗,达到一定高度时,气球破裂(课前注意反复试验,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时再加水)。针对教师问题积极猜想:
(1)提高漏斗,不会有变化;
(2)提高漏斗,气球会破。
提问:气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听取学生的解释,适当总结。一些同学能够根据压强公式解释现象。
引入数据讲解书上例题。积极思考例题计算过程,对实验现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帕斯卡实验的现象发生?我们是怎样利用液体这个特性的?展开讨论,举出类似的例子。或在教师提示下将关注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课堂小结
(1)液体内h深度的压强公式;
(2)定量计算及定性解释帕斯卡实验。
四、课堂练习
讨论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3题。
【实践活动】
(1)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帕斯卡实验,加深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2)收集关于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包括坝体的形状、高度、宽度等数据及坝体设计原理等,形成小型书面总结。
《压强》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4、能在日常生活上灵活运用压强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教学资源
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50克的砝码各一个,细砂,海绵、玻璃杯、铅笔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将一气球置于讲台上让班上个最高、力最大的男生用手掌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很足,他必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压破球,接下来叫一个个头最小的女生(偷偷给她一根针)。她只要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学生必大笑。此时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播放三幅插图,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感受压力的效果。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大脑去思考。(2)教师记录下几条有关的问题,大致归纳为三个问题:
a当人们在松软的雪地行走时,为什么会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脚印?有了滑雪板人为什么就能在雪地上自由地滑翔?
b为什么蚊子可以轻易的扎破皮肤,而骆驼却可以在沙漠中行动自如?c同一个物体压在海绵上,为什么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呢?接着让笔尖压在手指上,先轻压后重压,比较两次疼痛的感觉教师: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呢?学生:不一样,笔尖扎的比较疼。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同学们猜测并讨论,同时说明猜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但一定要用实验验证。
进行课本实验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在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在相同的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所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出压强。
3、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③单位:牛顿/米2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④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04牛顿。
4、怎样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减少或增大压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呢?
学生:增大压强的时候减少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学生:减小压强的时候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教师: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几个例子?
学生:铁轨下的枕木、书包的宽背带、坦克的步履带……
《压强》教案优秀3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中,大气压强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课标要求的要求难度有所降低,这是新教材考虑到初中生思维特点的一个体现。对于大气压强要求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但流体压强是新增内容,它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本节课中力图通过对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流体压强的知识,并会利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而对于浮力,要求学生会用弹簧测力计去测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帮助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
二、复习目标
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知道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会用注射器测大气压
2。知道和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的能力,分析归纳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并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教育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算大气压的值、用注射器测大气压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用实验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
多媒体、塑料吸盘、注射器、细尼龙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装水的水槽、烧杯、热水、冷水和纸片等。
五、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自己复习相关知识,看听课笔记,对大气压、流体的压强及浮力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对这些知识有大概的印象。
六、教学过程
【《压强》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压强》教案15篇01-3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01-29
《压强》教案(通用16篇)08-04
水的压强教学反思03-07
初中物理压强教学反思04-03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12-29
《压强》说课稿(通用10篇)12-02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反思04-03
八年级物理教案大气的压强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