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11 12:34:2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编五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球的弹跳高低与气的关系,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2、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乐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几个充好气、完全没气的皮球各几个。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球、引起积极探索的兴趣。

  1、幼儿玩排球游戏。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拍皮球,看看哪个小皮球跳得高。让幼儿先去自己体会一下这个小皮球是什么与什么。而且为什么可以拍起来。

  2、说说自己拍的小皮球。

  教师:你的小皮球能拍起来吗?为什么有的气球拍不起来?

  让幼儿自己去想想为什么气球有分拍的起来和拍不起来,为什么呢?这之间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和教师一起给没气的皮球打气。(不要打得太足)。

  幼儿拿皮球,教师给皮球打气,鼓励幼儿听一听充气的声音。

  教师:刚刚我们往皮球里打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气呢?

  教师:让幼儿在教师往皮球里打气的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气的存在,为什么有气在里面就会鼓起来?而没气的就焉焉的'。

  三、幼儿再次拍球,验证自己想出的办法并再次发现问题。

  1、教师:皮球拍起来了吗?

  (充好了气的就可以拍起来,而没有充好气的就不能拍起来)

  2、教师:我们刚才用的方法正确吗?你们觉得皮球跳的高吗?

  (让幼儿先观看没有充多少的气的皮球体会一下跳的高吗?而充的比较足的皮球跳的高,为什么呢?)

  3、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办?

  教师:为什么有些气球没有跳起来?那么充了气后又会跳起来?

  四、幼儿和教师再次给皮球充气,幼儿检查是否给皮球充足气。

  教师:请你们检查一下皮球有没有充足气。

  五、幼儿再次玩球,感受充足气的皮球能够弹跳的很高的现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自然环境的变化,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2、学说故事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PPT《熊宝宝找春天》,各种春天特征的头饰。

  2、音乐《今天天气真好》。

  活动过程

  一、谈论有关春天的话题价值取向:通过讨论,幼儿回忆一些春天的季节特征。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有那些朋友呢,春天的朋友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老师带来的关于春天的故事吧。

  二、按照画面线索,欣赏散文诗。

  1、价值取向:逐步欣赏散文,学说散文中的`句子。

  欣赏故事:妈妈说:“春天来了,快去欢迎春天吧!”熊宝宝说:“春天是谁呀,她在哪里呢?”就出门去寻找。

  画面一:桃花观察讨论: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些花是什么颜色?

  欣赏故事:熊宝宝问桃花,你是春天吗?桃花说,是的是的,我是春天,我是粉色的春天。

  画面二:蝴蝶观察讨论:谁来了,她是春天吗?

  欣赏故事:熊宝宝问蝴蝶,你是春天吗?蝴蝶说,是的是的,我是春天,我是会飞的春天。

  画面三:小草观察讨论:熊宝宝爬上小山坡,他的脚踩到了什么?

  欣赏故事:熊宝宝问小草,你是春天吗?小草说,是的是的,我是春天,我是嫩嫩的春天。

  画面四:小花观察讨论:熊宝宝走到山顶上,看到了什么?

  欣赏故事:熊宝宝问小花,你是春天吗?小花说,是的是的,我是春天,我是五颜六色的春天。

  山顶上好暖和呀,熊宝宝走累了,就在暖洋洋的春天里睡着了。

  暖洋洋的春天是谁呢?熊宝宝抬头看到的春天是谁呢?

  小结:现在是春天,因为树叶绿了,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小朋友脱掉厚厚地棉衣,换上轻便的春装。

  三、回忆诗歌内容。

  1、熊宝宝找到几个春天的朋友。她们是谁呢?

  2、用好听的词回答是什么样的春天?

  四、表演诗歌内容。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熊宝宝、桃花、小草等,并学说诗歌中的话。

  熊宝宝找到了这么多春天,小朋友能找到那些春天呢?继续寻找春天,用好听的词说一说。

  (蜜蜂是嗡嗡叫的春天,小鱼是会游泳的春天。布谷鸟是会唱歌的春天。柳条是轻轻飘的春天。)

  五、音乐,请小朋友邀请后面听课的老师一起来唱歌跳舞吧。

  小结: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都喜欢春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上来。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性。

  活动准备: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水槽。

  活动过程: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小手在哪里?

  幼:这里!

  师:那么跟老师一起做:

  合拢张开、合拢张开;

  小手拍一拍。

  合拢张开、合拢张开,

  小手拍一拍。

  爬呀、爬呀,

  爬到小脸上,

  这是眼睛,

  这是鼻子,

  这是小嘴巴!

  小朋友做的非常棒,给自己鼓励鼓励吧!

  幼:棒、棒、我最棒!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那些东西会沉下去?

  幼:泡沫、木头......(会浮起来)石头、硬币......(会沉下去)

  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么请小朋友想想,鸡蛋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幼:会沉下去(会浮起来)

  师:老师也不知道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老师这里有一盆水,

  我们把鸡蛋放在里面,小朋友要仔细观察哦!看看鸡蛋是沉下去了还是浮起来了。(让每个幼

  儿都看清实验的结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幼:我看到了鸡蛋在清水里沉下去了!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鸡蛋在清水里灰尘下去。

  我们在做一个实验,接下来老师要在清水了家一点盐,小朋友想会怎样?

  幼:还是会沉下去。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这次在清水中加入盐,轻轻搅拌,让盐充分溶解,在放入鸡蛋。让每个幼儿仔细观察这次实验的结果,提问:

  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幼:这次我看到了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了。

  师:通过第二次实验我们知道了,盐可以始水的浮力,让原本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 让幼儿自己做实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下面那,请小朋友们自己做次实验,老师这里还有妈妈平时炒菜用的糖、和味精,小朋友们可以放在清水里,看看可不可以让鸡蛋浮起来。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每组获得四个鸡蛋、四个水槽、盐、糖、味精、一个搅棒。教师指导幼儿实验。

  让幼儿总结实验结果。

  师:你们的鸡蛋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我在水里加了盐,我的鸡蛋浮起来了。(我在水里加了糖(味精),我的鸡蛋没有浮起来)

  师:对,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始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3、教师在一次做实验,增加对本次实验的认识 。

  4、 小朋友们,我们也可拿别的东西来做这个实验,我们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做这个实验。

  然后,下次上课的时候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实验结果。

  活动延伸: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爱跳舞的葡萄干》活动中所需的材料简单:是生活中常见、小朋友爱吃的一些零食;步骤简单,适合幼儿操作;现象易于观察,神奇,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本活动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奇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发对科学游戏的兴趣,并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点及难点:

  让幼儿认真观察活动操作及产生的现象,主动地参与活动;让幼儿对最后产生的结果及现象有初步理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

  2、环境准备:椅子、实验操作台、黑板

  3、教具准备:轻音乐、课件、4个小杯子、各种零食、大雪碧4瓶

  4、学具准备: 透明小水杯12个、4种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黄豆、葡萄)、幼儿记录表12张、笔12支、托盘12个

  活动过程:

  一、 回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经验进行导入:

  1、试一试: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和重量。

  幼儿思考问题(1)比较大小和相应的重量?

  (2)属于记录表中的哪种食物?

  2、尝一尝:请幼儿尝试一下几种不同食物,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看一看:老师示范将葡萄放在汽水中,让幼儿仔细观察现象。

  幼儿思考问题(1)幼儿猜测哪些会和葡萄一样“跳舞”(一会沉一会浮)呢?

  (2)引导幼儿与同伴讲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儿实验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师讲解实验要求。

  (2)教师介绍科学实验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操作,探索各种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记录。

  2、说一说:实验结果交流与验证

  (1)结合实验记录表,与同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

  (2)结合大记录表的统计结果,教师与幼儿进行实验结果验证,帮助幼儿发现汽水里气泡的作用。

  三、教师小结: 浮沉现象原理在现实科技中的运用。

  活动延伸:

  科学区: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头等)会不会也在汽水里跳舞。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城市的车、农村的车的名称、主要特征和功能。

  2、体验与同伴合作阅读、分享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城里的车、农村的车》、幼儿用书c《城里的车、农村的车》。

  2、投影仪,师生共同收集的与车辆有关的画报、书籍、图画等资料。

  活动重点:知道城里的车和农村的车的'名称。

  活动难点:知道城市的车和农村的车的主要特征和功能。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组织幼儿交流经验:

  “最近,我们都在讨论关于车的问题,今天,大家就来说说我们知道的城市里的车(农村里的车)。”

  交代任务:

  “这里有许多关于车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些车的名称和用途。”

  2、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

  请幼儿自主结伴阅读幼儿用书c《城里的车、农村的车》,教师参与并指导。

  请幼儿分享交流:

  “你们认识了哪些车?它们有什么用途?”

  可以用投影放大车辆图片,便于幼儿观察讨论。

  3、请幼儿猜谜语,加深对车的认识:

  “一辆车像面包,四个轮子跑得欢。请你们猜猜它是谁?”

  请幼儿在书中找出答案,然后讨论。

  4、组织幼儿开展智力竞赛:

  教师出题:

  “在农田里开的是什么车?”(拖拉机)

  “在地下开的是什么车?”(地铁)

  “谁还能说出其他车辆的名称?它们在什么地方行驶?”

  组织幼儿开展同伴游戏“你说我找”:

  “一个小朋友说出某种车辆的用途或者名称,另外一个小朋友迅速找出相对应的车辆图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15

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班教案05-18

筷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7-1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叠加10-14

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_中班教案06-2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7篇)05-1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转动02-1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4-0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