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让幼儿对故事图片有个感官上的'认识,培养其语言复述能力和理解能力。
2、在看看、听听、玩玩、讲讲等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二、准备:
图书(人手一册)、录音、纸偶、桌面玩具(立体、平面)
三、过程:
1)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阅读图书,教师观察。
幼儿主动提问。
有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来问老师。(幼儿提问,其他幼儿能回答的尽量让幼儿回答)
2)老师准备问题:
三只小猪本来是住在哪里的?
妈妈为什么要叫小猪们出去自己盖房子?
什么叫草屋?
砖屋是用什么做成的?
大灰狼从烟囱里爬进去,猪兄弟们为什么要害怕?
3)围绕重点讨论:
你们觉得哪间房子最好?为什么?(巩固词:坚固)
你们最喜欢哪只小猪?为什么?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完整的书面语言。
4)幼儿自由选择游戏。
逐一介绍游戏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故事语言的优美,并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有关大海的经验,尝试创编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孩子们去海边玩的情景制成的VCD、鱼怎么呼吸的VCD、大图书、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高罗亲子游玩的VCD,帮助幼儿回忆有关大海的经验。
“还记得上次我们和爸爸妈妈去过的高罗海滩吗?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VCD幼儿欣赏,鼓励幼儿交流。
“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海边你们见到了什么?”
2、感受故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和大海有关的故事,题目叫做《小海螺》。”
(小海螺向小男孩介绍的海里的秘密以VCD的形式播放)
3、以提问的形式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故事里的小海螺为什么哭啊?”
“小海螺告诉大头儿子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故事里大头儿子问了小海螺一个什么问题?小海螺是怎么回答的?”
4、送海螺回家
“大头儿子带着小海螺来到了海边,海里的动物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欢迎小海螺回家,你们想参加这个盛会吗?让我们也加入欢迎小海螺的行列吧。”
鼓励幼儿表演海里各种动物的动作。
5、鼓励幼儿创编故事,将自己的和大海有关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同伴或客人老师听。
“小海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大海里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听吧。”
6、延伸:将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
“老师把这本图书放到阅读区,等会儿区域活动的时候你们可以继续讲述这个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探索,通过找一找,想一想。寻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2.鼓励幼儿积极思维、表述声音响亮,清楚。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幼儿经常接触的东西(纸、笔、书、玩具等)
自制图片一张两个人区别(略)
①笑、哭②胖、瘦③高、矮④头发多少⑤穿长袖、穿短袖⑥一个红短裤、一个黑短裤 ⑦ 一睁眼、一闭眼
活动过程
(一)在物品中寻找反义词
1.今天我们做个游戏,叫“说相反”。这儿有许多的东西,等会儿请你们去找两样东西,再找找这两样东西里意义相反的地方。幼儿去寻找,并请每一位幼儿都将自己找的东西说出来。
规则:①你找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②别人说过的尽量不说。
2.出示图片,鼓励幼儿能够找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同上
3.出示一杯水,请幼儿说出多对反义词。
规则:①你找的东西和我手里的东西必须是有“反义词”朋友的。(多和少、轻和重、左和右、上和下、大和小)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
(二)在生活中寻找反义词
1、想想在家里、电视里、马路上、教室里还有哪些“反义词”朋友,找到后等我说“开始”就站起来,(自由地站起来表述)等会儿告诉大家。
规则: ①你说的两样东西里必须有反义词朋友。 ②别人说过的就不能说。
2、老师问,幼儿答(如师说软,幼儿找硬)。速度由慢到快。
3、幼儿合作玩,一问一答。 两个好朋友组成一节车厢,一个问一个答,说对了就拍一下手,表示通过。全说对了,这列火车就可以出发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寻找身边的反义词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我根据活动目标,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操作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讲新课的时候,我采取请小朋友用眼睛看耳朵听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身心潜能,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幼儿画册》。
2、 配套磁带。
知识准备:
已有听故事的经验,喜欢听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认真倾听故事,了解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难点: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问引导法、观察法、情景表演法、图片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鸡蛋的图片,师:看看,又是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鸡蛋)
2、师:这个鸡蛋很神奇的`,想不想知道怎么神奇?播放小鸡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3、师:你知道鸡蛋神奇的地方在哪里?听,蛋壳里有什么声音?小鸡想干什么呀?
二、播放课件,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小蛋壳》的前一部分。
师:鸡宝宝离开了小蛋壳,小蛋壳心里觉得怎么样?重点理解词汇:孤单。(孤单就是一个人,没有朋友,孤零零的意思。)
2、小蛋壳觉得自己很孤单,便去寻找小动物,你觉得小蛋壳会成为谁的家?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小蜜蜂的家在哪里?蚂蚁的家在哪里?小蛋壳对小青蛙、蜗牛说了什么?它们的家在哪里?
4、引导幼儿继续欣赏故事。小蛋壳最后成为了谁的家?它的心情变得怎么样?
小结:小蛋壳做了金龟子的摇篮,它变得不在孤单了。
三、完整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师:故事讲完了,还想再听吗?
2、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四、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小朋友们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花籽找快乐的经历,理解快乐的含义。
2、启发幼儿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表演快乐的过程。
3、丰富幼儿句型,学会说句型“快乐,快乐,我给大家ⅹⅹ,ⅹⅹ喜欢我。”
活动准备:
1、图片:太阳、小鸟、蜜蜂、青蛙、凤姑娘、小花籽
2、场景布置:雪山(山上有白的树,白的屋,白的路),草原(有一条大河)。
3、录音机,磁带《表情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花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出示小花籽)
“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一颗黑黑的小花籽,悄悄的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我要去寻找快乐。你们想不想知道我在找快乐的时候,都看见了谁?和他们说了些什么话?”
“下面我请袁老师把我的故事告诉你们?”
二、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名称,人物及目的。
提问:
1、你知道故事的'名称吗?
2、故事里都有谁?
3、小花籽是怎样离开妈妈的?(要求幼儿用动作表现“悄悄的从妈妈的怀里蹦出来”)
4、小花籽想去干什么?
三、教师再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记住小花籽说的话和太阳、小鸟、蜜蜂、青蛙说的话。
(一)、提问:
1、小花籽在寻找快乐时,第一个遇到了谁?
2、小花籽是怎样问太阳的?
3、太阳又是怎样回答小花籽的?(幼儿学说这两句话)
(二)、以此类推,小鸟、蜜蜂、青蛙的对话。并让幼儿学说句型“快乐,快乐,我给大家ⅹⅹ,ⅹⅹ喜欢我。”
四、教师和幼儿情景表演,幼儿进一步记忆故事内容,理解快乐的情绪。启发幼儿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表演快乐的过程。
请听课老师做太阳、小鸟、蜜蜂、青蛙,教师作风姑娘,幼儿做小花籽进行角色表演。
五、音乐游戏:表情歌
小花籽你们找到快乐了吗?你快乐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幼儿回答)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跳个舞吧。(放音乐:表情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富有节奏的韵律美,会用普通话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丰富词汇:名胜、骊山晚照、名家书法等,理解词的含义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
3、萌发幼儿当一名西安人的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一张;响板一个。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里面有儿歌的相关图片。
3、活动室里布置主题展板"夸西安"(分西安的名胜、西安的风俗小吃、现代的西安三个板块)。
三、活动过程:
一)在中国地图上找找我们的`家乡-西安,谈话导入。
教师: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你感觉西安美不美?和小朋友一起夸一夸吧!
二)请幼儿打开用书。
自由聊聊西安的名胜、小吃等内容(按照画面分组讨论)。
三)教师交代名称,并有感情地示范朗诵儿歌。
交流:儿歌听上去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儿歌里都夸西安的什么了?是怎么说的?
四)对照主题展板,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整体跟学儿歌。
五)幼儿朗诵儿歌。
1、教师提示请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2、教师用响板配节奏,幼儿朗诵儿歌。
3、师生共同朗诵。
四、活动延伸:
1、 美劳区和建构区与教学主题结合,通过绘画、建构等形式,表现对家乡的热爱。
2、 角色游戏区增设"小吃一条街",投放相关材料、标识、用品,供幼儿自选活动。
3、 语言区在教室引导下可进行仿编儿歌并记录,集体分享。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幼儿能愉快地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幼儿能有节奏地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
活动准备:
鞭炮一串,与儿歌内容有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鞭炮。
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教师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2、学习儿歌《老鼠娶亲》
(1)教师出示老鼠(戴着大红花,穿着新郎的衣服)图片,引导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娶亲的`场面。(幼儿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锣打鼓、花轿等)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教师边出示图片边朗诵儿歌,并引导幼儿拍节奏。
(4)教师念儿歌每句前半段,幼儿念后半段,并交换一次。
(5)师幼一起边拍节奏边朗诵儿歌。
3、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教师和幼儿扮老鼠,配班老师扮老猫,老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当念到“蹦叭”时,老鼠全体蹲下,老猫出场,当老猫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则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猫去捉老鼠,当老鼠上位后,老猫则不能抓。
(2)师幼共同游戏2—3遍(次数视当时幼儿情况而定)。
4、师幼一起去户外游戏。
附: 儿歌:《老鼠娶亲》
八只老鼠抬花轿呀抬花轿,
四只老鼠来吹号呀来吹号,
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
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
老猫听了来贺喜,“恭喜!恭喜!”
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执教:聂世琴)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05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3-02
中班语言的活动教案08-27
语言活动中班教案02-2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9-29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11-05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11-30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01
【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