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学习这一课题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迫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对幼儿来说总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一边清理,一边让幼儿说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广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活动难点: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建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水、袋子、玻璃球、塑料球、金属勺子、塑料勺子等。
3、在活动区域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活动过程:
1、认识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师:小朋友,这里有许多的东西,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幼1:杯子。
师:它是用什么做的?
幼2:是用塑料制成的。
师:把话说完整。
幼1:我看到了一只杯子,可以用来喝水,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2:我看到了一个牛奶瓶,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3:我看到了一个花盆,是用塑料制成的。
幼4:我看到了一把梳子,也是用塑料制成的。
师:那所有这些用塑料制成的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塑料制品。
(评析:这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发言,说说自已看到了哪些塑料制品,知道塑料制品的`名称)。
师:除了这些,你还看见过哪些塑料呀?
幼1:积木,是用塑料做的。
幼2:放橡皮泥的桶是用塑料做的。
幼3:洗发水的瓶子也是用塑料做的。
幼4:汽球是用塑料做的。
幼5 :透明胶也是用塑料做的。
(评析:这个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由于幼儿自带了很多的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很多,因此,幼儿你一句、我一语的讨论着各种塑料制品,且讨论的话题非常强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2、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师: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塑料制品呢?
在你们的桌子上还有许许多多塑料制成的东西,请你用你的小手去摸一摸它有什么感觉,你能发现什么秘密?也可以跟好朋友交流、商量一下,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听。
师:谁来说说你在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感觉?
幼1:塑料的汽球摸上去很软,可以吹大。
幼2:塑料的杯子摸上去很光滑,有点硬。
幼3:塑料的瓶子也很坚硬。
幼4:塑料的筷子摸上去也很光滑。
师:塑料制品,它的形状不同,颜色鲜艳、有的薄、有的厚、有的摸上去很软、有的摸上去很硬、塑料制品除了颜色鲜艳之外,看上去也很美观、很轻巧、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不容易摔坏。它不怕水、不渗水,塑料制品很受大家的喜欢。
(评析: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在认识塑料制品的同时,进行探索,了解塑料的特性,让每个幼儿去摸摸、玩玩有什么感觉,观察塑料制品的不同点,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特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3、操作,进一步探索其它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参加每组的活动
(2)出示玻璃球、塑料球、金属勺子、塑料勺子、各种食品的袋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3)请幼儿把材料放到水里,再去玩一玩,看看还能发现什么秘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师:刚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也发现了玻璃球、玻璃杯都是玻璃制成的,容易摔坏,放在水里会沉下去,而塑料杯、塑料球不容易摔坏,而且拿在手里感觉很轻、马夹袋也不容易漏水。我们小朋友在以后的活动中还可以继续去探索一下。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玻璃杯、玻璃球、塑料杯、塑料球、马夹袋,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感受活动的乐趣)。
4、教育幼儿不乱丢塑料制品,爱护环境
(1)塑料制品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你们知道它的缺点是什么吗?
幼1:不容易腐烂。
幼2:烧了有易味。
幼3:污染环境。
幼4:有的塑料有毒。
(2)那我们怎样来减少塑料制品的危害呢?
幼1:不把塑料放在嘴里。
幼2:不乱扔塑料制品。
师:因为有的塑料有毒,对人、动物和植物有害,塑料不容易腐烂,容易污染环境。所以说不要随便乱扔塑料制品,吃下来的暑片袋子等一定要扔到垃圾桶里。这样环境就不会受到污染,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评析:此环节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设计的,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们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便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优缺点,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
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设计都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每一个环节给幼儿提供了表达和探索的机会。通过看看、玩玩、摸摸,了解了塑料制品的特性和用途,以及塑料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广泛,幼儿对塑料制品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他们对塑料制品的了解又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梳理原有的经验,让他们辨证地认识塑料制品的优势与危害,从而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比较了解塑料的特性、说说用途、了解塑料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等环节。通过与玻璃制品比较,让幼儿知道塑料具有轻巧、不容易碎、颜色漂亮等特点,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讲述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的危害性,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从而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电池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掌握安装电池的方法。
活动准备:
图表一份、电池课件、手电筒和电池若干、电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师:今天我们这有许多的电动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2、师:你打开开关的时候,玩具会怎样?(会动----)
为什么电动玩具会说话会动?(玩具里面装有电池)
二、认识电池外形特征。
1、师:后面的桌上还有小电筒,请你把电池取下来,看看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操作)
2、教师演示电池的课件,了解电池的正负极。
师:小电筒里有几节电池?电池是什么样子的?
3、认识电池标志。
师:我这还有两个标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弹簧和电池,指认正负级)
三、通过小电筒实验掌握电池的.安装方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电池的正负级,可是怎么安装才能让电筒亮起来呢?
2、通过幻灯演示,知道几种安装方法。
师:这有几种安装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安装行不行。(教师逐一出示安装方法图示,引导幼儿记录猜想结果。)
3、幼儿实验操作。
4、统计幼儿操作结果。
小结:装电池的时候应该注意方向,不能装反,都是负极对准弹簧。
四、了解电池的用途。
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用到电池?你还见过哪些不同的电池,下次我们再一起玩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次中心组陈老师的的数学活动《彩旗飘起来》,就让我们感受了探索型教学模式。活动中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的参与,通过操作、游戏,进行观察、理解。
活动亮点:
一、数学材料生活化。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察觉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相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彩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孩子们在操作方便的橡皮泥条上进行插旗游戏,孩子们都感到既熟悉又兴奋,熟悉的是这些橡皮泥经常玩,兴奋的是今天的玩法很特别,居然用了火柴棒制作的小彩旗让他们玩。这些生活化的教学材料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活动过程游戏化。
游戏是根据幼儿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之中学习数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它更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本次活动开始,教师结合刚刚结束的亚运会,让幼儿一起装扮运动场地。这样的情境,让幼儿能非常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让幼儿动手挂彩旗迎接圣诞节。
整个活动以游戏为导索,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和谐。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争议,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想中班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教师的目地应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活动开始环节,孩子“指导”老师一起插好彩旗,在插好彩旗后,教师没有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的有趣,从而帮助建立起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多加引导幼儿学习颜色的间隔不同来进行排序。那么最后的环节是让幼儿自己设计排列规律,这样一个难度的递进操作,幼儿的表现也许会更好些。另外教师应注意自己的示范应该有一定的严谨性,我们的操作要从孩子的左边先开始,教师的操作要在无形中强调“从左到右”。
数学的排列活动,在小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让幼儿进行了多种排列的游戏,但多数都是根据老师已定的规律进行摆放或者在规定的地方摆放各种图案。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就比较简单了,于是在改良后的排列活动中教师制订了如下的目标:
1、发现排练模式中的规律,在操作活动中尝试多种排序方式。
2、乐于参加积极的探索与练习,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练模式。
但在活动中,发现目标一没有很好的达成。虽然一开始,幼儿就发现了红绿相间的排练规律,但是教师没有让孩子明白,当我们选择好一种相间隔的排练方法后,就要不断重复这种排练方法。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发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的知识点,利用挂彩旗的游戏方式,创设开展多种排序活动,拓展幼儿思维,帮助幼儿多角度理解排序活动。但在最后的环节活动中,教师利用了颜色规律排除了大小的不同,混乱了孩子的排序概念。教师试图从多角度幼儿建立幼儿的有规律排序,但是却没有起到一定的教学作用。最后许多孩子的排序很混乱没有规律,让教师们产生了一定的争议。
如今的教材,科学活动系统性缺乏,活动为了迎合主题也变得面目全非,让教师们感到迷茫和困惑,所以每一次的科学活动大家都会意见各异,这只是纯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让幼儿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像,创作。学习用七种颜色画出彩虹。
活动准备:
1、雨后带幼儿观察彩虹,“彩虹图片”
2、幼儿用书,纸。
3、水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我们都知道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夏天的雨和其他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会议讨论见过的彩虹。请幼儿说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请幼儿说出彩虹的颜色,它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
2、夏天下雨的时候会打雷,闪电,这样的雨叫什么雨?
3、雷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什么?是否每次雷阵雨过后都会有彩虹?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彩虹?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对吗?如果太阳不出来,能看到彩虹吗?
小结:下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我们就看到天空边有一条彩虹。所以,雨过天晴就能看到彩虹。
4、观看彩色图片。引导幼儿从彩虹的外形、颜色等欣赏。知道彩虹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想办法让小伞飞起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小伞娃娃50个可乐瓶吸管泥工板各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伞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刘老师请来了小伞娃娃和大家交朋友,你们高兴吗?
小伞娃娃有一个心愿,她很想飞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2、介绍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师:小朋友一定很聪明有很多办法,你们可以自己动脑
也可以请吸管和垫板一起帮助小伞娃娃飞起来!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方法
3、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倾听小结。
师:刚才你用什么办法帮助小伞飞起来,请你告诉大家好吗?
4、引导幼儿用可乐瓶帮助小伞飞起来
师:咦?是谁在说话呀?(出示可乐瓶)你说什么呀?“我也想帮助小伞娃娃飞起来!”原来可乐瓶也想帮助小伞娃娃飞起来,你们愿意满足可乐瓶的愿望吗?好!那去试一试吧,一会把你的办法告诉大家!
幼儿自由动手尝试,教师观察幼儿的'方法
师:“谁愿意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用可乐瓶帮助小伞的?”
幼儿个别演示并介绍自己的方法
教师总结
5、游戏:小伞飞起来巩固幼儿的经验
师:刚才小伞娃娃发现小B班的宝贝都很棒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它们,谢谢你们!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项比赛,看看谁能用可乐瓶让小伞飞得最高!
介绍游戏规则:请可乐瓶都站在桌子上,然后小朋友用力的拍可乐瓶的肚子,看谁的小伞飞得最高
幼儿游戏,教师发令
6、延伸:师:小B班的小朋友真是好宝贝,小伞娃娃可高兴了,她说:“谢谢你们帮助我实现了我的愿望,我还有一些和我长得不一样的小伙伴他们也想飞起来。下次你们也来帮助他们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有一位小朋友问我:“老师,老师,在我家的房间里,放着一盆鲜花,为什么阳台的鲜花生命力强,房间的鲜花生命力弱。” 告诉他这跟水份、空气、温度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我开展了科学活动“空气”。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空气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小实验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感知空气的存在。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准备:
塑料袋、空瓶子幼儿人手一份,大脸盆每组一个,玻璃杯若干个,蜡烛每组一支,干毛巾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做深呼吸。
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1):“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捉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然后再捏紧袋口)
提问:在什么地方捉到空气?
小结: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2、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小结
三、尝试活动(2):瓶装水
(幼儿每人一只瓶子)做实验。
问:当瓶口放入水中,瓶口会有什么变化?
(瓶口会泡泡冒出)
四、尝试活动(3):手帕的变化
1、1——2名幼儿做实验,其余幼儿观察(杯子里空空的)
2、讨论:将干毛巾塞进玻璃杯底,再倒扣压下水下,毛巾会怎么样?
(幼儿实验)
3、毛巾为什么没有湿?
4、将毛巾放入杯底,倾斜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
5、毛巾为什么湿了?
五、尝试活动(4):烛光的变化
延伸活动:
将一包湿豆放入密封的袋子里,观察它们的变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探索用各种材料与纸板游戏,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发现生活中“顶”的现象,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废旧纸板。
2、薯片罐、牙膏盒、雪碧瓶、游戏棒、纸筒芯、塑料棍、固体胶、长纸筒、酸奶瓶等各种废旧操作材料。
3、多媒体课件:有关“顶”的现象。
活动过程:
1、顶一顶,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设置情境:教师和幼儿开心地外出郊游,遇上了下雨,一时找不到躲雨的地方,意外发现了许多纸板,于是大家把纸板顶在头上当作小伞,由此引出活动。
2、试一试,用身体的其他部分顶纸板。
师:除了可以用头和纸板做游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纸板呢?(手、脚、背、膝盖……)
3、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顶起纸板。
师:原来身体的好多部位都可以和纸板做游戏,真有意思。瞧,这里还有许多材料呢(出示薯片罐、牙膏盒、大游戏棒等操作材料),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和纸扳玩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用哪些材料玩了游戏,初步获得有关平衡的'经验。
(2)启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面”大的物体容易顶起纸板,“面”小的物体不容易顶起纸板。教师提问:你们发现哪些材料容易顶起纸板?(薯片罐等)哪些不容易顶起纸板?(游戏棒)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引入难题,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师:怎样才能用游戏棒顶起纸板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①幼儿尝试每人用一把游戏棒顶纸板:②幼儿尝试每人用三根游戏棒顶纸板(原理:三角支撑);③鼓励幼儿分组游戏,合作用游戏棒玩“顶纸板”的游戏。
4、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存在“顶”的现象。
师:“顶”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5、结束活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小朋友回到家中可以找一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1-17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1-2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01-1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1-0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沉与浮教案12-27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中班科学活动03-1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4篇)10-0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5-29
中班科学《多变的颜色》活动教案11-17
美丽的春天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