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2、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3、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活动难点: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标记图来加深对标记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准备:
1、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2、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观察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的?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
教师:牵牛花和谁缠绕在一起呢?是怎样缠绕的呢?想想如果不给它一个支撑的'东西,它会怎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
(2)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它是紧贴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它能这样生长吗?请你学一学它的动作。
(3)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攀援植物?它是靠攀援什么物体而向上生长的呢?你还知道关于攀援植物的哪些知识呢?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
(1)教师出示一张攀援植物的卡片,幼儿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放一段音乐,请幼儿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扮演攀援物,另一幼儿扮演攀援植物。教师说出一种攀援植物名称,两铭幼儿用动作表现攀援物上攀援生长的现象。
活动反思:
此教育活动符合中班幼儿乐于探索、乐于参加劳动、乐于亲近大自然的现实需要,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培养幼儿的目测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五瓶一样多的矿泉水,乌鸦头饰一个,数字翻牌卡4个。
2、粮食图片四张,人手一份:透明小量杯(果冻壳),水彩笔、记录纸、黑枣、蚕豆、花生、圣女果若干
3、事先听过《小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水位升高可借助外力。
幼儿准备:
1、学习记录方法,能用语言表述操作结果
2、听老师指挥能正确操作
3、在操作中自觉体现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场(秋天)
二、开始部分
T:宝贝们,看,谁来了?
S:小鸟-------乌鸦-------
T:对了!秋天到了,乌鸦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乌鸦过冬的粮食吧!
S:幼儿介绍小乌鸦粮食(蚕豆、花生、黑枣、圣女果)
三、基本部分
1、介绍测量工具和粮食。
(1)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卡片。
T:(出示果冻壳)看,这是什么?
S:果冻壳T:今天我们就用果冻壳做“小量杯”吧,用这个小量杯来装一装这些粮食,你们猜一猜,装满这只小量杯,需要放几颗黑枣?
S:请2--3人回答(幼儿估计、猜测)
T:如果装的是蚕豆,需要放几颗?会不会一样多?
S:请2--3人回答(幼儿估计、猜测)
T:小朋友的猜测结果都不一样,想不想自己验证下到底能装多少颗蚕豆、多少颗枣子?
介绍活动要求:
T:宝贝们,桌子上有四种粮食,请小朋友们选择两种粮食进行测量,自己动手量一量,把粮食装进量杯,倒出来数一数有几颗粮食,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看看哪种粮食装的多,哪种粮食装的少。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量杯装的粮食会不一样?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
(1)T:宝贝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粮食?能装几颗?
S:我装了蚕豆子,有20颗-----(教师把豆子的数量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
T: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
S:我量了。
T:那,你是怎么量的?
S:把花生几颗几颗放进量杯里,把量杯装满。
师小结:为什么同样的量杯、同样的粮食会出现不同的数量?我们小朋友在用量杯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紧,结果才会准确。
T: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圣女果只能放一两颗,而花生能放十几颗?
S:请2--3个幼儿回答(因为圣女果大,花生小。)
师小结:说的真棒!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
T:谁能来说说这几种粮食用量杯装谁装得最多、谁最少,我们用从多到少的排列方式帮它们排排队。
S:请2--3名幼儿说说自己的推理结果
(2)请集体根据推理的结果把粮食图片按大到小排列。
豆子-----花生---黑枣-----圣女果
3、竞赛游戏:乌鸦喝水
(1)乌鸦怎样才能喝到饮料
(话外音)出示乌鸦:小朋友们,我渴死了,有水喝吗?
T:现在,乌鸦口渴了,我们一起帮乌鸦找水喝吧!哇,这里有一瓶矿泉水。
(出示一瓶矿泉水话外音)瓶太高,水太少,我的.嘴尖尖的够不着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吧?
S:用手拿起来喝水。
T:可是瓶子太重了,乌鸦没有手只有翅膀,拿不了瓶子。
S:请2--3名幼儿回答(把圣女果放进瓶子里,就能喝到水了。)
师小结:幼儿想出用粮食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T:宝贝们想一想,用哪种粮食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水?为什么是黑枣?我们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放下黑枣水位就怎么样了?
S:升高了。
教师小结:对了,最大的粮食只要几颗就能让水位升高得最快。(演示:把枣子投入瓶中)
(2)游戏:小乌鸦喝水
T: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个好办法,小乌鸦这下可有水喝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教师讲解规则)我们要玩一个游戏,看谁先让乌鸦喝到水。请宝贝们变成4组进行比赛,每次向瓶子里放一个圣女果,然后翻自己队的数字卡一张,下一个小朋友必须在前一个小朋友拍一下自己的手才能出发。比一比哪一对更快让矿泉水满到瓶口。
(3)宣布比赛结果
T:宝贝们真棒团结就是力量,!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让小乌鸦喝到了水,乌鸦说要谢谢你们呢。现在我们和小乌鸦一起去户外看看秋天的落叶,let’s,go!(听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科学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的事入手。”从本次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以幼儿非常熟悉的故事《乌鸦喝水》为活动载体,建立在幼儿的一定生活经验之上,幼儿易于接受。活动中,把“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作为课程的切入点,把“如何让小乌鸦能最快喝到水”,作为幼儿探索的关键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情景游戏中体验并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按“引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设计本次活动流程,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在活动中,教师本着幼儿是主体的原则,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进行了两次探索活动,尝试以个别、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乐趣。教师提供给了幼儿充分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操作材料,有冬枣、板栗、蚕豆、黄豆、大米、鸡蛋、花生等,为幼儿提供足够的选用机会,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但从活动情况看,如果教师提供给幼儿太多的材料,有时候可能也会阻碍幼儿的思维,反而有点乱,只有提供给幼儿适宜的操作材料,才能发挥材料在活动中的作用,可以选择大小两种材料来比较物体的大小与水升高的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的言语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指导语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保证活动有效的完成,王教师在幼儿操作时可能对幼儿操作性的要求没有具体、明确、到位,使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目标不明确,急于完成。
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时时出现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把握其指导的方法与策略。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在充实丰富的材料中,显示出教师的教育智慧,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手电筒、小巧的玩具、记录纸等若干。
电视机(纸箱制作)。
活动过程:
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通过演影子戏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你看到的图象是物体的什么?物体的影子为什么会映到屏幕上?引起幼儿对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小朋友都知道当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可是你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教师演示将手电筒放到物体的'左边、右边,让幼儿看影子位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进行表述。小朋友们,你们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
游戏:听话的影子
如果我想让影子到上边、下边、左边、右边等地方,手电筒应该放到什么地方呢?幼儿用实验验证,并教幼儿用记录表进行记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培养幼儿合作工作的能力。
教师展示记录结果,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位置就变了。
提出设想,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暗中操作),老师能让物体的影子变魔术,想不想看一下,教师让影子变大变小,变成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你们能当影子魔术师吗?来让你的影子也来变一下。
幼儿操作,使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位置、姿势变化了,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 找影子,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影子,并请幼儿将物体的影子在地上画出来,过一段时间看一下,影子还在那里吗?为什么?
小结及反思: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不断在探索中学习,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通过操作知道影子可以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成对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它是的餐具。
准备:
1. 每人一双筷子(多种材料的),每桌一盘泡沫塑料块。
2. 2.操作卡片"你喜欢的筷子"
过程:
(一) 筷子的`特征
1. 这是什么呀?请你说说你的筷子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 你的筷子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
3. 筷子是各种各样的,是两只成双的。
(二) 了解筷子的用途和筷子的使用的方法
1. 你们知道筷子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它们都是干什么用的?
2. 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请幼儿回答示范,教师示范并指导姿势。
3. 我们都知道筷子是用来吃饭的,可你知道筷子是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的吗?
(三) 游戏:夹泡沫塑料块1.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张桌上都有都有一盘泡沫塑料块,你们只能用筷子夹,夹到一个就放到另一只手里,我们比赛看谁夹得快。
2. 检查泡沫塑料块情况和握筷姿势,分析讨论什么样的筷子容易夹,什么样的筷子不容易夹,为什么。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在家也尝试用筷子吃饭,并进行检查和鼓励。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
中班科学教案05-02
中班科学教案【热】11-20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11-26
中班科学教案【精】11-27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12-01
中班科学教案【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