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小学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万以内的数,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的读写万以内的数,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用计数器表示万以内的数,明白各数位表示的'意义。
教学构想: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并认识万以内的数;再利用学具摆一摆、拨一拨,使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今天,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巩固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二、自主练习
学生自己看题4:这道题应该怎么做?
试着连一连
指生答
游戏:同位合作,你说我写。
三百零二、五千八百七十三、六百三十四、七百二十
板书设计: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作业设置:自主练习4、6
课后: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正确列式解题。
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出解题规律。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进行解题。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0÷560÷580÷5
100÷545÷348÷4
46÷2420÷7
2、笔算
654÷3498÷8555÷6
768÷9368÷4490÷8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
2、出示例题
有两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方法1、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2、4×2=8(层)
224÷8=28(本)
①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24÷2=112(本)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112÷4=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②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4×2=8(层)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224÷8=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③指名回答刚才这题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全班校对。
2、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四、全课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4——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情境,呈现知识起点
师:你们喜欢购物吗?这是小军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出示购物
情境图,先呈现小军来购物的情境,改动教材小军和小晴同时呈现的购物情境)。
师: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呈现三种学习用品的标价)
生:一本笔记本5元,一个书包20元,一盒水彩笔18元。
师:小军想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请你替小军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
生:53=15元,15+20=35(元)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有没有列不同算式的?
有个别同学列成如下算式,并进行了计算。
①53+20=15+20=35
②53+20=15+20=35
师:板书学生的算式作为后面交流的素材。
师:黑板上这两个同学列的是一个算式,你同意他们这样的写法吗?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了分步列式的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列出53+20的算式)。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53+20,能先算3+20吗?(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说出不能先算3+20的道理)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分步算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直接写在算式的后面,而综合算式要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在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算法中相机用红笔标出。
【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是这样的。整改情境图分层出示数学问题,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实现为了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二、丰富算、用材料,再次感悟运算顺序
师:投影增添小晴来购物的动画情景。
师:小晴付50元钱买2盒水彩笔,请你帮小晴算一算她带的钱够不够?(生马上回答:够了)
师:为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基本上能分步口算得出结果)
师: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尝试解答。
生:50-182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82,表示买2盒水彩笔的钱。第二步再用50去减18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师:现在老师写两个算式,你能结合情境图说说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吗?
师:18+53;182-20
(由于情境图信息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结合情境图说出每道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板书上面三道算式。
师:比较53+20和18+53;182-20和50-182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体验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道理。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的算、用材料,让学生通过情境提炼数学问题,;根据算式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尤其是两组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实质,拓展了运算顺序的认知。
三、抽象概括运算顺序
师:黑板上有几道两部计算的综合算式,观察它们的运算符号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乘加(减)
师: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四、拓展延伸
师:继续增添情境图信息:一套3本《格林童话》共36元。①小明买4本。②小红买2套。
师:谁能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分别是解决什么问题?该怎样去计算呢?
3634 3626
生:3634是小明买4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算式3626表示小红买一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3634要先算什么?能先算什么?
师:算式3626呢?
师:你觉得乘除在一起运算,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情境图中的解决问题,大部分都能说出运算顺序)
师:算式3634与算式3626在运算符号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乘除运算。
师:对比黑板上的几道只有乘加(减)和上面两道乘除算式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乘加(减)两部计算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乘除两部计算顺序,要按照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生:暂时不计算的数要把它移下来。
生:等于号要在算式的下面写,两个等于号要对齐。
师:配合学生的叙述,在算式的相应位置相机标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次通过增添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再次以用引算、以算激用,为进一步拓展岸生对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沟通了练习题中的题组对比题之间的联系。
五、突出重点训练
第层次:质疑运算顺序,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1.15+32 2.100-253
23+15 255-100
3.6484
6442
第二层次: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33+50 166-9
38+415
第三层次:下面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50+507 44-74
=l007 =28-40
=700 =8
153-25 3682
=45-25 =364
=20 =144
六、全课总结
1.有什么收获?
2.有什么问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
3.你认为两步混合运算还会出现哪些情况?课后你能应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14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24
【荐】小学数学教案01-15
小学数学教案【荐】01-23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