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8 12:00:0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集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2、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1、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物体若干,篓子两个。

  2、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每名幼儿一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启发探索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找出能滚动的物体

  1、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这里有什么?它们中哪些东西能滚动,哪些东西不能滚动?请小朋友玩一玩,试一试,把能滚动的东西和不能滚动的东西分开,各放一个篓子。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分类情况。

  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

  玩一玩教师出示的物体。

  通过观察和玩一玩,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1、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品都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请你把一样的放一起。

  2、请个别幼儿把能滚动的物体按形状进行分类,把球体和圆柱体分开。

  3、教师分别出示球体和圆柱体的物体,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小结: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都是圆形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滚一滚

  (1)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2)幼儿人手一个球体和圆柱体进行滚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从不同方向滚动球体和圆柱体,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3)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生共同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不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回答教师提问。

  把一样的放在一起。

  把球体和圆柱体分类。

  幼儿回答。

  回答教师提问。

  操作,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交流。

  通过提问、比较、分类等方法,进一步让幼儿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让幼儿能按照物体的外形特征进行分类。

  三、分组活动

  1、引导幼儿将收集的物品分类。

  2、尝试用揉、捏、团、搓、压等方法塑造球体和圆柱体,发展泥塑能力。

  分类。

  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制作,充分的认识球体和圆柱体。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目标 1、通过轴承各个零件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

  2、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对数的辨别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准备: 各种型号的轴承若干,钢球零件若干,记录纸

  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宝宝,3、7、6告诉幼儿数字宝宝想和我们大家玩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要求请与数字同等数量的幼儿玩找朋友游戏,大家唱完歌曲之后要两两小朋友拥抱在一起。让幼儿去发现规律,3、7个小朋友两两小朋友拥抱总有一个单的,6个小朋友两两拥抱就都可以找到好朋友。

  2、引出班级的钢球宝宝也想和数字宝宝们玩这个找朋友的游戏,请幼儿帮忙。

  教师讲述操作方法:拿与数字相等的钢球宝宝,让他们两两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的在记录纸上用一种方法记录,有一个没有找到好朋友的用另外一种方法记录。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操作点评,让幼儿先说钢球宝宝两两找好朋友都找到好朋友所对应的数字宝宝是双数,然后让幼儿说两两找好朋友总有一个找不到好朋友所对应的数字宝宝是单数。在讲评时教师刻意把10以内的双数和单数分开来摆放,同时引出单双数的`概念:像这种数字宝宝所对应的事物两两找好朋友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我们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双数,像这种数字宝宝所对应的事物两两找好朋友总有一个是单着的我们就叫它单数。

  5、在幼儿认识了单双数,了解了单双数的基础上,让幼儿找找代表不同数量轴承的数字宝宝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找找身体以及教室内上的单双数,并让幼儿一一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单双数的意义。

  6、让幼儿从凳子下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让幼儿说说自己拿的数字宝宝是几?是单数还是双数?如果幼儿错了,教师可以当场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验证。

  7、与幼儿玩反应游戏,在进行单双数练习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8、让幼儿自己总结10以内那些数是单数,那些是双数。

  9、结束:师:你们知道10以内的单双数,那我们班小朋友的数量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知道吗?让幼儿先猜测,然后让幼儿在区角活动时运用老师教的验证单双数的方法去验证一下。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掌握20元的钱币兑换,进一步体验钱币与商品之间的等价交换。

  2、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的商品,制定购物计划,并愿意把自己的购物计划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1、超市里带价格的商品图片,复印的钱币若干(包括1元、2元、5元、10元、20元)

  2、记录表格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小储蓄员”,复习10元以内钱币的兑换。

  导语:“你们都是最棒的储蓄员,怎么能把我的钱换成比它小的呢?”

  (1) 教师依次出示2元、5元、10元的钱币,引导幼儿用自己操作盘中的钱币(幼儿操作盘中有若干个1元、2元、5元的钱币)进行正确兑换。

  提问:

  ①“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2元的,请问怎么换?”

  ②“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5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③“小小储蓄员,请给我换钱,这是10元的,请问怎么换?还能怎么换?”

  2、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探究20元钱币的兑换方法。

  (1)倾听故事:《没零钱的聪聪牛超市》

  (2)讨论:“怎样帮助聪聪牛把20元钱换成零钱?”并引导幼儿想出20元钱可以换成2个10元钱。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操作盒里的`零钱随意搭配组成20元钱,组成以后,再数数你用了几个1元?2元?5元?10元钱?把个数填在记录表里。”

  (4)探究20元钱的多种兑换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并想出多种20元钱的兑换方法。(如:20元钱可换成10元和5元和2元和2元和1元;还可以换成4个5元的…… )

  3、制定并分享购物计划

  (1)提问:

  ①这是聪聪牛超市里的商品图片,请小朋友看看有哪些商品?

  ②每种商品多少钱?你想买什么?

  (2)出示购物计划记录表,示范讲解记录方法

  引导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买的东西,并把你想买的东西画在记录表上,记下它的价格。(教师指导幼儿用图画或剪贴的方式把选择的商品记下来;选商品时选一样,记一样。)

  (3)请小朋友互相讲解购物计划,教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根据幼儿购物计划记录表与幼儿一同计算所需的钱数。并根据计划的可行性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活动区活动:

  (1)超市:请幼儿用20元钱进入超市购物。

  (2)数学区:请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20元以内钱币兑换。

  附表1:20 元组合记 表

  姓名:

  钱币面值 ( )个 一元 二元 五元 十元

  附表2:购物计划记录表

  姓名:

  商品名称

  (可用图表示) 价格 合计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玩牌能激发幼儿对数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锻炼幼儿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常用的是扑克牌,教师也可利用各种材料自制,如数字牌,自制牌的材料最常用的是硬纸板,或者利用计算活动中的数字卡代替。以下介绍几种幼儿牌类游戏。

  一、比大小

  目的:对13以内的数字能够熟练地比出大小。

  玩法:将一副扑克牌放在桌子中间,参加游戏的幼儿各摸一张牌,然后比一比谁的牌面大,小牌归大牌所有,遇到大小相同的牌为公有,即不归个人所有。反复进行,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者为胜。

  二、抽“乌龟”

  目的:能够给数字熟练地配对。

  玩法:两人以上参加玩牌游戏。先将扑克牌随意抽取一张盖住当“乌龟”,并把牌逐一分给参与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两张大小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再朝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邻座中的牌抽取一张,若这张牌能与自己手中的牌结合对子,就放在一边,不能成对则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张牌,将“乌龟”亮出,与“乌龟”成对的,即是输者。

  三、“吃”牌:

  目的:复习10以内的加减。

  玩法;两人参加游戏,先协商决定玩加法还是减法,然后各摸相等数量的牌进行游戏。游戏时两人同时各出一张牌,谁先算对两对牌相加或相减后的得数,谁就将对方的牌“吃掉”;若两人都算不出来或同时算对,就一起将牌放在一边。手中的牌全部算完后,比比谁“吃”的牌多,谁就为胜。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毛绒玩具三个、橙子两个、苹果一个、牛奶两盒(一盒空的);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相同的围棋。

  活动过程

  1.出示两盒牛奶(一盒空的、一盒有牛奶的)

  让幼儿从表面这两盒牛奶那一盒是空的,那一盒是有牛奶的?讨论用什么方法辨别?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出示大小不同的娃娃、水果等让幼儿用掂一掂、抱一抱、提一提等方法,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3、运用天平秤比较物品的轻重。(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橙子,让幼儿说说哪一个重,然后引出利用天枰比较)

  认识天平:当天枰的一边下沉表示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当天平一边的东西上扬时,代表这边的东西是重还是轻?(如果孩子不能确定上扬表示请到轻的物品饿下沉表示重的物品时,可以通过两个体型比较大的.物品让孩子确定分辨)

  4、操作练习:

  (1)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2)比较同样大小的硬币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硬币会怎样?

  教师小结:在天平两端放同一种形状、大小、重量一模一样的物品,那边多,那边重,那边少,那边轻。

  (3)引导幼儿讨论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东西,放在天平的两端,放得多的一边会怎样?放得少的会怎样?

  5、学习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轻重。

  如橙子比牛奶重、牛奶比苹果重,从而得出橙子比苹果重,橙子最重、苹果最轻,牛奶不重也不轻。

  6、操作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在设计的时候想得比较简单,只是涉及相同物品数量的多少与重量成正比的规律。但在跟孩子上课的时候,对活动的重难点掌握不够明确,造成活动的过程中越讲越多,涉及的内容太多,如量的守恒,三个物体的推理比较等,孩子难以消化,造成活动过程中老师讲的多,孩子探索少。另外,教学具的选择不够精确,造成在操作的时候有偏差,难以完成操作。特别是孩子制作的天平不够精确是造成这个活动不能顺利进行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

  总之,关于测量或重量等等这种类型要求比较精密的操作活动,我们马虎不得,无论是测量的工具或准备的材料老师都要精密考虑是否方便孩子的操作,是否能做到准确等,因为培养孩子对科学认真探索的态度尤为重要,而在这个探索学习的、操作的过程中是最好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良好时机。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6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4-10

大班数学教案04-10

大班数学教案07-19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8

好玩的大班数学教案04-21

排序大班数学教案05-28

《图形》大班数学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