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8 13:19:4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锦集10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目标意图:

  “鸟”是动物世界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到处都可以看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叫声。而且教育的资源也很丰富:家庭养鸟、花鸟市场、公园有鸽子等。大班的孩子对鸟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他们喜欢给鸟喂食,还喜欢亲近鸟。这些鸟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类有不同的作用。我认为,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鸟与人类的关系,探索不同鸟类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

  1、认识鸟的外形特征及其对人类的益处。

  2、培养幼儿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比较,并用语言积极表达。

  3、感受鸟和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鸟的图片,鸟鸣的背景音乐,歌曲《百鸟朝凤》,鸟的本领的汉字

  活动过程:

  一、 活动导入

  1、听自然界鸟叫录音,引导幼儿进入鸟的世界。

  师:猜猜是什么鸟?

  (1)身穿黑长袍,尾巴像剪刀,爱在屋檐下,捉虫喂宝宝。(燕子)

  (2)说它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孔雀)

  (3)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会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啄木鸟)

  (4)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猫头鹰)

  二、 鸟的外形特征

  1、 分组讨论:观察鸟的图片,说说鸟的外形特征。

  2、 集中交流:你们发现鸟类的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师小结:有羽毛、翅膀、会飞行、会生蛋·······

  三、启发性提问

  1、师:会飞的动物都是鸟吗?(蝙蝠、蝴蝶)

  师小结:蝙蝠是哺乳动物,胎生。蝴蝶是昆虫。

  2、师:会生蛋的动物都是鸟吗?(乌龟、蛇等)

  师小结:乌龟是两栖爬行动物,蛇是软体爬行动物,鸭嘴兽是唯一卵生的原始哺乳动物。

  3、师:有翅膀但不会飞的动物是不是鸟?(鸵鸟、企鹅、鸡、鸭、鹅)

  师小结:鸵鸟是鸟,但不会飞,只会在沙漠里跑。企鹅也是鸟,但它也不飞,它善于潜水游泳。鸡、鸭、鹅以前是鸟,但由于人们长时间把它们饲养在家里,造成它们飞行本领退化。现在人们称它们为家禽。

  四、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1)幼儿讨论:

  师: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交流介绍几种鸟

  森林医生——啄木鸟

  捕鼠能手——猫头鹰

  学舌高手——鹦鹉

  预测天气——燕子

  师小结:鸟是人类的朋友,它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益处。有的鸟能为庄稼除害虫;有的能够为树木治病,有的能准确预测天气的变化,有着漂亮的羽毛和动听叫声的鸟儿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们,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五、结束(歌曲)

  师: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鸟飞飞看。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水果的外形和特征。

  2、重点认识柚子的外形及特征。

  3、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新奇。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1个橘子、2个苹果、2个柿子、2个猕猴桃、2个石榴、3个香蕉、柚子若干

  2、音乐磁带、录音机、魔术屋

  三、活动过程:

  (一)送礼包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礼包,请小朋友猜猜里面会有什么?

  (出示礼包)(1)这是什么?黄黄的,弯弯的,像月亮。(香蕉)

  (2)我看到的是圆圆的,橘黄色的,里面是一瓣一般的`。(橘子)

  依次出示:1个橘子、2个苹果、2个柿子、2个猕猴桃、2个石榴、3个香蕉。

  2、——哇!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依次数出各种水果的个数,将水果放入礼包。

  (二)找水果

  1、这么多的水果,可喜欢你们了,他们要和小朋友玩躲猫猫的游戏。(请幼儿闭上眼睛)水果宝宝去哪了?我们一起来喊:“水果宝宝你在哪?……”

  2、这是个魔术箱,我们一起来问问它,水果在不在里面?

  “苹果苹果快出来,苹果苹果快出来”(从魔箱中出示苹果)

  ——依次类推,将所有水果出示。

  (三)和水果做游戏

  1、幼儿人手一个水果,老师说出一种水果,幼儿对应将该水果举起来。(游戏玩两遍)然后将水果放入篮子。

  2、——哇!这么多水果都从魔箱中变了出来,魔箱真厉害,我想这个魔箱中一定还有其他水果呢!

  ——出示柚子,,请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

  闻一闻,提问:“这个柚子怎么吃?”

  “里面的肉是怎么样的?”

  ——出示切好的柚子,请幼儿观察其特征,果肉一瓣一瓣的像月亮,是白颜色的,请吃过的幼儿说说:“是酸酸甜甜的”

  (四)找柚子

  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找出柚子,人手一个

  (五)延伸

  带着孩子一起吃柚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大小,粗细,高矮,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筐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有一家的小动物来我

  们这做客,你们猜猜会是哪家小动物呢?看看他们是谁?(小熊的一家)那小熊的一家都有谁呢?(爸爸、妈妈、宝宝)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哪个是妈妈呢?妈妈长的怎么样?妈妈比谁高,比谁矮,所以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吃早餐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只熊今天吃的早餐是什么。(蛋糕、玉米、苹果、蜂蜜)吃早餐前要准备餐具,出示ppt碗。

  2.看哪个给爸爸的?(最大的)什么颜色的?(红色)说一下理由,为什么要给爸爸最大的。

  3.哪个给宝宝呢?(最小的)什么颜色的?(蓝色)

  4.那最左边的绿色的给谁?(妈妈)

  5.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对不对。

  6.教师小结:三只大小不一样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也不小的给妈妈。有了餐具开始吃早餐了。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第一样东西吃什么呢?看好了,(蜂蜜)

  2.你知道哪瓶蜂蜜是给爸爸吃的?为什么?三瓶瓶子一样吗?(不一样)中间的瓶子最高,所以要给爸爸吃。

  3.那哪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4.哪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5.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对吧?(对)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

  1.引导语:接下来要吃第几样东西啊,(第二样)第二样早餐是什么?刚刚

  蜂蜜瓶子有高有矮的,我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次吃的东西,它们长的一样高的`,(出示:玉米)你们看都是一样高的是吗?一样高的玉米,哪个给爸爸吃,哪个给妈妈吃,哪个给宝宝吃,谁会分一分呢?为什么?三根玉米一样长,为什么第一个要给爸爸。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

  那这个除了说胖,还有一个词叫粗 。(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

  3.教师小结:你看这三跟一样长的玉米,可是它的粗细不一样,粗的玉米看上去,是多还是少?(多)粗的看上去要多一点,那细的呢,看上去要少一点,你们现在明白了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对不对。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接下来要吃什么呢?(苹果)数数看,一共要吃几个苹果?6

  个苹果给三只熊分,到底怎么分呢?你们可要听好了。

  2.熊爸爸要吃得多一点,熊宝宝要吃得少一点,熊妈妈要吃不多也不少。

  3.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小筐筐,里面放了6个苹果,请你把苹果分给三只熊,插在哪儿呢?插在红线上面。明白了吗?做好了就放在桌上。

  4.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熊爸爸要吃得多一点,熊宝宝要吃得少一点,熊妈妈要吃不多也不少。

  5.幼儿操作好回到座位上。

  6.评价:找出不同答案,进行对照分析。

  看看老师找了几种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对,哪个不对,为什么?请做错的幼儿上来重新摆放。

  六、情境“分蛋糕”

  1.引导语:想一想还有一样什么东西没分,(蛋糕)。

  2.打开ppt我们来看看怎么分。

  3.结束:熊宝宝一家在小朋友的细心分配下,肚子也吃饱了,它们要休息了,我们小朋友也休息一会儿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理念:

  刚入园不久的幼儿,情绪极其不稳定。特别是早晨来园的时候都会哭着进入幼儿园,早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小朋友看到在哭的同伴就会安慰他们,有的还会对他们说,“你看看你,哭的眼睛都红了,像个小白兔的眼睛一样。”所以,我们在第一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活动。

  因为镜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用的到,孩子们对于镜子都比较的熟悉。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可以让孩子通过玩镜子发现镜子的特点,发现其中存在的奥秘;再有一点就是对着镜子笑一笑,知道开心起来是多么的漂亮,鼓励幼儿能够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新入园的幼儿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需要特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选择他们所熟悉的材料镜子开展活动,更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对镜子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知道镜子可以照人和物,会反光的现象。

  2、激发幼儿观察镜子、探索镜子奥秘的好奇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孩子在家自己准备一个镜子带到幼儿园。

  2、大镜子、各类不同类型的镜子个一面。

  活动过程:

  1、照照大镜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集体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和朋友。

  师:在镜子里面你看到了什么?

  2、看看小镜子里的自己。

  师: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一面小镜子,请你们看看小镜子,你看到了谁?你笑一笑,镜子里的宝宝怎么样?你装出哭的样子,镜子里又怎样?哭和笑谁漂亮?

  幼儿看一看,玩一玩。

  3、看看小镜子里还可以看到什么东西。

  师:小镜子里能看到自己,还可以看到什么呢?现在请你们在镜子里再看看,看到别的东西告诉我们大家好吗?

  4、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兴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镜子里面会出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吗?因为镜子有反射的功能。

  师:镜子不但可以照出我们的样子,还可以这样玩:运用镜子的反光将太阳光照进教室。

  师:你们看那是什么?是谁帮忙把阳光照在墙上成一个圆圆的,可以到处跑的“球”?

  请幼儿试一试。

  提问:小朋友发现了,墙上的“球”形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结:因为镜子的形状不一样,所以它反射的形状也不一样。

  5、活动延伸——更加神奇的镜子。

  玩不同的镜子(哈哈镜、凹凸镜等),了解它们不同的功能。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让幼儿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初步探索、感知了镜子的特征。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都非常的感兴趣。对着镜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和动作,但是让幼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的时候,幼儿还不能表达。

  最后的“照镜子”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变化,通过游戏体验了照镜子的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突然冲出的有趣现象。

  教学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一只。

  2、打气筒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气球喜欢吃什么

  分别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和充足气的气球。

  这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

  再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引出故事《气球吃什么》

  1、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2、气球究竟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得胖胖的'?(气球喜欢吃空气)

  感受气球轻轻吹在脸上和快速吹在脸上的不同感觉

  二、 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得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呢?(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示范,重点是如何抓住气球的嘴。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可以两两合作。

  玩气球:摸摸气球胖乎乎的肚子、和气球碰一碰(身体的各个部位),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 放飞气球

  猜猜:气球突然放飞会怎样?

  请个别幼儿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是谁给了气球力量?

  四、 游戏:流星球大战

  组织幼儿来到空地

  游戏:听到教师喊“放射”的口令,全部幼儿放飞气球,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延伸活动: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认识牙齿是大班普通的科学内容,由于活动内容较为枯燥,于是我在教学形式上下了点工夫。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利用可利用的生活资源让幼儿亲身感受;二是利用实验材料、模型、影碟等多种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知和了解牙齿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幼儿保护牙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功能。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3、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牙齿的模型教具;

  2、饼干、甘蔗、花生每组一盘;

  3、牙刷、小镜子人手一个;

  4、介绍牙齿功能、龋齿形成、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5、活动前两天找几个蛋壳,洗净后把每个蛋壳的一半浸醋里;

  活动流程:

  活动引入————品尝食物————认识牙齿的功能————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牙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出示饼干,提问:怎样才能把饼干送进肚子里?

  二、基本部分:

  (一)使用牙齿,认识牙齿的功能:

  1、分组品尝食物,初步感知各部位牙齿的功能;

  2、欣赏影碟片,了解牙齿的排列;

  3、小游戏:模仿牙齿的动作,加深对各部位牙齿功能的.认识;

  (二)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1、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吃过饼干和花生,请小朋友互相看看牙缝里

  多了什么?”(残渣、碎屑)“如果不弄掉会使牙齿变得怎样?”

  2、欣赏影碟片,了解龋齿形成过程及保护牙齿的方法;

  3、出示小实验,请幼儿观察,捞出浸在醋里的蛋壳,请幼儿看看、捏

  捏、说说蛋壳有什么变化?并比较浸在醋里的蛋壳与没浸过醋的蛋

  壳有什么不同?(浸过醋的蛋壳变黑、变软了)并讨论:蛋壳为什

  么会变黑、变软了?

  4、教师小结:醋是酸的,酸性会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就会变黑、

  变软了。牙缝里如果有食物残渣,嘴里唾液中有一种酶会使食物残渣变酸,这些酸会像腐蚀蛋壳一样,使我们牙齿被腐蚀掉,牙齿就会变黑,变成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

  5、找龋齿:请幼儿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长龋齿?有几颗?

  6、教师小结:怎样保护牙齿。

  (三)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欣赏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的影碟片;

  2、配合牙齿模型,教师再次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3、人手一跟牙刷练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结束部份:

  歌表演:刷牙歌

  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请他们提醒幼儿坚持每天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引导幼儿开展“比比谁的牙齿好”活动;

  活动反思:

  从教学程序上说,教学导入简洁直奔主题,既节约了时间又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将有机会了解食物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这个观点,以利于幼儿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牙齿的分类与功能及保护牙齿的内容是幼儿将要深入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的两段录相为幼儿对牙齿提供了不同的认识方式,有助于在幼儿脑中构建起更鲜明的口腔内消化工具的概念,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对牙齿的认识进行补充完善。

  从教学手段上说,让幼儿进行了体验探究、观看录相、交流互动等多种学习方式,教学内容与形式显得丰富多彩。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 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 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活动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探究水的特性。

  1、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三)比较观察。

  1、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2、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四)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 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师 师总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此外孩子们对水有着很大的特殊感情,由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洗澡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

  2.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

  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 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3、 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探究科学的兴趣。

  4、 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木耳、银耳、茶叶、胖大海、紫菜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杯子、盘子。

  2、 轻音乐

  活动过程

  1、 出示木耳,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木耳)每个小朋友一块木耳,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小结: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

  (2)请小朋友把木耳放到盘子里,接下了我们要用木耳变一个魔术。教师将两块木耳分别放进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往一个杯子里倒入温水,木耳渐渐变大。师:木耳变成什么样了?(变大了)用手摸摸看,木耳有什么变化呢?请幼儿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幼儿说出感受(变软了)

  小结: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个现象叫泡发。

  2、幼儿动手尝试玩泡发木耳的实验。

  师:下面呢,就请小朋友亲自动手来泡发木耳,观察一下木耳的变化。由于水温有点热,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考虑,老师来帮助小朋友往杯子里倒水。幼儿人手一个透明杯子,一块木耳,将木耳放入杯子中,观察木耳的变化,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摸一摸泡发好的木耳,感受木耳泡发后会变软。

  3、游戏“变变变”,幼儿用肢体动作变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木耳吗?我们一起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小木耳们快来老师的身边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干木耳学的最像,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身体抱得紧紧的真像一颗干干硬硬的小木耳。

  师:干干的小木耳准备洗个热水澡啦,快跳进水里,在水里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小木耳慢慢变大了啦!这个小朋友把小手小脚都伸展开来好大啊,我们也来把手脚伸开变得大大的吧。这样泡的大大的木耳肯定特别好吃!

  4、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可以泡发的食物。

  师:除了木耳,你还知道有哪些食物在水里浸泡后会变大的?幼儿想象

  (茶叶、银耳、胖大海、紫菜、海参、粉丝、方便面等等)

  5、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食物,咱们去看看有哪些吧。

  幼儿观看食物,并操作将茶叶放到水里,观看茶叶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亲手泡制的茶叶。再依次将紫菜、胖大海等泡发食物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

  小结:茶叶、银耳、紫菜、木耳等泡发食物在水中浸泡后会由小变大,变软、变湿。

  活动延伸

  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繁殖后代有胎生和卵生两种方式。

  2、能区分常见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

  活动难点:区分动物的繁殖方式

  活动准备

  煮熟的鸡蛋一颗;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字卡;小猫、小狗、小鸟、小鸡孵化以及喂食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鸡蛋引出课题,了解卵生的含义

  师:(出示鸡蛋)这是什么?鸡蛋里面有什么?我们打开看看。提问:鸡蛋从哪里来的?小鸡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母鸡下蛋、孵蛋,小鸡出生、觅食的过程。

  再次提问:鸡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鸡蛋)小鸡从哪里来?(鸡蛋)

  小结:鸡妈妈生宝宝的这种方式叫卵生。(出示字卡,幼儿认读)

  二、了解胎生的含义

  师:你是谁生的?你生下来长什么样?吃什么?你的出生方式和小鸡一样吗?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人的出生过程

  小结:人的'这种出生方式叫胎生(出示字卡,幼儿认读)

  三、区分常见动物的出生方式

  1、分别出示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想一想他们的出生方式,并请四名幼儿把它们送回相应的家。

  2、集体纠错(借助已有经验和多媒体演示)

  四、延伸:回家查找资料,找一找还有那些动物是胎生的,那些是卵生的。比一比谁找到的最多。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首先从幼儿常吃的鸡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的出生,引出胎生的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幼儿对胎生和卵生的含义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区分环节照顾到个别差异;最后延伸环节是对能力的提升,留给幼儿思考探索的空间,也体现了终身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06-30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怎么写04-14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16

【热】科学活动教案01-20

科学活动教案【荐】02-02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4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08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