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一园青菜成了精》是一首生动而充满想象力的童谣,语言幽默诙谐,情节生动有趣,极富嬉戏意味,并且包含着真实与想像,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与幼儿亦真亦幻的思维方式想吻合,真是妙不可言。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有以下二点:一是秋天是一个蔬菜成熟,丰收的季节,非常适合在这个季节进行这个活动;而是在幼儿阶段接触的文学作品中,童谣似乎很少;因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结合画面,通过观察、想像、并表达童谣的内容。
2、理解内容,感受童谣丰富有趣的想像及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
3、体会童谣蕴含的嬉戏意味。
活动重点:理解童谣所表达的内容。
活动难点:感受童谣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
活动准备:绘本,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讨论封面,引出童谣主题,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
封面: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遮挡文字)
看到这些蔬菜你想到了什么?
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这本书的名称就是——一园青菜成了精)
环衬:这幅图上有什么?小朋友见过城门吗?
(分析:这一环节的重点,就是解决封面及环衬部分的内容,通过问题“看到这些蔬菜,你想到了”唤起幼儿对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调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是促进幼儿能够快速进入活动的主题。)
二、幼儿参与式阅读。
1、师朗诵第一句“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丰富词汇“绿葱葱”。
P1:菜园子里都种了些什么蔬菜?(茄子、黄瓜、辣椒、萝卜、葱、韭菜......)
什么叫绿葱葱?(青菜绿葱葱说明他们长得好,长得茂盛)
(分析:调动幼儿对蔬菜认知的已有经验,描述自己在画面上看到的蔬菜都有什么,并且能够从此问题中了解到幼儿对蔬菜的认知水平;另外丰富词汇:绿葱葱,让幼儿结合画面了解到绿葱葱的'意思。)
2、朗诵“最近几天没人问,他们各个成了精”
师:最近几天没人问,这些青菜怎么啦?
在哪里见过这幅图?(封面)
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接着往下看。)
(分析:精,这个词,让幼儿会很快的联想到妖精,想到这些蔬菜都活了,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引导提问,更加能激发幼儿对后面内容的想象。)
3、诗朗诵“绿头萝卜称大王———一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师:什么是出征?(打仗)战书又是什么意思?
(对方用书信的方式向你发起的挑战,原来蔬菜们要发生一场战争了)
哪两个大王要打仗?(绿头萝卜、莲藕)(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那一个军队会打胜仗呢?我们接着听。
(分析:这6句童谣,一方面让幼儿理解词:出征、战书的意义,一方面让幼儿想象接下来打仗的场面。)
4、朗诵“两边兄弟来叫阵————胡萝卜急得搬救兵”
师:讨论:两队蔬菜谁和谁打起来了?
小葱————茄子;学一学茄子的绝招?谁赢了?(给赢的蔬菜贴“胜利”的图片)
韭菜———黄瓜;黄瓜怎么打败韭菜的?(甩起扫堂腿)
师:现在看来,哪个大王的军队占了上风?(莲藕)难道绿头萝卜就输了吗?
绿头萝卜会请谁来帮忙?(白菜......)
(出示葫芦图片)绿头萝卜派出了谁?葫芦会打败藕王吗?
(分析:这一环节共计12句童谣,也是整个童谣中内容最为精彩的部分,讲述的是两军交战时蔬菜之间的对打的场景,形象的描述了各种蔬菜的特征。为了让幼儿感受战场的场面,邀请幼儿参与表演,扮演童谣中蔬菜对打的样子,这种动静交替的活动,也从中体现了幼儿学习的特点,同时也让幼儿对我国古代战场文化稍稍有所领略)
5、朗诵“歪嘴葫芦放大炮————一头钻进烂泥坑”
师:葫芦打败了哪些蔬菜?(教师用线连接。)
(大蒜、黄瓜、辣椒、茄子)
师:战争结束了吗?你觉得哪一部分最精彩?
师:“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绿葱葱”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是真的发生了一场战争吗?
师:当菜园的主人回来看到一园青菜时,他有什么样的表现?他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只是一个梦,菜园子里并没有发生战争,只是青菜都成熟了)
(分析:这一环节共112句童谣,根据我个人对读本的理解,我删除了2句,大的豆腐尿黄水,大的凉粉战兢兢)
三、师幼完整欣赏视频《一园青菜成了精》。
听了这首童谣,你感觉怎样?(好笑,好玩,幽默)对,这是一首十分幽默风趣的童谣。想想看,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朗诵。(陕西方言)
四、幼儿欣赏教师用陕西方言朗诵童谣。
师:好听吗?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尝试朗诵。
五、结合封底画面进行猜想,尝试给故事起名字。
封底:画面上有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看着动物的样子你想到了什么?假如是一个故事你能给她取个什么名字?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理解向日葵、葡萄、草莓争阳光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生长的不同状态。
2、知道阳光与植物生长的重要关系,乐意关注自然界更多植物生长情况。
活动准备:
自制三种植物生长状态的PPT,幼儿记录卡、植物图片,向日葵、草莓、葡萄的小图片与生长形态文字卡片、幼儿分组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争阳光”的文字卡片:认识这些字吗?(争阳光),什么意思呀?
争阳光就是努力争取得到阳光
2、猜猜谁可能会来争阳光?
还有谁需要阳光的,也要来争阳光?
小结:原来我们人、动物、植物的生长都需要阳光。
二、阅读理解
(一)观察阅读PPT1,
提问:这是哪里?(绿色家园)谁来争阳光了?
(二)阅读理解向日葵争阳光的过程观察PPT2
1、向日葵是怎样争阳光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吧:向日葵腰杆直挺挺的,拼命往高处长,叶子又阔又大,伸向四面八方,终于争到阳光了。
2、向日葵是怎样争阳光的?
小结:向日葵真有办法,它用拼命长高的`办法去争取阳光,使自己生长得更好。(出示相应文字)
(三)草莓、葡萄争阳光
草莓和葡萄可着急了,也急着要来争阳光,它们是怎样争到阳光的呢?想一想、猜一猜,把你们的想法记录在这张记录纸上。PPT3
1、幼儿分别记录草莓、葡萄争阳光的情况
2、请幼儿个别交流。
3、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怎么来争阳光的?
(1)葡萄、草莓到底是怎样争阳光的?播放PPT4、5。
小结1:葡萄本领真大,它的藤儿爬呀爬,爬的高高的,卷须卷呀卷,卷的紧紧的,用藤条缠绕的办法争取阳光的。(出示相应文字:藤条缠绕)
(2)葡萄和草莓是怎样争阳光的?
小结2:草莓的办法真好,它躺在地上,贴着地面,用叶蔓舒张的办法也争取到了阳光。
(出示相应文字:叶蔓舒张)
总结:不同的植物争阳光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向日葵是用拼命长高的办法争取阳光的,葡萄是用藤条缠绕的办法争区阳光,草莓是用叶蔓舒张的办法也争取到了阳光。
三、经验迁移
1、这里还有许多植物,它们是用什么办法来争阳光的,我们一起来说说、分分吧。
2、幼儿分组操作,并交流纠错。
结束语:在我们绿色家园里还有很多植物,都有自己争阳光的方法,以后我们再去发现、去记录。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想象花果山水帘洞的情景。
2、根据故事情景,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运用各种材料布置活动室。
3、有与同伴合作、分组制作的意愿,体验其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布置花果山水帘洞的美工材料:特大号塑料袋,各类纸(彩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废旧纸盒、纸箱,丝带,剪刀、胶带、水彩笔。
2、用特大号塑料袋剪成长条,悬挂在教室入口的门上呈瀑布状。
3、猴子头饰
4、欣赏VCD水帘洞的情景片段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VCD水帘洞的情景片段,讨论、交流经验:
老师:你们看过瀑布吗?瀑布流下来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听故事:孙悟空因跳进花果山水帘洞口的瀑布里,而被推选为猴王的故事。
A、老师:孙悟空跳进水帘洞里看见了哪些情景?
(洞口瀑布、花草松竹、铁板桥、石碑碑文)
B:老师:我们怎样来做洞口的瀑布?怎样做?你觉得用什么材料合适呢?
C:老师:想想水帘洞里还会有什么?
3、与幼儿讨论制作、布置水帘洞中的情景
A、请幼儿结伴自选材料
B、按幼儿意愿分组制作水帘洞中的情景
C、作好后带着孩子们跳进洞中,一起把作好的按幼儿的意愿布置。
4、幼儿带上猴子头饰扮孙悟空在水帘洞中猴子舞。
大班教案 篇4
在二期课改先进理念的指引下,课程内容应有将幼儿各经验点进行链接,在主题背景下如何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下面我就来谈谈“会动的身体”设计的思路和想法。
“会动的身体”这个活动的一级主题是“我自己”,这个主题重点是探索身体的奥秘,探索人的相同点和差异性,会欣赏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这个主题我是通过“我和别人不一样”、“和影子捉迷藏”、“身体真有用”这三个二级主题来完成的。
1、“我和别人不一样”:大班正处于自我意识与发展的最初阶段,已经能初步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教师从外形入手,让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名字、个性或能力的独特性,从中知道自己是区别于任何人的,逐步形成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和影子捉迷藏”:让幼儿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到好奇,并感知和探索影子的基本特征。
3、“身体真有用”:大班的孩子对自己充满着兴趣,我就创设各种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寻找收集资料来认识自己的身体,懂得活动能使我们的身体更灵活,从中也促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增进了与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会动的身体”这个活动是“身体真有用”下的一个分支活动。
活动目标:
探索身体上会动的部位,对身体的部位感兴趣。产生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自己想象的愿望。
经验准备:
通过歌曲“我的身体”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收集资料进行创编歌曲。
物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娃娃人体图、笔、投影仪、音乐磁带。
活动重点和难点:
身体会动的部位,通过探索发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活动得以深化。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探索发现分享交流大胆想象。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进行音乐活动“我的小鸡”。因为大班的孩子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通过音乐活动,能让孩子直接体验,以利于他们的探索发现。之所以要用这个音乐舞蹈,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我的小鸡”这个音乐活动孩子较为感兴趣,以这个为活动导入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音乐的愉悦功能。二是因为这个音乐舞蹈的动作幅度和活动量都比较大,通过这个舞蹈,孩子除了感受到一些明显的外部表现外,他们也能体验到自己的呼吸、心跳等内部的器官也会动,这样更能拓展幼儿的思维,为下面孩子进一步的探索发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
教师为幼儿提供娃娃的人体图,让他们跟着音乐动动身体,并在身体会动的部位做上自己的标记。
第三环节:分享交流
利用投影仪把孩子探索发现出的结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大家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重点要提升孩子对身体内部器官活动的一些初浅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
第四环节:大胆想象
进行游戏“我会变”。活动中,让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变一变,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现。
活动延伸:
通过设置问题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身体奥秘的愿望。如:人身体的这些部位会动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人睡着了真的不动了吗?如果幼儿感兴趣的话,可以开展音乐活动“我会变”,让孩子通过创编把自己的想象用歌声唱出来。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学会勇敢地接受医生的治疗;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健康地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阿嚏”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 听一听——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讲述故事《“阿嚏”不见了》
2.回忆故事,回答问题:
提问:1)妈妈去买药之前,嘱咐彬彬怎么做?
(多喝热水,不要乱跑)
2)医生在给彬彬打针之前,对彬彬说了什么话?
(感冒了是要看医生的,不然就会传染给别人)
3)彬彬的病是怎么好的?
(打完针吃完药)
小结:生病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使你不能上幼儿园,不能和朋友们出去玩,甚至不能吃你心爱的.冰激凌。但是,如果拒绝打针、吃药,只会让病变得更严重,还可能把病传染给别人。所以,勇敢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吧!
二、 说一说——知道感冒了该怎么办
1、 通过谈话,归纳感冒的主要症状、原因及简单的治疗方法。
提问: 1)你感冒过吗?你感冒出现了哪些症状?有什么感觉?
(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痛等,身体非常不舒服。)
2)人为什么会感冒?
(太累了,着凉了都有可能)
3)感冒了怎么办?想一想,感冒时,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
★多喝水,注意休息。
★及时治疗,按时打针吃药。“聪明的孩子”打针吃药时不要哭也不要闹,还不忘对医生说声“谢谢”,感谢他们让你的病尽快好起来。
★注意咳嗽用手捂住,打喷嚏不对人。
小结:当我们受凉或是身体的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时要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等。
三、 学一学——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来预防感冒
1.翻翻乐:幼儿回忆以往经验,设想预防感冒方法,老师根据幼儿回答运用图示的方法逐一出示。
小结:爱干净、经常洗手;
注意冷暖(热了要脱,冷了要穿),
锻炼身体(增加抵抗力)。
注意营养(蔬菜、水果;达到营养摄入均衡)
感冒流行时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2.带领幼儿到户外游戏,锻炼身体。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喜欢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内容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活泼快乐,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发展。我选择《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曲,有两个目的。
活动准备
1、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
2、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的图案及实物。
3、音乐磁带。
活动目的
1、 启发幼儿能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初步仿编歌曲。学习弱起节奏。
2、初步认识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
目的之一:幼儿本身就对各种各样的乐器怀着好奇,但平时他们没有机会能亲自摸一摸,亲眼看一看,更不用说演奏各种乐器了,而《山上的音乐家》这首歌把各种乐器和可爱的小动物联系在一起,更使孩子们感兴趣。
目的之二:这首歌词简单易懂,特别是丰富的象声词,诙谐形象,孩子们特别容易接受,愿意接受。 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我思考着如何使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有"想一想","试一试"的欲望。在第一部分,我马上以有趣的声音和动物形象吸引住幼儿,让他们和我一起参与"演奏"。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模仿,为的是让幼儿继续熟悉曲调,为后面的编唱打下基础。第三部分请个别能力强的,胆大的幼儿上来尝试,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一种示范,使他们寻找到规律进入编唱的状态。第四部分在愉快的情绪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编唱,表演,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幼儿,用形象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乐器。
2、节奏型××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会简单地画出生态园中良渚文化和一些著名的景点。
2、迁移生活经验,用绘画的形式将生探员的显着特征表现出来。
3、合理布局画面,内容饱满。
活动准备:
勾线笔、油画棒、白纸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情节,引出主题。
住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从来没来过我们的生态园。你们想怎样那个介绍我们的生态园呢?
二、师生讨论。
了解生态园的主要特征,启发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生态园的某一个特征。
1、森林里的动物可想知道我们生态云的模样呢!谁愿意告诉它们,我们的生态园是什么样的呢?和小动物的森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地表述),教师针对幼儿的讨论,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2、总结:我们的生态园里有许多的`花草和小径,里面还有游玩的器具和最具特色的良渚文化的器具。
三、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进行创作活动。
1、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从来没来过生态园,我们把刚才小朋友说得生态园画下来,告诉小动物们,好吗?
2、鼓励幼儿画一到两样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态园特征。
3、提示幼儿合理分配画面。
四、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对着自己的作品向同伴介绍我们的生态园,可以使集体的,也可以个别的两两交流。
五、音乐活动。
教师: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到森林里去接小动物到生态园来参观!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空气压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养成乐于探索,乐于猜想的习惯。
3.对实验结果用语言进行表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空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空气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2.材料准备: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瓶娃娃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并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
2.探索活动。
(1)幼儿分组实验操作,发现水不会流出来,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师引导幼儿,空气宝宝可以帮助你们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锥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
师引导幼儿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
(3)师: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幼儿猜猜,并做记录。
(4)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
师引导幼儿小结: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水流不出来了。
(5)师: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
(6)幼儿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7)师小结:当杯子口垂直于水面放入水中时,由于空气宝宝在杯子里面水就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3.分享交流。
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也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活动延伸:出示真空吸盘,让幼儿讨论它为什么会吸到光滑的墙面上。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
2、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观察过各种树,测量幼儿园里的树。
2、毛线、回形针、纸条、彩带等;记录单、铅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 看看亭子是什么样的?柱子是什么样的?数数有几根柱子?
二、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测量。
1、提问: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是怎么量的呢?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2、讨论: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小结:找到起点做好标记,从起点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
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3、为什么同一根柱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4、教师小结: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柱的长度还是一样。
四、拓展思维。
1、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标准的测量工具。
活动反思:
围绕原本生态教育,利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开展本次活动。《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幼儿测量树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材料测量柱子。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始终支持孩子的活动,只作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做法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终孩子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有关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优秀教案05-18
【经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经典】07-24
大班教案【精选】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