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2 10:36:0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8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运用语言描述、归纳探索中的发现,表达探索中的感受。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初步感受弹簧等家具材料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弹性的物品,如:弹簧床、小弹簧、各式橡皮筋、丝袜、弹性衣服、沐浴条、手表带、海绵块等);

  2、其它物品:积木、石头、瓷砖、报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材料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啊?小结:对了,我们桌上有海绵……

  二、玩材料

  师:现在啊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一玩桌上的'东西,等会请小朋友来说说,告诉大家你玩了什么?玩得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1)请小朋友说说你玩的物品叫什么名字?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有的东西会变,它们都能变,怎么变的。)

  把小弹簧放在桌子上,用力压它就矮了下去,松开手,它就恢复原来的样子;用手拉橡皮筋,它就变长了,松开手,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2)师:你玩的东西是怎样变的?(变长、变短、变高、变矮、变细,放了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3)师:现在我们再来玩玩、按一按、想想,说出它们为什么会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体验,讲出原因,允许有不同,做出不同的解释。)

  师:我们现在换一种来玩一玩,看看你又会发现些什么?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玩的皮球、棉垫、松紧带、气球、拉力球、弹簧称等,只要你用力压它、拍它、拉它、吹它,就会变,或者变大了,或者变矮了,或者变长了、变粗了,你一松开手,它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它们共同的原因是都有弹性。(让幼儿学说“弹性”)

  师:(教师进行小结)小弹簧真有趣,用力拉或压时,它会变形,但手一松,它又能变回原来的样子,这就是物体的弹性。

  3、寻找弹性朋友(游戏)

  师:“你们的弹性朋友迷路了,找不到家了,你们试一试把他们找出来送回家好吗?”(让幼儿观察座位旁边的篮子里的物品,玩一玩,拉一拉,看看哪些东西有弹性,把他们找出来放在空的篮子里。)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弹性的啊?(走的轮胎、皮球、头皮筋、玩的弹皮弓等)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有一位小朋友问我:“老师,老师,在我家的房间里,放着一盆鲜花,为什么阳台的鲜花生命力强,房间的鲜花生命力弱。” 告诉他这跟水份、空气、温度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于是,我开展了科学活动“空气”。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空气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小实验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感知空气的存在。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

  活动准备:

  塑料袋、空瓶子幼儿人手一份,大脸盆每组一个,玻璃杯若干个,蜡烛每组一支,干毛巾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做深呼吸。

  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1):“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捉空气。

  (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然后再捏紧袋口)

  提问:在什么地方捉到空气?

  小结: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2、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小结

  三、尝试活动(2):瓶装水

  (幼儿每人一只瓶子)做实验。

  问:当瓶口放入水中,瓶口会有什么变化?

  (瓶口会泡泡冒出)

  四、尝试活动(3):手帕的变化

  1、1——2名幼儿做实验,其余幼儿观察(杯子里空空的)

  2、讨论:将干毛巾塞进玻璃杯底,再倒扣压下水下,毛巾会怎么样?

  (幼儿实验)

  3、毛巾为什么没有湿?

  4、将毛巾放入杯底,倾斜放入水中,会有什么变化?

  5、毛巾为什么湿了?

  五、尝试活动(4):烛光的变化

  延伸活动:

  将一包湿豆放入密封的袋子里,观察它们的变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一)乐意操作并发现光透过彩色纸会形成彩色光。

  (二)对制造“彩色影子”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活动室。

  (二)一段舞台灯光视频,橡皮筋,各种镂空玩具,幼儿人手一只强光手电筒。

  (三)红、黄、绿色的透明有机塑料片和电光纸片若干,其大小要能覆盖手电筒前端。

  (四)幼儿用书第5册第13页。

  (五)教师自备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绚丽灯光秀。

  1、观看舞台灯光视频,产生兴趣。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舞台灯光视频吧!

  2、交流小结。

  ——你看到了什么?灯光有哪些颜色?这样的灯光你喜欢吗?你想成为一名彩色灯光师吗?

  (二)彩光变变变。

  1、看一看、摸一摸。

  ——这里有些什么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材料。)

  2、想一想,说一说。

  ——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做一做,玩一玩。

  ——手电筒前端放上蓝色的塑料片,会变出蓝色的光,那放上红色的塑料片呢?

  4、分享交流。

  ——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还有什么发现?

  (三)彩色影子。

  1、教师出示材料(镂空玩具),演示新玩法。

  ——刚才的'视频中,除了彩色的灯光,还有许多好看的花纹,你们看!(教师边说边将彩色灯光照射镂空玩具,形成彩色影子。)我这里还有许多玩具,你们也可以试一试!

  2、幼儿尝试制造彩色影子。

  (四)彩色灯光师。

  1、几名幼儿上台随音乐表演,其他幼儿当灯光师,共同表演。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

  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但它却是生活在海洋的鱼类。它的头部长着突出的冠,眼睛和细长的类似吸管状的嘴巴,名字叫做吻。海马的背部有鳍,可以帮助它游泳。尾巴细长,呈卷曲状。不仅可以帮助海马游泳,还能够缠在海藻上帮助它休息。胸腹部突出,长有育儿袋,可以孕育海马宝宝。海马是由爸爸生出来的,每年夏天到来之前,海马妈妈就会把卵产到海马爸爸的育儿袋里,经过40—50天,这些卵就会孵化成小海马,海马爸爸就会像不倒翁一样前俯后仰。当他后仰着时育儿袋的小孔就会张开,这样就可以把小海马从爸爸的肚子里喷射出来,小海马就真正开始了他的海洋生活。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海洋动物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和独特的繁殖方式。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于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难点在于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活动准备:

  1、海洋背景图 海马照片

  2、教学课件 资料录像

  3、音乐磁带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在广阔的海洋中,有很多的小动物,你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啊?让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快乐地在海洋里游来游去吧!(幼儿跟随音乐模仿海洋小动物)

  2、了解海马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看海马的照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动物叫什么名字?他的名字叫海马。请幼儿选择一张自己最喜欢的照片仔细观察海马的样子,由哪些部位组成。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

  (2)了解海马外形特征:小朋友们你们说,海马长什么样子啊?它的身体由哪些部位组成呢?请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进行总结:小朋友们,海马的头部长的像马,在他的头上长着突出的冠,眼睛还有像吸管一样的嘴巴,在他的背部长的鳍,是帮助他游泳的,海马的尾巴卷卷的,像大象的鼻子,他的尾巴不光可以帮助海马游泳,还可以缠在水藻上帮助海马休息呢。海马的肚子上长着育儿袋,是用来养育海马宝宝的'。他的名字虽然叫海马,实际上他是海洋里的一种鱼类。

  (4)关于海马你还知道什么?请幼儿说一说。看课件,小朋友们你们看,海马的身体还可以随着周围的环境改变颜色呢,真是一群奇妙的小动物啊。

  3、讲故事,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小海马有没有爸爸妈妈呢?那小海马是爸爸生的还是妈妈生的呢?让我们一起听一个故事,听完之后你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做《海马爸爸生宝宝》

  (2)播放课件,教师讲故事。

  (3)提问:小朋友们,小鱼逗逗的故事听完了,你听明白了吗?小海马到底是谁生的呢?小海马是怎样出生的呢?

  4、智力问答:现在你明白了吗?让我们一起玩一个智力问答的游戏吧。

  5、观看海马爸爸生宝宝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印象。

  6、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海马爸爸生宝宝

  7、结束: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知道了海马爸爸生宝宝这件奇妙的事情,可是在广阔的海洋中,值得我们探索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更多有趣的事情,好不好!那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快乐地游出教室吧!

  活动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运用探索式教学法,尽量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中孩子们经常会遇到:从旋转滑梯滑下时被“电”到、午睡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给女孩们梳小辫时头发会竖起来??诸如此类的“静电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现象,但他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新《纲要》告诉我们,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依据《指南》中提出的“老师要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了解决这个来源于生活的问题,于是设计了“头发飞起来”这次科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并发现带静电的物体能吸附轻物的特性。(重点)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难点)

  3、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魔术材料(塑料尺子、人形纸片);摩擦实验(毛线、竹筷、铅笔、塑料梳子、绸布、毛巾、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吸附实验(米粒、 沙子、羽毛、纸屑、泡沫、记录卡);相关图片和PPT。

  2、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四、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在科学区里为幼儿准备大量有关玩静电游戏的材料,除教学活动中所用过的以外,还添置如毛皮、丝绒、铁梳、木梳等各种不同材质的`物品,供幼儿继续探索,并鼓励幼儿尝试利用静电进行小发明和去除静电的小妙招,为下一次活动做好铺垫。

  附:PPT《静电的自述》

  我的名字叫静电,大自然里到处都有我的存在。从一粒灰尘在空中飘荡,到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都有我静电的作用,平时我很安静,人们不容易注意到我,可是当两个物体摩擦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我了,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除了塑料小棒摩擦绸布可以吸起纸屑、手套摩擦有机玻璃板可以让蝴蝶飞舞,平时小朋友梳头的时候有时会感到头发跟着梳子飘了起来,那也是我在和小朋友开玩笑,另外,我最喜欢干燥的环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有时小朋友的手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了一下,还有小朋友晚上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关了灯还能看到亮光,那也是我。现在你们认识我了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⒈让幼儿通过亲自参与活动,知道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懂得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⒉培养幼儿能够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发展自我意识。

  ⒊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⒋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入园时的身长图和体重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幼儿刚入园的身长图和体重表,引起幼儿观察,并进行讨论。

  ⒈这些图片上的娃娃是谁?(贴有照片的幼儿外形)

  ⒉上面有些什么?(表示身高的竹子和体重的小称砣)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刚上幼儿园时保健老师给我们量身高,称体重的表,上面的一根竹子和一个小砣就表示那时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二)通过操作活动对比,让幼儿感知其中变化,了解自己在长大。

  ⒈小朋友,现在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没有变化?

  ⒉请幼儿现场量身高称体重,再贴上表示身高的竹子和小称砣。

  ⒊请幼儿在观察对比,了解其中变化。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小朋友在原来的.竹子上又加上了一根小竹子,竹子越长越高,说明小朋友长高了,小称砣越来越多,说明小朋友变重了。我们长大了。

  (三)通过讨论,知道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许多本领。

  “现在,我们长大了,在幼儿园学会了哪些本领?”(从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游戏等方面去讨论)

  小结:我们长大了,学会自己吃饭,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会讲故事,会念儿歌,拍皮球,玩各种游戏,今后我们还会长大,学会更多的本领。

  (四)亲子活动

  建议家长在家中一角,为孩子做两颗生长树,一棵记录身高的变化,一棵记录体重的变化,并定期为孩子测量。

  活动评价:

  ⒈知道自己在不断地长大;

  ⒉逐步学会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魔术技法:“假动作”。

  2、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

  教学准备:

  彩色纸若干、背景音乐、教学课件、幼儿观看过各种魔术表演

  活动重难点:撕小兔和探索魔术表演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演示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纸,看,我把它变成了一只小兔子。我是用什么办法把它变成兔子的?(撕)

  2、 请小朋友们也来撕一撕,把它变成这样一只兔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适当帮助操作中有困难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撕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先撕完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用什么办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

  3、交流与探索。

  师:你用了什么办法使兔子耳朵动起来?(可以吹、用手拨动、跑起来等方法)

  小结: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可以用风的力量让兔耳朵动起来,还可以用手,真动脑筋!

  二、变魔术游戏。

  1、教师示范变魔术。

  师:今天我要用魔术让小兔子耳朵动起来,(教师假装从空气中抓了一根线)你们猜我手里抓了什么?

  师:这是一根神奇的透明的线,(穿到兔子耳朵里),现在我要拉动这根线,你们觉得兔子耳朵会动吗?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提问: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啦,我的魔术厉害吗?请你为我鼓鼓掌。我是怎样让兔子耳朵动起来的?

  师: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这个魔术表演?

  2、幼儿初次探索“拉线”,讨论操作结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做出“引线”的动作,感受表演的乐趣)

  师:为什么你的兔子耳朵动不了呢?

  教师展示小兔子的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除了纸没有全部撕下来,还有一个什么秘密?(拇指在动)。

  3、再次操作,探索让小兔耳朵动起来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魔术的秘密,刚才纸撕掉的可以去换一张纸,看看这一次你的小兔子耳朵能不能动了?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表现,收集问题。

  师:我看到有个小朋友的也用手去拨中间的纸片,可是兔子耳朵还是不动,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要往下拉动纸片才能使兔子耳朵动起来。

  4、探索控制兔子耳朵的方法。

  师:这次我们要让小兔子听话,请你试试让左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右边耳朵动一动的方法,两只耳朵一起动。

  集体表演:我们学了新魔术,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三、活动延伸。

  1、 师:我看到大家都成功了,大家都很棒!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老师要说引一根神奇的线呢?

  师小结:那个神奇的线是魔术师们经常在变魔术时做的假动作。

  师: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个魔术表演,请小朋友也来火眼金睛,找一找魔术中的假动作。

  延伸与小结:大家可以回家以后把这个魔术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帮助幼儿懂得污染了的水将会对人类、动植物造成危害;

  3、引导幼儿学习评价故事中的角色行为。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故事课件。

  2、各种水污染现象的课件。

  3、河流的背景图。

  4、各种污染水及保护水资源的小卡片。

  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水被污染会对人类及动植物造成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提出悬案,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讲故事的前半部分,提问:“河里的小鲤鱼突然中毒了,谁是凶手呢?”请幼儿当法官找出毒害小鲤鱼的凶手。

  2、利用故事及课件,了解水污染的`情况

  (1)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找出答案:“谁是凶手?黑熊这样做的对不对?为什么?”

  (2)请幼儿联系身边生活,说一说水污染的危害:

  “小朋友想一想水被污染了,会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3、播放水污染的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进一步感知水污染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危害

  图一:漂满油污的水面;图二:工厂排出的废水;图三:填埋的水库;图四:水面上漂着的死鱼。 (图略)

  小结:如果水被污染了,那么水里的小鱼、小虾等就会死掉;人们喝了污染的水,也会生病。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如果水被污染了,对我们危害很大,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多在河边种植树木;不要在河边大小便;不要往河里仍垃圾。)

  5、利用游戏,复习巩固

  发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卡片(有污染水资源的,有保护水资源的),请幼儿贴在相应的河流背景上。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收集资料——共同分享式” 的设计。教师将事先了解准备的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及图片,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教师还结合带悬念的、侦探式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帮助伤心的鲤鱼找到罪魁祸首的欲望,符合幼儿形象思维的特征。当然,若活动前能让幼儿一起参与或各自回家准备相关资料,那分享的效果会更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15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7-13

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教案11-0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叠加10-14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7篇)05-1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