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语言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了解树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图20图;小朋友的书。
2、汉字: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感受树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喜欢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
1、出示:一棵大树
2、提问:你喜欢树么?说说你的理由。
追问:树真好,我们怎么保护树呢?
3、小结: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树,树让城市变美,保护了环境,树为人们提供资源,带来了便利。树真好。
二、感受诗歌的格式,通过欣赏散文中的好词以及体验文中的'动作等,对作品有更深的认识。
1、老师带来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让我们听听散文诗里是怎么说的?
2、欣赏诗歌—树真好。
3、提问:还记得散文诗里说了什么?
(鼓励幼儿用优美的语言叙述,教师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还可以用动作体验一下)
4、分析感受诗歌格式念三段,根据诗歌拉出相应的图片仔细看看,诗歌每一句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诗歌每一句先说了什么,然后说的是什么?
小结:散文诗每一段的都先说了“树真好”,然后说清楚了树好在哪里。
三、尝试用诗歌的格式进行想象创编。
1、幼儿尝试用诗歌的格式予以仿编你们刚才说到树有那么多好处,那请你们编进散文诗好么?
2、幼儿分组,三个朋友为一组,在乐曲的伴奏下进行仿编。
3、展示并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小猴子旅行历险记,体验其中幽默有趣的情节,知道要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危险的事情。
2、通过提问和阅读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经历,感知调皮的小猴子转变的过程。
3、喜欢阅读小猴子旅行的图画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警示牌图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树、禁止入内、禁止进入木桶、禁止穿行。
活动过程:
一、出示警示牌,引起幼儿兴趣。
师(出示警示牌):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警示牌,你认识他们吗?(幼儿讲述)师:这些警示牌出现在哪儿呢?对了,公园等处会出现这样的警示牌。今天,七只小猴子要去公园旅行啦,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旅途中会碰到什么样的警示牌吧!(教师播放课件)
二、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通过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幼儿讲述)原来,他们碰到了禁止摘花和禁止爬树的警示牌。(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警示牌)师(出示相应警示牌):花园旁(大树边)竖着什么牌子?小猴子看见了警示牌后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带领幼儿阅读汉字警示语:"禁止摘花""禁止爬树")师小结: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们摘花、爬树,说明他们不能够爱护花草树木,破坏了绿色的环境。
师:最后,他们爬进大口袋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那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教师讲述故事中间部分)哦,小猴子全被怪兽抓走了。
师(出示相应警示牌):怪兽为什么能抓到小猴子?(幼儿回答,并带领幼儿阅读汉字警示语:"禁止入内")师:怪兽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幼儿讲述)这时,小猴子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干活的?故事中出现了一个好听的词语,叫没精打采。什么是没精打采?(带领幼儿用动作表示一下)师:七只小猴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时,他们又是怎样干活的呢?故事中出现一个好听的词语叫干劲十足。什么是干劲十足?(带幼儿用动作表示一下)它和没精打采有什么关系?小猴们本来是没精打采的,为什么突然间干劲十足了呢?怪兽是怎么想的?他又是怎么做的?(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师(出示相应警示牌):怪兽在河边看到了什么?他怎么做的呢?(带领幼儿阅读汉字警示语:"禁止入木桶内")最后怪兽怎么样了?(七只小猴终于战胜了怪兽!)师(出示相应警示牌):调皮的猴子后来转变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带领幼儿阅读汉字警示语:"禁止穿行",并教育幼儿遵守公共秩序。)
三、交流阅读故事后的感受。
师:读完故事,你们有没有觉得奇怪的地方?大树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谁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大木桶旁边的牌子又是谁放的?放在那里做什么?
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见解与感受)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教育幼儿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和危险的事情。
师:如果你以后去公园玩,看见警示牌,会怎么做呢?(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情景表演:我的旅行。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公园"中,并提醒幼儿看警示牌,然后幼儿采取相应的行为。
活动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绘本课《七只猴子去旅行》我是以图片导入的,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上的标志,并说说是什么标志,说出这个标志所反映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回答,令我意外的是他们居然都认识这些标志,而且说的特别好。于是我就引出了今天的故事:“有几只小猴子们要出去旅行,在旅行的途中他们见到了许多标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让幼儿看首页,说出故事名称和故事的主人公。然后观察每一幅图,让幼儿说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都积极的回答问题。也了解到每个标志的意思。看完图之后,让幼儿说一说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孩子们说要遵守规则。这节课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是虽然孩子们回答问题很积极,但是几乎每次都是那些孩子,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我更应该去关注他们,去引导他们,不要一节课回答问题的都是那些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言。在最后的时候没有对孩子说学到了什么而去总结,整节课流程可以,但是可以在某些地方加点环节,比如小猴摘花,可以让孩子们到前面去表演。最后应该延伸一下,还有哪些是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比如交通规则,上课时,做游戏时要遵守什么规则。对于绘本阅读,应该多研究。多学习,让孩子能快乐的学,在学中玩,玩中学。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我的幸运一天》大书一本,狐狸头饰一个,《动物狂欢节》音乐一段。
活动目标
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阅读《我的幸运一天》,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
活动过程
一、欣赏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引入课题,激起幼儿阅读的愿望。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掀开遮在书上的布)。
师:你们看到过这么大的书吗?
2.阅读前和幼儿交流,提出阅读要求。
师:这是一本故事书,里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完后你觉得哪里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就提出来和小朋友一起交流和讨论。好吗?
3.和幼儿共同欣赏阅读。
教师以生动的角色语言,并借助精彩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故事情节。
(环节点评:这一环节中有两个突出的地方。一是把书完整地展示给孩子,从封面到封底,不加教师的任何引导性、提问性语言,这样可以让孩子完整地感受作品。二是借助教师生动的角色语言和精彩的画面,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把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更好地融入作品和感受情节的目的。)
4.与幼儿共同讨论、交流、分享阅读经验。
师:你认为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
师:你喜欢书中的哪一页?为什么喜欢?
(环节点评:这个环节好比是艺术画中的“留白”,“你喜欢书中的哪一页?为什么喜欢?” 抛出这样的问题,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生成的空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和别人分享他的感受和经验。教师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回答,也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经验。这一环节对于教师是个挑战。因为教师事先无法预料到孩子会怎样回答,会是怎样的'反应,只能凭自己的教育机智去组织这个过程。)
5.简要向幼儿介绍作者和译者,让幼儿以掌声感谢他们。
师:这本书是一位叫庆子·凯萨兹的日本女艺术家写的,她把这本书送给所有喜欢看图画书的小朋友。还有一位叫吴小红的,把这本书翻译成中国文字,让我们小朋友能看懂,我们一起来谢谢他们。(鼓掌)
二、游戏互动
1.表演故事中的一段情节,进一步理解和感受。
一位教师扮演狐狸敲门,一位教师扮演小猪,根据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在《动物狂欢节》的音乐声中表演按摩。
2.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的表演,进一步明确按摩的要求和顺序。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书中的哪一段?先按摩哪里,再按摩哪里,最后按摩哪里?小猪是怎么说的?狐狸是怎么做的?
3.幼儿互相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感受幽默和快乐。
一组幼儿扮演小猪,一组幼儿扮演狐狸,互相表演按摩情节。
教师适当地进行语言提示,如:小猪要求狐狸重一点,狐狸越来越累的样子。
(环节点评:孩子们在欢乐幽默的音乐中体验愉悦,而且把角色都扮演得淋漓尽致,包括小猪的语言,狐狸累的神态、动作,直到最后倒下来都表现了出来,把活动推向了**。)
三、结束活动
狐狸按摩累了倒下了,教师带着小猪拿上小甜饼轻轻地离开。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的图书角里放置《我的幸运一天》小书,让幼儿自由阅读。
表演区里增加关于《我的幸运一天》的故事表演道具,供幼儿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 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
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e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语言教案《爷爷一定有办法》课后反思:
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没有经验,也没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鉴,只是摸索着。课前我拿着这本绘本读物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先抓住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传递的情感,及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讲述,再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可是没想到有位孩子阅读过这个故事,大声叫着,一下子就把谜底揭晓了,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为了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就悄悄地告诉她,你要保密,仔细听听老师和妈妈将的故事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于是阳阳静下心来仔细听讲,其他小朋友也不再去询问她故事情节,注意力又回到老师身上。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
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因为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上次我们听过《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也是讲爱的。”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能举一反三了。
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
小百科:爷爷主流用法指祖父、或泛称祖父级男人。这种用法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存在。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2、能根据图片有关三要素的提示创编故事
3、能大胆、自信地在集体前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葫芦一个纸葫芦图片若干葫芦藤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葫芦引起幼儿兴趣
1、师:看这(葫芦)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的肚子里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葫芦葫芦变变变!(出示图片)故事在儿呢噢!故事就在葫芦宝宝的肚子上呢!
2、教师有感情地讲解故事(手指图片)
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出故事的三要素
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你是从个葫芦宝宝身上看出来的(指葫芦上的图片)噢黄色的葫芦宝宝身上有个时间地标记表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你是从个葫芦宝宝上看出来的
红葫芦上有故事发生的地点看(指葫芦上的图片)这个故事就发生在……
师:哦黄葫芦和红葫芦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那蓝葫芦又告诉我们什么对蓝葫芦告诉我们故事里有些人物
小结:原来有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我们就可以编出好听的故事了
三、看图片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1、师:现在这只宝葫芦有要变了小朋友先把眼睛闭起来葫芦、葫芦变变变!
2、(将三个葫芦翻转过来)这次的葫芦宝宝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变化幼儿回答时注意总结)
3、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故事里都有些人物呢现在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你能不能把它们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4、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的故事样呀刚才××小朋友看着葫芦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编出一个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会不会呀”
三、幼儿自由选择纸葫芦创编故事
1、提出要求
师:“看葫芦藤上结出了许多许多的葫芦等会儿阿小朋友去摘一个黄葫芦一个红葫芦一个蓝葫芦一共是……!想一想你能编出什么好听的故事来!”
2、幼儿自由创编
3、幼儿讲故事
师:请把你的葫芦宝宝带上来先给大家看看你的葫芦宝宝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准备好了开始吧
师:还有谁愿意来讲的这么多呀!这样吧等会小朋友把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听如果你讲完后还想编故事就和别的小朋友交换一下葫芦
四、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本领根据时间、地点、人物编故事今后小朋友在编故事的时候也要先想好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故事里有些人物然后就能编出好听的故事来了!
【活动反思】
“三要素”是小说、故事中不可缺的成分而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忽略掉它平日我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听懂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却偏偏遗忘了构成故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也许您会想“三要素”在小学语文中提起得比较多小学的孩子们在初次接触写作时老师会重点讲解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也正是因为我们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看图创编故事的经验我们年级组决定尝试让幼儿在“三要素”的提示下学习故事的创编为幼儿跨入小学接触写作文提供经验储备
确定课题后为了不让活动开展得生硬死板年级组一起讨论决定用宝葫芦来做为导火线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室内的环境布置也都以它们为主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活动一开始宝葫芦变出的三个葫芦宝宝引起了幼儿的兴趣也引出了一个故事教师根据葫芦宝宝上的提示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是在三个葫芦宝宝的提示下开展的随后通过提问让幼儿知道不同颜色的葫芦分别代表了什么初步了解了故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初步了解了只要有“三要素”就能进行故事创编宝葫芦的再次变化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了“三要素”的'变化说出已变化的时间、地点、人物后幼儿就开始自由创编了接着设置了一个摘葫芦的环节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趣味性不让语言活动显得死板平淡幼儿摘完葫芦后都能自主地、积极地进行创编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将“三要素”编入自己的故事中也基本掌握了这一技能然而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从故事的“三要素”这个方面对孩子创编的故事进行总结评价忽略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评价时如果我再强调或突出一下故事的“三要素”也许效果会更佳
本次活动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孩子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创编能力也很强我认识到教师的评价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己的经验和创编能力比如说有些幼儿已经能够根据三要素进行故事创编已掌握了该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高要求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和句将故事创编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教案10-13
大班教案:花的语言07-28
语言大班故事教案04-24
大班语言礼物教案06-2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7-25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20
大班语言翅膀教案11-30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7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