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汇编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发明发明的欲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
2。脏手绢每人一条,装水的盆若干。
活动与指导:
一、引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
1。请幼儿看脏手绢,问幼儿:怎样把它们变干净?
2。幼儿每人取一条手绢,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净。
3。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请幼儿说知名称,再分别自选洗涤用品来帮助,把手绢洗干净。
二、了解洗涤用品的特征和用途。
1。出示肥皂,让幼儿摸摸,请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肥皂。
教师小结:肥皂虽然有很多形状和颜色,但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块状洗涤用品。
2。出示洗衣粉,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说说(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尝),再将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后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洗衣粉是粉末状的洗涤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
3。让幼儿观察洗涤剂,然后教师也将其溶解到水中。告诉幼儿:这是液体洗涤用品。
4。提问: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有什么用途?(幼儿讨论后回答)
三、了解洗涤用品的发展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最早,人们用碱洗衣服,洗头发,但碱刺激性大,经常使用会伤害皮肤,头发也会变得枯黄,后来人们发明了肥皂、洗发水等洗涤用品,他们能更有效地去油渍和污斑。
2。提问: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教师小结:随着科学的发展,洗涤用品越来越多,有专门清洗餐具的;有专门清洁人体的;有专门清洁服装的。下面,我们就开个洗涤用品展销会。
四、师生一起安排洗涤用品展销会。
1。幼儿先给各自带来的洗涤用品做广告宣传(要求说知名称、用途)。
2。讨论如何安排,是按用品分类摆放,还是按形状分类摆放。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小朋友从小要认真学身手,长大了发明更好的洗涤用品。
活动反思
这是我实施的一课多研教学研讨活动,这一稿为集体研讨后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第四稿。在前三次的教学实施后,研讨中分别指出:
1。目标过散,整节活动难度提升不够;
2。幼儿看似一直在操作,但操作目的性不强,大多只是在摆弄工具;
3。环节之间缺少上下串联的脉络等。
于是在第四稿中结合幼儿兴趣点,将重点放在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
组织教学实施后证明,经过前三稿的设计、教学组织、反思、修改到最后完善的第四稿方案,目标清晰,环节上层层递进,由易到难,活动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一直在操作过程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1。取材方便,材料简约。本节活动选用的材料为幼儿建构区的螺丝玩具,损坏的图书,彩笔,印章等,在幼儿的生活中随手可得。
2。活动设计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相关经验,才容易引起活动兴趣。经常看到成人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但成人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反对孩子操作这些工具。而在本次活动中,却鼓励孩子们大胆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了使用钳子、螺丝刀后取得成功的快乐。
3。整节活动始终贯穿着孩子发现问题、猜测解决方法、验证解决难题这条主线,孩子们始终在探索的氛围中,在自主活动中习得相关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吹泡泡,追泡泡,玩跑跑的游戏中观察,发现,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2、尝试使用洗涤用品调制能吹出泡泡的水,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肥皂、洗衣粉、洗手液、洗发水等常见洗涤用品。
2、教师自备一杯肥皂水、吸管,幼儿每人一个小杯和一根吸管。
3、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户外游戏“追泡泡”
1、教师将幼儿带至户外,吹出一连串的泡泡,并鼓励幼儿自由地去追逐,去抓。
2、引导幼儿一边抓泡泡,一边仔细观察。
——教师:这些泡泡是什么样的?你看到了哪些颜色?抓住了吗?抓在手心里会怎样?
二、尝试在清水中吹泡泡
1、给每个幼儿一根吸管和一杯清水,让幼儿在清水中吹泡泡。
——教师:吹泡泡的时候要往外吹,不能往里吸。
2、引导幼儿观察吹泡泡的声音和吹出来的泡泡形态。
——教师:一边吹一边听,有什么声音?泡泡是什么样子的.?
3、请幼儿学教师的样子蘸水吹泡泡,引导幼儿发现水的不一样。
——教师:小朋友们,为什么你们吹不出泡泡呢?
三、探索调制泡泡水
1、师幼共同讨论,找到调制泡泡水的方法。
——教师:在水中加入什么可以让清水变成泡泡水?
2、请幼儿把自己选择的洗涤用品加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并搅拌,再用吸管试试调制的泡泡水能不能吹出泡泡来。
3、引导幼儿发现浓度影响泡泡的效果。
四、游戏“泡泡飞呀飞”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自由玩吹泡泡的游戏。
2、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更多特点。
——教师: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在阳光下又是什么颜色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
2、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活动反思:
面对小朋友的天真可爱,我想上科学活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便有坐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儿在快乐中探索求知。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面食图片、《大馒头》音乐,装有各种小点心的流动小商店
2、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的流动小商店来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细观察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
2、教师:对的,是面粉,小朋友真聪明,那面粉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幼儿通过看、闻、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3、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特性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来;自。大;考吧;幼。师网;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刚刚小朋友看了我们的小商店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都是面粉做的.,那请你想想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如:面条、馒头、花卷、包子等,然后欣赏面粉制品图片)
3、教师小结: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3、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提出操作要求: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
要及时揉捏面。
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四、中华小厨师
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小点心送到我们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炉加热熟就可以吃了。面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粮食,它可以帮助小朋友长出好身体,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时,面粉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不能浪费。
活动反思:
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5-02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溶解中班科学教案03-27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4-28
中班科学教案【热】11-20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12-01
中班科学教案【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