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必备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啊哈!小学》的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适时适宜地为幼儿创设环境,让孩子模拟小学生活。如课桌的排放、座位的调整,并且每天早上背着小书包上学,晚上背着小书包回家,随时随地地整理小书包等。同时,孩子们带来了小书包后,通过观察、分享、交流,他们认识了各种文具用品,了解了文具用品的功能。本活动的意图是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开阔思路,通过分类、统计、交易等手段培养幼儿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一种实践运用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以及自我服务能力等,为将来走进小学奠定基础!
二、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确定的分类标准,布置“文具店”并作统计记录。
2、在游戏中练习简单运算。
3、能相互协商、听取同伴意见,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装有各种文具的小书包。
2、笔、记录板
3、标签纸、各种自制纸币若干
4、售货员标志
四、活动过程
1、介绍我的文具
——幼儿分小组结伴,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文具。
——代表介绍。
2、布置文具店
——每组布置一个“文具店”,讨论:怎样分类摆放。
——幼儿分组布置,并贴上自制的价格标签。
——给文具店取名,交流布置情况。
3、统计文具
——幼儿作文具店统计员,统计并记录本店的文具数量。
——同伴相互交流、检查。
4、游戏;小小文具店
——选出一个售货员,顾客自由地到各个文具店用“十元钱”“购买”文具用品。
5、把文具店的文具用品归放到自己的小书包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大嘴巴鱼》(量的比较)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2、技能目标:学习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游戏,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重点:
能熟练判断10以内数字的大小。
活动难点:
会正确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正确读出不等式。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好大嘴巴鱼和小虾的家、大嘴巴鱼图片。
3、不等式、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大嘴巴鱼吃虾”,学习数量多少的比较。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叫个别幼儿示范游戏。
(2)指导幼儿分组游戏。
2、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并了解其含义。
(1)观看课件,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通过计数的`方式比多少、大小。
(3)用身体动作表示大于号和小于号。
(4)看卡片上的数,判断大小。
(5)观看课件,引导发现。
(6)练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3、游戏:“找朋友”,巩固10以内数量大小的比较。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6的组成。
2.能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巩固新知识。
3.在活动中能细心作业,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蚕豆种子人手6粒;两种难度的作业卡,蜡笔;数卡每人一张;含有6以内分合式的迷宫图两人一张,投影仪一台;事先和幼儿一起种植一些蚕豆。
[活动过程]
一、合作猜豆
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蚕豆,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猜豆的游戏。
游戏规则:幼儿两人一组,每人从盘子里拿5粒蚕豆,分放在两只手里。一幼儿伸出两只手,请另一幼儿选择一只手,猜里面藏了几粒蚕豆。两人各猜3次,看谁猜得对。
评析:用“猜豆”的游戏开始本次活动,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还复习了5的组成。两两合作的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互当老师的角色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非常浓郁。
二、蚕豆分家
过渡语:蚕豆种子挤在一起,非常不舒服,它们想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它们喜欢和长得一样的豆宝宝住在一起。
1.比较观察:蚕豆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按标记分类统计。(作业卡如图,房顶做标记,房子里写数字)
难度二:分类统计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蚕豆有各种不同之处,如大小不一、颜色有红有绿、有洞没洞等,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分豆,正好可以学习数的组成。在这里,老师提供了难度不一的作业卡,适合各种水平的幼儿,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成功。田字格的设计还可以让幼儿复习书写数字,把数字写好。
三、蚕豆发芽
过渡语:小蚕豆种到泥土里会怎样呢?
1.每组出示3盘发芽的蚕豆,介绍记录纸的记录方式。
2.每盘共种了6粒蚕豆,幼儿根据已发芽的数量,猜测没有发芽的数量。
评析:幼儿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蚕豆发芽记录就是紧密地联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在生活中复习运用数学知识的一个例子。
四、蚕豆开花
过渡语:蚕豆发芽以后还会怎样呢?(开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蚕豆开花的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出示6的组成的分合式并念儿歌“蚕豆花,蚕豆花开开,开了几片花瓣?”幼儿根据得数迅速组合在一起,并做一个花的'造型。
评析:蚕豆开花的游戏不仅复习了6的组成,并且顺应了蚕豆发芽到开花的过程,合作游戏使大家非常开心。
五、炒蚕豆
过渡语:蚕豆可有营养了,它可以怎么吃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炒蚕豆的游戏吧,让蚕豆在锅子里翻跟头。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数卡贴在胸前,然后随音乐找朋友(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6),再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炒,炒,炒蚕豆,炒好蚕豆翻跟头。”
2.交换数卡再进行游戏。
评析:炒蚕豆的游戏又是一次形式更活泼的复习巩固过程,还能将民间游戏和本次游戏的环节、情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非常自然、真实。
[活动延伸]
1.幼儿分享好吃的蚕豆。交代规则:每人拿6粒,看看你吃掉了一粒还有几粒?吃掉两粒呢?以此类推,帮助幼儿巩固6以内数的组成。
2.在迷宫图中巩固对6以内组成的学习。以“送小蚕豆回家”的情节,将分合式穿插在迷宫中,让幼儿在分合式得数大的路上走,以避免小蚕豆被动物吃掉。
活动建议
本活动可根据每个环节幼儿活动的时间和掌握情况,分1~2教时进行。
活动评析
(1)材料选择“活”。本次活动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蚕豆种子,幼儿在与蚕豆种子的互动中,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2)领域整合“好”。本次活动以数学为主线,巧妙地将民间游戏、歌曲、体育游戏等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真实,而不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我想,学科整合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形式多样。
(3)情节贯穿“巧”。本次活动围绕着生活中常见的蚕豆,巧妙地将“合作猜豆———蚕豆分家———蚕豆发芽———蚕豆开花———炒蚕豆”的情节贯穿起来,并且把蚕豆生成的过程融合在了一起,过渡自然,浑然一体,融会贯通,幼儿兴趣浓郁,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4)合作精神“强”。本活动中几个复习6的组成的练习,如猜豆、找豆、炒豆等,都是采用两两合作的形式进行的,活动中大量的合作空间和时间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
2、体会倒计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PPT课件、火箭发射视频、每组一张大的月历、笔。
配套课件:大班数学课件《倒计时》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PPT演示倒计时:“你们知道什么是倒计时吗?”
小结:倒计时是用倒着数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叫倒计时。
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生活中的现象。
提问:你们平时在哪里看到过倒计时?
(1)出示图片:电风扇。
师:a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电扇上的倒计时在什么地方?
b你们平时用过电扇上的倒计时吗?
谁用的?(妈妈、小朋友)
c妈妈为什么要用电扇上的倒计时呢?
幼:妈妈设置好倒计时,我睡着后不感冒。
师:妈妈真关心我们小朋友,对了,电扇设置好倒计时后,可以预防我们睡着后着凉,有了倒计时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幼:节约电。(为什么会节约电?)
师:对了,现在我们提倡低碳生活,要节约用水、用电,有了倒计时器在我们睡着后电扇会按照规定的时间自动关掉,这样就更加节约用电了。
小结:有了电扇上的倒计时可以在我们小朋友睡着的'时候帮我们关掉电扇,防止我们着凉,还可以节约用电做到低碳生活,倒计时的用处真大呀!
师:火箭发射需要许多科学家叔叔阿姨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有了倒计时,他们可以听统一的口令一起做好准备工作。
师:对了,我们中国的火箭要上太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激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
小结:对了,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提醒我们科学家叔叔阿姨要一起集中注意力努力做好最后的准备同时让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记住这个重要的时刻,记住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
(4)出示图片:红绿灯
红绿灯上的倒计时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就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的安全、方便了。
(5)出示图片:倒计时广告
你看到什么电视节目有广告倒计时?为什么要有广告倒计时?(知道还要等多久,不会很着急。可以让我知道上个厕所来得及吗。)
小结:有了广告倒计时使我们了解要等待的时间,心里不会很着急。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会用到倒计时,有的倒计时用“秒”(火箭发射、新年的时钟),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烤箱),有的倒计时用到“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处,倒计时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真大呀。
过渡:你们想做倒计时吗?想做什么倒计时呢?
三、尝试设计倒计时。
1、交流并讨论倒计时的方法。
2、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
6月1号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做个倒计时的牌子吧。
找一找六月份有哪些节日?
提问: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那个日期?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采取倒计时的方法。
4、交流提问:离6月1日还有几天?你是怎么计算的?
(1、顺着数 2、倒着数 3、两个两个数)
5、一个月加上多余的天数——一个月都是30天吗?
6、为什么天数会相差一天呢?6月1日当天不能算进去。为什么不能算进去?
7、小结:有了六一节倒计时,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今天离6.1节还有几倒计时的天,我们可以在不这段时间做好准备。
8、6.5世界环境日倒计时。
9、引出离园倒计时,让幼儿做离园倒计时。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拼搭大作战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发现图形中的公共边,并在图形拼搭过程中尝试运用。
2、乐于参与游戏,感受图形拼搭的乐趣。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形卡、小筐、小棒、经验准备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图卡教师提问师: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知道图形的名称还知道图形的特点。
二、介绍操作材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小棒、小框)
三、拼一拼师:
(1)一根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一条边,谁能拼出一个三角形?(请一个幼儿拼)
(2)刚才小朋友拼一个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三根)
(3)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要拼成两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幼儿自由回答)小朋友们请你们在想一想能不能再少一点,用5根小棒拼两个三角形?行不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使用小棒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探索实践结束后,请成功的幼儿分享成功经验。
先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加上两根小棒,三角形有三条边为什么只用两根小棒呢?(已经有一根小棒),那这条边是谁的边呢?(是两个三角形的边)。这个小棒是这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公共边。幼儿操作,用不同颜色的小棒将公共边替换。
四、拼撘大挑战教师介绍材料 小棒、 不同颜色的记录牌分组进行拼撘 拼两个正方形,使用小棒最少的获胜。拼好后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们都用了几条边,几根小棒?(7)咦?好奇怪,一个正方形4条边,两个正方形应该有8条边,要用8根小棒,怎么你们都只用了7根小棒?(因为用了公共边)请幼儿找到自己拼撘图形的公共边,用不同颜色的小棒替换公共边。老师将正方形的其它边设置成公共边,请幼儿想一想可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经过小朋友的操作,你们都发现什么小秘密啦?(每条边都可以做公共边)挑战升级每一组拼5个正方形,哪一组用的小棒数量最少,哪一组就算赢。拼好了请记录在你们的记录牌上。15根小棒教师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正方形(田字格)再次请幼儿想一想怎么办?(减掉一个小正方形)。那减掉了几根小棒(3根)现在我们拼5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12根)五、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用8根或10根小棒可以拼成几个正方形。
活动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上的数学的实践活动课。这堂课学生学得很开心。在我的指导、组织下,学生们分组活动。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教材先安排学生用相同的立体图形拼出各种各样的组合图形,再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拼搭出又高又稳的组合图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拼搭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这个环节里,我首先引导学生读题和看图意,并提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接着,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想怎样搭呢?”让学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搭的游戏。
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难以把球放稳,于是问:“小朋友,你们在搭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当学生提出很难把球放稳时,我抓住时机,让成功了的小组介绍经验,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其他学生在倾听、交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然后让学生再次尝试,以验证方法。
最后向学生提出:“有什么办法能知道谁搭得高?”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两种搭法的差异,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环节中,由于之前我没有向学生明确要求,且学生一看到了那些积木,就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都争着、抢着来玩,根本不受控制。
在每一次操作活动前,要向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活动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时,必须让学生注意聆听,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控好课堂纪律,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2.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进一步理解分合式与加减算式之间的关系。
3.运用10的第一、二组分合式,推算出10的第一、二组加减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含义。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3-25]
2.学具:每人一本演草本,铅笔一支。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游戏,引起兴趣,复习9的加减。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放鞭炮的游戏,每抽一个鞭跑,将算式和得数正确读出,
小朋友便放响炮,发出“砰啪”的声。
如果读错,就放哑炮,发出“嘶嘶”的声音。
二、展开
1.趣味练习:10的分解和组合
引导观察探索分析10的加减算式与组成式的关系。
小结:数的加减算式可以由组成式推出,一个组成式能够推出四个加减算式,
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在组成式中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加法算式就是这样的来的。
在组成式中,总数去掉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去掉用“减法”计算,
减法算式就是这样来得的。
2.趣味练习
10的第一组组成式,引导幼儿分析这个组成式,使幼儿明白,在这个组成式中“10”是总数,
“1”和“9”是部分数,提示幼儿部分数加起来等于总数,
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
3.请幼儿在分析的基础上,写出10的.第一组加减算式。
4.老师公布结果,1+9=10、9+1=9、10-1=9、10-9=1,请幼儿进行验证。
5.幼儿集体读出10的第一组加减算式。
6.依次方法引导幼儿学习10的第二组加减。
7.游戏巩固“勇摘智慧星”复习9和10的第一二组加减。
三、结束
表扬课堂上积极动脑筋的幼儿没,颁发智慧星,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2.在帮助毛毛虫的过程中初步尝试按逆向排序的方法。
3.在故事中感受毛毛虫的遇事多动脑筋,不小看自己,树立自信。
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动物小图片人手一份。
3.排序卡、动物大图片四份。
4.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勾线笔若干。
过程:
一、引出故事,激发兴趣。
1.师:(PPT1)瞧,这是什么?
幼:大桃子。
2.师:(PPT2)看看有哪些动物想吃这只大桃子呢?
幼: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毛毛虫。
师:原来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长耳朵小兔、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都想吃大桃子,究竟让谁先吃好呢?
二、根据故事内容,按动物身体上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一)按动物的个子高矮排序。
1.师:(PPT3、PPT4)看,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说道“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小动物都纷纷同意了。
2.师:(PPT5、PPT6)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颗大树开始量了一起,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地量着,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
3.出示排序卡、动物大图片。
师:那谁愿意来给这5种动物按高矮来排队呢?
幼:请一位幼儿上来操作。
师:谁最高?第二高的是谁呢?接着轮下来到谁?接着轮下来到谁,最矮的一个是谁呢?
4.师小结:我们看到了长颈鹿最高,排在了第一位,所以它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耳朵、尾巴的长短排序。
1.师:(PPT7)这时,长耳朵的兔子和长尾巴的猴子跳了出来,说:“这样可不行。”
兔子和猴子如果想最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师:兔子会和别人比什么呢?
幼:……(耳朵的长短)
师:猴子会和别人比什么呢?
幼:……(尾巴的长短)
2.师:(PPT8、PPT9)那我们先来看看动物们的耳朵和尾巴在那里吧!
(师点击课件,幼儿仔细观察。)
3.师: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排序卡,还有动物的小卡片,等会请你来给动物们排排队,如果你想帮助兔子,就按耳朵的长短来排队,如果你想帮助猴子,就按动物尾巴的长短来排队。排队的时候从有五角星的一头开始,撕下来的双面胶放在中间的盘子里。听明白的就开始吧。
4.幼儿进行操作,师巡回指导。
(幼儿从兔子和猴子中选一个动物进行排序比较。)
5.交流操作结果。(PPT10、PPT11)
师:谁是帮助兔子的呢?你是按动物的什么来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谁也是按动物耳朵长短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师点击课件进行验证。)
(请2位幼儿来说一说。)
师:那谁是帮助猴子的呢?你是按动物的什么来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谁也是按动物尾巴长短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师点击课件进行验证。)
(请2位幼儿来说一说。)
6.师:刚才呢我们是按动物耳朵和尾巴的长短来排列的。
(师出示耳朵排序图和尾巴排序图)
7.师小结:比谁的耳朵最长,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谁的尾巴最长,猴子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PPT12)正当兔子、猴子争执不下的时候,大肚皮的犀牛使劲跺着脚说:“不行。”,你们猜这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
幼:……(比谁最重。)
2.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谁轻谁重呢?
3.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
幼:……(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幼:……(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我们就利用跷跷板来比体重吧,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
幼:……(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师: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
4.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PPT13)
师:我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张动物们称体重时的图片,请你们数一数每个动物称出来的石头,并记录在相应小动物的旁边,好吗?开始吧!
幼:(数石头饼记录结果。)
5.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PPT14)
师:数好了吗?(师边提问边点击课件,幼儿回答。)
犀牛几块石头?长颈鹿呢?猴子呢?小白兔呢?毛毛虫呢?
6.师:现在你们知道谁最重了吗?(犀牛)等会请你们把排序卡上的小动物先拿下来,然后看着动物们称体重时的`图片,来给动物们排队,看看犀牛是不是最重的?好吗?
幼:(幼儿操作。)请其中的一位幼儿到前面来排大的排序卡。
7.交流操作结果。(PPT15)
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高了?谁排第二个?第三重呢?第四重?最轻的是谁呀?
8.师小结:犀牛和动物们比体重,犀牛是最重的,所以犀牛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尝试逆向排序,帮助毛毛虫第一个吃到桃子。
1.(PPT16)提问:动物们比谁最高,长颈鹿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兔子是第一名,比尾巴最长时,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每一项毛毛虫都排在了最后一位。可是毛毛虫说,同样是和大家比身高、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比体重,每一项它都有办法排在第一位。
2.提问:毛毛虫是怎样做到的呢?
(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3.幼:(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
4.幼儿操作:幼儿想办法,让毛毛虫排在第一。
5.师:最后,毫不起眼的毛毛虫第一个吃到了桃子。它“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5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红又大的桃子。
6.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聪明吗?(聪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也跟毛毛虫一样认真动脑筋,就会找到许许多多不同的排列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根据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进行“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有序的`思维
教学准备:小鸡卡片5张、
食盘卡片2 张。
小纸条板书: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继续研究减法问题。
1、读“小猫吃鱼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引导:
⑴原来有 条鱼
⑵吃了 条
⑶还有几条?
2、小组合作。可能有哪些情况,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想一想,再跟同学说一说,最后把想到的听到的所有减法算式写在本子上。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观察吹泡泡图,从这组连环画里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三、应用实践
1、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直接完成在书本上)
2、算一算,指名学生说一说,这道题你看懂了么?怎么来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鸡抢食。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交流后,独立完成题目。
4、数学故事。
(1)小组交流讲述故事 ,发现问题
(2)小组汇报,提出问题
(3)尝试解决问题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仿编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理解加法的含义。
2、初步感知加减应用方法,为学习加减运算做准备。
3、让家长助教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活动准备:
设置超市的场景,有水果店、服装店、菜市场和书店(物品都是3以内的数量),邀请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你们看老师这个水果店有什么?(苹果、梨子、香蕉)
现在老师来当售货员,请一个小朋友当顾客。
2、师生进行“超市”游戏,请幼儿选定一种水果,买两次。
3、提问:刚才小朋友先买了2个苹果,再买了1个苹果,他一共买了几个苹果?(3个苹果)
二、幼儿仿编加法应用题
1、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
2、小朋友们是怎么回答?“一共有3个苹果”
3、你们怎么知道一共是3个苹果?
“因为老师告诉小朋友原来没了2个苹果,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一共就有3个苹果”。
4、师小结:
(师分别把两次买的.数字用数卡表示,问题用问号表示,并出示在黑板上)
①刚才老师告诉小朋友顾客买了2个苹果(出示数字2),
②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再出示数字1),
③老师告诉你们几个数字?“两个”对,两个数字,
④然后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三、幼儿学习编题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问题,也请小朋友给大家提问题,好不好?(教师出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1、出示用两个盘子装的桔子,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2、出示小鱼,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刚才这两个小朋友编题的时候也同样告诉别人两个数字,最后也提一个问题请别人回答。
四、对幼儿提出编题要求
1、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编题,那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没个小朋友买完了物品,就编题目问大家,看看谁编的最好?
2、幼儿分组,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编题情况,强调最后
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而是要提出一个问题。
三、请幼儿编题给家长听
1、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纸条,每个小朋友根据小纸条上的物品,编题目问爸爸、妈妈,看谁的题目编的最好。
2、请家长助教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6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20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4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8-1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20
大班数学教案07-19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04-10