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27 11:11:3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

  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幼儿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

  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

  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

  (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

  (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

  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

  (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

  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延伸活动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3、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教学反思:

  《电话》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幼儿的兴趣很浓、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不足之处:

  在设计电话号码时,我忘记了把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分开来,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操作,感知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

  2、培养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的睡莲(粉画纸、蜡光纸、植绒纸、牛皮纸)、笔、记录表、6张集体记录表格、盆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我的小花园》

  二、引发兴趣师:我的小花园里开满了鲜花,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花,但是是用纸做的花。

  (1)出示一纸制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朵纸做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

  (2)教师把纸睡莲分别放入装有沙、土、水的盆里。看、水中的睡莲怎样了?

  (3)念儿歌:(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沙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土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水中它才开。

  (4)为什么睡莲能在水中开放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三、幼儿实验

  (1)这里有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请你们把它们放在水中试一试能不能开放。哪种睡莲先开?哪种睡莲后开?

  (2)引导幼儿把不同质地的纸制成的睡莲放入水盆中仔细观察。

  (3)幼儿操作。发现睡莲开放的顺序不同。

  (4)请它们仔细看看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四、交流实验结果

  (1)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为什么粉画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牛皮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4)请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纸的质地。

  (5)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

  五、填写实验表

  (1)教师讲解记录方法。

  (2)幼儿填写实验的结果,并说说表格中的记录结果说明了什么。

  六、游戏《花仙子》

  活动反思: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

  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吧"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活动反思: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饲养员请客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多重分类。

  2、能够区分家禽和家畜。

  活动准备:课件、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察农场场景。

  1、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里看看吧!你看到了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说说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比较(几条腿,有无长翅膀等)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鹅、鸡)小鸡和白鹅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2只脚,翅膀)

  3、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农场里,为什么呢?

  小结:以前这些动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里、河边、水里。由于这些动物能帮人们做很多事情,人类把它们圈养了起来,所以它们现在都一起生活在农场里。

  二、饲养员请客,按动物特征进行分类。

  1、新年到了,饲养员叔叔要请动物们吃大餐,他请来了鸡、鸭子、鸽子、鹅、猪、羊、马和牛。饲养员叔叔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看看这些小动物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把他们放在一组,一共有几组?(强调:怎么样的动物放在一组)动动小脑筋,看仔细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

  2、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1)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结:家禽是两条腿,有羽毛和翅膀。会生蛋的鸟类;而家畜是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类。

  (3)巩固认识家禽和家畜。

  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禽?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畜?

  三、动物就餐

  1.现在,饲养员要请小动物们吃饭啦,其中家禽们坐在一桌,家畜们坐在一桌,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分一分吧?(教师手拿一张操作纸,请幼儿讨论)

  2.分发给幼儿操作纸及工具人手一份,请幼儿分别剪下小动物,粘贴在位子上,提醒将家禽和家畜分类。

  3.说说家禽、家畜各喜欢吃什么食物?并在每个动物前面的盘子里为它们画上各自喜爱的食物。

  四、动物去散步

  1.播放课件【动物散步】的画面,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2.小动物们吃饱了,饲养员要请他们去外面散步,你们猜,它们都喜欢去哪里?

  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按动物们喜欢去的地方进行分组,可以分几组、每组有几种动物?

  活动延伸:

  1.欣赏课件【视频欣赏】,请幼儿进一步欣赏农场里的动物们。

  2.回家和爸爸妈妈收集关于家禽、家畜的资料,带至幼儿园与同伴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中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对什么都充满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瓶盖正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的条件。圆圆的瓶盖可以滚、弹、抛等,而kt板做成的斜坡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孩子们通过尝试、探索瓶盖的不同玩法,并试着将瓶盖在斜坡上稳稳的滚动。发展了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目标预设】

  1、探索瓶盖的各种玩法,尝试将瓶盖在斜坡上沿轨道稳稳的`滚动。

  2、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体验滚瓶盖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探索将瓶盖沿着轨道稳稳的滚下来。

  难点:了解圆与斜坡接触面越大滚的越稳。

  【教学过程】

  一、瓶盖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瓶盖。瓶盖可以怎么玩呢?请你们自己玩一玩。

  教师观察幼儿玩瓶盖,并关注幼儿玩瓶盖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自己的玩法。

  师: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3、师小结:我发现你们的玩法真多,真是太厉害了,有的小朋友弹瓶盖、有的小朋友滚瓶盖。

  4、师:为什么瓶盖会滚起来呀?你们看,瓶盖是什么形状的呀?原来圆圆的东西会滚动。

  二、斜坡滚盖。

  1、尝试滚盖。

  师:刚才我们用手把瓶盖推着滚起来了,那我把瓶盖放在斜坡上不用手推,你觉得瓶盖会怎么样呀?

  师:大家都觉得瓶盖会滚下来,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去试试看吧!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师:在滚瓶盖的时候,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有的瓶盖滚下来了,但是有的瓶盖还没开始滚就已经倒下了,为什么有时候瓶盖会站不稳啊?请你们讨论一下吧。

  师小结:原来一个瓶盖站的地方窄窄的,很容易就会倒下的。

  2、稳站瓶盖。

  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瓶盖站稳呢?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瓶盖,请你们去尝试一下怎么样可以让瓶盖稳稳的站起来。

  师:请你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让瓶盖站的稳稳的?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知道再找一个瓶盖粘起来,这样瓶盖就能站的稳稳的了。

  3、稳滚瓶盖。

  师:不过你们在滚瓶盖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请个别幼儿来滚一滚瓶盖。

  师:小朋友们可以稳稳的将瓶盖站着了,瓶盖也能滚下去了,但是,你们发现了吗?瓶盖没有沿着轨道滚下去,而且滚到的别的地方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请你们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使瓶盖稳稳的沿着轨道滚下去。

  师小结:原来瓶盖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两个一样大的瓶盖,粘在一起,瓶盖才能沿着轨道稳稳的滚动。

  三、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玩瓶盖玩的开心吗?瞧!如果我把斜坡垫高,瓶盖会滚的怎么样啊?那请你们回教室尝试一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实验步骤规则图示,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认识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时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如果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实验之前,我们有规则,你们要看懂了规则才能进行实验。

  3.尝试第一次实验,观看实验规则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实验规则图示:①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②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则啊?(3条)谁能告诉我规则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仔细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交流试验情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对比实验结果,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认识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才的图画纸做的纸花比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实验规则。修改为:①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②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实验。

  9.活动延伸。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对比实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所以我选择了《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本次活动的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让幼儿在摆弄瓶瓶罐罐中发现存在着声音,并自主发现空瓶没有声音,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从而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中得出,有些东西放在瓶子里没有声音这一结论。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第三部分为部分,此环节以形式把活动推向高潮,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声音异同的兴趣。在中幼儿将三种不同的声音猜出,从而体验到的乐趣。活动最后,我为幼儿留有余地。让幼儿持续探索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活动名称:

  探索活动奇妙的声音(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案准备:

  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感知→感知→延伸引趣

  一、发现声音

  今天张老师带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全体幼儿自由操作,教室从旁观察。

  (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适时地指导幼儿)

  1、你们听见了什么?

  幼儿1:有声音的。

  幼儿2:咚咚咚的。

  (问题非常明确的提出,幼儿能非常有针对性的回答。)

  2、声音从哪里来的呢?

  幼儿1:这里有声音的.。

  幼儿2:瓶子有声音的。

  幼儿3:盒子里有声音的。

  3、怎么会有声音的呢?

  幼儿1:里面有东西的。(里面有些什么呢?)

  幼儿2:瓶子里面有玩具,有声音的。

  小结:盒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

  (第2、第3个问题清晰的点拨幼儿去发现声音的来源,以及如何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二、听听声音

  1、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呢?(是、不是)幼儿尝试放置物品。

  幼儿1:是。

  幼儿2:不是。

  (幼儿通过尝试,大部分幼儿都能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去放进瓶子里尝试,而对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不感兴趣。幼儿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东西不能发出声音的结论,因此,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此问题,能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尝试,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

  2、你的瓶子里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1:我的瓶子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幼儿2、我的盒子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你的瓶子里为什么没有声音?(放置纸、棉花、保鲜袋)

  幼儿1:纸很轻的,没有声音的。

  幼儿2:棉花也很轻的。

  小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发出声音。

  (把不能发出声音的棉花、纸重点提出,让幼儿解决为什么没有声音的原因,找出没有声音的缘由,由幼儿自己发现,这样能更轻易地被幼儿所接受)

  三、听辨声音《猜声音》

  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瓶子(内容物不同),分别摇一摇,声音一样吗?(赤豆、硬币、回形针)

  2、分别是什么声音?

  (选择的声音有明显的不同,明确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能初步分辨不同点。)

  3、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小结:原来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激发幼儿再次的兴趣,进一步训练了幼儿听觉,及分辨的能力。)

  四、延伸活动

  有这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那请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声音的?明天来告诉我们,好吗?

  (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使活动有延续性,幼儿有再探索的欲望。)

  评析:

  1、活动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兴趣极高。

  2、选材较好,充分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探索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3、活动环节设计层次清晰,流程递进,安排较恰当。

  建议:提供的材料进一步丰富些,能充分让幼儿尝试,进一步起到听觉的训练。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主动发现,获取有关科学知识。一片片小小的秋叶里,蕴藏着多少早春的细雨、盛夏的烈日、金秋的清露和严冬瑟瑟寒风的旋律啊!科学活动《林中漫步》带领幼儿走入树林,欣赏树叶在风中的舞蹈。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征,发现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多彩。

  2、大胆表达自己对小树林的感受与发现。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教学准备:

  1、选择一处有多种树木的小树林。

  2、幼儿用书第1-2页。

  3、有集体散步的经验,有较多树的.小树林、幼儿人手一个小筐。

  教学过程:

  一、林中漫步,感受树林的秋色。

  1、教师:秋天到了,小树林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到小树林里去看看吧。

  2、师幼共同在小树林中漫步、玩耍、自由交谈。

  师幼共同在小树林中看看、听听、闻闻、摸摸,运用多种感受小树林的气息和秋天给小树林带来的变化。

  鼓励幼儿边四散自由观察边与同伴交谈。

  二、林中讨论,交流对小树林的感受。

  1、师幼共同围坐在小树林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秋天到了,小树林在悄悄地变化,谁来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又是怎样发现的。(请幼儿个别表达。)

  2、用多种感官再次感受秋的气息。

  教师:让我们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教师: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用脚踩一踩落叶,你听到了什么?轻轻地踩,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让我们仔细地看,你还看到了什么变化?

  三、用肢体动作学一学树叶漂亮的样子。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

  -教师:瞧,小树叶在跳舞,我们仔细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2、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学一学树叶飘落的样子。

  四、林中拾叶,体验收集活动的乐趣。

  1、教师:秋叶跳着舞蹈落下来了,让我们把它们捡回教室,再和它们玩吧!

  2、师幼一起收集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树叶,放到自己的小筐子里,带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在模仿游戏和捡落叶的过程中,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快乐,也积累了对秋天树叶和树叶的感性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小树林的感受与发现。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处处蕴含教育契机的季节。在这个美丽如画的日子里,邢台市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市郊观赏秋天的树叶。一走进树林,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拿起篮子拾落叶。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也开启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兴高采烈地说:“我的叶子像扇子”、“我的叶子像小船”、“我的叶子像……。”活动中老师还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应答,巧妙点拨,并有机的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判断,了解不同树叶的特征和规律。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平常很少见到的东西,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变得更愉快、更充实、更丰富。

  幼教科研是教育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探索幼儿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幼教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研究幼儿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

  听课反思:

  这一节科学课,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充分调动了本班孩子的积极性,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球宝宝玩滑梯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最常见、最喜爱的玩具。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自由地玩球,无意间阳阳的球落到了滑梯上,球自然地从滑梯上滚下来,他大声地喊到:“我的球在坐滑滑梯呢!”孩子们都围了上去,把自己的球也放到滑梯上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设计了《球宝宝坐滑梯》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玩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2、能合作进行探索活动。

  3、初步感知球滚动的快慢与滑梯的高低有关、不同的球滚动的快慢不同。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孩子们对球已有浓厚的兴趣,知道球能滚动。

  2、物质准备:

  木板14块、积木若干、木棒、绳子、大小皮球、垒球、统计板。

  3、环境准备:

  家长、教师、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球投放在球类活动角。

  活动流程:

  探索一:球在不同高度滚动时的情况——

  探索二:不同球在同高度滚动情况——讨论实验结果——延伸:玩球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场地,导入主题。

  二、球宝宝玩滑梯

  1、探索:谁的球滚的快,为什么?

  2、用图画方式统计探索结果

  三、垒球宝宝和皮球宝宝比赛

  1、探索:怎样比赛才公平什么球先滚下来,为什么?

  2、统计探索结果

  四、根据图形统计讨论操作结果

  五、活动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球?

  2、活动角:在玩中继续探索球的秘密.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自然放大镜”《会使用工具的的》幼儿用书;

  3、请幼儿收集回事呀工具的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经验

  ——人类会使用工具,动物会不会使用工具?

  ——你知道哪些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它是怎样使用工具的.?鼓励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同伴分享交流。

  二、出示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请幼儿观察思考

  ——它在干什么?它用什么工具来帮助自己?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恐吓、敲打等)

  ——动物使用的工具和我们人类使用的工具有什么不同?(动物使用的都是原始的、简单的、自然的工具,如石头、树枝等)

  ——动物们使用的工具还可以做什么?

  三、播放视频;动物世界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让幼儿通过真实的画面、生动的图像更深入的了解动物王国中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再次加深孩子们对动物使用工具的印象。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动物的头饰和各类工具的头饰分别戴在幼儿的头上,然后让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圈,边走边唱《找朋友》的歌曲,当歌曲唱完时便和对应的好朋友拥抱。

  ——通过游戏巩固孩子对哪些动物会使用哪些工具的认识。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中班科学教案:水07-01

中班科学教案【精】11-27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11-26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12-01

中班科学教案【荐】12-02

【荐】中班科学教案12-14

【精】中班科学教案12-27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十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意图:

  随着电话号码的普及,电话号码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电话》。旨在满足孩子对电话的兴趣和用途。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的外形构造和功能以及电话与人们日常生活对的密切关系。

  2、知道如何使用110、120、119等急救电话,明白这些电话的重要性,平时不能随便乱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话2部,手机1部。

  2、110、120、119电话号码卡片各1张;警车、救护车、火警车图片各1张。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叮铃铃,叮铃铃,这儿说话哪儿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小朋友动脑筋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话)

  2、出示电话、手机引导幼儿观察电话的外形构造,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师:电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手机没有电线。

  小结:电话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但都有数字、听筒、话筒、电线等组成,这样才能相互通话。

  3、电话在生活中的用途。

  师:你们家有电话吗?(有)你打过电话吗?(有)

  师:你给谁打电话?是为什么事打电话?(问候、祝贺、询问、联系、请求帮助)

  4、遇到危急时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

  (1)当你走失了,迷路了,或者遇上坏人,你会打什么电话求救(110出示)

  (2)当你发现失火了,要打什么求救电话?(119)

  (3)当家里有人病了,晕倒时,要打什么电话求救?(120)

  5、玩配对的游戏:应该打什么电话(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卡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应该打什么电话求救,帮他们正确连线。

  6、模拟急救现场打电话求救,初步学会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

  (1)首先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110、120、119

  (2)会简单明确地回答现场的问题,会完整的表达事情

  7、知道不能随便乱打急救电话。

  8、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今天我们学会了打求救电话110、120、119,也知道这三种求救电话是在危急的时候才能打,没有危急时是不能随便乱打的,希望小朋友一定要记住。

  延伸活动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3、把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做成电话簿。

  教学反思:

  《电话》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幼儿的兴趣很浓、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不足之处:

  在设计电话号码时,我忘记了把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分开来,给孩子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操作,感知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

  2、培养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的睡莲(粉画纸、蜡光纸、植绒纸、牛皮纸)、笔、记录表、6张集体记录表格、盆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我的小花园》

  二、引发兴趣师:我的小花园里开满了鲜花,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花,但是是用纸做的花。

  (1)出示一纸制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朵纸做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

  (2)教师把纸睡莲分别放入装有沙、土、水的盆里。看、水中的睡莲怎样了?

  (3)念儿歌:(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沙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土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水中它才开。

  (4)为什么睡莲能在水中开放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三、幼儿实验

  (1)这里有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请你们把它们放在水中试一试能不能开放。哪种睡莲先开?哪种睡莲后开?

  (2)引导幼儿把不同质地的纸制成的睡莲放入水盆中仔细观察。

  (3)幼儿操作。发现睡莲开放的顺序不同。

  (4)请它们仔细看看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四、交流实验结果

  (1)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为什么粉画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牛皮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4)请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纸的质地。

  (5)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

  五、填写实验表

  (1)教师讲解记录方法。

  (2)幼儿填写实验的结果,并说说表格中的记录结果说明了什么。

  六、游戏《花仙子》

  活动反思: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

  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吧"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活动反思: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饲养员请客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多重分类。

  2、能够区分家禽和家畜。

  活动准备:课件、操作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观察农场场景。

  1、今天,我们一起去农场里看看吧!你看到了农场里有些什么动物?

  2、简单认识农场里的小动物,说说各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进行比较(几条腿,有无长翅膀等)

  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小猪长得什么样?(胖胖的身体、肥肥的脚、尖尖的耳朵、四条腿)

  (鹅、鸡)小鸡和白鹅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2只脚,翅膀)

  3、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农场里,为什么呢?

  小结:以前这些动物也生活在大自然中,在森林里、河边、水里。由于这些动物能帮人们做很多事情,人类把它们圈养了起来,所以它们现在都一起生活在农场里。

  二、饲养员请客,按动物特征进行分类。

  1、新年到了,饲养员叔叔要请动物们吃大餐,他请来了鸡、鸭子、鸽子、鹅、猪、羊、马和牛。饲养员叔叔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看看这些小动物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把他们放在一组,一共有几组?(强调:怎么样的动物放在一组)动动小脑筋,看仔细哪些地方长得一样的。

  2、幼儿按动物们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交流不同的分类方法,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

  (1)你是怎么分的,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小结:家禽是两条腿,有羽毛和翅膀。会生蛋的鸟类;而家畜是四条腿、没有翅膀的哺乳类。

  (3)巩固认识家禽和家畜。

  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禽?什么样的动物叫家畜?

  三、动物就餐

  1.现在,饲养员要请小动物们吃饭啦,其中家禽们坐在一桌,家畜们坐在一桌,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分一分吧?(教师手拿一张操作纸,请幼儿讨论)

  2.分发给幼儿操作纸及工具人手一份,请幼儿分别剪下小动物,粘贴在位子上,提醒将家禽和家畜分类。

  3.说说家禽、家畜各喜欢吃什么食物?并在每个动物前面的盘子里为它们画上各自喜爱的食物。

  四、动物去散步

  1.播放课件【动物散步】的画面,请幼儿观察农场里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2.小动物们吃饱了,饲养员要请他们去外面散步,你们猜,它们都喜欢去哪里?

  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按动物们喜欢去的地方进行分组,可以分几组、每组有几种动物?

  活动延伸:

  1.欣赏课件【视频欣赏】,请幼儿进一步欣赏农场里的动物们。

  2.回家和爸爸妈妈收集关于家禽、家畜的资料,带至幼儿园与同伴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材简解】

  中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对什么都充满兴趣。而生活中常见的瓶盖正为孩子们提供了探索的条件。圆圆的瓶盖可以滚、弹、抛等,而kt板做成的斜坡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孩子们通过尝试、探索瓶盖的不同玩法,并试着将瓶盖在斜坡上稳稳的滚动。发展了幼儿动手探索的能力,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目标预设】

  1、探索瓶盖的各种玩法,尝试将瓶盖在斜坡上沿轨道稳稳的`滚动。

  2、能大胆表达探索的过程,体验滚瓶盖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探索将瓶盖沿着轨道稳稳的滚下来。

  难点:了解圆与斜坡接触面越大滚的越稳。

  【教学过程】

  一、瓶盖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瓶盖。瓶盖可以怎么玩呢?请你们自己玩一玩。

  教师观察幼儿玩瓶盖,并关注幼儿玩瓶盖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下自己的玩法。

  师: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玩法。

  3、师小结:我发现你们的玩法真多,真是太厉害了,有的小朋友弹瓶盖、有的小朋友滚瓶盖。

  4、师:为什么瓶盖会滚起来呀?你们看,瓶盖是什么形状的呀?原来圆圆的东西会滚动。

  二、斜坡滚盖。

  1、尝试滚盖。

  师:刚才我们用手把瓶盖推着滚起来了,那我把瓶盖放在斜坡上不用手推,你觉得瓶盖会怎么样呀?

  师:大家都觉得瓶盖会滚下来,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去试试看吧!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师:在滚瓶盖的时候,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有的瓶盖滚下来了,但是有的瓶盖还没开始滚就已经倒下了,为什么有时候瓶盖会站不稳啊?请你们讨论一下吧。

  师小结:原来一个瓶盖站的地方窄窄的,很容易就会倒下的。

  2、稳站瓶盖。

  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瓶盖站稳呢?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瓶盖,请你们去尝试一下怎么样可以让瓶盖稳稳的站起来。

  师:请你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让瓶盖站的稳稳的?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知道再找一个瓶盖粘起来,这样瓶盖就能站的稳稳的了。

  3、稳滚瓶盖。

  师:不过你们在滚瓶盖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请个别幼儿来滚一滚瓶盖。

  师:小朋友们可以稳稳的将瓶盖站着了,瓶盖也能滚下去了,但是,你们发现了吗?瓶盖没有沿着轨道滚下去,而且滚到的别的地方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师:请你们讨论一下,怎么样才能使瓶盖稳稳的沿着轨道滚下去。

  师小结:原来瓶盖有大有小,只有找到了两个一样大的瓶盖,粘在一起,瓶盖才能沿着轨道稳稳的滚动。

  三、延伸活动。

  师:小朋友们玩瓶盖玩的开心吗?瞧!如果我把斜坡垫高,瓶盖会滚的怎么样啊?那请你们回教室尝试一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实验步骤规则图示,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认识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时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如果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实验之前,我们有规则,你们要看懂了规则才能进行实验。

  3.尝试第一次实验,观看实验规则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实验规则图示:①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②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则啊?(3条)谁能告诉我规则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仔细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交流试验情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对比实验结果,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认识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才的图画纸做的纸花比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实验规则。修改为:①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②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实验。

  9.活动延伸。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对比实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官,人通过听觉去感知周围世界、感受周围世界、认识周围世界。小班年龄的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对他们来说,声音是美妙的,对能发出声音的东西更是好奇无比的。而且喜欢摆弄又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试试、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因此小班幼儿通过听觉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然而小班幼儿充满好奇、喜欢摆弄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充满探究欲望,能更好地通过操作探索中去发现知识、获得知识。所以我选择了《奇妙的声音》这一主题活动,让幼儿充分自主发现声音、探究声音。

  本次活动的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初步感知。让幼儿在摆弄瓶瓶罐罐中发现存在着声音,并自主发现空瓶没有声音,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探索感知。我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从而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中得出,有些东西放在瓶子里没有声音这一结论。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更易幼儿接受。第三部分为部分,此环节以形式把活动推向高潮,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声音异同的兴趣。在中幼儿将三种不同的声音猜出,从而体验到的乐趣。活动最后,我为幼儿留有余地。让幼儿持续探索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再探索的欲望。

  活动名称:

  探索活动奇妙的声音(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发现声音,初步听辨声音的不同。

  2、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教案准备:

  各种瓶罐、各种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蚕豆、赤豆、回形针、硬币、钮扣、纸、保鲜袋、棉花)。

  活动流程:

  初步感知→探索感知→感知→延伸引趣

  一、发现声音

  今天张老师带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全体幼儿自由操作,教室从旁观察。

  (幼儿自由的选择喜欢的瓶瓶罐罐,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教师观察幼儿如何去操作,适时地指导幼儿)

  1、你们听见了什么?

  幼儿1:有声音的。

  幼儿2:咚咚咚的。

  (问题非常明确的提出,幼儿能非常有针对性的回答。)

  2、声音从哪里来的呢?

  幼儿1:这里有声音的.。

  幼儿2:瓶子有声音的。

  幼儿3:盒子里有声音的。

  3、怎么会有声音的呢?

  幼儿1:里面有东西的。(里面有些什么呢?)

  幼儿2:瓶子里面有玩具,有声音的。

  小结:盒子里有东西就能发出声音,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

  (第2、第3个问题清晰的点拨幼儿去发现声音的来源,以及如何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二、听听声音

  1、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在瓶子里都能发出声音呢?(是、不是)幼儿尝试放置物品。

  幼儿1:是。

  幼儿2:不是。

  (幼儿通过尝试,大部分幼儿都能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去放进瓶子里尝试,而对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不感兴趣。幼儿不能一下子就得出有些东西不能发出声音的结论,因此,在幼儿操作之前提出此问题,能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尝试,有目的地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

  2、你的瓶子里发出什么声音?

  幼儿1:我的瓶子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幼儿2、我的盒子里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3、你的瓶子里为什么没有声音?(放置纸、棉花、保鲜袋)

  幼儿1:纸很轻的,没有声音的。

  幼儿2:棉花也很轻的。

  小结: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瓶子、盒子都能发出声音。

  (把不能发出声音的棉花、纸重点提出,让幼儿解决为什么没有声音的原因,找出没有声音的缘由,由幼儿自己发现,这样能更轻易地被幼儿所接受)

  三、听辨声音《猜声音》

  1、教师提供三只同样的瓶子(内容物不同),分别摇一摇,声音一样吗?(赤豆、硬币、回形针)

  2、分别是什么声音?

  (选择的声音有明显的不同,明确三种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能初步分辨不同点。)

  3、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小结:原来一样的瓶子装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激发幼儿再次的兴趣,进一步训练了幼儿听觉,及分辨的能力。)

  四、延伸活动

  有这么多东西都能发出声音,那请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发出声音的?明天来告诉我们,好吗?

  (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使活动有延续性,幼儿有再探索的欲望。)

  评析:

  1、活动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兴趣极高。

  2、选材较好,充分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探索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3、活动环节设计层次清晰,流程递进,安排较恰当。

  建议:提供的材料进一步丰富些,能充分让幼儿尝试,进一步起到听觉的训练。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幼儿主动发现,获取有关科学知识。一片片小小的秋叶里,蕴藏着多少早春的细雨、盛夏的烈日、金秋的清露和严冬瑟瑟寒风的旋律啊!科学活动《林中漫步》带领幼儿走入树林,欣赏树叶在风中的舞蹈。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征,发现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多彩。

  2、大胆表达自己对小树林的感受与发现。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教学准备:

  1、选择一处有多种树木的小树林。

  2、幼儿用书第1-2页。

  3、有集体散步的经验,有较多树的.小树林、幼儿人手一个小筐。

  教学过程:

  一、林中漫步,感受树林的秋色。

  1、教师:秋天到了,小树林会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到小树林里去看看吧。

  2、师幼共同在小树林中漫步、玩耍、自由交谈。

  师幼共同在小树林中看看、听听、闻闻、摸摸,运用多种感受小树林的气息和秋天给小树林带来的变化。

  鼓励幼儿边四散自由观察边与同伴交谈。

  二、林中讨论,交流对小树林的感受。

  1、师幼共同围坐在小树林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秋天到了,小树林在悄悄地变化,谁来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又是怎样发现的。(请幼儿个别表达。)

  2、用多种感官再次感受秋的气息。

  教师:让我们深吸一口气,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教师: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用脚踩一踩落叶,你听到了什么?轻轻地踩,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让我们仔细地看,你还看到了什么变化?

  三、用肢体动作学一学树叶漂亮的样子。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

  -教师:瞧,小树叶在跳舞,我们仔细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2、请幼儿用身体动作学一学树叶飘落的样子。

  四、林中拾叶,体验收集活动的乐趣。

  1、教师:秋叶跳着舞蹈落下来了,让我们把它们捡回教室,再和它们玩吧!

  2、师幼一起收集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树叶,放到自己的小筐子里,带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在模仿游戏和捡落叶的过程中,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快乐,也积累了对秋天树叶和树叶的感性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大胆表达自己对小树林的感受与发现。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处处蕴含教育契机的季节。在这个美丽如画的日子里,邢台市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市郊观赏秋天的树叶。一走进树林,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拿起篮子拾落叶。飘落的树叶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也开启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兴高采烈地说:“我的叶子像扇子”、“我的叶子像小船”、“我的叶子像……。”活动中老师还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及时应答,巧妙点拨,并有机的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判断,了解不同树叶的特征和规律。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看到了平常很少见到的东西,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变得更愉快、更充实、更丰富。

  幼教科研是教育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探索幼儿教育科学的认识过程,以揭示和发现幼教领域内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研究幼儿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为目的。

  听课反思:

  这一节科学课,教师与幼儿互动良好。充分调动了本班孩子的积极性,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球宝宝玩滑梯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最常见、最喜爱的玩具。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自由地玩球,无意间阳阳的球落到了滑梯上,球自然地从滑梯上滚下来,他大声地喊到:“我的球在坐滑滑梯呢!”孩子们都围了上去,把自己的球也放到滑梯上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设计了《球宝宝坐滑梯》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玩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2、能合作进行探索活动。

  3、初步感知球滚动的快慢与滑梯的高低有关、不同的球滚动的快慢不同。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孩子们对球已有浓厚的兴趣,知道球能滚动。

  2、物质准备:

  木板14块、积木若干、木棒、绳子、大小皮球、垒球、统计板。

  3、环境准备:

  家长、教师、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球投放在球类活动角。

  活动流程:

  探索一:球在不同高度滚动时的情况——

  探索二:不同球在同高度滚动情况——讨论实验结果——延伸:玩球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场地,导入主题。

  二、球宝宝玩滑梯

  1、探索:谁的球滚的快,为什么?

  2、用图画方式统计探索结果

  三、垒球宝宝和皮球宝宝比赛

  1、探索:怎样比赛才公平什么球先滚下来,为什么?

  2、统计探索结果

  四、根据图形统计讨论操作结果

  五、活动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球?

  2、活动角:在玩中继续探索球的秘密.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培养幼儿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2、“自然放大镜”《会使用工具的的》幼儿用书;

  3、请幼儿收集回事呀工具的动物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经验

  ——人类会使用工具,动物会不会使用工具?

  ——你知道哪些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它是怎样使用工具的.?鼓励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同伴分享交流。

  二、出示挂图:《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请幼儿观察思考

  ——它在干什么?它用什么工具来帮助自己?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恐吓、敲打等)

  ——动物使用的工具和我们人类使用的工具有什么不同?(动物使用的都是原始的、简单的、自然的工具,如石头、树枝等)

  ——动物们使用的工具还可以做什么?

  三、播放视频;动物世界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让幼儿通过真实的画面、生动的图像更深入的了解动物王国中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再次加深孩子们对动物使用工具的印象。

  四、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动物的头饰和各类工具的头饰分别戴在幼儿的头上,然后让孩子们手拉手围成圆圈圈,边走边唱《找朋友》的歌曲,当歌曲唱完时便和对应的好朋友拥抱。

  ——通过游戏巩固孩子对哪些动物会使用哪些工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