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集锦8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管子。
2、实验材料:黄豆、纸条、手电筒、纽扣、冒险、沙子等。
3、每人一张记录表、笔。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是的,这些管子呢,我们要来探索探索,看看这些有趣的管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了解它们的多样性。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们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儿回答)
请你们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管子看一看。
(2)集体交流各种管子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观察的管子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
2、介绍实验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1)教师出示一根管子,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猜测。
教师:桌上的东西能不能通过这些管子呢?
(2)幼儿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并做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并做好记录。
3、集体交流实验结果,并迁移原有经验。
(1)请幼儿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通过交流、比较,产生疑问。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过管子,而有的不能呢?
: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大,物品就能通过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无法通过。
(3)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说说还有那些物体可以穿过管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穿过管子呢?
(4)管子的共同特性。
教师:为什么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样的?
(幼儿,教师帮助语句)
4、帮助幼儿联系实际,知道管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管子?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幼儿回答)
三、活动结束。
教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们的外形特点,特知道什么东西能进到管子里,哪些东西不可以,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也要多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学会记录下来。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报纸的用途。
2、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报纸的活动中,通过探索、观察、模仿,尝试用不同方法使报纸发声。
3、在集体面前展示讲解自己的办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报纸(人手一张) 音乐 报纸工艺品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不同方法使报纸发声。
难点:在集体面前展示讲解自己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报纸,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有什么声音?
请小朋友们回答听到的声音;
A唱歌的声音;
B抖动报纸的声音。
对,是抖动报纸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和报纸做游戏。
2、报纸的认识
①你在哪里见还过报纸?
②你们家有人爱看报纸吗?谁最爱看报纸?
③为什么这么多人爱看报纸?报纸上有什么?
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他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本领,报纸上有广告,能了解新信息。
3、观看课件了解更多用途,通过启发初步让幼儿知道报纸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形状的 为探索报纸如何发声做准备
总结:用旧报纸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只要我们多动脑筋,肯动手,就可以把很多没用的东西变成很多有用的好玩儿东西。
二、幼儿尝试操作让报纸发声
1、幼儿尝试想出各种让报纸发声的方法 “报纸还有特别的神奇的功能,能够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需要你们动脑筋想办法来帮助它。”将报纸发给幼儿。注意了,报纸上有油墨,玩过后手会脏,不要把手放在嘴巴里面。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启发指导。
2、鼓励幼儿来展示自己发现的方法
小结:揉成一个球、用手指弹一弹、用手甩一甩、搓成棍子、卷成筒打、放在身上擦,双手各拿报纸一角抖一抖、用手拍一拍、用嘴用力吹、放在地上踩、用东西砸、用笔戳......
三、游戏《报纸乐器》 ”
我要给小朋友出个难题,看看能不能难住你们,你们能用报纸当乐器给乐曲伴奏吗?
教师启发幼儿想一想报纸发出的什么声音可以和他们相对应
活动延伸:
在操作区投放报纸供幼儿继续探索报纸的玩法
活动反思:
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废旧报纸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经过多次仔细观察,我发现孩子们虽然兴趣浓厚,可对报纸的利用性还是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怎样让报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孩子们对本活动有很浓厚的兴趣,说到报纸的用途时,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当孩子们看到报纸工艺品图片时不禁拍起了手,普通的报纸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动手实践时,孩子们探索出多种发声地方法,搓、弹、揉、撕....孩子们形象地表达出了报纸的发声方法,丝丝丝....咚咚咚....孩子们兴奋不已,最后报纸乐器演奏时,孩子们跟着节奏,脸上洋溢着欢乐! 只是报纸的认识部分有些过于长,导致整个活动有些拉的太长。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 录音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8、游戏:蝌蚪变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小雨点去旅行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奥秘,并感受自然现象的变化。
2、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3、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奥秘。
难点:激发幼儿观察、发现、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创设:
1、电暖气1个
2、吹风机1个
3、小手帕14个
4、雨点图片4张
5、插线板
6、曾让幼儿感受雨天的.快乐及变化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讨论、理解——动手操作——表达表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今天,我带来了你们的好朋友,和我们大家一起学本领、一起做游戏,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
(出示雨点的图片)
S:小雨点(雨点宝宝)。
T:这里有好多的雨点宝宝。既然你们和雨点宝宝是好朋友,那他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S:帮助他。
T:小雨点呀,他很喜欢在外面旅行。可是呢,他已经旅行了好几天,他有点想云妈妈了,他想回家了。但是呢,他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从湿漉漉的地上回到云妈妈的身边。所以呀,他就想到了你们,想请你们帮帮他,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T:那你们就替小雨点想个办法吧,让他赶快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理解、讨论
T:你们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一个人想办法,然后把你们想出来的办法告诉小雨点,让他快点回家。
(幼儿讨论)
T:谁能告诉小雨点,你想出了什么办法?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太阳,风等自然条件。)
小结: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小雨点回家,小雨点真开心。你们的本领真大,真聪明。
T:对了,我差点忘记了,还有许多的雨点宝宝呀,他们在旅行的时候,都跑到了我的小手帕上,你们能不能也把这些雨点宝宝送回家呢?要是他们回不去家也会很伤心的。
S:能。
T:那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雨点宝宝回家呢?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吹风机,电暖气。)
三、动手操作
T:你们想的办法真多,真棒。
T:刚才呀,小朋友们想出来的办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说用太阳照,有的说用吹风机吹,有的还说用电暖气烤一烤。那我们自己动手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想的办法能不能把雨点宝宝送回家,行不行。
T:老师呀,给每个小朋友都发一个小手帕,你们用自己相出来的办法把雨点宝宝送回家,好吗?
四、表达表现
T:你们把雨点宝宝都送回家了吗?
T:谁能告诉我,你是怎样把雨点宝宝送回家的呀?
(请幼儿说明、演示)
总结:雨点宝宝都回家了,你们高兴吗?那你想想,如果雨点宝宝跑到我们的身上,衣服上,鞋子上,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为延伸)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耳朵的异同点,并说说谁的耳朵灵。
2、了解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各种声音意图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倾听,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问: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水声等)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对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爱听声音了。
二、了解动物的耳朵意图
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动物耳朵的异同点。
1、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分辨他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处。
2、找找说说哪些动物的耳朵灵,如:猫、狗、兔子等,以及耳朵灵给它们带来的好处。
三、学念儿歌《谁的耳朵灵》
意图:能念出儿歌的内容。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的动物的耳朵,今天,老师用一首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的耳朵。
2、教师念儿歌。
3、幼儿学念儿歌。
4、师幼共同念儿歌。
5、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开展对歌的`游戏。
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住脸?
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脸。
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
四、幼儿操作意图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动物的耳朵的特点。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们是什么动物的头部,为每个动物剪贴属于它们自己的耳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通过对豆子的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脚杯6个、黄豆若干、大铁盘6个、记录白纸30张、铅笔30支。
[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要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讨论。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会从杯子里跳出来。 (3)不会有变化。
试一试。
幼儿把黄豆放到高脚杯里,装得满满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将酒杯放在大铁盘上并仔细观察。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看见一颗颗黄豆陆陆续续地从高脚杯跳到铁盘中。
(2)豆子发出蹦蹦的响声,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来了。
数一数。
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活动的结果。
想一想。
还有哪些豆子会跳舞呢?水泡过的.豆子与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项: 1.实验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个环节教师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挑选黄豆时要挑选颗粒饱满的黄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几种颜色,而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所以,设计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设计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还应该组织幼儿讨论探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
2.难点: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说明: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颜料和调色用具。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活动过程
1.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分散观察。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集体活动。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2.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3.通过实验活动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耍七彩风轮,引起悬念,产生求知欲。
活动反思
在调色活动中感受颜色的多变,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关注,同时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东西,让幼儿对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在配色活动中,也让幼儿对科学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调色、配色,幼儿兴趣浓,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但是在给幼儿操作调色的活动时,我没能充分地引导和组织幼儿探讨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使得幼儿的兴趣停留在操作上,没能达到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响,轻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轻。
2、初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子中的.声音变轻。
3、在游戏中,对声音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硬币、雪花片、玻璃球、小纸球、塑料盒每人一份。
2、水杯人手一只。
3、餐巾纸、不布、报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起幼儿对声音的兴趣
1、老师让幼儿听小铃声,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听到过哪些声音。
师:你听过的这些声音是一样响的吗?还是有的响,有的轻呢?(幼儿回答)
2、老师逐一出示玻璃球、硬币、纸球、雪花片以及水杯,让幼儿猜想这些东西掉在杯中发出的声音会是一样吗?(幼儿讨论,回答)
3、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一样响,有的说不一响,那到底会怎样呢?老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并记录操作情况
1、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要认真倾听每种声音,试过的东西放在一边,比较过后要记录,声音响的用大标记记录下来,声音轻的用小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响,软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就轻。
三、进一步探索,用不同方法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
1、师:小朋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硬的东西掉在杯中声音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可以用纸包、可以用布包、可以用报纸包等)
2、幼儿再一次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让幼儿比较。
3、师:那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响的声音,我们怎样来将它们变轻呢?幼儿讨论回答。
4、老师小结:我们生活中这些响的声音是一种噪音,多听了噪音对我们耳朵不好。如:我们可以用隔音板,或者听到噪音时,将耳朵捂住。
四、游戏《听一听》,辨别声音的轻与响
1、师:老师敲小铃,敲得响小朋友手就拍得响些,敲得轻小朋友手就拍得轻一些。
2、老师带幼儿玩游戏,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叠加10-14
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教案11-08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7-13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转动02-19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5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