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3 09:57:12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中班科学教案9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1、探究的问题:用同样的'力,小桌子不同的面陷入沙土的深浅一样吗?

  2、试一试。

  (1)把小桌子的桌面朝下放在沙箱的沙土中,用手指使劲按小桌子。

  (2)把小桌子的桌腿立在沙土中,用手指使劲按小桌子。

  3、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4、说一说我的发现。

  (1)桌面朝下时,可看到桌面只稍微陷入沙土一点。

  (2)把桌子正放时,可看见桌腿陷入沙土很深。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晨晨小朋友带回来一把与众不同的“油纸伞”。它挂在教室里特别好看,孩子们问:“这是一把什么伞啊?”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不同伞的制作及特征,开拓他们的知识面。

  二、适用对象:中班幼儿

  三、活动建议:鼓励家长多收集一些油纸伞让孩子欣赏。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油纸伞与一般用的伞不同之处。

  2、知道油纸伞是一种传统艺术的继承。

  3、萌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五、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不同的油纸伞。

  2、有关油纸伞制作的CD碟

  3、把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贴在墙上,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六、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油纸伞及一般的伞,让幼儿自由观察及讨论这两把伞的不同之处。

  2、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结果。

  3、让幼儿观看油纸伞的工艺制作CD碟,让幼儿带者问题来观看。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所看到的',说说油纸伞与一般伞的不同,有什么特征?

  5、自画一幅美丽的油纸伞图案。

  七、活动评价:幼儿对油纸伞美丽的图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知道油纸伞主要是用棉纸来绘画的,它是一种手工制作过程,而一般的伞是机械制作过程。萌发了爱自然的情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活动准备】

  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介绍自己家里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锻炼、穿厚衣服、取暖等)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家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

  二、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出示所准备的取暖用具的图片,“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热的吗?”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如何发热的: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火炕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电暖气、电暖风、暖手炉、电热毯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携带方便。

  三、请幼儿按照取暖用具的发热方法进行分类。

  教师简单小结:用电发热的取暖用具,这一类我们称之为“电器类”。不用电的这一类取暖用具称为“非电器类”。

  四、讨论各类取暖用具的优缺点。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取暖用具,你觉得哪个取暖用具好,为什么?

  油汀、空调可以给很多人用,但比较浪费电。热水袋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炉子、火炕的缺点是不卫生,但经济实用等。

  五、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提醒幼儿一定要注意使用时候的安全。

  讨论:使用它们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空调,电暖气要注意别触电。

  火炉和水暖气要注意防火等。

  六、引导幼儿多锻炼、多运动,才是最安全取暖方法。

  七、小结、延伸。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取暖工具,以后你还会看到更多、更新的取暖用具。那么,你长大后想发明什么样的取暖用具呢?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探索各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3、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号透明塑料量杯;大号塑料量杯一个。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你们喝过果汁吗?好喝吗?你知道果汁是怎样来的吗?

  2、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设想自己会怎样来运用这些工具来榨取果汁。

  3、幼儿自由分组开始榨果汁。

  (1)教师指导幼儿能够运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励幼儿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榨取果汁。

  (3)提醒幼儿将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励幼儿能够榨出更多的果汁。

  4、讨论: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来榨果汁最方便,哪种方法榨出来的果汁最多。

  5、品尝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劳动的乐趣。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感到对于一些科学活动,要让幼儿大胆尝试,从操作中获得知识,这样比只靠教师的传授更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幼儿获得的知识更直观,尤其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我们更要相信幼儿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师选择的主题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预设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教具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

  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提高观察的坚持力。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准备:

  1、提前与幼儿一起用冰箱制作冰花。

  2、教学活动课件。

  3、录音机、音乐磁带、电饭锅、水、水盆等。

  活动过程:

  一、 观察、交流,激发探索欲望

  1、教师与幼儿手持冰花听音乐进活动室入座。

  2、欣赏“美丽的冰花”,回忆制作过程。

  教师提问:

  (1)“小朋友,你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冰花)

  (2)“冰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冰花的制作过程。

  3、“冰中取宝”。

  教师出示自己的冰花,提问:

  (1)“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冰花,小朋友们看漂亮吗?”(漂亮)

  (2)“我的冰花里面还藏着小玩具呢?你的冰花里面藏着东西了吗?”(有)

  (3)“怎样才能将冰中的小玩具取出来?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教师小结。然后请幼儿将冰花连同容器置于阳光下或温暖的地方。

  二、探索体验,感知水的三态变化

  1、试探,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1)“刚才,有个小朋友说,把冰花放到热水里,能够把里面的小玩具取出来,那咱们来试一试好吗?”教师将自己的冰花放到热水里,请幼儿观察冰变水的过程。

  (2)“给冰加热变成了水,要是给水加热,水又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将水倒入锅中加热,幼儿观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然后,请幼儿的小手触摸水蒸气,直观感知水蒸气是热的。

  (3)出示锅盖,请幼儿触摸,直观感知锅盖是凉的。“请小朋友想一想,水蒸气遇到凉的锅盖,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幼儿思考后,教师将锅盖置于水蒸气的上方,请幼儿观察水蒸气变水的'过程。

  2、教师与幼儿将手上沾水一起舞蹈。

  “小水滴真会变,咱们和小水滴一起跳个舞好吗?”

  跳完舞后,请幼儿观察与思考:我们手上的小水滴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直观感知水的蒸发。

  3、欣赏课件《小水滴旅行记》。提问:

  (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

  (2)水蒸气在天空中遇到冷风变成了什么?

  (3)云彩越聚越多,又变成了什么?

  (4)小水滴在很冷的地方会变成什么?

  三、创造表现,感受成功的乐趣

  幼儿听音乐做游戏《小水滴变变变》,用动作巩固水的三态变化。

  活动延伸:

  1、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花。

  2、请幼儿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三态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水的冷热对泡茶的影响。
  2、能清楚的表达观察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茶叶、一壶冷水、一壶热水、茶壶两个、一次性纸杯(每人两个)
  2、冷热水泡茶对比表。

  活动流程
  讨论:喝过什么样的茶?
  实验:分别用冷、热水泡茶。
  统计:比较冷、热水泡茶的不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多种感官地运用了使他们的探索更加立体化,在对比统计中这些结果变的更具体了。
  幼儿们在活动中达到了自主学习与自由交流,在一次次的对比中,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对冷、热水泡茶的不同感受。他们观察的'结果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说热的好喝;有的说冷的好喝;有的说热茶是苦的;有的说热茶有点香;有的说凉的好喝,凉的甜;还有的说茶被热水烫开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层出不穷,但他们都第一时间清楚的表达恶劣自己的感受。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替代物来构建纸桥。

  2、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记录表 笔 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

  活动流程:

  一、各种各样的桥

  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

  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

  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

  二、造纸桥

  1.介绍材料

  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

  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

  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

  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

  3.交流与分享

  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

  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

  A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

  B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

  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

  三、延伸:

  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常见的交通设施,识别马路上常见的标记及其含义。

  2、初步了解标记与人们之间的关系,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固体胶,常见的交通标志的图片,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

  (1) 看看这是哪里?(马路)

  (2) 大家来看看这条马路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马路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少了些什么呢?(观察画面上有些什么车,它们怎样在路边行驶或停靠在哪里?)

  (3) 马路边会有哪些东西?他的位置在哪里?

  (4)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标志,你认识它吗?它代表什么意思?

  二、识别各种标记,知道这些标记所表示的意义。

  这个大写的P是代表什么?(停车场) 喇叭上打个叉又是什么意思?(禁止鸣喇叭) 三角形的代表什么呢?(行人的地方) 一个大大的叉呢?(禁止通行) 这些数字又是什么?(公交站上公交车名) 还有路牌——中山东路 出租车扬招点……

  现在我们来把这条缺少标志的马路贴完整,好不好?

  三、幼儿操作

  把各种标记粘贴在合适的位置上,并说说理由。

  四、教师出示准确的`标志图,幼儿自我检查。

  好了,现在交通标志都到自己的位置上了,我们在马路上走的时候也要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哦,可不能乱跑乱穿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五、延续活动

  马路上还可以有哪些标志,让幼儿一起添画马路上的其它标志。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6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0

中班夏天科学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