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2 09:53: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经典(7篇)

语文教案 篇1

  目标锁定

  1、了解运用对话描写展示社会背景,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主题的写法;

  2、体会旧中国农民的辛酸和不断增长的反抗意识。

  沙场点兵

  1、搜集叶圣陶及本文背景资料;

  2、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自选段落,改编为课本剧,并自行排练。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屏幕上投影左幅图片,以介绍万圣米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角色朗读,整体感知

  [情景] 运用对话描写是本文的显著特点,随着对话的逐步展开,小说的故事情节也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旧毡帽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过程,最好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活动] 1、分角色朗读,思考变化过程;2、评价朗读;3、交流变化过程。

  [引导] 小说以旧毡帽朋友满怀希望前来占卜命运开始对话,得知米价后,“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希望变成了失望,话语中表现出了愤激的心理。接着“先生,能不能抬高一点儿?”又表现出了农民的哀求心理,彻底失望后只能贱卖。热闹的街道上,旧毡帽朋友的愤懑之情随着他们的话语奔涌而出;最后的船头议论体现出了自发的反抗意识。

  三、剧本表演,历史再现

  [情景] 这种愤怒和辛酸、自发的反抗意识,往往是话语中体现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我们同学向来以表演见长,今天我就给你们一个平台,你们能给我一个惊喜吗?(布置有关表演要求,可采用小组比赛形式,以突出表演效果,再现历史主题为主要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语言、动作、情感、协调等方面,要求学生作好评价。)

  [活动] 小组表演、评比,师生共同点评。

  四、语段精读,主题提炼

  [情景] 小说往往是一个时代或一个时期的缩影,帝国主义、当局、封建势力和投机商人就是那个时代旧社会勒住人民脖子的四条绳索,你能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举例说说他们是怎样紧紧勒住人民脖子的吗?

  [活动] 1、学生读课文,思考;2、小组讨论、交流;3、班级讨论、交流,引导。

  [引导] 读小说时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时代的气息,读出那个时代的.生活及那个时代的本质精神。

  五、历史感悟,思绪奔涌

  [情景] 今天,如果你有机会去甪直古镇,面对眼前的万圣米行,你会想什么呢?请用简要的语言表达你当时的感想。

  [活动] 思考、交流、评价。

  [引导] 结合学生具体发言,联系现实意义,结束总结。

  智能储备

  1、小说有三处描写阳光,仔细研读课文,比较分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仔细体味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白桦林的低语》是以“高尚”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本课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文章热情讴歌了守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无名看林工人无限的思念和赞美、敬佩之情。这篇文章构思精巧,脉络清晰,语言优美,作者感情的抒发饱含无限的深情,令人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素材。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时有一定难度,因此宜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从而发表个性化见解。

  教学设想:

  教学中通过质疑、读文、感悟、运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借助读读、画画、自学、分组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等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看林人的崇高品质。在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几处关键的细节和重点的词句细细体会,引导学生注意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深入体会看林人的伟大,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大兴安岭的概况和白桦林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有谁到过大兴安岭吗?或在电视上欣赏过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随着本文作者一起到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认识这里的看林人。(齐读课题)

  2、释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效果:

  (1)词语检查,读读并理解下列词语:

  蜿蜒曲折 倚窗外望 山峦起伏 浮躁狂妄 低吟浅唱 絮絮低语 倾诉衷肠

  (2)朗读检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划出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这会儿我们已经在大兴安岭了,你们看这儿茫茫林海,山峦起伏,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可是除了感受到美丽,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

  1、分析:你眼中的大兴安岭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描写大兴安岭的白桦林的?划出有关语句。

  (1)学生自读,边读边划出有关描写白桦林的语句。

  (2)结合文中语句讨论白桦林特点。

  “一片白桦林”,“银白的树干,灰绿的树冠,随着阵阵山风。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3)结合文中语句理解词语:“低吟浅唱”。(轻声地吟唱。这是亲昵打招呼的意思。)

  (4)思考想象:作者走进白桦林,有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样产生的?

  2、指导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大兴安岭中白桦林的美。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小结:

  课文的题目是《白桦林的低语》,仅仅是写白桦林吗?如果不是,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学习。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好词好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掌握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等常用的诗歌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三,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心情。(即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四,教学设想:

  按照情境教学理论,利用多媒体,结合朗读法让学生感知,体会,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气势磅礴,恢弘高远的意境;通过比较法,明确宋词两派在用词,选材,意境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和讨论,比较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五,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了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现在,就请同学们谈谈你的学习成果,好吗

  生1:老师,我能把这首词完整地背下来了。

  生2:作者通过描写景物,抒写内心的情感,也就印证了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

  生3:这首词语言比较精致,华丽,而且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如杨柳,晓风,残月,寒蝉,长亭等。

  生4:这首词格调深沉,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了细腻缠绵,低沉含蓄的送别诗意境,它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从柳永这首词的用词,意象,意境等方面进行了回顾,讲的都非常有水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词的另一派别——豪放派的代表作品,那就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感知全文:

  师:好,现在老师把苏轼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读一遍,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鉴赏词的方法,一起来体味这首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朗读后,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心得。

  (教师范读全文)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大家一起来谈谈你对这首词的初步感受吧。

  生1:这首词好像也在写作者不愉快的心情,但这心情与柳永不一样。柳永写男女主人公分手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这首词在写作者老大无成的心情。

  生2:虽然都在写不愉快的心情,但苏轼不一样,柳永显得含蓄,细腻,而苏轼就显得气势磅礴,雄壮激烈。

  生3:这首词与柳永写的一样,也是通过写景,也就是通过描绘意象来抒发感情的。

  (三)鉴赏上阙:

  师:对,刚才同学们讲的都非常有道理,有见地。尤其刚才那位同学提到这首词也是通过写景,通过描写意象来抒怀的。

  (教师板书:写景)

  师:那这些景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阙还是下阙

  生:上阙。

  师:对,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上阙,大家一起来找一下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

  (学生朗读上阙)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找一下。

  生1:大江

  生2:赤壁

  生3:乱石

  生4:惊涛

  生5:……

  (教师板书)

  师:对,大家找得都不错,那我问大家,这些意象尤其是大江与赤壁,前后是否可以调换,就是说,先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卷起千堆雪",再写"大江东去……人物"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不可以,因为按照人观察事物的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即先写长江再写赤壁,符合这一规律。

  生2:也符合时间的规律,这长江,在作者看来,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长江,而是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作者身处这有着特定历史事件的赤壁,也就会情不自禁把思绪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国,所以,这意象应该先写长江(久远的历史),再写赤壁(特定的历史)。

  师:刚才两位同学分析得很有道理,他们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实际上也是作者由悠久的历史想到了特定的历史,由绵长的长江想到了古战场赤壁。

  师:我们说,词人往往通过意象来渲染一定的意境,我问,这首词的上阙,作者渲染,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生1:激烈

  生2:磅礴,有气势

  生3:气势宏伟

  生4:雄伟壮丽

  师:因此,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描绘的景物,是哪一句

  生:"江山如画"

  师:对,我们说,所谓意象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那么由这些意象上,渗透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生2:对古代英雄的赞美

  (板书)

  师:能否更具体些

  生:对周瑜的思慕 (板书)

  师:对,从上阙的哪句词表现出来

  生:"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师:为什么

  生1:这赤壁作者不称呼为诸葛赤壁,也不称呼为刘备赤壁,而是称呼为周郎赤壁。

  生2:作者把周瑜称呼为"周郎",这"郎"显得他特别年轻潇洒,不仅因为羡慕他年轻,而且还有更让他崇拜的呢

  四,鉴赏下阙

  师:对,这就是接下来我们一起要鉴赏这首词的下阙。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阙好吗 其他同学思考,作者还描绘了哪些意象(即写了周公瑾的哪些方面)

  (指定一学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相当有感情,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

  生:"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师:这句写了周瑜的哪一方面

  生1:他爱情甜蜜,婚姻美满。

  师:对。

  生2:写他潇洒。

  师:也不错。

  生3:写他年轻。

  师:也很有道理 (板书:年轻)

  师:还有哪方面的 找具体的语句。

  生: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师:这句在写什么

  生:写他有指挥军队,战胜曹军。

  师:指挥时,他的神态怎样

  生:"谈笑"。

  师:说明什么

  生:指挥若定,展现了他高超的指挥才能。

  师:想看看周瑜指挥大军和火烧赤壁的情景吗

  生:想。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周瑜,体会周瑜的卓越才能。

  (播放《周瑜点将和火烧赤壁》)

  师:到这里,即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不仅浮现在作者眼前,也出现我们眼前。

  (板书:年轻 有为)

  师:这是作者在咏史。

  师:回顾历史,回到现实,作者却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写这首词的画像,从这画相中,你看出什么了

  (出示课件——画像)

  生1:郁闷

  生2:身体欠佳 (笑)

  师:也对。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苏轼写这首词的背景。

  (出示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背景的文字)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多情应笑我"了吧

  生1:笑自己居然与周瑜相提并论。(人家一个大都督,我一个凡夫俗子)

  生2:笑自己老大无成

  师:都有道理,是吗

  师:同学们,面对这大江赤壁,想到自己的老大无成,联系自己的政治处境,于是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师:同学们,自这首词问世以来,对"人生如梦"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 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

  生:1,我认为,苏轼如此地执着,到头来也老大无功,壮志未酬,而周瑜呢,年轻有为,功勋卓越,太伤感了。

  2,即使是风流人物,英雄豪杰的周瑜,不也被这"大江"的"浪"淘尽,淹没了吗 所以说,"人生如梦",所以说有消极的意味。

  3,苏轼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然而,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豁达的,"一尊还酹江月",他"还是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与明月吧",还是把这苦闷,这压抑寄情于这滚滚长的长江 ,高悬的明月吧!

  师:同学们,这首词虽有消极的意味与成分,但,它并没有影响全诗的格调与意境,这豪迈,雄壮的意境和略带消极(伤感)的情绪与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同出一辙,两词都写到了长江,也发表了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都用酒表达了豁达的心胸。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同样豪放的歌曲。

  (学生欣赏《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提示学生关注歌词)

  (五)拓展训练:

  师:这豁达其实在苏轼其他的词都能表现出来,包括同一时期的作品,如:他在黄州的第四年写的《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词中有对快哉亭周围美丽环境和悠闲生活描写的基础上,他用"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作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词。

  (出示苏轼图像与《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六)课堂小结:

  师:好,到这里,我们的上课即将进入尾声,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小结一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让我了解了宋词另一词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风格——雄壮,豪迈。

  生2:让我更深入而全面地了解了词人苏轼,尤其是他写这首词时壮志雄酬又不失豁达的胸襟,太让人感动了。

  生3: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

  生4:让我在课后会更深入地讲究宋词两派别的风格,也让我在今后的业余时间有方法去鉴赏宋词————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也很有体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首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吧!

  (学生背诵全词,播放音乐)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抓住文章要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使用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重难点

  1.了解激光的特点和用途。

  2.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乐学善思

  办法巧设导语巧设提问、引导争论、启发想象。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对这些光的了解?

  2.导入新课,就课题质疑,师生整理归纳。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勾画有关句子。

  4.通过对比,了解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1)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2)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通过“是激光”的三次重复,增强了语势,强调了激光的“神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读自悟,互动交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2.确定目标,导学引路。

  就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确定教学内容,师上生共同确定学习方法: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字词,勾画说明激光特点及用途的语句。

  (2)再读课文,品词析句,加深理解,了解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机了解分号的用法。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释疑。

  (4)有感情地朗读,强调激光的特点及用途,以体现其神奇。自评、组内互评。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变换角色,自我介绍——“激光的自述”

  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讲明激光的特点、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听众可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自述者进行补充说明。

  4.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三、体会分号的用法

  1.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2.体会分号的用法: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3.找一找本课及其他课文中带有分号的句子读一读。

  四、启发想象。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

  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学习,感悟课文内涵,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她就是智慧的女儿,她给你们送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图。出示课件图:智慧女儿祝同学们幸福!

  2.同学们都感受到幸福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那有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这篇童话故事中寻找《幸福是什么》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智慧女儿的祝福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对幸福理解的重点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明白“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内容。

  三、表演探讨,理解幸福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故事。师巡视指导。

  2.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哪里,提出建议。

  3.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①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②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③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④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3.根据交流,板书“幸福靠劳动尽义务方便他人”。

  4.要求学生带着真诚快乐去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用心感受其中的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感悟其中蕴涵的幸福,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幸福

  1.举例说说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2.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作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同时激发学生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层地理解幸福。

  3.我们只要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现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五、拓展升华

  1.出示关于幸福的名言:“屠格涅夫的‘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2.学生读一读,尝试写一句自己的幸福格言。

  3.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的幸福格言,体会语文蕴涵的人文特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感情。

  2、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没有同学喜欢雨景,请用一两句话来说说下雨是的`情景。

  2、同学们说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山雨的美丽。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山雨的美。

  1、自由读文。

  2、你觉得那一句美,读给大家听听。

  3、简单评评为什么觉得这句美?

  三、知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欣赏品文。

  1、指导看图。

  2、动笔画一画你想像中的山雨图。

  3、交流欣赏,说说你画的是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

  五、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好句。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优秀教案优质教案语文03-07

语文的教案04-05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教案范文 语文优秀教案06-02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的设计教案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