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07-19 23:54:5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科学教案集锦7篇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能选这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个人保健。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

  课前观察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身体特征,并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动物、植物的生长变化提出问题——人的身体从小到大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小到大身体、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猜想假设

  学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制定方案

  分小组制定探究方案

  4、实施探究

  A、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化”的资料,有的同学还准备了上学以来的体检表。下面请你们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从资料中发现什么。

  (2)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3)除了身高和体重有变化之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美丽青春痘、说话的声音变粗、喉结突出……

  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人的身体的变化得特点。那么你认为人从小到老身体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有哪些?

  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又会逐渐的衰老,直到死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渐衰期(40到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人的身体特征发育比较缓慢,相邻的两个阶段身体特征没有明显的界限。人的各个发展阶段时间比较长短因人而异。

  B、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

  同学们已经查阅了自己的体检表,从上面的'数据你感觉到什么?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制成表格或图形,研究起来就会更明显。你想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统计表、条形码统计图生、折线图)

  请同学们先绘制图表,然后再观察图表,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请写在下面:

  (1)图表

  (2)发现

  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的很快,而且还有人会长出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C、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给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在青春期应该注意什么?(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心理咨询)写出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

  5、展示交流

  展示探究结果,全班交流。

  6、拓展创新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的人的外形特征。可以写出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也可以出一期专题研究。

  7、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了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了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反展特点,注重个人保健。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操作、摆弄手电筒,能想办法让手电筒亮起来。

  2.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了解电池正负极相连可以使手电筒亮起来的道理。

  活动准备

  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彩笔若干,记录表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提供电池和手电筒让幼儿进行组装。

  (1)提供各式各样的手电筒和电池,请幼儿观察了解手电筒和电池的多样性。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3)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手电筒以及和手电筒相匹配的电池,探索如何组装能使手电筒亮起来。

  (4)请安装成功的幼儿操作演示,知道正负极相连可以使手电筒亮起来。

  2.请幼儿用组装好的手电筒进行探究小实验。

  (1)请幼儿把手电筒放在水彩笔一侧约10厘米的地方,逐渐改变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观察影子长短的变化。了解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手电筒与水彩笔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的现象。

  (2)请幼儿将自己探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上。

  3.关掉活动室的照明灯,拉上窗帘,请幼儿用手电筒自由照射,感受关的'直线传播和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学习资源,了解各种电器中常见的电池。

  可以在科学区投放使用电池的钟表、遥控器、电动玩具等材料,让幼儿自由拆装,巩固电池安装的正确方法,感受电池的作用。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两个活动组织学生查找、分析资料、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维护生态平衡,认识到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其重点是指导学生制作生态瓶。活动的趣味性较强,教师要在趣味活动中抓住教学重点,组织好交流总结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小组的生态瓶不能够维持更长时间的原因,改进自己的生态瓶,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生态瓶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各种方法搜集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2.能正确分析出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对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

  3.能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4.能发现自己设计制作的生态系统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5.能提出自己具体的研究与生态平衡相关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3.能坚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态平衡的含义。

  2.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人与生物圈有哪些关系。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说出3条以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制作生态瓶,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生态平衡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在分析校园生态系统时,我们发现有些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土壤里的细菌分解着动物的尸体,周围的环境对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生态平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

  (二)新课教学

  ◆活动1:交响与和谐——生态平衡

  (1)认识生态平衡

  查阅资料,寻找更多的有关生态平衡的资料。

  阅读教材P53资料。

  讨论: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什么启示?

  生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吗?

  (2)设计一个生态农业模型或生态系统模型。

  阅读科学在线:

  北京大兴区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系统模型。

  板书设计: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比较、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

  3.体验沉浮游戏的乐趣,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积木、塑料瓶、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筐子、装有水的塑料瓶等;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过节,小蚂蚁要到河对面运粮食准备过冬,老师准备了积木、泡沫、小石头、小纸片、珠子、橡皮泥等物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些材料有哪些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2.幼儿集体讨论。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

  3.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

  (1)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材料适合当小船帮助蚂蚁过河。(个别幼儿回答)

  (2)师小结:有的小朋友说纸张可以当小蚂蚁的船,有的说珠子可以当小船。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且记录结果。

  1.教师出示记录单,讲解记录方法。

  师:老师这有一张记录单,这一排是老师准备的材料。会浮起来的物品可以当小船,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当小船。等一下,小朋友们在能浮起来的物品后"√"。

  2.介绍材料,讲解要求。

  师:等一下我们分组进行试验,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笔、珠子、纸张、泡沫、积木、小石头、橡皮泥、装水的盆、抹布。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将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并在记录单上做记录。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3.幼儿分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

  (1)师: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来,后来就沉下的?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4.集中分享探究结果。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们讨论一下你们刚才在实验中发现了哪些东西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

  (2)幼儿讨论。

  (3)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些物品会沉下去,哪些物品会浮起来。(个别幼儿回答)

  (4)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纸片、泡沫会浮起来,积木、珠子、橡皮泥、小石子会沉下去。

  (三)引导幼儿探索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方法。

  1.探究一: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蚂蚁想想办法,让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来给小蚂蚁当小船,并在记录单上记录。

  (2)鼓励幼儿分组探究如何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的,并且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师:你刚才是怎样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记录表中进行记录。)

  (4)师:有的小朋友是将珠子放在泡沫上,使珠子可以当小船。

  (5)师: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时候是借助会浮的物体让会沉下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的?(个别幼儿回答)

  (6)师:小朋友说我们游泳时用游泳圈,人就不会沉下去了。

  2.探究二:不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1)师:刚才我们请能浮的物品帮助,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现在再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怎样能不借助任何物品的帮助,让这些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呢?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

  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比如把瓶子里的东西倒掉。

  (3)引导幼儿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

  师:请小朋友们在试一试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比如将一团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

  (4)集中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发现。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试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发现。(个别幼儿回答)

  (5)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改变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能让物体浮起来。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玩沉浮的游戏,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让浮上来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孩子们升入中班,自然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自然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力越来越强对自然的景物有诚挚的兴趣和强烈的关注,并有敏感的注意力等。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心强,他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十分感兴趣,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正适合幼儿观察,本学期初我们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科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引导幼儿观察天气,并学习简单的气象记录。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如:晴、多云、阴、雨、风等等,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每一个幼儿都是自然观察者,渴望通过感官探索大千世界。只有对幼儿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幼儿的自然观察潜能才能得到健康出色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我们将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请家长配合提醒孩子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并在家也做好记录,使孩子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这些时间短语。

  2、知道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学会珍惜时间。

  3、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4、了解晴天、阴天的天气特征,认识这两种天气的景象,发展幼儿观察力。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初步学习图标与对应天气景象的匹配。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讲述故事《等明天》,提前一天玩《荷花荷花几时开》的游戏。

  2、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3、多媒体课件一套。

  活动重点:

  辨清两种不同天气的景象,认识其图标。

  活动难点:

  图标与对应天气的匹配。

  活动过程: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围绕感兴趣的事情(已经做过的、正在做的、没有做的)进行交谈,运用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短语并帮助幼儿理解。

  昨天的户外体育活动,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本领?我们哪一天开展的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昨天)什么时候我们听的故事《等明天》?(今天)我们哪一天要去郊游?www.

  2、请幼儿谈谈自己昨天、今天都做了哪些事情?明天想做什么事情?www.

  幼儿自由交谈。请个别幼儿交流。

  3、请幼儿展示气象记录本,做小小气象播报员,谈谈昨天和今天天气情况。

  1)导入。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图片及音乐。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图片?听过这样的音乐?图片上有什么?用来表示什么?引出认识天气预报图标。

  2)认识两个图标宝宝:晴天、阴天,播放这两个图标宝宝激发幼儿认识兴趣。说出图标的样子、名称。(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晴天宝宝”,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我叫“阴天宝宝”)。游戏:找宝宝巩固对图标宝宝的认识。

  3)播放晴天、阴天天气的景象图片,请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说说:晴天(有太阳、云白)、阴天(没有太阳、云黑)的天气特征。找出相应图标宝宝,学习与相应的图标匹配,从而认识晴天、阴天的图标表示什么样的天气景象。

  4)根据天气景象选择相应的图标宝宝,巩固对晴天、阴天图标的认识。教师播放天气景象图片,幼儿举出相应的图标宝宝。

  5)送图标宝宝回家。出示幼儿用书挂图,说说图中景象各表示什么天气,晴天:小松鼠在干什么?花、蜗牛是什么样子?阴天:小熊为啥慌神?松鼠为何关门?花儿怎么了?根据挂图上的天气景象把图标宝宝送回相应的家。

  4、游戏《看谁说得对》。教师说一句,请幼儿添上时间的词。如:教师说:“我哪一天讲了一个故事?”幼儿说:“您昨天讲了一个故事。”教师说:“我准备哪一天带一本图画书到幼儿园?”幼儿说:“您准备明天带一本图画本到幼儿园。”教师说:“我们哪一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幼儿说:“我们今天正在幼儿园里做游戏。”

  5、幼儿随音乐走出教室,观察今天的天气如何。

  6、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7、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区域活动

  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活动目标:

  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浇水喷壶,选择易生长的豆类等。

  2、幼儿用书。

  区域规模

  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过程

  阅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很多有关天气现象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气象观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认识常见天气符号,了解天气预报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会用简单的气象符号表示各种天气。体会坚持记录天气信息的重要性。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瓶子中水位升高的多种方法。

  2、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及加入的物体大小有关系。

  3、乐意合作探索,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懂得遇事要动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活动准备:

  集体记录纸、小组记录单、大石子、小石子、沙子、贴有水位线1号2号的细颈饮料瓶若干、记号笔、漏斗、小勺、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交流验证,知道“填石头”能增高水位。

  1、提出问题: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乌鸦用什么方法喝到了水?

  2、验证猜想:请一位小朋友验证“填石头”的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小结:小乌鸦真聪明!它把石头放到水里,水位线就升高了!

  动手实验,发现并探索乌鸦能喝到水的方法。

  (一)第一次实验:分别在2号瓶放入不同材料,都能让乌鸦喝到水吗?

  1、提供2号瓶:观察和1号瓶有什么不同?

  2、引发猜想:2号瓶的水较少,用哪一种材料材料能让乌鸦喝到水呢?为什么?

  3、操作实验:知道往2号瓶里填小石子和沙子,乌鸦可以喝到水,但是填大石子乌鸦是喝不到水的。

  4、交流思考:影响水位上升的因素。

  小结:水位线受大小石子之间的缝隙大小影响,加入小石子或沙子后,水流到缝隙里去,但缝隙小,剩下的水被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大石头跟大石头之间缝隙较大,大部分水流到缝隙里,被挤上去的水就少,乌鸦不容易喝到水。

  (二)第二次实验:怎样让乌鸦喝到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子里的水?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用什么方法能够补救填了大石子的2号瓶,让乌鸦喝到水?

  2、操作验证,交流讨论:

  继续往2号瓶加小石子和沙子还能增高水位线,能让乌鸦喝到水。

  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大石子之间的空隙较大,小石子和沙子较小,用它们填补大石子之间的空隙,把空隙里的水挤到上面去了,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联系生活,交流经验。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小乌鸦喝到水吗?

  小结:生活中我们也会像小乌鸦一样碰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随意放弃,要学习小乌鸦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去解决问题。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根是多种多样的。

  2.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根。

  活动准备

  1.图片:青菜(大葱,芹菜等)

  2.实物:带根的青菜

  3.薯条

  过程过程

  一、出示大葱,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大葱)

  老师给你们跳一个《甩葱舞》好不好?

  2.组织幼儿跟老师一起跳甩葱舞,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教师:大葱还能陪我我们一起跳舞呢,

  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

  (葱、青菜……)

  2.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讨论,对植物感兴趣。)

  3.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这些植物都有根。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根是什么样的?

  三、认识植物的变态根。

  1.出示胡萝卜

  教师:谁认识它呀?

  请小朋友说一说胡萝卜的根是哪一步分?

  2.小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四、根的吸收。

  1.根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讨论,教师讲解,让幼儿知道:

  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

  五、根的用途

  1.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哪些可以食用?

  (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

  让幼儿了解,这些根是变态根。

  2.出示红薯条

  这些根是可以吃的,谁想来尝一尝?

  3.你们知道,树根有什么用吗

  请幼儿欣赏:根雕

  六、活动结束

  讨论:根对植物的生长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花草树木呢?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17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科学教案(经典)10-02

科学教案[经典]08-11

科学教案【精选】09-19

[精选]科学教案09-22

科学教案(精选)10-09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