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优)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乐於进行顏色的相关实验。
尝试透过玻璃纸发现顏色的祕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红、黄、蓝、绿色玻璃纸﹙本期学具﹚。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出红色玻璃纸,放在大自然小科学P.32~33的神奇图上,说说看到了什麼?
2.接著再请幼儿拿出红、黄、蓝、绿色的玻璃纸,分别透过不同的顏色,观察周遭的`景物,分享玻璃纸底下的世界是如何?
3.翻开大自然小科学P.34,先请幼儿说说画面中有几种顏色的小鱼,之后分别将不同顏色的玻璃纸放在画面上,看看哪些顏色的小鱼会消失不
见,把它分别记录下来。
4.向幼儿说明有些顏色盖上玻璃纸会消失,有些顏色则会变得更黑,请幼儿同样将玻璃纸盖在P.35的小鸭上,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5.最后,请幼儿试试,哪一种顏色的玻璃纸可以让P.36上的蜗牛壳消失,哪一种顏色又会让蜗牛身体不见,将观察记录下来。
6.引导幼儿透过记录,发现哪一种顏色玻璃纸能让最多顏色消失不见?哪一种顏色在红色玻璃纸下会变得更黑?
评量
1.能积极参与实验游戏。
2.能说出什麼顏色在玻璃纸底下会被隐藏或显现。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利用在红色玻璃纸下才会显现的顏色,涂画大自然小科学写著「1」的小方格,再将其他顏色涂画在空白小方格上,完成密码卡片,然后利用红色玻璃纸看看密码,再将密码记住,回家说给妈妈听。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本次活动源于主题《春夏和秋冬》里面的小主题《四季轮换》,虽然主题是刚刚开始的阶段,但是孩子们对于四季的轮换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能够比较四季的明显不同,初步了解四季轮换的顺序,所以本次活动就是在此背景下设计而成的。
2、源于对幼儿经验的思考:
(1)在前期的《有趣的水》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故事《水娃娃漫游记》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水循环的过程,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所以孩子们对于循环是有经验的。
(2)我们班的孩子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而且有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的发现。
3、活动价值的分析:
1、语言能力的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分步讲述故事的方式,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想象猜测“白天去了哪里,雨去了哪里,冬天去了哪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循环,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会消失的,进而萌发幼儿探究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环保元素的渗透
本次活动萌发幼儿乐意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让幼儿了解大自然中的白天黑夜的循环、四季轮换和水循环,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今后就会更加细心的去探究大自然,热爱自然界,就会有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所以本次活动也渗透了环保元素。
内容与要求:
1、在听听看看说说中,初步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
2、尝试看图讲述自己的发现,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活动重点:
了解一些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现象。
活动难点:
尝试看图讲述自己的发现,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观察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仰望天空,引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抬头仰望过天空吗?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
2、有个小男孩也和你们一样看到了天空中的许多东西,也向妈妈问了许多的问题,让我们来听一听看一看,他想到什么呢?问了些什么?
二、理解故事,感受循环
1、散文第一段:白天去了哪里?(白天黑夜)
(1)思考谈论:白天去了哪里,它会回来吗?(引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2)听一听妈妈的回答:“哦,白天去了别的地方,白天过去了,黑夜就来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白天又来了。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没有什么会不见了。
(3)妈妈是怎么告诉小男孩的?(进一步谈论妈妈的.回答:什么是循环呢?)
2、散文第二段:雨去了哪里?(水的循环)
(1)小男孩望着天空中的雨会怎样问?(讲述散文前)
(2)谈论:雨会循环吗?它又是怎样循环的呢?
(3)听听妈妈和小男孩是怎么说的,继续讲述。
(4)小男孩知道这个秘密了吗?这个秘密是什么?(出示2个字——循环)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循环,用一个什么动作来表示?
3、散文第三段:冬天去了哪里?(四季轮换)
(1)冬天里,小男孩会怎样问?妈妈该怎样回答?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男孩和妈妈对话内容,知道四季轮换。
4、完整欣赏故事。
(1)在故事中有哪三种循环呀?(幼儿回答,教师播放课件小结。)
(2)小结:这个世界真的就是这样循环着,真是太奇妙了!
三、拓展发现
1、今天这里也有一些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们去找一找它们可以循环吗?是怎么循环的呢?(幼儿4人一组,操作图片摆放循环的过程)
2、集体交流,共享经验。
(1)分别出示小组操作结果,幼儿说明。
(2)还有什么也像它一样循环的呢?(引发幼儿说说自己对于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循环的认识)
小结:原来在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是循环往复的,没有什么会真的不见的。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寻找大自然中循环往复的现象。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有的物品会沉在水中,有的物品会浮在水面,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学会做科学小实验,体验操作的乐趣。
二、物质准备:课件、4个水盆、相机、人手一条干毛巾;雪花片、木块、树叶、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铁钉各8份;记录本每2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a、今天的天气真好,小乌龟和小蚂蚁要出去玩了,它们俩一块儿来到河边。
b、小乌龟说:呀!这里的河水好清啊,我们一起到河里去玩吧。
c、小蚂蚁说:不行,不行,我不会游泳,我一到水里就会给淹死的。
d、小乌龟说:那可怎么办呢?(请幼儿想办法,引导幼儿说出蚂蚁在水里会沉下去,需要能浮起来的物品当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东西给你,或许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浮起来。
2、认识沉和浮的标记,并能用身体来表示沉和浮。
师:小乌龟的篮子里出现了2个标记,你觉得哪个标记表示浮起来,哪个标记表示沉下去。(幼儿说一说)
师:你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示沉和浮吗?
3、出示记录表,课件演示记录步骤。
师:小乌龟送了什么东西给小蚂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说一说)
师:(出现了“?”)请小朋友先想一想,这些物品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起来。能浮起来的物品下面打↑,会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来,再请小朋友们2人一组,一人把小乌龟要送给小蚂蚁的物品轻轻地放进水里,另一个人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幼儿记录结果,找出有异议的瓶子进行重点讲解。
6、探索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现在雪花片、铁钉和玻璃珠有点不开心了,因为它们也想像木块、泡沫、树叶和瓶子一样,浮在水面上,帮助小蚂蚁在水面上游玩,怎么办呢?
7、幼儿尝试操作,师小结。
师: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也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
8、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现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反思:
针对《纲要》提出的:“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这节课我取材自幼儿身边较熟悉的东西,来进行了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探索身边的科学,感知沉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尝试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在这类活动中培养他们从小爱观察和发现的能力,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树叶、塑料玩具、铁钉、玻璃球、塑料瓶、记录表、笔等实验材料。让幼儿通过猜测、动手操作 、大胆尝试、观察、 探索、实践等形式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会做简单的记录。
我在活动前让幼儿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让幼儿先猜一猜,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动手记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的。最后环节:探索改变物体的沉浮。我通过小铁钉和玻璃球等也想帮忙作为一个引线,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探索。
自主的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操作记录表,二是这次活动只是我们班级对“沉”“浮”现象探究的一个起点,一盏“沉”“浮”现象的指明灯,还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们将投放在班级的自然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行接下来的相关探究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蘑菇的名称、外形特征,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
2.知道有些蘑菇是有毒的,不能吃,初步学会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3.培养幼儿乐于参加探索游戏活动的兴趣。
4.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蘑菇见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分辨有毒蘑菇及食用菇。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兔宝宝头饰幼儿人手一个。
2.选择一处室外草地,设置草地场景,草地上散落各种蘑菇图片。
3.香菇实物若干(干的和鲜的两种),各种干燥过的食品,如木耳、海带、金针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来玩采蘑菇。老师当兔妈妈,小朋友当小兔,我们一起到山上去采蘑菇。”
二、认识蘑菇
1.教师出示各种蘑菇的图片,结合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蘑菇的外形。
2.教师给幼儿讲解蘑菇的基本知识。
三、讨论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蘑菇类食物,如平菇、金针菇、香菇等。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吃哪种蘑菇。
四、玩游戏
1. 教师要幼儿一起来玩采蘑菇的游戏。教师当兔妈妈,把画有蘑菇的卡片分散放在室外的草地上,请幼儿当小兔去采蘑菇。在草地上捡起一张卡片就算采摘了一朵蘑菇。
2.在采蘑菇的时候,幼儿一定要仔细分辨有毒的蘑菇和没有毒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幼儿就不要摘。等小兔子摘完没有毒的蘑菇后,由兔妈妈统一把有毒的蘑菇摘走。
3.幼儿在采摘蘑菇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分散地找蘑菇采摘。
教学反思
教学成功之处:我以兔妈妈带宝宝们到山上采蘑菇的.游戏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及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到了热身的效果。第二环节,认识蘑菇,大部分孩子都投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积极性相当高,通过教具的操作,孩子们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活动!他们看着、听着。第三环节,多数孩子能按讨论要求说出自己喜欢吃的蘑菇,第四环节,采蘑菇是幼儿学习知识的实际运用。
改进之处:1.认识蘑菇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让班上语言表达能力强,认识部分常见蘑菇的幼儿先讲讲,然后教师再讲。2.讨论环节,分组的时候幼儿表达能力强和较差的要进行搭配。3.采蘑菇环节,由于幼儿积极性强,兴趣浓,分组游戏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小百科:蘑菇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感知风的存在,了解风形成的原因。
2、 积极探索哪些材料可以产生风。
活动准备:
软纸、硬纸、扇子、书、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风的存在
提问:你知道风吗?哪里有风?
说说风来了你的感觉,以及花草树木的现象。
二、探究问题:风的形成
1、出示静止的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把风娃娃请出来?
2、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要求:用老师给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去试试,看看能不能变出风娃娃?看谁想的办法多。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办法能让这些纸条、布条、风车动起来。
除了老师提供的用具还有什么办法让这些东西动起来。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小结:用手、纸板扇的时候,用口吹的时候,空气流动了,风娃娃就来了。
三、了解风和人类的关系。
1、请幼儿说说风的作用。
2、小结:风能调解大气的温度,风能净化空气,风能发电。风有大有小,适当的风力可以被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风力太大,就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皮球的动态——蹦、跳、飞产生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空气对皮球运动状态所起的作用。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2、充足气的皮球若干、瘪皮球一个、气针一枚。
活动重难点
重点:对皮球的动态产生兴趣。
难点:知道皮球里面装的是空气。
活动过程
1、出示皮球,说说并玩玩会蹦、会跳、会飞的皮球。
(1)教师出示皮球,问:你们喜欢玩皮球吗?谁来说说你平时会怎样玩皮球呢?(拍皮球)师:嗯,你会拍皮球,那你能上来拍一下皮球给大家看好吗?师:你们说这个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还可以怎样玩呢?谁来说说?分别请小朋友来说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刚才这些小朋友都很会玩皮球,真不错!
(2)启发幼儿说出玩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方式。
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时候,你们观察到皮球它是怎样动起来的呢?这时老师可以边拍边问?引导幼儿说出皮球会蹦,会跳,会滚,会转等。哦,皮球能跳,能滚,能飞……
(3)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的状态。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用你的身体来模仿皮球蹦跳、滚动、飞起来(跳,蹦,转)的动作吗?让我们一起学学皮球运动的样子。问:皮球什么形状的?(圆形)来,让我们把自己变成一个皮球,现在我们先来学学皮球跳的样子,再来学学皮球滚。分别让幼儿模仿。
2、欣赏故事《谁住在皮球里》。
师:刚刚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们知道为什么皮球会蹦,会跳,会滚,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究竟是谁住在皮球里呢?
现在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播放故事课件《谁住在皮球里》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师问:现在故事看完了,你们说说皮球里到底住着谁呢?
(2)师:皮球里真的住着兔子、轮子和喜鹊吗?教师启发幼儿互相讨论,幼儿之间互相讲述皮球里住着什么?
3、了解是空气住在皮球里。
(1)猜测、验证皮球里住的是空气。
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探索皮球里住着什么?幼儿互相想办法,讲述自己想的办法并做给其他幼儿看。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用挤一挤、敲一敲、听一听、闻一闻、看一看、摇一摇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着谁?
请部分幼儿讲讲自己的探索过程。
教师将气针插入气门芯,将皮球里的气体放出来,保持适度距离并朝向幼儿脸上,问幼儿感觉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放出来的就是空气。
(2)将充满空气的皮球与瘪皮球进行比较,理解空气与皮球运动状态的关系。
师问:如果皮球里没有空气会怎么样?请幼儿猜想。
教师出示瘪皮球,演示拍、滚、踢皮球,验证幼儿的猜想。
(3)教师总结:原来皮球只有充满了空气,才能运动起来,它就像兔子那样蹦,像轮子那样滚,像喜鹊那样飞起来。空气真了不起!
4、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玩球,感受皮球的运动状态。
教学反思:
程序上出现错误,但幸好有图片教具,后面的`提问环节达到预期效果。在刚讲故事时孩子们提出的各种想法没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误。目标的定制对本版孩子稍浅了些,应可以在提问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时还可增加除了兔子会跳还有谁会跳等,扩散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的认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书的环节,前半部分还好,后半部分因没能提前交代,孩子们在自己看书时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没能巩固加深,又是一失误。总体上本课时的目标预期效果都达到了。但在过程中对孩子没出现的不在预期中的反应利用与操作得不是很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 红+蓝=紫色
三、交代实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延伸活动: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探索使气球快速鼓起来的办法。
2、会与同伴合作使用七筒扎紧充气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探索使气球快速鼓起来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尝试给气球充气。
1、这里有许多气球,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快快地鼓起来呢?
2、幼儿自选方法,尝试使气球快速变鼓。
3、将充好的`气球用气球托扎好,插入油泥中展出。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很快地让气球鼓起来?怎样才能使气球快快地鼓起来?
2、引导幼儿探索使气球快速鼓起来的原因和做法:要想使气球快快地鼓起来,就要把气球与气筒口对好捏紧,然后快速地往里打气。
3、再次操作,验证讨论结果。
(三)我来扮演气球。
1、请幼儿独自扮演气球,想象表演气球慢慢充气成形的过程。
2、请幼儿两两合作,一人扮演打气者,一人扮演气球。要求两人协调地表现打气者快速充气与气球迅速膨胀之间的对应关系。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不同的蛋。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
3、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
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活动过程:
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
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活动延伸: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世界最高、最大、跑的最快、跳的最远的动物。
2、能主动探索、记录,和同伴交流。
3、对探究、了解动物世界的秘密感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动物世界最高、最大、跑的最快、跳的最远的动物。
活动难点:
按要求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能和同伴围绕问题认真讨论交流。
活动准备:
常见的动物图片(目标中提到的动物),笔、记录纸、粉笔、《十二生肖操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动物世界很奇妙,藏着很多秘密,动物们各有本领,在大自然中生存、躲避敌人、保护自己,今天,老师先做一次调查,考考大家对动物世界的秘密知道多少:每个人记录出你认为的动物世界中最大、最高、跑的最快、跳的最远的'动物。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每人拿一份记录纸,在合适的格子里用自己熟悉的符号记录自己的答案。
2、教师每个小组个别询问,了解幼儿的基本认知情况。
3、带着问题请幼儿欣赏主题短片视频:到底什么是准确的答案,藏在视频里。
4、教师出示一份大的记录卡张贴在黑板上,请幼儿反馈专题片的答案,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5、请幼儿对照答案,看看之前自己的认知对不对?
6、教师小结:海洋里最大的动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陆地上最高的动物;陆地上跑的最快、跳的最远的动物;最大的鸟和它的蛋。
三、趣味活动
动物世界还有什么动物有独特的本领或特征呢?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完成《十二生肖操》。
1、随儿歌音频做十二生肖模仿操。
2、刚才我们模仿的动物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和特征呢?
四、结束部分
动物世界里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请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下,动物世界里哪些动物身体有毒?哪些动物身体软?还有哪些使我们今天不知道的,请你画成一幅画带来告诉大家。
活动反思:
幼儿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认知不全,记录自己认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对教师现场用简笔画记录的方式感兴趣。总体说来,教学内容对幼儿有吸引力,但是幼儿交流分享的习惯和方法需要培养。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中班科学教案05-02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