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27 07:36: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2、在多向互动的赏析评改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修改方法,养成良好的习作评改习惯和态度,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精彩点评。

  1、师:同学们,老师已经认真地拜读了你们的作品,感到十分惊喜,这可是你们自上三年级以来的第一篇杰作,你们的文章给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我点到几位同学的作文,请写这些作文的同学站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大家打个招呼。

  2、教师概括介绍学生的习作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则重点描述,学生一一亮相,教师用幽默、富有激励的语言加以简评。

  [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本次训练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能否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消除畏文心理,增强习作信心,激发习作热情,至关重要。本环节力求通过激励性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初尝成功的喜悦。]

  (二)佳作赏析。

  师:瞧,我们班上有这么多才子,老师的手也痒痒了,昨晚加班写了篇文章,写的就是你们中的一位,名字暂时保密哦,想听听吗?现在咱们换一换,我当学生,你们来当老师,我把文章念一遍,大家要注意倾听,猜猜我写的是谁,并能讲出依据,还要想想文章写得如何?好在哪里?

  (教师选择班上最具典型的一位学生写一篇文章(如下),师读,读完让学生把猜测到的同学名字写在手心里,齐亮手心,互相检视。)

  教师范文:

  猜猜我是谁

  见过我的人都夸我五官长得端正,虎头虎脑的,只是眼睛小了点,爸爸妈妈有时干脆呼我“小眼睛”,眼睛虽小,可有神着哩,能望见很远的操场上的小麻雀,发现密密麻麻的树枝中的金龟子,喜欢军事的爸爸说:“这小子将来也许能当个海军航空兵呢。”

  我的胆子很大,每次体检要抽血,总是冲在前面,第一个跑到医生跟前,还不停地给后面的同学打气,抽完血,晃晃胳膊,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感冒了要打针,我从来不哭也不闹,即使疼得浑身发抖,也不吭一声,医生都夸我“好样的!”,“真勇敢!”。只是在没有旁人的时候,我会悄悄地跟医生商量:“能不能打小小针的?轻轻地打。”弄到护士阿姨笑得前俯后仰,我至今还没弄明白她们到底笑什么。

  我的爱好很广泛,踢球啦,下棋啦,旅游啦,看课外书啦,样样喜欢,尤其爱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帅狗黑皮》、《足球小子》、《蜡笔小新》……一集也没落下,有的都看了两遍了还不过瘾,每天清晨或傍晚,我早早就守在电视旁边。看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地被“吸”到电视跟前,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手舞足蹈,弄得大人莫名其妙。每次看动画片,妈妈总忘不了提醒我:“不要靠得太近,伤眼睛呢。”

  最近《蓝猫淘气三千问》连续播出“宇宙探险”的精彩节目,我像着了魔似的,满脑子都是蓝猫、菲菲、咖喱,看多了,心里装满了疑问,向老师请教了很多问题:地球是不是在银河系里?太阳爆炸以后人类怎么办?黑洞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能不能回到过去?弄得老师都招架不住啦,许多同学听了都大为惊讶。

  这就是我,猜出来了吗?猜中有奖哦。

  师:我写的林宇微同学,你们猜到了吗?请猜到的同学起立(学生起立)。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真是火眼金睛啊!老师现在评你们为“孙小圣”,高兴吗?大家互相祝贺一下。

  师:老师感到很奇怪,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有什么“绝招”说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生1:我主要是从他的外貌描写中知道的。

  生2:我也是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写他胆子很大,体检抽血时总是很勇敢,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情──他平时胆子就很大,我就和他一起抓过蜥蜴。到山上摘野果他也总是跑在前面,也不怕草中有蛇。

  生3:我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可他特别爱看,文中写得很真实。

  师:是啊!只有真实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现在,请你们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1:这段话里您抓住了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生2:您写林宇微的爱好兴趣很广,但重点选择爱看动画片这个方面详细地写,而且写得很精彩。

  生3:我补充:写他看电视时的表现最生动。“守”字用得特别好,还有,写他看电视时“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手舞足蹈”,十分形象。

  生44:我觉得林宇微感冒药打针时的表现写得又生动又具体,说明林宇微的勇敢是硬挺的,其实他也怕痛。

  生5:我最欣赏“望见很远的操场上的小麻雀,发现密密麻麻的树枝中的`金龟子”这句话,说明林宇微的眼力很好。

  师:你的眼力也不错。同学们,经过交流,大家对林宇微同学的认识更清楚了,如果再写他,就会写得更具体、更逼真了。现在请大家想想,假如让你去写他,你会怎么写?

  生1:我会写他很乐于帮助别人,老师让他当小老师,他很认真负责,他还经常帮同学扫地。

  生2:我会写他的爱好是下棋,我觉得他特别喜爱下棋,飞行棋,五子棋、军旗、象棋、围棋都会下,他的书包里经常藏着各种棋子,他还说每天都要和爸爸杀几盘,他还常常找我下,如果没有人,就干脆左手跟右手来,有时下到天黑了也不知道。

  生3:老师,还可以写他的体育方面的特长,他转呼拉圈会转两百多下。

  ……

  师:哈!你们知道的比我还多,的确,林宇微同学可写的地方很多,同一个人,我们写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方面去写,写自己也是这样。

  (师生共同归纳写好本次习作的体会:①抓住自己真实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②表达时尽可能准确、具体、生动些,使人物的形象更突出,特点更鲜明。)

  [评:教师“下水”,能知道学生的习作困难所在,教师的下水文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佳作赏析,增强学生对优秀习作的感性认识,激起写好习作的热望。以班上同学为特例进行描写,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能激起学生的巨大的赏析、评改热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个人,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的习作创新思维。]

  (三)例文引正。

  师:说话要有口才,打仗还需兵器,修改文章要先掌握什么本领呢?现在老师手头有三个习作片断,均来自班上的小秀才们,这几位同学的习作都不错,但还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你们有信心帮他们改得更好吗?

  1、教师提供一个未抓住典型特征的关于描写外貌的片断。师读,学生判断写的是谁。(学生讲出好几个答案,均似是而非,无法确定。)

  例文1:

  我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圆圆的脑袋,一双大眼睛,黑黑的头发,一只小鼻子,一双大耳朵。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生:我们班上圆脑袋、大眼睛的人不少,看不出写的是哪一个?

  生:五官几乎都写了,但没有写出明显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现在告诉你们作者是──王伟康同学,请大家重新观察,抓住主要特征说一说。王伟康同学请边照镜子边听同学议论,也可提出不同的意见。

  生1:我发现王伟康同学是个双眼皮儿,总喜欢理个平头,鼻子嘛,没什么特点,就不写了,耳朵也不大,他写错了。

  师:主要是没观察仔细。大家再观察他的脸型、肤色说一说。

  生:他的脸黑黝黝的,像包公。

  生:他的脑袋挺大,可是脸却不大,不是“国”字脸,好像是──

  师:是“甲”字脸。对呀!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就可以了。伟康同学,你认为大家的评价有道理吗?经过照镜子,再参考同学们的提议,现在请你把它整理一下,说一说。

  ……

  2、教师提供一个关于描写爱好方面的片断,但面面俱到,描写不够具体,主要性格特点不突出。

  例文2:

  我爱好体育,喜欢跑步、跳高、跳远,特别爱打乒乓球;我喜欢音乐,会唱很多歌,还会弹电子琴;制作手抄报也是我的强项,在比赛中经常获奖;最近家里添了台电脑,我又迷上了上网,在上网查到了很多资料,对学习大有帮助。我的爱好还很多,比如:旅游、野炊、饲养小动物……我是个一天也闲不住的人。

  师:文中描写的“我”有什么样的爱好?

  生:体育、音乐、制作小报、上网,还有旅游、野炊、侍养小动物等。

  师:你认为这样描写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修改?

  生:介绍的爱好很多,但什么都写,没有一件写得具体。我们读了,留下的印象不深。

  生:应该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详细描写。

  师:你认为可以抓住那些方面写具体?怎样才能给我们感受到他真的喜欢某一方面的活动?

  生:我觉得他可以抓住“上网”这个方面去写,其它方面就简单一些,因为这个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一放学就钻进电脑里,他能查到很多我们查不到的资料,在上课交流时,老师经常表扬他资料查得好。

  师:“钻”字说得好,说明他确实是个小网虫。还有补充的吗?

  生:听她妈妈说,他一上网就什么都忘记了,经常忘了吃饭。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还是感觉他最兴趣的是体育,他是我们班上的体育“明星”,去年代表我们班去参加乒乓球比赛获得了学校第一名,跑步比赛获得了季军。

  师: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说明他对体育特别感兴趣,能举例说明吗?

  生:他课间活动几乎都在打乒乓球。碰上体育课他总是特别兴奋,做得很认真。

  师:(提问作者):你兴趣爱好广泛,这真是一件好事,你主要的爱好兴趣是什么?能比较具体的讲述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生讲述故事,是关于体育方面的,教师引导发表议论,帮助学生表达准确、具体、生动些,建议把精彩的部分写入作文之中。)

  3、教师投示一个关于描写性格方面的片断,描写较为具体但存在一些标点、用词、语句方面的毛病。

小学语文教案2

  一、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3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复习轻声和词组

  2、上节课,我们已经去小童家见识了冰花,想一想,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冰花是什么样子的?

  (晶亮;一朵朵。学生答对,齐读第一自然段。鼓励:看来,上节课你听得很认真,希望你这节课表现得更出色。)

  冰花到底有多美呢,你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一看?(生答:想。)那就赶快把课本打开,课文第二段告诉了我们冰花到底有多美。

  二、品读重点,感悟美丽: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然后想想,哪句话比第一段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用铅笔把这句话划下来。

  2、我发现许多同学已经做好了,并且用他们明亮的眼睛望着老师。谁来说说:哪一句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生答)

  大家跟他划的句子一样吗?(生答:一样)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①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这样的冰花怎么样?(生答:美)

  ②老师感觉,刚才大家齐读的时候,似乎少了一点儿“美”的感觉。你能试一试吗?请大家边听他读边去想象小草、树叶、牡丹的样子。

  ③嗯,比刚才读得有进步。谁能读得比他更美?

  ④你读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小草还不够柔嫩,树叶还不够宽大,牡丹还不够丰满,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美一点儿吗?

  ⑤我们现在来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评价:男生棒;女生美。

  ⑥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试一试,给我一次机会好吗?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的眼前都展现出冰花的美丽。

  学生评价。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鼓励的。

  ⑦我相信你们集体的力量会更大,大家一起读,一定会比老师读得更美。

  齐读(真棒,一起鼓掌,向自己祝贺)。

  4、这么美的冰花,昨天晚上还没有,今天早上却开在了玻璃窗上,小童是什么心情呀,他怎么对妈妈说的呢?

  5、当他又惊又喜地突然看到了冰花,他忍不住在心里赞美冰花(引读)啊!真漂亮!

  三、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小童真幸运,他看到了那么漂亮的冰花,我们要是也能看一看该多好啊!想不想看?(想!)我可以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好,现在呀,天黑了——我们要睡觉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音乐《鲁冰花》,教师贴画)一夜过去了,揉揉眼睛,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睁开眼睛。

  我看到了你们和小童一样的.高兴和赞叹。

  引导背诵:

  当你们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

  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此时你们会惊奇地喊——

  啊,真漂亮!它像——像——像——洁白。

  窗户形状的画纸,按照课文内容“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设计了三块玻璃上的窗花,第四块留下空白,

  四、发挥想象,合作探究:

  大家说得真精彩!

  聪明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冰花仅仅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吗?不,它千姿百态。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冰花?每个小组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你们想象的冰花。

  要求:

  ①小组内大家一起商量画什么,然后由一个人来画,画好后就请把画交给

  老师。哪个小组先画好就先展示这一组的图画。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请一个小组到黑板前,让第四块玻璃上开出他们想象中的冰花。

  ②展示:谈谈你们画的冰花像什么?(我的冰花像。)

  (海底世界,高山流水,美味佳肴,心形的图案)

  ③小结:老师惊奇地发现,你们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开花了。很多同学画的是各种颜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因为冰花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

  五、欣赏质疑,迁移训练:

  1.现在呀,我们去欣赏一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的精彩画面。(音,古曲《春江花月夜》、诗、画)

  同学们边看边想——

  这是茂密的森林还是满天乌云

  这是满天的星星还是跳跃的水滴

  这是一丛丛的花树还是公园里的喷泉

  你会不会从这金色的羽毛想到漂亮的大鸟

  你的想象啊,可以像放风筝的线

  放长再放长

  还有无穷的神奇和美丽

  等着你们去猜想

  (旁白结束,音乐和画面继续进行)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又有什么想问的呢?

  2.过渡——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小童也跟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

  (1)自己读读第三段,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怎么来的?(生答)跟他的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齐读:(课件)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2)其实呀,老师告诉大家:

  (课件)冰花是由于冬天夜晚寒冷,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成的。

  跟着老师小声读一遍。

  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妈妈是把老师的话换了一种说法。读一读大屏幕上老师的话,再读一读课文中妈妈的话,你喜欢哪一句?(生答)

  (3)妈妈的话说得很有意思,再读妈妈的话。

  (4)我们平时也可以把有些话说得更有趣一些。

  训练:

  (课件)下雪了,道路、树木、房屋都被雪盖上了。

  六、朗读全文,入境悟情(配乐):

  过渡——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也不错。说到这儿呀,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从前啊,我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冰花。现在因为人类污染环境,破坏了大气层,气候转暖,苏州现在很难看到这一美景了。不过去东北还能看到哦!好吧,带上你们的想象,也带上你们的向往,让我们去看冰花吧!把课文拿好,准备齐读。

  七、总结、作业:

  我们的课上到这里。我想冰花已经开在同学们心里了。现在呀,天气慢慢变冷了,冬天快到了,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也会发现冰花的。到时候,你把它画下来,或者拍摄下来,或者写下它的样子,美丽就永远不会离开你。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他、丰

  2.看看书,你准备怎么来记这几个字?

  3.指名选择生字,借助书上的笔顺分析字形,并指导书写。

  (1)丰: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先写三横,再写一竖。二横短,三横长,稍稍向上斜,间距要相等。)

  教师范写,教口诀:一横中,二横短,三横长,一竖竖中线。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2)他: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也。注意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比较“他”、“她”和“它”的用法,前者指人,男子;女子;后者指事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如课桌、黑板、小草、白兔等。

  说说课文中的“他”和“它”“她”各指谁?

  (“他”指小童,小童是个男孩;“她”指妈妈,是个女的;“它”指冰花,是事物。)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继续描红、仿影。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

  10

  冰花

  晶亮

  一朵朵

  像……

  啊,真漂亮!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劲一挣,尾巴断了,怎么办呢?它到处借尾巴,它借到了吗?通过学习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看视频《小壁虎借尾巴:范读》,听课文范读

  3、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

  4、看完后指名学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5、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词的音。

  a、学生自己读。

  b、老师检查读的效果。

  (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6、识记生字。

  二、合作交流

  自己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因为课文较长。)

  1、小组内读一读,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

  2、指小组汇报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

  通过反复读一是能够把课文读通顺,另外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这课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条长尾巴,它的尾巴和别的动物的尾巴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你想知道吗?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而且还要知道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2、请学生质疑,根据情况,有的可以当时解答,有的可等到讲读课文时再去解决。

  二、品读领悟

  1、读全文。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请你一边读全文,一边想,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读后学生回答:第3、4、5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请你快速读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请你在“谁”下面画横线。

  (1)学生边读边画。

  (2)学生回答,你画的是什么?

  (板书,并且出示鱼、牛、燕子的图片。)

  3、学习课文第3段。

  ①指名读这自然段,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老师出示前三句话,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老师分别出示:

  谁来到什么地方

  它看见了什么

  说了什么。

  在此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词语的意思,并且充分朗读。在理解“游来游去”时,找学生到讲台来表演,走来走去,以助理解游来游去。同时出示()来()去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词汇。

  学习第三句话时,老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想:哪句好?为什么?(体会到前一句表现小壁虎很有礼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气)。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③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行吗?指名读第四句话。(板书:拨水,同时出示活鱼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小鱼是怎样用尾巴拨水的。)

  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鱼姐姐说话的语气,并让人听出小鱼尾巴的作用。

  ④自己小声读这一段课文,用“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按句式说话的练习)。

  ⑤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⑥老师小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这一自然段时,先读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再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见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然后查一查,小壁虎为什么没借到尾巴。(板书:步骤:①读,②说过程,③想。)

  4、按照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

  ①学生先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②老师检查小组学习结果。

  指名朗读第4段,读出有礼貌的语气。小壁虎有礼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并且用商量的口气。还要读出老牛者稳重的语气。

  指小组分角色朗读。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③老师出示投影,演示投影片,老牛用尾巴赶蝇子。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④仍然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见了谁,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过程。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

  ②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课文,能够读出语气。)

  说一说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就像司机叔叔用方向盘掌握汽车的方向一样。)

  ③看插图说一说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经过。

  6、学习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①老师小结过渡: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到,心里十分难过,后来怎样呢?

  ②指名读第6、7这两个自然段。

  想一想:妈妈的话应当读出怎样的语气?(老练,亲切的语气。)

  妈妈为什么让它转过身子看看?因为小壁虎已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小壁虎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分角色朗读这两段。)

  7、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它原来的尾巴哪儿去了呢?学习第1段。

  ①指名读这一段:

  操作活动投影片,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的情况。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一挣”这个词。

  8、学习第2自然段。

  小壁虎没有了尾巴,这时它是怎么想的呢?(齐读第2自然段。)

  三、看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四、巩固延伸

  查找动物尾巴的妙用

  五、课堂练习:请同学帮你听写8个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

  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导入新课

  槐林飘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热情好客勤劳淳朴风土人情令人兴奋让人陶醉潇洒豪放吃苦耐劳自力更生

  孕育勤劳善良自强自立馥郁如雪的颜色多姿的形态飘溢的香味笔笔融情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⒈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⒉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这节课,我们一齐来体会作者优美质朴的语言。

  二、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以下是要求学生重点领悟的:

  ⑴叠词的广泛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槐豆豆、香喷喷、山山洼洼、摇摇晃晃、一缕缕炊烟、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叠词,读一读。

  ⑵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辮儿。”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真使人见人爱。“老槐树心疼的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⑶侧面烘托的描写。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三、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家什么?你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记住它?

  2、用生字组词扩展对字义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摘抄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十二个生字,写好十个生字。

  2、了解“戈壁滩、嘶鸣、弓箭、乐滋滋”等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二、教材赏析

  两千多年来,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出现、存在,并形成了长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

  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描述了现在人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两相对照,体现了古今巨大变化,使人既了解到长城当年“是打仗的战场”,又感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

  课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两句话,内容精练,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易于诵读。

  第一自然段仅用一句话勾勒出古长城今天的状貌:“矮矮的土墙墩,断断续续,排成一长串”。这样的长城与大多数学生心目中高大雄伟、绵延不绝的长城形象形成反差,体现出年代久远,突出了“古”。

  第二自然段中“又高又长”点出这是长城原来的面目。“人喊叫,马嘶鸣,刀枪丁丁当当”,只用十多个字,以声造势,体现出战斗的激烈,使人心惊胆寒。

  第三自然段转而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述长城现在的景象。“长城变矮了”,把上千年的`时代变迁浓缩在五个字中,化无形为有形,化凝重为活泼,学生读来亲切,容易激发想象。“蓝天、白云、绿草”,景色清新、优美;“清脆的笛声飘得很远很远”,既表达出牧羊大哥哥愉快的心情,又衬托出原野的宁静。

  后两个自然段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而且对比鲜明。长城样子的对比、声音的对比、人的对比,前者令人觉得很紧张,后者令人觉得轻松。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学前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师要侧重收集戈壁滩上古长城的资料。

  (二)读题质疑

  教师可先板书“长城”(“城”是生字,应注音),指名认读。再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与认识。然后把课题补充完整。由于课题较长,生字较多,要引领学生读准、读好。接下来,启发学生由课题质疑,如:什么是“戈壁滩”?什么是“古长城”?戈壁滩上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等等。对于前两个问题要随机解决,而后面的问题要为自主读书蓄势,不必解答。

  课题中的“戈”与“城”是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随机学习。

  “戈”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斜钩、撇、点,可以联系“我”字进行识记,如:左看不是我,右看半个我。“城”字可以运用分解识字或扩词识记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由于课文篇幅不长,句式多为短句,可以通过多读使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复现,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之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查、巩固识字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可以由学生提出各种检查办法,自查自评。

  1、字音上要注意以下两个字:嘶(si)、滋(zi)

  2、识记字形时仍要注意突出趣味,一方面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可以熟练运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特点不断渗透新方法,使学生对学汉字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如:

  根据常用的部件组合的办法识记:壁、排、仗、箭、滋。

  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容(这个宝盖真是大,谷米再多放得下。)

  做动作记忆:挎

  用画图的方法识记:串,会意字。一根绳子穿过两个框形之物。弓,象形字。古文字是拉开弓架的象形,无弦(弦线细小,远处见不到)。

  字画同源,表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少汉字的形都是摹仿具体物象而构造的,往往“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

  3、指导书写:

  (1)写好独体字:写“戈”的难点在于第二笔倾斜角度的掌握,太直了、太斜了都不美观。教师除了让学生自我揣摩外,还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不同倾斜角度的字,让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掌握方法。写“弓”字可以联系前面写过的“弯”字来练习。

  (2)写好上下结构的字:“箭、笛、容、蓝”都要写得上小下大,其中“容”字的“口”要写得稍扁些;“蓝”字的“皿”底也要扁一些;“兵”字要写得上大下小,但要注意下半部分的角度。

  (3)自主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城、现

  (四)激发想象,加深感悟,引导诵读。

  1、把整体感知落到实处,为想象、背诵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描写了古今两种不同的景象。并在书上勾划出关键词语“两千多年前”“现在”,然后通过分段读、按要求选读(教师提出要求:向大家介绍长城过去的情景或现在的情景,学生选相应内容)、同桌对读(一人读描写过去的内容,一人读描写今天的内容)等方式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对比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想象画面、理解内容、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想象。

  (1)边读边想象。

  朗读或背诵时要注意,这篇课文整体上语调平和,叙述沉稳。学习第二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战争场面的宏大,及高度戒备状态下的紧张;学习第三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蓝天、白云、碧草构成的美景,抓住“乐滋滋”“悠悠”“清脆的笛声”等词语想象人们心情的愉快,而无论是景、人、羊儿、笛声给人的都是一种微风徐拂一般的安宁、祥和的感受,不是喧闹,不是浮躁。

  所以如果想象到了画面,体会到了这一点,读的时候语调是较平稳的,语速是较舒缓的。

  (2)表演法。可以通过表演第二段中“挎着弓箭的士兵在上面走来走去,脸上一点儿笑容都没有”样子,体会当时气氛的肃穆、紧张。

  (3)局部扩展法。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古诗,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代战争的严酷。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配乐法。依据课文描述的古今不同的景象,配上合适的音乐(以苍凉、悲壮的音乐表现古长城的景象;以轻松、悠扬、舒缓的音乐表现今天长城内外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人民不同的情感。

  (5)多媒体演示法。

  (五)积累运用。

  自主分类积累词语: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考资料

  戈壁滩是一种由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戈壁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和低纬地区大陆西岸。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北部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分布。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懂得做事要全面调查。

  教学重点:

  1、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

  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问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字的书写:貌丑凶范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合适的`标点吗?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猫头鹰为什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1)自己读。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回到课文。

  2、我请同学们来读,谁愿意读?你自己选一个自然段读。

  提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一听他们谁的字音读得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说的谁?

  3、解词: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词语特别难理解,都把我给难住了,你么愿意帮帮我吗?

  课件:耻笑中的“笑”在课文中指什么?下面那个意思更准确?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刚才我们读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是什么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

  (1)学生答课件出示凤凰、乌鸦、麻雀、猫头鹰图

  (2)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读一读。

  课件:推荐劳动模范调查

  (3)能不能用上这七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5、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自由畅谈)

  6、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你们举手选出你们的看法。

  (1)当然能当

  (2)就它能当

  (3)调查后决定

  (4)不能当

  (老师了解学生选择的情况,然后做决定)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选择,那咱们学完生字之后再说。

  三、学习生字。

  猫头鹰的相貌又凶又丑。我们来学习貌、凶、丑三个生字。

  自己说一说。

  凶注意写的时候,里面的两笔位置靠上些,这个字才好看。

  丑字要特别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作业:

  抄写生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8

  1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

  1233445下一页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一片()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上一页123445下一页(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上一页123345下一页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

  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

  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

  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预设:⑴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⑵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⑶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

  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业小结

  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

  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egrave;nghuaacute;ngxuǎnchagrave;lěi

  凤凰选好树杈垒起

  wěnyaacute;ntuograve;shugrave;

  安稳房檐唾沫舒服

  cāojigrave;nqiě

  粗糙不仅而且

  三、听课文录音,思考预习题2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四)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排练成课本剧)。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激发同学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达种子的方式。

  教学准备

  苍耳实物、相关课件等。

  优秀教案

  一、贴近同学生活,谈话导入

  1、你观察到现在是生意盎然的春天,身边有哪些植物?

  2、为什么许多植物秋天枯萎了,第二年却更多、更茂盛?引出植物种子的传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1、请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采“智慧果”,巩固生字新词。

  三、品读课文,了解传达方式

  1、了解苍耳传达种子的方式

  (1)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你们把生字新词掌握得真牢固!小朋友们,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苍耳?请自由读。简要说说小刺猬和苍耳之间发生的故事。你们见过苍耳吗?(板书苍耳)展示实物。看,这就是苍耳。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2)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

  A、读。请同学自读第8自然段找到答案。

  B、说。请同学汇报,引导小朋友把话说完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弄明白了,课题中的“白马”加上了引号,表示它不是真正的马,而是……“骑白马”指什么?苍耳妈妈的绝招是让小朋友们钩住小白兔的毛,让小白兔背着它的小朋友去远方。(板书小白兔背)

  c、想象。假如你是小白兔,你会把苍耳背到哪里去呢?

  D、诵读。多种形式诵读儿歌,如分小组读,拍手诵读等。

  2、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传达种子的好方法,那你知道蒲公英、凤仙花和樱桃树又有哪些绝招吗?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他们传达种子的方式?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一读。(板书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请同学汇报自身喜欢的自然段,教师相机引导:你知道蒲公英怎么传达种子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发现的?

  (1)请生汇报读后,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需要谁的协助才干传达?(板书风吹)

  (3)看,蒲公英小朋友已经撑好了小伞,准备告别妈妈,和风婆婆一起去旅行啦,让我们轻轻地吹一口气,送它们去田野、山洼。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需要细细品尝;每一段话含着不同的感情,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那你从这一段话中能品出什么呢,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的,还是读得稍快些、高兴些?小朋友们,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品,快试试吧。同学自由练读后,请生读,教师引导评议:先说说小伙伴的优点,再礼貌、委婉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喜欢凤仙花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

  (2)为什么刺猬先生觉得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小炸弹”指的是什么?“子弹”指的是什么?凤仙花传达种子离不开什么?(板书凤仙花太阳晒)

  (3)老师想品读品读这一个自然段,请你们听听老师把哪些词语读得重。请同学评议,适时激励。你们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分男女生试一试。

  樱桃树:

  (1)说小樱桃树“更有趣了”,是因为它是靠谁的协助来的?(板书樱桃树小鸟带)

  (2)描写贪嘴的小鸟时用了几个动词,请小朋友们再自读课文,把写小鸟动作的词用“·”标示出来。

  (3)我们再美美地品读品读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拓展创编,整体回归

  1、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它仔细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真好!可是,小苍耳有了这么好听的歌,蒲公英、凤仙花、小樱桃树还没有呢,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开动小脑袋,帮它们创编儿歌吧。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首,也可以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编。自主创编后请同学汇报。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快乐、有趣的几十分钟,有了许多收获,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什么?

  3、拓展:植物妈妈的方法很多很多(板书……)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课件:这几种植物靠什么传达种子的?

  激励: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多看书,多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21骑“白马”的苍耳

  蒲公英风吹

  凤仙花太阳晒

  樱桃树小鸟带

  苍耳小白兔背

小学语文教案12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和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机器人图片欣赏。

  (出示图片)刚才你们欣赏的是什么?(机器人)

  你们觉得机器人怎样?(聪明、能干、有趣、可爱)

  是呀,因为机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极想拥有一些机器人。比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会危害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根据他们的工作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队员深入险境排除险情。又如,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见使他们不能象正常人一样上街购物,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明了导盲机器人,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铁盒子,却引领盲人走上街头。

  二、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学生齐读。

  你们喜欢机器人吗?那我们就来说说机器人。(出示交际内容)

  让我们展开想象,发明自己的机器人。请把你们画的机器人的画展示出来。

  三、学生展示画,取名,开火车说出机器人的名字。

  四、介绍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上台介绍后出示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五、开展口语交际:

  现在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老师先去采访一位参赛选手,看看他是怎样介绍的?同时注意听清楚老师采访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出示)

  1、你想发明什么机器人?

  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

  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

  4、它有哪些本领?

  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刚才同学们听了介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介绍机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4人小组合作讲,推出代表上台讲。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说得清楚明白。

  C、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1、学生代表上台讲。

  2、评出“最佳创意奖”。

  3、宣布“最佳创意奖”名单,并表示祝贺。

  六、总结: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大家发明的机器人也聪明能干。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家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所有的理想一定会美梦成真。

  七、作业。

  附板书设计:

  1、你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机器人?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聪明、能干)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4、他有哪些本领?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出示)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出示)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出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

  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出示)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出示)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三、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四.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出示)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15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5-30

小学语文绝招教案11-08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07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古诗的教案02-07

小学语文猫的教案03-14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2、在多向互动的赏析评改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修改方法,养成良好的习作评改习惯和态度,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精彩点评。

  1、师:同学们,老师已经认真地拜读了你们的作品,感到十分惊喜,这可是你们自上三年级以来的第一篇杰作,你们的文章给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现在我点到几位同学的作文,请写这些作文的同学站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大家打个招呼。

  2、教师概括介绍学生的习作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则重点描述,学生一一亮相,教师用幽默、富有激励的语言加以简评。

  [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本次训练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一组,能否通过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消除畏文心理,增强习作信心,激发习作热情,至关重要。本环节力求通过激励性点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初尝成功的喜悦。]

  (二)佳作赏析。

  师:瞧,我们班上有这么多才子,老师的手也痒痒了,昨晚加班写了篇文章,写的就是你们中的一位,名字暂时保密哦,想听听吗?现在咱们换一换,我当学生,你们来当老师,我把文章念一遍,大家要注意倾听,猜猜我写的是谁,并能讲出依据,还要想想文章写得如何?好在哪里?

  (教师选择班上最具典型的一位学生写一篇文章(如下),师读,读完让学生把猜测到的同学名字写在手心里,齐亮手心,互相检视。)

  教师范文:

  猜猜我是谁

  见过我的人都夸我五官长得端正,虎头虎脑的,只是眼睛小了点,爸爸妈妈有时干脆呼我“小眼睛”,眼睛虽小,可有神着哩,能望见很远的操场上的小麻雀,发现密密麻麻的树枝中的金龟子,喜欢军事的爸爸说:“这小子将来也许能当个海军航空兵呢。”

  我的胆子很大,每次体检要抽血,总是冲在前面,第一个跑到医生跟前,还不停地给后面的同学打气,抽完血,晃晃胳膊,显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感冒了要打针,我从来不哭也不闹,即使疼得浑身发抖,也不吭一声,医生都夸我“好样的!”,“真勇敢!”。只是在没有旁人的时候,我会悄悄地跟医生商量:“能不能打小小针的?轻轻地打。”弄到护士阿姨笑得前俯后仰,我至今还没弄明白她们到底笑什么。

  我的爱好很广泛,踢球啦,下棋啦,旅游啦,看课外书啦,样样喜欢,尤其爱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帅狗黑皮》、《足球小子》、《蜡笔小新》……一集也没落下,有的都看了两遍了还不过瘾,每天清晨或傍晚,我早早就守在电视旁边。看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地被“吸”到电视跟前,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手舞足蹈,弄得大人莫名其妙。每次看动画片,妈妈总忘不了提醒我:“不要靠得太近,伤眼睛呢。”

  最近《蓝猫淘气三千问》连续播出“宇宙探险”的精彩节目,我像着了魔似的,满脑子都是蓝猫、菲菲、咖喱,看多了,心里装满了疑问,向老师请教了很多问题:地球是不是在银河系里?太阳爆炸以后人类怎么办?黑洞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能不能回到过去?弄得老师都招架不住啦,许多同学听了都大为惊讶。

  这就是我,猜出来了吗?猜中有奖哦。

  师:我写的林宇微同学,你们猜到了吗?请猜到的同学起立(学生起立)。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真是火眼金睛啊!老师现在评你们为“孙小圣”,高兴吗?大家互相祝贺一下。

  师:老师感到很奇怪,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有什么“绝招”说出来让大家开开眼界?

  生1:我主要是从他的外貌描写中知道的。

  生2:我也是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写他胆子很大,体检抽血时总是很勇敢,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事情──他平时胆子就很大,我就和他一起抓过蜥蜴。到山上摘野果他也总是跑在前面,也不怕草中有蛇。

  生3:我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可他特别爱看,文中写得很真实。

  师:是啊!只有真实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现在,请你们想想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给你的印象最深?

  生1:这段话里您抓住了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生2:您写林宇微的爱好兴趣很广,但重点选择爱看动画片这个方面详细地写,而且写得很精彩。

  生3:我补充:写他看电视时的表现最生动。“守”字用得特别好,还有,写他看电视时“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手舞足蹈”,十分形象。

  生44:我觉得林宇微感冒药打针时的表现写得又生动又具体,说明林宇微的勇敢是硬挺的,其实他也怕痛。

  生5:我最欣赏“望见很远的操场上的小麻雀,发现密密麻麻的树枝中的`金龟子”这句话,说明林宇微的眼力很好。

  师:你的眼力也不错。同学们,经过交流,大家对林宇微同学的认识更清楚了,如果再写他,就会写得更具体、更逼真了。现在请大家想想,假如让你去写他,你会怎么写?

  生1:我会写他很乐于帮助别人,老师让他当小老师,他很认真负责,他还经常帮同学扫地。

  生2:我会写他的爱好是下棋,我觉得他特别喜爱下棋,飞行棋,五子棋、军旗、象棋、围棋都会下,他的书包里经常藏着各种棋子,他还说每天都要和爸爸杀几盘,他还常常找我下,如果没有人,就干脆左手跟右手来,有时下到天黑了也不知道。

  生3:老师,还可以写他的体育方面的特长,他转呼拉圈会转两百多下。

  ……

  师:哈!你们知道的比我还多,的确,林宇微同学可写的地方很多,同一个人,我们写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方面去写,写自己也是这样。

  (师生共同归纳写好本次习作的体会:①抓住自己真实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②表达时尽可能准确、具体、生动些,使人物的形象更突出,特点更鲜明。)

  [评:教师“下水”,能知道学生的习作困难所在,教师的下水文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佳作赏析,增强学生对优秀习作的感性认识,激起写好习作的热望。以班上同学为特例进行描写,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能激起学生的巨大的赏析、评改热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个人,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的习作创新思维。]

  (三)例文引正。

  师:说话要有口才,打仗还需兵器,修改文章要先掌握什么本领呢?现在老师手头有三个习作片断,均来自班上的小秀才们,这几位同学的习作都不错,但还有一些需要修改的地方,你们有信心帮他们改得更好吗?

  1、教师提供一个未抓住典型特征的关于描写外貌的片断。师读,学生判断写的是谁。(学生讲出好几个答案,均似是而非,无法确定。)

  例文1:

  我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圆圆的脑袋,一双大眼睛,黑黑的头发,一只小鼻子,一双大耳朵。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生:我们班上圆脑袋、大眼睛的人不少,看不出写的是哪一个?

  生:五官几乎都写了,但没有写出明显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师:现在告诉你们作者是──王伟康同学,请大家重新观察,抓住主要特征说一说。王伟康同学请边照镜子边听同学议论,也可提出不同的意见。

  生1:我发现王伟康同学是个双眼皮儿,总喜欢理个平头,鼻子嘛,没什么特点,就不写了,耳朵也不大,他写错了。

  师:主要是没观察仔细。大家再观察他的脸型、肤色说一说。

  生:他的脸黑黝黝的,像包公。

  生:他的脑袋挺大,可是脸却不大,不是“国”字脸,好像是──

  师:是“甲”字脸。对呀!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就可以了。伟康同学,你认为大家的评价有道理吗?经过照镜子,再参考同学们的提议,现在请你把它整理一下,说一说。

  ……

  2、教师提供一个关于描写爱好方面的片断,但面面俱到,描写不够具体,主要性格特点不突出。

  例文2:

  我爱好体育,喜欢跑步、跳高、跳远,特别爱打乒乓球;我喜欢音乐,会唱很多歌,还会弹电子琴;制作手抄报也是我的强项,在比赛中经常获奖;最近家里添了台电脑,我又迷上了上网,在上网查到了很多资料,对学习大有帮助。我的爱好还很多,比如:旅游、野炊、饲养小动物……我是个一天也闲不住的人。

  师:文中描写的“我”有什么样的爱好?

  生:体育、音乐、制作小报、上网,还有旅游、野炊、侍养小动物等。

  师:你认为这样描写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修改?

  生:介绍的爱好很多,但什么都写,没有一件写得具体。我们读了,留下的印象不深。

  生:应该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详细描写。

  师:你认为可以抓住那些方面写具体?怎样才能给我们感受到他真的喜欢某一方面的活动?

  生:我觉得他可以抓住“上网”这个方面去写,其它方面就简单一些,因为这个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一放学就钻进电脑里,他能查到很多我们查不到的资料,在上课交流时,老师经常表扬他资料查得好。

  师:“钻”字说得好,说明他确实是个小网虫。还有补充的吗?

  生:听她妈妈说,他一上网就什么都忘记了,经常忘了吃饭。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还是感觉他最兴趣的是体育,他是我们班上的体育“明星”,去年代表我们班去参加乒乓球比赛获得了学校第一名,跑步比赛获得了季军。

  师: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说明他对体育特别感兴趣,能举例说明吗?

  生:他课间活动几乎都在打乒乓球。碰上体育课他总是特别兴奋,做得很认真。

  师:(提问作者):你兴趣爱好广泛,这真是一件好事,你主要的爱好兴趣是什么?能比较具体的讲述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吗?

  (生讲述故事,是关于体育方面的,教师引导发表议论,帮助学生表达准确、具体、生动些,建议把精彩的部分写入作文之中。)

  3、教师投示一个关于描写性格方面的片断,描写较为具体但存在一些标点、用词、语句方面的毛病。

小学语文教案2

  一、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3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复习轻声和词组

  2、上节课,我们已经去小童家见识了冰花,想一想,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冰花是什么样子的?

  (晶亮;一朵朵。学生答对,齐读第一自然段。鼓励:看来,上节课你听得很认真,希望你这节课表现得更出色。)

  冰花到底有多美呢,你们想不想再去小童家看一看?(生答:想。)那就赶快把课本打开,课文第二段告诉了我们冰花到底有多美。

  二、品读重点,感悟美丽:

  1、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然后想想,哪句话比第一段更细致地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用铅笔把这句话划下来。

  2、我发现许多同学已经做好了,并且用他们明亮的眼睛望着老师。谁来说说:哪一句写出了冰花的样子?(生答)

  大家跟他划的句子一样吗?(生答:一样)那就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3、①老师想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这样的冰花怎么样?(生答:美)

  ②老师感觉,刚才大家齐读的时候,似乎少了一点儿“美”的感觉。你能试一试吗?请大家边听他读边去想象小草、树叶、牡丹的样子。

  ③嗯,比刚才读得有进步。谁能读得比他更美?

  ④你读得已经很好了,但是小草还不够柔嫩,树叶还不够宽大,牡丹还不够丰满,你能把这句话读得更美一点儿吗?

  ⑤我们现在来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

  评价:男生棒;女生美。

  ⑥听你们读,老师也想试一试,给我一次机会好吗?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的眼前都展现出冰花的美丽。

  学生评价。老师会永远记得你们的鼓励的。

  ⑦我相信你们集体的力量会更大,大家一起读,一定会比老师读得更美。

  齐读(真棒,一起鼓掌,向自己祝贺)。

  4、这么美的冰花,昨天晚上还没有,今天早上却开在了玻璃窗上,小童是什么心情呀,他怎么对妈妈说的呢?

  5、当他又惊又喜地突然看到了冰花,他忍不住在心里赞美冰花(引读)啊!真漂亮!

  三、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小童真幸运,他看到了那么漂亮的冰花,我们要是也能看一看该多好啊!想不想看?(想!)我可以帮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好,现在呀,天黑了——我们要睡觉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音乐《鲁冰花》,教师贴画)一夜过去了,揉揉眼睛,打个哈欠,伸个懒腰,睁开眼睛。

  我看到了你们和小童一样的.高兴和赞叹。

  引导背诵:

  当你们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

  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此时你们会惊奇地喊——

  啊,真漂亮!它像——像——像——洁白。

  窗户形状的画纸,按照课文内容“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设计了三块玻璃上的窗花,第四块留下空白,

  四、发挥想象,合作探究:

  大家说得真精彩!

  聪明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冰花仅仅像树叶、像小草、像牡丹吗?不,它千姿百态。你还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冰花?每个小组自己动手设计一幅你们想象的冰花。

  要求:

  ①小组内大家一起商量画什么,然后由一个人来画,画好后就请把画交给

  老师。哪个小组先画好就先展示这一组的图画。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请一个小组到黑板前,让第四块玻璃上开出他们想象中的冰花。

  ②展示:谈谈你们画的冰花像什么?(我的冰花像。)

  (海底世界,高山流水,美味佳肴,心形的图案)

  ③小结:老师惊奇地发现,你们每个人的想象力都开花了。很多同学画的是各种颜色的冰花,这也不奇怪,因为冰花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

  五、欣赏质疑,迁移训练:

  1.现在呀,我们去欣赏一下摄影师拍下的冰花的精彩画面。(音,古曲《春江花月夜》、诗、画)

  同学们边看边想——

  这是茂密的森林还是满天乌云

  这是满天的星星还是跳跃的水滴

  这是一丛丛的花树还是公园里的喷泉

  你会不会从这金色的羽毛想到漂亮的大鸟

  你的想象啊,可以像放风筝的线

  放长再放长

  还有无穷的神奇和美丽

  等着你们去猜想

  (旁白结束,音乐和画面继续进行)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又有什么想问的呢?

  2.过渡——这么美丽的冰花是从哪儿来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小童也跟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

  (1)自己读读第三段,哪句话告诉我们冰花是怎么来的?(生答)跟他的想法一样的请举手。

  齐读:(课件)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2)其实呀,老师告诉大家:

  (课件)冰花是由于冬天夜晚寒冷,将玻璃窗上的水汽凝结而成的。

  跟着老师小声读一遍。

  这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妈妈是把老师的话换了一种说法。读一读大屏幕上老师的话,再读一读课文中妈妈的话,你喜欢哪一句?(生答)

  (3)妈妈的话说得很有意思,再读妈妈的话。

  (4)我们平时也可以把有些话说得更有趣一些。

  训练:

  (课件)下雪了,道路、树木、房屋都被雪盖上了。

  六、朗读全文,入境悟情(配乐):

  过渡——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也不错。说到这儿呀,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从前啊,我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千姿百态、晶莹透亮的冰花。现在因为人类污染环境,破坏了大气层,气候转暖,苏州现在很难看到这一美景了。不过去东北还能看到哦!好吧,带上你们的想象,也带上你们的向往,让我们去看冰花吧!把课文拿好,准备齐读。

  七、总结、作业:

  我们的课上到这里。我想冰花已经开在同学们心里了。现在呀,天气慢慢变冷了,冬天快到了,你只要细心去观察,也会发现冰花的。到时候,你把它画下来,或者拍摄下来,或者写下它的样子,美丽就永远不会离开你。

  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他、丰

  2.看看书,你准备怎么来记这几个字?

  3.指名选择生字,借助书上的笔顺分析字形,并指导书写。

  (1)丰: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先写三横,再写一竖。二横短,三横长,稍稍向上斜,间距要相等。)

  教师范写,教口诀:一横中,二横短,三横长,一竖竖中线。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2)他:左右结构单人旁,右边是个也。注意左窄右宽。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在书上描红。

  比较“他”、“她”和“它”的用法,前者指人,男子;女子;后者指事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如课桌、黑板、小草、白兔等。

  说说课文中的“他”和“它”“她”各指谁?

  (“他”指小童,小童是个男孩;“她”指妈妈,是个女的;“它”指冰花,是事物。)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继续描红、仿影。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板书:

  10

  冰花

  晶亮

  一朵朵

  像……

  啊,真漂亮!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劲一挣,尾巴断了,怎么办呢?它到处借尾巴,它借到了吗?通过学习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看视频《小壁虎借尾巴:范读》,听课文范读

  3、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

  4、看完后指名学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5、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词的音。

  a、学生自己读。

  b、老师检查读的效果。

  (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6、识记生字。

  二、合作交流

  自己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因为课文较长。)

  1、小组内读一读,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

  2、指小组汇报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

  通过反复读一是能够把课文读通顺,另外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齐读课题。这课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条长尾巴,它的尾巴和别的动物的尾巴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你想知道吗?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而且还要知道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2、请学生质疑,根据情况,有的可以当时解答,有的可等到讲读课文时再去解决。

  二、品读领悟

  1、读全文。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请你一边读全文,一边想,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读后学生回答:第3、4、5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请你快速读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请你在“谁”下面画横线。

  (1)学生边读边画。

  (2)学生回答,你画的是什么?

  (板书,并且出示鱼、牛、燕子的图片。)

  3、学习课文第3段。

  ①指名读这自然段,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老师出示前三句话,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老师分别出示:

  谁来到什么地方

  它看见了什么

  说了什么。

  在此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词语的意思,并且充分朗读。在理解“游来游去”时,找学生到讲台来表演,走来走去,以助理解游来游去。同时出示()来()去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词汇。

  学习第三句话时,老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想:哪句好?为什么?(体会到前一句表现小壁虎很有礼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气)。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③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行吗?指名读第四句话。(板书:拨水,同时出示活鱼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小鱼是怎样用尾巴拨水的。)

  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鱼姐姐说话的语气,并让人听出小鱼尾巴的作用。

  ④自己小声读这一段课文,用“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按句式说话的练习)。

  ⑤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⑥老师小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这一自然段时,先读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再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见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然后查一查,小壁虎为什么没借到尾巴。(板书:步骤:①读,②说过程,③想。)

  4、按照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

  ①学生先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②老师检查小组学习结果。

  指名朗读第4段,读出有礼貌的语气。小壁虎有礼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并且用商量的口气。还要读出老牛者稳重的语气。

  指小组分角色朗读。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③老师出示投影,演示投影片,老牛用尾巴赶蝇子。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④仍然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见了谁,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过程。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

  ②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课文,能够读出语气。)

  说一说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就像司机叔叔用方向盘掌握汽车的方向一样。)

  ③看插图说一说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经过。

  6、学习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①老师小结过渡: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到,心里十分难过,后来怎样呢?

  ②指名读第6、7这两个自然段。

  想一想:妈妈的话应当读出怎样的语气?(老练,亲切的语气。)

  妈妈为什么让它转过身子看看?因为小壁虎已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小壁虎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能力。)

  (分角色朗读这两段。)

  7、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它原来的尾巴哪儿去了呢?学习第1段。

  ①指名读这一段:

  操作活动投影片,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的情况。通过演示让学生理解“一挣”这个词。

  8、学习第2自然段。

  小壁虎没有了尾巴,这时它是怎么想的呢?(齐读第2自然段。)

  三、看板书总结课文内容。

  四、巩固延伸

  查找动物尾巴的妙用

  五、课堂练习:请同学帮你听写8个词语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

  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导入新课

  槐林飘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热情好客勤劳淳朴风土人情令人兴奋让人陶醉潇洒豪放吃苦耐劳自力更生

  孕育勤劳善良自强自立馥郁如雪的颜色多姿的形态飘溢的香味笔笔融情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⒈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⒉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这节课,我们一齐来体会作者优美质朴的语言。

  二、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以下是要求学生重点领悟的:

  ⑴叠词的广泛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槐豆豆、香喷喷、山山洼洼、摇摇晃晃、一缕缕炊烟、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叠词,读一读。

  ⑵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辮儿。”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真使人见人爱。“老槐树心疼的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⑶侧面烘托的描写。如“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作者从侧面写出了槐花的香,这是槐花的馨香引来了蜜蜂,引来了孩子。“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三、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家什么?你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记住它?

  2、用生字组词扩展对字义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摘抄好词佳句

小学语文教案6

  一、学习目标

  1、会认十二个生字,写好十个生字。

  2、了解“戈壁滩、嘶鸣、弓箭、乐滋滋”等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二、教材赏析

  两千多年来,长城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足迹出现、存在,并形成了长城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了解长城,知道它的过去与现在。

  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一方面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长城上充满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一方面描述了现在人们和平、幸福的生活景象。两相对照,体现了古今巨大变化,使人既了解到长城当年“是打仗的战场”,又感受到今天美好的生活。

  课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两句话,内容精练,结构紧凑,语言简洁、生动,易于诵读。

  第一自然段仅用一句话勾勒出古长城今天的状貌:“矮矮的土墙墩,断断续续,排成一长串”。这样的长城与大多数学生心目中高大雄伟、绵延不绝的长城形象形成反差,体现出年代久远,突出了“古”。

  第二自然段中“又高又长”点出这是长城原来的面目。“人喊叫,马嘶鸣,刀枪丁丁当当”,只用十多个字,以声造势,体现出战斗的激烈,使人心惊胆寒。

  第三自然段转而用轻松、愉快的笔调描述长城现在的景象。“长城变矮了”,把上千年的`时代变迁浓缩在五个字中,化无形为有形,化凝重为活泼,学生读来亲切,容易激发想象。“蓝天、白云、绿草”,景色清新、优美;“清脆的笛声飘得很远很远”,既表达出牧羊大哥哥愉快的心情,又衬托出原野的宁静。

  后两个自然段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而且对比鲜明。长城样子的对比、声音的对比、人的对比,前者令人觉得很紧张,后者令人觉得轻松。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验两种不同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学前准备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教师要侧重收集戈壁滩上古长城的资料。

  (二)读题质疑

  教师可先板书“长城”(“城”是生字,应注音),指名认读。再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与认识。然后把课题补充完整。由于课题较长,生字较多,要引领学生读准、读好。接下来,启发学生由课题质疑,如:什么是“戈壁滩”?什么是“古长城”?戈壁滩上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等等。对于前两个问题要随机解决,而后面的问题要为自主读书蓄势,不必解答。

  课题中的“戈”与“城”是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随机学习。

  “戈”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斜钩、撇、点,可以联系“我”字进行识记,如:左看不是我,右看半个我。“城”字可以运用分解识字或扩词识记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由于课文篇幅不长,句式多为短句,可以通过多读使在语言环境中不断复现,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之后,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检查、巩固识字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可以由学生提出各种检查办法,自查自评。

  1、字音上要注意以下两个字:嘶(si)、滋(zi)

  2、识记字形时仍要注意突出趣味,一方面让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可以熟练运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特点不断渗透新方法,使学生对学汉字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如:

  根据常用的部件组合的办法识记:壁、排、仗、箭、滋。

  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容(这个宝盖真是大,谷米再多放得下。)

  做动作记忆:挎

  用画图的方法识记:串,会意字。一根绳子穿过两个框形之物。弓,象形字。古文字是拉开弓架的象形,无弦(弦线细小,远处见不到)。

  字画同源,表形性是汉字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少汉字的形都是摹仿具体物象而构造的,往往“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

  3、指导书写:

  (1)写好独体字:写“戈”的难点在于第二笔倾斜角度的掌握,太直了、太斜了都不美观。教师除了让学生自我揣摩外,还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不同倾斜角度的字,让学生在对比鉴赏中掌握方法。写“弓”字可以联系前面写过的“弯”字来练习。

  (2)写好上下结构的字:“箭、笛、容、蓝”都要写得上小下大,其中“容”字的“口”要写得稍扁些;“蓝”字的“皿”底也要扁一些;“兵”字要写得上大下小,但要注意下半部分的角度。

  (3)自主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城、现

  (四)激发想象,加深感悟,引导诵读。

  1、把整体感知落到实处,为想象、背诵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读书,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课文描写了古今两种不同的景象。并在书上勾划出关键词语“两千多年前”“现在”,然后通过分段读、按要求选读(教师提出要求:向大家介绍长城过去的情景或现在的情景,学生选相应内容)、同桌对读(一人读描写过去的内容,一人读描写今天的内容)等方式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对比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想象画面、理解内容、背诵课文打下基础。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想象。

  (1)边读边想象。

  朗读或背诵时要注意,这篇课文整体上语调平和,叙述沉稳。学习第二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战争场面的宏大,及高度戒备状态下的紧张;学习第三自然段要通过朗读想象蓝天、白云、碧草构成的美景,抓住“乐滋滋”“悠悠”“清脆的笛声”等词语想象人们心情的愉快,而无论是景、人、羊儿、笛声给人的都是一种微风徐拂一般的安宁、祥和的感受,不是喧闹,不是浮躁。

  所以如果想象到了画面,体会到了这一点,读的时候语调是较平稳的,语速是较舒缓的。

  (2)表演法。可以通过表演第二段中“挎着弓箭的士兵在上面走来走去,脸上一点儿笑容都没有”样子,体会当时气氛的肃穆、紧张。

  (3)局部扩展法。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古诗,使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代战争的严酷。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配乐法。依据课文描述的古今不同的景象,配上合适的音乐(以苍凉、悲壮的音乐表现古长城的景象;以轻松、悠扬、舒缓的音乐表现今天长城内外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不同历史时期人民不同的情感。

  (5)多媒体演示法。

  (五)积累运用。

  自主分类积累词语: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滋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考资料

  戈壁滩是一种由粗沙、砾石覆盖的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戈壁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和低纬地区大陆西岸。我国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北部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分布。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懂得做事要全面调查。

  教学重点:

  1、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

  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问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字的书写:貌丑凶范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合适的`标点吗?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猫头鹰为什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1)自己读。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回到课文。

  2、我请同学们来读,谁愿意读?你自己选一个自然段读。

  提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一听他们谁的字音读得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说的谁?

  3、解词: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词语特别难理解,都把我给难住了,你么愿意帮帮我吗?

  课件:耻笑中的“笑”在课文中指什么?下面那个意思更准确?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刚才我们读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是什么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

  (1)学生答课件出示凤凰、乌鸦、麻雀、猫头鹰图

  (2)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读一读。

  课件:推荐劳动模范调查

  (3)能不能用上这七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5、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自由畅谈)

  6、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你们举手选出你们的看法。

  (1)当然能当

  (2)就它能当

  (3)调查后决定

  (4)不能当

  (老师了解学生选择的情况,然后做决定)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选择,那咱们学完生字之后再说。

  三、学习生字。

  猫头鹰的相貌又凶又丑。我们来学习貌、凶、丑三个生字。

  自己说一说。

  凶注意写的时候,里面的两笔位置靠上些,这个字才好看。

  丑字要特别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作业:

  抄写生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8

  1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

  1233445下一页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一片()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上一页123445下一页(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上一页123345下一页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

  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

  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

  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

  (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

  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

  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

  (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预设:⑴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⑵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⑶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

  (五)迁移拓展

  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业小结

  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

  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egrave;nghuaacute;ngxuǎnchagrave;lěi

  凤凰选好树杈垒起

  wěnyaacute;ntuograve;shugrave;

  安稳房檐唾沫舒服

  cāojigrave;nqiě

  粗糙不仅而且

  三、听课文录音,思考预习题2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四)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排练成课本剧)。

小学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激发同学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传达种子的方式。

  教学准备

  苍耳实物、相关课件等。

  优秀教案

  一、贴近同学生活,谈话导入

  1、你观察到现在是生意盎然的春天,身边有哪些植物?

  2、为什么许多植物秋天枯萎了,第二年却更多、更茂盛?引出植物种子的传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1、请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一定要特别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采“智慧果”,巩固生字新词。

  三、品读课文,了解传达方式

  1、了解苍耳传达种子的方式

  (1)老师越来越喜欢你们了,你们把生字新词掌握得真牢固!小朋友们,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苍耳?请自由读。简要说说小刺猬和苍耳之间发生的故事。你们见过苍耳吗?(板书苍耳)展示实物。看,这就是苍耳。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

  (2)苍耳是怎么传达种子的?

  A、读。请同学自读第8自然段找到答案。

  B、说。请同学汇报,引导小朋友把话说完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弄明白了,课题中的“白马”加上了引号,表示它不是真正的马,而是……“骑白马”指什么?苍耳妈妈的绝招是让小朋友们钩住小白兔的毛,让小白兔背着它的小朋友去远方。(板书小白兔背)

  c、想象。假如你是小白兔,你会把苍耳背到哪里去呢?

  D、诵读。多种形式诵读儿歌,如分小组读,拍手诵读等。

  2、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传达种子的好方法,那你知道蒲公英、凤仙花和樱桃树又有哪些绝招吗?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他们传达种子的方式?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自然段读一读。(板书蒲公英凤仙花樱桃树)请同学汇报自身喜欢的自然段,教师相机引导:你知道蒲公英怎么传达种子了吗?你从第几自然段发现的?

  (1)请生汇报读后,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2)“小伞”指的是什么?蒲公英的种子需要谁的协助才干传达?(板书风吹)

  (3)看,蒲公英小朋友已经撑好了小伞,准备告别妈妈,和风婆婆一起去旅行啦,让我们轻轻地吹一口气,送它们去田野、山洼。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每一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需要细细品尝;每一段话含着不同的感情,同样需要我们认真地读、细细地品。那你从这一段话中能品出什么呢,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轻柔的,还是读得稍快些、高兴些?小朋友们,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品,快试试吧。同学自由练读后,请生读,教师引导评议:先说说小伙伴的优点,再礼貌、委婉地提出意见或建议。

  喜欢凤仙花的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

  (2)为什么刺猬先生觉得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小炸弹”指的是什么?“子弹”指的是什么?凤仙花传达种子离不开什么?(板书凤仙花太阳晒)

  (3)老师想品读品读这一个自然段,请你们听听老师把哪些词语读得重。请同学评议,适时激励。你们一定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来,分男女生试一试。

  樱桃树:

  (1)说小樱桃树“更有趣了”,是因为它是靠谁的协助来的?(板书樱桃树小鸟带)

  (2)描写贪嘴的小鸟时用了几个动词,请小朋友们再自读课文,把写小鸟动作的词用“·”标示出来。

  (3)我们再美美地品读品读第四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拓展创编,整体回归

  1、小刺猬把苍耳的来历记在了本子上,它仔细观察、随时记录的习惯真好!可是,小苍耳有了这么好听的歌,蒲公英、凤仙花、小樱桃树还没有呢,聪明的小朋友,让我们开动小脑袋,帮它们创编儿歌吧。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首,也可以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编。自主创编后请同学汇报。

  2、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了快乐、有趣的几十分钟,有了许多收获,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植物妈妈说什么?

  3、拓展:植物妈妈的方法很多很多(板书……)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课件:这几种植物靠什么传达种子的?

  激励: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多看书,多查阅资料。

  板书设计:

  21骑“白马”的苍耳

  蒲公英风吹

  凤仙花太阳晒

  樱桃树小鸟带

  苍耳小白兔背

小学语文教案12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和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机器人图片欣赏。

  (出示图片)刚才你们欣赏的是什么?(机器人)

  你们觉得机器人怎样?(聪明、能干、有趣、可爱)

  是呀,因为机器人能做人所不能及的事情,所以人们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极想拥有一些机器人。比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会危害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科学家根据他们的工作需要发明了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队员深入险境排除险情。又如,社会上有相当数量的盲人,眼睛看不见使他们不能象正常人一样上街购物,科学家根据他们的生活需要发明了导盲机器人,虽然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铁盒子,却引领盲人走上街头。

  二、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学生齐读。

  你们喜欢机器人吗?那我们就来说说机器人。(出示交际内容)

  让我们展开想象,发明自己的机器人。请把你们画的机器人的画展示出来。

  三、学生展示画,取名,开火车说出机器人的名字。

  四、介绍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机器人的哪些知识呢?(学生上台介绍后出示机器人的有关知识)

  五、开展口语交际:

  现在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去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获奖,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呢?老师先去采访一位参赛选手,看看他是怎样介绍的?同时注意听清楚老师采访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出示)

  1、你想发明什么机器人?

  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保姆机器人”。

  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因为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没有人照顾我,被送到了很远很远的奶奶家,一直到我上幼儿园才回到父母身边。所以,我想发明一个“保姆机器人”,专门在家照顾小孩。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看,她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机器猫?一看就特别可爱,小孩会特别喜欢。不同的是,她的脸是一个屏幕,能出现爸爸或妈妈微笑的脸庞,让孩子觉得父母就在身边。

  4、它有哪些本领?

  她的本领可大了!首先,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定时给孩子喂奶、晒太阳、做游戏,哄着孩子睡觉,使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她能散发出**的体味,让孩子像在妈妈身边一样有安全感,还能用妈妈或爸爸的声音来为孩子唱歌、讲故事。第三,她能通过电子眼敏锐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和身体状况,一旦发现生病,会马上同主人取得联系。第四,当孩子哭闹时,她能通过模拟各种动物的叫声、播放动画片等来哄孩子。当然,她还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搞好家庭卫生,在主人下班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有了这样的“保姆机器人”,大人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刚才同学们听了介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介绍机器人了吧?(生答,出示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4人小组合作讲,推出代表上台讲。

  课件出示说话要求:

  A、想象要奇特、合理。

  B、说得清楚明白。

  C、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1、学生代表上台讲。

  2、评出“最佳创意奖”。

  3、宣布“最佳创意奖”名单,并表示祝贺。

  六、总结:

  大家的想象真丰富,大家发明的机器人也聪明能干。我想,只要大家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大家美好的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所有的理想一定会美梦成真。

  七、作业。

  附板书设计:

  1、你为什么要发明这个机器人?

  口语交际: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2、你为什么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呢?

  (聪明、能干)

  3、你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

  4、他有哪些本领?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写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出示)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出示)

  例如:

  未来的食物

  老师最不喜欢进厨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饭时,常常为要吃什么而发愁;而在厨房里烟熏火燎之后,往往连自己都不再想吃饭了。我幻想着未来的食物……

  未来的食物当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鲜的、绿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儿童食物的`形状是各种卡通形象;成人的则是各种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买回来就可以吃,免去了买菜、买面的麻烦。

  未来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为高科技的包装,它始终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和最理想的温度。我们的厨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戏室了,我们的妈妈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来的食物营养丰富,有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我们只要按时吃饭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再也不用考虑一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几两肉的问题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身体会发胖。

  怎么样,同学们,想尝尝未来的食物吗?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

  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

  第四课时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出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

  这六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

  交流课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读读认认

  1.(出示)读一读这首儿歌,注意带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调料和味道。

  3.(出示)这八个字扩词。

  4.说出另外的跟调料和味道有关的字。

  三、读读背背

  1.导入:看见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儿。看到不同的花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就揭示了如何预测明日天气,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四.宽带网

  1.科学技术真神奇,可以让人在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出示)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掌握丰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析、演,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说说你感受了竺可桢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重点理解“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观察的精确、细致及长期的观察习惯。

  3、相机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过渡:“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一年中小孩子牢记竺爷爷的话,当他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时,他是如何告诉竺爷爷的呢?

  三、情景演示,体会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读课文,小组中分角色演示当时的情景。

  2、指名演示对话,其它同学仔细看,仔细品,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想象人物说话的神情,评评同学的表演。

  3、给这段对话加上一定的提示语。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导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说说从这一大段中你体会到了竺爷爷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理解“精确”一词。

  (先说说“精确”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说什么才称得上是“精确”。)

  五、通读全文,总结。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汇报交流。

  3、学习了本文,你觉得竺爷爷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态度?从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六、课后作业:

  进一步搜集竺可桢的有关资料。

小学语文教案15

  预设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预设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如果你想和家人、亲戚、朋友或同学沟通想法、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你会用哪些方式?(面谈、通电话、发电子邮件、书信)

  2、从古至今,书信都是人们之间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书信的内容包罗万丈,除了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还有请求帮助的、汇报情况的等等。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8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里就有两封信,请大家看看这两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自由阅读,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看两封信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简单概括书信内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师:对于张国强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吗?你是怎样做的。?

  2、柯岩老师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觉得有道理吗?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况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讨论交流,了解书信好处

  1、猜一猜:这么多可以和柯岩老师倾诉烦恼的方式,张国强为什么选择写信而不选择打电话或其他方式呢?

  2、交流:写信好友那些好处呢?

  (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

  a、有的地区还没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可以用书信与外沟通。

  b、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可以用书信表达。

  c、有时候见字如见人,书信让人有温暖的感觉。

  五、观察发现,认识书信格式

  1、自由观察两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边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书:

  (1)称呼。(把对说信任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果说的.事多,就应该分段些,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该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该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六、巩固练习,紧记书信格式

  1、出示练习,让学生根据内容改成书信的格式。

  练习内容:今天,小明写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请哥哥收到信后马上回家。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在黑板写,全班校正。

  七、作业:写信

  温馨提示:

  1、先确定要写给谁。

  2、考虑清楚要说些什么内容。

  3、注意书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