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9-06 10:22:3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

  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

  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排列的简单规律,学会有规律的排序,增强序列感。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

  1、路边的树:(一棵松树两棵柳树……)

  2、路边的花:(两朵红花一朵黄花……)

  3、小兔钻树洞:(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的小兔……)

  4、火车的车厢:(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

  车轱辘:(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

  魔箱一个,一串珠子,每位幼儿一盒玩具,磁带一盘 蓝色、红色、黄色花朵各若干个。

  蓝色三角形、红色圆形、黄色正方形的几何图形各若干个。

  布置游乐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观察

  出示图片:1、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路边的树是怎样排列的?(一棵松树两颗柳树,一棵松树两颗柳树……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着)

  出示图片:2、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路边的花是怎样排列的?(两朵红花,一朵黄花:两朵红花,一朵黄花……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着)

  二、 找一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游乐场,看一看,还有哪些物体也是有规律排列的。

  1、球:(两个红色、一个黄色;两个红色、一个黄色……)

  2、彩瓶:(红、黄、蓝;;红、黄、蓝……)

  3、彩圈:(两个红色、两个绿色;两个红色、两个绿色……)

  4、火车车厢:(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一节蓝色、一节黄色、一节红色……)

  车轱辘:(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两个绿色、两个桔红色……)

  三、 练习

  现在,请小朋友坐在座位上看表演

  1、看小兔子们正在做游戏,它们玩的是钻树洞游戏,请小朋友看一看,游船什么颜色衣服的小兔子(绿色、黄色),看它们怎样排列的(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一只穿绿衣服,两只穿黄衣服……)那么小朋友猜一猜,树洞里应该是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小兔子(黄颜色),有几只呢?(两只),对,树洞里是两只穿黄衣服的小兔子。

  2、看这里有一个漂亮的魔箱,现在老师扮演魔术师,来给大家变魔术,大家看,魔箱的两边都有绳子串着珠子,从这边穿进,从那边穿出来,看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两个黄色,一个红色……),那么藏在箱子里的应该是什么颜色的珠子(黄色),有几个呢?(两个)

  四、 操作

  1、小朋友看了精彩的.表演,现在,管理员叔叔想请咱们班小朋友帮他设计一些小路,根据咱们刚才学的排序——有规律的排列,看谁设计的又快又好,即整齐,又美观,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盒几何图形玩具,开始设计。

  小朋友设计的非常好,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着,给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你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请小朋友再排列一次,和刚才不一样的排列,排完后,请小朋友把玩具收拾好。

  2、游戏——铺小路。管理员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想请咱们小朋友帮他铺两条小路,一条是花朵路,一条是几何图形路,你们每组商量好后,从里面选择,然后按有规律的排列铺好路,看哪组铺的又快又好,你们要互相合作,相互商量。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会了有规律的排列——排序。天不早了,该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也按今天咱们学的排序排好队,想一想,应该怎样排,大家说出一种排法,小朋友赶快排好队。音乐响,开汽车回家。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的,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有规律的排序。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操作活动,幼儿能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从多角度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练习,熟练的掌握了有规律的排序。整节活动幼儿能积极参与,兴趣浓。目标完成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幼儿基本上可以按照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等规律排序,并且也了解了生活中得很多规律和明白了要遵守某些规律的道理,在操作排序时,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

  但也有不足之处,有时幼儿的表现与我的设想不符时,我急于求成,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把答案告诉了幼儿。再有就是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结果在进行活动时遇到了许多感觉不尽我意得现象,往往是在活动后再进行补充。所以我提醒自己以后在每节活动之前都要对孩子的能力及各方面进行合适的估计,做到心中有数。还有就是在活动中要善于观察,随机应变,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了解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幻灯片,小闹钟,一分钟动画片,涂色卡片,画笔,拼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引出“一分钟”

  1欣赏动画,初步认识时间。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段精彩的动画片,请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吧。

  问:老爷爷是怎么知道到了睡觉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钟表?

  请幼儿根据以往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表达。

  2观察闹钟,感受时间的脚步。

  师:今天老师就把它请到了我们幼儿园,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教师分发闹钟,请幼儿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尝试说出自己所见所听到的感受并请幼儿上前大胆模仿闹钟。

  3观看课件,初步感受一分钟。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么?

  教师播放一分钟时间课件,请幼儿静静感受一分钟。

  小结:长长的指针走了一圈就代表了一分钟,这就是一分钟的时间。

  二、讲故事,感受一分钟的重要

  师:一分钟能够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一分钟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请幼儿认真倾听。

  问:贝贝为什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他怎么迟到了呢?

  小结:如果贝贝不贪睡那一分钟,闹钟一响起就起床的`话,他就不会迟到了。这一分钟可真重要啊!

  三、感知一分钟能做很多事

  1唱歌

  师:那我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唱一首歌行么?让我们试试看。

  计时一分钟,教师弹琴,请幼儿拍手跟唱。

  2看动画,懂得道理

  师: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还能做些什么呢?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分钟的动画,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吧!

  问:一分钟的动画片已经结束了,那动画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结:仅仅是通过一分钟的动画片,我们小朋友就了解了这么多的道理。

  3叠衣服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做些什么呢?可不可以把换衣服叠放整齐呢?

  教师计时一分钟,请幼儿整理衣物。

  小结:小朋友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就将衣物整理好,看来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吖!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充分的来利用这一分钟的时间。

  四、在活动中感受怎样珍惜时间。

  1涂色

  ⑴师:看看老师手里现在有什么啊?(卡片,小衣服、裙子)

  教师分发涂色卡片,请幼儿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来为这些卡片涂上颜色。

  一分钟结束,教师将两名幼儿涂色进行对比,让幼儿了解到没有珍惜时间所以颜色涂的很少。

  ⑵师:现在老师在给大家宝贵的一分钟,看看这次你可以涂多少?

  小结:小朋友们第二次涂色明显比第一次涂色要快多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我们抓紧时间,珍惜每一分钟,我们都将会做的更好。

  2拼图

  师:你学会抓紧时间了么?让我们来进行一次拼图比赛吧!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比一比,谁拼得块数最多,你就是胜利者!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欢乐,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分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5、教师,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四、做游戏"找朋友"1、教师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体为中心来正确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红圆点20张:

  活动过程: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

  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幼儿:我的左手举起来;

  (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总结:我的和你们相反,你的左边我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篇五

  一、说活动教材

  区分左右是大班这学期所开展的.有关空间方位感认知方面的内容。其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关系。《纲要》中所说:“幼儿园数学应以游戏为主要向导,孩子在游戏中得以不同的发展和提高。”于是我在活动中设计了多个小游戏,让小朋友在游戏中轻松的掌握左右概念。以自身为中心正确的判断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它的教育性、价值性和实际性,活动目标既是整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对活动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我拟订了以下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发展幼儿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四、说活动准备:1、场地布置:在活动室的左右挂上一些东西;

  2、蓝绿带子40条,课前绑在幼儿手上;

  3、幼儿用书《数学》第十二页、剪刀、胶水;

  五、说活动过程:

  环节一:区分左右手

  我开始以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来考考你:“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幼儿回答后引出答案:手。师: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现在你知道哪只左手哪只右手了吗?我来考考你吧,看你能不能照我说的做)

  1、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请举起右手并招招手、竖起大拇指、做把剪刀;请举起左手握个拳头、眨眨眼;(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2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3、游戏:你说我做

  -----游戏前,请幼儿将蓝绿两种不同颜色的带子绑在手上。

  -----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举起左手或右手(如:请右手是蓝带子的小朋友举手,请左手是绿带子的小朋友举手)

  环节一的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对左右有一定了解,但确了解不多,所以环节一中我从左右手入手,因为孩子知道右手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拿筷子、提东西等,对左右手的掌握概念会比较好,为下一环节认识身体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铺垫。

  环节二、区别左右脚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

  2、教师发出指令,幼儿听指令完成相应动作。

  如:请你抬起左脚,请你抬起右脚;(教师看幼儿是否举队,纠正个别不对的)进行数次后可提高难度,要求幼儿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我说左脚,你抬有右脚)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在游戏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

  环节三感知左边、右边

  1、幼儿交流自己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幼儿改变方位后再说说自己的两边各有什么?

  3、游戏:小熊搬家:完成幼儿用书12页,请小朋友帮小熊把一些家具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从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3-4;

  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

  3、会用手指头表示3-5;

  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

  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

  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用点点表示。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谁还能数出4个其它物体?怎么写?像什么?(4像红旗迎风飘)(出示课件)数红旗。

  3、引出5。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

  三、巩固练习

  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教学反思: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最好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在观察比较中,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份

  2、幼儿操作材料(记录纸、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关于小男孩马克的,他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病,叫一起一起分类病。

  师:为什么会生这种病呢?原来,马克不喜欢整理房间,乱乱的。他的妈妈整天跟他唠叨,所以他生了这种奇怪的病。

  二、观察分类方法,累计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的经验

  1、尝试按物体的单一显著特征来分类(整理自己的房间)

  师:那这种奇怪的病有哪些症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原来不爱整理房间的马克开始整理自己的房间了。他先整理自己的衣柜。他把衣服和衣服放在一起,裤子和裤子放在一起,背心和背心放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整齐多了。

  师:马克又开始整理自己的玩具。可是乱七八糟的'玩具要怎么分类呢?原来要把娃娃放在一起,交通工具放在一起娃娃家的玩具放在一起。这样看也很整齐。

  2、学习尝试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整理爸爸妈妈和马克的东西)

  师:整理完自己的东西,马克觉得要把家里的东西重新整理一下,于是他找出了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什么?

  师:这么多东西,要怎么分类呢?

  幼儿讨论。出示表格,马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按照爸爸妈妈和马克的东西来分类。并给每个分类都取了一个名字。

  三、通过分析尝试对物体进行多维度不同分类

  师:操场上有一群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原因发生了争吵,我们来看看。原来是要分足球队?

  足球队有什么要求?(两边人数一样)

  怎么分?(按男女、按戴帽子和不戴帽子、按数字和花纹)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找出一定的规律对他进行分类,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懂得整理会分类的好孩子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三、教学反思:

  本次的数学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和许多,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的特点是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

  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活动简单,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让幼儿贴金鱼的过程又一次的加深了孩子的印象。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小百科:分成,拼音fēn chéng,意思是按比例分配所得,分作,分为。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6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4-10

大班数学教案04-10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