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范文合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70-71页例1,练习十二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精神,在拼图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四边形关系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师:我们以前已学过很多图形了,请认真观察下面图形它们是由几条边围成的?(课件出示)
生:四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由四条边围成的这些图形叫四边形。
师:在这些四边形中,你最熟悉的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生: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正方形是长方形吗?
生:是。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我们也可以说长方形包含正方形。
师:你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吗?(指课件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认识得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用学具分别量一量它们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像这样写下来。并相互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四人小组活动开始。
生: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汇报发现。
师:谁来大胆汇报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
(指名说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师:谁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2、?验证结论
师:刚才有的同学找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互想平行的,我们一起来验证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方法:用直尺、三角尺平移验证)
3、总结概念。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也平行,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回答)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两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真会找。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齐读一遍。
生:学生读。
师: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看谁读得好。(男女分别读)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打“”,不是打“”。
(三)认识梯形
1、汇报发现
师:梯形的边又有哪些特点呢?
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你们都有同样的发现吗?(板书)
生:有。
2、?验证结论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边操作边说)这组对边不平行,这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总结概念。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怎样的四边形叫“梯形”吗?
师:请打开课本71页,找找课本是怎么说的,画起来齐读一遍。
揭示概念:[课件展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并板书)
4、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
师:在这定义中,你又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点?
生:只有一组,平行四边形。
师:你找得真准确,我们把重点词读重音,再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来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师反问:要想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必须要符合什么条件?
5、穿插练习。
请判断下面图形是梯形的打“”,不是打“”。
6、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师:(指练习中的平行四边形)问:它为什么不是梯形?它其实是个平行四边形,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图形了,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课件出示四边形的集合图)
师:我们先看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两组对边都平行。
师: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四人小组讨论)
师:指名汇报。
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特殊在哪里?
生: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梯形有没有两组对边平行?
生:没有。
师:所以梯形自己为一类。
教师总结:所以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展示:四边形集合圈],有平行四边形、梯形、一般四边形这几个家庭组成[展示:平行四边形、梯形集合圈],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家庭中,包含有长方形这个特殊的小家庭[展示:长方形集合圈],长方形这个小家庭中又包含正方形这个特殊的成员[展示:正方形集合圈]。
师:现在我们对照课本71页的这个集合图,同桌互相说说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生:学生活动。
师:谁来说说它们的关系。(指名说)
四、质疑。
师:请打开课本70--71页,看书有没有要问老师的呢?
五、巩固练习。
1、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4)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你们判断得真准确。其实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指名说说)
师:好,老师现在带你们去校园找找,看这美丽的校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呢?(主题图)
师:谁愿意上来找找?
师:同学们真会找,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和梯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欣赏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我们生活中很多建筑物都要用到我们学过的图形的。你们想不想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亲手拼一幅美丽的图画呢?
生:想。
3、拼图。
师:拼图要求: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图画。
(1)找图形(2)小组拼图画。(3)展示作品。
生:学生动手拼。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利用我们学过的图形拼出这么漂亮的图画,你们的手真巧。在这些美丽的图画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六、总结:谈收获。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中全面感知平行四边形现象,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情景中的存在。,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3.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它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一、(出示主题图)
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仔细
观察主题图,图中都有些什么物体,这些物体
都反映出一些什么现象?
这些现象正是我们本单元所要研究和学习
的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
小组活动
探索、感知
探索新知 1.拉一拉。
师:拿出你们准备的长方形木框,用手捏住相对的两个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边拉动,边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与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可以拉成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
师:说明平行四边形易变形。(板书:易变形)
2.画一画,比一比 。
(拉到一定的位置不变)师将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学生将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在纸上。 观察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抽生演示测量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课件演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量一量,填一填,说一说。
师:先给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编上号。每位同学都用直尺量一量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用三角板量一量四个角,然后填表。
长边 长边 短边 短边 边 ∠1 ∠2 ∠3 ∠4 角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交流,然后讨论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特点?作好记录。
全班汇报。你们组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特点?
师:几组同学的汇报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你们有吗?
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特征?
总结: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3.四个内角的和是360
学生操作
抽生汇报
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
独立观察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操作,先拉平行四边形,再画。
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抽生汇报
学生发言,其余注意倾听。
独立思考,汇报。
1组:我们发现左右两边的长都是……,上下两边的长都是……
一组对角都是……,另一组对角都是……
2组:……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19~21页。
教材简析:
1.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让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
2.把图形的变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教材只要求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没有深入研究它们的特征。但是教材安排了许多折、剪、拼的活动,比较多地将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这些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围成的这些图形可以有大有小,有不同的位置,用一个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多种图形。这些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成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初步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摆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并让学生正确认识它们。
教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若干个,剪刀一把,钉子板和20页上半页的图片。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正分形纸、直角三角形纸若干张、剪刀、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喜欢折纸吗?你们想折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玩折纸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折一折,认识三角形
(1)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图形的纸?(正方形纸)请小朋友们拿出和老师手中一样的正方形纸,你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吗?(教师巡视,如有学生对对折不理解要及时指导。)
(2)展示成果。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
①对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
②对折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贴出图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三角形)
③让所有小朋友用正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小手摸一摸折出的三角形的面,再沿着这个三角形的边画一画,然后拿走折纸剩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三角形的样子,并用手书空画出来。
[评析:让学生建立图形表象是教学的重点,教者通过折、摸、画、想、手书空画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空间表象,可谓水到渠成。]
(3)认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分别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认一认,说明这些都叫三角形,让学生记住它们的样子。
(4)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到红领巾、三角尺等身边有的物体时,让学生摸着红领巾、三角尺的面说:红领巾的面是三角形的,三角尺的面是三角形的。
(5)在钉字板上围三角形。
你们知道了身边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你们能在钉字板上围出一个三角形吗?各自围一围,同桌相互展示(如有困难,相互帮助)。然后在全班展示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6)摆三角形。
你们能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吗?摆好后小组相互评一评,推选出优秀代表展示。
(7)我们能用正方形纸对折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一张长方形的纸,你也能折成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比一比谁最聪明。
[评析: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也有三角形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再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用小棒摆三角形、用长方形纸折三角形,既体现了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又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让学生认知三角形,了解三角形。]
2.剪一剪、拼一拼,认识平行四边形
(1)请小朋友们用剪刀把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师生同剪)。
你能用剪下来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不一样的图形吗?
动手拼一拼,把拼成的不同图形贴在黑板上(可能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师指着平行四边形问: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图形?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出示各种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认一认,并沿着它们的边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认一认,记一记它们的样子。
(3)找平行四边形。
出示楼梯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并用小手指一指,再让全班小朋友打开课本22页,同桌互相找一找篱笆、扶手图片中的平行四边形,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4)围平行四边形。
在钉子板上你们能围出平行四边形吗?动手围一围,同桌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再指名上台来围给大家看一看。
(5)摆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们围得真好,你们会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在书上第44页方格纸上画一画,选择几幅展示。
[评析:用学习三角形的方法学习平行四边形,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游戏巩固,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几个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动手拼一拼,展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2.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自由拼一拼,也可以小组讨论,把不同拼法贴到黑板上,再让学生认一认,记一记。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我们刚才拼出了许多形状的图形,下课后拼给同学看一看,回家后拼给爸爸妈妈看一看,好吗?
[总评:本课始终以操作为主线,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让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索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教师又以比比谁最聪明看谁找得多等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4
【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回顾与思考】:
活动一:
准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得到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伴交流一下
(2)观察拼出的这样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3)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连成的线段叫做对角线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活动二:(1)观察你所拼的`平行四边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为什么?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B= ,BC= ( )
∠A = ,∠B = ( )
【知识应用】:
1. □ABCD中,AB=3,BC=5,则AD= CD= 。
2. □ABCD中,∠B=60°,则∠A= ,∠C= ,∠D= 。
3.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边AB、BC的长度
(2)求∠D、∠C度数。
【当堂反馈(小测)】:
1.已知□ABCD中,∠B=70°,则∠A=______,∠C=______,∠D=______.
2.在□ABCD中,∠A +∠C =270°,则∠B=______,∠C=______.;
3.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
5.已知,如图,□ABCD中,∠A=70°,AD=5 cm,求∠B,∠C,∠D的度数及BC的长度。
6.已知,如图,□ABCD中,∠CAD=20°,∠D=50°,求∠B,∠BCD的度数
【巩固提升】:
1、已知□ABCD中,∠B=70°,则∠A =______,∠D =______。
2、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
3、在□ABCD中,已知BC=8,周长等于24, 则CD=_______。
4、 在□ABCD中,∠A=65°,则∠D的度数是 ( )
A. 105° B. 115° C. 125° D. 65°
5、在□ABCD中,∠B比∠A大20°,则∠D的度数是 ( )
A. 80° B. 90° C. 100° D. 110°
6、一个四边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依次如下选项,其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88°,108°,88°B、88°,104°,108°
C、88°,92°,88° D、88°,92°,92°
7、□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
A、1:2:3:4 B 、1:2:2:1 C、2:2:1:1 D、 2:1:2:1
8、已知,如图,□ABCD中,∠A=65°,AD=6 cm,求∠B,∠C,∠D的度数及BC的长度。
9、如图,□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若∠AEB=20°,求∠D的度数
1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中哪些线段可以通过平移而互相得到?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5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高。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梯形则是第一次学习。全单元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 先教学平行四边形,再教学梯形。编写的一篇你知道吗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题让学生体会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长方形、把长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 让学生通过做图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话,指出了学生学习图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径: 要以发现为主,而不是仅靠接受。
(1) 第43页例题要求学生凭已有的直观认识想办法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他们做的方法一定很多,教材里呈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有别的做法。做图形的目的是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时要注意四点:
① 课前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小棒、钉子板、方格纸这些材料可以是教师准备的,也可以是学生准备的。有些材料是预设的,有些材料是教学中即时想到的。
② 在做中发现特征,要让学生说说做的体会。做图形的目的是感受图形的形状特征,所以,要组织学生交流做法与思考。如用小棒摆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根小棒一样长,左、右两根小棒也一样长。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进行教学。平行四边形有许多特点,如对角相等、邻角和是180等。例题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至于其他特点,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是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必须使学生充分体会。不仅凭眼睛看,还要用画平行线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验证。两组对边长度分别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重要特点,在以后计算面积时经常用到。也要让学生通过度量发现或验证。
④ 要促进学生在交流中集思广益、互补共享。每个学生的发现往往是点滴的,用小棒摆容易发现对边相等,不注意对边平行;用直尺画容易体会对边平行,不注意长度相等。因此,相互倾听、相互评价、相互吸收、共享发现成果尤为必要。听听别人的发现,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这样,就能做到互补共享。教师参与学生一起交流,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如把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概括地说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 在活动中体会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这两种图形。想想做做第3、4题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分移拼的活动变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一方面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另一方面体会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同。这些都为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作了准备。第6题把4根饮料管先串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两组对边都互相平行且长度相等。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四个角上。
(3) 第一次教学梯形,先让学生观察屋顶的一个面、梯子、清洁箱的抛物口、足球门的侧面,形成对梯形的直观感知。然后通过做梯形体会它的特点。教学线索和主要活动与平行四边形基本相同,仅有两点变化: 一是白菜卡通的提问方式变了,不是问梯形有什么特点,而是问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区别;二是多了辣椒卡通在回答问题。这些变化是引导学生寻找梯形的本质特征,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梯形概念。
学生有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体验,现在做一个梯形,教学可以放得更开一些。如做的材料自己寻找、做的方法自己设计,并要求学生通过做了解梯形的特点。在交流梯形的特点时,要紧扣教材中的问题进行,突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 精心设计高的教学。
四年级(上册)教学平行的时候,曾经让学生在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中间画几条与两条直线都垂直的线段,通过度量还发现了画出的所有垂直线段长度都相等。那时候让学生做这道题的目的是体会平行与垂直是不同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长度相等,体会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不会相交。这道题又可以成为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起点。
(1)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互相平行的对边,有两条长度不等的高。教材把两条高分两步教学,先讲平行四边形上、下一组对边间的高,再讲左、右一组对边间的高。
第44页例题要求学生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两条边之间的距离是它们之间垂直线段的长度,量距离要先画出垂直线段。画垂直线段的方法一般是在一条边上确定一点,从这一点向对边作垂线。学生经过这样的过程,理解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高的描述式定义就有了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并画一画两条红线间的垂直线段。
试一试的左边一题仍然是上、下两条边之间的高,通过这题巩固对平行四边形高的初步认识。同时看到,画高的时候要在上面一条边上任意确定一点,这任意一点也可以是上面一条边的一个端点,即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右边两题是左、右两条边之间的高,要让学生想一想: 图中的红线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为什么?抓住高的本质特征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高。
(2) 第47页教学梯形的高,教材的编写线索和安排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基本相同,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不同的地方有两处: 一是结合教学梯形的高讲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二是例题里的梯形的底是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边,试一试里出现底是左、右两条互相平行的边的梯形,还有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高是垂直于底的那条腰。与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同,画梯形的高要在一条底上任意选一点。如果选的点是梯形的顶点,那么这条高把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选的点不是梯形的顶点,那么这条高把梯形分成两个较小的梯形。第48页第3题就为此而设计。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
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
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
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
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2.教学例2。
(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继续请学生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
(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
(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 底(cm) 高(cm) 面积(c㎡)
(3)小组讨论:
①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S=ah
(6)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三、巩固深化。
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
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
(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
(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
(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3.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
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
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5.指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
(2)指导观察、思考。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
(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或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用具: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将操场隔壁的地方改造为校园一角,专门留出两个空地作为我们同学们的学农小基地(在黑板上贴出两个图案,一块是长方形——甲地,一块是平行四边形——乙地)。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两块空地是什么形状的?学校啊,又决定将甲地分给四年级,乙地分给五年级负责除草,那么大家知道哪一个年级负责地方要大一点呢?
师:现在我们先看一下甲地。我们要求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只要量出什么啊?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点出长、宽)。
师:现在老师已经量出来长15米、宽10米,那么它的面积是什么?
生:(计算)150平方米。(要求学生回忆起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现在都能很熟练地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啦!那么,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啊?我们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啦!(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
师:以前我们是用面积器量数出长方形有多少个小格子或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来用面积公式来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那我们可不可以运用以前的知识或是我们的经验,想出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呢?有哪位同学已经想到办法来?
生: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再拼成长方形,再用尺子量出底(长)18厘米,高(宽)10厘米。面积是180平方厘米。(让学生把操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是沿着高来剪,再拼成一个长方形。那老师现在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剪拼成长方形?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而长方形面积我们会求。
三、得出结论:
师:沿着这条垂线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把三角形移到梯形的一边,就变成了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所以我们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板书)。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割补法”(板书)。如果我们用s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你能自己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字母公式吗?
生:s=a×h
师:我们还可以将这条公式缩写为:s=a·h或者是s=ah。
四、巩固提高:
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为4.8厘米,高为3.5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解答:4.8×3.5=16.8(平方厘米)≈17(平方厘米)
五、小结:
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我们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思想方法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8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数学第八册P43-45。
教学目标:
1、同学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同学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丈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同学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配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课件出示学校大门关闭和打开的录象,最后定格成放大的图片)教师谈话: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学校,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2、你们还能找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同学回答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研究,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评:《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同学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激发同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同学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特点。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自身来想方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资料袋中有哪些资料,再独立考虑一下准备怎么做;假如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学具袋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操作。
2、大家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创作,现在请你们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身的做法和为什么这样做,然后派代表上来交流。
同学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
3、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在投影仪上,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1)方法一:用小棒摆。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呢?
(2)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介绍一下,在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干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3)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提醒一下大家吗?应该怎样才干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4)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
(评:这个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同学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同学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同学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那了同学为本的理念。)
4、刚才我们已经能用多种方法来制作平行四边形,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想想应该怎么画?注意些什么?
(评: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在方格纸上画,让同学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为下面的猜测、验证和画高作了铺垫。)
5、我们已经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平行四边形,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话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到底有什么一起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根据你们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的体会,你们可以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友情提示:课件中出示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那些方面来猜测它的特征呢?边?角?)
6、同学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测:
对边可能平行;
对边可能相等;
对角相等;
……
7、你们真行,有了这么多的`猜测,那我们能够自身想方法来证明这些猜测是否正确呢?请每个小组先认领一条,时间有多余可以再研究其他的猜测。
同学每小组上台认领一条猜测,同学分组验证猜测。
8、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自身验证了其中一条猜测,现在我们旧来交流一下,其他小组认真听好,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你觉得怎样?
9、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自身小组的验证方法,其他小组在其完成后进行评价。
(1)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同学介绍可以用对折或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对边相等后,教师用课件直观展示。
(2)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同学汇报的时候假如不一定很完整,教师用课件展示:两条对边分别延伸,然后显示不相交。
(3) 对角相等:同学说出方法后,教师让同学再自身量一量。
……
最后,教师板书出经过验证特点: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对角相等;
内角和是360°
(评:这个环节的设计蕴涵了“猜测-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同学提供了充沛的自制探索的空间,引导同学先猜想特点,再放手让同学自身去验证和交流,使同学在碰撞和交流中最后的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充沛展示了自身的思维过程,在交流中与倾听中把自身的方法与他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10、完成“想想做做1”。同学独立完成后说说理由。
三、认识高、底。
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同学自身尝试后交流。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高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同学继续尝试。
完成后,让同学指一指:两次画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板书:高和一组对边对应。
4、完成“试一试”:(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志。假如有错误,让同学说说错在哪里。
(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同学自身去量、去画,从而很方便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在的出高和底对应的时候比较巧妙,同学学得轻松、明了。设计的练习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好地让同学领悟了高的知识。)
四、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生长方形吗?
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评:在巩固练习中,注意通过同学动手、动脑来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年系的层次清楚、逐步提高,同学容易接受,并且注意了引导同学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五、阅读调查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说说有什么收获,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更要参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操作中,积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境提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思考如何去解决,使学生感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其次,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培养,使学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归纳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的多种剪法,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剪法的共同特点,并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思想;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自主、和谐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陶冶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感受数学知识的奇妙。
【学情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这节课,让他们动手实践,在做中学,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过程,让孩子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小黑板、剪刀、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游戏:小小魔术师。教师出示不规则图形。
(1)师:你能直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2)师:你能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3)师:现在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小结:刚才同学们先将不平整的部分剪下,再平移补到缺口处,就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转化。把不认识的图形变成了认识的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是相同的?(形状变了,面积相同)
(设计思路:温故是课堂教学起始的重要环节,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出示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后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趣引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早上我听校长说,学校要建一个宣传栏,其中要用一块底是5米,高是4米的平行四边形胶合板。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一种漂亮的图形,你们听了校长的话,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做成。
生2:我想这个宣传栏建起来一定很漂亮,会把我们的校园点缀得更加美丽!
生3:我想知道这块胶合板的面积有多大。
师:我听出来了,大部分同学都想知道这块平行四边形胶合板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设计思路:教师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能激发求知欲望。)
三、动手操作,探究发现。
1、用数方格的方法启发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么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指名复述过程)下面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师用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画有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再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放在方格图上面,让学生用数方格(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的方法回答问题。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它的底是多少厘米?
(3)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4)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高与底有什么关系?
(5)请同学们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验证猜想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用这个方法计算面积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既然不方便,我们能不能用更方便的方法来解决呢?
小组交流,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生:用剪和拼的方法。
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转化长方形吗?怎样剪呢?剪歪了怎么办?(可以先用尺子画一条虚线。)
师:这条虚线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哪部分?(高)还记得怎样画高吗?
师:第一步:画;第二步:剪;第三步:移。那我们就动手来剪一剪吧!(学生动手操作)
师:拼成长方形了吗?拼好了摆在桌面给老师看看,请两个同学来前面展示他们的作品,(指名上黑板前)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生:我先画条高,沿着高剪开,把这部分移过去,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怎样移过去呀?平着移到右边,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平移。
师: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一下,他的剪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在中间剪的)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吗?平移过去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展示学生的成果)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
⑴ 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吗?
⑵ 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⑶ 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它的面积没有多,也没有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剪拼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我们看课件演示。(板书:底=长, 宽=高)
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板书)
师:同意吗?谁能讲一讲,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结合刚才一剪一拼的过程说说。(生叙述方法)
教师小结方法指名让生叙述。
师: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板书:S=ah)。
师: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当初的猜想谁是正确的?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猜想,再进行验证。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为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在本环节中,学生体会到独立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在教学中给学生留足了自主探索的空间,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算出建宣传栏要的那块胶合板的面积了吗?(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板书:54=20(平方米)
出示例1 (同桌讨论,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S=ah=64=24(平方米)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将学生带回到了生活中,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感觉没什么难处。学生就在运用所学知识给别人帮忙的过程中着实体验了把成功的快乐。)
五、分层练习, 强化应用。
1、填空。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 ),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用字母表示是( )。
(2)0.85公顷=( )平方0.56平方千米=( )公顷
2、计算下面各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底=2.5cm,高=3.2cm。 (2)底=6.4dm,高=7.5dm。
3、解决问题。
(1)小明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面积是120平方米,量得底是20米,它的高是多少?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8.5m,高6m,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钢板重3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设计思路:几道练习题从易到难有一定坡度,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教学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说一说,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概括、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
2、课后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第2题。(任选一题)
(2)、解决问题: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实物,量出它的底和高,并计算出面积。
(设计思路: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选择作业。这样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反思】:
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节课我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把静止的问题活动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将两个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了长方形求出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接着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样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出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探究。
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乐想、善思、敢说,他们可以自由地思考、猜想、实践、验证。
这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教师在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独立思考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独立自主的,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会出现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讨论,各种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及性质
【新课探究】
活动一:
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2)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
∴AO==AC,BO==BD()
活动二:如图,直线∥,过直线上任意两点A,B分别向直线做垂线,交直线与点C,点D.
(1)线段AC,B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比较线段AC,BD的长短.
(3)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
【知识应用】
1.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5,OB=6,则AC=,BD=
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AD,求BC,CD及OB,OA的长.
3.已知□ABCD中,AB=12,BC=6,对边AD和BC的距离是4,则对边AB和CD间的距离是
【当堂反馈(小测)】:
1、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OA,OB,AB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求其它各边以及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2、如图,在□ABCD中,,已知∠ODA=90°,OA=6cm,OB=3cm,求AD、AC的长
3、如图,在□ABCD中,已知AB、BC、CD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x+3)cm,(x-4)cm,16c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
【巩固提升】
1.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2、已知□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5,OB=6,则AC=,BD=
3、已知□ABCD中,AB=8,BC=6,对边AD和BC的距离是2,则对边AB和CD间的距离是
4、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
A、对角互补B、邻角互补C、对角相等D、内角和是36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B、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6、如图,在□ABCD中,,已知∠BAC=90°,OB=8cm,OA=4cm,求AB、BC的长
7、如图,已知□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D的周长是80cm,已知AD的长是35cm,求AC+BD的长。
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
(1)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进行证明。
9.对角线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全等的两部分,这样的直线还有很多。
(1)多做几条这样的直线,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试着用旋转的有关知识解释你的发现。
【平行四边形教案】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1-02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02-09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3-15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11-08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四篇05-12
平行四边形教案三篇05-12
平行四边形教案4篇05-17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7篇05-20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3篇05-19
【精选】平行四边形教案三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