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06-13 12:39:4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回忆玩耍中发生的快乐或者不快乐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感受玩耍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在园游戏照片、 《美工》32页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回忆并感受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快乐。

  1、引导幼儿回忆照片中进行的游戏,说说当时的感受。

  师:这些都是小朋友在幼儿园游戏的照片,你们还记得里面的故事吗?

  2、引导幼儿思考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和同伴一起玩的经历,说一说自己和同伴一起玩时印象最深的事。

  师:除了照片里的故事,你还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故事吗?

  3、鼓励幼儿完整表示故事。 引导幼儿说清楚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发生的场所以及事件。

  二、画一画玩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与同伴一起玩的情意。

  鼓励幼儿将刚才讲到的和同伴一起玩的故事画下来。

  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享画面中的`故事。

  请幼儿和同伴、教师自由分享自己的"玩的故事"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玩的故事"绘画活动,鼓励幼儿尝试将自己和好朋友游戏的故事画成2-3页的小型连环画,适当提高难度。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幼儿能用已有感知人物动态的经验与运动器械组合,大胆想象表现运动中的情境,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运动中的照片,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感知人在运动时的各种动态游戏:猜一猜--感知运动中的各种动作重点提问:(1)猜猜他在玩什么?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他的动作怎样?

  ppt:运动照片--欣赏、感知自己和同伴快乐运动的情境重点提问:(1)、你们在玩什么?运动时感觉怎样?

  (2)、为什么要运动?

  小结:运动时人的各个部分都会动起来,运动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带给我们自信和快乐。

  (二)主题创作--运动健康又快乐(三)交流欣赏--体现运动的快乐,积累主题创作的.经验1.说说和谁在一起开展什么运动。

  2.说说运动中的趣事,积累表现经验。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做了精心的设计,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准备激烈有趣的比赛活动。通过活动自由交流,亲身体验,独自感受。使幼儿进入快乐的气氛中,懂得身体需要运动,运动有助于健康的重要性。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联系生活经验,按自己的愿望表现游泗泾的情景,萌发爱泗泾、爱家乡的情感。

  2、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表现人物和背景的前后位置。

  活动准备:

  1、幼儿假日出游记录表。

  2、彩色水笔、泗泾风景的照片或图片,实物投影仪一台。

  指导要点:

  一、谈话导入:

  t:我们泗泾又造了很多新房子,越变越漂亮了。

  t:你最喜欢我们泗泾的`哪里?为什么?

  二、交流讨论:

  1、观察一位小朋友准备出游的记录表,边观看边讨论。

  t:这位小朋友准备去哪里,他是怎么使我们看明白的(人——这是谁,或和谁在一起,身后风景——到哪里去玩过。)

  2、比较数张幼儿记录表,讨论:

  l 全身或半身。

  l 站在中间或边上。

  l 姿势——从动态推测作画的顺序。

  l 人与景的前后位置,重叠处如何表现。

  三、引导创作:

  t:泗泾还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我们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再来向大家介绍,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再来逛一逛泗泾。

  四、作画表现:

  1、确定人物在画面上的位置。

  2、表现优美的姿势——思考表现前后关系时的作画步骤。

  3、判别表现景物时的作画步骤,在重叠处运用省略(跳过去)的方法。

  4、及时呈现幼儿作品中的创意部分。(如:人物姿势优美、景物突出、头发式样新、衣服式样新等。)

  五、交流评价:

  1、按参观地点进行归并。

  2、同一景点画面数张按人物姿势优美和景物清晰的标准共同评价挑选。

  3、思考还可以向大家介绍哪些景点,建议陆续补充。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塑、粘贴、彩绘等手段在石头上装饰,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培养幼儿的美感。

  2、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合作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各种各样的石头。

  2、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

  3、广告颜料、油画棒、棉签、剪刀、线、色纸、自粘纸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石头娃娃今天晚上要举行生日宴会,小朋友来当小小化妆师,把石头娃娃打扮打扮好吗?

  二、引导讨论,启发想像。

  师:小朋友想怎么打扮石头娃娃?

  你想用什么来装扮石头娃娃?想把他装扮成什么?

  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象。

  三、认识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准备好的材料,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你准备用哪些材料?

  2、要求:

  (1)等会儿小朋友先想好,到哪个组?和哪些小朋友一起打扮石头娃娃?

  (2)先观察石头的形状、颜色像什么?可以用来做什么?然后再进行妆扮。

  (3)安静操作,注意安全。

  四、幼儿操作,观察指导。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同伴,并适当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重点指导石子连环画组的幼儿,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讲述。

  五、集中交流,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还是跟同伴一起完成的?你把石头娃娃装扮成了什么?

  在装扮石头娃娃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幼儿相互评价,夸夸他好在哪?

  3、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六、介绍作品,分享快乐。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初步学习中国画的笔法、技法等基本方法,体验中国画用墨、用色及用水的特点。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动物脸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用中国画表现动物的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微的观察力、表现力和画面的组织能力,通过对脸部的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学会运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动物的脸,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笔墨情趣中感受中国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加深学生对中国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形成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动物脸部的动作、神态、表情。

  教学难点:

  对动物脸部特征动作、神态主要特点的合理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课题:

  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将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远看像只猫,近看是只鸟,晚上捉老鼠,天亮睡大觉”。以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分析、示范讲解

  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赏范画、谈构思,交流讨论,解决重点。

  1.首先组织学生欣赏大师黄永玉的作品——猫头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猫头鹰的脸部特征,并思考:

  作者采用什么形式来进行创作,他是用什么技法去体现猫头鹰脸部特征的?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猫头鹰的动作、神态,体会名家创作的形式,并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进行对猫头鹰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加深理解和体会。

  2.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不同动物的脸部特征,如小猫咪、小狗、猴子、大象、老虎等等。并请学生总结回答:

  各种动物的脸部有什么独有的特征?如何运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如小猫咪有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大象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老虎头上的“王”字等,可以采用中国画中干笔浓墨皴擦点染的形式来表现动物的脸,引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来思考总结动物脸部的特征,总结如何运用中国画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脸,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好铺垫。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示范,示范小猫脸部特征,步骤如下:

  1、用毛笔中锋蘸墨简单勾勒出猫儿脸部的造型;

  2、用侧锋蘸清水把脸部染湿,稍干后涂色,或直接用色染脸,画出大大的眼睛;

  3、用焦墨刻画出小猫的胡须,注意控制用笔的力度。通过这一环节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思维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动物的脸的特征,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用中国画的技法画出一张动物的脸,并注意脸部表情也正的刻画。并鼓励学生对于脸部造型进行大胆创新。

  (四)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品,在展示区进行展示,师生共同欣赏,以学生自评、分组互评的方式,谈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学生进行投票选出较为优秀的作品,再由优秀作品作者对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最后教师对整个学习创作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课堂结束,肯定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运用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程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后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动物,保护环境,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表现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动物的脸

  小猫→大眼睛、长胡须,

  大象→长鼻子、大耳朵,

  老虎→头上“王”字。

  活动反思:

  首先借助图片《动物世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然后利用猜谜游戏,使幼儿有意了解不同动物的脸部特征……通过种种手段,变枯燥的技法教学为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培养了幼儿学习画画的兴趣。

  引导幼儿根据经验和观察,了解动物脸部的形状特征,在固定的形状上进行添画。考虑到幼儿对技法步骤不甚了解的情况,我在黑板上进行了演示,为了防止幼儿看不清楚的现象发生,示范环节我特意用比幼儿用的画纸大一倍的宣纸演示了画动物的脸的过程。经过几个环节的教学,幼儿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回顾全课,幼儿在欣赏、观察,动手、动脑中体验了学画画的乐趣,享受了自主探究,自我表现的快乐,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不足之处:若是能再多给幼儿创造些动手实践的机会,画出更多动物的脸,幼儿对画画的技法认识就会更深刻一些;如果再为幼儿多创设一些自主探究与互助学习的教学氛围,对幼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更有益处。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的想象,组合树叶,能够学会使用树叶粘贴及拓印。

  2、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组合造型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树叶 人手一份操作纸(上面一层薄的白纸,下面一层铅画纸) 抹布 牙签(抹白胶) 白胶 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根据教室中的物品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 今天,我们教室中间的椅子上放了许多的什么啊?(和老师一起在幼儿园捡的各式各样的树叶)

  2、这些树叶可以组合成些什么?(幼儿在昨天捡树叶后,教师组织幼儿拼树叶)(幼儿讲述自己想拼的东西) 3、 等会请小朋友将自己想好的东西拼贴在纸上。

  二、介绍拓印

  1、 教师提出疑问:这里怎么有两张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幼儿讨论、讲述,教师总结) 两张纸用来印树叶的 上面一层薄的白纸,下面一层铅画纸 树叶粘贴在铅画纸上,拓印在薄的白纸上 薄纸印更加清楚、方便

  2、 拓印 (幼儿讨论、讲述,教师总结) 将树叶拼贴好 将薄的白纸印在上面 用蜡笔躺着来回压着涂,进行拓印

  3、 要求 幼儿总结桌面材料的操作要求,教师总结 强调在制作时要轻轻的

  4、 步骤 想象自己制作的物体 挑需要的树叶 拼贴树叶 拓印组合的树叶造型

  三、幼儿活动

  1、 想好了再进行拼贴。

  2、 提醒幼儿粘贴树叶时可以多使用一些白胶,将大的树叶粘贴。

  3、拓印时两只手要协调,一只手拿蜡笔,一只手压着纸。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

  4、 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伞的颜色和图案,激发幼儿对伞的颜色的好奇心。

  2、通过观察伞的结构,掌握双手绘画的基本步骤。

  3、锻炼幼儿的想像力和双手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伞的图片、范画、实物伞。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领做一分钟律动。

  2、导言:小朋友们表现真好,现在老师就送礼物给你们,高兴吗?请大家认真看这里。

  二、新授部分:

  1、老师要送你们礼物,高兴吗?出示实物伞,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伞的结构,打开伞,看伞的上部,也叫伞面,像什么?伞的边缘像什么,再看伞的下部,也就是伞柄,像什么?伞柄有直的,也有弯的,都像什么。我们再看这把美丽的.伞是都有什么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幼儿共同回答。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礼物,逐一播放图片,师幼共同欣赏并说出颜色和图案红色的热情,黄色的温暖,蓝色的凉爽,绿色的生机勃勃,粉色的温馨,多种颜色的浪漫。

  3、我们欣赏了各种颜色的伞,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

  这些美丽的伞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贡献,请大家思考:伞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4、伞对我们有这么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那么从现在起我们要更加爱护它,喜欢它。对吗?

  5、老师也非常喜欢伞,并且用双手画出了自己喜欢的伞,请小朋友欣赏一下,好看吗?你们想知道老师的伞是怎样用双手画出来的吗?

  6、小朋友,你们想用双手画自己喜欢的伞吗?现在拿出双手,和老师一起模仿。我们一边模仿一边编个儿歌好吗?我们学过伞的歌曲,它还像什么,彩虹弯弯挂蓝天,波浪弯弯在下边,彩虹落下钩一弯,添上几道变成伞。

  7、我们再模仿一次,认真看老师在素描纸上画,看起笔的位置,在上边中间位置,双手同时向下匀速运动,到一定位置画伞的边缘,双手匀速像里边画波浪线,最后画伞柄,双手同时向下运动,到一定位置收笔。伞柄可以单手画。这样伞的结构出来了。

  8、再和老师一起模仿一次。说儿歌。

  9、现在我们用灵巧的双手画上自己喜欢的伞吧。小朋友,有信心吗?绘画时,注意颜色搭配要美观。

  10、教师指导。

  三、结束部分:

  绘画完成的小朋友把作品粘贴在伞宝宝展示会下边,并说说自己的画,大家互相欣赏。自然下课。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示意图折出飞机。

  2、综合运用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拼插等方法。

  3、培养幼儿空间的知觉,锻炼手指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过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线对折的技能。

  2、每人5张正方形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飞机半成品(三角形)T:这是什么?这些三角形可神奇了!看,我要变魔术了哦!

  (教师示范拼插成飞机)你们看,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示意图,帮助幼儿掌握拼插的技能(解决难点)T:我是怎么变出飞机来的?我用了几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看一看示意图。

  三、鼓励幼儿根据示意图探索性操作T:请你仔细观察,觉得会折了就去试一试吧!(教师不作过多指导)四、集中,解决幼儿操作中的难点T:你在折的过程中觉得哪些地方有困难?我们一起来帮你解决吧!

  重点分步拼插⑴根据图1—图5,折三角形。

  图1四角向中心折,图2集中一角折,并把底部一角向后翻折。

  图3沿中心线对折成图4。

  图4照样折两个做机耳和机尾。

  图5,在图3的基础上,把两角稍向上折,再对折成兔6。

  图6照样折两个做机翼。

  教师:遇到多数幼儿共同的疑惑,老师可集体指导,个别幼儿有疑问时,应个别辅导。

  认真仔细折,折痕注意平整,向中心折时中心点要对准。

  ⑵分步拼插。

  T:现在我们一起来发现三角形神奇的秘密在哪里?三角形哪条边最长?哪条边最短?长边对的哪角?短边对的哪个角?用不同的角去插不同的部位,这就是它的秘密。

  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学着拼插,插机尾时,左手捏住三角形的最长边,右手捏住机尾三角形不长不短的那条边,用机尾的大锐角插进机身的最短边中。插机翼时,要把机翼中折进的两角稍稍拉开,插进机身上部和侧部的两条折缝里,飞机就折成了。

  三、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1、从拼插的稳固、折叠的平整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发现把飞机头向下翻折就成了一只鸟。表扬认真做手工的小朋友。

  2、延伸:三角形还能拼插出什么?

  四、游戏:户外“开飞机”

  T:让我们驾驶飞机飞上天吧。

  活动反思:

  交通工具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成果在交通工具中的运用,使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而飞机则是现代交通工具中较为重要的一族,折纸飞机是幼儿在了解了飞机的种类、主要部件名称和用途后的一节生成活动,它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飞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

  在活动前我了解到我班有4名幼儿有折纸飞机的经验,但大部分幼儿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选择了最简单的折纸飞机方法。活动时我先完整演示折纸飞机的过程,让幼儿有一个大致知道折纸飞机的'方法,引起幼儿对折纸的兴趣。然后我将广告纸分给幼儿,让幼儿与我一起一步一步折飞机,并在每一步讲解后出示示意图。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幼儿都能完成一只飞机的任务,目标的达成度高。

  但是由于不经常接触折纸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折纸的基本要求还不太了解,每次折下去后没有压平折痕,导致飞机的尖角不够尖,还有些飞机会散架。我应该在这之前强调一下折纸的基本要求,做到边与边对齐,角与角对齐,折现压平。其次,折纸飞机第一步中间的折痕很重要,之后的每一步都要看清这条折痕,并与之对齐,二我在第一步时没有强调,导致有些幼儿在之后的步骤中不清楚到底边与那条线对齐,从而这出来的飞机并不干净。折飞机可以在桌子上进行,而我为了让所有幼儿看清步骤叫他们坐在上课位置蹲在小椅子上折,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随意站立倒是遮住了部分幼儿的视线。

  最后可以将多余的广告纸投入到区角,供有兴趣的孩子继续折飞机,发展幼儿的折纸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装饰、拼搭的方式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家。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初步的合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根据纸盒外形想象装饰。

  三、活动难点:用装饰、拼搭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家。

  四、活动材料: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若干。

  提供一些进行装饰用的辅助材料,如双面胶、剪刀、透明胶带等。

  五、设计思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类商品包装也越来越显得美观、精致,深受顾客的喜欢,如化装盒、食品盒、酸奶盒等,既有实用价值,又可供欣赏和游戏,常常让孩子们爱不释手。因此,我选择了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废旧纸盒设计了本次活动“家”。通过收集大小、形状各异的废旧纸盒,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拼搭“家”的表现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让幼儿根据纸盒的形状变化想象出形态各异的“家”的外形。这为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创设了一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运用个别设计——鼓励合作拼搭出想象中的'内容。既有发散又有集中, 从而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

  六、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展开想象——各别创作——合作拼搭、交流介绍——分享快乐

  七、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体验快乐,激发兴趣。

  幼儿在配乐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中玩游戏:请到我家来做客。

  1、交流讨论,想象设计。

  刚才我们玩了《请到我家来做客》的游戏,现在,老师想请你们每人设计出自己的“家”,然后请老师去做客,怎么样?

  2、观察外形,大胆想象。

  (出示大小、形状各异的纸盒)这些都是你们最近收集的废旧纸盒,现在请你们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方;有的绿、有的红……)

  它们的样子像什么呢?(幼儿根据纸盒外形发散想象)

  (二)个别创作,大胆表现。

  1、鼓励幼儿根据想象大胆地利用废旧纸盒的造型加工、粘贴或适当添加其它材料,剪贴一些细节,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

  2、支持与帮助。根据能力差异对纸盒的造型自由想象、设计。

  (三)合作拼搭,体验成功。

  1、与同伴一起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家”。

  2、鼓励幼儿将自己设计的“家”合作拼摆成“幸福家园”。

  3、请老师一起参观作品,向老师介绍设计的“幸福家园”。

  (四)分享快乐,结束活动。

  邀请老师去“幸福家园”做客。(与老师同伴一起手拉手围着“幸福家园”边拍手边唱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附歌词:

  我爱我的爸爸,也爱我的妈妈,爸爸妈妈都爱我,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观赏过各种各样的海底动物的图片,

  2、本班幼儿已初步掌握画几种海洋动物的技能。

  3、大幅挂图《美丽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四个大字卡,四种海洋动物的撕纸范画、舒缓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4、幼儿美术工具:水彩笔、彩纸、胶布,装废纸碎纸的小盒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非常有趣的海底世界的挂图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二、出示挂图,引出问题。

  1、这是一幅海底世界的挂图(边说边在图上方贴上“海底世界”四个字)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例如:我在图中看到了绿色的水草。最后引导幼儿可以用有…有…还有…练习说话。)

  2、看,这个海底世界很漂亮,可我总感觉少了一些什么?(少了很多海洋动物吧?)

  3、对在这个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我们看一看谁游了过来。(依次出示四种海洋动物并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外部特征)

  4、可是他们太少了,没有朋友跟他们玩,他们都感到寂寞了。怎么办呀?小朋友帮他们想个办法吧。(幼儿想办法)。

  三、幼儿进行制作。(放舒缓的音乐)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喜欢的一两样的海洋动物放到海底世界中给它们做伴。

  教师演示①画外形。②进行装饰。③撕外形。(教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对美工基础较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制作更多与众不同的海洋动物,帮助美工基础较弱的幼儿掌握难点,完成作品,提醒幼儿将撕下的废纸放进碎纸的小盒中,制作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美工工具和材料)。

  四、请幼儿把制作好的海洋动物贴到海底世界去。(放音乐教师带孩子做律动)

  现在我们拿好自己制作的海洋动物,闭上眼睛(闭眼动作),再睁开眼睛,我们已经来到了海底世界,(教师做出惊奇的表情)我们带着我们的小鱼一起游到那前边的海洋小动物那里和他们一起游戏。(教师带孩子随音乐做律动)

  五、活动点评

  幼儿将海洋动物贴到挂图上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请幼儿上来讲讲哪个海洋动物是自己做的.?你做的是什么?教师表扬大胆创新、作品颜色鲜艳、撕的轮廓边缘整洁的作品。

  六、活动总结

  今天咱们做的这个海底世界可真漂亮,今天我们学做了四种海洋动物其实海底还有好多种类的海洋动物,以后王老师还带你学做其它的海洋动物好不好?!

  活动延伸:

  回家请父母和你共同制作一个漂亮的海底世界,比比哪家做的最漂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美工综合课,在幼儿认识海洋的基础上增加幼儿对海洋的兴趣,让幼儿在欢快的气氛中加深对海底世界的认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绘画,培养幼儿良好的美工活动习惯,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其中,同时也做出了很多漂亮的海洋动物,自己兴奋不已,课后还有的小朋友回味无穷。

  我对这次活动做了一些课后反思同时也希望把这种收获的喜悦能和大家分享。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挂图和海洋动物的图片,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准备了钢琴名曲《水边的阿蒂莉娜》《雨中漫步》……在孩子做作品时和老师带孩子律动时加以运用,在陶冶孩子的情操和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形式引入图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片,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让他们主要对画面颜色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运用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把图片中看到的事物说出来,当时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出示完四个海底动物的图片后,又设置了一个环节,一只小鱼说这么大的海底世界朋友太少了希望多一些朋友。这是孩子的天性都是乐于助人的这样很自然的就点燃他们制作的欲望。于是我就演示了制作的海洋动物的过程。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观察。当然绘画海底动物和撕纸方面孩子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幼儿制作作品时我为他们准备了钢琴名曲让他们在情绪舒缓是敞开想像的翅膀绘画中自己喜爱的海洋动物,作品完成以后假设自己变成了绘画后的作品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律动的形式,让静置中的幼儿又动了起来,更好的调试了课堂的气氛。最后把海底动物都送到了海底世界和前面的四个海洋动物一起嬉戏。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在活动结束时对孩子作品的点评由于时间关系可能略显仓促,这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因为这一环节很重要孩子们可以互相观察、互相点评,互相取长补短。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6-22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10-11

美术教案大班07-17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15

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8-03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08-13

大班美术教案07-25

美术大班教案10-28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06-04

大班美术教案《插花》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