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0 11:55:44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活动反思:

  故事围绕搬走大石头的问题,出现了很多有特殊本领的人。孩子在猜测推理、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不同职业的特别专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即便拥有特殊的本领,如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仍然不能搬走大石头,从而凸显了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理解妈妈的辛苦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习讲述人物的方法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能够围绕主题有感情的讲述

  难点:讲述妈妈做什么工作,外形特征以及平时是怎样照顾自己的

  活动准备

  1:歌曲《我的好妈妈》的录音带

  2:玩具电话一部

  3:教师准备妈妈做家务以及不同职业的`图片,孩子带自己与妈妈的合照

  4:事先请幼儿的妈妈向子女介绍自己的工作

  活动过程

  一:基本部分

  1:听歌曲《我的好妈妈》,边听边根据歌词做律动

  2:教师出示图片讲述范例,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以及讲述的内容和顺序

  3:教师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妈妈的外形特征,做什么工作以及和自己一起做的有趣事情。(可以看着与自己的合照讲。要求语言完整流畅,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说清楚)

  4:教师通过幼儿的讲述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辛苦,加深幼儿对妈妈的热爱。

  5:教师引导幼儿做“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够拿起电话跟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二: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有感情的演唱《我的好妈妈》

  三:延伸部分

  通过每个幼儿自己的讲述要求幼儿根据妈妈的外形特征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然后讲讲以后要做个怎样的孩子,长大后要怎样孝敬自己的妈妈。

  教学反思

  本班幼儿学习过《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歌曲,也非常爱自己的妈妈。因此我设计这次活动,引导孩子讲述自己妈妈的职业及习惯,来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和理解妈妈的辛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对于小动物们奇特的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的尾巴,积累一定的生活知识。本次活动我就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启发幼儿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扁、弯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2、能根据各种关系创编新儿歌《比尾巴》。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活动中比较动物尾巴的特点,并根据获得的经验创编新儿歌。

  活动准备

  1、《比尾巴》教学课件。

  2、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比尾巴”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来了许多动物,这些动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来是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 “比尾巴”的比赛。

  二、比赛分两场,请小朋友当评委。

  1. 第一场比赛:

  那么,第一场比赛,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播放课件)

  教师先出示小猴、兔子、松鼠,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尾巴的特点。

  (1)引导评委说说评选结果,(播放课件)将相应的字贴到动物身上。(长、短、像把伞)

  (2)将第一场评选结果编成一段儿歌,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2. 第二场比赛:(播放课件)

  (1)分别出示三种动物的尾巴,引导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公鸡、鸭子、孔雀)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3)(播放课件)将相应的汉字贴在动物身上。(弯、扁、最好看)

  (4)幼儿分组,一组幼儿拍手问,另一组幼儿表演回答。

  三、引导幼儿将两小段儿歌合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播放课件),让幼儿边看图片边念儿歌。(知道这是一种问答式的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 分组仿编

  (1)提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进行仿编。

  (2)帮动物找尾巴,引导幼儿找好后根据尾巴特征进行仿编。

  规则:仿编时可以根据尾巴的大小、长短、粗细,像什么等进行仿编。

  2. 交流各组仿编的儿歌。

  活动廷伸

  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动物的耳朵、嘴巴。

  教学反思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它以一问一答、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就引入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请幼儿猜猜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孩子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老师,很想知道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最后拓展知识仿编儿歌中,儿歌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适用。在学完儿歌后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老鼠、燕子、金鱼、马、豹子),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幼儿创编的欲望,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诗歌中的样式编儿歌。这种创编,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中感受到动物尾巴的可爱,从而对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大班语言活动――小动物过河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线索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进行讲述想象。

  2、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和发散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大图片,教师熟悉图片内容;准备一些与内容有关的小动物教具;录音机、磁带;幼儿每组一副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因法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提问法

  出示图片,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并提问:

  (1)图片上画了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

  (3)想一想,小动物是怎样过河的?

  三、观察讲述法

  幼儿先分组自由讲述,再请每组的部分幼儿为全班幼儿讲述。

  四、总结讲述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一遍图片内容。

  2、边演示操作画面边讲述图片内容。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边演示边讲述。

  五、联想讲述

  请幼儿发挥想象,讲述画面以外的情境,进一步丰富讲述内容。

  活动结束:请幼儿边听音乐边学各种动物作动作快乐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动物去郊游

  目的:

  1.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

  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

  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设计:《动物的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叫声的含义,满足模仿动物叫声的游戏愿望。

  2、通过人和动物对话的模拟表演,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一:师幼两人表演。教师扮演狗的主人,幼儿扮小狗。主人用手抚摸小狗的毛,然后拿起肉骨头放在地上说:“吃吧,小狗。”小狗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谢谢主人,好吃,好吃)。啃起了肉骨头,吃完后又朝着主人“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意为:我吃饱了,我要睡觉了),然后趴在主人脚旁睡着了。

  2、情景表演二:一名幼儿表演小狗。小狗站在家门口,急促地叫个不停。

  活动过程:

  一、听听小狗的叫声

  1、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一(只有口型,没有声音)。猜一猜,老师和小朋友表演的是谁?他们在说什么话?

  2、幼儿根据表演者的口型及动作进行猜测。

  3、观看有声表演,师幼一起揭晓小狗的叫声所代表的意义。

  二、你演大家看

  1、动物的叫声就是他的语言,他在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扮演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一边做动作一边发出叫声,请的大家来猜一猜,你表演的是什么动物,在说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设计情节让大家猜测,猜后再由表演者揭示设计原意。

  3、观看情景表演二,小狗的叫声变得怎么样了?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小狗在说什么呢?

  三、我和动物聊聊天

  1、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也和动物聊聊天。幼儿2―3人一组,分别扮演人和动物的角色,运用动作和语言进行“交流”。

  2、角色交流时,教师注意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动物角色,应注意发出富有意义的叫声,教师适时参加能力较弱的一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传统的故事教学大多欣赏在前,分析在后,比较容易限制幼儿思维。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中断法”,通过电脑课件,引导幼儿在猜测中不断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分析前置法,引导幼儿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能够用清楚、连贯地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战胜黑夜,战胜困难,增强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接过电话吗?接过谁的电话?

  2、小结:有个名叫卡秋莎的外国小姑娘,她也在等一个电话,而且是个重要电话,小朋友看。

  二、通过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妈妈向卡秋莎交代了什么任务?

  2、幼儿听录音。

  3、提问:第一次电话铃响了,卡秋莎会怎么做?

  4、幼儿学卡秋莎着急接电话的样子。

  5、提问:小朋友猜,第一次电话是谁打来的?

  6、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7、提问:为什么她好像听见老鼠跳动的声音,仔细听听又不像了呢?

  8、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9、师生跳舞,感受卡秋莎听到音乐时的心情。

  10、幼儿模仿卡秋莎又一次被吓坏了的样子。

  11、幼儿再次猜测卡秋莎会怎么做,教师小结。

  12、提问:卡秋莎为什么想那些勇敢的人?

  13、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14、提问:天亮了,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猜猜这一次是不是重要电话?

  15、幼儿猜测,教师小结。

  16、观看课件最后一部分,提问:重要电话是谁打来的?说了些什么?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卡秋莎以后会怎么样?

  三、交代活动主题,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故事。

  四、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人物

  1、你觉得卡秋莎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2、如果你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你要怎样度过这样的夜晚?

  附:故事

  重要电话 外国有个小姑娘,名叫卡秋莎,妈妈是医生,爸爸在外地工作,她和妈妈住在一套大房间里。

  卡秋莎胆子可小啦!每逢妈妈值夜班,她总是逃到小伙伴莲娜家里去过夜。

  这一天,妈妈又值夜班,临走时向卡秋莎说:“卡秋莎,注意电话铃响。今天有一个重要电话来!非常重要!”

  妈妈刚走,卡秋莎就害怕了。她希望早点接到那个重要电话,通知在医院的妈妈,然后马上逃到莲娜家去。

  一会儿,电话铃响了,卡秋莎扑过去,抓起电话筒一听┄┄哎,原来是人家拨错了号,她懊丧地搁下听筒。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里静得可怕,忽然她好像听见老鼠在走廊里跑动,可仔细听听,又有不像了。

  正在紧张的当口,卡秋莎听见远远传来了乐曲声,她高兴起来,不由按着节拍跳起了舞,心里平静了许多。

  可没多久,地板上响了一下,她打了个寒战,心“咚咚咚”地跳个不停,她打定主意“赶快上莲娜家去。”

  她刚拉开门,又马上想到:“我一走,要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打电话找妈妈,妈妈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不能走。”

  她关上房门,又放了张凳子在门背后,然后,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迷迷糊糊睡着了。

  天快亮的时候,电话铃又一次响了起来,卡秋莎跳起身,话筒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卡秋莎,你没有逃到莲娜家去吗?”

  “没有,我在等重要电话。”

  “我打的就是这个重要电话,我要对你说,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从此,卡秋莎再也不怕一个人在家里过夜。

  活动反思:

  新《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执教这一活动时,我始终注意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交流、猜测、模仿,我想这是此次活动较为成功的地方。

  其中,我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猜测法。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前者的使用要注意:(1)故事本身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2)故事情节要环环相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后者的使用要注意:(1)不要处处猜测,根据活动目标,重点处引导幼儿猜测关键问题,否则如同流水帐,幼儿会失去兴趣。(2)所猜问题要有递进性,由易到难,做到全体与个别幼儿相结合。(3)猜测的方式不只是语言,也可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绘画等方式来表现,如“试着表现卡秋莎害怕的样子”等。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熟悉反义词。

  3、通过游戏,熟悉所学过的儿歌。

  活动准备:

  1、一至五单元部分字、词。

  2、十九组花形反义词。

  3、歌曲《小熊过桥》的歌词句条。

  4、小动物头饰若干。

  5、剪辑录制进出场及活动中的音乐。

  活动过程:

  游戏一:把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小朋友

  全体幼儿戴上小动物头饰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用跑跳步上场,由老师扮演大象老师。

  1、大象老师:“小动物 们,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字宝宝朋友玩得多开心呀,我们在大森林里也认识了好多字宝宝朋友,现在,我们就把我们的字宝宝朋友介绍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好吗”。

  2、由大象老师手拿字卡,小动物们用自己最好听的声音大声读出来。

  游戏二:找相反字宝宝

  1、将幼儿分成A、B两组,A组幼儿拿的字与B组幼儿拿的'字意思相反。

  2、大象老师:“其实我们的动物不但认识这么多字宝宝,我们还知道好多字宝宝的相反字呢。”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了解立交桥的外形特征和建筑风格,知道其功能。

  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尝试创编有关桥的儿歌。

  活动准备

  准备图画纸、笔若干

  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各种各样的桥①》。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组织幼儿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讨论:立交桥有几层?每一层面上车辆的`行驶方向

  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二、欣赏儿歌

  用录音机播放儿歌《立交桥》组织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边听边思考:儿歌里说的

  立交桥是什么样的?

  三、朗读儿歌

  教幼儿跟念儿歌,引导幼儿在念儿歌的过程中发现儿歌的特点,如每句话的字数

  基本一样、最后一个字音基本押韵、念起来琅琅上口且富有节奏等。

  四、创编儿歌

  欣赏儿歌《各种各样的桥》,说说桥的特点。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桥,尝试进行创编有关桥的儿歌。

  五、想像绘画

  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儿歌里的桥画下来。

  教师协助幼儿将自编儿歌写在画纸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身体里的“洞洞”有好奇心,初步了解“洞洞”的名称和功能。

  2、大胆表达自己想法,产生欣赏和保护自己身体的意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听过“牙齿旅行记(洋洋找牙齿)”对身体有初步的了解,具有一些关于牙齿、消化器官等方面的自我保护经验。

  2、材料准备:

  (1)教学课件《身体里的“洞洞”》。

  (2)四个可站立的立体小孩(男孩、女孩各两个)

  (3)保护“洞洞”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找“洞洞”

  ——“洋洋说人的身体上有很多的'洞洞,想请你们帮忙找洞洞,好吗?”

  二、贴“洞洞”

  ——“请把你们认为的洞洞贴出来。”

  三、说“洞洞”

  预设:

  1、 五官洞

  ——“这些洞洞集中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小结:洞洞集中在头部。

  2、 肚脐(观看视频)

  ——“肚脐上的洞洞叫什么名字?”

  ——“洋洋问:它有什么用呢?”

  小结:原来肚脐是个被堵住的‘洞洞’,它是我们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妈妈把营养送给我们的地方。

  3、 嘘嘘洞和肛门洞

  ——“我还找到了一个洞洞,你们看它在身体的背后,它叫(肛门),你们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洞洞也可以排除垃圾?”

  小结:下半身的洞洞都是藏起来的‘洞洞’,因为他们很害羞,不能给别人看也不能给别人触摸。

  四、问“洞洞”

  ——“刚才我们找了这么多的洞洞,身体上还有其他洞洞吗?或者关于洞洞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根据幼儿的问题互动)

  小结:我们皮肤上有很多看不见的‘洞洞’,它的名字叫毛孔,这些神奇的‘洞洞’排汗时,也能帮我们排出身体里的垃圾。

  ——“你猜猜毛孔洞洞最喜欢我们帮它做什么吗?”

  ——“是不是只有毛孔洞洞喜欢干净?还有哪些洞洞也喜欢干净?”

  小结:原来身体上所有的‘洞洞’都喜欢干净,我们每天要帮它们清洗干净。

  五、听“洞洞”的故事

  ——“洋洋说今天和你们玩得真开心,知道了身体上原来有这么多的洞洞,洋洋把洞洞编成了一个故事和你们一起看好吗?”

  小结:洋洋说和小朋友玩真开心,上次找牙齿,这次找“洞洞”,下次我们再来找什么?等我想好了再来和你们一起玩。

  活动延伸:

  1、在个别学习中,继续找寻身体里的洞洞,发现人为的一些洞洞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提醒幼儿保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3、请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注意养成幼儿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语言风格,增进幼儿的幽默感。

  2、初步了解幽默、滑稽、引人发笑的原因是因为故事的结尾常常同人们的想法相悖。

  活动准备:

  1、视频短片--《万尔福的头发》。

  2、幼儿平时看过的一些幽默、漫画书,听过或会讲一些简单的笑话。

  3、幼儿对护发用品的性能与用途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4、笑话《一只狮子》、视频短片《憨豆先生》。

  活动过程:

  一、利用谈话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我们每个人有上都有头发,你们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头发吗?"(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言。)师:"有位叔叔叫万尔福,他是怎样爱护自己的头发的呢?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万尔福的头发》这个故事。

  二、欣赏《万尔福的头发》

  介绍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语言风格。 欣赏故事并猜想故事结局。教师运用戏剧性的手势,缓慢、风趣的讲故事,并利用故事中的提问引导幼儿猜想:"她有一头什么样的头发?他的头发又有多少呢?" 请幼儿大胆猜想。教师运用故事语言以幽默的语气交代结局,使幼儿感受出乎意料的戏剧效果。

  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幽默、可笑的原因。

  师:"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笑?为什么好笑?"(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再给大家讲一遍故事或请幼儿看着画面一起讲述故事。同时使幼儿了解这是一个幽默的故事,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局带给人们快乐。)

  四、进一步感受幽默故事的滑稽和可笑。

  教师讲述幽默故事《一只狮子》(开头至"狮子遇上了大象"),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续编,也可请幼儿讲一个幽默、滑稽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幽默故事的语言风格。

  五、活动结束。

  和幼儿一同观看视频短片《憨豆先生》,继续感受幽默的魅力,在笑声中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

  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不离题地回答问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

  “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

  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 “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

  “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四、小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

  “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

  “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

  “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08

大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29

《梦》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8-24

大班语言活动冬至教案11-2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11-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荐】11-1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11-16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