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
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记住这一句。
2、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撒娇”、“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自由读第二段。
6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并记住。
2、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向竹妈妈表示?
“沉不住气”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分角色朗读。
说说三个角色各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唠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导朗读。(练读、朗读)
5、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划出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记住。
2、笋芽儿遇到了谁?小草对她说了什么?(指名读)
3、笋芽儿怎么说,怎么做?最后结果怎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风筝代表着“我们”理想。
3、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人们最喜欢做的户外活动是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式的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里也介绍了很多风筝,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式的风筝吗?赶快打开书,看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通过和学生交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拉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生字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强调:翅膀翩舞勺的读音及字形。
[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声字读音和字形。]
3、这些生字都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先用手势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生字读音读准了吗?
5、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1、同学们说的不错,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让学生通过一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寻答案。]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板书。
3、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课件出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4、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吗?快速略读课文,找出答案。教师板书。
[帮助学生找出二至六自然段的重点句。也为下面学生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义作铺垫。]
四、读中感悟。
老师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样,那么挑选你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1、老师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教师评价:你表演的真像。
2、我们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样。
[指导学生练习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运用表演、想像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薇”字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和同学的距离。]
过渡:芳芳没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理想是什么?谁来说?
3、如果让你们来放风筝你想放什么样的风筝?
[将学生的理想和风筝联系起来,为理解“理想的翅膀”的含义作铺垫。]
过渡: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飞着的都是象征着你们理想的风筝,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下面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教师发现学生朗读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师生共同合作朗读。
[通过师生的合作朗读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
4、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教师板书)。
小结:同学们,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5、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现在应该怎样做呢?
[让学生明白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现在开始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理想。]
六、总结。
希望同学们课下也扎一个象征你理想的风筝,到户外去放一放。老师也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运用工具书。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看孔雀开屏图,揭示课题
1.点击课件:孔雀图。
2.说一说在哪儿见过?
3.孔雀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与孔雀有关的课文——《骄傲的孔雀》。板书课题。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点击课本,一幅一幅地看图。
2.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同学们互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l.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发给各小组生字词卡片,组内互相认读。
3.指名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要读准整体认读音节“影”;后鼻音“孔、挺、停、睁、胸”。
(四)教学生字
1.学生当老师讲怎样记住生字。
用学过的熟字和偏旁组字或拆字的方法识记本课的“骄、傲、睁、孔、迈”等字,培养自学能力。
挺:左右结构,右边是半包围结构,左下是建之儿,不是走之儿。
胸: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的笔顺。
昂:上下结构。
2.练习书写。
“骄、孔、胸、睁、停、抓”这几个左窄右宽的字可归类指导。
“展、扇、迈”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将外面偏旁写得舒展一些,将里面的部件包住。
“傲、挺”:笔画较多,要把部件写得紧凑一些,字体不能太宽。
“影”:右边的偏旁叫“三撇”,起笔要角度一致,三个笔画间隔要均匀。
“丑”:最后一笔的横要写长一些。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看图,讲故事
1.将四幅图—一出示,学生看图自由讲故事。
要求: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小组内互讲,并选出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3.全班举行讲故事比赛。
(要加上动作,用上文中的精彩语句,看谁讲得生动。)
4.教师相机点拨。
5.其他同学当评委,并向讲故事的同学随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设疑问难
1.孔雀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影子,非常生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有关文字来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
3.理解花喜鹊的话是什么意思?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
4.想象:孔雀听了
花喜鹊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批评了孔雀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借助书上的彩图和教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
2.体会孔雀在与自己的影子比美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3.同桌互谈,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读出孔雀爱攀比的心理。
(五)扩展练习
收集有关于谦虚的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办一期专题板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作者没有写出孔雀听了花喜鹊批评以后会怎么样,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书中的其它几幅图,根据图意,加以想像,动笔画出故事的结果,动口讲一讲,使这个故事延续下去,做到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结合。
2、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做任何事要谦虚,不要骄傲自大。学习完毕,教师可以和学生找一找有关谦虚的格言警句,及时记录在摘记本上,做好日常的积累工作。
3、介绍学生读一读《美丽的公鸡》,然后把两篇文章对照,开展小型的讨论会:讨论题:公鸡和孔雀相比,谁美丽?教师先询问学生们的观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结论,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每个小队都有一个名字,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结果可以不求相同,只要学生说出可行的道理就可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07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2-1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1-19
小学语文获奖教案01-03
小学语文教案07-2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