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社会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钱币,在买卖东西和观察学习中知道如何有节制地用钱。
2、知道要爱惜钱,合理计划地用钱,养成良好的用钱的习惯。
活动准备
红包20只、钱(钮5元20张、100元2张、50元2张、10元10张、五元2张、一元一张),卖东西(一人一个主题每样五元、银行要准备存款单,说明有利息),短片展示,幻灯片,20个篮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发钱,认识钱币。
1、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十元红包(内置钱币:五元。)
2、和幼儿一起认识钱币(二十、五十、一百元)。
二、设置场景,尝试用钱。
教师分别设置:银行存钱的、卖小吃的、卖书的、卖日用品的、卖玩具的、卖小饰品的、卖学习用品的,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买东西。
三、购物反馈,集体交流。
1、你买了什么东西?(幼儿介绍,教师不做点评)。
2、教师:呵,大家都会用钱了,不错啊,谁还有结余?
四、故事介绍,短片展示。
1、故事介绍
我这里就有一本《钱的学问》的故事,说的是小熊哥哥和妹妹用钱的事情,你听听……讲述他们乱用钱的一段。
小熊哥哥和妹妹是怎么用钱的?
你觉得好不好?会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对,乱用钱,没有节制的用钱是不行的,你们来看一看。
2、短片展示
(小熊哥哥:“我上英语培训班都没钱了,我要买棒球拍参加比赛也没钱了,我把零花钱都买了游戏机呢!我要钱啊!”
小熊妹妹:“棒棒糖好吃,我的钱全买这个了,可我现在要买学习的书和舞蹈鞋都没钱了,爸妈我要钱!
熊妈妈:“钱、钱、钱,买米买菜,生活用品,哪样不要钱?象你们这样,我们全家喝西北风去!
熊爸爸:“买这买那,孩子们,你们以为爸爸是钱做成的?!难道你们以为钱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开车要钱、上学要钱、这就是生活——工作、挣钱,为下雨天做准备!”)
怎么会没钱?
如果你有钱,你会怎么花钱?
行,现在给你们一次机会再去用钱,可以去退货。也可以坚持你想要的。
五、幼儿再买,集体讨论
1、这回你是怎么用钱的?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一开始你买的是什么,后来呢?
没有改变主意的人,又是为什么?
2、如果你每月有一笔属于自己的零花钱,你会怎么用?
3、教师:你确实需要的、有用的东西可以买。还要根据你拥有的前的数目,合理计划用钱。其实,熊爸爸说的“下雨的时候”就是家里更急需用钱的时候。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节约用钱、合理计划地用钱。
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那么钱用完了,没钱了怎么办?
2、讲述故事《钱的学问》第7页到第九页。(放书的幻灯片)。
3、教师: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钱的学问》这本书都告诉我们了。当然,现在我们不能象童话里小熊哥哥和妹妹那样去挣钱,但我们可以努力学本领,长大挣好多好多钱,好吗?
七、活动结束、延伸
可以在大班教研组开展“旧物拍卖”活动,以旧物代替钱,所挣的钱用于公益,让幼儿明白钱还有这样一个最好的用处。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家里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也特别的爱孩子,所以现在的幼儿在生活中也不知道合作、分享等。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知道好朋友的涵义,虽然好朋友不能一直在一起,但是彼此想念的心永远不变。
活动目标
1.感受好朋友之间勇敢、合作、分享的美好情谊。
2.好朋友不能永远的在一起,但彼此想念的心永远不变。
3.大胆说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想想要和好朋友怎样相处。
4.通过认识自己与他人,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同伴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使幼儿懂得,不仅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活动准备
1.小图书
2.大图书
3.大字卡,小字卡
4.故事中的三个大头饰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自由阅读
老师发小图书,并提出问题
1.大胆猜测故事发生了什么事?
2.故事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3.理解阅读
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图书,
1.故事里的三个好朋友叫什么? 出示头饰:小猪、老鼠、公鸡,
2.他们在玩什么游戏?怎样分工的'?出示字卡:勇敢、合作,
3.好朋友采到樱桃后怎样分的?出示字卡:分享
4.观察图现在是什么时候?
5.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自己的家都不适合好朋友住?
6.最后好朋友在哪里见面?
最后再用头饰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教学反思
这节课小朋友的课堂气氛较好,小朋友想象力丰富,特别是故事里三个好朋友一起合作摘樱桃,然后分享樱桃的时候拓展提问,许多小朋友也都主动的提出比如和小朋友玩玩具的时候,不能抢小朋友的,大家要一起玩;好吃的东西也要学会分享!在最后师生一起讲述故事内容的时候小朋友也非常棒!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想我会布置更多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的问题。从小朋友的生活实际中出发。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现在幼儿大部分成了家庭的“小皇帝”,不懂得尊老爱幼,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心,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讲、演,让学生懂得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懂得有爱心,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准备图片:水果、衣服、镜子等礼物。
活动过程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调查表:妈妈最想要的礼物。”,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2、让学生画:“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穿的衣服、妈妈最想要的礼物。
3、引导学生说出妈妈喜欢的.理由。
4、引出课本中悦悦的看法。
5、引导学生关于“照镜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要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进行说、听、演等多种方法,学生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和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2.体验有朋友的快乐。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和同龄班的教师交流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邀请一部分同龄班幼儿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入话题。
1、教师:你有朋友吗,你是怎么认识他(她)的?
2、教师:在幼儿园里我们只认识自己班的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和大×班的小朋友交朋友,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去交朋友?
3、教师和幼儿相互交流。
二、教师和幼儿到同龄班活动。
1、 教师:今天,我们到大×班去活动,每个小朋友要找一个新朋友,和他(她)一起在区域里活动。
2、 幼儿在同龄班里自主活动,并寻找新朋友。
3、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交友情况,例如:很快能交到朋友的,不停地换朋友的,一直和一个朋友进行交往的等。
4、 教师重点帮助没有交到朋友的幼儿,让他们学习交朋友的方法。
三、幼儿回班讨论、交流。
1、教师:你们交到朋友了吗?他(她)叫什么名字?你用什么方法交到朋友的?
2、幼儿交流。
3、教师和幼儿讨论所观察到的三种交朋友的情况,并提问:哪一种是最好的方法?
4、教师和幼儿讨论:想交到朋友应该怎么做,可以说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5、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交朋友要大方,首先要介绍自己,然后主动地向别人说出你的想法,询问朋友的名字并和他(她)一起玩。
活动延伸:
教师利用游戏、劳动或运动会等时间组织幼儿和交到的新朋友一起活动。
活动反思:
我从这几方面来总结和反思本次活动
1.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本着简单易操作的教育理念,整个活动过程使用的教具只有小狐狸布偶一个、记录表、铅笔若干。教具虽简单,但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孩子们都被我的表演所吸引,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
2. 教育对象的选择:活动的主题是“我会交朋友”,为了拓宽孩子的交友范围,我选择了大5、大6、大7、大8的'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开始我还担忧孩子们会不会去与其他班的幼儿交往,后来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孩子们对于与其他班的孩子进行交往非常雀跃,这让我深悟:教学要敢于尝试。
3.游戏的选择:选择“套圈”游戏,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好朋友的信息,游戏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是:“先套XXX,再套XXX,后套XXX呀”正好可以巩固刚刚交的新朋友的姓名,同时游戏有一个角色的分配,这又让幼儿学会了协商和合作,并且体验了与朋友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主动交朋友的情感。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都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特别是在交友和游戏这两个环节,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孩子还主动去找客人老师做朋友,做到大胆询问、主动邀请、合作协商,不因对方是老师而拘谨。
本次活动由一位幼儿的一句问话:“老师,什么是爱好?”让我看到了活动的不足之处,“爱好”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还是太书面化了,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我也有稍作解释,但还不够详细具体,以后在教学中考虑问题还要再全面些,教学中学会换位思考,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上一个台阶。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测标志在书中的意思,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生活中常见标志,并了解其意义和用途等。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倾听同伴的猜测。
活动准备:
《兔子先生去散步》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 老师在PPT上放两张图片(大润发和肯德基),
2、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从标志中看出来的)
二、感受故事
1、 出示图片第一页,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家和兔子的标志
小朋友这又是谁的家呢?为什么?(因为有兔子的标志)
小朋友可真棒,这就是小兔子的家,那这只小兔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为什么?那我们叫它兔子先生好吗?跟它打个招呼。
2、 放映《兔子先生散步去》的PPT,引出故事
这一天,天气怎么样?你怎么知道?
天气那么好,兔子先生出门去散步,什么叫散步?知道吗?(到外面很轻松地、慢慢地去走走)
你想和兔子先生一起去散步吗?我们一起去看看路上还有什么好玩的标志呢?
3、 欣赏故事,认识标志(教师加上语言、情节)
(1)兔子先生过了桥后,咦?接下来的这个标志好奇怪啊?这是什么标志?(小心斜坡)
我们平时过桥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上桥、下桥的桥面很陡,我们要怎么做呢?要慢慢走,小心摔跤。瞧,这兔子先生走得太急了从斜坡上滚了下来。
(2)接下来的是什么标志呢?
(3)他掉到了洞里,这是谁的家?在这里你发现了什么标志?兔子先生看不懂这个标志!小朋友当你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幼儿尝试求助)
小结:遇到困难不要急,动动小脑筋,也可以去求助别人,互相帮助。
(4)刚才大家在一起看书的`过程中,我看见你们一直在笑,为什么笑啊?”(觉得有趣、好玩、搞笑……)
4、 教师总结
兔子先生散步的路上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令我们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标志提醒的话,会怎样?(更加倒霉的,说不定在散步路上就要发生危险了!)说明这些标志的作用非常大,有了这些标志兔子先生的散步才能够化险为夷、顺顺利利的,你们说对吗?
三、回归生活
1、 画面转到了幼儿园,
兔子先生这次又去散步,来到了我们幼儿园,这里也有很多标志,我们来帮助兔子先生认识认识。大家讨论,与同伴交流,起来回答。
2、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标志呢,下次再去仔细找找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一、活动的产生
“间食”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通常由老师分发,或偶尔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按老师要求协助分发。一天,一向文静的方坤对我说:“老师,今天我来发间食吧!昨天王林是一个一个发的,太慢了,我想两个两个发,行吗?”听了方坤的话,我非常欣慰,看来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见。我马上同意了她的请求。
本次活动就是根据孩子的要求引发生成的。“分间食”探究性活动适合于任何一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孩子们都能亲身经历,都可以动手尝试,并从中受益!
二、预设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分配食物的方法,增强幼儿公平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分工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三、活动说明
分间食的活动,可以从易到难。开始分的时候间食数量种类可以少些,幼儿容易操作,然后逐渐加大难度:数量种类增多,不能平均分配等。
四、活动准备
1、间食。2、垃圾桶。3、笔和纸。4、小盘
五、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吃间食
1、幼儿坐在一起随意的吃。
2、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随机引导,引发幼儿讨论。
如:幼儿在吃食物时抢起来了;有的幼儿不吃;对吃多吃少有分歧;这样随意吃好不好?应该怎样吃好?
……
(二)第二次分间食
1、幼儿自愿结合,两人一组,取回所需的物品。
2、幼儿分间食,作记录。
3、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的声音,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4、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
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分配情况,教师适度让幼儿尝试给更多的小朋友分间食……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大班社会02-06
社会大班教案07-20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会礼仪教案07-19
大班社会教案07-20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5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7-25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6
大班社会龙的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