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我们看看手腕上的表就知道几点了,在我们看表的时候小朋友就很好奇,为什么同样的表,大人们在一会儿说六点了一会儿又说七点了。小朋友对时钟的好奇,加上到了大班的年龄,认识时钟也是必要的,所以设计了这次的滴答滴答转不停的科学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游戏来让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并能读出整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钟面的构造和特点。
2、学习辨认整点。
3、体会游戏时的快乐活动重点:能够认识时钟并能初步读出整点活动难点:学习辨认整点活动准备:时钟一只,1——12的数字胸饰活动过程:
一、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2个数字宝宝,一会儿哪位小朋友表现好,我就讲给他一个数字宝宝,有数字宝宝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先玩游戏。师:今天呢,老师让小朋友猜个谜语,听好咯:有方也有圆,指针告时间,时针转两圈,开始新一天。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
二、了解时钟的特点,学会辨认正点。
1、对,是时钟,老师今天拿来一个时钟,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时钟,然后用你们的话告诉老师,时钟是什么样子的?钟面上有什么呢?想好了的小朋友就请你举手回答吧!
2、学习认识整点。(不懂的小朋友可以举手问老师)
三、制作作息时间表格老师准备一个统计表格,统计幼儿的作息时间,用时钟来表现。师:我早晨看见有小朋友迟到了,我们制作一个我们丫二班的时间表吧!那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迟到啦!我们呢也就是一位有时间观念的'大朋友了。
事项 时间(钟表) 时间(数字) 起床 上学 上课 午餐 午睡
四、游戏:滴答、滴答几点钟
1、请12名幼儿戴上1—12的数字胸,围成圆圈扮成钟面;教师站在圆心扮指针,并随着幼儿有节奏的“滴答,滴答……”声顺时针旋转。当声音停止时,教师随即伸出两臂指向圈上的两位幼儿(其中一位是12,另一位是券商任意一幼儿)。请大家说说现在几点了。
2、当幼儿熟悉游戏后,指针的角色可由幼儿来担任。
《滴答、滴答转不停》活动反思:活动时间要控制
观察记录
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分析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活动准备: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3.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三、结束部分:帮罐宝宝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他们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与经验。
这次活动的不足是:师幼互动少了一些,在活动中可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1、年龄段:大班
2、课题名称:滚动的物体
3、课题来源: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滚动现象是常见的,也是幼儿乐于探索的。如:幼儿在玩皮球的时候,总喜欢把球放到滑梯上让它自由滚落,又或者用手推、用脚踢等,在玩的过程不自觉地进行无意识的尝试,在尝试中去发现其中的“奥妙”。平时在玩积木和笔及其它东西时常会不自觉地让它们去滚动,这种无意识的尝试让我想到有必要引导孩子去发现一些科学原理。
4、活动目的:
a、通过让幼儿自己探索问题,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通过对生活题材的挖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探索的兴趣。C、在活动中注意幼儿自己的`动手实验与尝试,培养孩子自我
价值的肯定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自豪感,树立自信心。
5、设计框架:
一、师(提供操作物体若干):有什么办法能使物体滚动?幼儿讨论。
幼儿尝试操作,自由探索,交流。
二、为什么物体开始不动,后来滚动了呢?讨论,小结:因为对物体施加了力。
三、幼儿尝试操作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滚动的差异。
1、当物体在平地时的滚动。
2、同一物体在滑坡度不同的板上滚下来的差异。
3、同一物体在坡度一样,但质地不同的板上滑下来的差异。
4、讨论原因。
四幼儿尝试操作不同的物体在同样的条件下滚动的差异。
1、大小不同或形状不同的物体,在平地上施于相近的作用力看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圆柱体|、球体、不规则形状或同样的形状不同的大小的物体等)
2、同理使不同的物体在同样的坡度上滚动。
3、使不同的物体在不同质地同样的坡度上滚动的差异。
五、交流小结:物体的滚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会滚动;物体的滚动与物体的重量、形状、坡度、作用力及物的质地都有关系。
六、启发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在坡上只会滑下来,而不会滚动?
七、延伸活动:到生活中去寻找“滚动”的现象,并思考。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瓶子中空气的多少与瓶子的沉浮有关,积累物体沉与浮的经验。
2.初步学习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将自己看到的事实记录下来,积极参与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实验记录单人手一份,集体记录单一份。
2.幼儿实验材料:两只大水盆;每组四只相同的矿泉水瓶子,标有1、2、3、4号,四只瓶子分别是:装满水、装2/3水,装一半水、装四分之一水。一只大的空雪碧瓶。
活动过程:
一. 观察瓶子,引出问题
提问:这里的四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果将这四只瓶子放入水中,你猜猜,会怎么样?
2.幼儿猜测并记录
l 幼儿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l 教师介绍记录单,幼儿了解记录的方法。
l 交流:将四只瓶子放入水中,会怎样?幼儿将自己的猜测与大家交流。
3.幼儿实验
l 幼儿实验,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情况,并将看到的现象记下来。
l 要求:认真观察,将看到的'事实情况记录下来。
4.交流讨论
l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将幼儿的实验情况归类到集体记录单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l 教师小结幼儿的发言。
l 出示大雪碧瓶,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在瓶中装一瓶矿泉水瓶子的水,大雪碧瓶在水中会怎样?
引导幼儿发现两只瓶子装了水的不同点。
l 小结:我们发现,在瓶子里装满水,没有空气,这只瓶子就会沉到水底;瓶子里只要有空气,不管它装了多少水,这只瓶子都不会沉到水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查挂历。
2、知道本月是11月,11月有30天,今天是几月几日。
3、对挂历感兴趣,关注本月中与自己生活有关的日子。(生日、值日生、消防日等)
活动准备:
XX年挂历一本,11月挂历操作纸人手1份,彩笔
活动流程:
实物导入——观察引导学习查日子——游戏引导学习查星期——幼儿记录值日的.日子——回家与佳人一起记录有关日子
活动过程:
1、 实物导入
师:我带来一样东西,你们认识吗?
出示11月挂历:这上面有很多的什么?谁来指,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幼儿认识年月日,在日上面组织孩子认读1号、2号—30号。教师总结XX年11月有30天。
师:老师这里有1本新挂历,是几年几月有几天呢,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
2、 观察引导学习查日子
师:今天是11月10日,谁来查一查?引导幼儿看数字10,用笔圈起来。那明天呢,请1个幼儿圈起来,其他孩子有任务,检查如对了拍手表扬。那昨天呢,11月9日,告诉孩子是119消防日。
任务:帮我们班11月生日的孩子找生日,做标记。提醒幼儿到时间祝贺。
3、 游戏引导学习查星期
师:帮老师找生日,引导孩子发现周6周日是红色,周一—周五是工作日。
游戏:听指挥。如:老师说11月6号,红色幼儿做休息的动作。
引导幼儿查找今天星期几,看哪里,看什么?
4、 幼儿记录值日的日子
师:今天星期四是哪些小朋友过生日?引导孩子观察1个月有几个星期四,要做几次值日生?来作个值日生的标记。
每个孩子下去操作,给自己值日的日子做标记。
评价,互相检查。
5、 回家与家人一起记录有关日子
师:为什么要做标记啊?(不忘记),还有什么日子也不能忘记的。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挂历上作好标记。
把11月挂历纸送给幼儿,回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值日的日子。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并喜欢探索自然奥秘。
2、进一步加深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能通过树叶的不同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树干各一棵、树叶若干 《小树叶》磁带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树叶》
1、师:“天气好冷啊,北风老头鼓起腮帮子使劲一吹,小树叶会怎么样?小数叶都离开了妈妈,飘呀飘,飘呀飘……”师幼随音乐一起自由游戏. “小树叶,你要飘到哪里啊?”“小树叶转了圈,飘到了滑梯上、蹦蹦床上、草地上……”大风吹来了,小树叶是怎么飘的?风渐渐小了,小树叶又怎么飘了?风停了,小树叶怎么样了?
2、组织幼儿入座。师:“小树叶飘呀飘,有点累了,它们都轻轻地飘到了小凳子上。”
3、师幼谈话:“小树叶为什么要离开妈妈?”
二、认识落叶树
1、引导孩子回忆对落叶树的认识。“秋天,天气渐渐变冷了,小树叶会怎么样?会慢慢变黄,冬天一到,小树叶会怎么样?纷纷离开了妈妈。树妈妈变成什么样子了?一直是这样吗?什么时候不是?会变成什么样?”
2、教师小结:“冬天过去,天气会渐渐变得暖和起来,春天来了,树妈妈就会长出新的叶子来。像这样春天树叶发芽,秋天树叶变黄,冬天树叶全部落光的树,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你猜一猜叫什么?叫它——落叶树。”
3、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落叶树。“想一想,你见过的落叶树叫什么名字?”(柳树、杨树、梧桐树、法桐、石榴树、柿子树、合欢、莲子树、玉兰、槐树、银杏树、樱花树……)
三、认识常绿树
1、师:“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落叶树,是不是所有的树都是落叶树呢?你知道什么树不是?(冬青、松树、柏树……)”
2、教师小结:“对!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一年四季都有绿叶,它在落叶的同时长新叶子。人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你知道吗?对!叫——常绿树。”
四、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树叶的'不同
1、引导孩子观察树叶的不同。师:“在寒冷的冬天,为什么落叶树的树叶全部落下来,常绿树的树叶不全落下来呢?它们的树叶一样吗?落叶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常绿树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收集了这两种树的叶子,我们来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常绿树的叶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表面有蜡质。落叶树的叶子是软软的、粗糙的、薄薄的、没有水分)。
2、教师小结:无论我们在马路边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树叶的样子来判断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请小朋友让你的树叶宝宝躺在小桌子上睡一小觉。
3、出示魔术盒(各种叶子),引导孩子判断它是什么树上的叶子,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小树叶,请小朋友看一看这片树叶像什么?它是什么树上的叶子?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也请个别孩子来取叶子,魔术盒,告诉我,这片树叶是什么?魔术盒怎么不说话不告诉我?小朋友谁来告诉我?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在活动区角内,幼儿们收集了娃哈哈瓶、电池、汽车等废旧材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很喜欢玩电池,很认真地滚电池。电池又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让旧电池变废为宝,真正挖掘电池的教育价值,一物多玩,是我们教师所要想的,因此,制作了这个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电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点。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这样,真正发挥电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儿玩中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电池在斜坡道上滚的现象观察其变化,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2、发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虚心请教别人,增强合作意识。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型号的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与提示:取出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斜坡道上滚,自由探索,发现其特点。
2、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随意取电池在坡道上滚。
第二层次:尝试把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三层次:尝试把相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四层次:同伴间合作竞赛,一起玩电池,并学习记录。
3、 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新纲要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名称:我是中国小娃娃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肤色、外貌以及饮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2、知道中国很大,中国人很聪明,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各种肤色的小朋友图片或录像。
2、《他们爱吃什么》的图片一张。
3、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
1、出示各种肤色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上的中国小朋友。
2、中国的小朋友长得什么样?除了中国小朋友,图片上还有谁?
3、启发幼儿将中国小朋友与其他国家小朋友进行比较,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二、观察与操作
1、讨论:我们最爱吃什么?外国小朋友爱吃什么?
2、请幼儿帮助不同国家的小娃娃选择餐具和食物。
3、鼓励幼儿学各国小朋友相互问好的语言。
三、寻找发现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以“中国娃娃住在哪里”为题,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中国的'位置,并用笔做上记号。
2、共同认识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图上的特殊标记。
3、引导幼儿尝试在世界地图上找到某些外国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将他们送回家(粘贴在地图上)。
四、感受祖国真大
1、在世界地图上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知道中国很大。
2、看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说说中国地图的外形像什么,通过比较知道中国很大。
3、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
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
南方,有春姑娘的家。
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妈妈,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
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
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在一次偶然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男孩子在玩磁铁。磁铁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住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的喜爱。但他们只是单纯的玩耍,还没有知识的建构。针对幼儿喜爱磁铁的现象,我查看了有关磁铁的小实验,特地设计了大班这一教学活动,试图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特性和作用。
活动目标:
1.在拣拣玩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感受磁铁吸铁的特性。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磁铁以及各种材料:铃铛、木块、塑料片、回形针、硬币、大头针、钥匙、布条、玻璃球等
黄豆或大米、铁砂、纸盒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具,引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要送给你们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教师演示小猫钓鱼教具,重点向幼儿展示小鱼怎么被钓上来。
教师:“刚才你们看见我的小鱼为什么这么快会被钓起来呢?”
幼儿:“我看见了,有吸铁石。”
幼儿:“有磁铁。”
教师:“除了磁铁的帮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朋友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每条小鱼的'嘴巴上都装了一个什么?
幼儿:“针,别针。”
教师:“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回形针。如果把它拿掉,你们觉得小鱼还能被吸上来吗?我们一起来尝试下。”
教师将其中一条鱼的回形针拿掉,向幼儿演示没有回形针磁铁还能不能吸上来。
提问:“为什么吸不上来?”
幼儿讨论
二、自由探索,感知磁铁
教师:“刚才我们都看见了,磁铁能吸回形针,但是却不能吸卡纸。今天我还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磁铁和装着各种小东西的袋子,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动手试试,看看磁铁还能吸住哪些东西来做它的好朋友。”
幼儿玩磁铁,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每样都去尝试吸一吸。
提问:“刚辞啊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吸住了钢笔,铁钉,针,它只能吸锑制品。
三、米中拣铁,再次探索
教师:“既然磁铁的本领那么大,能吸住铁制品。今天我们就一起和磁铁玩个游戏吧!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小东西,但是它们都藏在纸盒中的米里面。请你们拿着磁铁将这些小东西吸上来,记得一定要多吸几次哦。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在纸盒封口左右来回吸。
幼儿操作,用磁铁把回形针,大头针和铁砂全都吸出来。
小结:“磁铁的磁性很大,它对铁制品的吸引力最大。
四、延伸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和磁铁玩了这么好玩的游戏,开心吗?”
幼儿:“开心。”
教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能和磁铁做好朋友,我们一起再去找找吧!”
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铁制品。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2-22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怎么写04-14
科学教育活动教案12-16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1-08
【热】科学活动教案01-20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8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